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举报
开通vip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学术综述#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楼 均 信 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 中国学者一直关注法国 大革命史的研究, 而且步步深入, 使研究工作取得了 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 50 多年 来, 中国出版有关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译著、专著 100 多部, 发表论文、译文 800 多篇, 是国内在整个 法国史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 法国著名史学家托克维尔, 早在 1856 年就在他 所著的 5旧制度与大革命6 一书中说: / 没有任何事 情比法国大革命史更能提醒哲学家、政治家们...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学术综述#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楼 均 信 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 中国学者一直关注法国 大革命史的研究, 而且步步深入, 使研究工作取得了 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 50 多年 来, 中国出版有关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译著、专著 100 多部, 发表论文、译文 800 多篇, 是国内在整个 法国史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 法国著名史学家托克维尔, 早在 1856 年就在他 所著的 5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大革命6 一书中说: / 没有任何事 情比法国大革命史更能提醒哲学家、政治家们要谦虚 谨慎, 因为从来没有比它更伟大、更源远流长、更酝 酿成熟但更无法预料的历史事件了。0 ¹ 德国思想家 威廉#狄尔泰读了 5旧制度与大革命6 之后说: /对过 去现实的新分析可以产生对目前现实的更深刻的理 解。0 º 这就是说, 大革命是一件伟大又很难诠释的 大事, 它可以使你从中得益多多 , 就像一座宝藏, 任 凭你去开挖, 挖掘出你所需要的财宝。所以, 多少年 来, 法国大革命史一直是各国哲学家、政治家、史学 家们潜心研究的对象。中国也不例外。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只能择其要者, 略作评述, 以此可以一览中国学者心目中的法国大革命形象。 一 中国 50 年来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走过了崎岖 曲折的历程, 大致可分三大阶段: 新中国成立直到文 化大革命前夕 ( 1949) 1966) , 这 17 年时间, 可谓第 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中国学者开始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 开始了研究的起步阶段。尽管在学术研究上 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 而且还明显地表现出照搬 照抄苏联学术观点的教条主义习气, 但毕竟开启了研 究和宣传法国大革命史的大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据统计, 17 年中出版了译作、著作 18 种, 发表 了论文、译文 41 篇。此外还选译出版两本资料集。 这些译著的出版, 不仅为我国学者研究大革命史提供 了资料, 也开拓了研究思路, 为我国学者的大革命史 研究打下了基础。 中国学者正是在吸收这些成果的基础上, 才先后 撰著并出版了一批新中国最早的大革命史著作, 其中 主要有: 5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6 (王荣堂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 年)、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6 (曹绍濂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6 年)、5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6 (刘宗绪著, 商务印书馆, 1956 年) 等著 作。这些著作的出版, 对普及大革命史知识和深入研 究大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 使大革命史开始成为世界 近代史和法国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 出中国在研究大革命史起步阶段的水平和明显的时代 烙印。在这些著作中, 也包括在这 17 年中发表的论 文, 都过分强调了政治性, 缺乏学术性, 甚至具有明 显的片面性, 例如论著和论文的作者们, 往往过分批 判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反动性, 却完全忽略了资产阶 级在反封建中 / 非常进步的作用0。 文化大革命十年 ( 1966) 1976) 为第二阶段。法 国大革命史研究被迫停顿了十年之久。十年中, 出于 政治需要, 仅仅出版过一本小册子和发表过 7 篇政治 性的文章, 法国大革命史几乎变成了当时派系斗争的 工具, 毫无学术可言。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 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史研 究的第三阶段。1979 年 8 月,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 190 周年的学术论讨会上,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公开宣布成 立, 这是中国学者自行发起组织、在中国大地上建立 的第一个国家级群众性学术团体, 同时创办独立的学 术刊物 5法国史通讯6 , 编发大量研究大革命史的论 文。从此, 在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组织下, 中国的大 革命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学者们在充 分自由的学术氛围中,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百家争 鸣, 开创了大革命史研究的新里程, 尤其是 1977 年 以来, 大约在 25 年的时间里, 把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推向纵深: 在全国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 举办法 国大革命史 20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历届年会中 #181# ¹ º 5旧制度与大革命6 , 第 23页。 冯棠译, 商务印书馆, 1992年, 第 40页。 设大革命专题研讨; 组织翻译和撰述各种大革命史的 专著与论文。据统计, 在最近 25 年中, 出版的法国 大革命史译著、专著达 80 多部, 发表的论文、译文 亦有 700余篇。这一成果远远超过了中国学者近百年 研究成果的总和, 充分反映出中国学者对法国大革命 史的浓厚兴趣和在该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 在短短二十几年中, 中国学者不仅翻译了一大批 法国大革命史的名著, 还撰写了多部颇具特色的专 著。而法国名家所撰的大革命史专著, 几乎都有中 译本。 这些名著及原始文件的翻译和出版, 大大拓宽了 中国史学工作者理解法国大革命的视野, 为重新研究 和独立思考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中国学者所撰的著作, 我认为最具代表性且值 得推荐的有下列 7 种: 11 5法国大革命史词典6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全书 317 页)。本书由端木正教授主编, 集 合研究会成员二十余人历时五年完成, 在中国具有开 创性意义。全书共收词目 643 条, 还设词条专门介绍 中国的大革命史研究专家。本书全面反映了法国大革 命 ( 1789) 1799)。本书在吸收国外优秀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 根据中国读者需要, 经过多次学术讨论后撰 写而成, 因此颇具中国特色。 21 5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 ) ) 法国大革命探 新6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全书 381 页)。本书 主编刘宗绪 ( 1933 ) 2003) 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他 把毕生精力倾注于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发表多篇极富 创见的论文。本书书名就表明了作者对大革命的总体 评价, 书中全面反映了中国学者对大革命史研究的新 成就, 作者对大革命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诸如旧制 度、启蒙运动、八九年原则、斐扬派、吉伦特派、雅 各宾的恐怖统治、热月党人、大革命中的土地问题以 及拿破仑帝国等, 都做了专题分析, 提出了反传统的 创新观点, 反映出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水平。 31 5法兰西风格 : 大革命的政治文化6 (浙江人 民出版社, 1991 年, 全书 342 页)。作者高毅是北京 大学的年轻教授。本书是他的博士论文经过全面改写 后完成的一部专著。作者在书中以全新的视角, 运用 年鉴史学、心态史学、政治文化史学的新史学方法, 独创性地论述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 对决裂信 念、危机意识、民族性格、革命象征物、人名地名革 命化以及谣言等等方面, 都做了深入透视, 开辟了大 革命史研究的新领域, 颇具独创性和开拓性。 41 5罗伯斯比尔评传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全书 316页 )。作者陈崇武是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长期研究法国史, 重点从事大革命史尤其是罗 伯斯比尔的研究, 先后发表过多篇评述罗伯斯比尔的 学术论文。本书是他对罗伯斯比尔研究的一个总结, 书中对罗伯斯比尔的一生做了全面细致的评析, 不仅 材料新颖丰富, 而且处处体现出创新之见, 达到了中 国学者对罗氏研究的最高水平。 51 5拿破仑评传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 全书 336 页 )。作者李元明 ( 1931) 1989) 曾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拿破仑的总 结, 书中对拿破仑一生的活动和性格, 包括对其青少 年时代及思想、政治、军事、外交、内政等方面均做 了全新的诠释和描述, 提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见解。 全书资料丰富、观点新鲜、风格独特、文笔优美, 反 映出作者对拿破仑研究的深厚功底, 成为当时国内最 高水平的传记。 61 5法国大革命著名政治活动家6 (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全书 360 页)。这是一部由商务印书馆编辑 的外国历史小丛书合集, 全书由八篇文章组成, 辑录 了七位革命家。第一篇是刘宗绪所撰 5 18 世纪法国 大革命6 , 该文系统全面、新见迭出, 放在本书最前 面, 既是总论又是背景。接着是高韵青的 5拉法叶 特6、孙娴的 5罗伯斯比尔6、刘北成的 5马拉6、楼 均信的 5丹东6、郭华榕的 5罗兰夫人6、姜 的 5圣 茹斯特6 及俞曾元的 5拿破仑6。虽是小丛书, 但论 述系统、全面、深入, 材料丰富新颖, 且都对传主做 出独特的评价, 反映出新水平。 71 5大革命与现代化: 1789 ) 1830 年的法国6 (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8 年, 全书 392 页)。作者马生 祥是河北师范学院教授, 多年从事法国史和大革命史 研究。作者在书中从现代化的大视野出发, 研究大革 命在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而且将大革命 的终止时间定为 1830 年七月革命, 这在中国还是第 一次。作者在论述大革命与现代化关系时提出的这一 新思路, 使本书在国内独树一帜, 耐人寻味。 二 中国学者不仅在相关论著中提出种种新观点, 而 且在发表的大量学术论文中, 更具明显的创新意识, 在诸多重大问题上, 均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现就其中 争论最多、最具创新之见的八个方面做扼要介绍。 (一) 热月政变的性质 中国学者对法国大革命史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研 究, 严格地讲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 而这一研究 的突破口就是对热月政变性质的翻案, 这一翻案人就 是刘宗绪。众所周知, 1949 年后, 我国学者长期固守 前苏联学者对法国大革命史的传统观点, 无一例外地 #182# 历 史 研 究 2003 年第 5 期 称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粉碎 / 四人帮0 之后, 当 国人还在传统观点上沉睡时, 刘宗绪教授便以其独到 的历史眼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开启了对热月 政变性质的重新研究。1978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庆 科学讨论会上, 他不怕政治压力, 冒险提交 5试论热 月政变的性质6 一文, 1979 年 7 月更在 5历史研究6 第 7期上公开发表此文, 运用大量人所不知的材料, 大胆提出热月政变不是反革命政变的新观点, 否定了 几十年来的传统旧说。 刘宗绪在论文中明确指出: 不能因为热月党反对 雅各宾派, 就因此判定它为反革命。他说, 在当时衡 量革命与反革命, 只能以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坚 持资本主义制度为统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雅各宾专政在后期所采 取的种种非常措施, 不仅遭到广大群众的不满, 也使 资产阶级不能容忍, 他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所以, 热月政变实际上是结束雅各宾专政的非常措 施、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一个转折点。热月党仍 然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它虽然推翻雅各宾统治, 但 并没有改变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于是, 他在论文中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 即所谓反动和倒 退。他认为, 热月政变对雅各宾专政而言, 确实是一 种反动、一种倒退。但关键是要看热月党究竟 / 倒 退0 到什么地方? 或者说 / 反动0 到何种程度? 他列 举大量史实, 说明 / 热月党坚守资产阶级的阵地, 对 封建势力坚决不肯退让, 这就从根本的问题上同反革 命划清了界限。0 ¹ 总之, 热月党的 / 倒退0 只不过 是要废除雅各宾专政一度曾经是必须而后来却过时的 那些非常措施, 使历史退回到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轨 道, 结束动荡局面。它绝非要封建复辟。刘宗绪提出 的关于 / 热月政变不是反革命政变、历史上出现的倒 退与反动现象带有普遍性0 这一新观点, 在史学界立 即触发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学术争辩。有人暗中赞成, 有人公开反对, 认为不应该歌颂 / 反动0 和 /倒退0, 这是离开阶级斗争学说, 是不可取的。但更多的人开 始反思, 并投入新的研究, 引发了我国学界重新研究 大革命史的新高潮。此文亦开启了国内法国史学者重 新审视法国大革命的先河, 成为我国研究大革命史的 一个转折点。此后, 研究延伸到大革命史的其他方 面, 诸如大革命史的分期问题、各党派的历史地位与 作用问题、对罗伯斯比尔、丹东等人物的评价问题等 等都提出了新观点, 大大深化了对大革命史的研究。 直至最近, 有的学者还撰文 º 强调: 热月政变是法 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继续。实际上, 对热月政变性质 的评价, 已经关系到如何重新审视大革命史学观和方 法的问题。 (二) 大革命史的分期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起讫时间及内中分期, 中国学 者一直照搬前苏联学者的观点, 认为大革命开始于 1789 年 7 月 14 日攻占巴士底狱, 结束于 1794 年 7 月 27 日热月政变。同时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分为三 大阶段: 即君主立宪派统治、吉伦特派统治与雅各宾 派统治。1977 年之后, 这一传统说法开始打破, 诸多 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关于起讫时间, 有人提出 应以 1787 年贵族反叛为开始, 也有人认为应以 1789 年 5 月 5 日三级会议召开为起点, 还有人建议以 1789 年 6 月 17 日成立国民议会为标志» 。但大多数学者 仍然坚持以 1789 年 7 月 14 日攻占巴士底狱作为大革 命开始, 认为这个日子突出了大革命的暴力特色。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下限, 同样说法不一。有人认 为 1799 年雾月政变应为大革命的终点; 也有人提出 执政府的建立应是大革命的结束; 还有从现代化的视 野出发, 将大革命一直延至 1830 年的七月革命。认 为七月革命才是法国大革命的终点。当然, 也有人仍 然坚持以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的终结。但更多学者同 意王养冲教授的观点, 把大革命终点定在 1814 年 4 月 6 日或 1815 年 6 月 22日拿破仑两次退位, 即帝国 终结。因为拿破仑帝国的存在, 表明资产阶级国家机 器的初步完成。 关于内中分期, 中国学者大致有三种看法 : 一种 意见仍然坚持传统观点, 即分为君主立宪派、吉伦特 派和雅各宾派三个统治阶段。最早提出反对意见的是 王养冲, 他一反我国 30 多年来的传统的三阶段分期 法, 认为法国大革命应以封建王朝的削弱和覆亡、新 的政治体制的出现和改变为分期的标志。因此, 他提 出了六段分期法: 立宪君主国时期、吉伦特共和国时 期、雅各宾共和国时期、热月党的执政府共和国时 期、督政府共和国时期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这一分期 法反映法国大革命复杂多变的全过程, 已为中国多数 学者所认可。另有一种观点, 认为法国大革命应以其 革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趋势特色为标志进行分期, 提 出了五阶段分期法: 即大革命的开始阶段、大革命的 发展阶段 (雅各宾共和国 )、大革命的转折阶段 (热 月与督政府共和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拿破仑统 #183#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¹ º » 参见林贤报、程镇芳 5略谈法国大革命的分期问 题6 , 5福建师范大学学报6 1980年第 2期; 廖士 虎: 5关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问题6 , 5西南民 族学院学报6 1983年第 1期。 王道远等: 5热月政变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继 续6 , 5成都行政学院学报6 1999年第 1期。 刘宗绪: 5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6 ,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03年, 第 307页。 治阶段)。拿破仑虽然破坏了大革命的民主成果, 甚 至践踏了大革命的一些重要原则, 但是他毕竟继承和 完成了大革命的事业,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大 厦, 实际上成为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作为大革命的最 后阶段, 是较为妥当的。 总之, 中国多数学者已经从三阶段分期法中摆脱 出来, 而且把拿破仑统治纳入了法国大革命之中, 不 管六段分法与五段分法孰优孰劣, 但这样分期, 毕竟 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 这不仅可以更加完整系统地反 映出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和曲折反复的全过程, 而且 开始与国际史学接轨。 (三) 大革命中各党派的地位作用 法国大革命中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党派斗争十分激 烈, 往往都是你死我活, 而且在政治舞台上常常交替 执政又迅速崩溃。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派别: 君主立 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多少年来, 中国学者对 这些党派都未敢进行独立思考, 做出自己的评价, 而 是沿用前苏联学者的传统旧说。 对君主立宪派的评价。国内学者一直采取完全否 定的态度, 认为它是 / 王党大资产阶级的代表0, / 投 身革命、领导革命是假, 伪装革命、反对革命是真0, 因此称其为 / 反革命派0。直到改革开放后, 中国学 者终于解放思想, 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立看法。刘 宗绪在 5法国大革命的根本任务和革命的上升路 线6 ¹ 一文中认为, 法国大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 用资 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0、 / 君主立宪派统治的时间最 长, 相对来说也最稳定0。他还强调说: / 改造封建制 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任务, 基本上在君主立宪派 执政时期已完成了, 它的政策符合历史发展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0, / 革命的真正成熟的果实, 就是君主立宪派的统 治0。º 高韵青在 5论法国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6 一文 中, 也明确指出: / 掌权达三年之久的立宪派, 对改 造封建社会,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奠基作 用, 创建了巨大的历史功绩。0 » 文中引用大量史实, 从君主立宪派成员的组成成分, 从该派实行的政治纲 领、社会经济措施等等方面, 详细论述了君主立宪派 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 它颁布的八月法令和 5人权宣 言6 , 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社会的诞生。所以, 君主立 宪派基本上摧毁了旧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新国家 体制, 完成了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只是由于政见不 同, 才被吉伦特派推翻。 楼均信在 5法国大革命反思6 一文中, 也同样肯 定了君主立宪派的历史进步作用, 认为 / 君主立宪派 基本上完成了破除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历史使命, 他 们是大革命的创业者0 ¼ 。总之, 中国的多数学者原 则上肯定了君主立宪派的历史进步作用, 认为它是大 革命的领导者, 也是革命派。 对吉伦特派的评价。在中国史学界, 研究者对吉 伦特派也是一直采取否定态度, 称吉伦特派是 / 反革 命派0、是 / 失败主义、分裂主义、投降主义0 的代 表。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完全改变了对吉伦特派 的评价。 贾东海等人在 5吉伦特派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历史 地位和作用6 一文中认为, 吉伦特派为反对封建专 制, 废除王权、保卫革命成果、镇压王党叛乱、实行 共和、反对欧洲反动势力对革命的干涉, 抗击侵略, 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民主制在法国的确立, 都做了 大量工作, 起了巨大作用, 应该予以肯定。½ 刘宗绪 也认为, 吉伦特派 / 作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 们同封建制度有深刻矛盾, 主张打倒王权, 也坚决反 对复辟0 ¾ 。所以, 吉伦特派无疑是反封建的革命派。 楼均信也持相同看法, 认为 / 吉伦特派的当政虽然为 时短暂, 却为大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由于政见 不同而最终被更激进的雅各宾派所推翻, 这完全是革 命内部的分歧斗争, 决不能因此而断定吉伦特派是反 革命派。事实上正是吉伦特派的努力, 才促使大革命 平稳发展0 ¿ 。 对雅各宾派的评价。雅各宾专政将法国大革命推 向顶峰, 因此历来成为革命的象征。改革开放后, 诸 多学者认为对雅各宾专政一味颂扬的观点有失公正, 必须重新评价。刘宗绪在 5雅各宾专政在法国大革命 的地位6 一文中, 指出对雅各宾专政必须采取一分为 二的具体分析。其恐怖统治曾为推进革命起过巨大的 历史进步作用, 为反封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 勋。但在后期犯了恐怖扩大化的严重错误, 排斥异 己, 镇压不同政见者, 结果葬送了自己。À 许多学者还对雅各宾的恐怖政策做了具体分析, 不同意前苏联学者将雅各宾的恐怖称为 / 红色恐怖0 而大喊 /恐怖万岁0 的论述, 认为对恐怖必须具体分 析, 既要看到恐怖在特定条件下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184# 历 史 研 究 ¹ º » ¼ ½ ¾ ¿ À 5法国史论文集6 , 第 101页。 陈崇武主编 5法国史论文集6 , 学林出版社, 2000 年, 第 69 ) 70页。 刘宗绪: 5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6 , 第 320页。 5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6 1981年第 1期。 5浙江大学学报6 1999年第 2期。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编 5法国史论文集6 , 三联书 店, 1984年, 第 141页。 刘宗绪: 5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6 , 第 318 ) 319 页。 5世界历史6 1981年第 2期。 又要看到因恐怖扩大化而带来的种种灾难。何平在 5论雅各宾专政6 一文中指出: 雅各宾专政正是在后 期由于恐怖扩大化, 而造成最终覆灭的悲剧 ¹ 。关勋 夏在 5雅各宾专政失败的原因6 一文中也认为, 雅各 宾派的灭亡还在于在恐怖政策上犯了严重错误, 它从 严肃的、有原则的、有节制的革命恐怖政策, 发展成 肆意的、扩大化的、荒谬的恐怖政策, 导致了自己的 失败º 。对雅各宾专政采取两点论的分析方法, 显然 比过去全面肯定的一点论, 更客观、更科学。 (四)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大革命中的各类历史人物, 是正确理解大革命的关键之一。过去往往为政治所需 而采取实用主义的任意评判。随着刘宗绪对热月政变 性质的重新评判, 我国学者对大革命中的诸多人物, 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做出新的价值判断, 例如对一贯 作为反面人物的拉法叶特, 高韵青却反其道而称其为 一生为 /一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自由的不屈战士0。 郭华榕认为罗兰夫人度过了悲壮短暂的一生, 其贡献 是巨大的, 决不是反革命。 但是, 在诸多人物中争议最多的是罗伯斯比尔、 丹东和拿破仑。 对罗伯斯比尔的评价。中国史学界一直采取全盘 肯定的态度, 认为他才是大革命的真正英雄。陈崇武 则与众不同, 成为中国重新评价罗伯斯比尔的第一 人。他于 1979 年 10 月率先在 5历史研究6 第 10 期 上发表 5评罗伯斯比尔6 一文, 接着又发表多篇论 文, 还与法国史学家艾蒂埃展开讨论, 对罗伯斯比尔 做出了独创性的评价。陈崇武认为, 罗伯斯比尔是杰 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先驱; 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 而不是伪善者; 是有节制的恐 怖主义者, 而不是一个嗜血的暴君。在充分肯定罗伯 斯比尔历史进步作用的同时, 陈崇武又指出了罗伯斯 比尔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与错误, 认为罗伯斯比尔在后 期对恐怖扩大化、剪除异己应负责任。孙娴认为罗伯 斯比尔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但又犯有严重过 错, 她认为 /罗伯斯比尔对扩大恐怖、未能及时停止 恐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0 , / 他严于律己, 但不能宽 以待人。他对别人的缺点错误, 总是不肯轻易放过, 他伤人过多 , 对人冷漠疏远 , 沉默寡言。0 » 孙娴认 为罗伯斯比尔的这种性格, 也同样是他后期犯严重错 误的原因之一。随后, 中国学者展开了对罗伯斯比尔 评价的讨论, 发表了多篇文章, 总体上对罗伯斯比尔 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认为罗伯斯比尔既是伟大的革 命领袖, 又在后期犯过严重错误。 对丹东的评价。中国学者一直坚守着前苏联学者 的传统观点, 认为丹东是 / 叛徒0、/反革命0、/卖国 贼0。直到 1982 年 8 月, 楼均信在 5世界历史6 第 4 期上发表我国第一篇为丹东翻案的文章 5试论丹东的 宽容政策6, 才改变称丹东为叛徒反革命的传统旧说。 他认为, 历来对丹东做出不公正评价, 是由于对其宽 容政策的错误认识。他在论文中通过对宽容政策产生 的背景、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目的、实质及其社会基础诸方面的分 析, 肯定了宽容政策的合理性与进步性, 认为丹东是 一位革命家、爱国者, 并没有通敌卖国。此文发表 后, 引起很大反响。1984 年 7 月,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 年会上, 时任会长的张芝联先生还做了 5开展对丹东 的研究6 的学术报告, 与会者重点讨论了对丹东的评 价。张芝联还在 5略论丹东6 一文中指出, 长期以来 蒙在丹东身上的许多罪名是罗伯斯比尔等人强加的。 丹东在革命过程中有过动摇, 但基本上是一个革命 者、爱国者。丹东确曾贪财受贿, 但并不等于出卖祖 国。丹东虽对罗伯斯比尔派怀有敌意, 但决无恢复君 主制之意。¼ 而后, 许多学者又先后发表了近 20 篇 重新评价丹东的论文, 对丹东的宽容政策、历史作用 及两面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基本上肯定了丹东顺 应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 尤其强调丹东在关键时刻的 种种表现 。例如, 在 1792 年秋 , 大敌压境, 政府要 员纷纷提出把首都迁出巴黎时, 丹东严辞斥责, 认为 放弃巴黎就是认输投降, 并发表著名演说: / 必须勇 敢、勇敢、再勇敢, 这样法国才能得救!0 号召法国 人民奋起反抗、保家卫国。他还把七旬老母从外地接 到巴黎, 决心与巴黎共存亡。1794 年春, 由于内部矛 盾激化, 罗伯斯比尔准备逮捕丹东 , 有人密报丹东, 劝他尽快逃离法国以免一死。丹东说: / 走! 难道把 自己的祖国也放在鞋底下带走吗?0 把祖国放在自己 的生命之上, 爱国之心, 昭昭可见。1794 年 4 月 5 日, 丹东被反对派处死, 在上断头台前, 他却充满自 豪, 认为自己是忠于祖国为革命而献身。所以 , 他对 刽子手大声说: / 把我的头拿去给人民看看吧, 它是 值得一看的!0 从上述丹东在生死关头的种种表现, 我们没有理由说他是反革命、卖国贼, 而只能看出他 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革命家。过去认为丹东是 / 叛 徒0、/ 反革命0 的说法, 实属偏颇。 当然, 也有人至今仍称丹东为 /阴谋家0、/ 双面 人0 , 还把丹东列为世界十大阴谋家之一, 说丹东 / 日渐沉溺于玩弄阴谋, 为自己谋取财富和权力, 最终 #185#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¹ º » ¼ 5历史研究6 1985年第 2期。 5法国大革命著名政治活动家6 , / 罗伯斯比尔0 篇。 5广西大学学报6 1984年第 1期。 5社会科学6 1982年第 8期。 被时代的狂飙所吞没。0 ¹ 对拿破仑的评价。拿破仑是中国学者长期以来研 究的大热门。不仅对拿破仑进行总体评价, 而且对拿 破仑发动的雾月政变、执政府与帝国的内政外交、军 事思想、宗教政策、文化教育及对外战争等等各个方 面, 均有研究和论述, 并提出许多新观点。认为拿破 仑发动的雾月政变不是反革命政变, 而是大革命的继 续和发展。拿破仑帝国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拿破仑 的对外战争不能一概斥之为侵略战争, 而是具有阶段 性和双重性, 必须具体分析。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应予 肯定。因篇幅所限, 不再详述。 (五) 关于人权的研究 人权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 长期以来, 中国学者 都不敢去正视人权问题, 即使是在研究法国大革命史 时, 在分析 5人权宣言6 时, 也只讲 5人权宣言6 的 虚伪性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欺骗性, 完全否定资产阶级 民主和 5人权宣言6 所倡导的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0 的社会价值, 似乎民主、人权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 与中国人无关, 更与中国学者无关。 改革开放后, 我国学者终于解放了思想, 不怕因 谈民主、人权而受政治牵连, 大胆地肯定了人权的重 要, 实事求是地论证了 5人权宣言6 巨大的历史进步 性。对人权宣言作出积极评价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是王 德祥。他在 1979 年第 5 期 5 世界历史6 上发表的 5略论 3人权宣言4 的历史意义6 一文指出 5人权宣 言6 在历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它不仅代表 资产阶级的利益, 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认 为确认人权与争取人权, 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具有积 极的推动作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中国学者对 5人权 宣言6 的研究更为深入, 尤其强调人权宣言对近世社 会政治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对 后世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王养冲在 5人权和公民权宣 言与 1789 年原则6 中强调: / 5人权宣言6 从理论上 奠定了人权的时代, 有着无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如果 在今天的世界上, 人权的状况还并不理想的话, 那么 重温这个学说和宣言, 显然是富有现实意义的。0 º 马胜利在 5法国大革命中的四个人权宣言6 一文 中, 详细论述了大革命时期的四个人权宣言, 即 1789 年 5人权与公民权宣言6、1791 年 5妇女与女公民权 利宣言6、1793 年 5人权与公民权宣言6、1795 年 5人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6 , 他认为这四个人权宣 言在近代人权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权宣 言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但它强调了人的民主、人 的自由、人的平等、人的尊严和解放。所以, 它具有 永久的历史价值, 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洪波也认为, / 5人权宣言6 为法国和世界上许多 国家制定宪法和人权法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甚至成为 直接的参照物0 ¼ 。 5人权宣言6 距今已有两百余年, 今天世界人权 运动已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但重温历史仍然意义 重大。 (六) 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的研究 法国大革命是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学者 有不同的看法。管佩韦曾在 1982 年撰文½ 指出, 大 革命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的两大任务, 废除了农民的 封建贡赋并分配给农民土地。姜 则认为, 法国大革 命在解决土地问题上有自己的特点, 所走的道路有其 典型性。大革命在解决土地问题上面临废除封建权 利、改造封建大地产和解决农村公社公有土地问题等 三大任务。虽然, 基本上解决了三大任务, 但是, 各 类土地立法都首先有利于富农经济的发展, 一大批农 民虽然得到了小块土地, 反而使小农人数大量增加, 同时封建残余还是存在。¾ 金重远在 5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6 一文 中指出, 尽管在解决土地问题时资产阶级得到很多土 地, 但小农所有制却在大革命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种小农经济, 对法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经济 上, 妨碍了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广阔市场的形成。在政 治上, 影响了政局的动荡与不稳定, 共和制度难以 巩固。¿ 崔丕认为雅各宾派并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 在 5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土地政 策的再认识6 一文中指出, 所谓解决土地问题, 是指 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成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而 不是分给农民土地。法国革命前, 上千万的贫民、半 无产阶级依然保存下来。因此, 雅各宾的功绩不在于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而是进一步满足资产阶级和富 农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À 刘宗绪与众不同, 他认为必须明确什么叫 /解决 #186# 历 史 研 究 ¹ º » ¼ ½ ¾ ¿ À 5东北师范大学学报6 1983年第 5期。 5史学集刊6 1988年第 4期。 刘宗绪主编 5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6 第七章。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土地问题6 , 5历史教学6 1982年第 2期。 陈崇武主编 5法国史论文集6 , 第 47页。 楼均信主编 5法兰西第一至第五共和国论文集6 , 东方出版社, 1994年, 第 58页。 刘宗绪主编 5法国大革命 200周年论文集6 , 三联 书店, 1990年, 第 257页。 彭树智主编 5世界十大阴谋家6 , 三秦出版社, 1998年, 第 135页, 详见 / 丹东0 篇。 土地问题0。他说: /所谓解决土地问题, 从根本意义 上来说, 就是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从封建性质的 所有制改造成资本主义的所有制。至于采取什么方式 改造, 改造结果是否有利于农民, 则属于另一个问 题。0 ¹ 他还多次强调资产阶级革命不承担分配农民 土地问题。因此, 不能以农民是否得利来作为衡量革 命是否彻底的尺度。 (七) 关于反革命现象的研究 法国大革命是场极为复杂的革命, 每一派都称反 对派为 /反革命0 , 尤其是雅各宾党人, 把所有不同 政见者一概斥之为 /反革命0、 / 阴谋家0。谁要是反 对雅各宾派, 谁就作为 / 反革命0 而送上断头台。难 道意见相左就是反革命吗? 大革命中真的有那么多反 革命?! 中国学者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 就思考和 研究这一 / 反革命0 现象。多数学者认为: 不能以派 划线, 必须明确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有人提出: 只 有那些在言行上坚持旧制度、复辟封建君主制并公开 推翻革命政府者, 才是真正的反革命。不同派别、个 人, 对革命策略、方法等等有分歧而抵制甚至反对革 命政府者, 不能笼统地称为反革命, 必须具体分析。 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丹东派、热月党人等派别, 他们反对最高限价、反对恐怖政策, 提出各自的政治 主张而不满雅各宾统治, 但他们坚决反对封建复辟 派。因此, 他们不是反革命, 而仍然是革命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旺代叛乱这一反革命现象的 重新认识。众所周知, 1793 年以旺代为中心的几个省 的数十万农民参加了武装叛乱, 反对革命政府。这一 叛乱行为, 在中国史学界, 长期以来一致认定为反革 命。1989 年, 中国青年学者许虹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 了挑战, 她在 5 1793 年法国旺代农民叛乱原因新 探6 º 一文中, 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 引用大量新 资料, 对广大农民的心态作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反对 革命政府不是反革命, 农民叛乱事出有因, 称不上是 反革命叛乱。为什么农民拿起武器参与叛乱却不是反 革命呢? 许虹认为, 农民之所以参与叛乱, 其根本原 因在于守旧保守的农民对大革命推进的政治现代化的 不理解、抵制和反抗, 在于目光短浅。因为旺代地处 西部, 远离巴黎, 交通闭塞、城乡阻隔, 天高皇帝 远, 虽不满贵族, 却向往好皇帝, 所以从意识上倾向 国王。大革命打破了他们世代相袭的平静的传统生 活。大规模的非基督教化运动, 亦触犯了他们的宗教 信仰, 引起广大农民教徒对宗教政策的强烈不满。革 命后乡镇行政区划的改革和调整, 又引起农民心里习 惯上的不适应和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 从而产生对现 代行政制度改革的不满。尤其是革命政府发布强制征 兵令之后, 强迫农民应征入伍, 使大批壮劳力远离农 村, 这就引发了农民对征兵政策的极度不满。怀着不 满、怨恨和愤怒, 几十万农民走上了与革命政府的对 抗之路。本来应该是革命受益者的农民, 却在一些教 士和贵族的蒙骗下, 即时参加了反政府的武装叛乱。 其实, 他们的本意绝不想复辟封建旧制度。所以, 广 大农民反对革命绝不是反革命。不满政府、反对政 府, 不能因此就判定是反革命。这一有说服力的分 析, 改变了中国学者多年来公认的旺代叛乱就是反革 命的简单化结论, 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大大深化了对 农民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而且有 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八) 对大革命经验教训的研究 法国大革命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什么经验 教训值得后人吸取? 中国学者有多种论著对此进行分 析论证。我个人认为, 最值得介绍的有如下两点: 第 一, 大革命提倡的反封建反特权的思想和民主、自 由、平等、人权等原则, 应该借鉴和发扬。刘宗绪曾 指出大革命创立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之基本原 则, 至今没有过时。他特别强调 / 奠基于自由的商品 经济之上的人权和法治原则, 是大革命最主要的基本 原则 , , , 这些原则不仅属于法兰西, 也属于全世 界; 不仅是反封建斗争的强有力武器, 而且也是一切 文明国家管理中, 不可或缺的指导原则。只要人类文 明社会在发展, 这些原则在任何地方都是需要的。0 » 第二, 大革命为西方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模式。楼 均信认为法国大革命开创了政治现代化的新局面, 成 为西方政治现代化的新典型。因为大革命中提出的现 代国家的理论框架, 即建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的现代国家, 实现人权与法治。更重要的是根据这一 理论框架, 提出了一种可供操作的政治现代化实践模 式, 即建立三权分立的中央权力机构 ) ) ) 议会制民主 共和国。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创造, 它大大推动了西方 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在实行政治民主化 中, 强调的法制化和大众参与政事, 同样是大革命的 精神财富。¼ 洪波在 5法国大革命与政治现代化6 一文中也认 为法国大革命对西方政治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 深远的影响。他说 / 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民 主化。 , , 法国大革命是政治发展的转折点。它加速 了政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化和政治参与民主化的进程, 为政治 #187# 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¹ º » ¼ 楼均信: 5法国大革命反思6 , 5浙江大学学报6 1999年第 2期。 刘宗绪: 5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6 , 第 157页。 5历史研究6 1989年第 4期。 刘宗绪: 5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6 , 第 104页。 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0 ; / 5人权宣言6 和历次宪 法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原则。这就是: 主权 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人权与公民权原则、法 制原则。这些理论与原则的提出与实施, 开创了法国 乃至欧洲政治现代化的新时代。0 ¹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 例如高毅在 5法国革命 文化与 20 世纪初中国革命崇拜的确立6 一文中认为 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主要贡献不是创立什么模 型, 而是 / 创造了一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政治 文化0 ; /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主要就在于向世界提 供了一套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治文化。0 º 但高毅在 2002 年 12 月的法国史年会上提交的 5法国大革命在 现代政治民主化运动中的地位6 一文中, 却强调了大 革命对政治现代化的贡献, 他认为 / 法国大革命在现 代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它是世界政治 发展史上的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是全球性政治民主 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其政治经验, 不论是正面的还是 反面的, 对于当代人类的政治民主化都是巨大的精神 财富; 法国大革命的伟大历史功勋是促成了民主价值 的普适性, 其历史教训凸现了个人自由的极端重 要性。0 » 法国大革命带给后世的教训同样也是深刻的。有 的学者认为这场惊心动魄的革命给后人留下了难以消 除的印记, 产生了无法预料的负效应, 最突出的表现 在两大方面: 第一, 非理性的群众运动。群众运动是 大革命的力量源泉, 也是推进革命的强大动力。但 是, 凭着感情冲动的非理性的群众运动, 却引发出怀 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节制、无约束、难以驾驭的过 激行动, 出现领导被群众所左右, 或群众被领导所利 用的情况, 导致无法无天的派系斗争, 导致了民主秩 序和法制的破坏, 造成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混乱。所 以, 非理性的群众运动, 如果任其发展, 就会走上极 端, 变成一支失控的野性力量, 给社会安定带来严重 破坏, 这就是说群众运动并非都是合理的。 第二, 扩大化的恐怖。恐怖政策实际上就是暴力 手段, 它在大革命中在镇压王党敌对势力中起过极为 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 雅各宾派在革命政权基本稳 定的 1794 年春天, 却继续坚持暴力, 并将暴力用来 对付不同政见者和平民百姓, 还在 / 杀人越多, 共和 国就越巩固0 的荒唐口号下 , 滥施暴力, 镇压异己, 将吉伦特派、忿激派、埃贝尔派和丹东派的大批代表 人物, 直至众百姓都送上断头台。结果是断头台越 忙, 共和国越不安宁。滥施暴力者, 结果被暴力所埋 葬, 这是大革命最惨痛的教训, 也是宝贵的财富, 后 人不可不记。 三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50 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 史研究, 尽管有过曲折和停顿, 但从全局看, 成绩是 卓著的。尤其是近 25 年来, 可以说已经走上了独立 思考、创新发展的研究轨道。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 认识到, 我国学者对大革命史的独立研究时间不长, 基础亦不厚实。与西方学者相比, 尤其是与法国同行 相比, 差距很大, 至今没有形成大革命史研究的中国 学派; 至今还没有出版过一部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的 大革命通史; 大革命时期的宗教问题、人口问题、农 民问题、妇女问题、流亡者问题、民众心态问题、物 价与日常生活问题、反革命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大 革命与中国的关系问题等等, 极少有人专门研究, 都 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做出成绩。 令人不安的是,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冲击 下, 许多单位强制规定了年度应发学术论文指标, 为 完成指标, 被迫追求短期效应, 学术界出现了急功近 利的急躁情绪, 缺乏长远计划。在大革命史的研究领 域, 创新意识削弱、佳作难觅的情况, 更时有发生, 有些文章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这对我国深入研究法 国大革命史十分不利。 我们企盼在 21 世纪, 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工作者, 能够克服急躁思想, 排除干扰, 克服偏见, 引进新方法, 拓展新领域, 强化创新意识, 继续脚踏 实地做深入研究, 奉献更多的学术精品, 引导中国法 国史研究进入新的水平, 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1作者楼均信, 教授。浙江大学历史系 3100282 (责任编辑: 姚玉民 舒建军) #188# 历 史 研 究 ¹ º » 5世界历史6 2003年第 2期。 陈崇武主编 5法国史论文集6 , 第 81页。 5历史教学问题6 1999年第 6期。 t ributors offered deep insights into the 1905 Revolut ion and its defeat , and held views critical both of the prevailing conservatism and radicalism of the t ime. They sought to arouse the intellectualsp con2 science by analytical and crit ical reflect ion on the historic position and role of Russian intellectuals. The collection presents it self as a landmark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Russia with a system2 atic display of Russian liberal intellectualsp views in polit ic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ribal Confederacy or Nation? Rethinking Morgan and Engels Yi Jianping ( 142)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in their works both Morgan and Engels t reat t ribal confederacy as the highest form of organizat ion in primit ive societ ies; that primit ive society t ransformed into states based on classes through such confederacies; and that they and military democracy are the same thing. How2 ever, this convent ional, or classical, notion is rather questionable: Morgan and Engels regard nat ion rather than tribal confederacy as the highest form of organizat ion in primitive society; states were formed in human society by nations rather than by tribal confederacies; and the latter and military democracy are not ident ical. It is wrong to refer to the late period of primit ive society and/ or the transformat ion to the state discussed in Morganps and Engelsp works in terms of military democracy or tribal confederacy, as is the common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a. Discussion and Cr it icism Some More Remar ks on the Retur n of Qin Gui to the Song: A Discussion with Mr. Wang Cengyu He Zhongli He Zhaoquan ( 160) Due to contradictory accounts, disagreement remains on whether Qin Gui ( 1090 ) 1155 C. E. ) escaped from or was released on purpose by the state of Jin. Some recent studies contend that Qin was released by the Jin ( Jurchen) as a / spy. 0 However, more considerat 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of the time, and an object 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 ing historical records, may show it is more likely that Qin managed to escape from the Jin by himself. Research Notes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Cangwu and Dongt ing Prefectur es in the Qin Dynasty Chen Wei ( 168) Review Essays Russia Re2evaluates Stalin Wu Enyuan ( 173) 50 Years Research on the French Revolut ion in China Lou Junxin ( 181) #192# CONTENTS
本文档为【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968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9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9-23
浏览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