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异化问题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异化问题

举报
开通vip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异化问题 江 苏社会科 学 年第 期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中的异化 问题 王金福 内容提要 异 化仍 然 是我 们 现 实 生 活 中的 “ 经 验事 实 ” , 它 具体表现 为 宗教异化 、 劳动 异化 、 商品 异化 、 市场异 化 、 职 业异化 、 政治 异 化等等 。 异化 的根源在于 强 迫性分工 , 在 于私人利 益 与公共 利益 的 分 裂 。 这个根源 在社会主 义初 级阶段仍 然 存在 。 关键词 异化 历 史唯物主 义 强 迫性分 工 私人利 益 公共利 益 社会生 活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异化问题
江 苏社会科 学 年第 期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中的异化 问题 王金福 内容提要 异 化仍 然 是我 们 现 实 生 活 中的 “ 经 验事 实 ” , 它 具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为 宗教异化 、 劳动 异化 、 商品 异化 、 市场异 化 、 职 业异化 、 政治 异 化等等 。 异化 的根源在于 强 迫性分工 , 在 于私人利 益 与公共 利益 的 分 裂 。 这个根源 在社会主 义初 级阶段仍 然 存在 。 关键词 异化 历 史唯物主 义 强 迫性分 工 私人利 益 公共利 益 社会生 活 中的异化问题 , 不仅许多 国外思想家曾予 以 关注 , 而且也引起 了我 国许多学者的 关注 , 并在“ 文革 ”结束后展开 了一场关于 人道主 义和异化 问题 的大讨论 。 现在 回过头来看 , 尽 管 以 当时所处 的社会历史背景和 当时 的理论观点 , 还不能科学地认识社会 主 义 社会 的异化问 题 , 但包括 马 克思 在 内的那 么 多 思 想 家所关注 的异 化 问题 , 是 不 能用 简单 回避 的办法来对待 的 。 恐谈异化症必须克服 。 不是能不 能 、应 当不应 当研究异化的问题 , 而是 以何种历史观来研 究异化的问题 。 我们应 当以 历史 唯物 主义为指导 , 分析异化产生 的历史根源 、 其历 史作用及其 消灭 的历史条件 , 正确认识现实生活 中的异化现象并对其采取一种正确 的态度 。 一 、 异化仍然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 经验事实 ” 社会主 义社会现实生 活 中有 没有异化的问题 , 首先是一个事实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 从事实出发 , 而 不是从抽象的原则 、 概念 出发 。 不过 , 要确认现实生活 中有没有异化 , 仍然要解 决一个概念 的问题 , 一个指称 的问题 什么是异化 “ 异化 ”概念 , 不仅在哲学史上有过不 同的含义 , 而且在 马克思思想发展 的不 同阶段 , 其含 义也不 同 。 在 一 年间 , 马克思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理解异化的 异化是人的存在与 人 的本质的分离 , 即人失去 了 自己 的类本质 。 这里所说的人的“ 类本质 ” , 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 的人的类本质 , 即 自由 、 自觉的劳动 。 人应 当有这样的本质 , 不然就不是人 , 是异化 了的人 。 所 以 在 当时 的马克思 看来 , 中世纪 的 人不是人 是 “ 政 治动物 ” , 资本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下 的人 也不 是 人 —不仅工人不是人 , 而且资本家也不是人 , 他们同是异化了的人的两种存在方式 。 “ 西方马克 思主义 ”者们的异化概念 , 也多是这种人道主义 的异化概念 。 从对异化这种理解出发来看现实 生活 , 当然也可 以说生活于社会主义特别是它的初级阶段 中的人还是异化 了的人 人还没有实 现 向 自己 的类本质的复归 , 现实的人不是人 。 我不赞同用这样的异化概念来理解现实生活 , 这 是 因为 , 这种异化观是 以抽象 的人 道 主义 为理论基础 的 , 如马克思后来所批评 的 , 是用理想要 求现实而 不是具体地历史地来理解人 , 它只会导致对现实生 活 的抽象的批判 、 否 定 , 既不能科 学地揭示异化产生 的现实根 源 , 也找不到克服异化 的现实道路 。 我主张马克思 年 以后对异化的理解 。 年以后 的马克思认为人 的本质“ 在其现实 性 上 , 它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 人 的存在不可 能与他的本质相 分离 他把 “ 哲学家们关于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正确认识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 中的异化 问题 现实 的人不是人 ”这一命题称为“ 荒谬的判断 ” 三。 因此 , 异化不再被理解为人的本质与人 的存 在 相分离 , 而是理解为“ 个人 力量 由于 分工转化为物 的 力量这一 现 象 ’, 」, 或这样一 种 “ 经验 的 事实 ” “ 只要人们还处在 自发地形成的社会 中 , 也就是说 , 只要分工还不是 出于 自愿 , 而是 自发 的 , 那末 人本身的活动对 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 己 的 、 与他对立 的力量 , 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 人们 活动 的产物成为统治他 、 与他对立 的一种社会力量 。 ”川从对异化 的这种理解来看现实生 活 , 我 以 为 , 异化仍然是我们社会生 活 中的一个较 为普遍 的经验事实 , 如 宗教异化 。 人们创造一种关于支配我们命运 的神秘 力量 这种力量其实正是现实生 活 中的 异化力量在观念 中歪 曲的表现 , 对这种神秘力量顶礼膜拜 , 这就是宗教异化 。 如果说 , 在建 国 后 的一段时间 内 , 宗教异化曾经有所抑制 , 那么 , 在现在 , 宗教异化有发展之势 。 寺庙拆 了再建 , 菩萨打了再塑 。 没有寺庙 , 没有菩萨 , 也可对着一块石头 、 一个墙角甚 至一块空地烧香 叩头 。 一 个数字 , 一个号码 , 也成为一种神秘的力量 , 成为崇拜 的对象 , 等等 。 劳动异化 。 劳动过程及其产物不属于 劳动者 , 成为与其相对立 的一种异 己 的力量 , 这就是 劳动异化 。 劳动异化首先表现为 劳动产 品的异化 劳动产 品不属于劳动者而属于另一个人 。 在 以 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企业 中 , 这种异化是 明显 的 。 公有制本质上不会产生劳动产 品的异 化 。 但 由于现实公有制的不发展 、 不完善 , 也会产生这种异化 特权者通过贪污 、 受贿 、 不公平分 配等途径 占有劳动者的产品 。 劳动异化还表现为劳动过程 的异化 。 劳动过程不属于 劳动者而 是属于另一个 人 劳动过程 的片面性 , 使劳动者片面发展 。 因此 , 劳动者只是 由于外在 的压力 谋生 的需要 而劳动 , 他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 , 而是感到不幸 , 只要外在压力一解除 , 他就会 逃避劳动 。 这种情况 , 不仅存在于私有制企业 的劳动 中 , 同样也不 同程度地存在于公有制企业 中 。 劳动异化还表现为人与人的异化 , 即劳动不仅生产物质产品 , 还生产另一个与他对立 的人 。 在私有制企业 中 , 这另一个人就是企业 主 在 “ 公有 制 ”企业 中 , 这另一个人就是种种特权者 。 商品异化 。 商品生产是一种异化的生产 。 在这里 , 异化表现为“ 个人力量 由于分工转化为 物 的力量这一现象 ” , 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 的关系 , 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 , 物 统治着人 。 “ 商品拜物教 ” 、 “ 金钱拜物教 ”是商品异化的典型 表现 。 市场异化 。 商品交换形成市场 。 市场不是各市场主体 自愿联合的结果 , 而是各市场主体活 动 自发形成 的结果 。 市场一旦形成 , 对于各市场主体来说 , 是一种必须服从 的力量 。 不是人在 驾驭市场 , 而是市场在驱使着人 。 马克思在谈到这一现象时说 “ 单独 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 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 , 愈来愈受到异 己力量 的支配 , 受到 日益扩大的 、 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 市场的力量 的支配 这种情况在过去 的历史 中也绝对是经验的事实 。 ’心 〕 职业异化 。 工作的职业化是强迫性分工的结果 、 表现 。 职业化是 出于谋生 的需要 , 人必须 选择一定的职业 以谋生 。 职业对他来说是一种外在强制的力量 。 职业化使人片面地甚至畸形 地发展 , 如马克思所说 “ 原来 , 当分工一 出现之后 , 每个 人就有了 自己一 定的特殊活动范围 , 这 个范 围是强加于他的 , 他不超 出这个范围 他是一个猎人 、 渔夫或牧人 , 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 者 。 只要他不想失去生 活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 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 的人 。 ’, 〕在我们的社会里 , 工作还是职业 化的 , 人们的活动范围都是特定的 , 人们还 不可 能 自由地在各个部门得到全面发展 。 政治异化 。 我们的国家政权和执政的共产党的权力是人 民赋予的 , 是为人 民服务的 , 因此 , 从本质上说 , 人 民政权和共产党不会产生政治异化 。 但在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 中 , 社会 矛盾和 社会利益 的分化必定会这样那样地反映到国家政权和 党 内来 , 商品交换原则也会渗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江 苏社会科 学 年第 期 政治生 活 中 。 局 部 的政 治异化 已 是一个相 当普遍 的事实 , 表现为党和 国家的某些干部的贪污腐 化 , 以 权谋私 , 主仆颠倒 , 利益错位 , 横行不法 , 欺压百姓 , 等等 。 如果我们不引起警惕 , 党和 国家 政权 的整个异化的危险性也是存在的 。 凡此种种异化现象 , 不正是我 们现实生 活 中的经验事实吗 因此 , 在 “ 文革 ”结束不 久 后人 们争论的社会主 义社会有 没有异化 、 会不会产生异化 的问题 , 到 了今天 , 历史 已 作 出 了明确的 回答 。 今天所要进一步认识的 , 不是有没有异化 的问题 , 而是如何理解现实生活 中的异化问题 。 二 、 异化的根源在于强迫性分工 ,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 否认社会主 义社会有异化现象 , 是 与否认社会主义社会有产生异化的根源相联系的 。 社会 主义在本质上不可 能再产生异化 。 这种观点不能说全错 。 确实 ,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 人 民 民主专政 的 国家制度 的确立 , 人 民 主人翁地位 的确立 , 从根本上说 , 确立 了逐步 消灭 异 化 的条 件 , 并可 能使异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一 定的程度 , 但是笼统地说社会主义 已经消除 了异化产 生 的根源 , 却是一种抽象的非历史 的观点 。 社会主义是一个历 史的过程 , 必然经历各个不 同的 发展 的阶段 。 我们不能 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 生产力 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 在此基础 上 , 我们也不 能 自由地选择生产关 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 社会主义 的经济关系也有一 个发展 、 完善的过程 。 反 映经济制度 和 为经济制度服务 的上层建筑是充满矛盾 的 , 社会 主 义 的上层建筑有一个发展完 善的过程 。 与这些相联系 , 人 民 当家作主也是一个发展过程 。 人 民 当家作主不只是一个愿望 、 一个 口 号 , 也不仅仅是一种法律保证 , 而是 由种种现实历史条件决定的状态 , 人 民 当家作主 的 程度 , 取决于这些历史条件 的状况 。 认识到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 这是我们对社会主 义认识的一个 巨大进步 , 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历史条件来看待异化问题 。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 的马克思认为 , 异化的直接根源是 自发性的或强迫性的分工 , 是 私人利益和 公共利益 的分裂 。 “ 分工给我们提供 了第一个例证 , 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 自发地形 成的社会 中 , 也就是说 , 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 , 也就是说 ,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 于 自愿 , 而是 自发的 , 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 己 的 、 与他对立的力量 , 这种力 量驱使着人 , 而不是驾驭着这种力量 。 ’, 〕分工是一种社会关系 。 在 自发地形成的社会 中 , 分工 是一种强迫性 的分工 。 人们必须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 , 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特定范围的活 动 , 不如此 , 他就不 能获得 自己生 活资料 。 分工是 由生产资料 的特定 占有方式决定的 。 在私有 制社会 中 , “ 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 同义语 , 讲的是 同一件事情 , 一个是就活 动而 言 , 另一个是就 活动的产品而言 。 ’, 〕这就是说 , 在私有制社会 中 , 异化 的根源在生产资料的私人 占有制 。 一定 的生产关系 以及 由此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 , 不是人们能够 自由选择的 , 而是 由生产力发展客观 状况决定的 。这就表明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上 , 异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 , 它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活动的产物 。 在此意义上 , 也可 以说异化是人类的 自我异化 。 马克思认为 , 异化“ 这种对德 国理论家们说来是如此神秘的力量 , 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 产主义革命所推翻 , 以 及随着私有制遭到与这一革命有 同等意义 的消灭 , 也将被消灭 。 ’, 习在共 产主义社会 , 生产力高度发达 , 私有制彻底消灭 了 , 社会成 了 自由人的联合体 , 强迫性 的分工没 有 了 , 在这里 , “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 每个人都可 以 在任何部 门内发 展 , 社会调节着 整个生产 , 因 而使我有可能随我 自己的心愿今天 干这事 , 明天 干那事 , 上午打猎 , 下午捕鱼 , 傍 晚从事畜牧 , 晚饭后从事批判 , 但并不 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 、 渔夫 、 牧人或批判者 。 ’,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正确认识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 中的异化 问题 马 克思 虽 然预计到从 资本主 义到共产主 义有一个过渡时期 , 但这是在资本主 义 高度发展 、 成熟 , 从而 为共产主 义 准备好 了物质基础 以 后 发 生 的 , 因此 , 那个过渡时期结束 , 人类进入共 产主 义 , 异化现象也就 消失 了 。 然而 在现实 的历 史运动 中 , 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济上 落后 的国 家首先实现 的 。 由于 作为历史起点的生 产力水平不仅远远低于 共产 主义物质基础 的的要求 , 而 且远低于 当代资本主 义 的水平 , 因此 , 这个历史过渡时期将是很 长的 , 任务是极其艰 巨 的 。 这就 从根本上决定 了 , 在整 个社会主 义 时期 , 特别是它 的初级 阶段 , 异化将不 可避 免地存在 。 生产关系及 由它决定 的其他社会关 系 , 归根到底要 与生 产力发展 的水平相适应 , 才能推动 生 产力的发展 。 长期 以来 , 在现实 的社会 主义运 动 中 , 不恰 当地离开 了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 , 去建 立一种 “ 一大二 公 ”的经济制度 , 企 图抹平利益差别 , 企业把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唯一 的利益驱动 力 , 由于脱离 了生产力的现实状况 , 这种 做法束缚 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社会 主义 改革的首要 的或本质的任务 , 就是要调 整经济关系 , 建 立适合现实 生 产力状况 的经济制度 , 促进生 产力 的 快速发展 。 党的十五次人表大会第一次 明确规定 “ 公有制为主体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 是我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 。 ”在这种经济制度 中 , 有公有制经济 , 有私有制 经济 , 有 劳动者的个体经济 ,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 在公有制济 中 , 还有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 区 别 。 公有制经济 , 还有一个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问题 , 还有“ 两权分离 ”的问题 。 从企业 的角度来 看 , 还有一个混合经济的问题 。 在公有制企业 中 , 还有一个经营者 厂长经理阶层 和 劳动者同 生产资料的实际关系不同的问题 。 所有这些 , 都是生产资料 占有方式的变革 。 生产资料实际 占 有方式 的多样化 , 产生 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 促进 了私人 或局部 利益和公共利益 的分化 。 我 国 的社会主 义必须经过充分发展 的商品经济 , 才能有利于 生产力 的快速发展 。所有制结 构调整是生产 关系方面 的调整 , 商品经济 、 市场经济则是人们劳动交换关系方面 的变革 。 这两 方 面 的调整 , 都是主体利益关系 的调整 。 商品生产者 , 市场主体 , 是独立的利益主体 。 仅就生产 者作为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的身份来看 , 他们追求的是 自己 的利益 , 私人 或局部 利益成为 最高利益 。 “ 以 交换价值和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 诚然 以生产者互相 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 , 但 同时 又 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离和 社会分工为前提 。 ’ , ‘〕当然 , 作为公有制企业 的商品生产者 还有 另一种身份 , 即作为集体或全 民所有 者的身份 , 从这一身份来看 , 集体利益和全社会的利 益应 当是最高利益 。 在现实 中 , 这二者总是处在一种矛盾 的关系 中 。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 “ 两 权分离 ”以后 , 再加上不可避免的管理者和 劳动者的分工和制度上的不健全 , 这一矛盾将加深 , 私人 或局部 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某种程度的分裂不可 避免 。 商品交换形成市场 。 发展商品经济就是发展市场经济 。 市场 , 作为人们的一种经济关系 , 是 自发地形成的 , 不是 自由人的联合体 。 市场 , 一方面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 , 另一方面又是独 立于 、外在于每个个人 的一种社会力量 , 即是一种异 己 的力量 , 每个个人都不 能驾驭这种力量 , 而受这种力量的控制 。 市场愈发达 , 这种异 己 力量也愈强大 。 现代商品经济 、 市场经济不再是 一 国的经济 , 而是世界 的经济 , 一 国的经济无可避免地进入世界经济联系之网 。 世界市场对于 任何一个市场主体来说 , 都是一种更为 巨 大的异 己 的力量 。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世 界各 国经济的影响 , 再一次证 明了世界市场对每个市场主体来说 的异 己性 。 在生产力的一 定水平上形成的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 同的关系 实际的关系而 不是 名义 的 关系 , 使得利益分化和分工成为是必然 的 。 在现实 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 , 不论实行何种经济体 制 ,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的矛盾 以 及分工都是实际存在的 , 市场经济体制只是推进 了 、 发展 了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江 苏社会科 学 年第 期 利益分化和分工而 已 。 而 只要 存在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的分裂 , 只要有强迫性分工 , 那就如马 克思所说 , 人 们和 自己 的活动的关系必然是一种 “ 异化的关系 ” 。 三 、 通过异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达到 消灭异化 存在着一种普遍 的观念 异化是不好的 , 是恶 , 是现实 中应 当加 以 消灭 的东西 。 对异化的这 种单纯的恶感 , 是 由人道 主义 的立场 产生 的 异化是违反 人 的本性的 , 人 的本性是追求 白由 、 幸 福 , 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都是 人 , 我们是朋友 , 我们是兄弟姐妹 , 应 当互相亲爱 , 互相拥抱 。 自从 费尔巴 哈 以 来 , 或更远地说 , 从 文艺复兴时期 以来 , 人道 主 义 者们都在憎恶异化 , 呼唤人性 的复 归 。 一 注年间的马克思 , 也曾受此种态度 的影 响 , 对异化持批判否定 的 态度 。 转到历 史唯物 主 义 的马克思 , 当然继承 了对人 的 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的追求 , 但不再把这 一理想状态看作是 人 的普遍 的本性 , 不再认 为在历史发展 的任何时期 , 人都应 当是这样 的人 。 必须历 史地看待人 的发展 , 人的本质是 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 的 , 而这种历史条件是不 能由人 自由选择 的 。 从粗陋的原始共 产主义进入野蛮的始隶制 , 再进人黑 暗的 中世纪 , 到充满血泪 的 资本主义 , 这 不是人类迷误的历史 , 而正是人类进步 的历史 , 是人的 自由不断得 到发展 的历史 , 虽然这种 自由还是 以 另一种不 自由为代价获得 的一种 自由 。 只有到 了共产主义社会 , 在生产力 高度发展 的基础 上 , 彻底消灭 了私有制 , 人们才能达到过去历史 中不可能存在 的 自由全面发展 的状态 , 异化才不再存在 。 不能用现在的人 的发展状态来要求过去 的人 , 也不能用将来的人 的 发展状态来要求现在 的人 。 从历史唯物 主 义 的立场来看 , 异化只是一种历史现象 , 是人 的一种 存在 的状态 , 对异化的评价不能 以抽象的人 的本性 为根据 , 而 只 能 以 现实历史条件 为根据 。 假 如现实历 史条件决定 了人只能是这样 , 假如这个现实历史条件表现 了历 史 的进步 , 那么 , 由此 必然产生 的异化 , 也就具有了历史进步意义 。 假如产生异化的历史条件表现 了历史的退步 , 或 表现为一种 陈旧 的关系 , 那么 , 由此产生 的异化就是一种 消极 的历史现象 。 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 国家 , 特别是在它的初级 阶段 , 表现 了历史 因 素的 巨 大 的复杂性 。 在这里 , 有封建主义 的 因素 , 有社会主 义的 因素 , 有资本主义 的因 素 , 各种 因素交织在一起 。 这些现实的历史因素的作用是复杂的 , 由此产生 的异化现象也必然 是复杂的 , 对此很难作一个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评价 。 改革是对原有历史条件的一种改革 , 它会在某些方面抑制某些异化现象 , 同时在某些方面发展着某些异化 。 从总体上说 , 异化是在 发展着 , 有其历史进步意义 , 因为它表现 了现实历史条件的进步 。 马克思在 年以后不再对 异化采取简单的批判否定态度 , 而是具体地历史地看待异化的历史作用 。 根据马克思 的观点 , 由市场经济必然产生 的异化 这里主要 限于 经济生 活领域 中的异化 的进步历史意义在于 第一 , 异化是人个体获得独立性和素质的多方面发展 的必然 的历史形式 。 在 自然经济状态 下 , 人个体是不独立 的 , 依赖于一 定的群体 , 虽然 “ 在发展 的早期阶段 , 单个人显得 比较全面 , 那 正是 因为他们还 没有造成 自己 丰富的关系 , 并且还 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 他们 自身之外 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 同他 自己 相对立 ” , 因此 , “ 留恋那种原始 的丰富 , 是可笑的 , 相信必须停 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 中 , 也是 可笑的 ’, 〕。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 人虽然依赖于物 , 但是不 同的商 品生产者和交换者是独立 的 , 并且在商品生产和交换 中发展 了 自己 的丰富的关系和 能力 , 这是 走 向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中人 的存在状态 阶段 的必不可少 的环节 。 第二 , 通过 “ 物化 ”推进社会关系的广泛发展 。 在 自然经济状态下 , 人们之间只有血缘的 、 地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正确 认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中的异化 问题 域性 的狭隘联系 , 市场经济则打破 了人们社会联系 的狭隘性 , 通过商品 、 货币的物 的中介 , 把人 们的社会联 系发展 为极广泛 的联系 , 推进“ 世界历史 ”的进程 。 这种广泛的社会联系虽然是 以异 化 、 “ 物化 ”的形式 出现 的 , 但如 马克思所指 出的 “ 毫无疑 问 , 这 种物 的联 系 比单个人之 间 没有 联 系要好 , 或者 比只是 以 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 。 ’, 二 第三 , 通过异化的发展才能提 出消灭异化的任务 。 马克思说 “ 随着这种异化的发展 , 在它 本身的基础 上 , 人们试 图 消除它 。 ’, 钊 异化 的发展之所 以 必然 会提 出消灭 异化 的任务 , 是 因 为 异化本身的历史作用是 双重 的 。 一方面 , 它使个体独立 , 另一方面 , 又使每个人都全面地依赖于 异 己 的社会关系 一方面 , 个体是平等 的和 自由的 , 另一方面 , 个体之 间有着更多大的不平等和 不 自由 一方面 , 它使个体的能力 获得发展 , 另一方面 , 又使人处于 一种 片面 的 、 畸形 的发展 中 一方面 , 它发展 了社会生 产力 , 另 一方面 , 又 使人服从于 物的统治 一方面 , 它使社会联系获得 了广泛 的发展 , 另一方面 , 它又使这种社会联系成为对人来说的一种异 己 的力量 , 等等 。异化的 这种历史作用表 明 , 异化只具有暂时 的历史必然性 , 不具有永恒的历史必然性 。 它虽是人类发 展进程 中的一个必要 阶段 , 但不是其理想状态和顶点 。 随着历史的发展 , 异化的不合理的一 面 必然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 阻碍 , 所 以 异化的发展本身必然会提 出消灭异化的任务 。 第四 , 异化的发展 为消灭 异化创造必要 的条件 。 马克思说 消灭异化状况 的“ 那些条件 , 只 有通过历史的经济过程本身才能创造 出来 ” 〕, “ 全面发展 的个人 —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 自己 的共 同的关系 , 也是服从于他们 自己 的共 同的控制的 —不是 自然 的产物 , 而是历史的 产物 。 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 能力 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 这正是 以建立在交 换价值基础上 的生 产为前提 的 , 这种 生产才产生 出个人同 自己 和 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 同时 , 也 产生 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 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 ’, 」 现实生活 中异化的发展是一 定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变革的必然结果 。 所 以 , 不要异化的发 展 , 就无异于不要现实物质生活条件 的进步 , 例如 , 不要调整经济结构 , 不要发展商品 经济 , 不 要发展市场经济 , 不要发展分工 , 等等 。 而不要这些历史条件的进步 , 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 , 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 , 虽然能减少 、 降低异化的现有形式 , 但必然会有另一些形式的 异化 。 这不是 向消灭 异化前进 , 而是更远离我们的理想 。 说共产党人最终 目标是要 消灭异化是 正确 的 , 但作为现实的任务 , 则是错误 的 异化 的消灭不是一个量 的递减过程 , 更不如说 , 在我 们这样的社会主义 国家 , 共产党人的任务是通过异化一定程度的发展来达到最终消灭异化 。 问题当然还有另一个方面 , 我们所要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 , 按其本质来说 , 是对异化的一种 限制 。 如果我们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 那就不能允许异化象在资 本主义社会 中那样得到全面 的发展 , 而应 当使异化的发展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内和一 定 的程度 上 。 既要允许异化 的发展 , 又要控制其发展 , 这是一个矛盾 。 在现实生活 中处理好这个矛盾 , 是 很不容易的事情 。 但事关重大 , 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 的历史命运 。 注释 〕 〕 〕 〕 〕 〕 〕 〕〔 〕《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 》 」 〕 〕 〕《马 克 思 恩 斯 全 集 》第 卷 上 第 卷 , 第 、 、 、 、 、 、 、 、 一 页 。 册 , 第 、 、 、 、 页 【 」《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卷 , 第 页 。 〕《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 》第 卷下 册 , 第 页 。 王金福 , 苏州大 学行政管理 学院教授 〔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编辑 陈天 庆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异化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774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5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08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