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初中化学教案 (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 九年级 教师: 陈 利 宏 班级: 九(1、2、3、4) 绪言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初中化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 九年级 教师: 陈 利 宏 班级: 九(1、2、3、4) 绪言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 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 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 5.填空:①物质是由     构成的,  的破裂和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 碳:C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 学习研讨: 1. 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 ① = 2 \* GB3 ② B、 ③ = 4 \* GB3 ④ C、 ① = 3 \* GB3 ③ D、② = 4 \* GB3 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 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学习研讨: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1: 水加热 实验2: 胆矾研碎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㈠、物理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 实验4:石灰石+盐酸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 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 物质的性质 ㈠、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 1、熔点 2、沸点 3、密度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____,  (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___(填序号)。 教学反思: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 : 激发探究的情趣。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 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 实验现象 --→ 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 --→ 科学分析 --→ 得出结论。 3.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 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 镁Mg 硫S 氧化镁MgO 【学习研讨】  实验探究: 实验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烧时 熄灭后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讨论总结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 2、 3、 评价样题: 1(1)石蜡的密度比水 。 (2)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 ,此变化是 ,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 ,故蜡烛燃烧既有 又有 。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5.  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6.①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②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7.试列举几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分(至少三条) 8..如何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此白烟是蜡烛的蒸汽? 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学习目标: 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实验操作评价目标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本P150附录1和课本P2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下表: 常用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 试管 用于夹持试管 用于加热 eq \o\ac(○,1) eq \o\ac(○,2) eq \o\ac(○,3) 胶头滴管 滴瓶 烧杯 量筒 集气瓶 学习研讨: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1. 试管 ⑴ 用途: ⑵ 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 试管夹 ⑴ 用途:夹持试管 ⑵ 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 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 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 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 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 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②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eq \o\ac(○,3)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eq \o\ac(○,4)应用 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eq \o\ac(○,5)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不可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 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 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 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6、 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7、 烧杯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8、 量筒 (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 (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 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4页) 1.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 不能 接触药品 ②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 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 ,固体只需 。 3.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② 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 更不能拿出  ④ 要放入 4. 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 (三)连接仪器装置 ( 见第151~152页) 1.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 塞子塞进容器口 评价样题: 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 2.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 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 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教学后记: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学习目标: 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重点、难点: 1.药品的取用。 2.实验练习---基本操作。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一般分为   和   两类.取用的方法分别是               .取用固体的仪器有   和   . 2.液体的取用方法是        . a、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b、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 c、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d、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3.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 【学习研讨】 一、药品的取用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 5.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 不能 接触药品 ②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 ③ 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6.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使用最少量,液体取用 ,固体只需 。 7.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  ② 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 更不能拿出  ④ 要放入 内。 8. 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 中) ⑴ 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仪器: ⑵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 仪器: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 擦干净。 (3) 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 取用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步骤: ① 瓶盖 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 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 (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 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 倾倒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练习氯化钠溶液的取用 ⑶ 一定量的液体取用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选量程、慢注、滴加 注意:量筒使用“一选二平三不”。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① 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② 读数时,视线应与对应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 若仰视则读数偏 ,液体的实际体积 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 ,液体的实际体积 读数。 二、物质的加热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演示并讲解第21页的活动与探究)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注意事顶:(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 ;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净,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 (3)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 ;(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部,并不时来回移动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 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药品的质量=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 称量,易潮解;药品(如氢氧化钠)要在( 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 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五、连接仪器装置 ( 见第152~153页) 4.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塞子塞进容器口 五、仪器的洗涤 A、玻璃仪器的洗涤  倒尽废液----加入自来水振荡洗---试管刷刷洗----放指定位置 B、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六、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评价样题: 1.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液体。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 ,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 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3.现有下列仪器:①25ml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⑤100ml量筒。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②④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B.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_ 5.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 6.量取50ml液体,最好选用(  )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筒 7.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8.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无法判断 9.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 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9g   B.10g   C.8.5g D.8g 11.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                                      ; (2)                                  ; (3)                                      。 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1) 学习目标: 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重点 :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 :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实验探究检测目标3,达标率95%。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2. 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 _。 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存在? 3.二百多年前, 国的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 、 、 、 。 4. 你能识别本节内容中【实验2--1】中所用到的化学仪器吗?请你列举出来。 5.冰、 冰水共存体分别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二、学习研讨: ㈠ 证明空气的存在 讨论: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你能捕捉到它吗?(利用家里的物品试一试) 实验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 获取结论: ㈡ 认识空气的成分 【实验探究2】空气的成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讨论举出实例。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 、 、 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㈢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1)将图2-1所示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 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答: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5.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6. 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 ㈣ 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答: 3.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 。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 ,物质种数不固定。 (2)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结构。 评价样题: 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 5:4 C. 4:1 D. 5:1 2.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 C、冰水混合物 D、“快鹿”牛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7.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 8.有六种物质:① 汽车排放的尾气;②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④ 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9.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大约是:氮气_,氧气_,稀有气体_.二氧化碳_,水蒸气和其他气体_。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 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 C.取1kg空气必有210g氧气 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 11.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 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 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 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D.氦氖激光气 13、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_______________ (2)夏天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课题1 空气 2 学习目标: ⒈ 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3.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重点、难点: 1、 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答: 4.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 (1)空气的污染物: (2)空气的污染源: 5.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 [课文阅读]课本P30“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记住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氮气N2、氦He、氖Ne、氩Ar、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学习研讨: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用途:(1)、潜水、医疗(2)、炼钢、气焊(3)、化工生产(4)、宇宙航行 (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2.氮气性质:1、 2、 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氮气用途:(1)、化工原料(硝酸、化肥)(2)、 (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3)、医疗、麻醉(4)、超导材料 3.稀有气体性质: 、 、 。 稀有气体用途:(1)、保护气(焊接金属、充灯泡)(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氦)(5)、医疗麻醉(氙)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 :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1)、损坏人体。 (2)、影响作物生长。 (3)、破坏生态平衡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4、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2、 3、 4、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养成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评价样题: 1.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 ) A. 颜色 B.能否使火焰熄灭 C.状态 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2.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工厂的废气 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 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其正确答案是( ) A.只②和④ B.只①,②和④ C.只②,③和④ D.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6、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 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7、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合成氨制作氮肥 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 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8、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9、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11、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腐连败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                      。 12.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13.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 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14. 春季沙尘暴频繁侵袭我国北方地区,会造成空气中下列哪种有害成分的增加()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 D.一氧化碳 教学后记: 课题2:氧气的性质(1) 学习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4、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 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4.达标率100%。 2、通过探究检测目标3,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氧气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色,固态氧为____色。以上性质是氧气的____性质。 2.请指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写出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3.碳、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铁丝为什么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由此说明了什么? 4.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吗?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 二、合作研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观察其物理性质。 1. 通常情况下,是 色 味的 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同一条件下) 现象: 【演示】实验2-2,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结论 通过实验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 在空气中点燃 在氧气中点燃 表 示 方 法 带火星的木条 木炭(C黑色体) 硫(S淡黄色固体) 磷 P 铁 Fe 实验思考: (一)、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2、下端系一火柴杆的目的是什么?火柴梗为什么不宜过长? 3如何证明碳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二)、通过本实验证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你还知道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结论: 1. 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 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在这些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三)、氧气的检验: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利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特性可以检验氧气。 评价样题: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氧化镁       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B 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D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 3、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的气体是 [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碳 B.硫 C.镁 D.磷 5、 把铁丝、木炭、镁条、红磷、蜡烛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与其物质对应起来:铁丝( )、木炭( )、镁条( )、红磷( )、蜡烛( )、硫( )。 A.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出现水雾,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E.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F.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右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铺上一层细砂,其作用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化学反应 进行,其原因是 。 7.(1)写出镁带燃烧,铜在空气中加热,木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分析上述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8.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   ;B是      ;C是     ;D是    。 6、 四瓶无色气体,它们是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请将它们一一鉴别。 教学后记: 课题2:氧气的性质 (2) 学习目标: 1、说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2、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 3、比较分析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认清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本质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辨析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98%。 2、通过列表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反应的概念是 。 氧化反应是指 。 2.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 氧化反应的特点是 。 3.什么是氧化物? 4.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缓慢氧化?(至少举出三例) 二、学习研讨: 回顾旧识:1.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 2.填写下表: 实验 反应表达式 炭燃烧 硫燃烧 铁燃烧 磷燃烧 蜡烛燃烧 分析讨论: 上述前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定 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特 点:多变一 分析讨论:表中五个反应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探究: A、观察CO2、H2O、P2O5、Al2O3有什么相同之处? B、KMnO4与NaCl与它们有什么不同? C、试一试归纳出氧化物的概念。 阅读课文理解缓慢氧化 评价样题: 一、选择: 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4.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常活泼   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      D.无法确定 5.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6.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气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     B.镁 + 氧气——→氧化镁 C. 过氧化氢 ———→ 水+ 氧气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7.下列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9.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水→氢气+氧气 C.磷+氧气→五氧化磷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0.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 植物呼吸 B.食物腐烂 C.铁生锈 D.硫燃烧 二、填空: 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 2.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l)                  ,(2)                     。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 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 (1)瓶底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2)瓶壁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熟记下列符号或化学式: 元素符号: 铁:Fe 铝:Al 汞:Hg 钾:K 锰:Mn 氧:O 氢:H 碳:C 硫:S 磷:P 氮:N 镁:Mg 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O2 氮气:N2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硫:SO2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2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锰:MnO2 水:H2O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2、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3、比较两套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旧识回顾: 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二、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 2.如果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你会用到什么仪器?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室里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什么方法? 4.理解催化剂概念应注意哪几个要点? 三、学习研讨: 1、[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 实验编号 现象 ①过氧化氢溶液   eq \o\ac(○,2)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讨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 2、做【实验2—6】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结论:1. 过氧化氢(H2O2) ————→ 水(H2O) + 氧气(O2) 2.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一变三不变: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三不变:① 本身的质量不变,② 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③ 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不变。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讨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条件 是什么?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 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出橡皮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实验室除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外,还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气吗? 实验探究:【实验2-7】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 a. 实验原理:氯酸钾(KClO3) 氯化钾(KCl) + 氧气(O2) b.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c. 实验步骤: 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固定试管:装入药品的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e).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f).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g). 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你能否用七个字总结出实验步骤吗?即:查—装--- ---- ---- ---- -----熄 讨论:比较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哪一种方法更好?有什么优点? 评价样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1)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2)检查装置气密性;(3)装入药品并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5)停止加热;(6)把试管从水中移出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解题就会简约化。例如,在标准状况下,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 ) 收集方法 空气 29 1.293 氧气 32 1.429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 44 1.964 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 2 0.089 向下排空气法 (1)你发现的规律是                        ; (2) 实验室制取氨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并且易溶于水),用       法收集。 3.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各物质的化学式写在对应的物质下面) 教学后记: 课题3 制取氧气(2) 学习目标: 1.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列举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3.概述氧气的工业制法; 4.描述两套气体制取装置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3、4,达标率100%。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 2. 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 3.什么是分解反应?它有什么特点?和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研讨: 活动与探究: 1. 观察图2-17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你认为发生装置取决于哪些因素?收集装置又取决于哪些因素? 2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写出下列反应的表示式: 1 硫、磷、铁丝分别和氧气的反应 2 过氧化氢、氯酸钾分别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比较上述反应的异同,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 分解反应的概念: 特点:一变多 A     C+B 3. 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阅读课文)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 变化 4.制氧小结: ①原料: 溶液和二氧化锰、 和二氧化锰、 ②原理(反应式):过氧化氢 氧气+水 ;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 ③制取氧气的装置: ④氧气的收集方法 ⑤检验氧气和验满: ⑥步骤和注意事项: 评价样题: 1.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溶液或加热     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 3.在下列反应中:A、H2O→H2+O2 B、CO2+H2O→H2CO3 C、CH4+O2→CO2+H2O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4.小明同学在做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三点) 5. 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氧化镁、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是 ; (3)白色固体物质有 ;(4)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 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 。 6.下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还缺少的仪器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 。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 的 组 成 学习目标: 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及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评价设计: 1、 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3、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 气,负极产生 气;他们的体积比是 ,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 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3.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它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是否属于氧化物?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 5.简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用哪些方法收集氢气? 物理性质:无 、无 、 于水的气体 氢气的收集方法: 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 );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 于水) 二、学习研讨: 1.水的物理性质 2.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现象: 结论: 讨论:氢气H2 氧气 O2 水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氧化物: 三、评价样题 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B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 A内气体_____  _。B内气体_____  _。其中A与B体积比为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4).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A、B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在A管口的现象 ,在B管口的现象: 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稀有气体;⑧铝箔;⑨海水;⑩过氧化氢溶液,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 3.水是一种 (    )    ①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4.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5. 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 C.在0 ℃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海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电解   B.氢气燃烧  C. 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 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10.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氢气 11.能够由电解水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是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③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④水的化学式为H2O。(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 12、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 A.2.5 ml或5 ml     B.5 ml或10 ml     C.10 ml或15 ml    D.10 ml或2.5 ml 13、常温下,碘(I2)与镁化合生成碘化镁(MgI2),但反应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会剧烈反应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此时水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14、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 反思: 课题2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重点: 1、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 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4,达标率95%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2、 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解释现象:根据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可解释物质的扩散如 、 、 等。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可解释 、 、 等现象。 3、 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 学习研讨 1、阅读课本50页的活动与探究 讨论:为什么A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而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 结论: 2、从分子的角度,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3、根据图3-11,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思考: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①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改变,构成分子的原子也____改变。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改变,即分子可分。分子分解成___,但原子不能_____,只是又重新______成新分子。 ③分子分解为原子,所以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 4、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性质 联系 区别 评价设计: 1.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是(    )。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 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 D.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 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6、往10 mL酒精中加入10 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 mL,其主要原因是 。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②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 ③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④25m的m3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教学反思: 课题3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会说出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2.会总结出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总结两种基本操作的方法:蒸发和过滤。 重点、难点: 重点:净化水的方法;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评价设计: 3、 通过实验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4、 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3、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3,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天然水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为你随时可以饮用的纯净水的呢? 3)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4)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是 ,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5)明矾是常用的 剂。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 6)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是什么?鉴别二者的方法是什么? 7)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二、学习研讨: (一)、净化水的方法: 、 、 、 过滤: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简称 “一贴”);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⑵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口要紧靠下面烧杯的烧杯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以上即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思考: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思考: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波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纯净的水。(看课本---自制净水器) (二)、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三)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1.什么叫硬水?怎样证明某些水是不是硬水? 2.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看课本) 3.硬水的软化方法 实战问题:如果我们在野外只有浑浊的水,你将如何操作得到饮用水? 评价样题: 1.水是一种 (    )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 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 3.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河水   B.海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水电解     B.氢气燃烧    C. 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 6.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锅炉用硬水 7.纯水是        色        味清澈透明的液体。含有较多可溶性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 8.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 9.小林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 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净化水后是硬水还是软水? ,我认为可 用 来检验。 10.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靠近烧杯内壁是为了       。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 教学反思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描述水资源的现状。 2. 会概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能够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评价设计: 5、 通过实验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6、 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3.水源污染来自哪几个方面? 4.爱护水资源的途径有哪两条? 5.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方法? 学习研讨: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建议,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防止水体污染: 思考: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评价样题: 1、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水 空气 B 自来水 氧气 C过氧化氢溶液 水 D 磷 二氧化碳 2、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蒸馏水不属于纯净物 3、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农药化肥的流失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4、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 流水漂洗衣物  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C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 5、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 ②防止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6、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 ②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③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学习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1.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评价设计: 7、 通过实验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8、 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占空间有多大? (2) 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4)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 (5)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它是怎样确定的?它有单位吗? 学习研讨: 【回顾】回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一、原子的构成 【观察】P68原子构成示意图: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 构成的。 分析课本表4-1,表4-2,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2、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3、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不同种类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带 电) (中心) 不显电性 (不 电) (带 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 小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 、 、 ; 带负电荷的微粒: ; 带正电荷的微粒: 、 [问题] 1.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有没有质量? 2.原子的质量该如何去衡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教材小结: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课本P69页 原子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 电子数 相对原 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 铁 26 30 26 56 从以上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中你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思考: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评价样题 : 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A. 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 没有单位 D. 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2.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A)原子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3.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4.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量 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3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12克 (B)12千克 (C)12 7. 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 A.质子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中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 8. 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 A. 26 B. 56 C. 82 D. 86 9.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 )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8个电子 10..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的相对质子质量 为56。现在有这三种金属各10 g,则这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比镁:铜:铁为            。 11.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15   B. 49   C. 66   D. 164 1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 A.111 D.161 C.50 D.272 13.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微粒 C、任何原子其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体积比分子小 1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5.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16.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17. 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 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后记 课题2 元素 学习目标: 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评价设计: 9、 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10、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3、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3,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元素? 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的是哪两种? 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 5、从元素周期表中你发现了那些规律? 学习研讨: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 2.质子数+中子数的和等于什么?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0 1 1 氢原子 1 1 1 2 氢原子 1 2 1 3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 素 原 子 定 义 区 分 1、只讲 ,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2、组成物质 1、既讲 ,又讲 。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 系 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 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 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2、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和 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阅读 P71图4-4 P72资料,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 、 、 二:元素符号: 1.写法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 (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 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 ;三个铁原子: 。 结论: 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 个横行和 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每一纵行称为 ,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评价样题: 1.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  Ⅱ:a u e l g 2. 试找一找,下列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3.如图,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① ② ③ ④ 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5.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它由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是一种化合物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7.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   种元素组成。 8. 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这里的“碘”是指( ) A.碘原子 B.碘分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 9.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10.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 13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名称是铝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11.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高钙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12.下列关于NaNO2 、 Na2O2 、 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13..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 ) A. 是纯净物 B. 是混合物 C. 不是化合物 D. 是单质 14.有一则饮品广告称:"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15."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0,锶:0.596,锌:0.00162,钠:18.4,钙:4.36。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原子? 教、学后记: 课题3 离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通过讨论能概述离子形成的过程,并能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1、离子的形成过程 2、核外电子的排布 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2、离子形成的过程 评价设计: 11、 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98﹪ 12、 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自主研讨: 1、 核外电子的运动虽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围绕原子核,也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____.。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核外电子的_____________。 2、 现在发现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多的有____个电子层,第一层最多排_____个电子,第二层和最外层最多排_________个。 3、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_个,易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____个,易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4、 带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_,带正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_,带负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 重点研讨: 1、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各部分的含义: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①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 数。 ②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① 原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②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③阳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二、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如:Mg2+——表示镁 (一个镁 );数字2表示    ,5Mg2+表示 (1)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 ; (2)离子符号表示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异同: (3)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该元素的化合价数 (4)常见原子团离子: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铵根离子 评价样题: 1、 请说出“2”表示的意义: 2Na ;2Fe3+ ;2H2O ;Fe2+ O2 、 、 、 。 2、 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 A.Na+和Cl— B.Ar和Cl— C.Mg和Mg2+ D、S和S2— 3、下列离子中,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是( ) A S2— B Mg2+ C Cl— D H+ 4、某粒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质子数为n个,则它所带的核电荷数有( ) A.10 B大于10 C小于10 D三种都有可能 教学反思: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1) 学习目标: 1、会指明化学式的涵义 2、会写出单质及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概括出书写化学式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式的含义 难点: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评价设计: 13、 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14、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96﹪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无师自通) 认真阅读课文后请你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式是指用 的式子。为什么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2. 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 ① , ② , ③ , ④ . 3.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H: , 2H: , H2: , 2H2​: . 4. 单质是指 ;化合物是指 ; 氧化物是指 ; 学习研讨: 1、 化学式 思考: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1) 铜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气  (5)水  (6)氯化氢  (7)氦气 (8)氨气 单  质   纯净物 化合物  讨论(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式吗? 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你能以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A、表示 B、表示该物质 C、表示组成物质的 D、表示一个分子中 E、表示组成某物质的元素 三、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四、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阅读课本P82 ) 1、 单质:① 金属、固体非金属(碘除外)、稀有气体等化学式的写法: ② 气体非金属化学式的写法: 2、 化合物: 评价样题: 1.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C   B、O   C、2C    D、CO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它由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是一种化合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  )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4、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  ) A、HClO B、O3 C、NO2—   D、H2O 5. 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 H B. H20 C. H2 D. 2H 8. 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9.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10.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⑴4个二氧化碳分子  ; ⑵3个钾原  ;⑶氢气 ;⑷一个氢分子  。 11. 甘油在印刷、化妆品等工业中常用作润滑剂,也可用来制造医药和炸药。根据甘 油的化学式C3H8O3,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① ; ② ; ③ ; ④ . 教、学后记: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2) 学习目标: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复述。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重点、难点: 重点: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难点: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评价设计: 15、 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16、 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旧知回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铁: 氧气: 铜: 硫: 磷: 金: 镁: 氮气: 氖气: 2、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上述元素两两结合,可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其原子个数比为 4、纯净物均有 的组成,所以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5、① 单质是 的纯净物,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的物质有 、 、 ,有些非金属气体如氧气、氮气、氢气等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原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 。 ② 化合物是 纯净物,化合物的种类很多,请写出前面学过的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 6、你从化学式C6H12O6中获得那些信息?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后请你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 ,化合价是表示 数目。化合价有 之分。 2.化合物中元素 为零。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 。 3. 化合价规律有哪些? 4.熟记①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H、K、Na、Ca、Cu、Ba 、Al 、Zn 、O 、Cl、 S 、F 、Mg、Ag ② 熟记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OH、 NO3 、NH4 、SO4 、CO3 5.如何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和离子符号的表示法有什么区别? 学习研讨: (一)化合价 1. 化合价的标法 正价: H K Na Ca Cu Al 负价:O Cl S 根价: OH NO3 SO4 CO3 NH4 想一想:化合价与离子的表示方法有何异同? 2.化合价的确定及其规律 阅读教材P83页后填写 a、化合物中:氧为 价,氢为 价,金属元素一般显 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 价。 b、两个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 化合价及根的化合价的记忆,记忆P83表4-6。 [活动与探究]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b、试着编写能帮助记忆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化合价记忆歌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负价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 (二)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 ⑴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看P84页例题 小结写法:一排顺序二标价,三是关键要交叉;下标能约要化简,最后一步是检查。(写、标、交、简、查) ⑵根据化学式(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例:试确定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钾为+1价,氧为—2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 +1+x+(—2)=0 x=+2—1=+1 则: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练习: KCl​​​​中Cl_____价 KMnO4中Mn____价 K2MnO4中Mn____价 H2SO4中S______价 Na2CO3中C_______价 Ba(OH)2中Ba_______价 (三)化学式的读法 化学式的读法:先写的后读,后写的先读。 氧化物:“氧化某”、“氧化亚某”“几氧化几某” 酸:“氢某酸”“某酸” 碱:“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 盐:“某化某”、“某化亚某”“某酸某”、“某酸亚某” 评价样题: 1、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无宏观意义的是( ) A、H B、N2 C、CO2 D、2H2O 2、水的化学式为H2O,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关于它们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1个氢分子 C、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D、都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原子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B、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C、单质分子的化合价为零 D、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元素M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则下列化学式有错误的是( ) A、M(OH)2 B、MCl3 C、M2(SO4)3 D、M2O3 5、在KMnO4、K2MnO4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含有相同价态的原子团 C、含有不同价态的原子团 D、两种化合物的名称相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B、在所有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表现不同的化合价 D、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B、在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C、在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Fe有可变价+2价和+3价但在Fe2O3中铁元素显+3价 8、下列化合物中,原子团化合价为“-2”价的是( ) A、(NH4)2S B、Ca(OH)2 C、CaCO3 D、KNO3 9、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氧化铝) B、CaCl2(氯化钙)C、K(OH)(氢氧化钾) D、HSO4(硫酸) 10、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C B、CO C、CO2 D、CH4 11、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该物质中Cr(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5 C、+6 D、+7 12、对于SO3和SO32-这两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3、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出含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N5+共有35个质子 C、N5AsF6化合物中As的化合价为+1价 D、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价 14、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Cl ;2Na ; 2Fe3+ ;2H2O ; O2 、 、 、 15、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H2S S SO2 Na2SO3 H2SO4 (2)MnO2 MnCl2 Mn CaMnO4 KMnO4 17、写出下列化合物中的原子团的名称及其化合价。 Ca(OH)2 ;Al2(SO4)3 ; Na2CO3 ;NH4Cl ; AgNO3 ;KClO3 。 18、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镁 氧化铁 氧化铝 氯化铵 硝酸铵 硫酸铵 硫酸锌 碳酸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氯化亚铁 硫化锌 碳酸 19、下列各微粒符号中“2”的意义是: ①2N ;②CO2 ③MgO ; ④2NH3 ⑤Fe2+ ; ⑥2H2SO4中系数“2” 氢下方小数字“2” 。 20、有H、S、O、Na四种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由它们组成物质的化学式。 (1)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四种) ; (2)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四种以上) 教、学后记: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交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识的物质成分和含量并会计算 重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难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评价设计: 17、 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18、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研讨一、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1、 试求CO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试求出KClO3 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 研讨二、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2、 求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已知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则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研讨三、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3、 求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14*2)÷(14*2+1*4+16*3)×100%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3:求出下列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①CO(NH2) 2 ② (NH4)2SO4 ③NH4HCO3 研讨四、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例4、44g CO 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mc=44g*(12\44*100%)=12g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4: 44g CO2与多少gCO中所含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评价样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 Bird 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1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2、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化学式为C6H8N2。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属于 化合物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 3.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4.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⑴4个二氧化碳分子  ; ⑵3个钾原子  ; ⑶氢气  ; ⑷一个氢分子  。 5. 2003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和返回。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是C2H8N2)。偏二甲肼相对分子质量是 ,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 6.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 (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碘酸钾 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2)若1kg碘盐中含30mg碘。已知成年人每天约需要0.15m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多少g ? (3)多少克碘酸钾中含碘元素20mg?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重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评价设计: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1,达标率98% 2、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预习导学: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中:(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方案三中:(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自学检测: 1、在化学反应A+B=C中,10 g A物质恰好与8 g 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 A、8 g  B、18 g  C、10 g D、无法确定 2、将27.5 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9.6 g  B、12.6 g  C、6.6 g  D、14.9 g 学习研讨 一、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学生探究实验: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4、镁条燃烧 实验分析: 如何改进实验,使实验3、4满足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问题讨论: (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问题: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评价样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A. 分子的数目 B. 物质的种类 C. 分子的种类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1 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3、在化学反应A+B==C+D中,a克A与B反应生成m克C和n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 4、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 ) (A) X3Y2 (B)X2Y3 (C)X3Y4 (D)XY2 补偿练习: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6、燃烧含硫的煤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化铜 7.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8、铝箔在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 A B C D 9.简答题: 某“大师”自诩能点石成金,请问如捡到一块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他能成功吗?简要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会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3、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生成物状态的标注。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一、预习导学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两层? 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条原则是指: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5、请你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二、学习研讨 (一)、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 CO2 12 32 44 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 、 和 ,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 ,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两条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写出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二)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Mg + O2 MgO 2、 HgO Hg + O2↑ 3、 H2O H2↑ + O​2↑ 4、 Fe + HCl = FeCl2 + H2( 评价样题: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受热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3、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4、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5、铁丝燃烧 二、选择 6、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C、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7、化学方程式表示的信息有( ) ①表示物质的组成 ②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③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④表示一种元素 ⑤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A、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 5 \* GB3 ⑤ D、② = 3 \* GB3 ③ = 5 \* GB3 ⑤ 8.右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   ) A.S十O2 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三、填空 9、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CO2和SO2,则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和__两种元素,可能含有__元素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化学反应2AB2 + B2 = 2M 中,M的化学式应为 _ 11、已知乙烷(C2H6)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C2H6 + 7O2 4CO2 + 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数值为:__ 12.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CO2 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1)4Fe+3O22Fe2O3 (   )  (2)C+O2CO2↑ (   ) (3)H2+O2H2O (   )      (4)2H2O==2H2↑+O2↑ (   ) (5)Mg+O2MgO2 (   )       (6)2KMnO4== K2MnO4+MnO2+O2↑ (   ) (7)A1+O2A12O3 (   )        (8)Fe+CuSO4== FeSO4+Cu↓ (   ) 教学反思: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例题,会说出做题的五个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注意事项 评价设计: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1,达标率98% 2、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说出方程式:4P + 5O2 = 2P2O5 所表示的 质的意义: 量的意义:每 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分为几步? 二、学习研讨: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练习: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三、评价样题: 1.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eq \o(\s\up 5(高温),\s\do 2(===)) CaO + CO2↑) 4.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5.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6. (08河南)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7. (08黑龙江)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点燃 4CO2 + 2X + 6H20,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SO3 B.SO2 C.CO D.H2SO4 8.(08江苏南京)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 A.4:9 B.8:11 C.10:11 D.31:44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 C60(1) 学习目标: 1.会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指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 会解释出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3.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能够说明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4. 确定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学习重点、 1.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4,达标率100% 预习导学: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 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预习检测: 1.请你们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表。 结构 主要物理性质 对应用途 金刚石 石墨 木炭 C60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4.木炭、活性炭等物质为什么具有吸附作用?什么样的物质易被吸附? 5.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习研讨:回忆: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是以什么标准划分的? 1.物质由元素组成,大家讨论: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举例说明 2.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3.金刚石可以打磨而成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金刚石可以制成用来切割玻璃的刀和钻头。根据金刚石的用途你能够推测出它的性质吗? 3、演示[实验6-1],锥形瓶中有何现象?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 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你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 [小结]这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实验,从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介绍了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你们能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结构( )性质,性质( ) 用途;反之,用途( )性质,性质( )结构】 评价设计: 1、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它们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 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 2、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 )  A.二氧化碳和干冰 B.金钢石和石墨 C.氧气和臭氧D.氢气和液氧 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铅  B.石墨  C.碳黑 D.木碳 4、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 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补偿延伸练习 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 、 和 等,其中 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 ,由此可知 决定物质的性质。 6、木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因为它具有 结构,防毒面具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 ;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吸附 ;自来水厂用活性炭来吸附 。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8.某同学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可利用       和       等疏松结构的材料做吸附剂外,还可利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如       作吸附剂。为消除室内抽香烟后或装修后难闻的气味,该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一段时间后室内难闻气味消失,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释其中原因                。 9.经常不用的锁,开启比较困难时,可向锁空中加些铅笔芯粉末,便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电视机遥控板按键下面有一层导电胶当某个按键不灵时,打开遥控板,在导电胶接触面上涂上少量铅笔粉就能解决问题,这是由于( ) A.有滑腻感 B.能导电 C.质软 D.熔点高 教学反思: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开发其不同用途。 2、 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会解释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 学习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学习难点: 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具有还原性。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7%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木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2、为什么用墨书写的字画能保存那么长时间而不变色呢? 3、我国农村有些木质线杆被埋入地下前,表面被火烧成黑色。如果将这种木质线杆直接埋入地下,你认为有什么后果?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4、碳可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学习研讨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与氧气反应 2、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实验6-7],(思考)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仪器?该实验装置与以前做过的哪个实验装置相似?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巩固提高:利用上述反应,可将氧化铜炼成金属铜。 如果将氧化铜换成氧化铁、三氧化钨(WO3),就可炼得铁和钨。请写出用木炭炼铁、炼钨的化学方程式。 二、碳的用途 (讨论)由上述的碳的化学性质你能说出碳具有哪些用途吗?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  )   A、金刚石、石墨     B、冰、干冰   C、氧气、臭氧  D、氧气、氮气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3.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 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 4.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5、有关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uO具有氧化性 B. 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6、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 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教学反思: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学习难点: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5%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1、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 / L,空气密度为1.293 g / 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 验满方法为 。 (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请思考几个问题: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3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 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学习研讨 一  反应原理(活动探究:) 步骤 现象 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2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3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比较这三个实验,分析哪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1.试剂: 或 、 盐酸 2.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 和 。碳酸钙是 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 二、反应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用 制取氧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三  收集方法: 四、验满方法: 。 五、讨论实验步骤:要顺利制得二氧化碳应该采取怎样的实验步骤呢/ 制二氧化碳一般步骤::组装仪器、 、 装药品、倒稀盐酸、 检验二氧化碳、 、验满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评价样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 …………( ) A. 木炭和氧气反应 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 D.大理石跟稀硫酸反应 2.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A.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3.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2,他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组装仪器后,进行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见图A。请你帮他判断一下,这套装置是否漏气? (2)他从稀H2SO4、稀HCl中选择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想一想他不选另一种酸的理由_________ _。 (3)小明想用图B装置来制取CO2,你认为是否理想?_____________。 (4)请你告诉他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G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完毕时,应先 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否则可能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____ ________,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注意_____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5)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C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5、(1)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氯气(Cl2),该气体能溶于水,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 (2)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是用加热固体醋酸钠和熟石灰混合物的,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__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 (3)若用B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还需补充部分装置。补充装置中所需的仪器是 ,所需的化学药品为 。 教学反思 课题3 二氧化碳的性质(1)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会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做相关的题目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96% 预习导学 1、碳的氧化物有几种? 2、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学习研讨 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说出你的想法。 实验探究 CO2 的物理性质: 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底层的蜡烛 熄灭,上层的蜡烛 熄灭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也不 。 你是否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说出你的方案。 探究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 ,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通过以上探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色 味的 体 2、密度比空气 ;1.977g/L为空气的1.5倍 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 的二氧化碳 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探究3: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编号 1 2 3 4 操作 石蕊 +稀醋酸 石蕊 +水 石蕊 +CO2 石蕊试液+ CO2 加热 现象 分析 结论: (1)石蕊遇酸变 ; (2)水不能使石蕊变 ,CO2也不能使石蕊变 ; (3)CO2与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 ;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 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 碳酸的分解: 3、与石灰水的反应: 回忆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H2O------这是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小结: 评价样题: 实验室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实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 用装置A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 烧杯D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CO2具有________的性质。 反思: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 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6%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98% 预习导学: 1、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 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了让人知道是否泄露,可采取什么措施?一旦发生泄漏,怎么办? 4、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学习研讨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提示: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描述)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与碳比较) 现象: 、 、 原理:2CO +O2 ==== 2CO2 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碳单质比较) 原理:CuO + CO Cu + CO2 问题:(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一氧化碳的毒性 讨论:①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 ②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在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 ③有人说他不会煤气中毒,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 二、一氧化碳的用途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说出用途。) 、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小结: 、 、 、 思考: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为什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评价样题: 1.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这是实现无烟奥运、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举措。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它是: 。 2. 5月31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据估算,我国约有1500万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吸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由于该气体具有 性,所以常用于冶炼金属。 3.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观察“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燃烧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2、能利用反推法得出灭火的原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视频了解处理失火事件时的基本方法 重点: 1、物质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预习导学: 1、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分别是: 2、实验探究,分别将小石块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燃烧,木条燃烧而石块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3、实验探究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5、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6、归纳总结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7、利用燃烧的条件,你能确定出灭火的方法吗? 学习研讨 一、1、什么是燃烧? 2、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实验: 现象: 总结:燃烧的条件     条件              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二、灭火的方法 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演示]实验7-2实验 [小结]灭火的原理 由上述实验讨论:火场逃生方法 评价样题: 1、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煽风点火”“钻木取火”这四个成语。 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所有排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3、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发生森林大火时,灭火总指挥部一面调集灭火人员灭火,一面又抽调人员开辟约50m宽的隔离带,开辟隔离带的目的是 ( ) A 隔离可燃物 B 开辟道路,便于运输 C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 D 隔离着火区的空气 4、连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桌椅等失火 泡沫灭火器          图书馆失火 干粉灭火器           棉被床单失火                精密仪器室失火 5、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猛烈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 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 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 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 跳楼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6、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大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 (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7、现有燃着的蜡烛,水、细沙、大烧杯、硬纸片(或扇子)湿抹布、碳酸钠、稀盐酸等用品,你能想到哪些灭火的方法?能说出利用的灭火的原理吗? 教学反思 课题2 燃料与热量 知识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知道化学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能说出化学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性。 2:对石油炼制出的重要产品及其用途有一定的认识,会指出石油产品的用途。 3:结合实验,概括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重点: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难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预习导学 1、请列举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你知道这其中哪些是化石燃料吗? 2、请阅读课文后回答三种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特点分别是什么? 3、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石油主要由 、 元素组成,二者都 是 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为 。 4小结甲烷的性质,并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石油经过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如: 、 、 、 。 6、了解什么是“可燃冰”。 7、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学习研讨 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2、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此外煤中还含有 元素和少量的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石油主要由 、 元素组成。 3、煤、石油的用途(注意两者的综合利用) 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为 。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5、介绍“可燃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哪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 (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 做探究实验——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 结论: 小结: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三、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讨论: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 2>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通常工作上有哪些做法? 评价样题: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煤 B.液氮 C. 石油 D.天然气 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 B.大理石和石灰石 C.氧气和臭氧 D.冰和水 4.下列各组气体燃烧后只生成CO2的是 ( ) A.H2 B.CO C.CH4 D.H2和CO 5、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 不 正确是 (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二、填空 6、(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2)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试写出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①点燃甲烷 ②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证明含有 元素 ③将蘸有 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证明含有 元素 教学反思: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常识,会复述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会说出使用和开发的清洁燃料及判断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 学习难点: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8%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预习导学: [复习旧知] 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1、阅读课本,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有哪些危害? 2、请同学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有哪些污染物? 3、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呢? 4、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新的燃料及能源包括哪些? 5、分别写出乙醇、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分析乙醇、氢气做为燃料的优点。 学习研讨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燃烧时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它们与空气中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 。 观看课本上的图片,认识酸雨的危害: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危害: 讨论: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呢?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的化学式为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其优点为: 3、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比如我国著名的工程“     ”,运输的是     。 4、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请你列举: 评价样题: 1、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1)少用煤作燃料;(2)把工厂的烟囱建高; (3)在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4)燃料脱硫(5)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 ) A、(1)(2)(3)   B、(2)(3)(4) C、(1)(4)(5)  D、(1)(3)(4) 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利用激 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H2 +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3、下列各变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一氧化碳的是 (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石油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煤气的泄漏 4、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代替汽油燃料,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减少了污染,空气更清新 B.汽车行驶速度更快 C.运输成本更低 D.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5、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使用乙醇汽油会减少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经发醇可制得乙醇,乙醇是绿色能源 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B.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7、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会污染大气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污染水源 二、填空 8、乙醇的组成元素有 三种,其化学式为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9、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 ,酸雨的危害是 、 等。 10、CO2、CO、CH4三种含碳的物质,按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11、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通过管道把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城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1课题1 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用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在交流与讨论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影响因素:合金的定义及性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回顾)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密切,请认真思考填写)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 元素名称 金 铜 铁 铅 钠 镁 钙 汞 锌 铅 钾 铬 锰 银 元素符号 (2)在暖瓶胆夹层内的银白色金属是 ;常用来作导线的金属是      ;白炽灯泡内的灯丝通常是由          制成的;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            。 (3)地壳中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由此性质,决定它可用于                等。 3.我国文物“司母戊大方鼎”证明早在商代,中国就开始使用     器,春秋旧中国时已经开始冶铁,而铝的应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阶。由此可知人类利用金属铁、铝、铜、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 4.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 、 、 、 、 、 、 、 、 、 、 (新知自学) 纯金属: (学习引导:自学课本2-3页图表,结合生活经验,填写) 1.金属材料包括       和          ;目前世界年产量前三位的金属是              。 2.金属使用的历史:由青铜器时代到      年代,然后到铝制品时代。由于铝的     小和良好    性,现在世界上产量已超过铜,位于      之后,居         位 3.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显    色,但铜却呈     色;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却是   体。 (学习导引:看书第4页资料部分,了解“金属之最”,填写、记忆) 4.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      ;硬度最大的金属        ;熔点最高的金属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熔点最低的金属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以此为例,你能写出两例“非金属之最”吗?                                      。 合金: (学习导引:请带着以下问题,预习课本4-5页后填空) 5.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 (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         或         ,就可以制得具有              特征的合金。可见,合金一定是     物。 (2)生铁和钢都是          的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是            ,钢的含碳量是           ,所以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 (3)纯金属和性质往往比较单一,制成合金后组成的改变,使得合金性能也随之改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        (填“高”或“低”),抗腐蚀性等也更    (填“好”或“差”)。因而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 (学习导引:阅读课本第6页表8-2及下面的文字内容,了解常见合金名称、用途等) (4)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可用来作人造骨,或因其      小、可塑性好、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等方面。 二、 合作探究 【新知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为     体(汞为     体); (2)都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     色(而铜为     色,金为     色,铁粉为     色) (3)有良好的      性,      性,        性; (4)金属的密度较     ;熔点较       。 巩固练习一: 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常温下是固体 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里,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分小组进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已知银的导电性是100,铜的导电性是99,而银1980000元一吨,铜28000元一吨,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而不镀金? 【归纳】物质用途的影响因素: 物质的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         、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      和       等多种因素。 【检测反馈】(独立完成,祝你成功!) 1.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     ) A.锌     B.钛    C.镁    D.锰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铁B.钢C.青铜D.金刚石 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至少有两种金属         B.合金缺少金属光泽 C.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低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钢B.铜C.氧化铁D.硬铝 5.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延展性B.导电性C.抗腐蚀性D.传热性 6.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质,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7.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B.具有很低的熔点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8.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均一熔合物——合金。试根据下表所列的金属的熔点、沸点和数据,确定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Na K Al Cu Fe 熔点℃ 97.8 63.6 660 1083 1535 沸点℃ 883 774 2200 2595 2750 A.K—Na  B.K—Fe   C.Na—Al   D.Fe—Cu (提示:根据题意可知,判断两种金属能否形成合金的关键在于两种金属能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都能熔化且熔化不会气化。) 【课外拓展】金属材料的利用历史来,先是青铜器时代,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金属材料的发现和利用的早晚与什么有关系呢?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2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 知道铁、铜、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3、 识记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并能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A、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现象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 3、铁在氧气中燃烧 4、铜在空气中加热 5、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 B、思考下列问题 1、“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在高温下也不与 反应,说明金的 (填“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难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C、置换反应 举例: 二、探究学习 A、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结合学案回答) B、金属与酸的反应 1、探究金属和酸发生的反应(学生结合课本第10页活动与探究动手完成)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盐酸     锌和稀盐酸     铁和稀盐酸     铜和稀盐酸     镁与稀硫酸     锌与稀硫酸 铁与稀硫酸 铜与稀硫酸 [小结] 1、 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是 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产生氢气)的金属是 2、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课本图8-12,你能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 › › 讨论:以上各金属与酸的反应,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置换反应的概念: 三、检测反馈: 1、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 ) A.Fe B.Mg C.Zn D.Cu 2、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Zn+H2SO4==ZnSO4+H2↑ B.CO+CuO = Cu+CO2 高温 C.C+2CuO==2Cu+CO2↑ D.Fe+CuSO4==FeSO4+Cu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金属镁与盐酸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金属与化合物(盐)的溶液的反应 4.学生动手完成课本第11页活动与探究实验。 实验 现象 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类型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 思考:5、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丝? 6、通过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吗? > > 7、教师总结点拨酸的化学性质: eq \o\ac(○,1)、 eq \o\ac(○,2)、 eq \o\ac(○,3)、 D、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页金属活动顺序表及相关规律,要求学生理解识记,完成以下练习。 8、填空 K Ca Na Mg Al Zn Fe ( ) Pb (H) Cu ( )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 )到( ) 9、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10、下列金属和酸能反应并放出氢气的是(    ) A、Fe和浓H2SO4    B、Ag 和HCl   C、Zn和HNO3   D、Al和稀H2SO4 11、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 A、Fe2(SO4)3       B、CuCl2       C、AgNO3       D、Al2(SO4)3 12、在H前面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就越_______ 将Mg、Zn、Fe、Al四种等质量的金属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最慢的是         ;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____ 13、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1)Z+YSO4=ZSO4+Y (2)X+YSO4=XSO4+Y (3)Z+H2SO4=ZSO4+H2↑(4)X+H2SO4=不发生反应 A Z>X>Y B X>Y>Z C Z>Y>X D X>Z>Y 14、联系生活实际:农业上常用硫酸铜和熟石灰来配制波尔多液,问能否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溶液。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u + 2AgCl == 2Ag + CuCl2       B、Zn + 2AgNO3 == 2Ag +Zn(NO3)2 C、2Na + CuSO4== Cu + Na2SO4      D、2Fe +3CuCl2==2FeCl3 + 3Cu 四、本节小结 你的收获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课时) 【学习目的】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5页—21页,完成以下题目: 1、炼铁的原理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原料 ;设备 。 2、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铝不需要油漆,而铁需要?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 等发生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铁锈的特点是很 ,不能 等反应,因此它可以全部被锈蚀。 4、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铁锈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防止铁生锈? 5、金属资源如何保护?请举出你身边的一些例子。 6、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 , , 。 二、合作探究 7、讨论分析:(看课本17页图8—2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2)尾气处理的方法是?(3)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8、分析课本18页例题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把不纯物质转化为纯物质进行计算? (2)工业上冶炼800吨含杂质3%的生铁,理论上需要含Fe2O3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9、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是?除去铁锈的方法? 三、总结归纳 请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四、检测反馈 10、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含铁量:Fe2O3>FeO C.地壳中元素含量:Fe>Al D.韧性:生铁>钢 11、将燃着的镁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 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 12、 通过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硫酸铜溶液盛放在铁桶里 B.要制取2 g氢气,用56 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将裸露的铁管埋在潮湿的土里 D.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13、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 A.偏向盐酸一边 B.偏向硫酸一边 C.无法判断 D.天平平衡 14、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铁矿石里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是: 。 15如果将一枚质量为12.8g的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87.2g稀硫酸的烧杯中,开始时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后来铁钉表面有_______产生,溶液又逐渐变成_________。如果等到铁钉完全和稀硫酸反应,称量烧杯中所得溶质量为99.6g,请你计算生锈的铁钉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16、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成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炼铁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 D.从高炉排出来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气 17、在轮船的金属外壳上铆上一些锌片,专业人士说可以防止锈蚀,保护船体。有人说镀锌铁不容易生锈的原因是:表面镀上一层不活泼的金属锌作为保护膜,这种说法正确吗? 18、梦颖同学用实验探究Fe、Mg、Cu等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有关反应记录如下: Fe + 2HCl == FeCl2 + H2↑ Mg + 2HCl == MgCl2+ H2↑ Fe + CuSO4== FeSO4 + Cu Cu + 2HCl —— 不反应 (1)从上述反应中,我获取的信息: ; 。 (2)深入思考,我能说明镁比铁活泼,其依据是 ;如果补充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也能说明镁比铁活泼。 (3)我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导学 1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学习目标】 1、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基本特征,溶质和溶剂的判断,乳化以及乳浊液的概念,溶解过程的理解。 2、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及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物质溶解的过程以及温度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具有 性、 性、是混合物。 (3)溶液的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 叫做溶质(可以是固体、 、 )。 叫做溶剂(一般指 )。 (4)、溶液的质量= + 的质量 (5)、请举例说明溶液的用途: ; ; 等。 乳浊液: 叫做乳浊液。例如生活中用的 是乳浊液,起乳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生石灰、氢氧化钠和 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降低。 三、合作探究 4、请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蔗糖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 、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碘溶于汽油中、 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碘酒。 四、总结归纳 请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检测反馈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豆浆 B.酒精 C.食醋 D.牛奶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7、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 ) A.蒸馏水 B.医用酒精 C.汽油 D.生理盐水 8、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氧化铁加入水中 B.汽油加人水中 C.硫酸铜加人水中 D.花生油加人水中 9、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 A.碳酸钙加人水中 B.碘加人水中 C.酒精加人水中 D.植物油加人水中 10、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晶体,充分振荡,得到 色的溶液,其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11、把碘加入酒精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这种溶液叫 溶液,常用作 液。 12、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自来水 B.葡萄糖注射液 C.液态空气 D.蒸馏水 14、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15、将二氧化碳通人足量的下列液体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汽水 16、把熟石灰加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这种溶液叫 溶液,俗称 ,常用于检验 气体。 17、一定量的锌跟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18、吃饭时,不小心新衣服上沾上了油污,你有什么办法清除掉油污,使衣服依旧亮丽如新? 19、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矿泉水是溶液,蒸馏水是纯水。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导学2 课题2 溶解度 【学习目标】 1、记住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表示方法,能说出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应用。 2、记住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3、知道对溶解度曲线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在理解固体物质和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时,你认为应分别抓住哪些关键要素? 2、通过学习,你认为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哪些意义?有哪些应用?(提示:可从溶解度曲线的点、线表示的意义以及物质结晶方法的选择上等方面进行归纳) 3、要将一杯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你可采用哪些方法? 二、合作探究 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盐湖地区,广泛流传“冬捞碱,夏晒盐”之说,试用你所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4℃时,溶质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 20g,所以4℃时,溶质N的溶解度为20g C.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饱和溶液100g中含M物质30g,则物质M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 D.20℃时,50g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 2、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 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 喝下汽水时,容易打嗝 C 打开啤酒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5、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10℃含l00 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仍饱和 D.溶质质量变小 6、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A物质在温度为t1℃时的溶解是 ; (2)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据此我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4)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 结晶的方法(填“蒸发”或“降温”) (5)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只须答一条) 四、反思与交流 通过本节课得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当堂达标检测 1、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定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2、利用海水来制盐的原理是( )。 A.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制食盐 B.升高温度,降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C.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水分使食盐析出 D.降低温度,减小食盐的溶解度 3、(选做题)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这说明( ) A.3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 B.6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 C.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 D.温度对固体B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 4、右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6、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 。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导学3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目标】 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重难点)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重难点) 3、初步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中实验误差的分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 问题1:现欲配制200g 20% 的NaCl溶液,问: (1)需要纯净的NaCl g,水 g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 、 。 (3)配制溶液的步骤为 、 、 、 。 (4)实验中,若NaCl 未经干燥就直接配制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5)量取水的体积读数时,若俯视刻度线,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低” “偏高”或“不变”) 二、变式训练 1、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⑴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 ____。 ⑵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三、讨论交流 配制溶液过程中,计算要精确,称量和溶解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去进行,否则会造成误差和实验的失败。那么,在配制溶液过程中,实验操作要注意些什么?对托盘天平的使用中要注意哪些?对量筒的使用中要注意哪些? 四、反思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收获? 五、当堂测试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9.3—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3、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氯化钠晶体不纯、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4、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5、(选做题)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0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六、课后拓展 某硫酸溶液100g与13g锌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2)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1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浓硫酸的特性、稀释方法和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酸碱指示剂 (1)观察实验填写表格(分组实验探究完成)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2)阅读课本P49(自学完成) 酸碱指示剂的定义:                            2、盐酸是______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_色、_____气味的________体,具有________性,有腐蚀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冒出 B.盐酸和铁粉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C.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4、若将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将判断的结果填入下表。 物质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 浓盐酸 二、合作探究 (一)、浓硫酸 1、特性:腐蚀性,吸水性(物理性质),使木条纸张等炭化 2、稀释方法: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练习: 1.纯净的浓硫酸是 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具有很强的 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还能使纸张、蔗糖、木材、皮肤等物质 而炭化。 2、对于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现提出如下注意事项:①边稀释,边搅动溶液;②将水沿器壁加入到浓硫酸中;③稀释操作要缓慢进行;④可在量筒中,也可在烧杯中稀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②和④  D.①、②和③ (二)、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 稀硫酸 跟指示剂的作用 盐酸、稀硫酸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盐酸、稀硫酸都不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跟金属的反应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稀)=ZnSO4+H2↑ Fe+H2SO4(稀)=FeSO4+H2↑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跟某些盐的反应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7、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8、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2010• 江西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用途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4P + 5O2 2P2O5 B 天然气用于作燃料 CH4 + 2O2CO2 + 2H2O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3CO + Fe2O3 2Fe + 3CO2 D 稀硫酸用于除锈 Fe + H2SO4 === FeSO4 + H2↑ 2、(2010•娄底29)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 ④……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 (2)讨论交流 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填序号“①”、“②”或“③”)。 【能力提升】 3、16g Fe2O3与184g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Fe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2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碱的性质:(1)碱的特性(2)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氢氧化钠(俗名: ) 实 验 现象 分 析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壁 (1)潮解:有些固体物质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步形成溶液这种现象叫做潮解.NaOH固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利用这一性质,可用固体NaOH作干燥剂. (2)因为氢氧化钠具有 作用,所以又称为火碱、烧碱、苛性钠,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冲洗,再涂上 溶液。 (3)氢氧化钠的用途: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用以去除 ,炉灶清洁剂中含有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2、氢氧化钙(俗名: ) (1)在蒸发皿中放一块生石灰(CaO),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也有腐蚀作用。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除这两种碱外,常见的碱还有 (化学式 )、 (化学式 )等。 二、合作探究 [重点1]常见碱的特性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比较 NaOH Ca(OH)2 俗称 颜色、状态 溶解性 腐蚀性 潮解 碱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1)在白色点滴板上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2)回忆第八章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方程式为 。说明氢氧化钙能和一些非金属氧化反应。建筑上常把粘土、沙子、氢氧化钙混合在一起做建筑材料就是应用了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 (3)氢氧化钠不仅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还会和二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方程式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1)碱溶液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______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______色。 (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由金属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盐类)和水。 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三氧化硫与 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重点2] NaOH溶液 Ca(OH)2溶液 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与无色酚酞试液反应 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 警示误区: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放热情况也不相同。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7、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8、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我们熟悉的下列物质中,溶于水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能去除油污,可作厨房的清洁剂 (3)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4)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固体装的小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是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六、能力提升 (1)写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及俗名 (2)请说出碱的两点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应如何保存氢氧化钠、为什么? (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生将从试剂瓶中取出的氢氧化钠放在右盘上的纸上称量(其他操作都正确),天平平衡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易 ,而且还能 。 该同学在上述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① 。②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 2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初步认识盐,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分别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会有怎样的颜色改变? 2.一根带有红色铁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铁钉上又有____________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药品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浓硫酸 B.固体烧碱 C.大理石 D.浓盐酸 5.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_,碱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碱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_。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H+和OH—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 已知:Na+ + Cl— → NaCl,猜想:H+ + OH— → 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中和反应 演示实验【10-9】: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_,最终呈____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_性,此时溶液显_____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图10-13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____(填离子符号)与稀盐酸中的____(同上)结合形成了____, _____(同上)不断减少直至消失,最终溶液变为无色。请尝试写出另外两个酸与碱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发现,三个反应的均是____和____之间的反应,产物中都有______,另一产物都是化合物,且都是由________离子和________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物质称为_____。盐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________离子和________离子。 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 + 碱 → 盐 + 水 问题: 1.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都是中和反应吗? 2.如何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3.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 练一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uO+H2Cu+H2O B.6HCl+Fe2O3==2FeCl3+3H2O C.2H2+O22H2O D.NaOH+HNO3==NaNO3+H2O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Ca(OH)2+ CO2=CaCO3↓+H2O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C. Cu(OH)2 + H2SO4 =CuSO4+2H2O D. AgNO3 + HCl =AgCl↓+ HNO3 探究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1.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铝 ②PH试纸 ③稀盐酸 ④熟石灰 ⑤浓硫酸 ⑥烧碱 再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以下要求填空。(填序号)可以除去水壶内水垢的是_____。可用于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是____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______。 2.据报道,2001年5月26日中午,广东湛江发生一起浓硫酸泄漏事件,防化兵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首先挖坑疏导浓硫酸液体,同时紧急调用10 t烧碱与浓硫酸发生________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防化兵当时能否调用熟石灰来代替烧碱,试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利用酸碱指示剂我们只能判断_______,也就是说判断是酸还是碱,但不能判断_______,也就是说酸碱性的程度。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表示,其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 酸性溶液的pH____7;碱性溶液的pH____7;中性溶液的pH____7。【图10-15】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图10-16】 活动与探究——测定pH的演示实验。【图10-17】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①工业;②农业;③环保;④卫生。 问题 1.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小于7、等于7、大于7的溶液加水稀释其pH将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 练一练 1.欲将pH等于5的盐酸变成pH等于7的溶液,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盐酸   B.水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7、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8、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水,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H2SO4>H2O>NaOH B. NaOH> H2O> H2SO4 C. H2SO4 >NaOH> H2O D. NaOH >H2SO4> H2O 2.能区别稀硫酸、水和烧碱溶液的试剂是( ) A. 锌粒 B.氯化钡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3.下列气体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 B.CO2 C.SO2 D.HCl 4.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5.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③溶液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混浊 ⑥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都变混浊 A. ② B. ⑤⑥ C.①②⑤ D.②⑤⑥ 6.下列物质沾在试管壁上,用盐酸不能洗去的是( ) A.     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留下的红色固体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留下的蓝色固体 C.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残留的黑色粉末 D.     铁钉锈蚀形成的锈斑 7. 向NaOH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与下图相 符的是 ( ) 【能力提升】 8.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问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导学1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2.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3.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                              。 2、请列举氯化钠的用途: (1)、                     (2)、                      (3)、                      (4)、                      (5)、                       3、粗盐提纯的步骤:                                   4、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5、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二、合作探究 6、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呢? 7、过滤器的准备需要哪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产率偏低的原因?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9、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0、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1、对于某加碘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碘盐是纯净物 B.“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C.含碘酸钾1千克的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是0.7千克 D.“不能过早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12、检验市场上销售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元素符号为I)的一种方法是,是在酸性条件下,使食盐样品溶液跟一种试剂X反应(KIO3+5X+6HCl=6KCl+3I2+3H2O),如果样品中含有碘元素,则会生成能够使淀粉试液变蓝的碘单质。这种试剂X是_________;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干冰不是冰      B、金刚石不是金       C、食盐中不含盐        D、铅笔芯中不含铅 六、反馈提升 14、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导学 2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理解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在工业上,___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2、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_________,它们都是重要的_________,碳酸钙还可用作_________。 3、_________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药剂。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复分解反应。 5、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或有________或有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二、合作探究 6、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一种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7、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白色粉末药品,分别是Na2CO3和NaHCO3。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鉴别,如右图所示: 步骤一:往大小相同的两个锥形瓶中各倒入3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步骤二:用相同的两只气球,分别装入足量的两瓶中的白色粉末,套在步骤一的锥形瓶口上。步骤三:迅速将气球中的药品倒入锥形瓶中。请判断该同学的操作能否达到目的,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8、溶于水的钡盐(如Ba(NO3)2、BaCl2等)对人体有毒,但是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的BaSO4,不但没有毒,而且还由于它具有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特点,在医疗上被用作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有人认为也可用BaCO3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钡餐”,先请你作出判断:若认为可以,请说明理由;若认为不可以,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误食了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__________。 A.糖水   B.硫酸钠溶液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9、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0、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1、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 实验  现象  (1)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A.CuSO4    B. NaCl        C.Na2CO3       D. CaCO3 1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①    D. ①②③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14、. 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  ) A.锌粉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   D.硫酸 15、 某同学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在厨房里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中的(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醋 六、反馈提升 1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步骤一  步骤二(选用试剂及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样2 mL于试管中   方案二  取样2 mL于试管中   方案三  取样2 mL于试管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 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0、铵盐的检验方法?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11、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4、 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该钾肥是(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硫酸钾       D.氯化钾 15、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 溶液的pH 7 8 5 11   该同学最好选用(  )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氨水 16、某蔬菜种植基地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氮肥碳酸氢铵7.9 kg,因缺货现改施尿素CO(NH2)2,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则每亩菜田所需尿素的质量是(  )    A.3 kg   B.3.95 kg    C.6 kg      D.7.9 kg 六、反馈提升 17、小强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表如下:   肥料  尿素 CO(NH2)2  磷矿粉 Ca3(PO4)2  硝胺 NH4NO3  碳铵 NH4HCO3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  价格 (元/t)  1 200  150  1 000  350  250  800  650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供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填写“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家买了碳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1课题1 金属材料 检测反馈答案:1.B2.D3.D4.D5.A6.C67.D8.B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2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检测反馈答案: 1.D 2.B 3.4.5.6.7.8略10.D11.A12.略13.D 14. 略15.B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检测反馈答案: 10、A 11、B 12、D 13、B 14、3CO+Fe2O3=2Fe+3CO2 15、黄色 气泡 浅绿色 87.5% 16、C 17、略 18、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导学2课题2溶解度 答案: 三、巩固练习 1、( B )2、( D ) 3、( D ) 4、( B ) 5、( B ) 6、(1)10g;(2)升高;(3) A ,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4)降温 ;(5)ABC三种物质在t2℃的溶解度相等(只须答一条) 五、当堂达标检测 1、(B);2、(C);3、( C );4、( C ) 5、( C ) 6、(1)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饱和, 150, 1:2。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导学3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自主学习:问题1:(1) 40g,160g;(2)烧杯 、玻璃棒 、量筒 、胶头滴管;(3)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4)偏低;(5)偏高; 二、变式训练1、⑴ ①广口瓶盖应倒放;②应是左物右码;③搅拌时应用玻璃棒。 ⑵ ①NaCl未经干燥;②读数时应仰视;③NaCl有少量洒落。 五、当堂测试1、( A )2、( A )3、 ( D ) 4、( D ) 六、课后拓展(1)氢气的质量0.4g(2)质量分数19.6%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导学3课题1溶液的形成 检测反馈答案: 5、B 6、D 7、B 8、C 9、D 10、紫色 高锰酸钾 水 11、碘 酒精 碘酒 消毒 12、 NaOH NH4NO3 13、D 14、D 15、B 16、氢氧化钙 水 氢氧化钙 石灰水 二氧化碳 17、硫酸锌 水 18、略 19、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1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答案: [达标测试]1.D 。2.(1)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Fe ② 能力提升9.20%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2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答案: [达标测试] 1.D 2.C 3.用澄清的石灰水 4.略 [能力提升] 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3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答案: [达标测试](一)1.B 2.D 3.A 4.B 5.B 6.A 7.C 能力提升8.40g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导学1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答案) 1、 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 (1)配制生理盐水 (2)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3) 做为原料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4)用来烟渍蔬菜、鱼、肉、蛋等 (5)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3、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4、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 5、 搅拌、加速溶解,引流,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滴飞溅 6、 溶解、过滤 8、(1)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2)溶解时未充分搅拌;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转移时固体可能洒落 11、D;12、KI;13、 C ;14、 C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第2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碳酸钠 1、 碳酸钙 建筑材料 补钙剂 2、 碳酸氢钠 胃酸过多症 3、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 4、 沉淀 气体 水 5、 取少量该物质,向里面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6、 能达到目的。 NaHCO3产生的 CO2气体是Na2CO3产生的CO2气体的2倍,所以,加入NaHCO3的气球体积大。 7、 BaCO3+2HCl====BaCl2+H2O+CO2↑ B 11、B;12、D;13、D;14、C;15、D 16、因为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CO2而生成Na2CO3。CO32-能与H+结合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CO32Ca2+能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沉淀。则答案是:方案一:滴加适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案二: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方案三: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答案) 1、氮肥、磷肥 、钾肥;2、尿素、 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 硝酸铵、硝酸钠;3、大豆 黄豆;4、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5、硫酸钾 、 氯化钾; 6、复合肥料; 7、磷酸铵、 硝酸钾;8、化肥、农药; 13、C;14、C;15、C;16、A;17、(1)N、K (2)KCl,因为价格较低 �HYPERLINK "http://store.nipic.com/Uid239034/200852894648911.jpg" \t "_blank"��� 常 用 仪 器 说明可燃物质的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a b c    d       加热 空气 氮气 液态空气 加压 升温-196℃ 液态氧 升温-183℃ 氧气 降温 二氧化锰 固固加热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物质 种类 物质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元素 种类 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原子 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 H 氢 1.008 13 Al 铝 26.98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3个硫酸分子 3 H2SO4 � EMBED PBrush ��� +1 +1 +1 +2 +2 +3 —2 —1 —2 +1 —2 —2 —1 —1 -1 总质量 总质量 总质量 总质量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点燃 △ 0 t1 t2 温度/℃ 溶解度/g M N 甲 乙 25 4题图 甲 乙 0 20 30 温度/℃ 25 溶解度/g 5题图 pH 14 7 盐酸的体积 O pH 14 7 盐酸的体积 O 盐酸的体积 14 7 O pH 盐酸的体积 14 7 O pH A B C D PAGE 3 _1090571287.unknown _1125557603.unknown _1083782355.unknown _1083782398.unknown
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99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1-18
浏览量: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