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

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

举报
开通vip

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第二章 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临床心理学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危险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这种认识早就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提出并得到证实。对于临床心理学来说,掌握其理论机理是极为必要的,尤其在一些需要鉴别的复杂情况中更显其重要性,比如就心理治疗方法而言,有时一些心理疗法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类似性,但如果涉及这些治疗方法理论基础的话,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机理。因此,学习和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于正确指导实践是很有作用的。 心理活动的组成包含四个基础部分:心理机制、心理体验、行为特征、各种关系。这是并列...

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
第二章 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临床心理学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危险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这种认识早就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提出并得到证实。对于临床心理学来说,掌握其理论机理是极为必要的,尤其在一些需要鉴别的复杂情况中更显其重要性,比如就心理治疗方法而言,有时一些心理疗法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类似性,但如果涉及这些治疗方法理论基础的话,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机理。因此,学习和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于正确指导实践是很有作用的。 心理活动的组成包含四个基础部分:心理机制、心理体验、行为特征、各种关系。这是并列存在的。任何理论都要体现这些内容,而且要说明这一理论是如何体现这些内容的,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也是各种心理治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存在于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内容中,它对于解释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支持帮助以及治疗预防人的心理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学习各种理论的意义之所在。当然,学习和继承理论则不应当墨守成规。临床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需要,采取对自己和对他人都适合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神经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896年创立。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来自于神经学的学习,他在对癔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并建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一)无意识的概念 我们在日常行为中,经常会有一些独特的行为,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呢?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行为而不是那样的行为呢?我们在行为的进行中似乎并不清楚,但过后也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所思所行的理由。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在行为上存在着差异,这是个体间意识状态的差异所决定的,我们在行为过后努力自我探讨的话,是能够寻找出其行为的缘由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进行的行为和事情也有许多,比如"膝跳反射",就不能上升到意识层面,习惯化的行为也不属于意识层面,还有些虔诚迷信的人,其意识处于恍惚状态,如何梦游症一样,其行为也是没有清醒意识的,以上这些行为的发生只能用神经生理学和无意识状态来说明其机制。 从19世纪末开始,许多学者对于不被本人意识到的行为,即那些虽然自己不知道,但却有某种行为表现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比如催眠中的暗示现象。在催眠中,催眠者如果给予这样的暗示:你如果抬起手来就能够开亮电灯",被暗示者就会抬起手来开亮电灯。当被催眠者从催眠状态中觉醒,进入平常意识状态时被问道:"你为什么要开灯呢?"回答是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知道呢?正常人抬起手来开亮电灯是因为需要光明,有这样做的需要,但是被施以催眠暗示的人做这一动作与自己的需要没有关系,却实施了开亮电灯这样的行为,不知道目的,不清楚原因,这种驱使人行为的力量不是来自意识层,它是一种无意识状态。 另外,癔病者也常常出现无意识状态,比如癔病性瘫痪、癔病性失声,做神经生理检查并未发现他们有什么器质性异常,但这一些人就是出现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说话的症状。当癔病者的某些愿望得到满足时,这些症状就可以完全消失。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当事人也没有意识到的在心中存在着潜藏的愿望,是无意识的动机,无法清楚地察觉动机的形成,或者癔病者有一种"原发性获益"的潜意识,如"我成了这种样子了,你们应该关心我了"。实际上,癔病者希望减轻自己应负的责任,希望别人帮助自己,他们的心理问题常常通过某些身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的某些本能愿望得到满足,通过疾病得到好处。如果这种"原发性获益"的意识变成一种习惯的心理或行为过程,形成条件反射,最终也就不受意识的支配,而可能经常性地发作。 可以说,在我们心中有一些内容,自己没有意识到,而是通过行为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被称为"无意识"(下意识)的行为。无意识行为是经常发生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一些失误、口误、笔误、遗忘等,均有无意识的成分在起作用。意识,犹如海面上显露出的冰山一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潜藏在水中的那部分即无意识部分却是巨大的。我们的意识源泉来自于无意识的内心世界,解明无意识的存在及其所起的作用是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的贡献。 (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解剖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指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能够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前意识是指当前尚未察觉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活动中,是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一种状态;无意识是指不被人察觉到的,从意识视野中被排除的内容,它受到很强的压抑,只能通过做梦或自由联想等特殊手段激发后才能被意识化。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给予人的精神生活以很强的支配作用,精神分析学就是以无意识 (潜意识)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概念的。弗洛伊德本人因为学习神经学而留学巴黎,在那里学习沙可的催眠疗法,理解了无意识的存在。弗洛伊德对于某些病人存在身体症状,却找不出身体方面原因的现象感到迷惑,因此他在研究了这些临床现象之后,认为这种情况是"无意识的",是无意识在起作用。一个人如果把生活中所有的愉快和不愉快的信息或经验部保存在意识中,那是承受不住的。于是,那些被道德理智所不容的欲望就被排挤到无意识领域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内容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正常人的大都分心理活动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无意识驱动的,比如,我们有时突然做出的某种行为、做错事,或者遗忘,或者某种梦境,实际上是受到无意识的影响,是无意识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人类原动力之所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其愿望或欲望为前提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心理动力论"。 人是在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这三种意识状态的平衡中生活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了解与领悟其无意识动机。 二 弗洛伊德的性欲本能论 弗洛伊德所讲的性欲是广义的性欲。他认为,一切可以引起快乐的活动均属于性欲活动,这种性欲活动不是单指生殖活动的性欲。他所说的"力比多"即"性力或欲力",是一种有很大动力的本能。根据力比多投射的不同部位,人在其人格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交欲期五个发展阶段。口腔期是从出生到1~5岁左右,此时期主要从口腔部位得到满足和快感,又称为口欲期,是性本能与自我保护结合在一起的时期。肛门期是在儿童1~5。3岁时,此时期儿童因排泄而感到快乐,因此,又称为肛欲期。儿童3~5岁时,开始注意到两性之间的差别,转向性器期。此时期,男孩恋其母,被称为恋母情结;女孩恋其父,被称为恋父情结。6~12岁,儿童的"性欲"活动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主要的活动是学习和游戏,这一时期称为潜伏期。最后到青春期就进入两性期。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是众多原因的复合物,其组成的基本因素则是各种动机及本能的冲动,童年时期不顺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性及成年后心理疾病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心理结构学说。 本我(id),是心理能量的源泉,处于无意识状态,包含各种本能欲望,它是以性欲"力比多"的满足为目标的。本我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现实,有即时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和短时行为,它追求的只是避免痛苦和欲望满足,这是"本我"的作用,它遵循着"快乐原则"。当欲望不能满足时,人就容易在空想中或其他状况下满足欲望,可能发生违背现实的异常心理状态或不道德行为。 自我(eg0),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具有认知周围现实世界的意识。自我为了适应现实而存在,切实地理解现实,导入遵循现实的行为,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弗洛伊德传这种重视现实、适应环境,能够区分主、客观界限,并能控制本能活动的作用为“自我”作用。自我,为了使人的欲望在现实中获得满足,就要力图调整本我与现实的关系,采取合理的思维称相适应的行为,它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调节和控制着"本我的活动,使二者之间保持平衡。它起的作用是使欲望寻求合理的方式获得满足。从心理发展来看,如果婴幼儿欲望的即时满足是处于受本我"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阶段,那么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现实,预测将来就是使自我得到发展的阶段。 超我(supemgo),是道德和良心的我,是幼儿期从父母、学校、社会教育中获得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超我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作用,是作为良心和道德观深入个体内心并且内化的内容或结果,它是遵循"道德原则"调控着自己,具有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机能。但是,超我过强则容易导致自责与过失感。 弗洛伊德用自我、本我、超我的理论来解释冲突产生及其变化的过程,他认为冲突是在本我与超我之间产生的。自我,担负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机能,使二者之间保持平衡。在外界现实和内心压力的倾轧之中,有时候也很感疲惫不堪,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 自我"的调节程度,或者自我调节机能低下或者不完善,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障碍,甚至导致神经症。 四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 由于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左中而不能统一,人就会感到焦虑不安。于是就产生了缓解焦虑,保护自我,应对矛盾的心理作用,称此为心理防御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本我"得到一定的表现而不触犯 "超我",为现实所接受,不引起自我的焦虑反应,即不使心理矛盾激化。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冲突与人心理之间的一道防御体系,它平常就发挥着作用,健康人可以根据环境和个人条件灵活地选择防御方式,进行适当的防御。一般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是成熟的,只有在采取了过分的、消极的应对方式时,才会发生神经症疾患或其他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列举了九种心理防御机制:退行(或倒退)、压抑、内向投射(或摄入作用、心力内投)、反向形成(或反向机制、反向作用)、投射(或外投、推诿)、认同 (或自居作用)、合理化(或文饰作用)、解脱(或抵消)、固着(或固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近些年来,分裂、否认、原始的理想化、价值下降这样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也日渐为人所知。 五 弗洛伊德的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梦在实质上是愿望和欲望的满足,梦的内容往往是经过伪装后的愿望表现。人在睡眠中,意识的监察作用减弱,无意识的内容就会改头换面,以化装变形后的形式出现,以蒙蔽意识的检查。加上梦中自我防御机能减弱,自我分辨真伪的能力减弱,大量无意识的内容就浮现出来。弗洛伊德提出梦的隐意即潜意识愿望,对梦的研究则是了解无意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因为梦具有象征作用,对梦的分析可以揭示其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通过释梦就能得知其含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伴随着不同的原则在心理活动中存在,是极其复杂的,在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时要进行细致鉴别,尤其是在用其理论分析心理疾病时,更要结合现实情况而不能仅仅套用几个学说去说明了事,这一点应该注意。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无意识假说,他的理论标志着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本人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伟大学者。 癔病病因及简介: 癔病又称为歇斯的里,是hysteria的译音。这个词是希腊文衍生而来,意为“子宫”。传统的观点是把它作为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但性格牲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具有癔病性格特点的人是癔病的易患因素。 临床表征: (一)情感爆发常在精神刺激后急骤起病,表现尽情发汇为特点,如嚎啕痛器或时而大笑,大吵大闹或声嘶力竭吐露愤懑,甚至扯头发、撕衣服、捶胸蹬足、以头撞墙、地上打滚等,发作时间长短可受周围的劝慰而变化。 (二)意识障碍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可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四肢僵硬,仅有眼睑颤动,称为癔病性木僵。有时情感丰富,表情生动,行为夸张,定于表演,谈话常以歌谣式,其内容多与精神创伤有关,偶有所问非所答之假性痴呆表现。 一般性治疗和预防: 一、心理治疗给予心理疏导及催眠术,消除其心理创伤,使病人对疾病的本质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可配以暗示疗法。 二、药物疗法可选用下列药物:氯丙嗪每次12.5至25mg,口服,每日3次。安定每次2.5至5mg,口服,每日2至3次。利眠定每次10mg,口服,每日3次等。必要时可肌肉注射氯丙嗪50mg或安定10mg控制急性发作。 第二节 心理生理理论 在研究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与地位时,除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方向外,还有一个心理生理学理论,被称之为心理生理学派,这是临床心理学在形成过程中,研究心身疾病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该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生理学家坎侬,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疾病是机体内稳态遭受破坏的结果,并提出了"情绪心理学说"。坎侬做了大量实验,证明愤怒、恐怖等情绪影响下丘脑功能,进而又影响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使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发生变化。如果恶劣的情绪刺激频繁出现,就会产生生理功能紊乱,并最后导致机体发生病理性改变。 1940年,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提出了应激适应机制学说。塞里认为,人出现病理症状是由于外界的紧张刺激与个人应变能力之间的平衡失调,如果刺激过强,压力过大,超过应变能力的适应范围就会导致心身紊乱,出现病理症状。与此同时,前苏联学者巴甫洛夫等人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指出躯体各器官均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巴甫洛夫利用经过条件反射训练的动物分辨圆形与椭圆图形,当圆形灯亮时,给予强化,使其唾液大量分泌;当椭圆形灯亮时,不予强化,使其停止唾液分泌。当动物建立了这两种反应后,会进行愈来愈精细的辨别。但当椭圆两半径比为9:8时,动物不仅不能分辨圆形与椭圆形,而且以前形成的分化条件反应也丧失了,同时发生剧烈的、长时间的运动性兴奋,在实验台上挣扎,撕掉身上的器具,咬嚼胶皮管,吠叫哀鸣,见人见物呈恐怖状,其行为一反过去的常态,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这说明精神因素可以导致神经症性的变化。学者贝柯夫的皮层----内脏相关的研究,表明高级神经活动异常时,会向内脏发出病理性冲动而使内脏机能失调。上述这些研究对于后来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心理生理学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沃尔夫。沃尔夫经过三十多年的实验室研究以及临床观察,认为情绪因素在一些躯体症状中起着重要作用。他通过胃镜观察情绪因素对胃的运动、张力、黏膜血管舒缩功能和分泌功能的影响,就发现情绪愉快时,胃黏膜充血,分泌增加,运动大大增强;情绪忧郁和沮丧时,胃黏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也受到抑制,这些生理变化如果持续下去就会发生胃部结构的病理变化,导致心身疾病。同时,沃尔夫等人还认为,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对外界刺激的认知与评价具有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是导致疾病或促进健康的关键因素:如果察觉外界刺激具有威胁性,就会产生焦虑、恐惧或愤怒的情绪;如果认为它是好的信息,就会产生愉快和喜悦的情绪,而情绪的不同又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的差异。沃尔夫等人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心理因素与躯体的生理因素相互作用是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基础。 第三节 行 为 理 论 一、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 许多学者认为,直接捕捉人的心理活动是很困难的,多采取访问当事人的方法,通过其言语吐露心境以供了解,习惯上将这种听取倾诉心理活动的方法称作内省法。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不能掌握当事人真实的心理活动。事实上,心理活动伴随着表情、动作和生理的变化,通过这些能够看得见的活动或生理值,是可以客观地测定人的心理活动,如通过测定人的心跳、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而掌握其心理紧张的活动情况,虽然这种方法也不能直接掌握人的心理活动,但比内省法要科学、客观一些。 行为理论是由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华生受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他不赞成那种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因而只能应用客观观察法进行外部观察。华生在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建立了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和以实验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非意识心理学"的概念,其目标是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华生所谓的心理学客观方法,就是研究刺激(S)和反应(R),因为这是可以观察到的或能够被测量到的现象。行为理论把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等同认识,认为人的行为只要受到外界机械性刺激(S),就会发生反应(R),以后又补充了S一R之间的中间环节"O" (0指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等),组成了S一O一R模型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 行为理论的基本依据 (一)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20世纪20年代,由巴甫洛夫所创立的不随意性的反应行为。我们吃食物时,食物一进入口中,通过食物刺激,唾液便会分泌出来,唾液的分泌是由于食物刺激而产生的物质,是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的(对于这样的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反应是无条件发生的,称此为无条件反射,称引发这种反射发生的刺激为无条件刺激)。巴甫洛夫实验室所饲养的狗一听到铃声,即分泌唾液。本来唾液的分泌应该与铃声无关,因为铃声与消化功能无关,铃声属于无关的刺激。但如果将铃声与食物同时呈现,经过多次反复后,狗只听到铃声不见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时就形成了对铃声的食物性条件反射,铃声己经由无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了。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保持,必须通过反复强化,这就是铃声与食物同时呈现的意义。如果形成条件反射后,只以铃声去引起狗分泌唾液,不再同时给予食物,重复多次后,唾液的分泌量就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不分泌,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另外,条件反射一旦被习得后,又能像无条件反射一样引起第二条件反射,如当狗已经形成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之后,在铃声响起的同时又给它看一个彩色气球,如此反复多次后,它由此可以习得只看到彩色气球也能分泌唾液的第二条件反射。 狗听到铃声发生唾液的分泌,应该是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这样,使本来无关的刺激和反应联结起来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以此学说来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泛化和消退的机理。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提出的。斯金纳被认为是对行为理论发展最有贡献的学者,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确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斯金纳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一个动物实验装置,称为"斯金纳箱"。箱内有一条输送食物的杠杆,当饿鼠在箱内自由探索时,偶尔按压杠杆后就能得到食物,根据压杆次数的记录得知老鼠觅食的行为和学会压杆操作获取食物的速度。在斯金纳的实验箱中,饥饿的动物为了觅食而进行各种尝试,当偶然按及一个杠杆时,便得到一粒食丸,这是对按压杠杆的奖励。但是,动物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之前,觅食活动是盲目的,只是在偶然的机会触及杠杆后才得到食物,当多次重复得到食物奖励之后,动物按压杠杆的动作得到强化,最后直接按压杠杆取食,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实验证明,只要对某种所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不予强化就会消退;若给予惩罚,则消退加速,这一结论已成为当前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斯金纳发现了与巴甫洛夫不同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只对一个已知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称为应答反应;而斯金纳所发现的是未知外界刺激情境下的反应,称为操作反应。动物通过自己的操作行为反应,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或称操作性条件作用,其操作性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斯金纳观察了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共同变化,他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反射,但其间没有生理连续性,只能把它看作是两者之间的相关。斯金纳认为一些心理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的作用而获得的。 (三)行为学习理论 华生从巴甫洛夫等人的动物实验中得到启示,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研究习惯行为的学习。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人不管是正常行为还是异常行为,适应的行为还是不适应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华生在1920年对一位出生11个月的婴儿做了实验,让他看小白鼠,与此同时在他的后方发出很大的噪音,引起婴儿恐怖反应。这种方式反复多次,婴儿很快变得一见到以前不害怕的白鼠就会出现恐怖反应。以后婴儿不但惧怕白鼠,而且泛化到惧怕白兔等其他有毛的动物了。这是经过实验而人为制造的"恐怖症",也证实了"惧怕"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而习得的。 华生认为,人类行为不论多么复杂都是学习的结果,而且复杂的学习行为遵循两条规律:(1)频因律,即对某一刺激发生的行为反应次数越多,那么这一行为就越有可能固定保存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2)近因律,即对某一刺激发生某一行为反应在时间上越接近,那么这一行为反应就越容易固定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同样的行为。行为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作用,认为无论任何行为都可以习得,也可以放弃,因而崇尚教育的作用。 另一位心理学家琼斯对一位两岁的儿童进行了"兔子恐怖症"的治疗。琼斯运用学习原理治疗惧怕小白兔的小孩,让这个患有动物恐怖症的小孩跟其他孩子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能让他安心的环境之后,一边给他所喜爱的食物,一边按程度逐渐由远而近地让小孩与白兔接近,逐步将小孩惧怕白兔的行为治好了,成功地治疗了恐怖症。此实验的治疗方法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前身。 (四)行为理论中的认知成分 行为理论的初期非常重视实验证据及其客观性,对改变认知、思维和意象等这样的心理内在过程持消极态度。随着心理学对认知因素重视程度的提高,行为理论逐渐地吸收了一些认知的相关内容。比如行为治疗方法中采用的"内潜条件",用意象取代以前行为治疗中的实际刺激等。行为和情绪都受思维支配,心理障碍者之所以有行为异常是因为他们存在认知障碍,思维活动不正常。如果纠正了其异常思维活动,异常行为也能得到纠正,这也是行为治疗理论后来认识到并加以重视的认知因素。 行为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早期形成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影响,至今该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技术在临床心理学领域里仍得到广泛的运用。 第四节 社 会 学 习 理 论 关于学习理论有很多种,较为流行的是行为理论和认知理论。行为理论是以客观的、观察得到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事实上就是对刺激形成新的反应,并使之强化,这就是行为学习理论的观点。认知理论重视学习者的思维、判断和推测等内在过程,能动性地解释问题,这也是学习。无论是行为理论也好,还是认知理论也罢,都在引导人的健康行为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而对于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来说,掌握其理论是很重要的。 一、观察学习 所谓观察学习,就是指观察者通过观察"样板人"的行为、习得样板人的行为,修正自己以前行为的一种方法,即通过观察"样板行为"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班杜拉的学习类似于模仿学习,在模仿学习中强化观察者的模仿行为,观察者观察样板人的行为被强化后,采取和样板者同样的行为,使之也成为样板行为。 按照班杜拉所说的这种观察学习,学习者直接通过来自外部的强化还不能习得新行为,还要通过观察样板行为,然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经过评估之后才能建立新行为。着眼于这种学习理论而创立的是观察治疗法,其技法是使学习者观察所希望模仿的样板行为,并使之习得样板行为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再给予强化。在强化过程中,自己决定强化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不断落实,最后形成自己的习惯性行为。 二、心理控制源的部位 人在自我评价行为时,不仅仅是来自于外部的强化,而且还与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在重视认知的基础上,罗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即心理控制源理论 罗特认为,决定人行为的不是来自外部的强化,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某种期待。心理控制源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动与事件结果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既包括内在的期待倾向,也包含外在的期待倾向。内在倾向者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且将自己的努力、能力、知识、技能、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将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责任,其控制源是内在的;外在倾向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与努力、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因素无关,是受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左右,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受他人援助的有无、幸运与否、事情的难易程度等外在因素,将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责任之外,其控制源是外在的。控制源理论的重点是探索行为原因的基本规则,以及一些可能引起偏差或错误的认知因素,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假想的内心状态。 根据罗特控制源理论,维纳将归因形式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难度与运气。这四类归因分别由两个向度组成:一个向度是控制部位,即归因于个人的内在因素还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另一个向度为稳定性,指该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形。例如,能力是相当稳定的因素,作业的难度也是相当稳定不变的因素,而努力与运气则随时会有所变化。归因的主要类别及关系见表2一1。 能力的高低和问题的难易,是针对稳定的恒常性原因,努力的有无和运气以及不幸运是变化的不稳定原因,这种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与个体的期待相联系。比如成功时,可能会认为这"多亏了运气"的原因,还期待着下一次的运气;如果认为属于稳定的原因时,对下一次的行为就没有太高的期待;失败时,如果认为是由于稳定的原因,则不再有下一次行为的期待,或者可能是逃避;如果认为是运气的原因,则继续期待着下一次行为。下面是维纳的行为产生过程公式图(图2一3)。 控制源的倾向与个人的认知及情绪关系密切,同时它也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特性,即个体对自我行为的原因作不同类别的归因判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如内在归因高者,其自我概念好,生活适应性强,当成功时,认为是通过自己努力和能力而实现的,会感到喜悦,失败时,如果认为是由于自己无能力或懒惰而致则感到羞愧。然而,外在控制源者却并不觉得羞愧,只是强调问题太难了,运气也不好等等。大量研究证实外在控制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外在控制性强的人难以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而一个内在控制性强的人,则较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较多地投身社会活动、求知欲强、有灵活性、更有主见、幸福感也较常见。无论对于谁,心理控制源理论都在随时随地地应用着,任何人的行为都受一定的原因驱使,只有认真剖析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及 "对症下药"就是心理控制源理论的实际应用。 临床心理学领域围绕着心理健康的主题,对于心理控制源倾向的研究相当活跃,成为其契机的是华罗斯顿等人的"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的开发与运用。此量表分为两种控制倾向:通过自己努力以实现心身健康目标的是具有内部控制源倾向的人(内在控制者);依赖于运气和医生等自己以外的人与事的被称为外部控制源倾向的人(外在控制者)。那些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健康行为的内在控制者,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对于健康行为能够积极应对,寻求丰富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心身健康。他们相信健康行为的改变是通过内部控制源的改变来实现的,而外在控制源者的认识则与此相反。 在临床心理学的治疗操作中,应该将内在控制源者和外在控制源者分别对待,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和行为指导。比如,对于内在控制源者从具体事例开始,教以归纳方法;而对于外在控制源者则从一般原理入手,用演绎方式调整其认识角度,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另外,对于内在控制源者鼓励其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寻找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以解决问题;对于外在控制源者,可以由外界提供几种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适当地从外部强化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指导性操作反复强化,对于开发或者调整他们的控制源倾向是有益的。美国采用这种方法在减肥治疗及戒烟治疗等领域中都有过成功的报告。 三、学习无力感 心理控制源部位的概念,对于学习无力感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学习无力感是指学习行为产生了不理想的结果,并一直持续出现乏力的状态。这种现象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已得到证实。动物因为学习回避电休克而处于一种相当困难和疲惫的状态中,最后学习陷入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状态是基于乏力感而产生的。 一般来说,学习无力感者有以下行为特征:(1)动机不明确。缺乏对事物做出反应的准备状态,并且在新情境下并不试图做什么。(2)认知能力淡漠。虽然对事物有反应,但对其反应与结果的关系不明了,因而在新条件下的学习行为迟缓。(3)情感淡漠,感情迟钝。以上行为伴随着无痛感状态,即使处于不快乐的事件中也不奋力回避。用一个简单过程说明学习乏力感的出现:有些人从以前的失败经历中,体验过无力抵制不快乐事件的经历-----不能控制事件,或者有一种即使反应也可能得不到理想结果的预期心理————妨碍学习活动。 也有学者修正了学习无力感理论,认为人类学习无力感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不能控制的因素直接决定的。此观点认为,反应的结果即使不顺利,有陷入无力感的,也有不陷入无力感的,实际上,将不能控制事情的反应归因于内在原因者往往给自己很低的评价,容易陷入学习无力感。比如,抑郁症者其表现特征是情绪低落、意志衰退、心身活动低下,被认为处于学习无力感状态;他们对事情不能加以自我控制,总觉得会有不好的预期结果,有一种不能控制的处罚自己的倾向。抑郁症者具有将不好的事情结果归因于内在原因的人格特征,这种情况不少见。 学习无力感者多经历过紧张体验,自我挫败感强而放弃努力,以致陷入无力支配的状态。如果去除紧张,增加成功经验或者改变学习方式,或者转变心境,激发起学习动机,让他们自信于自己的某一方面能力并感受到努力成功后的喜悦,是能够解除学习无力感的。人的学习、思维、信念、知识等是由学习动机支配的,一定要避免负性的预想限制学习健康行为的动机。 四、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有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自信,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这种学习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对于自己的期待及自信等认知因素。根据班杜拉的观点,人的学习过程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类型。结果期待是对自己行为发生结果的期待;效能期待是对自己能够实现某种结果导入行为的期待。罗特的心理控制源理论;主要集中在前者,即以结果期待为焦点,而成为自己效能感作用重要因素的则是后者的效能期待。效能期待也是建立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的,比如,希望体形苗条的人,通过过度地限制食物及超强度的身体运动以减轻体重,最终不仅不能达到结果期待,还会诱发负作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用适度的限量来完成健康行为的期待(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就是基于这样的期待观点而提出来的。 学习得到收获就具有自我有能感,这不仅可以促使学习获得成功的结果,而且其经验对获得今后学习的成功也具有影响作用,可以说,这是极有意义的学习行为。根据学习理论,学习应该有充分的动机并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者如果实现了目标就会获得满足。人要想实现既定的目标,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效果,体会效能感,继而进一步追求效能感,又产生出效果;再确认效能感,再进一步追求效能感,在这种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中使行为达到成熟,最终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产生更加有效果的行为动机,这样就扩展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有能感"。这种有能感的概念不仅包含了自己的效能感,而且通过追求效能感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体现出个人应有的能力价值。 比如,在笔者调查的老年人身体运动锻炼的研究中,老年人在运动后会产生抑郁、紧张、焦虑水平降低的心理效应,可以适度应对老年性生理功能衰退所引起的压力和现代社会紧张所产生的压力。每天参加运动是老年人和社会交往的纽带,可以扩大社会生活圈,实现人际亲和与社会亲和。通过运动锻炼,老年人对自己参加活动的体力的自信提高,即自我效能感增强,也即对参加运动获得健康效果的积极预想增加,这些来自心理效应的自我基本价值感,形成了老年人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有能感。这是心理内发动机,它又会进一步实现体能增强的目标,促发积极的社会效能感,更加强化自己的有能感。当然,在健康目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效能性和有能性,既要设置情景,又要建立指导计划,还要努力制定实现的方法,这些对于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第五节 人 本 理 论 一、人本学说的观点 19世纪中期,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发源于欧洲,它认为人是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讨论所有与人有关的问题都应以此为出发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思想上沿袭了这种观点,并将它作为讨论人类心理问题的基点。 人本学说的真正形成是从胡塞尔开始的,其传播很快。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以现象学为基础,来自德国的海德格尔、法国的萨特等人的哲学现象学观点很受重视。人本理论方法严谨,它不是将人还原为生理学或者知觉或者欲望部分,而是将活生生的人作为整体变化来研究。现象学传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以及富兰克等人相继接受、发展并且建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顶峰经验"、自我实现"、"潜能"、"存在焦虑"等概念,流行最广的是"需要层次论",但在临床心理学中引用最多的是"自我实现"、"潜能"和"存在焦虑"等概念。马斯洛的理论与矫正方法在美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样,在欧洲,用人本理论说明心理病理机制,以及使用人本心理疗法就流行起来。 精神分析学是从研究非正常人状态,即神经症者的视角出发而兴起的,它包含一些假说和推理。人本学派中的诸学说多数来自哲学概念,它排除假说,以人为意义,表现真正的人及其心理活动,其研究既从非正常人的状态即被称作精神分裂症的视角出发,也从改变正常人心理适应不良为出发点而应用其理论进行矫正。人本理论是关于人类精神的学问,该理论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人都有积极向上、自我肯定、无限的生长潜力。假如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阻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人的潜力受到削弱或者发展受阻,就会表现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受挫者能够与别人正 常交流、沟通,便可以释放其痛苦,改善其情绪,激发其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的行为。 二、人本学说的重要理论 人本学说有两大重要理论:一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的自我实现论;另一个是罗杰斯的以自我观念为基础的人格理论。 (一)马斯洛的以需要层次为基础的自我实现论 1、需要层次。 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则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在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求与满足与否,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各层次的性质及其在人格发展上的功能分别是:(1)生理需求:主要是维持生活的需求,如食欲、睡眠、性欲等。只有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人才能进入高一层次的需求。(2)安全需求:主要是寻求保护和免受威胁的需求。只有生理及安全需求满足后,再高一层次的需求才能相继产生。(3)爱与归属的需求:主要是指个体寻求被人接纳、喜欢、关注、欣赏、鼓励、支持等。只有当以上三种需求获得满足后,再上一层次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4)尊重需求:主要是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前者希望别人重视,后者希望个人有价值。当这一层次内的四种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产生。(5)自我实现需求:主要是人生真善美,对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2、自我实现论。 这是马斯洛人本理论的核心。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长中,其心身各方面的潜力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也就是说,个体本身生来俱有的,但深藏未露的良好品质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能够得以发展。马斯洛把自我实现视为个体发展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各需要层次满足的基础上的。 3、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1)对现实有较强的感受能力,与现实的关系是轻松愉快的。 (2)能悦纳自我、他人和大自然。 (3)自然、天真与纯朴。 (4)不以自我为中心,能注意自身以外的各种问题。 (5)具有超然的品质,独处的需要。 (6)具有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被动地受文化和环境的支配及影响。 (7)能不断地欣赏自己的新生活而摒弃陈旧经验的束缚。 (8)对人类富有同情心。 (9)与别人相处时情谊深厚、殷切。 (10)能平等待人,具有民主的品质。 (11)具有强烈的伦理观念和明确的道德标准。 (12)富有幽默感和创造能力。 (二)罗杰斯以自我观念为基础的人格理论 罗杰斯与马斯洛一样,积极关注自我实现。他与马斯洛的不同之处在于,罗杰斯研究了个体自我实现不易达到的原因。 1、自我观念。 罗杰斯认为,人所体验到的一切均为现象场。在现象场内的经验属于个人自身所得的经验,称为自我经验。自我经验代表个人从经验中对自己一切知觉的了解与感受,由此得出的总结为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形成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接触所得经验的综合。除了个体与人、事接触时所得到的感受而产生的直接经验外,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产生是外界对本人的评价,又称为评价经验。当个体的直接经验与评价经验不一致时,自我观念的形成就会遇到障碍。 2、积极关注。 个体根据直接性的自我经验与评价经验形成自我观念时,有一种强烈地寻求积极关注的心理倾向。积极关注也就是好评,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当个体的自我经验获得别人积极关注时,其自我观念将会更加明确,并且能得到继续健康的成长。 积极关注分为两种:(1)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别人对个体表示关心、爱护,而不附加任何苛求压力,以鼓励代替惩罚;(2)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即在表示关心爱护的同时,设定交换条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得个体无心理压力,自我观念明确、健康,有利于个体人格发展走向自我健康之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应在个体接受咨询师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否则个体心理就会产生冲突。 3、自我和谐。 所谓自我和谐,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的心理矛盾。自我不和谐有以下两种:(1)理想我与真实我两者不一致。理想我是指自己在理想中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真实我是自我感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有条件积极关注所得到的评价性经验与自己直接性经验不一致。事实上,人生的各种遭遇很多,或是为了功利,或是为了亲情,或是屈于权威,自我和谐的愿望很难实现,所以心理冲突无法完全避免。罗杰斯认为理想的情况是,对成长中的个体尽量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其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自我和谐的观念,从而为自我实现奠定人格基础。 人本理论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强调人的潜能发展,强调心理治疗,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该理论对于心理疾病的本质有独到的见解,借用哲学及其构想和研究方法解释心理病理机制,以事实研究具体的事件并提供哲学的见解,这对于拓展和深化临床心理学起了很大作用。 第六节 人际关系理论 人在生活的许多领域都需要依存于他人和集体,称这种人际之间的心理连结关系为人际关系,它是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此节就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因素作一简单介绍。 一、人际关系中的认知因素 人,具有主体性,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此有必要考虑人际关系中认知作用的影响。泰戈瑞认为每个人不仅是选择谁或者拒绝谁,而且每个人从他所选择或拒绝的理由出发提出了认知态度,称此为"关系分析"。泰戈瑞1953年组织互相不认识的十个人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结束后测量以下内容:(1)自己知觉对方感情的正确性;(2)自己选择了对方,同时也选择了自己,具有相互性;(3)调节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和自己对对方感情的知觉适应性。结果,无论哪一个测量结果与期待情况均显示出一致性。另外,泰戈瑞 (1955)在研究集体成员间的关系时认为,从他人那里被知觉的程度称为关系的可视性,成员间相互存在时,这种可视性就变得高了,在这种可视性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到发展。 二、人际关系中性格的认知 临床心理学必须认知个人的意志、感情、欲望等,尤其是性格,这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他人应谅怎样相处?采取怎样的行为呢?这是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无论在哪一种场合,我们对于所接触的人并不能得到全面了解的信息,只是根据有限的片断、零散的信息进行分析,是从对方的某种特征,即性格特征推测其情况。阿希用智慧的———灵巧的————勤奋的————热情的————果断的————能力的———慎重的"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人的性格特征,将"热情的"和"冷淡的"这两类形容词呈现给被试,根据其反应比较其性格特点。当然,我们现在可以采用观察法、测量法、实验法来了解人的性格特征,这样会更客观、更准确,了解的目的是为了利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相互促进心理健康。 三、人际关系中态度的认知 (一)态度的特性 人,有各自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态度是由这些特质构成的概念。态度的定义是:主体对对象反应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稳定的心理准备情况,它对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形成人们一定的行为倾向。对此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态度是主体对客体反应的一种心理活动。所谓主体是指态度的持有者,是指意识、情感等心理活动的控制体。人是态度的主体。(2)态度是一种复杂的、稳定的、具有内在结构的心理活动体系。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分组成,是一种心理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关联形成体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成分发生变化时,其他两个成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态度也就会随之改变。(3)态度对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它支配人的判断、思考、情感和行为,决定人将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决定着人的生存方式。 (二)态度的变化 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关于影响态度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凡种观点。 1、霍夫兰德的态度刺激——反应学说。 霍夫兰德等人提出态度刺激———反应学说。这个模式认为,态度的主体在有关的信息作用和影响下,经过注意——了解——接受三个过程而改变态度。即第一步,信息吸引主体的注意;第二步,经过态度的主体译码,了解信息所带来的含义、观点及内容;第三步,是让态度的主体接受信息所代表的观点,形成新的态度,改变原有观点。这需要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唤起有关的人对新态度的强烈向往,克服旧态度的干扰。态度的改变,实际上是接触特定信息后强化的结果,强化使得大脑皮层与信息之间形成了暂时性神经联系,并得到巩固而保持下来。 2、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 1958年研究了关于个人(P)、他人(0)、事物(X)的认知关系,提出了态度平衡理论,即在我们的认知世界里,某些事物是有联系的,连接成一个整体被认知,有些事物则是没有联系的。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被称为"单元关系"。比如,夫妇是单元关系,人与其行为也是单元关系。另外,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感情,产生对对象的好恶感情,海德称此为"感情关系"。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当两者没有矛盾时的共存状态就是平衡状态,否则就是非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会引起心理压力,引发痛苦和不愉快的情绪,所以成为心身问题的动因。为了解除非平衡状态,个体对于对象就要发生态度的变化,做出调整以达到平衡结构,恢复心身功能。此外,还有奥斯古德建立的态度和谐理论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等,这些理论无论哪一个都与认知有关,都致力于研究认知不协调时产生的态度变化问题。 3、沙利文的对人关系理论。 美国的精神医学家沙利文从精神医学的角度理解人际关系。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通过对满足和安全的追求显示其特征,满足追求与身体欲望有关,安全追求则倾向于对社会的和文化的欲望,趋向于心理的稳定。满足追求和安全追求有利于个人的社会存在,比如,儿童的"感情移入",是从接受母亲及身边人的态度开始的,是接受人际关系教育作用的结果。在哺乳期,如果母亲的情绪愤怒或者不稳定,乳婴儿就会通过感情移入感觉到这种情绪。同样,通过感情移入,乳幼儿感觉到母亲的赞赏和否认,如果由于母亲的否认妨碍了乳幼儿欲望实现的话,就会产生焦虑。也就是说,焦虑是通过人际关系产生的,乳幼儿通过母亲的否认这种具有威胁意义的源头条件,接受着文化与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乳幼儿时期与母亲之间具有的关系,会成为其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 另外,沙利文从人际关系的见解出发,区别了三种类型的体验形式。第一是言语形成之前的原始的体验阶段;第二是言语发展但尚未分化的情绪失调的体验阶段;第三是用言语与其他人交流的同境相似的体验阶段。沙利文的这些见解对于心身疾病理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失调理论》 概要 费斯汀格(1919--1989)是美国心理学家。早期随勒温进行关于欲求水准的实验研究,并从中阐发了社会比较理论,促进了群体动力学的发展。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认知取向的理论范畴。原理是从人们趋向接受同自己已有认知相协调一致的东西,以及减少失调压力的行为趋向。从而解释了促使这一理论诞生的灾难流言的被接受是为了“证实焦虑”,提供了人们所需的可以害怕的东西。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无关,失调,协调。(认知:有关一个人自己或所处环境的任何知识,观点,信念或情感)影响失调程度的因素有: 一、认知对象对个体的重要性的函数。 二、处于失调状态的两个认知群体之间所有关系的加权比例的函数。(每一种失调或协调关系都按照该关系中涉及的元素的重要性而加权)。 三、决策后失调程度,与该决定总的重要性和未选中备择物的相对吸引力有关。 四、允诺的奖赏,威胁的惩罚与强迫服从。 五、与备择物相协调的认知元素的增加。 六、备择物之间的差异性和认知重叠程度。 七、个体差异。      补充:特德斯基提出“印象整饰”认为可以替代认知失调理论,提出只有当失调实验的被试认为其他人知觉到自己的不一致时,矛盾的认知才使他们感到不舒服。帕拉克证明了失调是一种激起状态。    第七节 中国临床心理学理论观点 中国临床心理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三者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从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关系上理解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心理因素的致病与治病的关系;心理的能动作用。从这四个方面又形成了相应的四种基本观点,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心身统一的观点 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其生理和心理功能是并重的,对于外界环境传入的刺激信息,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人所产生的症状不是身心症状,就是心身症状,更多的是二者兼而有之,并且身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又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因此,在考虑个体健康或疾病时应该注意到心身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二、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 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不仅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沭浴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中,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种种影响。因此,在研究个体心身健康和疾病时,要考虑到各种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等因素的作用,还要考虑到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认知与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临床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必须成为心理刺激条件后才能对健康或疾病发生影响,但是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以致发生心身疾病,并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因素的性质与刺激强度,社会因素必须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取决于个体对社会因素刺激的认知评价之后,才能引起心身两方面不同程度的反应,有时个体的认知评价因素占主导地位。 四、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事物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这些模式和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人及事物的交往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调节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个体保持健康、抵御疾病的主要力量。健康与疾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两者关系经常变化,适应则健康,不适应则不健康。
本文档为【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52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4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3-06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