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举报
开通vip

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消防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版号:第3版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年  月  日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人: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地址:XX市XX路XX号邮编:电话:传真: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1页共1页修订页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序号章节修订内容批准人日期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第1页共1页目录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概述1、范围2、总则3、检测类别4、检测依据5、安全防护6、检...

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消防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版号:第3版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年  月  日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人: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地址:XX市XX路XX号邮编:电话:传真: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1页共1页修订页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序号章节修订内容批准人日期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第1页共1页目录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概述1、范围2、总则3、检测类别4、检测依据5、安全防护6、检测前项目工程情况核对第1章消防供配电设施第2章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章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4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5章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第6章水喷雾灭火系统第7章气体灭火系统第8章泡沫灭火系统第9章防排烟系统第10章火灾应急广播第11章消防通讯系统第12章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第13章消防电梯第14章防火分隔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概述第1页共1页概述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一、范围本细则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检测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细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检测评定;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气氛的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检测评定。二、总则1、建筑消防设施的组件和设备应符合设计选型,并应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消防产品应具有符合法定市场准入规则的证明文件;灭火剂应在有效期内。2、各消防设施的组件、设备的永久性铭牌和按规定设置的标志,其文字和数据应齐全、符号应清晰、色标应正确。3、系统组件、设备、管道、线槽、支吊架等应完好无损、无锈蚀,设备、管道应无泄漏现象,导线和电缆的连接、绝缘性能、接地电阻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检测用的仪器、仪表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计量检定合格。三、检测类别1、监督检测应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对建筑电气进行消防检测。2、委托检测受建筑物业单位、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等委托而进行的建筑电气消防检测。3、仲裁检测仲裁机构委托进行的建筑电气消防检测。四、检测依据1、委托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委托书)2、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3、有关建筑消防设施的国家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部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地方,行业标准。4、建筑消防系统主要设备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5、本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及企业工艺标准,检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6、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五、安全防护1、进入检测现场前、应穿戴好绝缘鞋、安全帽等防护措施。2、进入现场检测必须两人及两人以上。3、检测前必须确认被检设备在正常状态才能操作。4、对有特殊要求的检测场所进行检测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5、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使用仪器。6、对需要暂时停电的检测项目应及时通知委托单位,做好停电、送电的准备。六、检测前项目工程情况核对1、工程概况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项目工程的工程概况:工程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组成部分、使用性质,各楼层使用功能,工程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与检测合同核对。2、建筑消防工程主要组成部分及分布记录建筑消防工程的系统组成,消防系统的分布情况,主要消防设备的情况。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一章第1页共3页消防供配电设施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检测准备1.1技术准备a)收集工程资料,组织检测人员熟悉图纸。详细研究被检测项目、数量、工艺流程、特点、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和图纸文件。b)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施工规范和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DB33/1067—2013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1.2仪器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内容,配备以下检测设备1、电子秒表2、红外热像仪3、数字钳形表4、绝缘电阻测试仪5、数字万用表6、超声波放电/泄漏电检测仪2、要求及检测方法2.1消防配电要求及依据1、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GB50016-200611.1.4GB50045-1995(2005年版)9.1.3DB33/1067—20139.2.2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GB50016-200611.1.5GB50045-1995(2005年版)9.1.2DB33/1067—20139.2.43、消防配电设备、线路应有明显标志。GB50016-200611.1.4DB33/1067—20139.2.6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明敷。GB50016-200611.1.6GB50045-1995(2005年版)9.1.4GB50116-201311.2.3DB33/1067—20139.2.5检测方法: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一章第2页共3页消防供配电设施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4年12月1日结合图纸在低压配电室确认消防专用供电回路,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进行电源切换验证。查看消防配电设备、线路的标色和标志,检查消防配电线路敷设和防火保护情况。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交流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可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带的蓄电池电源或消防设备应急电源。GB50116-201310.1.110.1.2DB33/1067—20139.5.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不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GB50116-201310.1.47、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插头,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GB50166-20073.3.4DB33/1067—20139.5.28、消防设备应急电源的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应符合要求。GB50166-20074.17.2DB33/1067—20139.5.4检测方法:现场查看报警控制器的标志和接线,并对消防主备电源进行切换验证。2.2自备发电机组要求及依据:1、一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二类高层自备发电机组当采用自动启动有困难时,可采用手动启动装置。GB50016-200611.1.2GB50045-1995(2005年版)9.1.2DB33/1067—20139.2.32、发电机仪表、指示灯及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显示应正常。GA503-20044.2.2.13、机房通风设施运行正常。GA503-20044.2.2.14、储油箱内的油量应能满足发电机运行3-8h的用量,油位显示应正常,燃油标号应正确。GA503-20044.2.2.2.1检测方法:a)查看发电机铭牌。b)在自动状态下,将主电断开,同时用秒表计时,当发电机启动并达到额定转速开始发电时,秒表停止计时,并记录秒表的计时读数。c)用手动控制方式启动发电机,查看输出的功率、电压、频率、相位指标及。d)查看发电机房通风设施。e)查看油位计及油位,按发电机的用油量核对储油箱内的储油量。f)核对燃油标号。3.检验规则3.1检测条件a)委托方提供自备发电机的资料和文件齐全。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一章第3页共3页消防供配电设施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b)自备发电机应具备安装调试完毕并能正常运行。3.2抽检数量全检。3.3判定1、主控项目(规范黑体字部分)一处不合格判定系统为不合格;一般项目一处不合格再抽查4处均合格判定系统为合格,有80%以上不合格,则判定系统不合格。DB33/1067—201312.0.32、如委托合同未约定对系统进行判定则不进行系统判定。3.4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划分原则。1)主控项目:强制条文(规范黑体字部分)2)一般项目:有“宜或不宜”字样的规范条文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1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检测准备1.1技术准备a)收集工程资料,组织检测人员熟悉图纸。详细研究被检测项目、数量、联动设备、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和图纸文件。b)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施工规范和标准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2007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DB33/1067—2013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1.2仪器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内容,配备以下检测设备:1、感烟探测器试验装置2、感温探测器试验装置3、卷尺4、绝缘电阻测试仪5、数字万用表6、电子秒表2、检测要求与方法2.1火灾探测器要求及依据:1.点型感烟探测器在试验烟气作用下,输出火警信号,报警确认灯亮,并在手动复位前予以保持。GA503-20044.3.1.1DB33/1067—20139.5.32.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当对射光束的减光值达到1.0—10dB时,应在30s内输出火警信号,并启动报警确认灯。GA5034.3.1.2DB33/1067—20139.5.33.线型感温探测器在试验热源作用下,应在30s内输出火警信号。GA5034.3.1.3DB33/1067—20109.5.34.点型感温探测器在试验热源作用下,输出火警信号,启动报警确认灯,并在手动复位前予以保持。GA5034.3.1.3DB33/1067—20139.5.3检测方法:利用四种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的特性,在人为模拟触发的情况下,确认在规定时间内有报警信号输出,并在手动复位前予以保持。a)点型感烟探测器:用发烟枪对探测器进行模拟喷烟试验。b)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用减光值达到1.0—10dB光束滤光片进行遮光试验。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2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c)线型感温探测器:用热风器(电吹风)进行加热试验。d)点型感温探测器:用热风器(电吹风)进行加热试验。5.点型探测器在探测区域内每间至少一只,保护面积与半径符合要求。GB50116-20136.2.26.底座安装应固定牢靠。GB50166-20073.4.87.点型探测器在宽度≤3m内走道易居中布置,间距≤15m(烟)/10m(温),距端墙≤7.5m(烟)/5.0m(温)。GB50116-20136.2.4GB50166-20073.4.18.点型探测器距墙壁、梁边及遮挡物≥0.5m。GB50116-20136.2.5GB50166-20073.4.19.点型探测器距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1.5m。GB50116-20136.2.8GB50166-20073.4.110.点型探测器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0.5m。GB50116-20136.2.8GB50166-20073.4.111.点型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GB50166-20073.4.11检测方法:a)、用测距器或皮尺测量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间距,以及距墙、梁、遮挡物、空调风口的距离。b)、当火灾探测器设置在有梁的部位时,用卷尺测量梁的高度,并根据测得的梁的高度来确定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和数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2.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垂直距离0.3-1.0m,距地高度≤20m。GB50116-20136.2.15.1GB50166-20073.4.213.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相邻两束红外光束水平距离≤14m,到侧墙水平距离0.5-7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100m。GB50116-20136.2.15.2GB50166-20073.4.2检测方法:用测距器或皮尺测量距地、墙、顶棚、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14.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保护电缆、堆垛等类似保护对象时,应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置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GB50116-20136.2.16.1GB50166-20073.4.315.敷设在顶棚下方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距顶棚宜为0.1m,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要求;探测器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m~1.5m。GB50116-20136.16.2GB50166-20073.4.4检测方法:用测距器或皮尺测量距顶棚、相邻探测器及至墙壁的距离。2.2手动报警按钮要求及依据:1.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设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防火分区内任一位置到手报按钮的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3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5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距离≤30m。GB50116-20136.3.12.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底边距地宜1.3-1.5m,有明显标志。GB50116-20136.3.23.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GB50166-20073.5.24.被触发时应输出火警信号,启动报警确认灯;应能手动复位。GA503-20044.3.2DB33/1067—20139.5.3检测方法:a).查看图纸并结合现场观察来确定每个防火分区的手报按钮数量,并观察手报按钮是否有明显标志。b).用测距器或皮尺测量手报按钮至防火分区最远点的距离,然后用卷尺测量手报按钮离地的安装高度。c).按下手报按钮触发火警信号,然后在报警主机上检查手报按钮是否报警,且报警地址是否和实际地址一致。d).测试完成后,将手报按钮复位,然后再将报警主机复位并处于正常巡检状态下。2.3消防控制室要求及依据:1.附设在建筑物内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GB50016-200611.4.4GB50045-1995(2005年版)4.1.42.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GB50016-200611.4.4检测方法:用观察法查验控制室门的开启方向及控制室内管路穿越情况,标志情况。2.4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及依据:1.1.设备安装牢固,操作维修距离符合规范要求:A:墙上安装时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B:面盘前操作距离:单列时不应小于1.5m,双列时不应小于2m;面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0m。C: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D: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GB50166-20073.3.1GB50116-20133.4.86.1.32.配线规范,线号清晰。GB50166-20073.3.3检测方法:用卷尺测量各安装距离,并查看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控制器内配线应整齐,不已交叉,并固定牢靠,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与图纸一致,字迹应清楚且不易褪色。2.5报警控制器功能要求及依据: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4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有自检、消音、复位、故障报警、火警优先及报警记忆功能。GB50166-20074.3.2GA503-20044.3.3.1.1DB33/1067—20109.5.42.有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并应分别显示主、备电源的状态。GB50166-20074.3.2GA503-20044.3.3.1.2DB33/1067—20139.5.43.备用直流电源供电时应有断路故障报警、火灾优先、二次报警功能。GA503-20045.3.3.14.应能显示系统内各消防设备的供电电源(包括交流和直流电源)和备用电源工作状态。GB50116-201310.1.3检测方法:a).通过对报警主机的现场操作进行自检、消音、复位等功能的检查。。b).待报警主机恢复到正常巡检工作状态,先开启主机的打印功能,然后就近拆除一只工作正常的探测器或触发手报按钮,同时用秒表计时,待报警主机显示故障报警时,计时停止,记录秒表显示时间,并且对报警主机消音,检查报警主机的消音功能和故障保持功能。c).在报警主机故障报警保持的状态下,触发一个火灾报警信号(对探测器吹烟或按下手报按钮),查看报警主机能否接受火灾报警信号,并显示火灾发生部位;通过报警主机的故障报警和火灾报警,检测故障报警和火灾报警的声光信号是否有明显区别。d).检查报警主机的打印机是否将故障和火灾报警打印,且地址和时间显示正确。e).将故障点和火警点恢复正常后,随即对报警主机进行复位,检查报警主机的复位功能;复位后,调取报警主机的记录存档,检查报警主机的记忆功能。2.6火灾显示盘要求及依据:1.能接受火灾报警信号,显示火灾报警部位。DB33/1067—20139.5.102.有消音、复位功能,应在3s内正确接受和显示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火灾信号。GB50166-20074.11.1检测方法:查看区域显示器的显示功能,能够间接接受来自火灾控制器的火灾信号,显示火灾发生的部位,具备保持火警信息。2.7对消火栓给水系统控制功能要求及依据:1.联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GB50116-20134.3.1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5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5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2.手动控制方式,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应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GB50116-20134.3.23.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GB50116-20134.3.3检测方法:a)、在水泵房将消火栓泵的电控柜处于1#自动2#备用状态,同时将消火栓泵的试验放水口开启,然后通知消控室在报警主机上启动消火栓泵,在泵房观察1#消火栓泵是否启动,在消控室报警主机上是否有启泵反馈;待水泵启动后,将选择开关直接从1#自动2#备用状态调整到2#自动1#备用状态,观察1#水泵是否停止,2#水泵是否启动;启动完成后,通知消控室在报警主机上停止消火栓泵,然后观察1#及2#水泵是否停止。b)、待水泵停止后,任选一处消火栓按钮按下报警,在报警主机上观察消火栓按钮是否报警,并能正确显示报警位置;在水泵房观察消火栓泵是否启动。测试完成后,消火栓按钮复位,停止消火栓泵,关闭消火栓泵的试验放水口,并将报警主机复位并处于正常巡检状态。2.8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功能要求及依据:1.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GB50116-20134.2.1.22.手动控制方式,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应能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GB50116-20134.2.1.23.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GB50116-20134.2.1.3DB33/1067—20139.5.7检测方法:a)、在水泵房将自喷泵的电控柜处于1#自动2#备用状态,同时将自喷泵的安全泄压口开启,然后通知消控室在报警主机上启动自喷泵,在泵房观察1#自喷泵是否启动,在消控室报警主机上是否有启泵反馈;待水泵启动后,将选择开关直接从1#自动2#备用状态调整到2#自动1#备用状态,观察1#水泵是否停止,2#水泵是否启动;启动完成后,通知消控室在报警主机上停止自喷泵,然后观察1#及2#水泵是否停止。b)、待水泵停止后,将报警主机处于自动允许状态,然后任选一处楼层末端试水装置进行放水,在报警主机上观察相应部位的水流指示器及压力开关是否报警,并能正确显示报警位置;在水泵房观察自喷泵是否启动,水力警铃是否报警。测试完成后,关闭末端试水装置,停止自喷泵,并将报警主机复位并处于正常巡检状态。2.9控制设备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功能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6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要求及依据:1.在防护区域内设有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的系统,其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的工作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的手动、自动控制状态显示装置上显示,该状态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故障状态。GB50116-20134.4.62.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GB50116-20134.4.2.23.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1)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2)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3)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4)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GB50116-20134.4.2.34.启动气体灭火装置的同时,应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组合分配系统应首先开启相应防护区域的选择阀,然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GB50116-20134.4.2.55.气体灭火装置启动及喷放各阶段的联动控制及系统的反馈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GB50116-20134.4.5DB33/1067—20139.5.7检测方法:a)、检查气体灭火控制盘是否有手、自动选择,且有相应的状态指示灯。b)、将气体灭火控制盘处于自动允许状态,然后在气体防护区内任选一只烟感探测器用烟枪进行吹烟模拟火警测试,然后在报警主机上查看是否报警,然后在同一气体防护区内任选一只感温探测器进行模拟火警测试,然后在现场查看声光报警是否正常,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在报警主机上查看气体喷放指令、防火门窗的关闭指令、通风空调系统的停止指令及相应部位的防火阀控制指令是否发出,并有相应消防设备的动作反馈指示;查看报警主机在喷放阶段的声光信号与报警阶段的声光信号是否有区别;c)、气体喷放阶段,在主机上手动停止声光报警信号,待喷放结束,将主机复位,并处于正常巡检状态。2.10对常开防火门的控制功能要求及依据:1.应由常开防火门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常开防火门关闭的联动触发信号,联动触发信号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联动控制防火门关闭。GB50116-20134.6.1.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7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2.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应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GB50116-20134.6.1.2检测方法:a)、对防火门的任何一侧安装的探测器进行模拟火警测试,然后在报警主机上查看是否报警,查看防火门是否关闭,b)、在消防控制器查看关闭防火门的反馈信号。2.11对防火卷帘的控制功能要求及依据:1.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GB50116-20134.6.3.12.非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GB50116-20134.6.43.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下降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和防火卷帘控制器直接连接的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GB50116-20134.6.5检测方法:将报警主机处于自动允许状态,接着在安装有相应消防设备的防火分区内根据报警主机联动程序制造模拟火警信号,然后在消控中心查看报警主机是否发出防火卷帘门的半降、全降的控制指令并接收其反馈信号。2.12火灾报警后对防排烟设施控制功能要求及依据:1.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后,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同一防烟分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GB50116-20134.5.2.12.采用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GB50116-20134.5.2.23.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后,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GB50116-20134.5.1.1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8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4.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GB50116-20134.5.1.2检测方法:a)、将报警主机处于自动允许状态,然后任选一个防烟分区,再根据报警主机联动程序在该防烟分区制造模拟火警信号,然后在消控中心查看报警主机是否发出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的控制信号,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是否发出启动相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的控制信号,并接收其反馈信号。b)、测试结束,将相关消防设备复位或关闭,然后将报警主机复位并处于正常巡检状态。2.13火灾确认后联动控制功能要求及依据:1.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GB50116-20134.8.12.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GB50116-20134.9.23.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50116-20134.10.14.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和停于首层或转换层的反馈信号,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显示。GB50116-20134.7.1-2检测方法:a)、对有警报装置及应急广播的防火分区的进行联动试验:触发本区域的探测器(手报、烟感、温感),然后在消控中心查看报警主机是否发出启动警报装置及应急广播控制信号,并在现场观察效果。b)、对需要非消防电源切断的防火分区进行联动切断试验:触发本区域的探测器(手报、烟感、温感),然后在消控中心查看报警主机是否发出切断非消防电源的控制信号,并在现场核实应急灯的数量和照度。c)、对消防电梯和常用电梯全部停于首层的联动试验:触发本区域的探测器(手报、烟感、温感),然后在消控中心查看报警主机是否发出所有电梯迫降的控制信号,并在首层进行确认。3.1检测条件3.检验规则a)委托方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完全竣工。b)委托方提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图纸资料和文件齐全。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具备开通条件。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二章第9页共9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3.2抽检数量a)火灾探测器:100只以下抽检20只,大于100只,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但不少于20只。b)其它:全检。3.3判定1、主控项目(规范黑体字部分)一处不合格判定系统为不合格;一般项目一处不合格再抽查4处均合格判定系统为合格,有80%以上不合格,则判定系统不合格。DB33/1067—201312.0.32、如委托合同未约定对系统进行判定则不进行系统判定。3.4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划分原则。1)主控项目:强制条文(规范黑体字部分)。2)一般项目:有“宜或不宜”字样的规范条文。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1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检测准备1.1技术准备a)收集工程资料,组织检测人员熟悉图纸。详细研究被检测项目、数量、特点、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和图纸文件。b)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施工规范和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DB33/1067—2013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火灾系统设计规范1.仪器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内容,配备以下检测设备:1、卷尺2、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3、电子秒表4、数字照度计5、超声波流量计2、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2.1消防水源要求及依据:1.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GB50016-20068.1.2GB50045-1995(2005年版)7.1.2DB33/1067—20137.2.12.应保证用水的可靠性,有补水措施。GA503-20044.4.1GB50045-1995(2005年版)7.3.3DB33/1067—20137.2.23.消防水池有效容量≥m3,其中消火栓用水≥m3。GB50016-20068.1.58.2.18.4.1GB50045-1995(2005年版)7.2.1-2DB33/1067—20137.2.24.消防水箱有效容量≥m3。GB50016-20068.4.4GB50045-1995(2005年版)7.4.7DB33/1067—20137.4.45.合用水池或水箱有确保消防用水措施。GA503-20044.4.1.14.4.2.1GB50016-20068.4.4GB50045-1995(2005年版)7.3.47.4.7DB33/1067—20137.2.2检测方法a)、资料核查、根据相关图纸设计文件计算水池、水箱的容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用测距器或皮卷尺测量)b)、查验图纸,并在现场实地察看合用水池和水箱是否采取确保用水的措施。2.2水泵性能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2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要求及依据:1.主泵流量≥m3/h,扬程≥m。GA503-20044.4.4DB33/1067—20137.4.32.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GB50016-20068.6.8GB50045-1995(2005年版)7.5.3DB33/1067—20137.5.5检测方法a)、测试主备泵的流量,首先,选择一个合适且符合要求的管段,将设置好的超声波流量计安装好,然后开启水泵通向水池的泄压口或泄压阀,接着,现场启动主泵,待水泵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且超声波流量计读数稳定后,记录流量计的读数;记录完毕后,停止正在运转的水泵,开启另外一台备用水泵,待水泵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且超声波流量计读数稳定后,记录流量计的读数;最后,停止正在运转的水泵,关闭泄压口或泄压阀,将流量计关闭并拆除。b)、测试主备泵的扬程,首先将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安装在系统的最高处(最不利点试验消火栓),将水带水枪接好,水枪平放,做好出水的准备,接着开启试验消火栓阀门,然后通知水泵房开启水泵,观察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的压力表,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力表显示数值,用皮尺测量充实水柱长度;记录完毕后,通知泵房停止正在运转的水泵,开启另外一台备用水泵,观察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的压力表,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力表显示数值,用皮尺测量充实水柱长度;测试完毕后,先通知泵房关闭水泵,接着关闭试验消火栓阀门,拆除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c)、查看消火栓泵及备用泵的名牌,看水泵的功率进行比较。2.3水泵房要求及依据:1.消防水泵房的出口应直通室外或靠近安全出口。GB50016-20068.6.4GB50045-1995(2005年版)7.5.2DB33/1067—20137.5.12.消防水泵房应有不少于2条的出水管直接与环状消防给水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出水管关闭时,其余出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GB50045-1995(2005年版)7.5.4GB50016-20068.6.5DB33/1067—20137.5.13.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DN65的放水阀门。GB50045-1995(2005年版)7.5.4GB50016-20068.6.5DB33/1067—20137.5.14.当存在超压可能时,出水管上应设置防超压设施。GA503-20044.4.4GB50016-20068.6.5GB50045-1995(2005年版)7.5.6DB33/1067—20137.5.15.消防水泵应与动力机械直接连接。GB50016-20068.6.9DB33/1067—20137.5.26.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30s内启动,GB50016-20068.6.9DB33/1067—20137.5.27.控制柜按钮、指示灯及仪表应正常,应能按钮启停每台水泵。GA503-20044.4.5DB33/1067—20137.5.3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3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8.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应能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GB50116-20134.3.2DB33/1067—20137.5.39.主泵不能正常运行时,应自动切换启动备用泵。GA503-20044.4.5DB33/1067—20137.5.310.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并应在吸水管上设置检修阀门。GB50016-20068.6.6DB33/1067—20137.5.6检测方法a)、直观查验水泵房的出口是否直接通向室外或靠近安全出口,喷淋泵的出水管不少于2条并直接与环状消防给水管网连接,出水管上有检查用压力表、放水阀门和减压阀。查验消火栓泵与动力机械是否产用直接连接。b)、查验消火栓泵控制柜的按钮、指示灯及仪表是否正常,并在水泵房及消控中心二地分别启动喷淋水泵,水泵应在30s内投入正常运行(用秒表计时),并能在二地实现停止。c)、查验消火栓泵的主备切换:在消火栓水泵电控柜1#泵的二次控制回路上人为制造一处故障,再通知消控室远程启动消火栓水泵,然后观察在1#水泵不能启动的状态下,2#水泵能否备用投入。d)、查验消火栓水泵的吸水管是否采用自灌式引水,当采用其他方式时应检查是否可靠,如用蝶阀时应检查可靠锁定装置)。2.4稳压系统要求及依据:1.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不能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要求时,需设置增压设施的,应设置增压泵。GB50045-1995(2005年版)7.4.7.2DB33/1067—20137.4.52.增(稳)压泵启停运行应正常,启泵与停泵压力符合设定值,压力表显示应正常,当消防主泵启动时,泵应停止运行。GA503-20044.4.3.DB33/1067—20137.4.5检测方法a)、检查稳压系统的电接点压力表上的动态压力指示是否显示正确,上下限的压力设置是否合理。b)、功能测试:首先将稳压系统电控柜处于自动状态,然后试验消火栓阀门开启,观察系统压力下降到电接点压力表下限值时,稳压泵是否能自动启动;稳压泵自动启动后,关闭试验消火栓阀门,观察系统压力上升到电接点压力表上限值时,能否自动停止。c)、启动消火栓主泵检查稳压泵是否停止运行。泵启动时,泵应停止运行。GA503-20044.4.3.DB33/1067—20137.4.5检测方法a)、检查稳压系统的电接点压力表上的动态压力指示是否显示正确,上下限的压力设置是否合理。b)、功能测试:首先将稳压系统电控柜处于自动状态,然后试验消火栓阀门开启,观察系统压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4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力下降到电接点压力表下限值时,稳压泵是否能自动启动;稳压泵自动启动后,关闭试验消火栓阀门,观察系统压力上升到电接点压力表上限值时,能否自动停止。c)、启动消火栓主泵检查稳压泵是否停止运行。2.5水泵接合器要求及依据:1.数量按每只流量10-15L/s计算确定,竖向分区供水时应分设。GB50016-20068.4.2GB50045-1995(2005年版)7.4.5DB33/1067—20137.4.102.应安装在便于消防车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行驶地段,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宜为15-40m。GB50016-20068.4.2GB50045-1995(2005年版)7.4.5DB33/1067—20137.4.103.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志。GB50016-20068.2.9GA503-20044.4.6.1DB33/1067—20137.4.104.宜采用地上式,地下式时应有明显标志。GB50045-1995(2005年版)7.4.5DB33/1067—20137.4.10检测方法查验接合器数量,是否有永久性固定标志牌,如分区供水接合器是否分别设置并标注清晰,检查安装位置,用测距仪或皮卷尺测量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如采用地下式时检查单向阀是否安装正确,接合器接口处是否有水泄漏。2.6室外消火栓要求及依据:1.室外消火栓的数量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为10-15L/s计算。GB50016-20068.2.8.5GB50045-1995(2005年版)7.3.6DB33/1067—20107.3.22.应沿道路设置,间距≤120m。GB50016-20068.2.8.33.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0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0m。GB50016-20068.2.8.7GB50045-1995(2005年版)7.3.64.宜采用地上式,应有1个DN150或DN100和2个DN65的栓口。GB50016-20068.2.8.65.地下式时应有明显标志,应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个。GB50016-20068.2.8.6;8.2.9GB50045-1995(2005年版)7.3.7检测方法a)、对照设计图纸结合现场用测距器或皮卷尺测量各室外消火栓要求的距离。b)、查看消火栓外观及栓口,并用室外消火栓扳手开启阀门,测试阀门的启闭功能。2.7室内消火栓要求及依据: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5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应设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有明显标志。GA503-20044.5.1.1GB50016-20068.4.3.3DB33/1067—20137.4.22.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GB50016-20068.4.3.2GB50045-1995(2005年版)7.4.6.8DB33/1067—20137.4.23.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平屋顶,宜设试验和检查用消火栓(高层带压力表)。GB50016-20068.4.3.10GB50045-1995(2005年版)7.4.6.9DB33/1067—20137.4.134.同一建筑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水带,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25m,水枪喷嘴口径≥19mm。GB50016-20068.4.3.6GB50045-1995(2005年版)7.4.6.65.消火栓箱组件应齐全,箱门应开关灵活,开度应符合要求。GA503-20044.5.1.26.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GB50016-20068.4.3.2GA503-20044.5.1.3GB50045-1995(2005年版)7.4.6.47.消火栓间距≤30m/50m,布置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GB50016-20068.4.3.5/7GB50045-1995(2005年版)7.4.6.1/3DB33/1067—20137.4.18.充实水柱长度≥7m/10m/13m。GB50045-1995(2005年版)7.4.6.2DB33/1067—20137.4.69.栓口静水压≤1.0MPa,大于时应采取分区给水。GB50016-20068.4.3.9GB50045-1995(2005年版)7.4.6.5DB33/1067—20137.4.610.栓口出水压>0.5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GB50016-20068.4.3.9GB50045-1995(2005年版)7.4.6.5DB33/1067—20137.4.611.高层建筑最不利点静水压≥0.07MPa/0.15MPa。GB50045-1995(2005年版)7.4.7.2DB33/1067—20137.4.6检测方法a)、查看标志、箱体、组件、箱门及消火栓栓口及试验和检查用消火栓,并且手动启闭消火栓,测试阀门启闭功能。b)、用测距器或皮卷尺测量消火栓间距。c)、充实水柱测量在测试水泵扬程时一起完成,详细检测步骤见2.2.b)消防水泵扬程测试。d)、先将稳压系统处于自动运行状态,然后用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分别在消火栓系统的最不利点(屋顶)及最有利点(最低点)测量栓口静压。e)、根据测定的静压和动压检查是否采取减压措施。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6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2.8消防炮要求及依据:1.控制阀应启闭灵活;回转与仰俯操作应灵活,操作角度应符合设定值,定位机构应可靠。GA503-20044.5.32.室内消防炮的布置数量不应少于两门,其布置高度应保证消防炮的射流不受上部建筑构件的影响,并应能使两门水炮的水射流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一部位。GB50338-20034.2.13.室外消防炮的布置应能使消防炮的射流完全覆盖被保护场所及被保护物,且应满足灭火强度及冷却强度的要求。GB50338-20034.2.24.触发启泵按钮时消防水泵应启动,出水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GA503-20044.5.5.2检测方法a)对照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查看控制阀、定位机构是否灵活可靠,观察室内或室外消防炮的射流是否完全覆盖和受影响。b)、根据报警系统的设置自动或手动触发启动消防水泵,观察其压力和水射流是否能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一部位。2.9管网要求及依据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GB50016-20068.2.7GB50045-1995(2005年版)7.3.12.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GB50016-20068.2.7GB50045-1995(2005年版)7.3.1;7.4.13.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DN100。GB50016-20068.2.74.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消防泵时应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GB50016-20068.4.2.4GB50045-1995(2005年版)7.4.35.消防竖管直径≥DN100,并应有法兰。GB50016-20068.4.2.3GB50045-1995(2005年版)7.4.26.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GB50016-20068.4.2.6GB50045-1995(2005年版)7.4.4检测方法a)对照图纸结合现场查看管路。b)、现场查看控制阀及标识,及消火栓系统竖管的管径。2.10启泵按钮要求及依据: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三章第7页共7页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临时高压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泵按钮,并应有保护设施。GB50016-20068.4.3.8GB50045-1995(2005年版)7.4.6.72.被触发时,应直接启动消防泵,同时确认灯显示。GA503-20044.5.4检测方法a)、对照图纸结合现场实地查看,确认系统类型。b)、将消火栓泵电控柜处于自动启动状态,开启通往消防水池的泄压阀或泄压口,然后按下启泵按钮,观察消控室是否有报警地址显示,消火栓泵能否自动启动。测试完毕,停止消火栓泵,并将电控柜处于手动状态,再将泄压阀或泄压口关闭;将消火栓按钮复位,接着将报警主机复位。3检验规则3.1检测条件a)委托方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完全竣工。b)委托方提供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的图纸资料和文件齐全。c)室内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应具备开通条件。3.2抽检数量a)室内消火栓:少于10只全检,大于10只抽检50%,但不少于10只。b)消火栓按钮:少于10只全检,大于10只按实际安装数量抽检30%但不少于10只。c)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全检。d)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气压给水增压装置:全检。e)消火栓栓口压力:抽检最不利点、中层和底层各一只。f)消防电源:全检。g)消火栓按钮远程启泵功能:抽检10%,但不少于1只。3.3判定1、主控项目(规范黑体字部分)一处不合格判定系统为不合格;一般项目一处不合格再抽查4处均合格判定系统为合格,有80%以上不合格,则判定系统不合格。DB33/1067—201312.0.32、如委托合同未约定对系统进行判定则不进行系统判定。3.4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划分原则。1)主控项目:强制条文(规范黑体字部分)。2)一般项目:有“宜或不宜”字样的规范条文。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四章第1页共8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3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1检测准备1.1技术准备a)收集工程资料,组织检测人员熟悉图纸。详细研究被检测项目、数量、特点、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和图纸文件。b)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施工规范和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DB33/1067—2013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1.2仪器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内容,配备以下检测设备:1、卷尺2、水喷淋系统试水检测装置3、电子秒表4、数字声级计5、超声波流量计2、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2.1消防水源要求及依据:1.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GB50016-20068.1.2GB50045-1995(2005年版)7.1.2GB50084-2001(2005年版)10.1.1DB33/1067—20137.2.12.应保证用水的可靠性,有补水措施GA503-20044.4.1GB50045-1995(2005年版)7.3.3DB33/1067—20137.2.23.消防水池有效容量≥m3,其中自喷用水≥m3GB50016-20068.1.5;8.2.1;8.4.1GB50045-1995(2005年版)7.2.1;7.2.2DB33/1067—20137.2.24.消防水箱有效容量≥6m3/12m3/18m3GB50016-20068.4.4GB50045-1995(2005年版)7.4.7DB33/1067—20137.6.25.合用水池或水箱有确保消防用水措施GB50016-20068.4.4DB33/1067—20137.2.2GA503-20044.4.1.14.4.2.1GB50045-1995(2005年版)7.3.47.4.7检测方法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第四章第2页共8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版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16年1月1日a)、资料核查、根据相关图纸设计文件计算水池、水箱的容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用测距器或皮卷尺测量)b)、查验图纸,并在现场实地察看合用水池和水箱是否采取确保用水的措施。2.2水泵性能要求及依据:1.主泵流量≥m3/h,扬程≥mGA503-2
本文档为【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峰海资料库
希望这份文档帮到您
格式:doc
大小:6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2-22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