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

举报
开通vip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沙漠中的艺术长廊浅说敦煌敦煌古称“沙洲”。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并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自古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虽然在敦煌建筑只起一个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对雕塑起一个补充和陪衬的作用,但却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巨大,数量最多,艺术技艺最精湛,内容最为丰富,有“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之美誉。01包罗万象的题材02形象的艺术宝库03鲜...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沙漠中的艺术长廊浅说敦煌敦煌古称“沙洲”。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并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自古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虽然在敦煌建筑只起一个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对雕塑起一个补充和陪衬的作用,但却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巨大,数量最多,艺术技艺最精湛,内容最为丰富,有“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之美誉。01包罗万象的题材02形象的艺术宝库03鲜明的时代特征04绚丽的色彩语言05不堪回首的往事06辨证的拿来主义07不竭的艺术源泉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一、佛像画佛像画,就是表现各种佛像,如三世佛、七世佛、释迦等;各种菩萨,如文殊、普贤、观音等;以及佛教传说中的天龙八部,即天王、龙王夜叉、飞天等等各类不同等级的佛。供养菩萨(北魏)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内容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来表现经典内容的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的叫“变文”。降魔变(北周)三、民族传统神话包括内含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雷电公等源于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敦煌壁画中出现的这些道教神话的题材,表明了外来的佛教思想已经融合、吸收了道家思想。莫高窟第249窟顶部(西魏)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西夏王供养像五、装饰图案敦煌石窟中的图案画主要装饰在石窟建筑上,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这些装饰图案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力。顶光(盛唐)团花藻井(盛唐)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牟尼身上。乘象入胎(初唐)六、故事画(佛传故事)六、故事画(本生故事)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如上图为“鹿王本生”故事。六、故事画(因缘故事)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五百强盗成佛六、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张骞出使西域(初唐)七、山水画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十六观(日想观)鲜明的时代特征统一繁盛衰落北凉隋朝唐朝宋元以后南北朝交融南北地区、中原与西域文化的融汇佛教东传南北统一社会安定社会繁荣昌盛佛教盛行文人画风盛行,壁画退出主流绘画开创一、开创时期(北凉)1.内容:主要为佛传、本生故事及说法图等。2.人物造型:头戴花蔓或宝冠,曲发垂肩,面相椭圆直鼻大眼,耳轮长垂,体态粗壮,上身半裸,胸饰琪洛肩披大巾,腰裹长裙。典型的西域特征。3.面部晕染:采用表现明暗的凹凸法(西域式晕法)。4.画面构图:采取散点、平列的装饰性构图形式。尸毗王本生(北凉)二、交融时期(北魏)1.内容:以故事画为主,故事画中除了佛传、本生外,还出现了因缘故事。2.人物造型:造型上人体比例逐渐加长,人物动态也逐渐灵活而有情致,脸型已由椭圆而略显条长。佛教人物造型已与本土传统艺术造型进一步结合。3.面部晕染:逐步改进的西域晕染法。4.画面构图:采取的“异时同图”的结构法,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情节,巧妙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画面上,并在背景上穿插着山林动物,以表现人物活动的环境。九色鹿本生二、交融时期(西魏)1.内容:出现了反映神仙思想的传统神话题材2.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式造型风靡—身材修长,相貌清瘦,眉目疏朗,面带笑容。3.面部晕染:中原晕染法初步运用(在人物面部晕染两团红色来表现两颊红润泽)。伏羲女娲和诸神(西魏)菩萨(西魏)二、交融时期(北周)1.内容:故事画的发展达到顶峰,故事情节更为丰富曲折,生活气息浓厚,供养人画像大增。2.人物造型:中原式与原来的西域式风格互相融合,形成“面短而艳”的新形象。出现了新的西域式佛祖画像(面相丰圆,体态短壮,上身半裸或着僧抵支,腰裹重裙,肩披大巾)。3.面部晕染:中原晕染法与西域晕染法并存。西域式佛祖画像面部晕染尤为特殊,出现了白鼻、白眼、白连眉、白齿、白下巴的五白形象。北周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因缘药叉(北周)三、统一时期(隋朝)1.内容:本生故事画让位于经变画;出现了单独成像的观音菩萨;装饰图案丰富多彩,藻井尤为富丽。2.人物造型:逐渐趋向人间化、世俗化。人物造型多种多样。菩萨的脸型有方形,有条长形,有广额秀颐形。罗汉头形有扁有圆,并有汉像梵像之分。菩萨的姿态亦从呆板的双腿并立逐渐过渡到一腿微曲,把重心放在另一腿上的自然倾斜的姿态,形成隋代菩萨像特有的风格。3.面部晕染:将西域明暗法与中原式染色法熔于一炉,使人物形象的颜面既表现红润的色泽,也有阴阳明暗的立体效果。隋代藻井隋代菩萨萨垂本生与福田经变(隋)四、鼎盛时期(唐朝前期)1.人物造型:人体比例适度,神情凝练,体格丰满健康。菩萨的姿态有多种,一种肢体修长,亭亭玉立;另一种身姿扭曲,“一波三折”如“S”形。唐代的菩萨大多头束高髻,戴宝冠,“素面如玉”,“长眉入鬓”。佛弟子也由梵僧而为汉僧形象。2.构图:不断创新,打破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格局,以鸟瞰式或散点式的透视,营构了多种多样气势磅礴的巨型经变,开拓了意境创造的新领域。3.色彩:渲染与叠翠相结合。阿弥陀佛经变(初唐)菩萨头像(盛唐)四、鼎盛时期(唐朝后期)1.人物造型:充分掌握了“骨法用笔”的奥秘,注意了骨与肉的有机结合。人物面象多为统一的条丰型,菩萨已屏除了扭妮的体态,出现了双腿直立,腰部微扭,自然和谐的姿态。2.线形:经变画构图已经定型,线描造型的表现力大大提高。土红线作为人物的定型线已经成为吐蕃时期线描的特点。3.色彩:色彩不如前期丰富,但有两种不同情趣的色调:一种以白壁为地,青、绿为主,色调清新淡雅;另一种以土色为地,朱、褚稍重,色调浑厚温润。菩萨(中唐)北方天王(晚唐)五、衰落时期(宋朝)朝廷对绘画高度重视,文人画风大盛,宫廷绘画呈现出繁荣景象,而宗教题材的壁画却日渐淡出主流绘画的视野之外。敦煌石窟壁画的数量大大减少。但也不乏佳作,如绘制于宋代的《五台山》就是创造性的巨作。1.人物形象:往往空得形似,无论是佛、菩萨或世俗人物的造型,都明显地具有千人一面的公式化倾向。2.内容、构图:承袭晚唐规范。3.色彩:有独到之处,特别是晕染法,无论人物面相或衣饰,一次晕成,鲜丽热烈,色薄味厚,成为画院风格的突出特色。五台山(北宋)五、衰落时期(元朝)元代密宗普遍流行,内容一致而风格不同。1.一种为“藏密”,即传自西藏的密教画,人物形象比例适度,解剖合理。脸型有方型广额秀颐型,长眉大眼,身姿婀娜,人面或作青色或作绿色,或作红绿阴阳面,对比强烈,阴森恐怖。这种密教艺术,直接受到印度、尼泊尔的影响。2.另一种是唐代密教画的继承和发展。形象多似中原官吏贵族。线描多种多样,各尽其妙,充分发挥了线描的造型功能,表现了不同的质感。通过真实的外貌,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感情。这种淳厚典雅的风格,是敦煌壁画衰落时期光彩夺目的杰出作品。佛(元)菩萨(元)绚丽的色彩语言敦煌壁画的色彩异常丰富、及其浓烈,有很强的视觉张力,这既是宗教艺术感化功能的需要,也迎合了佛教信徒审美心理的需要。敦煌壁画画面着色,往往取决于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金色:象征高贵庄严和富丽堂皇,多用于佛和菩萨的衣饰。深黑、深褐色:悲壮、阴暗的色彩象征,多用于镇妖降魔的题材。绚丽的色彩语言每一个洞窟的壁画,都有统一和谐的色调。每一幅画的用色,都服从整窟统一的布局。画稿草成之后,按照衡、对称、反复、呼应、多样统一等审美规律分布色彩。经过古代画家的匠心经营,在不同的时代里创造了不同性格的色彩美。 朝代 十六国北魏 西魏北周 隋唐 五代宋初 西夏 元代 色彩特点 质朴醇厚明快 清新爽丽 金碧辉煌浓艳华丽 热烈鲜艳 清冷萧瑟 简淡闲雅辨证的“拿来主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占有、挑选、创新敦煌艺术家:引进、融合、创新融合了河西走廊及敦煌一带的本土艺术及中原地区广博的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儒、道、佛三种思想的碰撞融合引进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的绘画艺术手法和审美观点引进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的绘画艺术手法和审美观点引进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的绘画艺术手法和审美观点引进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的绘画艺术手法和审美观点引进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的绘画艺术手法和审美观点高度想象力的结晶—敦煌飞天飞天乾阔婆是佛教八部护法之一,是歌舞散花之神。它不象西方的天使长有巨大的翅膀,也不象中国的羽人,遍身布满羽毛,更不象印度的乾阔婆依靠彩云承托,而是凭借两条彩带在空中卷展舒扬,轻而易举地翱翔在碧空。北周西魏   图案在敦煌石窟中有装饰、间格,甚至营作气氛和空间感的作用。而图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反映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层楼。莫高窟第400窟1.图案艺术人们都说琵琶、胡琴等重要的中国乐器是丝路交通中传入的,中国音乐中有多少西域成分,敦煌握守丝路咽喉,保存壁画材料又多,最有可能为音乐研究提供真实情况。敦煌石窟所见的舞蹈有源自中国的清商伎、六腰舞等,有传自中亚的胡旋舞、胡腾舞等,还有天竺舞。这些壁画为研究中古时期,中国和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2.音乐舞蹈宝库反弹琵琶(中唐)敦煌石窟集建筑、绘画、塑像于一体,要充分体会敦煌的艺术,不能不留意敦煌的石窟建筑。至于壁画上的建筑物更是包罗万象,具有有很高的实际参考价值。山西大佛光寺3.古代建筑中国的科技却曾经领导世界以十个世纪以上,中国古代的经济和军事强势得力于实用科技技术的高超成就。中国科技史的图像材料不少,而敦煌壁画为生产科技史、交通史、军事科技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打铁榆林窟第3窟4.中国科技史人物画众多使敦煌石窟成为服饰研究的重要对象,而敦煌的中古商贸大都会特色,为人物和服饰的多元创造了重要条件,数量多、历史长两项优势,使敦煌永远保有独特的研究价值。都督夫人礼佛图(盛唐)5.古代服饰研究敦煌石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间的中古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上,不仅包括已消失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画不易保存,宋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煌壁画堪珍贵纪录。6.中国古代民风民俗农耕图农耕图胡商遇盗图登山香客龙泉店丝路商贸和朝山崇拜使古人不顾艰苦,开拓出交通路途,而所用工具及行旅场面,既是交通史也是科技史的纪录。石佛浮江故事海船7.古代中西交通王道士,即王圆箓,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敦煌石窟的罪人? 1900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盗走了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雇了四十多头骆驼才能运走。 7年后,斯坦因再次混入敦煌,又骗走了王道士私藏起来的570卷敦煌文物。这些经卷,斯坦因将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7月到了莫高窟,将藏经洞中遗物全部翻检,选取精华,廉价骗购大量藏经洞中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现分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集美博物馆。敦煌浩劫敦煌浩劫 1911年10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非法用低价换取了469卷写本和精美唐代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鄂登堡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美国人华尔纳于1923年到达莫高窟,他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第320、321、328、329、331、335、372各窟壁画26方,共计3.206万平方公分。这批珍贵的艺术品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莫高窟壁画,空白处是被盗走的壁画《金刚经》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敦煌悲剧谁来负责?王道士?贪图钱财、砸碎雕像、贱送文物、廉卖文物太渺小,太愚昧,王道士只是清朝末年亿万国人中普通一员,无权无势,无财无名。我们说他是千古罪人,我们让他承担千载骂名,有些不公。清政府满清官员?放任自流、中饱私囊、腐败无能、渎职国外掠夺者?打着学术幌子的文物大盗。欺骗、低价、大量巧取豪夺敦煌悲剧谁来负责?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让我们感到痛惜的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当时人民的愚昧无知和政府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敦煌学盛行:1943年3月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51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展敦煌学研究工作。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我做起不竭的艺术源泉甘肃省歌舞团创作上演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敦煌壁画中的舞姿为基础,恰切地表现了唐代人物的生活与感情。不竭的艺术源泉2005年春节晚会中最出彩的一个舞蹈节目《千手观音》—优雅曼妙的舞姿、美仑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不竭的艺术源泉火焰的纹样
本文档为【敦煌壁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会人会语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0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0-02-26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