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撕画

手撕画

举报
开通vip

手撕画第一章 一、基本物理量—— 位置矢量 位移 瞬时速度 加速度 熟练掌握 1 给一运动方程,会判断运动形式,注意和牛顿力学的结合,例如给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判断物理的运动形式。 二、圆周运动 角速度、角加速度: 切向、法向加速度: 熟练掌握简单题 三、运动的相对性 不考  质点作R=0.5m的圆周运动,方程为    求 t =2s 时 作业:2题 质点做变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任意时刻速度为 ,则切向加速度大小为?法向加速度大小为? 总加速度大...

手撕画
第一章 一、基本物理量—— 位置矢量 位移 瞬时速度 加速度 熟练掌握 1 给一运动方程,会判断运动形式,注意和牛顿力学的结合,例如给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判断物理的运动形式。 二、圆周运动 角速度、角加速度: 切向、法向加速度: 熟练掌握简单题 三、运动的相对性 不考  质点作R=0.5m的圆周运动,方程为    求 t =2s 时 作业:2题 质点做变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任意时刻速度为 ,则切向加速度大小为?法向加速度大小为? 总加速度大小为? 一质点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其速率满足 , k为常数,求: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 加速度 第二章 一、牛顿三定律 一、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例如:碰撞、打击、爆炸等。 (3) 守恒条件 (1) (2) 熟练掌握 二、功、动能定理、功能原理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原理: 功: 保守力作功用势能表示: 三、 保守力与三种势能: 弹性势能 引力势能 重力势能 弹力功 引力功 重力功 熟练掌握 保守力作功的特点: 质量为 m 的质点沿 X 轴正方向运动。设质点通过坐标为 x 的位置时其速度等于 kx ( k为比例系数)。求:1) 作用于质点的力F;2) 质点从 x1位置出发,运动到 x2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例 解: 1) 动力学问题 2) 运动学问题 2018/6/27 10 10 由于已知的速度 v 不是时间 t 的函数,所以在进行微积分运算时需要做变换。    质量 的质点受力  的作用,且力方向不变.t=0 s时从v0=10 m·s-1开始作直线运动(v0方向与力向相同),求:(1)0~2 s内,力的冲量 I;(2)t=2 s时质点的速率v2.(力的单位为N,时间单位为s.) (3)任意时刻的速度及运动方程? (4)在最初2秒内,外力的功? 解 (1) (2) 应用质点动量定理 代入数据解得: 作业题: 25题,问水平初速度至少多大能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完成一次圆周运动?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则卫星的 (A)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B)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C)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D)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 C ] 第四章 相对论 一、相对论两个基本原理 1.相对性原理 所有惯性参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率相同,与惯性系之间的相对运动无关,也与光源、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二、洛仑兹坐标变换 空间、时间间隔 三、相对论效应 2.长度收缩 3.时钟延缓 1.同时概念的相对性 ①. 在 S’ 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 S 系中这两个事件不是同时发生的。 ②.在 S’ 系中相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 S 系中这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 四、质速、质能、动量能量关系 1.质速关系 2.质能关系 3. 动量能量关系 掌握不考 (1)某惯性系中一观察者,测得两事件同时刻、同地点发生,则在其它惯性系中,它们不同时发生。 (2)在惯性系中同时刻、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在其它惯性系中必不同时发生。 (3)在某惯性系中不同时、不同地发生的两件事,在其它惯性系中必不同时发生时,而同地发生。 (4)在不同惯性系中对同一物体的长度、体积、质量、寿命的测量的结果都相同。 (5)某惯性系中观察者将发现,相对他静止的时钟比相对他匀速运动的时钟走的快。 正确的说法是: (A) (1).(3).(4).(5) (B) (2).(5) (C) (1).(2).(3) (D) (1).(3) [ B ] 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 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 D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 A ] 作业题:1,11题 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 1. 动力学特征: 2. 运动学特征: 第五章 机械振动 3. 能量特征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 振幅 2. 初相 3. 圆频率 弹簧振子 二、描写谐振动的几个物理量 周期、频率 A 谐振动 旋转矢量  t+  T 振幅 初相 位相 圆频率 谐振动周期 半径 初始角坐标 角坐标 角速度 圆周运动周期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比较 三、旋转矢量 x < 0 v >0 x > 0 v >0 x > 0 v <0 x < 0 v <0 参考圆 由旋转矢量法,任意时刻 t, 谐振动物体的速度方向的判定: 由此可判断位相或初位相所在的象限。 1) 初始条件 1. 用旋转矢量表示弹簧振子运动的初相 2) 初始条件 3) 初始条件 4) 初始条件 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合成 不考 已知某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动曲线如图,试根据图中数据写出振动表达式。 由图,A=2m, 解 已知某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动曲线如图,试根据图中数据写出振动表达式。 由图,A=2m, 解 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SI).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处,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例1 一质量为 的物体作简谐运动,其振幅为 ,周期为 ,起始时刻物体在 处,向 轴负方向运动(如图).试求 (1) 时,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所受的力; 解: (2)由起始位置运动到 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起始时刻 时刻 (2)由起始位置运动到 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作业题: 1题 《第六章-波动》 一、描述波动的特征量 波的周期= 各质点的振动周期 波的频率=各质点的振动频率 波长、波速、周期、频率 二、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设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① ② 1. 波动动能、势能: 三、波动的能量 (重点) 质元在平衡位置时,动能、势能最大;在最大位移处动能和势能最小。具体解释参见教材P149页最下面一段话(蓝色字体)。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1.相干波条件 ① 两列波振动方向相同; ② 两列波频率相同; ③ 两列波有稳定的相位差。 2. 合振幅 3. 相位差 四、波的干涉(不考) (两相干波) 4. 相干波加强减弱条件 加强 减弱 若 波程差 加强 减弱 两相干波源分别在 P、Q 两点处,初相相同,它们相距 3 / 2,由 P、Q 发出频率为 ,波长为的两列相干波,R 为 PQ 连线上的一点。求:①自P、Q 发出的两列波在 R 处的位相差。②两波源在 R 处干涉时的合振幅。 解: 为 的奇数倍,合振幅最小, ①波从波疏媒质进入波密媒质; ②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相位突变。 六、半波损失 不考 五、驻波 不考 若波源与观察者不沿二者连线运动 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 ,远离 . 波源向观察者运动 ,远离 + . 七、多普勒效应 (了解现象) 两相干波源分别在 P、Q 两点处,初相相同,它们相距 3 / 2,由 P、Q 发出频率为 ,波长为的两列相干波,R 为 PQ 连线上的一点。求:①自P、Q 发出的两列波在 R 处的位相差。②两波源在 R 处干涉时的合振幅。 解: 为 的奇数倍,合振幅最小, 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SI) ,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其 波长、频率、振幅、波速? 一平面简谐波向右传播 u =0.08 m/s,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求:① O点的振动方程;② 波函数;③ P 点的振动方程;④ a、b 两点的振动方向。 解:① O点 t = 0 时,o点处的质点向 y 轴负向运动 ② 波函数: O点的振动方程: ③ P 点的振动方程 ④ a、b 点的振动方向 作业题:7题 7章-气体动理论 一、基本概念 1.理想气体的状态参量——宏观量 (1)压强P (2)体积V (3)温度T 2. 平衡态 * 3.平衡过程 平衡过程在P-V图上用一条连续的曲线表示。 1 2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或 2.温度公式 三、两个公式 1.压强公式 四、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内能 每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为 一个分子的能量为 1 mol 气体分子的能量为 m 千克气体的内能为 单原子分子 3 0 3 双原子分子 3 2 5 多原子分子 3 3 6 刚性分子能量自由度 分子 自由度 平动 转动 总 刚性分子自由度数目 五、速率分布函数 同种气体,温度升高,曲线变平坦。 不同种气体, 曲线变陡峭。 六、三种速率 (不考) 1.最可几速率 2.平均速率 3.方均根速率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压强都不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解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若2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其它条件不变,则选?B 1 mol氧气(刚性双原子分子)贮于一氧气瓶中, 温度为27℃,这瓶氧气的内能为_________J;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J; 分子的平均总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8.31 J·mol -1·K -1 玻尔兹曼常量 k=1.38×10-23 J·K -1 ) 计算:1摩尔氦、氢、氧、二氧化碳气体 在 时的内能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三原子分子 图示的曲线分别表示了氢气和氦气在同一温度下的分子速率的分布情况.由图可知,氦气分子的最可几速率为___________,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500m/s m/s m/s 8章-热力学基础 1. 理想气体内能 2.功 3.热量—— 过程量 —过程量 一、基本概念 系统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定律的符号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 系统吸热 系统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系统对外界做功 外界对系统做功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1.热机效率 卡诺热机 四、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是由两条等温线和两条绝热线组成的循环。 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相等. 1. 开尔文表述 不能制造出一种只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其全部转变成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的循环工作的热机。 2. 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四、卡诺定理 卡诺定理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a. 使热机尽量接近可逆机; b. 尽量提高两热源的温度差。 (1)在温度为 T1 和 T2 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的任意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效率 (2)在温度为 T1 和 T2 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的任意不可逆热机的效率 一卡诺热机,当高温热源的温度为 127℃、低温热源温度为27℃时,其每次循环对外作净功8000 J.试求: (1) 热机效率? (2) 循环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热机以1mol双原子分子气体为工作物质,循环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为等温过程,TA=1300K,TC=300K。求①各过程的内能增量、功、和热量; ②热机效率。 解:① A-B为等温膨胀过程 B-C为等压压缩过程 吸热 放热 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C-A为等容升压过程 放热 ② 热机效率 一个循环中的内能增量为: 经过一个循环内能不变。 吸热 作业:15题
本文档为【手撕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壹笑先生
致力于服务广大学子、教师、社考人员等一份学习的资料!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8-2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