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07.30+理论攻坚-经济4+别宇+(讲义+笔记)(2021山东三支一扶系统精讲班)

2021.07.30+理论攻坚-经济4+别宇+(讲义+笔记)(2021山东三支一扶系统精讲班)

举报
开通vip

2021.07.30+理论攻坚-经济4+别宇+(讲义+笔记)(2021山东三支一扶系统精讲班)理论攻坚-经济4(讲义+笔记)主讲教师:别宇授课时间:2021.07.30粉笔公考·官方微信理论攻坚-经济4(讲义)第四章宏观经济第一节宏观调控概述一、概念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特点是: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2.增加就业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就是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在实际统计中,...

2021.07.30+理论攻坚-经济4+别宇+(讲义+笔记)(2021山东三支一扶系统精讲班)
理论攻坚-经济4(讲义+笔记)主讲教师:别宇授课时间:2021.07.30粉笔公考·官方微信理论攻坚-经济4(讲义)第四章宏观经济第一节宏观调控概述一、概念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特点是: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2.增加就业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就是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在实际统计中,一般用失业率来衡量一国的就业状况。按原因划分的失业类型:(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3.稳定物价(1)稳定物价就是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的稳定。(2)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叫作通货膨胀。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经济发展除了受到国内因素影响外,国外因素也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故宏观调控需要注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1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指的是各种经济政策,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是制定经济法规和运用经济法规。制定经济法规叫作经济立法,运用经济法规叫作经济司法。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指标、禁止、整顿等,是最有强制力的手段。【强化练习】1.(单选)2013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强调,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这一措施所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2.(单选)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基本目标的是()。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价格稳定D.贸易顺差3.(单选)以下选项中导致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最可能的原因的是()。A.货币发行过多B.货币发行过少C.投资过多D.投资过少2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一、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二、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它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三、财政政策的种类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四、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1.国家预算。2.税收。3.财政投资。4.财政补贴。5.国债。第三节货币政策一、含义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二、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2.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代表)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3.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4.利率利率也称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强化练习】1.(单选)下列不属于税收基本特点的是()。A.调节性B.强制性C.无偿性D.固定性2.(单选)为抑制物价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税收B.增加转移支付C.增加政府支出D.减少货币发行3.(单选)中央银行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途径()。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B.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提高4C.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提高第四节汇率一、概念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二、影响(1)对进出口的影响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2)对出国留学和出国旅游的影响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会增加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强化练习】1.(单选)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会()。A.出口减少B.出口增加C.进口减少D.对进出口没有影响2.(单选)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减轻国内就业压力B.使我国商品相对便宜,有利于出口C.能降低进口能源和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成本负担D.使人民币购买力增强,有利于引进境外直接投资5理论攻坚-经济4(笔记)【注意】本节课讲解宏观经济的部分。宏观经济是山东的第一重点,而且考频较高,大家要认真听讲;本章节大多数都是理解类的题目,所以大家要跟着老师理解、推导过程。第四章宏观经济第一节宏观调控概述一、概念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特点是: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解析】1.概念: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1)主体:国家或政府。(2)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由于凯恩斯是最早提出光靠市场是搞不定的,必须需要国家进行经济干预,因此称凯恩斯为“宏观经济学之父”。(3)国家进行干预经济的时候会运用一些政策,我们是看得见的,因此称宏观调控为“看得见的手”;亚当·斯密提出靠市场调节经济,我国现在就是靠市场发挥作用,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靠市场发挥作用,现在仍在强调市场的作用,所以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4)市场在调节经济的时候是完全自发性的,因为是完全自发的,所以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5)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凯恩斯和亚当·斯密,人物和称号要一一对应,还需掌握“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2.宏观调控的特点:宏观调控不能从小的方面出发,而是从大的方面出发,6所以第一个特点是宏观的;虽然说宏观调控指的是国家干预经济,但是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能一味地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因此国家在干预经济的时候不是直接干预的,而是间接的引导。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解析】1.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要制定一些目标,因为只有制定了目标,才能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2.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多选题考点,问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对应四个即可,口诀“两增一稳保平衡”。(1)“两增”: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2)“一稳”:稳定物价。(3)“保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1.促进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解析】促进经济增长:(1)单选题考点:四个目标当中最主要的目标,我国在发展的时候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所以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最主要的目标。(2)这里说的“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量上的增长,比如GDP、GNP指标的增长。72.增加就业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就是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在实际统计中,一般用失业率来衡量一国的就业状况。【解析】增加就业:也叫充分就业/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1)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国家在就业方面的人数多于失业的人数(失业的人相对而言比较少),因此用失业率衡量就业。(2)失业人口: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有劳动能力:比如3岁的小孩、80岁的老爷爷没有工作,不属于失业人口。②愿意工作:如果不愿意工作,想啃老(家里钱特别多、不想工作),不属于失业人口。③没有工作。按原因划分的失业类型:(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解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失业,但是原因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原因划分不同的失业类型(重点)。两种考法:失业类型有四个,所以会考查多选题;单选题会直接给案例,让其判断例子属于哪一个类型,所以需要记忆关键词。(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指的是由于劳动者/人口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①正常流动:比如甲原本在A单位上班,但是现在辞职了到B单位上班,中间没有工作的时间属于人口流动,所以称为摩擦性失业。②辞职、跳槽等为摩擦性失业。③比如甲不想待在山东,想要去上海、北京,此时搬家、换城市,需要重新8找工作,这也是由于人口的正常流动所引起的失业,所以也称为摩擦性失业。④摩擦性失业还叫求职性失业。比如大学毕业之后需要找工作,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外地读大学,所以毕业之后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此时会存在人口的流动,所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也称为摩擦性失业,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属于正常的人口流动。(2)结构性失业:“结构”指的是经济结构,或者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一般指的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升级导致一部分人失业。①失业是因为经济产业升级之后个人技能不匹配。比如国家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之后会有一部分的钢铁厂倒闭,工人会大量失业,工人在厂里干一辈子只会炼铁、炼钢,其他的技能都不会,此时工人失业是由于个人技能与社会岗位要求不匹配,所以工人找不到工作,属于结构性失业。②目前社会是有空缺岗位提供的,但是同时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二者并存,因为现在我失业了,我属于低廉的劳动力,只会简单的组装工作,空缺的岗位缺乏的是高科技的技术人才,我国现在就是缺乏技术人才的过程,所以我国大动干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周期性失业:“周期”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周期,即经济周期。①经济社会在发展的时候会经历一个阶段,经济先慢慢往上走开始复苏;然后复苏到极点,经济达到繁荣;物极必反,又慢慢开始走下坡路,经济开始衰退;衰退到极点、最低谷的时候经济发生萧条。②无论是经济衰退还是经济萧条,告诉我们的是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比如最典型的经济危机,企业可能会倒闭,工人没有地方工作,所以工人失业,此时的失业和工人的技能、能力没有关系,而是和经济大环境不好有关系。③所以周期性失业指的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导致失业,比如疫情的时候裁员是由于经济大环境不好进行的裁员;还有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裁员也属于经济大环境不好的裁员,因为企业都没有了。(4)季节性失业:在社会中有一些行业和部门不可能全年都在生产,而是间接生产,实际是有淡旺季的,旺季的时候需要的人多,大家都能找到工作;淡季需要的人少,大家都找不到工作,因此由于淡、旺季所引起的失业叫季节性失业。比如在农业、农产品方面,东北的冬天是不能种地的;在旅游业方面,冬天9的时候很少有人去西藏、青海等地,当地的导游冬天一般都是没有工作的,因为冬天的时候没有客人。(5)失业类型重点掌握每一个关键词,考试中能选出来即可。3.稳定物价(1)稳定物价就是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的稳定。【解析】1.稳定物价:现实生活中,物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因为物价过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若物价过低,可能会引起通货紧缩。(1)如果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两种状态太严重,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要避免物价过高,也要避免物价过低,因此一定要维持物价的稳定。(2)维持物价的稳定实际是在维持币值的稳定。物价体现在买东西的时候花钱的多少,如果花的钱变少,是物价下降;如果花的钱多了,是物价上涨。2.稳定物价之所以要求稳定,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不稳定的现象,不稳定的现象考试最常考查通货膨胀的知识点。(2)通货膨胀。定义: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叫作通货膨胀。原因:①纸币发行量过多——市场“钱”多②社会总需求过大——“经济过热”治理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0【解析】通货膨胀:(1)定义:“通”是流通的意思,“货”是货币的意思,“膨胀”是多的意思,所以通货膨胀指的是流通中的钱太多了,钱在市场上流通,因此通货膨胀是指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太多了。①任何东西太多了都会不值钱,钱多则钱不值钱,即货币贬值,所以货币贬值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之一;现在钱不值钱,手里的钱买到的东西变少了,意味着东西的价格变高了、上涨了,所以通货膨胀的第二个表现是物价水平上涨。②关键词:全面、持续。只要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了(错误),原因:只有全面上涨,上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叫通货膨胀。a.全面:现在买什么都变贵了,比如吃饭贵、理发贵、旅游贵、买电脑贵、买衣服贵。b.上涨要持续一段时间:情人节的这一天玫瑰花贵、中秋节的这一天月饼贵,不属于持续上涨;涨价必须要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一般研究三个季度、一年等。(2)钱不值钱,物价飞涨状态的原因:①很多国家之所以出现通货膨胀、钱不值钱都是因为纸币发行量过多(钱发的太多),导致市场上的钱多(最主要的原因,单选题考点)。a.如果“多”只是多了一点点,认为确实膨胀了,但是属于一种适度的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能够刺激我们的需求,也能刺激经济的增长。b.如果没有把握好“度”,纸币量多的太多了(钱太多)不能叫适度,会演变成严重的,甚至是恶性的通货膨胀,比如2018年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万,他们国家所有的民众都是百万富翁,但是工资只能买二斤肉。钱不值钱,很多人买东西的时候都直接扛着麻袋去买,拿钱当包装纸,非常的可怕。所以会发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在发行货币(纸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社会总需求过大会导致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指的是全社会的购买总量(理解含义)。a.购买的时候需要花钱,现在总需求变大,购买的东西变多,意味着花钱就花的多,钱花了之后都进入市场中,所以最终导致市场中的钱变多(通货膨胀的11含义),因此社会总需求过大可以引起通货膨胀。b.社会总需求对应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过大,发生通货膨胀了,此时一定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需求过多,供给是少的,意味着生产的东西变少,但是大家手里的钱多,都想买东西,会出现供小于求的现象,比如需要一千个苹果,市场上只有一个苹果,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一定会上涨。通货膨胀的一个表现就是物价上涨,所以说通货膨胀和总需求、总供给有一定关系。c.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单选题考点)。考试中,有很多的题目一般都不说社会上发生通货膨胀了,而是说现在纸币的发行量过多,或者现在社会总需求过大、现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然后问应该怎么办。注意上述三种说法都是指通货膨胀。(3)治理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1)含义:市场的钱太多了。(2)表现:常以多选题考点的形式出现。纸币贬值;物价持续全面上涨。(3)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过多;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实质)。12(4)影响:①对收入固定者是不利的,对储蓄者也是不利的:a.通货膨胀的时候钱太多了,纸币贬值,说明钱不值钱。比如以前一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元,现在发生通货膨胀,工资不变,通货膨胀时期钱不值钱,意味着现在的一万元和以前的一万元相比,买的东西变少了,对于收入固定者而言是不利的,生活成本会增加。b.通货膨胀的时候钱不值钱,比如甲去年在银行存10万元,现在通货膨胀将钱拿出来,此时钱贬值,说明10万元比去年买的东西变少,对于甲而言是不利的,不值10万元。②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a.比如张三向李四借款1万元,张三有义务还钱,所以债务人指的是有义务还钱的人,此时可以把张三叫做债务人;李四是债权人,因为李四有权要求张三还钱,债权人是有权利要求还钱的人。b.1万元张三借了一年,一年之后张三应该还钱,但是发生了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这1万元处于一种贬值的状态,张三选择此时给李四还钱,对于张三(债务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通货膨胀,钱不值钱,意味着张三还的钱和去年的1万元相比是变少了,因为现在拿着1万元钱买的东西变少了;但是对于李四而言是坏事,因为钱贬值之后,去年买的东西多,今年买的少,所以是不利的。c.发生通货膨胀之后对债权人是不利的,对债务人是有利的,考试的时候直接考查是有利还是不利,记清结论即可。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经济发展除了受到国内因素影响外,国外因素也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故宏观调控需要注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解析】1.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贸易相关。将我国的东西卖给外国是出口,从外国买东西回来是进口,所以国际收支和进口、出口联系。(1)正常情况下让进出口完全相等的状态是比较难达到的,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二者都是不平衡、不平等的状态。13(2)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卖出去的东西多了,买回来的东西少,此时会赚钱,所形成的差额是贸易顺差;如果出口小于进口,意味着买别人的东西多,形成的差额是贸易逆差。(3)需要掌握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分别是什么意思,考试中会直接让其比较大小。(4)贸易顺差的时候国家是挣钱的,意味着贸易顺差是一件好事;但是顺差越大越好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国家顺差过大,意味着国家太依赖于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太强,但凡有贸易战,大家都不买你的东西,市场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比如澳大利亚向我国出口葡萄酒,我国一旦说“你的葡萄酒我们不要了”,此时澳大利亚会特别焦虑,所以最好的状态是平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考试的时候一般考查宏观调控的目标,往往出错就是在第四个,注意是“平衡”,如果改成保持贸易顺差或者保持贸易逆差都是错误的。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解析】宏观调控的手段(常考):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指的是各种经济政策,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解析】经济手段:(1)宏观调控中最主要的手段(单选题考点)。(2)经济手段指的是国家运用的各种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4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3)考试中最主要考查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者是经济手段中最重要的政策。(4)比如我国想要抑制房价的上涨,国家不想让群众买房子、炒房子,所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部分的人买房的时候都需要贷款,所以国家提高贷款利率,人们会发现买房子还的利息太多,不合适所以不买了,此时达到了国家的目的。注意贷款的利率是货币政策中的工具。(5)一般在买房的时候会交税,如果国家提高税,会发现买房子不合适,需要额外支付很多的钱,最终也选择不买房,此时也达到了国家抑制房价过高,避免炒房的目的。注意税收、税率是财政政策中的工具。(6)我们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手段属于间接的手段,国家并不是直接告诉不要购买房子,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控,让群众自己觉得不能去买。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是制定经济法规和运用经济法规。制定经济法规叫作经济立法,运用经济法规叫作经济司法。【解析】法律手段:考查较多,因为现在是法治社会,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判断。(1)日常生活中常说“有法可依”,当没有法的时候必须要制定法律,如果制定法律,此时叫经济立法。(2)法律制定完之后要执行和运用,所以运用法律叫经济司法。(3)比如现在我们国家看到市场上有很多的垄断行为,垄断行为会带来一定的弊端,所以国家看到垄断行为之后制定了《反垄断法》,此时属于经济立法;制定出来之后运用法律,属于经济司法。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指标、禁止、整顿等,是最有强制力的手段。15【解析】行政手段:(1)单选题考点:三个手段中最有强制力的手段。因为行政手段,前面一般都会跟着一个行政部门,或者都是通过行政部门制定一系列措施,由此可以进行判断。(2)比如政府下命令要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小煤窑,政府的命令是不敢违抗的,让其关闭就得关闭,属于强制力的手段。(3)关键词:命令、指示、规定、指标、禁止、整顿等,看起来比较强硬的词语都叫做行政手段,考试的时候通过关键词判断即可。(4)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都是国家间接的影响行为、引导行为;行政手段是国家没有和百姓商量,而是直接告诉百姓不能这样做,所以行政手段属于直接手段。(5)宏观调控具有间接的特点,而且国家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不能频繁使用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手段。①一般情况下,运用这三个手段的时候,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②一般情况下用不到行政手段,除非经济、法律手段都失灵了,不能制裁,所以最终需要行政手段确保实施,但是行政手段不能随便使用,是兜底的作用。16【注意】宏观调控概述:(1)概念:凯恩斯提出,特点是宏观的、间接的。(2)目标(重点,多选题考点):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失业有四种形式(通过关键词掌握),分别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3)手段:一般情况下,法律手段在考题中会出现《XXX法》,比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电商公平法》等,会出现法律的名词,或者根据《XXX法》执行XXX的要求。行政手段找语气强硬的关键词,比如命令、强制、要求、勒令等。【强化练习】1.(单选)2013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强调,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这一措施所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解析】1.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A项正确:贷款和银行有关,属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钱(经济)有关,所以是典型的经济手段。B项错误:一般出现《XXX法》。C项错误:行政手段会出现强制性的关键词,比如命令、禁止、整顿等。D项错误: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中也有道德手段,但是这个手段是不重要的,道德一般指的是自发、自觉地做这件事情,比如给老人让座,国家不会在法律中要求必须这样做。道德手段也叫补充手段,考试中常作为混淆项出现。【选A】172.(单选)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基本目标的是()。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价格稳定D.贸易顺差【解析】2.选非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目标。口诀“两增一稳保平衡”,“两增”指的是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一稳”指的是稳定物价;“保平衡”不是贸易顺差。【选D】3.(单选)以下选项中导致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最可能的原因的是()。A.货币发行过多B.货币发行过少C.投资过多D.投资过少【解析】3.A项正确:通货膨胀是市场上的钱太多,钱多是因为发行的多。C项错误:市场上的钱多和投资有一定的关系,但题目问的是最可能的原因,也就是最主要的原因。B、C项错误:不是少,只能是多。【选A】【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汇总】1-3:A/D/A第二节财政政策【解析】财政政策:重点内容,五星级考点。一旦国家中出现了不好的通货膨胀现象时,就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治理。一、财政收入二、财政支出三、财政政策的种类四、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解析】财政政策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的种类、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最主要的是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18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解析】财政政策: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1)主体:政府。(2)目的: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因为财政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所以财政政策的目的是让二者达到平衡的状态。一、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二、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它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解析】我们的财政政策需要运用手段进行调整,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分别是收入和支出。(1)财政收入:把钱收上来、把钱筹集起来、集中起来,比如税、利、债、费。①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政策中最主要的来源(单选题考点)。在我国财政收入90%都是来源于财政税收。②利:利润,从国有资产中所带来的利润,一般指的是国企,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赚的钱。③债:国债,即中央政府找百姓借钱。④费:费用,比如结婚证的工本费;高速公路的过路费等,都是政府收上来的成本费、工本费,属于财政收入。19(2)财政支出:钱收上来以后,政府还要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此时需要花钱。花钱指的是财政支出,两种形式,分别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性支付。①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性支付的区别:有无补偿性。有补偿的叫政府购买,如果没有补偿的叫政府转移性支付。②政府购买:比如政府花钱,把钱花出去买了一栋楼,钱花出去后楼拿回来了,是有补偿的;公安局买了10万元的装备,钱花之后装备拿回来了,是有补偿的;公务员的工资、老师的工资属于有偿性的,因为政府把钱花了之后买回了劳动力,所以属于政府购买。③政府转移性支付:无偿性的福利支出,最典型的是扶贫款,国家在进行扶贫的时候,将钱花了,直接给到老百姓、贫困地区,但是老百姓没有给政府任何东西,没有东西就叫做无补偿,所以称为政府转移性支付。④考试的时候经常问财政支出按照有无补偿性可以划分为谁和谁,要能选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性支付。三、财政政策的种类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解析】财政政策的种类: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有的时候不一样,有的时候收的多,有的时候花的多,收的多或者花的多会形成一个不同的财政政策的性质/种类。从考试的角度看,一般考查两类,分别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1)“扩张”是多的意思;“紧缩”是少的意思,这里的多和少和财政有关,指的是钱的多少,是市场中的钱,不是国家的,因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和市场打交道,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指的是钱多,让市场中的钱变多。紧缩性财政政策让市场中的钱变少。(2)作为政府让钱变多,就是多花钱,钱到市场中去,市场中的钱变多,所以此时应多花钱;相反地,收钱的时候要少收钱,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多花20钱,少收钱。(3)让市场中的钱变少就是少花钱,流入市场的钱变少;另外,还要将市场中多的钱收上来,收上来之后市场中的钱也可以变少,所以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少花钱,多收钱。(4)扩张性财政政策是让钱变多,是积极地在做一件事情,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又叫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反地,紧缩性财政政策又叫消极的财政政策。(5)通货膨胀的时候市场上的钱多,钱太多了,就得让钱变少一点,紧缩性政策可以让钱变少,所以通货膨胀的时候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少花钱、多收钱)。四、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1.国家预算。2.税收。【解析】财政政策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具体怎么运用就是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考试主要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关键的知识点。(1)国家预算: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①“预算”是现在还没做,只是一个计划,所以国家预算指的是我国在年初的时候制定的收支计划,这一年收入和支出是多还是少。②通货膨胀的时候如何做:通货膨胀的时候市场中的钱太多,所以目的一定是让钱变少,少花钱并且将钱收回来,根据目的分析。国家预算指的是收支计划,有收和支两方面,通货膨胀的时候收的时候是多收,花的时候是少花,所以此时的收支计划指的是增收减支/多收少花。(2)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①多选题考点:税收的三个特征。a.强制性:税收意味着必须要交,不交则违法。b.无偿性:钱给国家,国家不会返还,没有报酬。c.固定性:“固定”指的相对稳定,在我们国家只要《税法》不变,一般情况下,税率、税种也是不会发生变化的。②单选题考点:各个特征的含义,所以需要了解每一个含义,特别是强制性、21无偿性,考试的时候经常会相互混淆。(3)通货膨胀时期:需要多收钱,税收就是在收钱,所以一定是增加的,不能是减少的。(4)税率提升后,不意味着税收一定上涨、增加,税率和税收之间的关系是拉弗在研究的,所以叫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解析】1.拉弗曲线:(1)拉弗研究税收和税率的关系(掌握),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下降(记忆)。一般交税的数额根据税率而定,比如原来的税率为3%,现在将税率提高到5%,此时税收变多。①前期如果提高税率,税收增加,提高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承受的能力之内),假设税收可以承受的能力是10%,此时税收最多;如果将税率提高到80%,此时税收变少(下坡路)。②后期税率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一味地提高税率),税收反而下降。③如果个人、企业挣的钱80%都交给国家,个人可能无法生存、企业可能因此倒闭,这样国家就没钱可收,所以后期税收下降。国家可以征税,但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征税。(2)命题:当税率提升时,税收一定增加(错误),原因:拉弗曲线。2.掌握:22(1)税收的特征。(2)通货膨胀时如何运用。(3)拉弗曲线的含义。3.财政投资4.财政补贴5.国债【解析】1.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国家可以拿钱投资,也可以给补贴(比如给企业、个人补贴),不论是投资,还是补贴都是国家在花钱,此时可以称为“财政支出”。通货膨胀时,需要少支出(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钱变少,所以要少花钱。2.国债(难点):(1)债指借钱,一般情况下,政府向百姓借钱称为“公债”。政府分为两个级别,一个是中央政府,一个是地方各级政府,中央政府向百姓借钱是国债,地方各级政府向百姓借钱是地方债,一般考查国债,不用考虑地方债。(2)中央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向百姓借钱,百姓会进行投资(购买),百姓的钱流入到中央政府的手中,此时中央政府拿到这笔钱有两种做法(考查通货膨胀时如何运用):①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花出去,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修大桥、大坝、铁路等,因为与基础设施有关系,所以称为“建设性国债”。当中央政府发行建设性国债后需要投资,从而在市场上购买原材料、机器、厂房、设备,此时市场中的钱变多。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钱变少,发行建设性国债会让钱变多(花出去),所以通货膨胀时要减少发行建设性国债,因为减少发行会使借的钱变少,意味着能花的钱变少,最终流入市场中的钱变少,从而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②在少数情况下政府借完钱不花,因为市场中流动的钱太多,目的是减少市场中货币的流通量。发行国债后,百姓购买国债会导致手里的钱变少,所以需要少花钱(因为没有钱可花),此时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上,国家借钱的目的是不花钱,一个是没钱可花,一个是不花钱,最终导致市场中的钱变少。通货膨胀时23该种国债需要多发行,因为可以达到让钱变少的目的,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钱变少,多发行把百姓的钱收回后不花,此时市场中的钱可以变少。③考试题目如果严谨一般会明确告知是建设性国债,还是减少货币流通量的国债;如果题目中没有表述是哪种国债,默认为“建设性国债”,因为建设性国债是大多数情况。财政政策【解析】通货膨胀时的具体应用(记忆):记忆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钱变少,需要少花钱多收钱。(1)国家预算:收支计划,增收减支。(2)税收:收入,增加收入(多收)。(3)财政投资:花钱(支出),少花钱。(4)财政补贴:花钱(支出),少花钱。(5)国债:两种情况。①建设性国债:花钱会让市场的钱变多,所以要减少发行。②减少市场货币量国债:不花钱让市场的钱变少,所以要增加发行。第三节货币政策一、含义24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解析】货币政策:(1)主体(掌握):中央银行,我国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单选题),不能少“人民”二字。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考试经常混淆,问以下属于财政政策的是,注意区分二者的主体。(2)概念: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了解)。补充:银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1.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2.政策性银行3.商业银行【解析】补充银行制度:(1)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多选题):①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比如经理国库、印发货币,代表国家。②银行的银行:央行可以管理其他银行,比如“央妈”。③发行的银行:唯一一个有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2)政策性银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为了配合国家的政策而成立。我国政策性银行包括(考查多选题):①国家开发银行:比如西部大开发需要投资。虽然国家开发银行可以是金融机构,但一般在研究时它还是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并不冲突,两个职能(了解)。②中国进出口银行:比如进出口贸易需要资金。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我国是农业大国,党中央非常注重“三农”问题,所以需要支持“三农”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能简称为“农行”,农行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为“农发行”,注意区分,不能混淆。25(3)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比如到银行存款、贷款、办卡。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营利的主要来源是贷款,存款的利率较低,贷款的利率较高,银行赚取差价。二、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存款准备金率3.再贴现率4.利率5.汇率【解析】1.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称为“三大法宝”(多选题,直接考查)。(1)公开市场业务。(2)存款准备金率。(3)再贴现率。(4)利率。2.汇率: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解析】公开市场业务:(1)含义(记忆):央行买卖有价证券,比如股票、国债。(2)区分国债属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记忆):26①国家有权发行国债(减少发行、增加发行),如果国债前面的词语是“发行”,发行的主体是国家/政府,此时属于财政政策。②如果国债前面的词语是“买卖”,买卖主体是央行,此时属于货币政策。(3)目的:个人买卖证券的目的是为了营利(低买高卖),但央行买卖证券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单选题)。(4)中央银行在市场中买卖有价证券,中央银行卖出证券后,市场买入证券需要把钱给中央银行,此时市场中的钱变少。当通货膨胀时,需要卖出证券,因为可以使市场中的钱变少,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市场中的钱变少(掌握)。2.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代表)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解析】存款准备金率:(1)存款准备金:比如甲在银行存款10个亿,意味着银行吸收了存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需要挣钱,因此银行可以将10个亿用于放贷,但商业银行不能把10个亿全部用于放贷,因为全部贷出可能存在甲无法取出钱的情况。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央行会要求商业银行交一部分钱,假设交2个亿,此时属于存款准备金,即商业银行交给央行的钱。(2)交了2个亿,全部存款为10个亿,2/10=20%,20%是存款准备金率。(3)考查方式:通货膨胀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记忆)。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交给央行的钱变多,商业银行的钱变少,可以用于贷款的钱变少,意味着流向市场中的钱变少,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市场中的钱变少。3.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27【解析】再贴现率:(1)贴现:比如甲个人手里有未到期的票据(可以简单理解为支票),甲着急用钱于是到商业银行换现金,该过程为贴现。假设票据金额为100万元,期限为3年,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如果100万元放在银行存3年,银行可以用于放贷),甲提前支取导致银行无法挣钱,所以银行需要收取手续费,假设扣除5万元,5/100=5%,5%是贴现率。(2)商业银行没有钱找“央妈”,即央行,商业银行拿着票据找央行是第二次换现金,该过程为再贴现。央行不能让100万提前流入市场,如果提前流入市场可能导致市场中的钱突然变多,所以央行也要扣除一部分费用,假设扣除6万,6/100=6%,6%是再贴现率。(3)含义:再贴现率/再贴现指央行扣的钱。(4)考查方式:通货膨胀时,应当提高再贴现率。当提高再贴现率时,意味着央行扣的钱变多→央行手中的钱变多→商业银行的钱变少→用于放贷的钱变少→最终流入市场中的钱变少。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市场中的钱变少,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提高再贴现率(记忆)。4.利率利率也称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解析】1.利率:也称“利息率”,央行规定的利率还可以称为“基准利率”,商业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时,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2.考查通货膨胀时如何调整利率,利率分为两种:(1)存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时→利息多→百姓愿意存款→百姓手中可花的钱变少(没钱花)→市场中的钱变少。28(2)贷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时→利息高(还更多的钱)→百姓不愿意贷款→百姓手中可花的钱变少→市场中的钱变少。(3)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是让钱变少,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时,不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统一提高/上调。【解析】货币政策的工具(记忆口诀做题):“三率一公开”,通货膨胀时的应用为“三提高一卖出”(三率是提高,公开是卖出)。(1)公开市场业务:卖出。(2)存款准备金率:提高。(3)再贴现率:提高。(4)利率:提高。29【注意】1.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考试经常混淆。2.记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工具,考试问以下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可能出现货币工具进行混淆,需要记忆清楚。3.在通货膨胀时,如何运用工具。4.通货紧缩考查较少,与通货膨胀相反。【强化练习】1.(单选)下列不属于税收基本特点的是()。A.调节性B.强制性C.无偿性D.固定性【解析】1.选非题。B项正确:必须缴纳。C项正确:无报酬。D项正确:基本稳定。【选A】2.(单选)为抑制物价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税收B.增加转移支付C.增加政府支出D.减少货币发行【解析】2.做题时需要分析,本题有争议,掌握知识点即可。缓解通货膨胀即治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钱太多,目的是让钱变少,需要少花钱多收钱,带着目的找选项即可(做题时建议在草稿纸上写明)。A项正确:税收是收钱,通货膨胀时需要多收钱。B项错误:转移支付属于财政支出(花钱),通货膨胀时需要少花钱,与目的不相符,所以排除。C项错误:支出是花钱,通货膨胀时需要少花钱,与目的不符,所以排除。D项正确:发生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已经太多就要少发行货币,此时也可以让钱变少,与目的相符。【选AD】303.(单选)中央银行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途径()。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B.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提高C.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促使利率提高【解析】3.紧缩型货币政策目的是让钱变少,通货膨胀时要让钱变少,本题考查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涉及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利率的知识点。货币政策工具的口诀为“三率一公开”,通货膨胀时应用的口诀为“三提高一卖出(三率提高,公开卖出)”。A、B项错误:公开市场业务应该是卖出。C项错误:应该是提高利率。D项正确:把债券卖出后可以收回市场中的钱,可以让钱变少,所以应该卖出。存款利率提高后百姓愿意把钱存到银行,贷款利率提高百姓不愿意贷款,钱变少,可以达到目的。【选D】【答案汇总】1-3:A/AD/D第四节汇率一、概念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解析】1.汇率专门研究国际贸易(进出口)。2.汇率:(1)用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比如1美元=6.5元人民币,比例关系1:6.5即汇率(两国货币的比价关系)。(2)2019年时1美元=6元人民币,2020年时1美元=7元人民币,相同的3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变多,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还可以称为“人民币的汇率下降”,两种说法均正确。人民币贬值意味着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变多,即美元升值,也就意味着美元的汇率上升。四种说法意思相同,需要掌握。(3)人民币称为“本币”,国外的货币统称为“外币”。(4)考查方式:本币贬值/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二、影响(1)对进出口的影响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解析】对进出口的影响:结论为本币对外币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人民币贬值,能促进出口(站在外国人角度)。【解析】人民币贬值,能促进出口(站在外国人角度):贬值前1人民币=0.5美金;贬值后1人民币=0.2美金,相同的人民币兑换的美金变少,意味着以前10元的中国物品花5美金可以买到,现在10元的中国物品花2美金就可以买到,即中国的物品价格下降(变便宜),此时外国人愿意购买中国的物品,对于我国而言利于出口。当人民币贬值时,可以促进出口(记忆)。32人民币贬值——抑制进口(站在中国人角度)。【解析】人民币贬值,抑制进口(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思考,中国人购买外国的物品):贬值前1人民币=0.5美金,1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5美元的物品,贬值后1人民币=0.2美金,现在10元人民币只能买到2美元的物品,意味着外国的物品变贵,此时国人不愿意购买,所以不利于进口(抑制进口)。人民币贬值时,抑制进口。二、影响(1)对进出口的影响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2)对出国留学和出国旅游的影响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会增加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解析】影响:(1)对进出口的影响:人民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口诀为“利出不利进”。人民币贬值钱不值钱→买国外的东西变贵→不利于进口(记忆)。(2)对出国留学和出国旅游的影响: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会增加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记忆结论)。如果选择在人民币贬值时出国旅游或者留学,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外币升值,所以兑换的外币变少,外币变少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人民币,花更多的钱旅游、留学是不划33算的,因为会增加成本。【解析】汇率:建议记忆一个,考试学会推导。(1)人民币贬值(掌握两个影响):①利出不利进,促进出口,抑制进口。②留学生、出国旅游不划算。(2)人民币升值(相反记忆):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购买进口商品变便宜,升值后购买能力增强。【强化练习】1.(单选)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会()。A.出口减少B.出口增加C.进口减少D.对进出口没有影响【解析】1.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购买外国商品变便宜,利于进口;出口意味着外国人买我国的物品变贵,所以不利于出口,即利进不利出(记忆)。A项正确:不利出。【选A】2.(单选)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减轻国内就业压力B.使我国商品相对便宜,有利于出口C.能降低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负担D.使人民币购买力增强,有利于引进境外直接投资【解析】2.升值的口诀为“利进不利出”。A项错误:人民币升值后不利于出口(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会影响我国34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如果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不生产,则产量减少,工人就会失业、岗位减少,工人失业增加了国内就业压力。B项错误: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贬值,外币贬值意味着外国人买我国商品变贵,而不是便宜,所以不利于出口。C项正确:人民币汇率升值利于进口,因为人民币升值购买进口的商品变便宜,意味着成本变少。D项错误: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贬值,外国人来我国投资需要把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外币贬值兑换的人民币变少,投资不划算,成本太高可能赔钱,所以不利于引进境外投资。【选C】【答案汇总】1-2:A/C35遇见不一样的自己Beyourbetterself36
本文档为【2021.07.30+理论攻坚-经济4+别宇+(讲义+笔记)(2021山东三支一扶系统精讲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大花猫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2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7
分类:公务员考试
上传时间:2022-04-1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