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_动词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_动词

举报
开通vip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_动词 138 2007·3 摘 要:文章通过考察上古时期“破、折、断、裂、残、败”等六个强及物性动词逐步发展出形容词 用法的历程,指出“及物动词→状态动词→形容词”这一演变规律可能是一条比较普遍的规律。 关键词:及物动词 状态动词 形容词 共性 一、引言 目前,各种古汉语语法教材及大量研究论著经常讲到的词类活用类型有:1. 动词、形 容词活用为名词;2.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4.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由以上各种类型的活用可知,活用主要发生在名、动、形这 三种词类...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_动词
138 2007·3 摘 要:文章通过考察上古时期“破、折、断、裂、残、败”等六个强及物性动词逐步发展出形容词 用法的历程,指出“及物动词→状态动词→形容词”这一演变规律可能是一条比较普遍的规律。 关键词:及物动词 状态动词 形容词 共性 一、引言 目前,各种古汉语语法教材及大量研究论著经常讲到的词类活用类型有:1. 动词、形 容词活用为名词;2.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4.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由以上各种类型的活用可知,活用主要发生在名、动、形这 三种词类中,它们三者之间的活用情况可以图示如下: 名 词 形容词 意动用法 动 词 使动用法 从上图可以看出,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包括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名词等,但 是,动词、名词等却从来不能活用为形容词,也就是说,形容词只是活用为他类词,他类 词却从不活用为形容词。这就意味着在汉语词类的历史演变中,形容词不断地向其它词类 转化,而他类词却从来不向形容词转化。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形容词在汉语词类发展过程 中就是一个只出不进的类,其发展势必停滞不前,其成员也将逐渐减少;即便不减少,至 少也会是相当封闭。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除了本来就存在的形容词之外,汉语形容 词还有两个重要来源,即:1. 来源于动词;2. 来源于名词。部分动词经由状态动词发展为 动、形兼类词,部分名词通过性状义的独立成词发展为名、形兼类词,这是汉语形容词的 两个重要来源。对此,各种古汉语教材及论著很少提及。本文探讨由动词演变出形容词这 类情况,通过考察“破”、“折”、“断”、“裂”、“残”、“败”等六个动词演变出形容词用法 的历程,对这一词类转变规律加以探讨,从而为汉语词类研究及语言共性的探索贡献绵薄。 至于由名词演变出形容词,我们将另文探讨。 宋亚云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 动 词 139 二、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形容词 2.1破 “破”在上古时期主要有 3种用法,即带宾语、不带宾语、构成连用式。各举 1例: (1)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 箧) (2)燕攻齐,齐破。(战国策·齐策) (3)昔者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破范、中行。(战国策·秦策) 形容词“破”当由“齐破”这种及物动词的反宾为主用法 (被动用法)发展而来。战 国以降,“破”搭配的主语由表示国家的名词性成分扩展到表示表示一般自然物的名词,主 语的语义角色由受事变为当事,例如: (4)风至苕折,卵破子死。(荀子·劝学篇) (5)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荀子·法行篇) 战国时期,“破”虽然可以做定语,但这是作为及物动词来充当定语,如: (6)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战国策·燕策) “破燕”义为“被攻破的燕国”,不过,理解为“残破的”也未尝不可。这种用法很少, 仅在《战国策》中出现 5 例,即“破燕”(2次)、“破齐”、“破国”、“破军”,中心语没有 表示自然物的名词。“破”做定语修饰一般自然物而非表示国家的集体名词出现在东汉注释 语言和佛经文献中,如: (7)蓬户瓮牖,揉桑为枢。(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编蓬为户,以破瓮蔽牖, 揉桑条以为户枢。” (8)是身为譬如破瓶常漏。(东汉安世高译《地道经》, T15/236a) (9)于是净眼在破墙中藏,闻众人云云声,便于墙中倾顾盗视。(东汉康孟详译《 佛说兴起行经》卷上,T04/165a) 这种用法的逐步增多,标志着东汉时期“破”的形容词性逐步增强。因此,我们可以 说,“破”在东汉时期已经成为一个动、形兼类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破”作为形容词 可以自由地做定语、谓语、补语,如: (10)邓曰:“有愧於叔达,不能不恨於破甑!”(世说新语·黜免) (11)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润。(齐民要术·种葵) (12)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齐民要术·养鸡) 2.2折 “折”在上古时期有两个读音:带宾语时读照母,《经典释文》注“之设反”或“之舌 反”;不带宾语时,《经典释文》不注音,这有两种可能:(一)作如字读,读市列切,禅 母;(二)读“之设反”或“之舌反”,照母。究竟读哪一个读音,《释文》没有交待。上古 时期,“折”的及物用法几乎占了一半,不及物用法约占三分之一,与其他动词连用约占十 分之一,各举 1例: (13)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动词 140 2007·3 (14)工匠不得施其技巧,故屋坏弓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5)吾闻王室之礼无毁折,今此何礼也?(国语·周语中) 形容词“折”也是由反宾为主的用法发展而来,“屋坏弓折”中的“折”已经比较接近 于形容词了。上古时期,“折”还可以做定语,但是用例较少,如: (16)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说明,上古时期的“折”已经是一个动、形兼类词。“折”不带宾语,单独做谓语比 较自由,搭配的当事主语也十分广泛,有“栋、枝、矛戟、剑、车轴、木”等等,如: (17)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8)又柔则锩,坚则折。剑折且锩,焉得为利剑?(吕氏春秋·别类) (19)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0)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韩非子·亡征) 但是直到东汉乃至魏晋南北朝以后,“折”做定语和做补语的用法才逐渐增多,例如: (21)殷豫章与书,送一折角如意以调之。(世说新语·排调) (22)左捉破器,右持折杖。卑言求哀,从人乞丐。(贤愚经 T04,p0410) (23)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论衡·龙虚篇) (24)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百喻经 T04,p0551) 2.3断 上古时期,“断”是一个强及物性动词,绝大部分“断”都带宾语,极少数不带宾语, 约有十分之一的“断”用于连动式,各举 1例: (25)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26)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切肉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韩非子·内储 说下) (27)詈侮 搏,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藉靡后缚。(荀子·正论篇) “断”不带宾语时,构成的组合形式有:“婴之者断”、“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风靡骨 断而发不断”、“物不断”、“手断”,这些“NP+断”比较接近于描写句,“断”具有状态动 词的特征。“断”和其它谓词连用时,使用的还是及物性的“断”,如:“斩断”、“断割”、 “断绝”、“击断”,等等。 两汉时期,“断”仍然具有强及物性,但东汉佛经中的“断”在继续保持强及物性的同 时还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1.“断”不带宾语而用来陈述主语状态的用例渐渐增多;2.“断” 常常和显性致使标记“使”、“令”共现;3.“断绝”、“断坏”、“断灭”等形式相继出现,更 加凸现了其描写性,各举 1例: (28)无忧喜想,生死根断。(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 T04,p0161) (29)弊魔不能制令得断。(《道行般若经》卷五 T08,p0448) (30)脓血流溢,肢节断坏,屋室众具,皆似冢墓。(《中本起经》卷上 T04,p0149) 在东汉注释语言中,“断”还可以做定语,这意味着“断”的形容词性开始确立,如: (31)兕虎在于后,随侯之珠在于前,弗及掇者,先避患而后就利。(淮南子·说 141 林训)高诱注:“⋯⋯出游于野,见大蛇断在地。随侯令医以续傅。断蛇得愈,去后, 衔大珠报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断”作为形容词可以自由地做谓语、做补语,如: (32)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世说新语·黜免) (33)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世说新语·术解) 形容词“断”做定语的大量出现是在唐宋以后,如: (34)断弦由(犹)可续,情去意实难留。(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 (35)心如断绳,休去三界因果。(祖堂集·卷第十九) (36)师曰:“断碑横古路。”(五灯会元·卷第十九) 2.4裂 上古文献中,“裂”的及物用法占了近一半,带宾语时意为“剪裁、分裂、分解、分 割、使分离”等,“裂”不带宾语约占十分之一,连用约占四分之一,各举 1例如下: (37)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曰:“带其褊矣。”(左传·昭公元年) (38)百人诚舆瓢,瓢必裂。(战国策·秦策) (39)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战国策·秦策) 先秦两汉时期,“裂”没有做定语和做补语的用法,说明“裂”还是一个地道的动词, 形容词性还未显露。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裂”才见到有做定语和做补语的用例,如: (40)看有裂处,更泥封。(齐民要术·笨麴并酒) (41)复作密计,候师垂至,挽裂衣裳。(贤愚经 T04,p0423) (42)或自剪拔其头发者,或复攫裂其衣裳者,或有两手攫坏面者。(贤愚经 T04, p0390) (43)当以铁钩 裂汝脑。(贤愚经 T04,p0372) (44)时舍利弗,便化作一金翅鸟王,擘裂 之。(贤愚经 T04,p0420) 唐宋时期,形容词“裂”做谓语和补语十分常见,做定语则少见。如: (45)喊得山崩石烈(裂),东西乱走,南北奔冲。(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 (46)如似画瓶,用盛粪秽,忽然破裂,一段乖张。(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 (47)虞舜妻贤,啼能变竹; 良(杞梁)妇圣,哭烈(裂)长城。(敦煌变文· 王昭君变文) (48)师曰:“甚么处不震裂?”(五灯会元·卷八) 2.5残 上古时期,“残”与“杀”、“害”同义,及物性很强,带宾语达到一半左右。“残”也 可以不带宾语,那多半是反宾为主的被动用法(不算“残”省略宾语的用例),约占四分之 一。此外,“残”还可以和其他谓词连用,约占五分之一,连用时多做上字。各举 1例如下: (49)《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50)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左传·昭公二十年) (51)所残杀无罪之民者,不可为万数。(吕氏春秋·禁塞)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动词 142 2007·3 先秦时期,“残”做定语极为少见,仅见 1例;《史记》未见;《论衡》1例。分别是: (52)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权勋) (53)春物之伤,或死之也,残物不伤,秋亦大长。(论衡·书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文献中,“残”表示“残杀,残害”义时,大都复合化了,构成 的复音词或词组为:残害;残杀;残戮 2(以上见《贤愚经》);残害 3;残杀;残贼;残暴 (以上见《杂宝藏经》);残害 2(以上见《百喻经》)。很少再单用带宾语,带宾语只有 1例: (54)夫斗战法,以残他为胜。(《杂宝藏经》T04,p0459) “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表示“残余、剩余”或“残余物、剩余 物”义突然增加很多。复合词“残余”多达 10 例(《贤愚经》7 例;《杂宝藏经》3 例)。 “残”表示“残余的、剩余的”义时可以做定语,是形容词,用例最多,有:残金六瓶;彼 残千人;残病;残食 2;残藏物;遗残众生;残肌肉眼舌之等(以上见《贤愚经》);残肉; 残酒 2(以上见《杂宝藏经》)。举 2例如下: (55)持王残酒,以与夫人。(《杂宝藏经》T04,p0460) (56)遂便畜养,给与残肉。(《杂宝藏经》T04,p0499) 由此可知,“残”的他动用法在汉代已经锐减,到六朝时期接近消失,与此相反,“残” 和其它谓词连用的用例增多,变化最为迅速的是做定语的用法,至六朝时已经非常常见。 唐宋以后,“残”的动词用法更为少见,形容词用法占据主流,“残”做定语极为常见, 如:残命;残饭;残雪;残年;才(残)云;残身;残火;残灯;残枝;残花;残霞;残 气;残云;残机(以上均见《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余残”、“凋残”多见,“残余” 倒很少见。还出现了“摧残”、“战残”等动补式复合词或词组。下面各举 2例如下: (57)炉中莫使无残火,笼里休教暗烛灯。(敦煌变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三) (58)师答云:“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游尘教谁扫?”(祖堂集·卷第七) (59)蛮奴领得战残兵士,便入城来。(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 (60)摧残枯木倚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祖堂集·卷第八) 2.6败 上古时期, 他动词的“败”经常带宾语(有时还兼带介词补语),用于这样的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 (NP1+A) +败+ NP2(+于/于 N),有二义:1.战败;2.毁坏、使破毁。如: (61)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左传·隐公元年) 对于这样的用例,《经典释文》一般注成清声母的读音,如上例《释文》注音:“必迈 反。败佗也,后仿此。”当“败”不带宾语时,用于这样的格式:(NP2+ A)+败,有二 义:“战败”和“毁坏”,《释文》一般不注音。例如: (62)此行也,晋师必败。(左传·宣公十二年) 上例中,“败”是状态动词,亦可称自动词。“败”的形容词用法当由此发展而来,主 要有三种分布: 1. 做谓语: (6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64)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左传·僖公十五年) 143 2. 做定语: (65)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战国策·燕策)鲍彪注:“败,犹恶也。” (66)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吕氏春秋·贵生) (67)得所致,虽是败物,犹欲理而用之。(世说新语·排调) (68)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耳!(世说新语·识鉴) 3. 与其他自动词或形容词连用,如“穿败、臭败、朽败、烂败、败坏、败臭”等: (69)譬犹衣食之於人也,初成鲜完,始熟香洁,少久穿败。(论衡·齐世篇) (70)冷则穰覆还暖,热则臭败矣。(齐民要术·作豉法第七十二) (71)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 (72)非直滋味倍胜,又得夏暑不败坏也。(齐民要术·种桃柰第三十四) 三、一条比较普遍的规律:及物动词经由状态动词变为形容词 及物动词不带宾语,用如状态动词,再发展为形容词,这条演变路径可能是人类语言 中的一条比较普遍的规律。下面看一些英语中的例子: (1)break ~ break ~ broken (1a)及物动词,(使)破,裂,碎:He broke the chocolate in two. (1b)状态动词,破,裂,碎:All the windows broke with the force of the blast. (1c)形容词,破损的,伤残的,残缺的,出了毛病的:The TV’s broken. (2)close ~ close ~ closed (2a)及物动词,关,关闭,闭上:She closed the gate behind her. (2b)状态动词,关闭;不开放:The doors open and close automatically. / What time does the bank close? (2c)形容词,关闭,封闭的,不开放:The museum is closed on Mondays. (3)crack ~ crack ~ cracked (3a)及物动词,砸开,破开,砸碎,打碎:She cracked an egg into the pan. (3b)状态动词,破裂,裂开,断裂:Her lips were dry and cracked. (3c)形容词,破裂的,有裂纹的:He suffered cracked ribs and bruising. (4)open ~ open ~ open (4a)及物动词,开,打开,开启:Mr chen opened the car door for his wife. (4b)状态动词,开了,打开了:The door opened and Alan walked in. (4c)形容词,开放的,敞开的;张开的,张着的:She had difficulty keeping her eyes open. (5)shatter ~ shatter ~ shattered (5a)及物动词,(使)破碎,碎裂:The explosion shattered all the windows in the building. (5b)状态动词,破碎,碎裂;粉碎,破灭:My hole world sharrered into a millons pieces. (5c)形容词,遭受极大打击的:The experience left her feeling absolutely shattered. 以上五个动词,均有带宾语的及物用法、不带宾语的状态动词用法和形容词用法,其 演变脉络清晰可见,各大辞书均设立形容词义项,可见由及物动词经由状态动词发展为形 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动词 144 2007·3 容词这一词类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只是汉语的特例,而是很多语言的共性。 张国宪(2006)指出 : (1979, 1984) 按所表示的对象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来衡量, 建立起“名词—形 容词—动词”的连续统, 名词最稳定, 最不易随时间而变化, 动词最不稳定, 最易随时间而 变化, 形容词则介于二者之间: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 最不易随时间变化 最易随时间变化 形容词在连续统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具有左邻右舍的相关性。 张国宪(2006)又指出 : 假如把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和变化形容词置入“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连续统 中去解释, 我们可以对现代汉语的连续统作如下的描述: 名词 区别词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变化形容词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 最不易随时间变化 最易随时间变化 空间性最强 时间性最强 我们认为:(1)既然动词最不稳定,就有可能向名词或者形容词转化。(2)既然形容 词介于名词和动词之间,那么一方面,形容词就可以向名词、动词转化,这就是经常所说 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或动词;另一方面,名词、动词也可以向形容词转化。上面所举的 “破、折、断、裂、残、败”等六个动词,它们均通过反宾为主的用法首先发展为不及物状 态动词,然后逐渐演变为形容词。这是因为,当这些及物性很强的动词用于反宾为主句式 时,这些表示意念被动的动词的词义结构中同时蕴涵着完成义,而动作完成以后就会呈现 出一定的结果状态,久而久之,它们变为状态动词。当它们发展到能够自由地做定语、做 谓语、做补语或者受程度副词修饰时,其形容词地位便逐步确立。 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再列举更多其他语言的例子。这条规律究竟具有多大的普遍性, 各种语言中有多少形容词是通过这种途径演变而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湖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卢烈红 ——————————————— 张国宪:《性质、状态和变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 3期。
本文档为【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_动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9879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5-28
浏览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