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伍子胥变文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伍子胥变文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举报
开通vip

伍子胥变文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2008年第5期 (总第111期) 敦煌研究 DUNHUANGRESEARCH N0.5.2008 T()TAL111 《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单 芳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摘要:伍员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春秋战国以来,载录伍员事迹的史传稗说代不乏籍,敷 衍伍员故事的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伍子胥变文》与杂剧《伍员吹箫》就是以伍员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说唱 和戏曲文学作品。《伍子胥变文》是唐代敦煌文学敷衍这一题材的唯一作...

伍子胥变文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2008年第5期 (总第111期) 敦煌研究 DUNHUANGRESEARCH N0.5.2008 T()TAL111 《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单 芳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摘要:伍员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春秋战国以来,载录伍员事迹的史传稗说代不乏籍,敷 衍伍员故事的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伍子胥变文》与杂剧《伍员吹箫》就是以伍员故事为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创作的说唱 和戏曲文学作品。《伍子胥变文》是唐代敦煌文学敷衍这一题材的唯一作品,《伍员吹箫》是谱叙这一题材最有深刻思想 意蕴,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现存杂剧。这两部作品虽都以春秋时期楚国伍员替父兄报仇的历史事实为素材,却由于作品文 本体式与作者思想倾向、艺术功力的不同,在创作方面也呈现出了显著区别与悬殊差异。比较它们的异同,对深入认识 和准确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中国俗文学在唐元时代的演变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伍子胥变文》;《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中图分类号:1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8105—0045—06 伍员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影响深远的历史 人物。他个性的独特鲜明、意志的坚定执著、命途 的舛逆遑危、下场的惨烈悲凄,一直使后世时生惋 惜,常感唏嘘。春秋战国以来,载录伍员事迹的史 传稗说代不乏籍,敷衍伍员故事的文学作品更是 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伍子胥变文》[J】与杂剧《伍 员吹箫》[2]就是以伍员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说唱和 戏曲文学作品。《伍子胥变文》是唐代敦煌文学敷 衍这一题材的唯一作品,“在变文中可算是一篇大 作”[31;元代敷衍这一题材的杂剧虽不止《伍员吹 箫》,但《伍员吹箫》无疑是谱叙这一题材最有深刻 思想意蕴、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现存杂剧,是中国古 代“史剧杰作之一”,与《赵氏孤儿》被并誉为“复仇 剧的双璧”¨]。它们是唐变文和元杂剧敷衍这一 题材的佳构杰作。这两部作品虽然都以春秋时期 楚国伍员替父兄报仇的历史事实为素材,但是由 于作品文本体式与作者思想倾向、艺术功力的不 同,它们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形象塑造、情节设 置、结构布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区 别与悬殊差异。 《伍子胥变文》现存四卷,都有不同程度的残 缺,但绝大部分情节仍保留下来了,整合校理后的 全文尚达一万六七千字。未著撰写者。四卷均无 标题。总是冠诸已编纂的各类敦煌变文集之篇 首。《伍子胥变文》原件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法 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原编号依次为P.3213、 S.6321、S.328、P.2794。P.3213卷存故事开端 部分;S.6321卷存12行,其中6行残缺;s.328卷 是故事的主体,多存;P.2794卷仅存两小节,且夹 录于S.328卷内。各卷经王重民、王庆菽、向达、 周一良、启功、曾毅公、项楚、黄征、张涌泉诸学者 不止一次地辛勤编纂和细致整理,《伍子胥变文》 已拥有了适合阅读、方便研究的多种版本。而《伍 员吹箫》杂剧则迥然不同,它标明作者是李寿卿, 太原人。虽生卒年无考,却与纪君祥、郑廷玉同 辈。所作杂剧九种,只存《伍员吹箫》、《度柳翠》。 《伍员吹箫》共四折一楔子,楔子处于第三、四折之 间,曲白无损,结构完整,是典范的元杂剧作品。 收稿日期:2007—11—26 作者简介:单芳(1965~),女,山西省临汾市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 ·45· 万方数据 此剧曹本《录鬼簿》、《也是园书目》、《今乐考证》、 《曲录》皆著录为繁名“说专诸伍员吹箫”,贾本《录 鬼簿》、《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曲海目》、《曲 海总目提要》皆著录为简名“伍员吹箫”。传存版 本唯《元曲选》本。今有卢前编纂《元人杂剧全 集》、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王学奇等主编《元曲 选校注》、徐征等主编《全元曲》收录并作过校勘。 《伍子胥变文》的流传虽备受劫难,却极富传奇色 彩,似触尽霉头,颇引世人瞩目,乃不幸中之大幸。 《伍员吹箫》虽不似《伍子胥变文》惊心动魄,却平 安顺遂,毫末未损,亦当为一种幸运。从体制看, 《伍子胥变文》是民间说唱文学,《伍员吹箫》是戏 曲作品。前者是说唱者个人以第三人称讲述故事 的叙事体,后者则是各种角色以第一人称登台表 演的代言体。王国维曾不无精辟地指出从叙事体 演变为代言体“不可谓非戏曲上之一大进步-ES], 而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异同,也正可以从个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角度准确揭示说唱文学与戏曲艺术之间所秉承 的难以割裂的血缘联系。 《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的取材视角各不 相同。《伍子胥变文》基本谱叙了伍员大半世的荣 辱浮沉与生离死别,乃全方位的观照与全知视角 的叙述,人物、作者语言相辅相成。它从楚平王依 照大夫魏陵谀言将已娶为太子妻的秦女纳为后 妃,伍奢犯颜直谏,与长子伍尚惨遭诛戮,从伍员 独自逃亡开始,直至伍员遇害、越国兵临城下、吴 王夜梦伍员忠谏结束。先写伍员离开梁国,经莽 荡山来到颍水边,逢拍纱女,拍纱女不仅指路贻 饭,且为使伍员行踪保密而抱石投河。次写伍员 先后遇见亲属阿姊、外甥、妻子以及吴江渔人,阿 姊、妻子机智、勇敢地帮助、保护他,外甥却心生歹 意,阴谋捉他领赏;渔人惠食应渡,拒受赠剑,指教 投谒吴王之法后覆船溺水。再写伍员被拜为吴国 辅政大臣,率军伐楚,拔取郢都,掘平王尸。吊父兄 灵,斩昭王,杀魏陵;闻渔人之子歌罢伐郑之念,感 兵士“得他一食,惭人一饱;得他两食,谢他不足” 之言弃攻梁之谋;祭拍纱女,惩处外甥,答谢妻姊; 立为大相,打败越国。最后写夫差为吴王偏信伯 豁,伍员因解梦不周,恼夫差而遭嫉恨,饮剑自刎; 越国来犯,夫差梦见伍员,方悟伍员忠贞。《伍员 吹箫》杂剧则截取伍员一生的四个关联紧密的主 要片断,仅把伍员处于人生低谷和巅峰时期的两 个极端展示给读者、观众,属于局部的观照与限知 · 46· 视角的叙述,只有人物语言。它从费无忌进谗楚 平公冤杀伍奢、伍尚满门三百口,派儿子费得雄矫 旨宣伍员还朝始,至伍员报家仇、罢伐郑、赡养浣 纱女之母浣婆婆终。先写费无忌派费得雄“赚”伍 员回朝,楚公子芈建携幼儿芈胜报信,伍员怒打费 得雄,与芈建和芈胜一起投奔郑国借兵。次写费 无忌派神射养由基暗杀伍员,养由基连发三枝无 头箭放过伍员,芈建死于乱军,伍员抱芈胜逃往吴 国,路遇浣纱女、渔翁闯丘亮帮助,为使伍员行踪 保密,两人双双殉身。再写伍员到吴国淹留十八 年,未借得吴兵,流落街头,吹箫为生,结识义士专 诸,发誓帮他破楚报仇。最后写伍员借得吴兵伐 楚,活捉费无忌,攻克郢都,掘平王尸,亲鞭三百, 报仇雪恨;闽庐即位,杀费无忌;伍员罢伐郑之兵, 赡养浣婆婆终身。这两部作品虽都由四部分构 成,但时间、容量各有定准。《伍子胥变文》历时较 长,一直写到伍员死后越王勾践讨伐吴王夫差; 《伍员吹箫》则历时较短,只写到伍员报仇。吴王闺 庐即位。前者容量较大,后者容量较小。 从题材改编的角度看,《伍子胥变文》和《伍员 吹箫》杂剧都没有脱.离历史的重大背景与主干框 架,像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伍奢、伍尚,伍员出逃, 路遇渔父、击绵女相助,投奔吴国,伐楚破郢,掘墓 鞭尸报仇诸史实[6],两部作品虽都未摒弃,但更多 的情节则来源于对史实的改造或虚构。《伍子胥 变文》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对史实的改造 或虚构幅度偏大;《伍员吹箫》杂剧虽也有改造或 虚构,但幅度偏小。《伍子胥变文》把向楚平王进 谗的奸佞由费无忌改为魏陵,虚构出阿姊、外甥、 妻子诸人物及其言行举止,将击绵女改为拍纱女, 伍员与渔人遇合分离、带兵攻打楚国、掘墓发尸祭 灵、兴兵伐郑梁又罢之以及吴越争霸、吴王夜梦、 伍员被杀、夫差悔悟的细微情节的铺陈及其具体 景物、真切氛围的描写,都出自作者的心灵妙笔, 史籍俱无丝毫记载。《伍员吹箫》的虚构则体现在 伍员来到楚国后,淹留十八年,多次向吴王借兵, 均被借故推脱,遂流落街头,靠在牛王庙赛社吹箫 乞食为生以及结拜专诸、专诸妻由代母训诫到为 成全贤士自刎身亡,增添了费得雄、养由基、社长、 里正、专诸妻田氏、浣婆婆和村厮儿等人物,击绵 女改为浣纱女,无名氏渔翁改为有姓有名的渔翁 阃丘亮,这些属于作者的改造增饰,史籍也无任何 记载。《伍子胥变文》没有伍员流落街头、吹箫乞 万方数据 食的情节,《伍员吹箫》没有伍奢、伍尚遇害,伍员 出逃路遇阿姊、外甥、妻子和后来被杀以及吴王夜 梦伍员忠谏的情节。两相对照,正可互补,也使它 们在题材的取舍上显得各有侧重,自禀千秋。 《伍子胥变文》和《伍员吹箫》虽都以伍员大半 世的荣辱浮沉和生离死别为题材,但在主题表现 上却蕴蓄着两位作者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 向。《伍子胥变文》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楚平 王、吴王夫差诸荒淫昏聩的最高统治者。楚平王 是一位淫乱贪婪和残暴狠毒的君主,当他见到已 被娶为太子妻的秦女“姿容丽质”时,“忽生虎狼之 心”。魏陵“曲取王情”,劝楚平王纳为妃后,楚平 王闻魏陵语喜不自胜,即“纳秦女为妃,在内三日 不朝”;当伍奢因为此事“不惧雷电之威,披发直至 殿前,触圣情而直谏”时,楚平王竟残暴地杀害了 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并敕命悬赏追捕次子伍员,以 期斩草除根。通过这些描写无情地暴露了楚平王 为使自己的荒淫行径畅通无阻而不惜钳铟臣口、 屠戮忠良的凶残本性。与楚平王相类似的君主还 有吴王夫差。吴王阖庐临终虽嘱咐太子夫差“汝 后安国治人,一取相国子胥之语”,但夫差为吴王 后并未履行阖庐的临终遗嘱。夫差因夜晚做得殿 上有神光、城头郁郁苍苍、城门交兵斗战、血流南 北等四梦,未知隐寓何意,便召伯鼯、伍员解梦。 伯鼯迎合夫差,佯称所梦皆为吉兆,而伍员从吴国 利益出发,言夫差所梦皆为凶兆。夫差闻伍员语, ‘‘振睛努目,拍陛大嗔”,道“老臣监监,光咒我国”, 遂赐伍员烛玉之剑,令遣自死。一代勋臣,竞因此 殒命.可见夫差何等愚昧昏聩。作者同样对夫差 的昏庸无能、不分善恶、不辨是非和听信谗言给予 了无情地批判。这两个统治者都不是忧国忧民的 明君,他们喜欢安逸享乐和阿谀奉承,根本不顾国 家命运和社稷安危,实为古代一切昏君的代表。 《伍员吹箫》则虽写到楚平王,但他始终没有出场。 从剧情看,楚平王是一位从不过问朝政的昏君,朝 政完全由谗臣费无忌掌控。伍员虽也“将他坟基 掘开,取出尸首”,“亲鞭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但 作者把所有罪责只归咎于谗臣费无忌,对楚平王 并未作过多谴责。这使它的主题表现的分量明显 赶不上《伍子胥变文》。 然而,从揭露奸佞小人丑恶嘴脸与无耻行径 的深刻性看,与《伍子胥变文》相比,《伍员吹箫》并 不逊色。《伍子胥变文》描写了两个奸佞小人,一 为魏陵,一为伯鼯。魏陵是一个专讨楚平王欢心 的奸佞小人,楚平王乍生欲纳秦女之意,他便立刻 心领神会地劝楚平王说:“愿陛下自纳为妃后。东 宫太子,别与外求。美女无穷,岂妨大道?”他替楚 平王荒淫贪婪恶行扫除了心理和舆论上的障碍。 魏陵巧言令色,助纣为虐,是楚平王迫害伍奢一家 的帮凶。另一个奸佞小人是吴国的伯豁,作为吴 王夫差的嬖臣,他从不眷顾国家安危,只知一味向 夫差谄媚。伍员被杀害后,伯豁更受夫差倚重。 他非常贪婪,连越国范蠡也知道“宰鼯好之金宝, 好之美女”。越国把丽水黄金、荆山白玉、东海明 珠、南国美女送给他,他见“美女轻盈,明珠昭灼, 黄金焕然,白玉列瑕”,乃“欢欣受纳”,以致作者也 直言不讳地径称伯鼯为佞臣。作者虽未写他迫害 伍员,但他的曲意逢迎和贪财好色却表现得十分 突出。除魏陵和伯瓠,《伍子胥变文》还抨击了伍 员的两个外甥子安、子永,他们在悬赏面前,迷失 本性,丧尽天良,为获得悬赏竟不惜出卖阿舅,这 种见钱眼开、因利忘义的小人为世所唾弃。《伍员 吹箫》杂剧虽只写了奸佞小人费无忌,但把抨击的 对象直接指向费无忌,作者把他作为奸佞小人的 代表,作为伍奢、伍尚、伍员诸忠良的对立面,第 一、二折和楔子他都出场,写他诬陷伍奢,假楚平 公之命杀害伍奢、伍尚及其家属,既矫旨派费得雄 赚伍员还朝,又派神射养由基前往暗杀伍员。《伍 子胥变文》所描写的魏陵、伯豁还不是伍员一家的 夙敌,而《伍员吹箫》杂剧所描写的费无忌则是伍 员一家的死对头。 伍员是《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的主角, 两部作品虽都通过伍员被通缉后悲惨遭遇和坎坷 经历的细致描写,由衷地歌颂了伍员勇敢顽强、执 著坚毅、忍辱负重、正气凛然的优秀品质,但《伍子 胥变文》更能令人震撼。《伍子胥变文》不仅描写 了伍员没有立刻跟随兄长伍尚去楚国救父亲与他 选择出逃以及逃亡途中遭受各种磨难的坎坷经 历,而且叙述了伍员亡命吴国、借兵复仇、立为相 国、因吴王信谗而被残忍屠戮的曲折过程。他坚 持留下为后来事实证明就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如 果听信诈传家书而返楚的话,那就跟伍尚一样自 投罗网。他选择了出逃,这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出 于深思熟虑之后以待将来报仇的长远打算。伍员 虽然被通缉,但自主而富于智慧。他面对拍纱女 的询问,说自己是楚人“充越使”,遭盗迷路,“乞为 ·47· 万方数据 指南”,不敢望饭。他很快领会了阿姊取葫芦盛 饭,将苦苣为荠的巧妙暗示,以“哽咽声嘶,不敢大 哭”作别。他还用咒语巫事禳解了两个外甥设置 的陷阱。为不败大义,他当着妻子的面立即打落 了有明显相貌特征的双板齿。他听从渔人指示投 奔吴国,“入于都市,泥涂其面,披发獐狂,东西驰 走,大哭三声”。作品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描写 伍员的逃难经历,主要是借通过伍员逃亡经历的 各种灾难来表现他韬晦隐忍以图大义的复仇精 神。他为报父兄枉杀之仇,不畏千难万险,不惜遭 困受屈,在吴王阖庐的支持下手斩昏君楚昭王和 奸臣魏陵,掘楚平王坟墓,焚尸骸,终于替父兄申 冤报仇。作品还通过伍员在夫差王时期因为忠谏 获咎、死于谗谤历史事实的描写,讴歌了伍员披肝 沥胆、忧国忧民的忠贞精神。伍员虽然复仇,但终 究未能逃脱被赐死的结局,这是一个悲剧。 《伍员吹箫》则把伍员作为正末,四折一楔子 全由他一人主唱。伍员始终作为第一人称出现, 形象更为突出醒目,角色更受作者关注,最后以一 个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下场”。作品既描写了伍员 的漫长磨难,又叙述了他借兵十万报仇雪恨、替吴 国图谋恢复的短暂辉煌。他爱憎分明,恩仇必报, 对费无忌、楚平王决不心慈手软,对浣纱婆婆、闾 丘亮儿子则情深义重,恩重如山。正如有学者评 价此剧时概括说“剧本的主题主要是复仇,其次是 报恩”[7|,剧作也借吴王之口表达了“报恩报仇豪 侠的勾当”的主题倾向。 就这一点看,《伍员吹箫》比《伍子胥变文》更 精炼更专一,更明晰更确定。两部作品虽都贯穿 着复仇报恩思想,却各有不同,《伍员吹箫》杂剧全 剧表现的就是复仇报恩,而《伍子胥变文》则把复 仇报恩作为重点,另外还蕴含着伍奢和伍尚为楚、 伍员为吴的忠君报国意识与越国勾践卧薪尝胆图 谋复兴的奋斗精神以及占卜解梦、神灵鬼验的迷 信思想,主题比《伍员吹箫》更复杂更广阔。而作 为伍员代表的正义力量的支持者,两部作品除浣 纱女和渔翁共有外,《伍子胥变文》还塑造了阿姊、 妻子等亲属形象,《伍员吹箫》则塑造了芈建、养由 基、专诸、专诸妻田氏等社会形象,力量的广泛性 超过了《伍子胥变文》只囿于家庭的单一性,由此 也可以窥见从唐到元作者在审视伍员题材时思想 倾向的转化和变迁。 《伍子胥变文》描写的人物数量,虽与《伍员吹 ·48· 箫》杂剧基本相等,但阵容略占优势。它写到的人 物既有国王楚平王、楚昭王与吴王阖庐、夫差以及 郑王、梁王、越王、楚王妃秦女,也有忠臣伍奢、伍 尚、伍员、范蠡与奸臣魏陵、伯豁,还有普通人物浣 纱女、阿姊、妻子、渔人、两个外甥、渔人之子。《伍 员吹箫》杂剧的人物则是国王楚昭王、吴王阉庐和 郑王子产、楚太子芈建及其子芈胜,忠臣伍员、神 射养由基、义士专诸,奸臣费无忌、费得雄,普通人 物浣纱女、浣纱婆婆、渔人闾丘亮及其儿子、专诸 妻、无路子、里正、社长。 论主角伍员,《伍子胥变文》塑造的伍员精神 恍惚,气质抑郁,心情凄苦,态度谦卑,忍气吞声, 委曲求全,阴柔内敛,悲观消极,形象灰暗;而《伍 员吹箫》杂剧塑造的伍员则坚定自信,顽强勇敢, 乐观积极,阳刚外向,特立独行,正义凛然,形象鲜 亮。所以,《伍子胥变文》中的伍员始终郁郁寡欢, 闷闷不乐,未能给读者以鼓舞以希望;而《伍员吹 箫》杂剧中的伍员则坚贞刚烈,不屈不挠,能给观 众以信心以期待。前者是悲剧的人生观,后者是 喜剧的人生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各不 相同的人生态度。 两部作品在人物描写上所花笔墨也存在多少 的不同。从整体看,《伍子胥变文》在全部人物身 上所花笔墨要比《伍员吹箫》多,不仅主要人物如 此,而且次要人物也是如此。这实际上是因为两 部作品各自体制不同所致,杂剧篇幅有定格,不能 随便挥写;变文篇幅无定格,可以任意增减。然 而,《伍员吹箫》的人物都比《伍子胥变文》突出醒 目,它们以角色扮演出现在观众眼前,而《伍子胥 变文》的人物只能依靠听众的耳朵去感受,直观 性、立体性和真实性都要逊色得多。这也是戏曲 艺术比说唱艺术优越的地方。 《伍子胥变文》的情节设置比《伍员吹箫》细致 曲折,不仅相同的情节如此,而且不同的情节也是 如此。像伍员路遇渔翁的情节,《伍子胥变文》先 写江岸悲凉寂阒的环境氛围;次写伍员求渡与渔 人应渡的默契问答;再写渔人主动回家取饭与伍 员“两共同餐”;复写伍员酬谢赠剑,因渔人不受而 掷剑江涛,江神为之惊惧;最后写渔人指教伍员弃 越投吴的办法,自己却“覆船而死”。每个细节都 比较繁复,既有人物对话和作者旁白叙述,也有人 物行动、心理以及环境、氛围烘托的描写,显得合 情合理,浑厚丰满。《伍员吹箫》则直接写伍员与 万方数据 渔翁问答,一见渔翁就喊“渔翁,快撑船来渡我过 江去”,渔翁问他是什么人,他回答“我是楚将伍员 是也”。虽也符合伍员逃亡的仓皇心境,却显得冒 昧唐突,没有任何掩饰,忽视了伍员被追捕身份的 实际;而写渔翁赐饭、伍员赠剑、渔翁拒受自刎诸 情节虽基本与《伍子胥变文》吻合,却简约短促得 多,既无作者旁白、人物心理描写,又无环境、氛围 烘托,缺少铺垫,突兀而略欠自然。 这一点从两部作品不同的情节也可以看出 来。《伍子胥变文》在描写伍员与妻子相逢情节时 就特别具体生动,先通过29九句唱词叙述妻子的 疑问和伍员的解释,再通过具有双关功能的药名 诗的互相暗示,还通过40句唱词表现夫妻之间的 宽慰和劝勉,把离别夫妻长久没有交流而产生的 怨恨、忧虑以及沟通后的体谅、眷恋表现得委曲详 宜,甚为感人。《伍员吹箫》在描写伍员流落街头 18年靠赛社吹箫度日情节则显得过于简略,18年 光景作为暗场一笔带过,赛社吹箫度日虽也有里 正和社长转述,但伍员自己的唱白则太少,曲牌只 有“粉蝶儿“醉春风”,宾白也只有“兀那里赛牛王 社儿,我去吹一曲,讨一钟酒吃咱”、“老者支揖 哩”、“我吹一曲讨一钟酒吃,有什么不是处“三句。 这种简略的描写显然不利于表现落难伍员的狼狈 形象。然而,《伍子胥变文》的情节比《伍员吹箫》 细致曲折,并不意味着《伍员吹箫》在艺术成就上 没有前进反而倒退了。这种悬殊的差异实际上更 多地取决于两种作品各自不同文体。 《伍员吹箫》的结构比《伍子胥变文》整齐紧 凑。它是典范的四折一楔子的元杂剧体例,结构 也就由四个大板块和一个小板块组成的。四个大 板块即四折,一个小板块即楔子。前者是主体,后 者是辅助。费无忌杀害伍奢一家后派费得雄“赚” 伍员还朝,伍员预先获得消息,痛打费得雄,与公 子芈建外逃,为板块之一;费无忌派神射养由基杀 伍员,养由基放过伍员,伍员逃往郑国,郑子产生 害意,公子芈建死于乱军,伍员投奔吴国,路遇浣 纱女、渔翁帮助,为不泄露伍员踪迹,两人先后自 尽,为板块之二;伍员流落吴国18年,靠吹箫度 日,结识专诸,专诸愿意帮助伍员复仇,又因亡母 遗言照顾妻室难以出行,其妻为成就丈夫的贤士 之名取剑自刎,为板块之三;伍员斩费无忌,将伐 郑,渔翁之子前来为郑国求情,以自刎相挟请罢 兵,伍员依允,重赏渔翁之子,赡养浣纱女之母,为 板块之四。伍员借得吴兵伐楚,活捉费无忌,将已 死的楚平王从墓中掘出,鞭尸三百,介于第三、四 折间,为该剧辅助。这主体及辅助在整体上布局 既匀称榫卯又肯綮,毫无累赘、臃肿之感。而《伍 子胥变文》的结构则显得松散随意,弥欠匠心。它 的主体由逃亡和复仇两部分构成,前者分为遇拍 纱女、阿姊、两个外甥、妻子、渔翁五节,后者分为 伐楚取胜与伐郑、梁未果三节,篇幅差可对称。开 头所写楚平王受魏陵撺掇强娶太子妃一节,中间 所写伍员治理吴国、打败越国两节,最后所写伍员 之死和越国来犯两节应该说都属此题材的创作范 畴,但这五节显得有些游移,与主体结合不甚紧 密。还有文本的残缺也容易使人对它的结构的完 整性产生误解。这些造成了《伍子胥变文》的结构 不如《伍员吹箫》杂剧整齐划一、紧凑匀称。 从表现手法方面看,《伍子胥变文》比《伍员吹 箫》要丰富而多样。作为敦煌说唱文学的代表, 《伍子胥变文》也运用了铺陈敷衍、想象虚构、夸张 渲染等表现手法[8]。铺陈敷衍的表现手法像伍员 逃亡遇渔夫事,《史记》用了61个字,《吴越春秋》 用409个字,它则发挥到2500多字,从而使这一 情节变得充实生动,连贯完整。想象虚构的表现 手法像伍员路遇阿姊、外甥、妻子的情节都为史实 所无,作者为了强化伍员罹难逃亡的偃蹇效果,虚 构了这三个细节。关于人物肖像、环境氛围描写 也不乏想象的手法,如写秦女时说“眉如尽月,颊 似凝光,眼似流星,面如花色,鼻直额方,耳似硝 珠,手垂过膝,拾指纤长”;描写伍员将见阿姊时说 “风尘惨面,蓬尘哄天,精神暴乱,忽至深川,水泉 无底,岸阔无边,登山入谷,绕涧寻源,龙蛇塞路, 拔剑荡前,虎狼满道,遂即张弦”。 至于夸张渲染则更繁多,像描写伍员赠剑渔 夫,渔夫不受,遂掷剑于江,江水“放神光而焕烂”, “剑乃三涌三没,水上偏偏”,其吼声使“鱼鳖忙怕 攒泥,鱼龙奔波透出”;描写伍员复仇后祭奠父兄, “发声大哭”,感动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云昏 雾暗,地动山摧”、“鱼龙饮泣,江水不潮,涧竭泉 枯,风尘惨烈”。 此外,它还运用了暗示、象征、双关、梦境等多 种表现手法,以至被后世誉为民间文学谱写伍员 故事的“祖祢”[引。而《伍员吹箫》以写实为主,除 伍员赛社吹箫的情节出自作者虚构外,其余都以 史实作依据。虽也铺陈敷衍,却少想象、夸张、渲 ·49· 万方数据 染,更无神出鬼没和梦幻灵异,情节建立在坚实且 符合逻辑的题材基础之上,既未摒弃虚构.又不荒 诞离奇。从这一点来说,《伍员吹箫》也是难能可 贵的,与捏造杜撰的牵强附会之作是不同。 《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不仅在思想和艺 术方面存在着悬殊差异,而且对后世影响也是明 显不同的。《伍子胥变文》作为敦煌宝藏自唐末人 莫高窟至20世纪初被发现一直与世隔绝,宋元明 清四代正是各种文学艺术互相交流、借鉴而发展 繁荣的兴盛时期,因而它对这一时期同类题材的 小说、戏曲没有任何影响[10。。但《伍员吹箫》则不 同,它对元代及后世同类题材创作的影响十分巨 大。以伍员临潼斗宝、举鼎、挂印,伍员守樊城、父 兄被杀以及出逃吴国、灭楚与申包胥复楚,伍员任 吴相与遭夫差威逼自杀及其儿子事迹、伍员保护 楚太子妃马昭仪亡命等故事为题材的杂剧、传奇 京剧就将近30种,虽多散佚,存者寥寥,却可以看 出它的诱人魅力[11I。值得说明的是,《伍子胥变 文》与《伍员吹箫》在创作上没有传承关系,前者未 能沾溉后者,后者也未能借鉴前者,它们是各自依 据历史背景创作的,《伍员吹箫》的李寿卿根本不 知道《伍子胥变文》。尽管如此,从这一题材现存 的作品看,《伍子胥变文》和《伍员吹箫》却是唐五 代以来叙事文学艺术敷衍伍员故事、塑造伍员形 象最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 50· 很重要的地位。比较它们的异同,对深入认识和 准确评价中国俗文学在唐元时代的演变发展具有 弥足珍贵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意义。 ◆考文献: [1]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EM3.北京:中华书局, 1997. [2]王季思.全元戏曲:卷2E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3]颜廷亮.敦煌文学概论I-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257. [43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第5章EM3.北京。中国戏 剧出版社,2957. [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王国维文集:卷1.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60. [6]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504. E73史铁良,李寿卿.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IM].郑州:中 州古籍出版社,1992:48. [83单芳.敦煌说唱文学的叙事艺术EJ].敦煌研究. 2005。(6). [9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3.上海:东方出版社, 1996:205. r10]朱一玄,等.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2005:461. [11]李惨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IM].北京:文化艺术出 版社,1997:37. (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编辑萧 阳)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伍子胥变文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78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2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29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