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应急预案页脚内容0物流管理专业标杆专业分析报告应急预案页脚内容10目录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4"\o"CurrentDocument"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0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0HYPERLINK\l"bookmark6"\o"CurrentDocument"专业课程设置1就业方向3实训条件4校企合作5HYPERLINK\l"bookmark8"\o"CurrentDocument"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应急 预案 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 页脚内容0物流管理专业标杆专业分析报告应急预案页脚内容10目录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4"\o"CurrentDocument"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0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0HYPERLINK\l"bookmark6"\o"CurrentDocument"专业课程设置1就业方向3实训条件4校企合作5HYPERLINK\l"bookmark8"\o"CurrentDocument"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6HYPERLINK\l"bookmark14"\o"CurrentDocument"三、差距及原因分析10HYPERLINK\l"bookmark16"\o"CurrentDocument"国外物流职业教育10HYPERLINK\l"bookmark18"\o"CurrentDocument"我国物流职业教育11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1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11HYPERLINK\l"bookmark20"\o"CurrentDocument"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3HYPERLINK\l"bookmark22"\o"CurrentDocument"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15HYPERLINK\l"bookmark24"\o"CurrentDocument"四、下一步建设与改革规划16HYPERLINK\l"bookmark26"\o"CurrentDocument"发展目标16重点改革任务17HYPERLINK\l"bookmark28"\o"CurrentDocument"特色发展17专本协同发展19国际合作发展19“现代学徒制”发展20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21推进举措21HYPERLINK\l"bookmark30"\o"CurrentDocument"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21HYPERLINK\l"bookmark32"\o"CurrentDocument"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2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融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22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22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22创业模拟实践23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23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从国内外物流教育态势及发展来看,众多大学都开设了物流专业。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约有5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欧洲、亚洲的众多大学,如德国科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到2008年,全国本科加上高职、中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在校生达70万人。目前,我国开设物流本专科教育的大专院校达160所,中专职高400多所。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20000人左右,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物流教育与人才需求的联系看,说明物流教育的发展仍然伴随着物流人才需求发展而发展。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2.1专业课程设置美国是物流概念的发祥地,也是物流教育强国之一,约有50多所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相关专业。以美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我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设置课程的目的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还会考虑市场需求导向与学生的就业倾向等因素,因此不同学院的物流专业课程通常既包含类似的物流基础知识,又因学院自身特点而各有侧重,对美国国内大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及我国高职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设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表1国内外物流课程设置比较物流管理专业国内美国课程分类A咼职院校B咼职院校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供应链物流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物流装备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与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货物管理与实务战略米购技术物流地理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战略与运用物流专业英语货运代理业务与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其他交叉学科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贸易与报关实务市场营销学物流会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筹学实验与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管理会计实务物流智能设物流项目国际沟通备与应用管理技术2.2就业方向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因而,物流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对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表2国内外物流专业就业对比物流管理专业国内国外就业领域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铁路货运等制造业、服务业、卫生行业、零售业等就业岗位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店长、物流经理、物流主管、仓管员、物流专员、物流专员助理、采购经理、仓库管理、物流管理、物流采购、供应管理采购主管、销售经理、采购员等通过对国内外物流专业就业对比可发现,国内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多集中在服务领域,较少甚至没有拓展至其他领域,就业岗位相对集中且低端;国外物流专业在培养学生是就注意拓展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故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不仅有服务业,还有制造业、卫生行业、零售业等,就业岗位扩展至制造业、零售业或卫生行业的物理管理岗。2.3实训条件德国“双元制”教育即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与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入学后随即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并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学习实践课程。包括在物流实验室做物流项目实验、物流学实验、配送中心实验、物料流控制实验、物流系统规划等一系列实践课程,并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虚拟游戏、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来完成物流实践学习。美国高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践的机会来支持学生实习工作。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一些特殊的课程,请企业家进入课堂进行讲座,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完成相关短文。学生在校期间会参观一些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配送中心等,结合相应的讲座介绍,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从我国物流教育来看,各院校实践教学课程纷纷开设了许多软件类课程,包括ERP软件实验、供应链设计实验、采购软件实验、物流综合软件实验等课程,并在校内建设了物流实验室。但是在物流设施设备操作、仓储与配送等这类需要配套硬件设施的实践教学,以及需要企业配合完成的诸如物流设备操作、物流现场调度等现场操作训练,很多高职院校只能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来进行,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表3国内外物流专业实训条件对比物流管理专业国内国外实训条件模拟软件实训、企业的现场实践浮于表面等校内真实模拟企业运作流程开展实训、成为企业员工展开实践工作等2.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种办学模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的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才。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1)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这种校企合作形式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培养目标十分明确,而且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二是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都体现以企业为主的要求。三是办学经费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2)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办学形式。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属于这种形式。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特点,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工作训练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学生进行的是有薪的工作,不同于过去学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那种只能旁观不能动手的方式。四是政府强化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五是学校在给学生安排工作时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可能考虑企业的要求,使企业接受学员工作成为其训练职工和选择新职工的人力资源事业的一部分。(3)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这是发达国家扩大学校自主权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这种形式有别于其他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之处在于:一是学校不再隶属地方教育当局,而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二是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不再停留在提供实习场所,接受学生工作等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三是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4)企业独立创办学校。这是一种完全由企业掌控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培养过程的方式。其特点:一是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创办与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一致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二是学校是企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和学生参加工作的过程融为一体。三是学生进校时同时具有了学校学生和企业徒工的身份,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例如举世闻名的奔驰公司在国内设有多所职业学校,所招学员毕业考试合格才能在企业当专业工人,不合格者可再学习一次,还不合格者则予辞退。2.4.2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建立由学校与行业企业有关领导、专家和教授组成的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等。(2)以学校与企业合作、公立与民办结合等办学形式和机制开展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定向和委托培养、培训,并到本行业(企业)对口实习、顶岗实践。(3)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技术、管理专家等为兼职教师,把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掌握的新技术、新规范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4)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新的、独特的和稳定的校外基地,聘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高级技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5)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习点或实习网等途径,为高职学生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实践场地,使高职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进行顶岗技术培训,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与国外相比,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差距“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然而与国外校企合作相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校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从这点上看,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还相距甚远。(3)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我国的行业和企业仍处于改制和转型之中,要想寻求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全面满足教学需要的企业很难。如何既保持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能与企业合作,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4)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5)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三、差距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我国物流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全国十二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之一。而且一个物流专家的培养要经过相当长的实际经验的磨练,而不是经过高等教育就能一蹴而就,因此职业教育为推进高级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国外物流职业教育国外物流行业协会和有关高校都十分注重开展物流职业教育,课程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培训体系,包括建立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考试合格获得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关物流工作。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职位。有关调查统计了美国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情况。大约22%的人有正式的资格证书。日本物流系统协会也一直在开办“物流管理士”、“国际物流管理士”等资格培训班、研修班。英国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制方面以ILT物流认证体系为标准。ILT认证是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推出的物流和运输认证,其标准及相应的培训课程已被世界上众多国家广泛采用。另外各高校也开展物流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物流教育机会给社会大众。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由于我国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人才紧缺,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各院校只看到物流需求的旺盛,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物流教学条件,没有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等,绝大多数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是近一、两年开办起来的,因此相当一批院校缺乏相应的物流教学管理经验、物流教学相关设施和设备。学校盲目开设物流专业,在专业目标上定位不明确,物流教材不统一没有代表性,物流课程设置混乱,又由于物流专业教师实践经验匮乏,以至于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目前一方面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缺口严重。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3.3.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日本神户流通科学大学建设的初期是中内功的王朝时代,曾在日本打造出了物流神话,此大学创建时属于中内功的大日本流通科学大学荣公司旗下大学。2008年因为经济危机,大荣被迫跟其他公司合并,此大学才最终被分离出来。物流管理教育属于流通科学大学的商学部,学校致力培养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畏惧,和任何人都能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并且在逆境中仍然能坚强生存的人材。具备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的“洞察力”的人材。流通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1)学校自我意识到大学是为社会所生。(2)创造出让学生感到共鸣的学习观景。(3)学习到开拓知识地平线的过程。流通科学大学是为了“综合性地发展流通科学”而被设立了的世界唯一的大学。日本流通科学大学物流教育特点:(1)课程开设方面:战略应用、战略采购等战略类课程,流通宣传课程、亚细亚流通课程、经营战略课程、财务会计课程、金融课程(2)校内实践教学方面:在物流实验室做物流项目实验、物流学实验、配送中心实验、物料流控制实验、物流系统规划等一系列实践课程,并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虚拟游戏、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来完成物流实践学习。(3)校企合作方面: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这种形式有别于其他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之处在于:一是学校不再隶属地方教育当局,而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二是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不再停留在提供实习场所,接受学生工作等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三是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3.3.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归属管理学院,专业现有14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讲师4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9人。该专业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专业于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ofSeattle)合作举办的物流管理专业、与中环运合作举办的“中环运电商物流拓展班”培养既懂得电子商务理论又懂得网店经营,同时又熟悉国际国内电子商务快递的复合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特色:(1)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校企全程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专家组的组成、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形成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到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指导、毕业答辩,都引入企业专家的全程深入参与,且企业专业来自国际化、知名的大企业。专业还与这些国际化、知名的大企业在实习、就业、教材编写、案例收集、兼职教师、专题讲座、合作申请课题、建立行业咨询中心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深入、持续的密切合作。(2)在课程建设上,实行“一课一协会”的对接协调机制:坚持课程建设与专业协会的对接,实行“一门课程对接一个专业协会”的策略,在利用协会资源的同时,以智力促进、服务行业发展。(3)在教学组织上,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展会的紧密结合:利用深圳地区拥有多种大型物流展会如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运输博览会、深圳国际物流设备与技术博览会(简称深圳物博会)、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简称深圳物联网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RFID技术与物流、工业、防伪应用展、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积极尝试把“把课堂搬到展会上去”——通过教师的先期观察和选点、选择路线和聘请展位讲师,把课堂搬到展会上去,让学生在展会上学习、体验、提升。(4)在教材建设上,实行完全的项目化模式:针对目前一些教材在“工学结合”、项目化上做得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将在广泛调研、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案例分析——启发思考——情境导入——任务分析——成果示范——学生分组——精要讲解——练习实训——PPT演示——点评交流——成果完善”的过程组织,实现教材编写、网络课程和课堂组织高度一致。(5)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行“四大工程”:“双师工程”——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国际化工程——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逐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引进具有国外生活或留学经历的教师,与国外合办国际物流专业,提升整个专业的国际化水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下企业、优秀教师指导、提携式教研和科研、担任项目负责人、外出学习和考察培训、学历晋升、职称晋升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名师工程——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更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3.3.3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1)课程开设差异日本流通科技大学物流课程开设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同时,重视战略类的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战略应用、战略采购等战略类课程及国际沟通类课程没有开设,只开设了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服务礼仪等。此外,从比较中得出,日本流通科技大学的物流教育通常能突破专业限制,开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等指导性课程,我院的物流课程比较单一,且普遍以物流专业知识为主。(2)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方面的差距日本流通科技大学采取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这种形式有让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不再停留在提供实习场所,接受学生工作等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同时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3)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能力的差距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有14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讲师4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3人。与本专业教师团队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结构层次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行“四大工程”,特别是“国际化工程”“名师工程”更是我们学习与努力的方向。四、下一步建设与改革规划4.1发展目标按照积极推进、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体系。构建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体系、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应用能力模拟教学体系、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等。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构建较为完善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及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的内容体系,并通过教材建设形成指导教师教学的教材体系。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广东省内一流和富有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专业。我们将在现有专业建设的良好基础上,利用特色专业建设的机遇和学院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吸收兄弟院校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经验,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广东省内一流和富有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专业。努力将该物流管理专业建成培养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示范基地。4.2重点改革任务4.2.1特色发展以一流高职院校平台建设为基础,结合我院铁路发展特色,国际绿色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等,物流管理专业将更具特色的发展:一是铁路物流特色(专业特色),二是物流绿色技能(岗位技能)特色。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申报铁路物流特色专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第一,2013年,广州市政府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签订了共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我们专业因此可以主动为广铁集团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四技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供服务,相关院系与广铁集团相关站段共建合作学院、特色专业实训室和人才培训中心。广铁集团将学院人才培养纳入集团建设规划之中,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保障、员工培训、学历提升、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学院建成铁路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支持学院组建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发挥集团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支持学院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实习,教师互派互聘等提供支持和条件保障。第二,从2010年以来,广铁集团已经从物流管理专业(铁路货运方向)每年招收各货运中心员工累计超过300人,实现铁路货运订单班培养5个。第三,自2009年来,我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与铁路物流接轨,物流专业委员会中来自铁路货运企业的有4位,占30%。专业核心课有两门是针对铁路货运企业如:《铁路货运组织》、《铁道概论》。我们的专业教师有3名来自铁路一线。同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已经开展了系列工作,如企业调研工具开发、企业调研、2015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加入了绿色技能开发理念,增设《绿色物流技能实务》课程,参加绿色技能培训并配合项目组开展相关工作,依托该项目,我们在建设铁路物流专业特色时,紧密结合绿色技能开发,把铁路物流专业特色与物流绿色技能有机融合,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熟悉铁路物流管理与运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2.2专本协同发展(1)探索形成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方法物流管理专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将一直致力于探索实现中职与高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培养,在课程设置与资源建设方面既注重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通过系统设计,初步形成一套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形式和做法。(2)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的延续与衔接;加强与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交流协作,实现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的延续与衔接。4.2.3国际合作发展(1)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广东自贸区建设,全面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合作关系。至少与1所境外高水平院校的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建立姊妹专业关系,合作院校和境外专家深度参与品牌专业建设,探索国际合作育人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研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通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订,吸引境外学生来校学习,向港澳、东南亚等地区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海外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等。(2)国内合作交流。扩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与共建。与国内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派学生,实现学生跨区域的培养合作,主办全国性教学交流研讨会。4.2.4“现代学徒制”发展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物流管理专业在今后的建设中,与国内大中型物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1个,提升专业省内的知名度。4.2.5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一流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契机,重点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从学历深造、专业进修、职称晋升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促进教师水平的提升。国内访问学者3〜4名,副高及以上职称晋升2〜3名,建立选派基金,选派2〜3名学术骨干专业教师赴境外进行专业培训;选派2〜3名以上学科优秀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选派2〜3名左右青年科研骨干教师赴国际一流水平高校访学,提升教师国际视野及科研水平。4.3推进举措4.3.1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体现工学结合特点,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进修培训、行业交流、聘请行业背景高级技术人员、聘请客座教授、引进高学历毕业生等方式,提升和优化教师团队,做好青年教师导师责任工作,促进快速成长。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开发标准化的能力鉴定标准,教学和实训项目任务,形成专业课程项目任务教学方案,进行课程重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融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开发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使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吻合。按照工学结合,体现实践能力培养原则,优化实训实验方案、技能标准的操作性。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实行导师跟踪指导、动态管理。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多媒体及物流仿真模拟实训室,更新信息管理软件,建立教学资源库,组织教师取得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4.3.5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施“院企一体,工学结合,岗位驱动,学做合一”模式,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行业规律和发展需求,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创新产学研结合体,合作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专业课教学,完善合作企业及社会评价体系。4.3.6创业模拟实践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推进创业模拟和实践,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通过校内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同时成立由教师和企业家组成的创业辅导团队。丰富素质教育,强化营销、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4.3.7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建立规范的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开放性和全程化,体现激励目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用人企业等广泛参与;评价内容系统化,重点体现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考核。
本文档为【标杆专业分析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sunliren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2-10-05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