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 「世世常行菩薩道」

11. 「世世常行菩薩道」

举报
开通vip

11. 「世世常行菩薩道」世世常行菩薩道 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授 悲智學佛會整理 前 言 首先問候從各地來的法友們! 前幾天因身體不適,本想延期,事後考慮你們人數多,重訂機票有困難,因此決定如期舉行,我也很高興有此機緣。前幾天咳嗽蠻嚴重,最近稍為好些,但是不能講的太大聲、太久,不然會咳嗽。所以上午為你們傳法,下午大家以討論方式提出問題,才能對佛法有更深入的瞭解。你們花了很多錢來此,不願你們浪費時間,虛度時光很可惜的。因此在下午時間好好的討論佛法,這樣對大家更有意義。 這次本來要講授密宗次第廣論的無上瑜伽部及密集金剛灌頂,因為...

11. 「世世常行菩薩道」
世世常行菩薩道 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授 悲智學佛會整理 前 言 首先問候從各地來的法友們! 前幾天因身體不適,本想延期,事後考慮你們人數多,重訂機票有困難,因此決定如期舉行,我也很高興有此機緣。前幾天咳嗽蠻嚴重,最近稍為好些,但是不能講的太大聲、太久,不然會咳嗽。所以上午為你們傳法,下午大家以討論方式提出問題,才能對佛法有更深入的瞭解。你們花了很多錢來此,不願你們浪費時間,虛度時光很可惜的。因此在下午時間好好的討論佛法,這樣對大家更有意義。 這次本來要講授密宗次第廣論的無上瑜伽部及密集金剛灌頂,因為很多未接受無上瑜伽灌頂,不能聽講無上密;在密集金剛灌頂之前,必須做許多前行,恐怕身體不允許。所以這次以「入行論」來代替,因為很多初學者,如果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深刻的了知,將有很大益處。「入行論」教授修菩提心及空正見,「修次中篇」講解道次第,所以就講授這二部論典。 1、​ 佛法概要 (1)​ 行法意樂的重要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剛才念皈依及發心偈頌的目的,要了知我們來到此地,都是為講及聽佛法而來。身語意是否會帶來美好的果實,悉由意樂決定;意樂正確善良的,所帶來的果實,絕對是美好。善良的意樂就是善良的心態,是利益他人,給予他人快樂。無論身語意作出任何行為,如果是以善良的利益他人所推動,所得的果實是美好的。因此,不管是講授佛法,或是聽聞佛法,都有身語意的行為。如同講法的人,說法時有語的行為,為了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達內涵有手勢的動作,就是身的行為;你們也一樣,聽法時豎起耳朵,就是身的行為。我們在講聽佛法時,上師也好,弟子也好,都有身語意三業,但是身語意行為是否相應於正法,就是看我們的意樂了。我們是為了利益來此聽講佛法,是否達到利益目標,全看每人的意樂來決定,否則外相看來在行法,可是內心意樂不正,講者是為名聞利養,聽者以不正當的心態,如同我要學好才能貶低他人;這種隨著世間八法聽講,即使外相在聽講,所講所聽並未真正與正法相應。既然善良動機是如此重要,那麼應以何等動機呢?就是皈依與發心了。 (二)內道外道的差別 每個人很自然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可是當我們想要尋找消滅痛苦方法的時候,這種層次就不同了。以外道來說:痛苦的根本在於傷害他人,快樂的根本是利益他人。又說:傷害他人主因由於貪瞋,過分的貪愛自己親人就會傷害他人。他們也認為貪瞋是痛苦的因緣。可是內外道不同的地方,貪瞋是由悅意相與不悅意相而來,因為見到悅意相而讓你產生貪,不悅意相產生瞋。誰見到悅意相及不悅意相呢?是「我」見到的。所以對於「我」的定義,就有不同的說法。以內道來說,所謂的「我」,並不是如所現般那麼真實;外道卻堅定「我」是獨立存在的,因而產生內外道不同的說法。 因有非常堅定的我執產生貪瞋,由貪瞋產生痛苦;以內道來說痛苦的根源由於我執,唯有消滅我執才能斷除痛苦。因此先要瞭解我執所執取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經由這種思惟,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由此破除我執。所以佛教才有「無我」的正見,這是任何一派外道所沒有的見解。 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內外道的差別;我們所皈依的法寶,就是破除我執的無我正見;以及破除我執後的「滅」功德,就是証法寶。佛陀能自在的為我們宣說,也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佛寶。現在已經獲得或正在証得法寶的聖者,名為僧寶,也是皈依的對象,所以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經由了知三寶的功德,明白內外道的差別,因此應對三寶的內涵要如實了知,對佛法才能產生真正的信心。由皈依了知不只為了現前的快樂而已,而且可以達到解脫。 我執無法斷除,一切的痛苦永遠存在。為了斷除我執,佛說了無我正見;說有我的教義,我們稱他們為外道,這主要由皈依來區別。在內道說我執是痛苦的根本,經由無我正見的破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究竟解脫。在前二句「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的意義已經包括了內外道的區別,及更深奧的解脫內涵。後二句是佛法修心方面,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想法不同,希求也不同,佛陀善巧的隨各人根器,說聲聞、獨覺菩薩三乘不同的教法。所謂的大小乘,其差別在於大乘不為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利益遍虛空一切有情,努力精進,獲得了一切遍智的佛果位。無論意樂上、加行上、果位上都有大小差別;大小乘不是以智慧區別,而是以方便品來區別的。只以出離心的方便資糧,是無法成為大乘的,大乘的方便資糧是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為佈施等方便資糧,以菩提心修學空正見,就是大乘的智慧。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而修學空正見,只是自我解脫而已。因此大小乘的差別,主要以有無菩提心區別,不是空正見。由皈依從外道而進入內道,以菩提心從劣乘進入大乘。因此最後二句發心:「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在菩提心的攝持下,不是為我個人,而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我乃行六度萬行,我要成佛才能利益眾多有情,迴向給一切有情。我們雖無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應該了知菩提心真正的內涵。 (三)佛法的基本精神 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一定的,如同:「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知慧真明暸。」這是小乘的修學內涵。「普願罪障悉消除,」這是大小乘共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世世常行菩薩道。」因為自身不希求解脫,怎能想到讓他人獲得解脫呢?自身要有出離心,對輪迴真正產生厭棄,於是尋求輪迴的根源在於我執,經由空性的智慧,了知我執是可以破除的,產生了對輪迴可以斷除的信心,才能轉移到他人身上,才能讓他人也獲得解脫。如果自己對輪迴的痛苦不覺知,怎會想要解脫,而且想幫他人也得到解脫呢?那麼「世世常行菩薩道。」只是唱唱而已。因此,了知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決定的。大家一起來念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無論是中國人、台灣人或西藏人都一樣,父母留下的宗教是佛教,所以釋尊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所以我們都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佛教的歷史,未傳入西藏之前,已在漢地流傳,以戒臘來講,漢人算是藏人的長輩。總而言之,我們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導師釋迦牟尼佛是以悲心說法,所以我在說法前念誦龍樹菩薩的禮讚文:「何者由悲心,斷除一切見,宣說一切法,瞿曇我敬禮。」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始也如同我們平凡人一樣,他了知悲心的功德,所以學習悲心,對一切眾生產生憐憫心,慢慢增長到佛果位圓滿時,稱為大悲心。釋尊由悲心所繫縛,自然想去利益他人,所以說:「何者由悲心。」由悲心做些什麼事呢?就是第二句「斷除一切見。」佛利益眾生並不是以加持力量,如果以加持的力量,那麼因果就有錯誤,這樣一來,不需努力對治痛苦,經過加持即可消除,變成不需造作因就有果,豈不是矛盾。如是因如是果,自己造作什麼因,產生什麼果,這是因果論的基本理念。如果經由加持就可以去除痛苦,經過加持可以利益眾生,因果論就不存在。佛說一切痛苦皆由錯誤的見解而產生的,四種的顛倒執就是如此,把無常法視為常法,把不快樂的法視為快樂,不清淨的法視為清淨,把無我視為真實我,由此四顛倒而產生痛苦。因此佛陀為了真正能利益眾生,斷除眾生的四種邪見,而要眾生瞭解是無常、是苦、是不淨、是無我的四種教義,在這四種當中最重要的是無我的正見。在這四句偈中,說明佛陀是具有無邊圓滿的大悲及大智,由於悲智雙運,而能夠任運利益一切眾生。 佛陀因為有悲智的心願,如理的修學,証得圓滿果位,以他個人走過路的經驗為我們教授。修行最主要的是菩提心與空正見,他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苦口婆心勸導我們。因此皈依一定要了知釋尊真正有那些功德,以及所說的主要內涵,才能真正幫助我們;而且依他教授教誡晝夜努力修行,才能對佛產生真正無比堅定的信心。否則只是對佛相信而已,或是認為佛是位偉人,如果對佛的認知,僅如此而已,那末對我們就沒有多大幫助;因為對佛只片面瞭解,而不了知佛陀的無比智慧及功德,所以佛法衰退。正如不了知密續的內涵,僅看到手上拿劍等,就被嚇壞了。見到大肚子的本尊,祈求就會得到更多的錢財,祈求長壽佛就會長壽,或者祈求藥師佛就不會生病等,我天天唸藥師佛咒,仍舊會生病。如只靠祈求財神,就可以變成億萬富翁,天下無不勞而獲的事,億萬富翁是靠個人的努力及生意腦筋。如果不了知佛真正功德,對佛陀的教授,就不會真正認識,佛也就無法真正利益我們。所以瞭解佛真正功德,依佛教授努力修持,這才是來到此地的真正目的。 阿底峽尊者曾說:「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不論經過多少劫,我也要學,值得去學。」日月般的菩提心是世俗及勝義菩提心。今天我們所要學內容是菩提心與空正見,如同國王般的菩提心教授,第八世紀寂天菩薩所著的「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可以說是空前絕後,是講授菩提心的論典中最殊勝的,中觀見解與月稱菩薩的見解吻合,是屬於中觀應成派最殊勝的見解。如無著菩薩在菩薩地中的菩提心部分,雖然很廣很詳細,因為見解上滲雜唯識派的,是有點瑕疵。在解釋菩提心部分沒有比「入行論」更殊勝,所以依入行論解釋菩提心。但十品的入行論中,並未仔細說明菩提心是如何產生,由什麼因緣產生,這部分在蓮花戒大師所著的「修次中篇」中,說明菩提心由大悲心而來,大悲心由悲心而來,有詳細的次第。不只如此,並說明証得菩提心,如何修止觀雙運,証得止觀雙運之後,如何增長道次功德,如何獲得果位等內容。 初學者必須了知修學菩提心的次第,以及整個佛法的輪廓,所以為你們講授「修次中篇」。在菩提心正行時,以「入菩薩行論」為你們解說如何觀修。講到道次第增上修學時,「入行論」並未說的很清楚,在「修次中篇」中說的比較清楚。「入行論」中的果位功德,也講的很簡略,就配合「修次中篇」解釋,相信對你們有幫助,使你們能更瞭解整個圓滿的佛法。 我先講四諦法輪,四諦法輪所詮的是佛法的基礎,佛陀傳授教法的語言有二種,就是巴里語與梵語。一般來說佛是以巴里語教授,但是在那爛陀寺有兩種語言的經藏;大乘的教法主要語言是梵語留傳下來。因為當時佛陀是以巴里語為主,所以到今天仍有人說大乘教法,佛在世時未曾說,是後來流傳的。這種懷疑當然不只今日,在龍樹菩薩之前就有這個問題,為了破除此執,龍樹菩薩引經據典,說明大乘是佛所說的內涵。 初轉法輪稱為四諦法輪,第二法輪稱為無性法輪,也就是般若經的內容;般若經的內容有二:一是顯義,一是隱義;顯義是空証智慧,隱義是現觀莊嚴論的道次第,有這種說法。 為何四諦法輪同無性法輪有關連呢?在四聖諦的滅諦,為了暸解滅諦更深內涵,是由了知空性認識滅諦,所以四諦法輪與無性法輪是有關係。在第三善擇法輪就有二種說法:有一派認為是如來藏經,因為無性法輪的空証智慧,就是心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根本經就是相續本母(究竟一乘寶性論),稱為如來藏經。另一派說無性法輪說諸法無有自性,如果依詞面解析,會有誤導危險,認為諸法無有自性,會產生斷無的邪見。所以第三次法輪依解深密經所說,諸法無有自性是依三法性,三種無自性的內涵。(遍計執相無自性性,依他起生無自性性,圓成實勝義無自性性。)所以在三轉法輪就分為二派。 如果以相續本母的說法,剛好配合密乘的,就是佛先說四諦,是佛法的基礎,為了更深入了知四諦的內涵,滅諦是非常重要,所以說空性的內容;因為修習空性,於是說了知心的究竟性質。說完第三法輪之後,配合密續所說,因為密續中針對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質,如何修學密法,這是三法輪的內容。 (四)菩提二字的意義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二字,藏文:第一「菩」字翻為淨除、淨治罪障的意思,或是使過患消失;這個過患的消失,是經由對治力,如不經修行對治,內心污垢就永遠存在;可是只要努力學習,尋找對治使內心污垢消失,所以我們內心的污垢是暫時性的,經過這種對治力淨除。這些內容我們從何了知呢?四聖諦的苦諦,先要了知痛苦最主要是三苦的行苦,行苦是由因而生的,既然由因生,是同類因而生?或是異類因而生?由此思惟,可以了知苦諦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由此因緣說到集諦,集諦可以由對治力消滅;當集諦消滅之後,就是滅諦,了知能証得滅諦,必須要有成辦滅諦的道諦,這是自然就很想去學習對治。 經由四聖諦的內容,我們對於不想要的行苦,由煩惱而生,煩惱就是集諦,是由我執而生,為了破除我執而修學道諦。這種四聖諦的淨除內心的污垢,主要從心上解釋,所以對心理學我們要認識,在佛學的基礎是講四聖諦的內容,四聖諦皆以心為基礎來詮釋。我們的身體內雖然有氣、脈等,也就是科學家所謂的腦細胞等,以心理學說明人的思想狀況;當然不可否定有許多的感覺,同身體的氣脈、腦部有密切的關係,可是並不代表每一個想法與身體或有形有色的基礎上建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有些想法是正確,有些想法是錯誤的,產生正量與非正量的想法;非正量的想法就是錯誤的概念,為了消滅錯誤的概念或避免錯誤的概念,要先瞭解實際的狀況是什麼?瞭解實際的正量,可以消滅錯誤的概念。消滅錯誤的概念當中,如果要解析為一定與有形有色的腦細胞,那就太困難了。因此科學家也慢慢能接受有一個無形無色的心識,不一定從腦細胞上。科學家也認為心的不同想法,會造成腦細胞的改變,他們也在繼續研究中。 佛法主要以心識的改變作為教義解析,所以對於心識的認知是很重要的。一般說有與無,就是由正量了知稱為有,非正量就是無;一法是隨因緣改變的,一法是不隨因緣改變,所以分為無常法及常法二種。隨因緣改變是有形有色的可接觸的色法,以及唯明唯知能體會的心法;也有是依賴某法安立的,如東西南北,以及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依某一點來安立三世,這種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法,是依賴其他而有。佛法是依實際不同狀況的性質分類,所以佛法如何配合針對實際狀況的認知,去改變內心;並非佛說一套道理,與實際毫不相關,要我們去改變內心,而是當弟子們觀察內心想法與實際狀況不符合,這樣才能真正能把內心改變;所以內心的改變,是對佛法勝解。因此對自己內心不斷的觀察,也就是寂天菩薩所說正量,經由正量使自己獲得改變。 因此初學者要以智慧觀察何者是真實狀況,於是產生對正理的信賴,使我們有了感受,而情緒獲得改變。只是經由發願迴向,無法使我們的煩惱消失,就是念了幾百萬遍「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仍然存在,貪瞋不會自動消失。因此,應先了知貪瞋從何而來?有無對治力可消滅?貪瞋的過患是什麼?經由觀察消滅。當然如修不淨觀,可能有偏離實際的狀況,可是由於當時強力的貪心產生,藉此可以達到目的;為了達到目的,本身不是顛倒執著,而為了斷除貪心,刻意修此觀,為了消滅貪心而修。真正的佛法是針對實際狀況改變,內心當然有少數諸如此類的觀法,如密續中也有,這是為了暫時特殊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學習佛法教理,到底是說些什麼,讓自己對佛法教理有更多的認識。在自己思惟的同時,是否可以配合生活的經驗,在見解上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漸漸產生對佛法的信心,因此成辦了「菩提」的第二個「提」字。藏音「曲」就是了解內涵。瞭解內涵首先要聽聞,經由聽聞了知原來如此;聽聞之後,反覆思惟,能生相信;不只相信,應該反覆串習(修持),才能使內心改變。所以要聞思修三字,才能真正達到「提」字的內涵。菩提有不同的層次,分為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菩提。 二、修習殊勝菩提心 (一)修菩提心是根本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是大菩提,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讓他們得到最究竟安樂。因此是希求他利所發的菩提心,來成辦大菩提。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生起無上菩提心,從那天開始,我們是永遠快樂的,所以三世諸佛異口同聲地說:唯有菩提心オ能令我們真正得到安樂的。事實如此。我們內心功德有多種,沒有比菩提心更善良、更有功德的心。入行論說:騎著菩提心馬,可以到達到任何快樂城市,更接近要到達的目標。真實如此,有了菩提心,做任何事不會覺得疲倦,而且會越來越快樂,這就是菩提心給我們帶來的功德,所以菩提心是我們最主要的修持根本,如果能夠生起是多麼的殊勝。 修持菩提心的補特伽羅行為,首先應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所帶來的果實是圓滿的佛乘。行為在入菩薩行論說如何觀修菩提心的內涵,及生起菩提心修學的道理。 「法身善逝佛子伴,」善逝就是佛的法身,由修法而得。佛子就是菩薩,這句就是說明三寶語功德。「善逝」依釋量論所說的「因斷具三德,是為善逝性。」來解釋。(三德。一、善所斷:已得永斷眾苦因。二、善因為先:見無我及修習加行而得。三、不復退還生死:永斷我見種子。)現在我們雖是凡夫,被業及煩惱緊緊地纏住,但只要內心能瞬間生起菩提心的影子,從那時候起我們的內心就有快樂的陽光。更何況生起菩提心,將會給我們無比的心力及勇氣,有了這種勇氣,我們願意盡自己的力量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憑著這種無比的心力,能使逆緣轉為道用,因為有菩提心的緣故。有了這顆心,即使是凡夫地,生生世世往快樂的路走上去,因為有菩提心,能使我們一直活的很快樂,很有意義而且善良。成佛的過程中,唯有菩提心讓我們積聚資糧,因為菩提心能讓我們淨除一切罪障。 「及諸應敬我悉禮;」諸大善知識及戒清淨的大阿舍黎、賢善的有學者,我皆禮敬。「今當依教略宣說。」非我寂天杜撰的,是依據經論教典的重點,略為說明。「此論未宣昔所無。」有時求法者有種心態,對未聽過的法就很感興趣,如果以前聽過的,重聽就感覺厭煩。我個人的經驗,已讀過的經典,不想再讀,未讀過就生起好奇心想讀。一般新的知識,我們都有好奇心想去了知。寂天在此說:本論的內容都是以前說過,沒有說過不會說。我對於用詞也不是很善巧,「詩韻吾亦不善巧。」雖是說過,但也不是以美妙的詞句來吸引人們去讀,我只是把實際內容說出來。如果學法,只是求得更多知識,讀讀看詞語好不好,這部論典對你沒有幫助,「是故未敢言利他。」因此,這部論只為增長我內心功德而寫,「為修此心撰此論」。他的隱義內容,希望讀此論的人,不要如同求一般知識,只是好奇心想去瞭解是什麼內容,也不應該以詞面意去讀這部論。 我們修學菩提心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反覆修學,才能獲得菩提心,不可認為已看過此論就放棄。那麼每天都吃飯,吃過了又吃,如果看過了就放棄,那麼吃過不應再吃,為何三餐都要吃。無始以來的愛我執就是那麼堅固,何以不反覆閱讀經典,反覆的思惟來消滅它呢?為什麼不允許一讀再讀?對身體的需要可以反覆不斷做同一事情,為什麼心理上的需要就不能做到呢?我們每天一早就祈求諸佛菩薩讓我生起菩提心,讓我生起空正見,這種方式是無法生起菩提心及空正見。祈求不是問題,問題是生起菩提心,先要瞭解生起菩提心的障礙是愛我執,是未調伏的心態,應如何調伏,是見到愛我執的過患,了知事實狀況之後去調伏,不是外人施以壓力可以調伏的。如極權政治施以壓力於人民,企圖改變內心,這是無法辦到的;外來的力量,不可能改變內心的想法,內在的改變,唯有相信事實之後,才能改變內在的想法。菩提心的生起,經由反覆聽聞、思惟,去改變自己的內心。寂天菩薩說寫此論的目的,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他個人也要學習菩提心。 無論自及他、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眾生,上至國王下至乞丐,都一致的想離苦得樂。可是人與畜生不同,人有智慧,人憑著身體及智慧,可以計劃未來的快樂,消除未來的痛苦,但是畜生無法做到,牠們的智慧只能解決暫時的痛苦,如饑餓時,能飽吃一餐,求得暫時的安樂。珍貴有智慧的人身,不容易獲得,既然得到,就應該好好的利用他。如入行論云:「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乍看之下,世界上有六十多億人口,怎麼說人身難得;可是人類與動物比起來,就知道人的數目少之又少了;在人類中多數人只求填飽肚子就好了,真正能做有意義事,而對人生能認知的人,那就更少了。所以說人身難得,應該珍惜,思考生命的意義在那裡?現在是最好的時候,應該善加應用我們的智慧呀!如果能善用智慧,可以幫忙很多人;如果我們的智慧觀察力,被煩惱力控制的話,可能傷害很多人。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遭到傷害,真正製造傷害的是人類。如虎、豹等雖然長相恐怖,但是牠們無法傷害上千萬人呀!能傷害上千萬人,破壞大自然環境的,只有人類。人類的牙齒不像虎豹那樣恐怖,也無指爪,長相雖然的很美麗,可是內心的惡毒,與虎豹相比就太醜陋了。因為智慧被煩惱控制,傷害無數人。虎豹只是飢餓時無奈的去傷害其他動物,如果吃飽了,牠們也不會刻意去傷害其他動物。可是人類並不是,已經擁有一切,因為貪得無厭,想要獲得更多的一切,不擇手段的傷害他人。所以真正傷害他人的,是隨著煩惱控制的智慧,濫用了智慧,因此光有人身,並不稀奇。有了人身,應該利用智慧,斷除一切痛苦,斷除造成自己傷害,斷除造成他人傷害,斷除造成究竟傷害的煩惱才對呀!這樣的人身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二)菩提心成一切利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煩惱每分鐘都很自然的現行,而真正的善心不是那麼容易生起,需要刻意才能生起。由此可知,我們善心的力量是那麼薄弱,自然現起的煩惱是多麼頻繁,「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惡心就像烏雲密佈的黑夜,善心如同剎那閃電一亮即消失,這剎那生起的善心是因佛的教導而現。不管在家出家不應該放逸滿足才對,要好好的觀察起心動念,正知和正念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得人身才有意義呀! 我們的貪瞋妄念,是非常自然的現行,不止今世有貪瞋,是無始以來習氣所帶來的。以學佛經驗來說,十五年前可能聽到一種法門,你想培養善心,可能覺得很困難,可是過了十五年之後,當初覺得很困難的,現在一想即能生起;因為反覆的修學,不斷的培養善心,目前雖然惡念自然產生,而善心需要刻意,但是只要努力精進,不斷地串習善心,去除惡念,生起善心就會變成自然。 「佛於多劫深思惟,見此覺心最饒益。」罪障雖然能夠以四力懺悔淨除,可是四力懺悔,就像處在黑暗夜中的一盞油燈而已,能驅除的黑暗的力量,只有油燈光亮所能及。因為愛我執非常強烈,以及有個基礎堅固的真實執著,在這兩種心存在的情況下,就如同大地被黑夜籠罩,唯有如同太陽的菩提心,一現立刻驅除所有黑暗,顯現光明。如果有了菩提心的功德,瞬間能淨除一切的罪障,積聚無量資糧。因此佛陀一再勸導眾生,多多的修習菩提心,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一切。「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無量眾生依菩提心能獲最大的利益。 我們想要去除自己的苦苦、壞苦、行苦以及眾生的一切痛苦,應該好好的修學菩提心;不只如此,想要享受世間的安樂,也不應該捨離修學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雖是凡夫血肉之軀,也能得人天尊敬。例如好的冶金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可以打造種種莊嚴具。其他善行如同芭蕉一樣,不堅固、結實即枯。如為了後世增上生而累積善業,當後世獲得增上生,這善行的果實就結束了,無法持續,因為目的是為獲得增上生而行善行,當然果實已現了,就此結束。可是菩提心是「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乃至虛空眾生未盡之前,願我住世間,盡除一切眾生的痛苦。這種心力累集善業,乃至虛空未盡之前,這種善行是不會有止盡的,因為所緣不同,意樂不同,心力不同的緣故,所以菩提心所帶來的功德果實是永恆的。 (三)改善內心才安樂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東西南北方,不管是白種、黃種、黑種,所有人類,自然都想不要痛苦,想要得到快樂;但痛苦和快樂可分為許多種,當然最主要的,是經由五根識所生的痛苦及快樂。因此自從人類世界形成至今,由基本的農業或工業,使根識獲得快樂及滿足。在近世紀內科學非常發達,外在的物質不斷的發展,生活獲得改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些國家在科技上、物質上非常的發達,可是發現了問題,外在的物質享受,並不能使內心獲得滿足,反而因物質豐富,造成內心更多的憂慮。因此外在的物質雖然豐富,無法使內心獲得快樂,不能滿足內在的所需。當然有些地方,在衣食匱乏的情況下,給了衣食也能獲得暫時的滿足,可是當他身上得到基本所需時,內在的妄念仍然產生,如我慢貪瞋等,這些煩惱是無法由外在物質滅除的,即使有再多的財富,可是妄念仍然存在,身體不管如何強壯,內在的煩惱並未消失。縱使身邊有多少親朋好友圍繞著,外在的順緣非常圓滿,雖有豐衣足食,可是內在痛苦仍然存在。 痛苦和快樂,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內在的,內外二者性質不同。這些快樂與痛苦的根源,仔細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看那種力量強大,如果內心是快樂,即使外在的順緣,如居住環境,並不十分美好,由於內心快樂滿足,縱使身體所處的環境較差,仍舊覺得快樂,不會覺得痛苦。相反地,如果內心隨著我慢等煩惱而轉,讓你非常憂慮不安,即使外在的順緣多麼美好,因為內心不安,是無法獲得快樂。從這實際情況,二者作為比較,就能了知內在的力量,遠超過外在的力量。因此在現世紀中,多數對外在物質的要求,不斷的提昇,不再注意經營內在的提昇,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實在太困難了。外在的物質是不可能讓我們得到安樂的,這一點一定要了知。如同現代發明許多機具,其目的是為了達到生活改善的目標,由於善良的用途,而創造這些機具,但是很可惜的,不去善巧利用,卻以煩惱的智慧製造殺人的工具;原本是為社會帶來福利,相反的給人類帶來禍害,這些原因從何而來的呢?就是內心未調伏。無論我們取名為有無宗教信仰,或有無修法,很現實的一點,內心是要獲得改變,如果內心不能改變,痛苦是永遠持續的,舉世也永無安寧之日。 要全人類成為我們的親朋好友,是不可能的;但是可由個人思考的改變,把一切眾生看成親友,使每個人歡喜,這是個人思想的改變。妄求他人成為我們的親友,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想法,看待每個人成為我們的朋友,這樣想法對自己是絕對有幫助的,所以內在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以現實例子來說,因為想法的不正確,即使是年輕力壯,也會有一大堆怨言;以老人來說,不會想,不懂得想,就抱怨來日無多等;如果年輕有思想的人,想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鼓起勇氣,提起心力,面對問題,有勇氣擔當將來該做何事,積極進取,從表情上看出,有非常正面的情緒。如果老年人會想,我是經驗豐富的老人,有何問題可以問我,他的表情是充滿了自信。 事實上世間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好的,也沒有百分之百壞的,所有的事情都要以二種角度看待,好的角度及壞的角度;但是最主要是我們的想法,保持正面的角度,把每件事情能往好的方面想,所帶的好處是自己快樂;如果不懂的想,心中持著負面的態度,看待每件事情,所得都是負面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對自己並無好處,最後怨天尤人;所以從思想上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生病時由於疾病的折磨,身體上已經夠痛苦,心中卻想他人為何不生病,而我為何遭此苦,真倒楣。如果你的內心產生這種想法,原本只是身體的痛苦,因為想法不正確,又增加了心靈的痛苦,豈不是苦上加苦。倒不如想經上說:一切的痛苦都是前世的不善業所感的果報,今天正是還債的時候。如果能以這種心態去接受,心中就會想到理所當然,應該去承擔的事。這時身體雖有病苦,可是內心就不會有痛苦,因為你已經接受了事實,對自己是件好事。如果能仔細的思惟,如同修心論典所說:願我快樂時,把這一切快樂的果實給一切眾生,願我痛苦時,化為一切有情的痛苦,由我來承受吧!如果有這種心力,目前雖遭遇不吉祥或痛苦折磨時,因為你內心覺得很有意義,代替了眾生受苦;內心的這種心力,早就遠離了病苦,這樣才是真正懂得思惟的善士。 剛才說到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時,並不是沒有理由,而硬說這是我的親友,如果沒有理由強迫自己生起這種概念,這是不必要的,不是菩薩們觀修的方法。把三界有情視為自己親友的理由,以佛弟子來說,未來道諦的功德是依他人而得,思惟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如是思惟,力量才會強大,因而菩薩們有充足夠的理由,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 三、菩提心生起次第 (一)要有無錯謬因緣 前面說過菩提心的利益時,光是靠迴向發願,即使唸了數百萬遍,菩提心也無法生起;菩提心生起是由有次第的觀修,如是因如是果,無錯謬的觀想內容,以及觀想的條件俱備,淨除罪障及累積順緣的同時,慢慢觀修才能生起。為了無錯謬的內容及次第,如修次中篇所說修學。本論作者蓮花戒大師是那爛陀一位有成就的學者,他是寂護論師的心子,寂護論師是第八世紀時,藏王迎請他到西藏;寂護論師在當時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學者,著作有「中觀莊嚴論,」因明論典等,蓮花戒大師著作「中觀光明論」,以及寂護論師的因明釋論,修次三篇是在西藏時著作的,因為寂護在藏地時有漢地和尚,這時沒有問題;到蓮花戒大師時,有些漢地和尚在見解上有問題,因此與蓮花戒大師辯論,結果輸了,就把他們趕走。 有些漢地和尚說法,只要修禪就可以,無需多多聽聞,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可是在那爛陀寺並非如此,弟子們非常認真學習教理,並且應用在修行上,是聞思修三者並行。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寂護論師好不容易的在藏地建立起來,因為有些漢地和尚認為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就可以,於此產生瑕疵。今天藏傳佛法重視聞思修並用,持有教証二量,也是寂護和蓮花戒大師留下良好的修持規範,才能使西藏樹立了講授與修行,二者並行的教法。 修次中篇主要是止觀雙運的內容,如同道次第修習止觀的次第,所以稱為修次,因為有三篇,這本是中篇,所以稱為修次中篇。佛法的教理是依據真實狀況而說,如外在的因緣草木等,是觀待因緣生滅的,順緣具足時,草木生長,順緣消失,逆緣形成時,這些草木因逆緣而消滅。外在情況是如此,我們內在情況也是如此。有些感受或想法,因為因緣具足故,這種想法就會現起,當逆緣產生時,這種想法隨著逆緣就會慢慢削弱。所以無論外在或內在的實際情況,都是隨著因緣而轉變,如果有一種左右變化的,這就是它的因,一切都是無自主的隨著種種因緣而變化。生起果的因緣,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的,隨著之前的因緣改變後者因緣的果實;那麼追溯之前的因緣從何而來,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所以佛教不主張有第一個因緣,那就是無因而有,就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不承認無因而有,或是常因而生。一切由因緣而生,依他緣而生,這些因緣法,是由因緣而改變,實際狀況如此,形成佛法教理的基礎,也是佛法的見解,我們稱為緣起見,這是符合實際狀況。確實如此,因為由緣起見解而產生了四聖諦;佛說四聖諦之後,就說了十二因緣,其實十二因緣,也是說緣起的道理,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有行、識、名色到老死。從集諦生苦諦次第,都在說明因緣觀待的關係,前前因生後後果,後後果是依前前因而有,形成了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這是佛陀見解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認為有世間的創世主創造世間,也不承認數論派所說的共主相,由共主相的常因變出萬法。這也是違背了邏輯,我們認為是有因而生,也是同類而生,這就是佛法的基礎。 任何法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慢慢形成,所以是依賴因緣而有,至於產生果,是完全依賴著因,不同的果依不同的因,所以要果實不同,必須從因地上改變。如同要生長好的水果,必須選種,氣候肥料等因緣,必須順緣俱足,才能產生美好的果實。好的果實必須在因地上俱足好條件,不是靠迴向發願。所以說一切緣起法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這種緣起的道理,仔細想一切有為法完全依賴因緣而有,不是自主有,自在而有的。一切事物是支依賴支分,這種緣起是互依存在的。緣起法分為因果緣起,果依賴著因,這是佛教所有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依賴支及支分安立而有,依賴他緣取有,只有中觀論師的見解,以取有的緣起見解,不是從境上而有,唯名而安立,唯識而取的有。所以佛法的見解都是從緣起而產生的。因為有緣起見,所以才有四聖諦,才有十二因緣。 一切果生起之前,必須因緣具足,因緣不應有錯謬。一切遍智果的因緣為何呢?蓮花戒大師說:「我似生盲,無法闡示。」又說;「我是依佛教示來解說。」蓮花戒大師所化機是佛教徒,在他之前已有寂護論師及藏王弘揚佛法,多數都是佛教徒,不是同外道辯論。外道不承認佛說的經,所以不能引經論為証,因為所化機是佛教徒所以引經說明。主要是自己謙虛,說「如生盲」。要成佛道上必須累積資糧,細微的福德資糧,對我們來說是極為細微隱蔽分,非道理所能了知,如同大乘道次第,尤其十地菩薩接受大光明灌頂,這次第及內容很難以理由或邏輯推論。在解釋道次第內容時,無法以理由解釋時,稱為極微隱蔽分,只有依佛說的經,大家會相信。當然是依佛說不一定能相信,在三個基本的條件下才相信:一、與現量不相違。二、無比量的損害。如同唯識所說無外境,內有真實;外既無真實,何以心是真實?顯然互相矛盾。由此可知佛說的經,並不是依詞面解釋。如俱舍論說有須彌山、有四洲,太陽與月亮的高低等等,可是現代科學家已經証明大小高低,產生矛盾問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違背,這是現量相違。比量相違都不能承認,何況現量相違。所以佛說:「比丘或智者,應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我們在引用佛經時,要不違背現量,不違背比量的情況下。三、如果自己感覺理由上並無破綻,但無法証明時,這時只有找第三者,一位非常正直的,而且值得我們相信的人,以他所說的話,印証極微隱蔽分的內容。如同我們的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時,如果不了知,只有問自己的母親或親人等才能証實。現代科學家們,雖能從我們的身體測出活了多久,但不能確認是某月某日某時,只有可信的人才能和道。目前仍有很多事情無法了知,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二三百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的,已出現在眼前,因此並不表示目前智慧無法了知的,未來就不會發生,今日未發明的,百年之後說不定有更新的東西。所以有許多實相,不是我們智慧所及,所以不能說沒有看到,就否定一切,所以細微隱蔽分,經由第三者証明。 我常說四種正量:經正量,論正量,上師正量,感受正量。先有佛說的經正量之後,才有龍樹父子的論正量,慢慢的才有修心者的上師正量,因為有上師正量,才有弟子的感受。一般性的次第如此。可是我們個人對教法的信心,先有感受正量,應用佛法內容改變了自己內心,覺得對自己有益,然後想去聽聞,才有上師正量,感恩教導佛法的善知識。有了上師正量,才相信上師是由龍樹父子的論典,而感恩龍樹父子及傳承大論師,才有論正量,有了論正量之後,相信原來龍樹父子,是引用佛經,他們相信佛所說的,皈依佛,依據佛經寫了論典,我們才有經正量。 要暸解導師釋迦牟尼佛是具量士夫時,不是因為他的身體大小,而是仔細觀察他的教法,應用在修持上使自己快樂,體認佛陀是位具量士夫,才能真正產生信心。正如寂天菩薩所說,一切煩惱皆從顛倒執,顛倒執要有四種正量來破執,尤其是無我的見解,真的很奇妙,有很深奧的內容可以讓我們思惟,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的。如同佛説悲心、菩提心的功德,不要把自己看成比他人重要,應該好好地愛他人。諸如此種觀念是何等殊勝,從佛陀的勸言,可以體會佛陀的悲心是無比的,佛是真正愛眾生;佛陀的智慧是無比的,就可以真正相信佛對我們的一切教導,而且是佛曾經走過的路,他有足夠的經驗對我們説,所以佛真正是我們能相信所依賴的對象。因此許多細微隱蔽分,無法看到及無法推理的,唯有靠第三者佛教授(聖言量)去相信。如同十地的道次第功德,他們所見到的法相,或密續俱生原始光明的感受,無法以道理推知,唯有依第三者,能相信佛的經教;因為佛無需欺騙我們,所以有三種理由(現量、比量、聖言量)相信佛的教典。百分之五十的大乘教典,以自己的理由去確認的。但是有些道諦的功德,由經典去相信的,如同菩提心與空正見,這是成佛的因,可以有理由證明的。然而經由菩提心及空正見,証得初地菩薩後,能見百尊佛等功德,必須依佛經才能了知。 (二)修習悲心是根本 佛説:「一切遍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臻至究竟。」修次中篇云:「若欲證一切遍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悲心是菩提心的主要因緣,菩提心的基礎力量強與弱,主要是依悲心的強弱;悲心又分許多種,具有責任感的悲心,就是清淨意樂的悲心,其次是沒有心力但不忍眾生苦的悲心,微弱的悲心如動物的母親愛自己的子女,不忍他們苦的悲憫,悲心分不同的層次。菩提心以七因果從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意樂,增上意樂;發心前六為因,後一為果,六因一果,稱為七因果。七因果成辦的因縁主要是悲心,悲心越強所生的菩提心就越強烈,因此「若發悲心,諸菩薩眾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彼誓。」發誓絕對要拔除一切有情苦。「既除我見,定將恭敬入極艱難行。」因為悲心,菩薩們不畏懼任何艱難,而且以清淨意樂去承擔一切苦行,「長時無間修習福智資糧。」既入其中,必因福智資糧,獲一切遍智如於掌中。是故一切遍智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應修習。上述的內容的根據,引正法集經説 :「 世尊!菩薩不需要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切法,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一法云何?所謂大悲。」月稱菩薩曾在入中論説:「悲心是成佛初中後的根本。」為何悲心是初中後的根本呢?因為入大乘門發心,以悲心為基礎,有了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初者是非常重要的。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時,面對一切有情承擔一切苦行,因為有悲心;菩薩們能走上這條艱難的道上,也是因為有悲心;証得涅槃果後,不會安住在涅槃的安樂中,遠離了寂靜涅槃,安住在無住涅槃中;成就佛果位之後,能夠持續不斷的利益一切眾生也是因為有悲心,所以悲者是初中後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不只如此,悲心在輪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輪迴中許多的安樂,是由悲心帶來的,如今世的安樂也是由悲心所生。因為我們需要人愛護、照顧我們,為互動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建立在悲心,真正的相愛與關懷。如果有悲心的想法,自然就會想到對方從痛苦中獲得救拔,縮短了你與他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無論他人對你的表情如何,有了悲心彼此之間距離縮小了,對你來說是一種安樂。他人不能傷害你,因為你的悲心,就會想到他是被煩惱所操縱,我不應怪他,該怪他的煩惱才對。雖然他對你損害,因為你的悲心,你的內心不受他惡行為所動搖。一般人想法悲心只是給他人好處而已,對自己沒有好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一個人生起愛、慈悲的時候,當下就獲得好處,因為內心就多一分的溫暖,這就是最大的好處及利益,內在多一分的安寧,自然這一生會獲很安樂,也是因為有悲心,平常就會多一點給人們的關懷,朋友因你善良的行為真正愛你、照顧你,你的朋友才是真正有愛心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由金錢結交而來,或名利結交的朋友,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必須要活的安樂,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我們需要人家關懷。如果只是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只要自己沾到便宜,自方不去愛護他人,怎能希望他人對我們有良好的互動。我們要有慈悲的基礎,才能打開心胸的大門,讓他人接受我們,愛護我們,有這種清淨意樂的心,才能使我們活的更快樂。如同寂天菩薩所說:與其期待眾生成為我們的好友之前,倒不如自己成為眾生的好友。這種想法不是更實際嗎!才能真正讓我們內心獲得滿足及安樂,這種慈悲所帶來的滿足,絕對不是貪心所帶來的滿足,而是利益他人的心,這顆溫暖的,有價值的,難得的善良之心,去利益他人,才能真正幫助他人,幫助自己,才能真正積聚更多資糧,是使佛歡喜悅意的供養。所以這種悲心要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持,這是初中後的「初時」最重要的,並不只是生起菩提心才是很重要的,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就很重要。如果母親生孩子時是慈悲的情況下,我相信孩子隨著母親慈愛的力量,孩子在慈愛的家庭,受到慈愛的影響,就會感受慈愛的重要,也會尊重慈愛。因為小孩平常懂得為他人著想,懂得感恩父母親,他會學的好,所交的朋友是知心,愛護他的朋友,他活的時候也會活的快樂,老的時候也會想我這一生盡一切力量幫助一切的人,所以死時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相反地,如果活在世間,只想傷害他人,自私自利的只想自己的好處,不去照顧他人,甚至連想都未想到,死時擁有的只是終生的遺憾而已!所以悲心在未成佛時重要,即使在目前輪迴中對我們也是很重要的。 (三)生悲先修平等捨 如修次中篇云:「修悲心之次第,首應暫修平等捨,於彼一切有情去除貪瞋,修平等心。」修悲心要先修平等心,通常我們看到親朋好友遭到苦難,自然會產生悲憫心;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仇敵身上,我們就會產生歡喜心。可見我們的心會產生愛恨親疏的感覺,有不平等的情況。所以要捨去這種不平等心,修平等心。可是有人會想修平等心,豈不是放棄愛護親友的心?並非如此。例如我們建一堅固的牆,先必須把地基鋪平才能建造。如果你要使悲心堅定而且能成究竟,必須先要把所悲的對象平等之後,才能建立真正的悲心,在分離感覺情況的悲心,永遠無法堅定,而且有貪愛,所以首先觀想平等捨是很重要的。觀想平等捨之後,再把他們視為母親,再修悅意慈心;在我們的感受是親朋好友時,自然要接近,如果是仇敵時,就不會去接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思惟呢?眼前雖是好友,但並不一定是一生的好友,因為人一直在變;以仇敵來說,可能上半生是仇敵,下半生變成好友也不一定;總是親友也沒有百分之百,仇敵也沒有百分之百,何必要執取友與敵之相。 從非想非非想天至地獄,大家都同樣有離苦得樂想法,而且有相同的特徵,都有權利能夠離苦得樂。既然六道眾生生存的基礎上相同,離苦得樂希求一致,為什麼要爭彼此?因此我們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權利,為什麼你我之間要劃一界限呢?這是你方,這是他方,彼此排斥有何道理。再仔細地想,快樂與痛苦,完全與他人有密切關係;進一步想一想,全世界只有你一人,不可能快樂,離苦得樂不是單獨能成辦的,一定與他人有關。即使名望再高,畢竟是一人而已,他人是無數的,我永遠是一個,他人卻是無數的,如果你是智者是願意為一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或是為無數的利益,而放棄一個人的利益呢?為了無數的利益,捨棄個人的利益是應該的,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是不正當的,不是善良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我」看得那麼重要。  從另一角度,一直愛我有什麼好處呢?從無始以來即使是生為一條小蟲,也想快樂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愛我的力量。同樣地如梵天王等,為了害怕自己的快樂失去,一直設法永遠保持快樂,但是也無法辦到。我們今世生為人道,自出生起都為了快樂而努力,甚至在夢中也想得到快樂。今天我們受到愛我執的操縱,完全聽從愛我執的命令,如果聽從命令能夠快樂,今天應該是最快樂的,可是並不快樂呀! 我們從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夠找到一位最主要的人,就是我自己,於是把愛我執當成真正皈依的對象,服侍他永遠作為他的僕人;如果皈依他能夠快樂的話,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努力的夠多了,可是並未得到快樂,今天仍是凡夫。菩薩們就不同,觀察錯誤在那裡,原來都是由愛我執產生,而讓我們痛苦,唯有愛他心能夠真正幫助他人及自己,為了自己快樂培養愛他心,一直到佛果位,努力的精進。 因為愛他心帶來無比的心力及勇氣,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行再多的苦行,也能歡喜的接受,我們從他的勇氣及心力,可以瞭解他們內心有一股無比的清涼、自信和滿足;有這種滿足感,他們在行愛他心時,並非只是一種善行,而是一種快樂,這點我們是可以瞭解的;何況生起勝義菩提心之後,變得無比的功德更不用說了,這些功德是從愛他心而有。如果聽了上述的道理,仍然皈依愛我執,就如同今日並未絲毫改變。所以瞭解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之後。如果過去生我們聽到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接著學習愛他心,今生就不會這麼淒慘了。就是因為不瞭解愛他心的功德,沒有嘗試去學習,所以今天仍隨愛我執而走;既然了知愛他心全給別人利益,就不要皈依愛我執了,就不要把愛我執放在內心最深處,從無始來我們行了太多了,可是今天依然痛苦。 從無始以來,無一人未曾成為我們的親友,由此來培養愛護一切有情眾生。以現前角度來說,我們今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依他人而獲得,如果只是一個人再能幹,也不能有這些東西,今天生活在世間能得到這些安樂,物質的享用,因為有六十多億人口互相依靠的貢獻,他們的貢獻才有今世的安樂。 既然在輪迴中一切的享用由他人而來,何況後世的增上生呢?因為要成辦後世的安樂,所以要守十善業,必須要斷殺生等十惡業;要守護不殺生的戒,要有一個被殺的對象,才能防護不殺;如果沒有別人,如何守不殺戒;其餘也是如此,如無他人,那有十善業可守,就沒有什麼增上生。決定勝由三學成辦,其基礎就是戒學,戒學就有守護不損害他人,如果沒有他人,就沒有這條戒可守,決定勝中更須要緣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悲心,依由悲心而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行六度萬行,成為一切遍智果位的。沒有他人我們不可能成佛,如果說我不愛他人,因為他人不愛我啊!如同我喜歡我的手錶、唸珠等,可是手錶和唸珠不會愛你;如果唸珠被偷,唸珠不會瞋偷的人吧!因為唸珠本身並無感覺,因為唸珠對我有幫助,我喜歡它,既然對你有幫助而喜歡它,而每位眾生真正幫助我們,要快樂就應該真正的去愛一切有情。如果仇敵會造成對我們的傷害,就不需要愛他,如果沒有仇敵,你就不會生氣,就沒有機會修忍辱。因為要修習忍辱,更需面對仇敵,你不可能對釋尊修忍辱,對上師修忍辱;因為你要修忍辱,必須有人傷害你,令你起瞋恚心,所以有仇敵,才能修對治。因此每位都對我們有利,所以應該好好去愛一切有情。 (四)成辦悲心的因緣 成辦悲心的因緣可分為二:一、如何去愛護正在遭遇痛苦的有情。二、痛苦先要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到他人。以上所說的第一因緣,是真正的去愛護一切有情,尤其是對正在遭遇痛苦的這些有情,培養愛心。第二點痛苦要從自身去體會,思惟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苦苦是人人不想要的痛苦感受,連動物也不想要。三苦中最主要的是行苦,我們就是要觀修這部份。壞苦是世人所追求的安樂,因為變異不定,事實上是一種痛苦。如缺錢時痛苦,有了錢覺得快樂,錢多了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就能滿足,當你有了一百元又覺得不夠,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給你帶來快樂,為何性質變了,又給你帶來痛苦,壞苦就是性質變異;如同乞丐可能為了錢財生爭執、嫉妒、但是比起富人爭執嫉妒,差別太大了。富人為了錢財嫉妒爭執,是非常強烈。所以有了外在物質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乍看之下,錢財應該可以滿足我們,為什麼又給我們帶來痛苦呢?壞苦不是一種究竟的快樂,性質一變就成為痛苦的因緣。例如在物質豐富的地方,有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剛得到時覺得快樂,可是過一、二星期後,覺得這東西不流行,丟也不是,放置也不是,不知如何處理,這就是壞苦。本質又在幻變,由快樂變成另一種痛苦,所以若觀修壞苦,並不是內道要求的,真正的一種觀修的苦,因為外道也認為壞苦是痛苦的,他們也有對壞苦產生出離心,如同四禪天以上的外道,追求的是內心的捨受,快樂感受會帶來痛苦,產生厭棄。但是光是快樂感受產生厭離心,不是佛法不共的特徵,佛法是真正了知行苦的過患,產生厭離,這是佛法不共的,是內道真正要觀修的。行苦是隨煩惱及業帶來的藴體,就是痛苦,這就是行苦。總而言之,只要被業及煩惱所繫縛,就永遠沒有快樂。如果了知這點,就會把煩惱視為仇敵,就會想戰勝煩惱,於是產生了出離心。 佛法所說的解脫,絕對不是到一個淨土,是從內心斷除一切痛苦及痛苦的因緣,當下名為解脫。一切因緣法是剎那剎那都在改變,是由因緣而來,改變的性質,是因的本身會改變,所生的果當然會有改變的性質。由此可知,一切的果隨著因而有,完全隨著因而變化的,所以一切果隨因而轉。我們的五蘊也是隨因而轉,由業及煩惱的因,就不是善良的;煩惱是隨無明而來,如果被無明轉,就會有痛苦及不吉祥的內涵存在,所以說行為被無明轉,無自主的被煩惱所轉,怎麼能快樂呢?經由這種方式思惟行苦。 仔細思惟煩惱過患時,在世界上雖然有許多天然災難,是人類製造的,因為人類內心被煩惱操控,產了種種不想要的問題,可見煩惱是多麼恐怖。甚至我們在夢中也會慌恐憂慮等不安產生,也是由煩惱來;當二人相處很好時又突然吵架了,變為永遠的分離,因為煩惱而產生的。在這社會中貪瞋癡越強烈時,這個社會一定不安寧,一個家庭貪瞋癡越強時,也一定無法和睦的。真正為害自己或他人,都是由煩惱所帶來的,應當把煩惱視為仇敵。聽到煩惱是多麼恐怖,因為它名為煩惱;我們一直被煩惱轉,做為煩惱僕人,我們能快樂到那裡?這樣思惟去體會到行苦,再轉移到三界有情身上,才能產生憐憫心。不止如此,也可以體會到在三清淨地的菩薩們,以及阿羅漢果位的聖者,他們雖然已斷煩惱,可是煩惱的習氣仍存在,也是不得真正的自在。所以痛苦要由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移到他人。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以上包括暇滿義大,念死無常,皈依,以及業果的內容。經由痛苦的認識,希求增上生的安樂,再介紹輪迴的苦相,生起出離及解脫的希求心,最後介紹苦諦及集諦等四諦行相,說三學處,以及修菩提心的前行基礎。 (五)萬丈高樓從地起 每年都有請法團從台灣來,我們有這麼好的法緣。宗大師有一段祈願文:「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讓它再度興盛,未興盛地方,讓它興盛。」對你們說法是「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再度興盛。」生為漢人,原始父母所留下的宗教信仰,多數都是佛教,正如宗大師的第一句話:「讓它再度興盛。」對來自西方的朋友們,原有的宗教信仰,並不是佛教,我是說最好保持原有的宗教信仰,比較安全,有時在短時間突然改變宗教信仰,一下無法接受,最後產生內心的不安,以及多餘的疑慮,所以勸你們好好的思惟,再來改變。當然每人的根器、智慧,以及希求有所不同,經由多年的學習,對佛法產生信心,不只如此,而且真正的學習,由於這種經驗深深的感覺,真得體會佛法可以帶來這一生的快樂,有此十分把握,改變宗教信仰就比較合適。總而言之,我們都是要離苦得樂的,每天都快樂,不但自己想要快樂,也給他人快樂;死的時候感覺有利益的,這樣快樂安祥的走過人生旅途,不是很美好嗎?即使沒有前生後世,就以今世來說,快樂也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否則生在這世間內心焦慮不安,沒有平靜過,而且造成他人的傷害,一直影響
本文档为【11. 「世世常行菩薩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54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8KB
软件:Word
页数:8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21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