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专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六国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

(浙江专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六国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

举报
开通vip

(浙江专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六国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第10课 六国论 第10课六国论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作品 著有《嘉祐集》 评价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

(浙江专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六国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
第10课 六国论 第10课六国论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参与修纂礼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作品 著有《嘉祐集》 评价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 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 (二)人物轶事 苏洵焚稿自励 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27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茂才,结果都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想有所成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一天,苏洵的书房里忽然不断地向外冒黑烟。家里人都很吃惊,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走进去一看,只见苏洵正把一沓沓的文稿往火炉里送。原来,他要把自己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 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一)背景链接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袭扰,朝廷不敢坚决抵抗,而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之,求得苟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要求割地,结果北宋答应每年增加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庆历四年(1044),宋朝同意每年输纳西夏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叶3万斤。这种做法增加了对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到,反而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二)常识整理 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论体,以议论为主,要求善于说理,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作者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是史论。 兵:兵器。弊:弊病,弊端。赂秦: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或:有人,不定代词。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率:都,皆。 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较:比较。其实:那实际情况。大欲:最想要。患:担心。固:当然。 厥先祖父:他(或他们)的先人祖辈父辈。厥,相当于“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暴(pù):暴露,冒着。以:才。 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他东西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的各国。 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灭亡。理:按道理,名词作状语。固:本来。事:侍奉。犹:如同,好像。尽:竭,完。 是故:所以。虽:虽然。斯:这。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至,等到。丹,燕太子丹。以,用。焉,句末语助词。荆卿,荆轲。速,招致。 杀了李牧。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打退。 洎(jì):及,等到。以:因为。诛:杀。邯郸:赵国都城。为:成为。用武:指抵抗。而:却。 诚:副词,实在。向使:以前假使。爱:爱惜。附:亲附。行:去。数:运数。理:理数。数、理皆指命运。或:或许。易:容易。 挟持。日,月:名词作状语,天天,月月。以:而。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理解作者以六国为鉴,讽谏北宋王朝应奋起御敌的思想感情。 一、诵读课文第1、2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 [实词、虚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兵不利 兵:兵器,武器 (2)破灭之道也 道:道理,原因 (3)或曰 或:有人 (4)率赂秦耶 率:都,皆 (5)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因,由于 (6)不能独完 完: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 (7)弊在赂秦也 在:在于 2.(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译文: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环节二:把握文意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句话,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方面作判断,加强了语言力量。 B.“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第一段中提出,总领全文,引发后文的议论。 C.第二段中,作者从“不赂者”方面申述,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议论“不赂者”对“赂者”的危害:不赂者失去“强援”,不能“独完”。 D.课文前两段提出论点,进行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解析:选C 课文第二段议论的是“赂者”对“不赂者”的危害。 二、诵读课文第3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4. [实词、虚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以攻取之外 以:介词,凭借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亡:动词,丧失,丢失 (4)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 (5)思厥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6)暴霜露 暴:动词,暴露 (7)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对待 (8)以有尺寸之地 以:才 (9)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5. [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 古义:两个词,其,它;实,实际上。 今义:承接上文,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多含转折义。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指爷爷。 (3)至于颠覆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6. [翻译、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省略句) 译文: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 (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省略句) 译文:拿它来送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一般。 环节二:把握文意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诸侯赂秦的错误做法的一项是( ) ①大则得城 ②以有尺寸之地 ③举以予人 ④明日割十城 ⑤奉之弥繁 ⑥诸侯之地有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解析:选C ①指秦国靠诸侯贿赂得到的土地,不是直接表现诸侯赂秦的做法。②指诸侯祖辈父辈艰难地获得土地。⑥客观表述诸侯国的实情,非做法。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各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反而助长了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解析:选D D项,此段以散句为主,间杂骈句。 三、诵读课文第4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9. [实词、虚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终继五国迁灭 终:最后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结交 (3)五国既丧 既:已经 (4)始有远略 始:起初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而:却,表转折 (6)至丹以荆卿为计 以:用 (7)始速祸焉 速:招致 (8)洎牧以谗诛 以:因为 (9)邯郸为郡 为:成为 (10)革灭殆尽之际 殆:几乎 (1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底 (12)诚不得已 诚:副词,实在 (1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以前假使 爱:爱惜 (14)齐人勿附于秦 附:亲附 (15)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同“倘”,如果 或:或许 10. [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可谓智力孤危 古今:智谋和力量。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义不赂秦 义: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2)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12. [翻译、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译文: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是用兵的功效。 (2)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 译文: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3)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译文: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环节二:把握文意 1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燕国御秦策略的一项是( )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能守其土 ③义不赂秦④至丹以荆卿为计 ⑤李牧连却之 ⑥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⑥ 解析:选B ①是齐国的做法,⑤⑥是赵国的做法。 1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解析:选C C项,齐国灭亡在于“与嬴而不助五国”,燕、赵灭亡是客观形势使然。 四、诵读课文第5、6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5. [实词、虚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并力西向 向:动词,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 (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胁迫 (3)以趋于亡 以:而 (4)为①国者无使为②积威之所劫哉 ①为:治理 ②为:表被动,被 (5)其势弱于秦 于:比 (6)苟以天下之大 以:凭借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而:第一个而是“却”,第二个是“就” 之: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秦国,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 16. [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成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 17.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礼待 (2)日削月割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月:名词作状语,一月月地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名词用作动词,自取下策 18. [翻译、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译文: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2)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 译文: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3)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句) 译文: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 环节二:把握文意 1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五段开头以“呜呼”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 B.作者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的根源,同时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C.第六段的议论建立在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的“为国者”,第六段中更是将秦国与北宋类比,指出统一的北宋具有战胜契丹、西夏等外患的可能。 解析:选D 第六段中,作者是将六国赂秦与北宋向契丹、西夏割地赔款进行类比,提醒北宋统治者应引以为鉴。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 1.从教材中积累 战国时期的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方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相关的议论文章有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六国之间,钩心斗角。这样,双方的力量就不是六比一,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还有很多吗? 2.从自然中积累 加州红杉都成群结队,长成一片森林,在地底下,它们的根彼此紧密相连,形成一片根网,有的可达上千顷。除非狂风暴雨大到足以掀起整块地皮,否则没有一棵红杉会倒下。加州红杉的根可发挥所有个体的最大能量,让我们看到团结合作的力量。 一只蚂蚁的防御没有多大价值,但成千上万的蚂蚁并没有受到鸟类或食蚁兽的太大摧残,而且为许多虫、兽所畏惧;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它们的个体力量、安全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 3.从历史中积累 敦煌保护,因合作而美好 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敦煌的保护离不开国际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樊锦诗率领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物界首开国际合作先河,先后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一些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将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曾有人说樊锦诗崇洋媚外,但这个认准了道路绝不回头的老太太,坚持走自己的路。事实证明,也只有这样,敦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守护,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4.从名言中积累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2)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谚语 (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萨迪 (4)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泰戈尔 (5)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土窝里的黄蜂那样,聪明人应当团结在一起。 ——高尔基 (6)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塞缪尔·巴特勒 (二)这样运用素材 [精彩片段] 担当,是人之存世之魂,是国之立世之神,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责任。 肖邦把家园之思、亡国之痛埋在心头,从此羁旅异乡,手指流转于黑白世界,担当起音乐筑魂的责任。满腔豪情堪称乱世卧龙的诸葛亮,胸中兼怀天下,面对的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但他敢于担当,“千载谁堪伯仲间”,伟哉!北宋智者苏洵不愿看到北宋在贿赂中丧失主权,敢于担当,发出了“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呐喊。 担当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它需要你有昭君的大公大勇之心;它需要你有郑和船队迎战困难的气魄、永不放弃的坚持;它需要你有面对错误不躲避、面对责任不推诿的正确心态。 “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两千多年前,孟子如是说。其言论在今日更具有崇高价值观效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责任担当概念的明确,注定了一个人不会平庸。 同学们,国家的大旗终要我们擎起。历史存在于继承,文明辉煌于开拓。我们要担当的,当是一份继往开来的责任! (节选自高考优秀作文《担当》) [领悟] 作文片断论述的中心是“担当”。围绕中心选材找准主题和材料的契合点,才能使论据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所以作者极力搜寻课本素材,选取了肖邦、诸葛亮、苏洵等人的事迹,论证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责任”。作者正是找到了主题与论据的结合点,因而能游刃有余地将课文素材运用到作文中。 [精彩范文] 时代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着竞争,携手同行。 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的承诺,群雄逐鹿的中国家电握手的峰会,让我们明白,竞争不一定是弱肉强食,带着淋漓的鲜血。运用双赢的智慧,微笑着竞争,携手同行,竞争可以如一条小溪,涓涓而来,涓涓而去。 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美国著名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都要做一次祈祷,朋友问道:“你在祈祷自己战胜对手吗?”“不,”杰克说道,“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们打得漂漂亮亮的,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最好谁都不要受伤。” 杰克的话中渗透着双赢的智慧。双赢小到个人领域,就是用美德为竞争镶边着色,让折射的阳光照亮携手同行的路程,让竞争者在微笑中把心灵放松,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人与人的关爱和睦、诚实守信中描绘出一幅和谐的生动图景。 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到了一个地球村中。竞争不可避免,但合作亦是时代的呼唤! 中法互办文化年,双方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合作。法国的高级时装、烹饪技术、高档化妆品等等,流动成中国市场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的唐装,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等,也活跃在法国炫目的舞台上。聆听远古驼铃声声,罗马贵族穿上锦丝的欢笑,喜看中法互办文化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双方在竞争中掺入了合作的油彩,让双赢成为画幅上最为亮丽的一笔。 我们明白,合作可以成为竞争的主旋律,和谐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真诚的微笑中,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让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让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让彼此都获得益处,让彼此携手同行。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我们在为法国申奥失败,却打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横幅欣慰时,也不能不痛心于日本竟因为中国女排胜利,而在转播时拒绝将镜头对准女排姑娘微笑的面庞。竞争体现着时代的特点,双赢更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高度! 风呼呼地吹着/月朗朗地照着/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赛场上/我对你笑着……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   佳作赏析 本文从话题“双赢的智慧”出发,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主体部分围绕“怎样做”的中心,确定了两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选取恰当的材料分别进行论述;结尾则重申论点,呼应开头。这样思路脉络清晰,连贯流畅。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联想,选用的材料(如中国家电握手的峰会、杰克的祈祷、中法互办文化年等)既新鲜又有力度。行文潇洒,时有气韵流动、耐人咀嚼的佳句涌现。  写作借鉴 1.学拟题 标题拟人辅以破折号,耐人寻味,撩人情思。 2.学开头 开篇紧扣时代脉搏,紧扣标题,亮出观点: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着竞争,携手同行。 3.学论证 (1)围绕中心确定恰当的分论点: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2)举海尔集团的承诺、拳击手杰克赛前祈祷的例子,分别证明分论点。 (3)举例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杰克的话中渗透着双赢的智慧”, 扣住话题;“双赢小到个人领域,就是用美德为竞争镶边着色”, 扣住“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的分论点;“让折射的阳光照亮携手同行的路程”,点题。这样的议论将材料与话题、中心、分论点紧密联系起来,论证效果非常明显。 (4)巧妙选择运用材料。文中材料大多来自新闻,新鲜典型,有力地支撑了作者的观点。简短的材料,作者完整转述;内容复杂或者自己知之甚少的材料,作者只选取对自己的观点有作用的部分,择要加以简述。 (5)对比论证。从民族素质的高度探究微笑竞争、双赢智慧的理念,强化观点。 4.学结尾 用反复修辞,引用诗歌,不但强化论点,而且使文章弥漫着诗意的芬芳。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翻译] 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错却任由其发展。 [明理知义] 在实际生活中,人难免要犯错误,但是真正有修养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将其改正。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之处,关键就在于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所采取的态度。犯下错误以后不隐瞒实情,不推卸责任,而是敢于担当,并且能够坦诚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勇于改正错误,这样的君子会得到人们的原谅,甚至是敬佩。可是有些人不仅任由自己犯下错误,而且还要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样的小人势必会滑向深渊,等到铸成大错的那一天,必然就是其灭亡之日。 歧路亡羊 成语释义:字面意思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现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成语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①;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注] ①党:朋友。②竖:童仆。 请将成语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唉!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丢了。”杨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邻居回答说:“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和所有理想主义者一样,崔永元不能接受和适应这个世界现有的模样。他想象中的一切本应更好,所以他挣扎、反抗,但他从不振臂高呼,只是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他曾拒绝了声势浩大的中国慈善年会,赶赴皮村的“小剧场”里,为当地的打工者主持了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 春节晚会。整场演出的预算加在一起不足千元,没有红地毯,没有灯光闪烁,也没有万众瞩目。他用行动默默地完成了一次回击,亮明态度:慈善不是万人礼堂里的领导颁奖,是真切的关心,是和他们在一起。他自费百万四赴日本、美国调查转基因,拍摄纪录片,被贴上反转基因“斗士”的标签;他的公益基金遭人举报,被列出六大“罪状”;他签下两亿天价代言,表态要全部捐出,仍饱受争议。但崔永元仍坚定地说:“我只要觉得我是在维护公众利益,我只要觉得我是正确的,我永远会坚持。就是剩我一个人我也会坚持。”说这话时,他的神情好像他是一个命定的使者。他让人感到,在外表坚硬的世界里,这个温柔的英雄是我们都在等的人。 [人生教益] 执着是一种信念,是对自己理想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对于执着的崔永元来说,他也许是孤独的,但他并不痛楚,因为他有一颗无私无畏的心。执着于该执着的,那是一种勇气,虽然艰辛,却也是一种幸福。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厌:同“餍”,满足 B.思厥先祖父 厥:其,他们的 C.洎牧以谗诛 洎:及,等到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殆:危险 解析:选D D项,殆:几乎。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始速祸焉 解析:选A A项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动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D A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用;B项,代词,指奉秦之物/助词,的;C项,副词,就/连词,那么;D项,均为转折连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解析:选C ①古义:那实际上。②古义:祖辈、父辈。③古义:这样以后。④古义:智谋和力量。⑤古义:不去采取行动。⑨古义:旧事,成例。 5.下列句子,句式与“洎牧以谗诛”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解析:选C C项与例句同,都是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译文: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文: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参考答案:(1)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 (2)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3)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而跟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六 国 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山西:古今异义词,古指崤山以西地区;今指山西省。 (2)韩、魏塞秦之冲 塞:阻挡。 冲:交通要道。 (3)而蔽山东之诸侯 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文中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4)以二国委秦 委:对付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秦之攻燕 而:如果,表假设。 (2)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而:却,表转折。 3.分析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尝读六国世家 句式:省略句,省略主语“我”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 (2)此危道也 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3)彼秦者将何为哉 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彼秦者将为何哉? 译文: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 [仿真考题]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怪天下之诸侯 怪:怪罪 B.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附:归附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抵制 D.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背:背弃 解析:选A A项,“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感到奇怪”。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C. 解析:选C C项,均为“的”。|A项,前者为“凭借”,后者为“来”;B项,前者为“却”,后者为“而且”;D项,前者为“对”,后者为“认为”。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文,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 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 解析:选B B项,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还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可根据虚词“以”“之”“而”“于”的一般用法(如作介词、作连词、作助词等)做出正确判断。 答案: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译文: 参考答案:(1)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 (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 参考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粗略,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两国的抗击,而韩国和魏国就会乘机攻打它的后方,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啊。然而秦国攻打燕、赵两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么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感到可悲吗? 三、语言表达专练 12.依照句意,补写句子。 爱国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一掬同情泪;爱国是苏洵“ ”的谆谆告诫;爱国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忧后乐。崭新的时代背景下,爱国是钱学森的千方百计排除阻挠回到祖国; ; 。 参考答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爱国是陈光标在美国《时代周刊》为我国钓鱼岛做的巨幅广告 爱国是罗阳为新型战机翱翔于蓝天鞠躬尽瘁的赤子情怀 13.鸣放礼炮是“9·3”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的重要程序,礼炮七十响象征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请就鸣放礼炮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准确、鲜明、生动,100个字左右。 答: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本解说词的主题是阐述鸣放礼炮的意义,即歌颂先烈,歌颂胜利。其次要明确解说词是一种充分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解释和说明,写作时要调动多种表达手法,文句要有感染力。 参考答案:回望当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共赴国难,浴血坚持。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有多少丈夫永远没有回到家乡,有多少孩子永远没有回到母亲身旁。今天,声声礼炮为先烈鸣响,为胜利高歌!
本文档为【(浙江专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六国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格式:doc
大小:422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2-18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