首页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举报
开通vip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归纳分析]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综合的、多线索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包括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政治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等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向垄断主义过渡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1.简单协作时期的资本主义(14世纪—16世纪) (1)这一时期的欧洲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5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工商业...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归纳分析]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综合的、多线索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包括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政治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等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向垄断主义过渡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1.简单协作时期的资本主义(14世纪—16世纪) (1)这一时期的欧洲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5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逐渐兴起。15、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货币地租的流行,加速了农民的两极分化,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场纷纷出现,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在英、法、荷等国迅速发展起来。 (2)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诱发了欧洲社会内部的一系列的变化。新兴资产阶级为求得自身的发展,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系列反对封建束缚的斗争。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体现了欧洲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宗教改革是当时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新兴的荷兰成为17世纪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17世纪—19世纪初期) (1)这一时期虽然手工劳动仍是生产的主要形式,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却有了明显的发展,其数量增多规模也扩大了。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发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另外,俄、普、奥等国资本主义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各国为了获取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市场,大肆殖民扩张,普遍加强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这大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适应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重商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最盛行的经济思潮。 (2)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推动下,世界历史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向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法、俄、普、奥等欧洲大陆封建国家的改革,虽然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但由于推行重商主义的政策,都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英、法、北美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3)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相适应,启蒙运动兴起,它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它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17世纪以来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反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也为此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资产阶级还无力改造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是在欧美几个主要国家胜利。拿破仑战争的失败,维也纳体系的确立,证明当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封建势力还占有明显的优势。 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1870年)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工业革命在法、美相继完成,德意志、俄、日等国也陆续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不仅是——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也使更多的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57年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开展殖民活动,加剧了当地的贫穷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冲击了当地旧的生产方式,客观上推动了其社会发展。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亚洲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暴。工业革命中,工业无产阶级产生、壮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3)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广大人民及被压迫民族不满自身的地位,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封建斗争。西班牙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法国七月革命,英国的议会改革是其中最突出的事件;维也纳体系受到严重动摇。19世纪中期,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1848年革命总体上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障碍,加快发展的步伐,于是各地纷纷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电气化时代前期的资本主义(1870年—1917年) (1)1870年以后,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创制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德、英、法等国家迅速展开,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的局部调整,它使得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基本定型。而比较健全的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则成为政治上的一种模式,民主制度健全的英、法、美等国是这一模式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与英法美相比,德、俄、日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比较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又没有经过彻底”资产阶级革命,因此保留了大量旧的封建残余,政治上带有较浓的封建色彩。 (3)各国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不同,使得他们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国纷纷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国际局势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了亚、非、拉地区广泛的反抗,亚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队伍空前壮大,工人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组织水平提高,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 5.电气化时代后期的资本主义(1917年—1945年) (1)一战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各国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在2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柯立芝繁荣”为代表的相对稳定繁荣局面。在战后各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这一体系下,英法操纵着国联,仍不失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美国依靠实力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却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日本在东亚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2)1929年、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并加剧了各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国际关系的危机,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世界走向战争的时代特征。 在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反危机措施,其中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不仅克服了经济危机,而且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的重大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是德、意、日在危机中却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法西斯国家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1945年-1995年) (1)从二战后期开始,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展开,它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调整,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在5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体上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西欧各国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维持了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社会局面,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联邦德国发展尤其迅速,60年代末,日本又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1973年底,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7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结束,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但不再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进入了“滞胀”阶段。 (4)战后初期,西欧强国普遍衰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以“冷战”为主的霸权主义政策,英法等国成为其追随者。7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他们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使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重点问题辨析]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原因 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所不同,但总起来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显示出先进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③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 ④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也极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例1]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结合史实分析两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条件。 参考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①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确立后立即显示了其先进性,这是前提条件。 ②70年代以后,欧美大约经历了大约3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 ③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且被迅速应用于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生产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①二战后虽局部战争不断,但世界基本上保持了和平环境,资本主义国家把恢复经济放在首位。 ②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速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战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起来,它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 2.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阶段性的认识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资本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点。 一般说来,在19世纪之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缓慢,资产阶级的力量也相对弱小,国家政权掌握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手中。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而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只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若干基本原则。从19世纪初以来,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工业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已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此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已主要不是封建统治而是大资产阶级。因此,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一个集团——金融贵族的统治,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日趋完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展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垄断组织产生并发展壮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以英法美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较为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就资产阶级民主而言,选举权由大资产阶级扩大到中小资产阶级,又有资产阶级扩大到其他阶级范围,已经相当普遍了。 [例2]简要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18世纪—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主要不同。 参考答案: 1789年的法国是个封建国家,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资本主义还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19世纪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步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基于上述变化,1789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就有以下不同: 第一,革命任务不同:1789年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848年革命的任务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内推翻资产阶级的一个集团——金融贵族的统治,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分享统治权。 第二,革命的对象不同:1789年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专制的波旁王朝;1848年革命的对象是金融贵族的“七月王朝”。 第三,革命群众的组成不同:1789年革命中,革命群众主要是城市人民和广大农民;而1848年革命中无产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3.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经济思想的认识 一定时期的经济思想,是与一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的。它反映的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理解、认识一种经济思想,往往要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作具体的分析。盛行于16世纪-18世纪的重商主义思想,主张积累金银,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它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反映。工业革命后兴起的自由主义,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日益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废除封建束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主义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的局部调整。 [例3]列举三种贤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参考答案: 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 核心内容: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强占殖民地,支持海上掠夺;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热点考点导析] [例1]1794年法国大革命面临的危机基本解除。这时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丹东派主张实行宽容政策,罗伯斯庇尔派镇压了这两派人。在当时的情况下 A.埃贝尔派的主张有利于革命的深入 B.丹东派的主张有利于维护革命成果 C.罗伯斯庇尔派的做法有利于巩固革命政权 D.三派的主张或措施都是有害的 (2000年·全国高考) 导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能力。1794年的法国,由于雅各宾派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革命面临的危机已基本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对为应付危机而采取的政策和法令作出的选择,必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考虑。实际上,恐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政治的恐怖违背了资产阶级所奉行的民主自由原则,限价法令则违背了资产阶级经济自由的原则,它只是危机到来时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因此,当危机过去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了,当然应实行宽容政策。 答案:B [例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2000年·全国高考) 导析:本题实际上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时间定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这大大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以英、法、美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健全的多党制、议会制民主制度。而此时的德、俄、日等国,则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实行专制主义的政策。之所以有上述的不同,既有历史的原因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重点难点解析(一)(2009-02-02 17:36:07) 标签:高考 分类:高考文综 【重点难点分析】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6—18世纪)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③这一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状况:   葡萄牙、西班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它的对外贸易远较工业占优势,“海上马车夫”,这一特点以后就成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取代了荷兰在西欧的经济地位和海上霸权。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18世纪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拿破仑时期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俄国在17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但发展极其缓慢,其水平也较低,有很深的农奴制的烙印,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④这一时期,由于受手工业工场生产能力的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充分,远远未对封建自然经济形成优势。反映在政治领域,这一时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很少;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曲折、反复;资本主义制度远未健全和完善。 (3)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普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造成这种根本性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法国大革命创立的一系列资本主义立国原则及革命留下的战斗精神,从政治思想上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力量。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后果,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工业革命的开始、扩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②这个时期以工业革命为开端,迈出了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第一步,   (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演变)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超过了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都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   ③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在政治领域导致了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或者称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倾向。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飞跃式的大发展,垄断经济形成,资本主义正在进入成熟的阶段,即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了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东方则没有成熟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程度,因而在大约3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基本没有发生过革命,资本主义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之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方面;社会生产关系方面   ②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评价)   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基本定型: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一种经济模式。   ④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巨大的发展,这些国家在20世纪初都先后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加了。   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较高,垄断经济发达,再加上其他有利的条件,经济发展步伐最快,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和法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设备落后,资本大量输出,过早地偏离了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工业生产下降为世界第三和第四位。   日本通过对内大力发展工商业,扶植垄断经济,对外极力进行侵略扩张,开拓市场,掠夺资源,攫取巨额战争赔款等措施和手段,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强国。 相对而言,俄国在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束缚,仍远远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⑤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经济上飞跃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同时,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他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最终导致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和一战的爆发。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20、30年代)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波动很大,繁荣与危机、动荡与稳定、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多种现象同时并存是其最基本的特点。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现代西方经济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战一方面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造成这些国家政局的动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二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激化,特别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直接导致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①“一战”后, 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除美国、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外,无论是战败国德国,还是战胜国英国、法国在经济上都是一片衰败和混乱。   英国债务剧增,工商业衰退;法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战败的德国经济恶化尤为严重。   美国和日本是大战的受益者。美国在大战中发了横财。战后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20年代进入了“柯立芝繁荣”时代;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由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②20年代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略);资本主义国家在1924年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日本经济的脆弱性)   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同时一定程度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经济问题和自由放任政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都加强了国家的干预政策。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特点却有所不同。一种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国家干预,另外一种干预则偏离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轨道,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经济的轨道,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道路。   罗斯福新政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为二战后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模式。   (6)“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4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无论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过程中所占的地位,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由美国独霸向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造成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A.1945—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B.50年代初—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1974—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   D.1982—9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   E.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   ②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③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由美国称霸、欧洲日本依附,转化为以美国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西方经济不平衡发展增强的同时,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也有新的发展。   另外,这一时期由于第三世界兴起,资本主义原有的世界市场逐步解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则变换方式,利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掠夺,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3、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和本质   (1)主要形式   ①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典型。圈地运动的结果,一方面造成土地的集中,为资本主义的大农场大牧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以为生,沦为农场或工场雇佣的自由劳动力。   ② 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西方殖民者通过在美洲、非洲开采、劫运金银;发展大种植园;奴隶贸易;抢劫财富以及欺诈性的贸易等方法,积累了巨额财富,后来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   ③“价格革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等流入欧洲。造成金属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价格革命”。在这一过程中,新 兴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另一方面付给工人的贬值的货币工资,因而经济力量日益增长。而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的货币地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地主的实际收入减少,地位削弱了。小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人沦为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2)本质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用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货币资本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可简要归纳为“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   (1)三个前提:   ①社会稳定:战乱和动荡的政局都会破坏经济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例如垄断的出现及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   (2)四个条件:   ①科技条件。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交换的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与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或地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市场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当市场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就受到阻碍,资产阶级就会设法开拓市场,如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前的分裂割据状态,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都无法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当市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如美国内战结束和德意志统一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促使德、美经济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列强向亚、非拉的扩张,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争夺商品和市场的过程。   ③资本条件:无论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还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的其它各个历史时期,巨额的资本的获得都令促进资本主义的设备更新,提高竞争实力,如普法战争中法国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使统一后的德国如虎添翼,导致了法德两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呈现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地位。资本的积累和获得,在资本主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产阶级不择手段对国外人民进行疯狂压榨和掠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又加紧资本输出,目的是掠夺更多的财富。   ④自由劳动力条件:资本主义生产主要是雇佣劳动,需要摆脱了土地和封建国家束缚的自由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不仅积累了资本,而且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之成为无家可归的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另外如,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差异,也要从是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廉价的自由劳动力方面寻找依据。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重点难点解析(二)(2009-02-02 17:40:03) 标签:高考 分类:高考文综 【知识重点与难点分析】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进行相应的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分析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英国又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 丧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表现:“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殖民体系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可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一类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另一类是被压迫和受掠夺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二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有两个阶段: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完成。   (3)世界殖民体系也称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即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总体。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4、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   (1)第一种类型:经济发展迅速,以美德两国为主。   原因:一是美德两国都有迅速或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前提和条件,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德国1871年完成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二是两国都有充足的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美国主要是欧洲“剩余资本”的大量涌入;在德国主要是法国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三是两者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第二种类型:经济发展缓慢,以英法为主。   原因:两者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又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另外,大量的资本投在非生产领域,或者大量投往国外。   (3)第三种类型:经济发展较快,但同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以俄日两国为主。 原因: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方面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延续,一切政治问题都可以从经济利益上找到注脚,也只有从经济方面才能准确地找到一系列政治事件的根本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世界史的重要内容,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形色色的方式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就是其共同的根本原因。   西班牙的封建殖民统治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分裂割据局面阻碍了德意志和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度、黑奴制度和幕府封建统治分别阻碍了俄国、美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等。这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资本主义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历史趋势,而其他因素只能影响到各国资本主义制度何时或以何种方式取代封建制度。   (2)由于各国的历史环境的差异,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方式的多样性。亚平宁半岛和尼德兰分别处于中世纪欧洲的两个商业世界——地中海商业世界和波罗的海、北海商业世界,意大利成为资本主义的最早萌芽地,尼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地。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还很不高,封建势力还很强大,英、法、美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以下特点:从革命的任务来看,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解决掌权问题;从革命的过程来看,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呈现出曲折反复的特征;从革命期间的阶级关系来看,这一时期的革命是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阶级结成联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3)资本主义经济的两个特征——商品经济和雇佣关系——还直接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的提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了许多政治主张,但所有的主张都包含自由和平等两个核心因素,也可以说其他主张都是从自由平等中衍化出来的。究其原因,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等价交换才是合理的交换,只有交换双方的平等(包括人身平等)才能保证等价交换的存在。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启蒙思想提出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雇佣关系要求劳动力出卖者有向谁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使用农奴和奴隶都是一种超经济掠夺,不是资本主义的方式,自由、摆脱封建国家和封建土地制度的约束都是雇佣关系的要求。至于民主和“天赋人权”,也都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 6、土地制度的演变   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从封建的等级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受经济结构和封建制度的制约,一些国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解决方式各不相同。   (1)英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制。过渡到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方式有:   ①16世纪宗教改革没收天主教会的部分土地   ②从15世纪末开始长达约3个半世纪的圈地运动   ③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立法使新贵族获赠予或廉价购得土地等,从而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立法的形式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小块土地私有制。其经过是:   ①君主立宪派宣布一切地租概得赎回,在原则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旧制度的第一步;   ②雅各宾派颁布命令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10 年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这样就摧毁了封建制度,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方式获得的土地;贵族地主继续保留私有土地。   (4)日本:16世纪中期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开始瓦解:一些富农和商人向封建领主承包开垦新田,成为新兴地主。但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领主,新地主必须向领主缴纳年贡。明治维新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式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崩溃,但地主掌握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7、三次工业革命   (1)前提与条件: 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技术 市场 第一次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 确立 海外贸易、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 随着殖民扩张和争夺的加剧,海外市场扩大 第二次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殖民掠夺积累资本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内统一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加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 科技革命 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战、二战后军备竞赛和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主要特点:   ① 第一次工业革命:   A. 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渐向欧美多国扩展   B. 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C. 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② 第二次工业革命:   A.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   B. 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   C. 在一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 具有更强的经济和社会改造能力   ③ 第三次科技革命:   A. 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B. 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 科学与技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难点解析(2009-02-02 17:43:53) 标签:高考 分类:高考文综 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2.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急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4. 英法推行缓靖政策。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缓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对绥靖政策的认识   1. “缓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 《慕尼黑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是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它严重地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同时,这一协定的签订,也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自保政策。   三、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1.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向外谋求出路。   2.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3. 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4. 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四、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二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争,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尤为重大。为了赢得战争,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各国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他国的合理利益,达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有国家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本文档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710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9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1-02-13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