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15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15

举报
开通vip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15 15.  《披寻记》一六六○页: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等者: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他心智通,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与此相违,说名无眼见者,无他心智者。如是一切,皆说彼谤难者应知。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等者: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谓诸世间的有情众生,他常修静虑,得到色界四静虑了。他根据四静虑,能发起天眼通。未到地定没有天眼通,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能有天眼通,唯独是成就了色界四静虑才能有天眼通的,所以是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天眼通里面有智慧,它不但是神通,同时也有智慧。「他心智通」,成...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15
15.  《披寻记》一六六○页: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等者: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他心智通,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与此相违,说名无眼见者,无他心智者。如是一切,皆说彼谤难者应知。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等者: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谓诸世间的有情众生,他常修静虑,得到色界四静虑了。他根据四静虑,能发起天眼通。未到地定没有天眼通,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能有天眼通,唯独是成就了色界四静虑才能有天眼通的,所以是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天眼通里面有智慧,它不但是神通,同时也有智慧。「他心智通」,成就了色界四静虑,依据四静虑发出来他心通,他心通也有智慧,「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在《大毗婆沙论》上解释智慧,它是什么呢?有天眼通、他心通的时候,这个通要发生作用时,同时他也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譬如说,这个阿罗汉有他心通、天眼通的时候,他用他心通知道天人心里想什么,他现在用天眼通看见这个众生做事情,同时也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所以称之为「智」。这件事也不可思议,不需要问你的名字,他就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所以叫做智,「他心智通」。「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与此相违,说名无眼见者,无他心智者」,那就是没得色界四静虑,也就没有天眼通、也没有他心通。「如是一切,皆说彼谤难者应知」,这就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对佛有所谤,谤毁佛。这可见连佛陀的境界还有人谤毁,何况其他的人。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能为对治诸谤难中,都不见有如实因相。由是因缘,于此四处能自了知,坦然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都无惊惧。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能为对治诸谤难中」,佛陀对于自己称叹的境界,他能对治诸谤难中。你虽对佛有谤毁、有难问,佛能对治这件事。「都不见有如实因相」,他们提出来什么事情,提出来事实来毁谤佛,但是佛看见你说的话,你实在是没有理由的。不见有个真实的理由,能支持你对佛的谤毁是能成立的。「如实因相」,因就是理由。「由是因缘,于此四处能自了知」,由于佛陀是有这样的大智慧,所以于此四处能自了知。「坦然无畏」,心里面很平静,没有恐怖的。「心无怯劣」,心里不会怯劣、没有力量,「唉呀!这回你把我打倒了」,没有这回事。「无所疑虑」,佛不会对你说的话有疑惑,「唉呀!你说的有道理啊。」「都无惊惧」,一点惊惧心也没有,不怕这件事。   《披寻记》一六六一页: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等者:前说初二自称叹处相违身语意业,后二自称叹处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今于此中名能对治。与彼所治正相违故。如来于此诸谤难中,能正见彼无有是处,名不见有如实因相。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等者:前说初二自称叹处」,二个地方「相违」的「身语意业」,「后二自称叹处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今于此中名能对治。」现在这里说佛有能力,来灭除你这个障难、毁谤。「与彼所治正相违故」,与彼所对治正相违,就是你说佛有什么过失,和那是相违的,就是没有这种过失。「如来于此诸谤难中,能正见彼无有是处」,没有道理,「名不见有如实因相。」寅三、显唯四种又佛大师唯有尔所正应称叹。谓自利行及利他行,俱善圆满。当知此中,前二称叹自利行满,后二称叹利他行满。   「又佛大师唯有尔所正应称叹」,这是第三科「显唯四种」,就是有这四种。   「唯有尔所」,就有那么多「正应称叹」的地方。哪四种呢?「谓自利行及利他行」,自利行有二种,利他行也有二种,一共就是四种。「俱善圆满」,这四个地方佛陀都是清净、圆满的功德。「当知此中,前二称叹自利行满」,也知道这里边四个无所畏,前二种是称叹自利的功德,自利德行圆满清净。「后二称叹利他行满」,后二称叹利他行是圆满的。这是「显唯四种」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三科「明所为」。   丑三、明所为(分三科)寅一、为大乘此中如来,若自称叹于一切法现等觉故,成正等觉;当知正为等趣大乘诸菩萨故。   第一科「指经说」,第二科「略释义」,现在第三科「明所为」,分三科,第一科「为大乘」。   「此中如来,若自称叹」,这四种无所畏里面,若是佛陀自已称叹自已「于一切法现等觉故」,有一切智,通达一切法无障无碍。说这种话什么意思呢?佛陀赞叹自已成就了正等觉的一切智,「成正等觉」,这句话的意思「当知正为等趣大乘诸菩萨故」,这句话的目的,要知道正是为了「等取大乘」,就是一切有菩萨根性的,他们发无上菩提心,想要进趣大乘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菩萨故」。为了大乘菩萨说这句话,「佛陀成就了一切智」。这是佛赞叹自已的功德,是为了发菩提心的菩萨,劝他们也这样学习。   寅二、为余乘若自称叹一切漏尽;当知正为等趣声闻及独觉乘诸有情故。   第二科「为余乘」。「若自称叹一切漏尽」,若是佛陀自已称扬赞叹自已一切烦恼都灭尽了,一切爱烦恼,一切见烦恼都灭尽了,说这话目的是什么呢?「当知正为等趣声闻及独觉乘诸有情故」,就是那么多的众生都愿意发声闻菩提心,及独觉乘的菩提心,愿趣涅盘的诸有情故。这两类众生,灭除爱烦恼、见烦恼,就成功了,所以为这个人说这句话的。这是第二科。   寅三、为诸乘(分三科)卯一、标无别若复称叹能出离道及诸障法;当知俱为等趣诸乘诸有情故。   下面第三科「为诸乘」,分三科,第一科「标无别」。   「若复称叹能出离道及诸障法」,若佛陀又称叹自已有说出离道的无畏功德,又有为修行的人,为三乘道人,不是某一种,说出离道。为三乘修行人说诸障法,就是这个意思。佛又复称扬能说出离道,赞叹佛能说诸障法,说这两种无所畏是为谁说的呢?「当知俱为等趣诸乘诸有情故」,要知道这是「俱为」,不是偏于某一种众生。   「俱为等趣诸乘」,就是趣声闻乘、辟支佛乘、趣一佛乘,等趣诸乘诸有情故,说这两种无所畏的。这是第一科「标无别」,下面第二科「指经说」。   卯二、指经说如是如来所说经句,谓我为诸菩萨声闻说出离道,乃至广说。   这一科「指经说」。「如是」,就是前面这四种无所畏,「如来所说经句」,当然这是在契经里面有这种法句。「谓我」,佛陀自称为「我」,「我为诸菩萨声闻说出离道」,及说诸障法,「乃至广说」,就是包括这一句在内了。   卯三、显结集诸结集者于所结集声闻藏中,除菩萨言;于所结集菩萨藏中,但唯诵此菩萨之言。   下面第三科「显结集」。「诸结集者于所结集声闻藏中,除菩萨言」,这里面有一个覆藏的难,佛陀你说是为诸乘说的,但是经上也不是这样子。小乘经和大乘经,事实上的经句和佛说的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子呢?现在解释了。「诸结集者」,就是佛灭度了以后,结集经藏的人,他没有按佛的话来结集,就是「于所结集的声闻藏」,小乘佛法里,「除菩萨言」,佛当时说法的时候,有个菩萨句,他把那句话不结集,所以只是声闻了。「于所结集菩萨藏中,但唯诵此菩萨之言」,佛说法的时候也有说声闻,也说菩萨,也说声闻。但是大乘菩萨结集的时候,但唯诵此菩萨这句话,把声闻漏掉了,所以和佛说的话有点不一样。佛的本意,是普遍的慈悲的,不偏于某一类众生的。这是第三科「为诸乘」说完了。   子五、三念住(分三科)丑一、指经说如来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第四科「四无所畏」说完了,现在是第五科「三念住」。第五科三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指经说」。   「如来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佛陀还有一种功德,叫做三念住这个功德,这样的法句是「如契经说」,在契经里,修多罗里面有说的。你若读契经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件事,「应知其相」。   丑二、略显义谓诸如来于其长夜有如是欲,如何当令诸有情类,于我善说法毘柰耶无倒行中,如实随住。如是长夜欲乐法主化御众时,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杂染。由三念住,略所显故。   这是第二科「略显义」,就是要略的显示三念住的道理。「谓诸如来于其长夜」,佛来到世间度化众生,众生的世间是长夜。「有如是欲」,佛的大慈悲心里面有这样的愿望,什么愿望呢?「如何当令诸有情类,于我善说法毘柰耶无倒行中,如实随住。」什么办法能令诸有情类,对于我所善说的法、毗奈耶,「毗奈耶」就是律,法和律。在我所说的法律里,能够无倒的修行,「无倒行中」,佛说法和律,也同时说了要正确的修行。「如实随住」,众生对于我善说的法,善说的律,善说法律的无倒行里面如实而住。就是依我所教的,这样子去学习修行,怎么样能令众生这样呢?佛有这个愿望。   「如是长夜欲乐法主化御众时」,「如是」,就是前面这一段话,佛在众生的世界里面,「欲乐」,有这种希望的法主,就是佛陀。有这种希望的法主「化御众时」,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若所希欲」,若所希望的事情,「或遂不遂」,或者是满意了,或者是不满意,就这二个现象。这二个现象佛心里面不起烦恼,「不生杂染」,不是说你听我的话,能够如实的随住,我就欢喜了,佛也没有这种心情。说是你不听佛的话,不依教奉行,佛也没有说就不高兴了,没有这件事,所以不生杂染。   可见度众生不容易啊,佛陀也有这个问题。「由三念住,略所显故」,这件事或遂不遂,佛不生杂染。怎么知道佛不生杂染呢?由三念住,略所显故,就显示出来这件事了。这是「略显义」。   丑三、明建立(分三科)寅一、标此三念住,复由三众差别建立。   下面第三科「明建立」,分三科,第一科「标」。   「此三念住,复由三众差别建立。」这是标,标出来三念住的相貌。由三种众的不同,建立出来三念住的相貌。   寅二、征云何三众?   下面第二科是「征」。「云何三众?」这三众是怎么回事呢?   寅三、列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众;若彼一切一向邪行,是第二众;若彼众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众。   下面第三科列出来这三种。「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众」,若听佛说法的那一切人,「一向正行」,完全是,一向是全部的,全部的都是听佛说法,依教奉行,这么如法修行的,这是第一众,就是这一伙人是这样的。「若彼一切一向邪行,是第二众」,或者是那一切人,全部都是不听佛的话,他们都放逸,不能够依教奉行,「邪行」,这是第二众,是第二个团体。「若彼众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众」,若是大众里边,一部分能够如法的随顺佛教,修学圣道,一部分是邪行,不听佛说的话,放逸、做种种有过失的事情,这是第三众。这三众,佛陀心里面无分别住,所以叫做三念住。佛陀能安住正念,而不会随着环境的不同,有种种杂染现前,没有这回事情。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子六、三不护(分三科)丑一、指经说如来所有三不护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这里一共有十大科,现在是第六科「三不护」。分三科,第一科是「指经说」。   「如来所有三不护文」,佛陀所具足的三不护的功德文句。「如契经说」,如经里面有赞叹的,读那个经文就「应知其相」。这是第一科「指经说」,第二科「显要义」,就是不广说。   丑二、显要义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由三不护之所显示。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这是说一切的佛都有这三不护的功德。「以要言之」,就是简要地说明。「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对于一切种,就是很多的。「鄙恶所作」,这个罪过的事情,做了很多罪过的事情,怕人知道嘛!就要覆藏。我虽然做了,你还不知道,这个意思。但是佛陀是永断,没有覆藏这件事,因为也不做这个恶事嘛,所以也不需要覆藏。「由三不护之所显示」,佛陀永断覆藏这件事,怎么知道佛陀有这种事情呢?由于佛陀他这个身口意,他不需要加以保护,不需要保护,所以就显示出来他不覆藏。   《披寻记》一六六一页:   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者:烦恼所起身语意业,名一切种鄙恶所作。作是业已,不欲他知,故有覆藏,如来于此皆悉永断。   「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者:烦恼所起身语意业」,就是由贪瞋痴的烦恼发动出来的身语的罪业,身语意的恶业,这叫做「一切种鄙恶所作」。「作是业已」,造作了这种恶事以后,「不欲他知」,不想要被别人知道,「故有覆藏」,所以要遮盖一下,覆藏。「如来于此皆悉永断」,这凡夫才是这样子,佛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叫做三不护。这是第二科「显要义」,下面第三科「简不共」,就是分别这件事是不共于其他的人的。分两科,第一科「简有鄙恶」。   丑三、简不共(分二科)寅一、简有鄙恶诸阿罗汉由忘念故,于时时间片有无记鄙恶所作;如来于此一切一切,皆无所有。   「诸阿罗汉由忘念故」,我们凡夫就根本不需要提,所需要说明的就是这些阿罗汉的圣人。这阿罗汉的圣人,他也有点事情。什么事情呢?「由忘念故」,他忘掉了正念,他有四念住的正念,但是这个正念忘了。「于时时间片有无记鄙恶所作」,就是某一种时候,一个时候一个时候是不同的情况,特别的情况里边,「片有无记」,他的内心里边还少少有一点无记,也不是贪瞋痴,没有那个烦恼,但是可也不是功德,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他心里面那个无记那个心情。那个心情呢,也会表现出来一点不清净的动作,「鄙恶所作」。这个是《大智度论》,是哪儿上说?这阿罗汉有的时候到旷野的时候,他会扬声大叫。有的时候过河的时候,如果不太宽,他也会跳,会跳过去,就会有一些这些事情。「如来于此一切一切,皆无所有」,这个阿罗汉他是无记的心表现出来一点习气,是这样。佛陀呢,于此一切一切,不管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没有这些事情,那个无记的心发动出来的过失都没有,所以佛是最极清净的。   《披寻记》一六六二页:   如来于此一切一切皆无所有者:谓诸如来于此一切无记鄙恶所作,于一切时皆无所有故。   他没有这个事情,佛完全是清净的。佛的心里面完全是善,而不会有无记的心情。   寅二、释无覆藏(分二科)卯一、诫勖弟子是故如来于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诫勖,显显诃摈,时复现行率尔敦逼。   「是故如来于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前面第一科「简有鄙恶」,是说阿罗汉还有这么一点过失,所以阿罗汉还不能和佛比。下面是第二科「释无覆藏」。   这「释无覆藏」这一段文我想分两科,第一科是「诫勖弟子」。   「是故如来于诸弟子」,佛陀他收了很多徒弟,他对他的弟子他怎么办法呢?   「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诫勖」,如他和他的弟子所规定的,这就叫做「立要」,规定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假设就是这样子。「即如自性」,即如佛所规定的那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叫自性。「切切诫勖」,佛陀很恳切地诫劝勖勉要多栽培善根,多修学圣道。「显显诃摈」,对于这个有错误的事情很明显地、不含蓄地,很明显地很明显地诃摈,来诃责你,不可以做恶事,诸恶莫作。「时复现行率尔敦逼」,虽然佛陀这样诃斥、劝勉,但是这个徒弟里边有的时候还会有错误的事情,有的时候又有错误的现行。「率尔敦逼」,而佛陀也很快地立刻地会敦劝你、诃斥你。这一段是「诫勖弟子」,下面这一段是「无所防虑」,就是不覆藏。   卯二、无所防虑于诸弟子无所防虑。所谓勿彼共住多时,知我所行三业不净,因于前事意怀不悦。由斯不顺,乃事乖违;或面讥我,或向他说。   「于诸弟子无所防虑」,但是佛陀本身的情形呢,对于弟子是没有防备、没有顾虑的。什么叫做防虑呢?就是我有错误的事情,我要谨慎一点,不要叫我徒弟看见,这叫做防,叫做防虑。但是佛没有「我怕你看见」这个顾虑,没有这个想法。什么叫做防虑呢?指什么事情呀?「所谓勿彼共住多时」,就是所说的不要是我和你常在一起住,住了很久,「知我所行三业不净」,知道我的身口意不清净。「因于前事意怀不悦」,因为我偷偷地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叫我徒弟知道了,我徒弟心里也不欢喜,「意怀不悦」。「由斯不顺」,由于这件事,所以不听师父招呼了。「乃事乖违」,那个徒弟就因此就不听师父话了,「乃事乖违」。「或面讥我,或向他说」,或者这个徒弟当面就讥讽师父,或者也会向别人说我师父还做过什么什么坏事了。前面这个「所谓勿彼」,这个「勿」字贯下来,就是佛陀不会有这个顾虑的,这是解释「无所防虑」这句话,是这样意思,所以佛不覆藏,也不需要保护,自然是清净的嘛!是没有这些顾虑。   《披寻记》一六六二页:   于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为令弟子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   「于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为令弟子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佛陀的大慈悲教训这个弟子,对于善法、戒定慧的圣道要速疾地修学;人命无常呀!你还懈怠啊!一口气不来就死了啊!所以「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不能够还保留在身心里面,赶快把它清除去。「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如佛陀这样教训,你这个弟子就是要这样做,才对的。这只是解释那一部份,其他的没有说。   子七、大悲(分二科)丑一、指前说当知如来所有大悲一切种相,皆悉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说。   前面是第六科「三不护」。现在是第七科,说佛的大悲心,「大悲」。分两科,第一科「指前说」。当知如来所有的大慈悲,一切种的那个大慈悲的相貌,「皆悉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那里面说了,那是〈菩萨地〉的第十六品,在卷四十四,这一品在那里。   丑二、显无上当知如是如来大悲无量无上。   这是第二科「显无上」。要知道佛陀的,像〈供养亲近无量品〉说的那个大悲心,「无量无上」,不可限量,是没有能超过他的。这是赞叹佛的大悲心的殊胜。这是第七科,下面第八科「无忘失法」。分两科,第一科「征」。   子八、无忘失法(分二科)丑一、征云何如来无忘失法?   这是「征」。佛的记忆力非常的强,没有忘失的时候。怎么样是佛陀无忘失的境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略义」。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标略义谓诸如来常随记念,若事、若处、若如、若时有所为作,如来即于此事、此处、此如、此时皆正随念:是名如来无忘失法。   「谓诸如来常随记念」,就是说一切的佛「常随记念」,不是短时期的,是长时期的随他经过的事情,他都能记念,都能记忆而不忘失的。「若事、若处、若如、若时有所为作」,这个事、处、如、时,这是四句话。佛有所作为的时候,「如来即于此事、此处、此如、此时皆正随念」,都能够正确的而能记念不忘。「是名如来无忘失法」,这就是佛陀的无忘失法的相貌。   《披寻记》一六六二页:   若事若处若如若时者:事、谓事业。处、谓处所。如、谓方便。时、谓时分。如下自释应知。   「若事若处若如若时者」,这怎么讲呢?「事、谓事业」,就是那件事,各式各样的因缘所发生的事,怎么处理这些事情。这个「处」就是「处所」。这个「如」是什么意思呢?「如」是「方便」,「方便」就是那件事的由来是怎么出现的。「时、谓时分」,就是时间。「如下自释」,下文有解释,「应知」。这是「标略义」,第二科是「释差别」。   寅二、释差别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普于一切方处差别,普于一切所作方便,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常住正念:当知是名无忘失法。   「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就是所说的,佛陀普遍地在一切所作的事业上;这是那个第一句「若事」。「普于一切方处差别」,普遍地在一切地方有种种的差别,地方也不是一样的。「普于一切所作方便」,就是那个「如」,普于一切所作事的方便,那个发起的因缘。「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佛陀那个念力是非常的强而不忘失的。「常住正念」,佛没有失念的时候,常是安住在正念,所以他这个记忆力非常强。「当知是名无忘失法」。下面第九科「永害习气」,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子九、永害习气(分二科)丑一、征云何如来永害习气?   习气就是种子。种子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你的六根和六境、六识常常地熏习,它就有这个气氛了。「云何如来永害习气」,怎么能够灭除习气呢?这是问,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略义」。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标略义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   是名如来永害习气。   「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动转」就是身体的动转。「或于瞻视」,这个眼睛向外面看,或者是看远,或者是看近。「或于言论」,就是佛这个时候有因缘,有说法,「言论」。「或于安住」,或者安住在房间里,或者安住在树下,或者是入定,叫做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就是身体动转的时候,瞻视的时候,言论的时候,安住的时候,好像是有烦恼的现起,那可以说这就是习气。「烦恼所起作业」,烦恼所起的行动。「多不现行」,这个「多不现行」应该是皆不现行,完全都不现行,应该是这么说。「是名如来永害习气」,这个事情,佛的心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无分别住,不像我们遇见什么境界有分别,有分别就造成了习气。但是佛一切时无分别住,所以根本没有这件事了,他也不熏习,所以永害习气。   《披寻记》一六六三页:   或于动转等者:谓如若往若还,若屈若伸,是名动转。若睹若瞻,是名瞻视。若为说法及相谈论,是名言论。若处静室住诸静虑,是名安住。   「或于动转等者:谓如若往若还」,譬如说到什么地方去,又从什么地方回来。   「若屈若伸」,这个身体或者一屈一伸,或者这个手臂一屈一伸,「是名动转」。   「若睹若瞻,是名瞻视」,「若睹若瞻」,或者用远近来分别也可以,是名瞻视。   「若为说法及相谈论,是名言论。若处静室」,寂静的房子,「住诸静虑」,那么这都叫做「安住」。这是「标略义」,下面第二科「简无学」。   寅二、简无学诸阿罗汉虽断烦恼;而于动转瞻视言论及安住中,而有种种似有烦恼所起作业。   「诸阿罗汉虽断烦恼」,虽然他修学四念住,断了贪瞋痴的烦恼,断了爱烦恼、见烦恼。「而于动转瞻视言论及安住中,而有种种似有烦恼所起作业」,阿罗汉有时候也有这件事,这个佛就和他是不同的了。这个佛陀若是在凡夫的时候当然也有习气,有烦恼习气,但是做佛教徒以后,继续由外凡、内凡、见道、修道,到无学道的这个经过,那就把所有的烦恼习气都清除了。清除以后,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的心不再熏习烦恼,所以是永害习气。下面是第十科「一切种妙智」,佛有一切种的妙智。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子十、一切种妙智(分二科)丑一、征云何如来一切种妙智?   「云何如来一切种妙智」呢?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要义」。分三科,第一科「标」。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举要义(分三科)卯一、标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这个诸佛他具足的一切种妙智是什么相貌呢?「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于三种聚的法,佛能够现前等正觉,有等觉、有正觉。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卯二、征何等为三?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卯三、列一者、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   「一者、能引有义聚法」,就是在众生的世界,在圣人的世界,有能引发,能引生有道理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是很多的,所以叫做「聚」。若是佛教徒修学戒定慧,那么就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第二类的就是世间上的非佛教徒,他们不学习戒定慧,就贪瞋痴做种种罪业,那就引出来没有道理的事情,那些事情也是很多的,所以叫「聚」。「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他也不是功德,但是也不是罪过,这就是无记的善法。在一切法里分成这么三类,三聚。   就是佛对这三聚法都能正等觉。   《披寻记》一六六三页:   能引有义聚法等者:诸有情类略有三聚:一、正性聚,二、邪性聚,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有义聚法。邪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无义聚法。不定聚定,当知此由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   「能引有义聚法等者:诸有情类略有三聚:一、正性聚」,就是证悟法性的人。   「二、邪性聚」,就是没有证悟法性,在虚妄的境界上虚妄分别,那叫做邪性聚,就是凡夫境界。「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有义聚法」,「不定聚」呢,就是这一类有情,他也不决定是善,他也不决定是恶,有的时候也做善,有的时候也造罪,这是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那么就是得无生法忍以上的人。「当知此由能引有义聚法」,他是正性聚定的人,那应该知道他们一定是做善事的,能引有义聚法。「邪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无义聚法」,他现在不可能成为佛教徒,他不可能来修学圣道的,他一定是在罪过里面活动,那这些有情就是邪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无义聚法」。「不定聚定」,怎么样的情形呢?「当知此由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众生可以分成这么三类。这下面第二科「释得名」,前面是「举要义」,这里解释这个得名。分三科,第一科「如来一切种智」,就是释一切种妙智,解释这个名字,第一科解释「如来一切种智」。   寅二、释得名(分三科)卯一、如来一切种智当知此中,若诸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总于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   「当知此中,若诸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能引无义聚法」这是恶,「非能引有义聚法」就是不能做善,「非能引无义聚法」就是不能做恶。「总于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佛能够于一切法里面都看得很正确,不会搞错了,所以叫做「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就是也通达善法,也通达恶法,也通达非善法、非恶法。下面第二科「如来妙智」。   卯二、如来妙智若诸如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当知是名如来妙智。   「若诸如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单独是通达善法,「当知是名如来妙智」。这个第三科「一切种妙智」。   卯三、一切种妙智即于此中若一切种智、若妙智,总合为一:名一切种妙智。   这么解释这三种智能的名字。下面第二科是「总辨」,前面是「别显」,这下面是「总辨」,合起来总说。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一切」。   癸二、总辨(分二科)子一、结前一切如是一切,总名如来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前面一共是十大科,总加起来这个数目一共是一百四十种。这百四十种功德法,唯独佛陀才具足的,不共于其余的一切圣者。这是「结前一切」,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更广分别」。分四科,第一科是「证得」。分三科,第一科是「得不共法」。又两科,第一科「先得相好」。   子二、更广分别(分四科)丑一、证得(分三科)寅一、得不共法(分二科)卯一、先得相好即于此中,诸相随好,在菩萨位最后有中,皆已证得极善清净。   「即于此中,诸相随好」,就在佛的这个不共法里面,先说这个诸相随好,就是三十二相和这个八十随形好。「在菩萨位最后有中,皆已证得极善清净」,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在菩萨的位次的时候,但是属于最后有,那就是第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的时候。「皆已证得极善清净」,这个诸相随好都已经成就了,达到极善清净的程度。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顿得余法」。   卯二、顿得余法若时菩萨坐菩提座,住最后有,于菩萨道菩提资粮极善圆满;尔时无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是其菩萨学道所摄,金刚喻定。   「若时菩萨坐菩提座,住最后有」,若这个时候菩萨修行的程度,他坐在菩提树下,就是要得无上菩提了,他现在这个身体是属于最后,再向以后就是佛了,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后有。「于菩萨道菩提资粮」,对于菩萨所修行的圣道,这个道就是菩提的资粮;这个无上菩提的因,叫做资粮。「极善圆满」,他这个菩提道的资粮因已经修到极圆满的境界了。「尔时无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时候并没有人教导他,他就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分就是因;这个三十七种圣道是无上菩提的因,所以叫做菩提分法。「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这个时候这位菩萨无师的教导,他修三十七菩提分的时候,就能,得者能也,能一刹那间就成就了无障碍智三摩地,这样子。「是其菩萨学道所摄,金刚喻定」,这个无障碍智的三摩地,这是菩萨,还不是无上菩提,是菩萨学习圣道所摄,还是属于菩萨。「金刚喻定」,这个名字叫做金刚喻定,用金刚来譬喻他这个三摩地,就是特别坚固、不可破坏的。   《披寻记》一六六三页:   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者:最后学位,名一刹那。于尔所时喻如金刚三摩地生。由此生故,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于所知境智无碍转,名无障碍智三摩地。   「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者:最后学位,名一刹那」,这个一刹那还有个特别的意义的,就是他从得无生法忍以后,名之为学。到最后得金刚喻定的时候,这是最后的阶级,最后学位,这个最后学位就叫做一刹那。「于尔所时喻如金刚三摩地生」,就是在他成就了金刚喻定那么多的时间里头,譬喻像金刚似的,譬喻什么呢?   譬喻他的三摩地现前是非常的坚固。「由此生故,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由此生故」,由于金刚喻定,那个无障碍智是智,三摩地是定,这个定叫做金刚喻定,也就是止观非常的圆满。「由此生故」,由于这个金刚喻定现前了。「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普遍于一切种类的法;这个不染污的无明就是所知障,染污的无明就是烦恼障。这个不染的无明「无余永断」,没有剩余地,永久地消灭了。这个「遍一切种」就形容这个不染无明它的所缘境非常的广大,遍于一切法,这叫「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于所知境智无碍转」,断灭了这个不染无明以后,这时候这个智慧于所缘境,智慧没有障碍地活动,「名无障碍智三摩地」,这么讲这个文。   从此无间第二刹那,顿得其余不共佛法。谓如来十力为初,一切种妙智为后,皆极清净,悉为无上。   「从此无间第二刹那,顿得其余不共佛法」,前面这一刹那得无障碍智三摩地,从得到这三摩地以后,没有间断,就是第一刹那和第二刹那中间没有间断、没有间隔。「顿得其余不共佛法」,就是一刹那间就成就了其余的不共佛法,一百四十不共法,这个金刚喻定不在内,「顿得其余不共佛法」。「谓如来十力为初」,这底下说这个不共佛法是什么呢?就是佛陀的十种力智为初,「一切种妙智为后」,这是一百四十不共佛法。「皆极清净」,这么多的功德都是达到极清净的程度了。「悉为无上」,这么多的功德完全是无上的,没有人能超过这个功德的。   寅二、入如来地由得此故;普于一切所知境界,无滞无障,最极清净无垢智转。依暂发悟思惟圆满、意转圆满,超过一切菩萨行、菩萨地,证入一切如来行、如来地。   「由得此故;普于一切所知境界」,这是第二科「入如来地」,前面是「得不共法」,这是第二科「入如来地」。由于这位菩萨成就了这个功德就是成佛了,「普于一切所知境界,无滞无障,最极清净无垢智转」,这个「无滞无障,最极清净」可以做这么解释:没有烦恼障叫无滞,没有所知障叫无障,断除这种障碍了,所以这时候佛陀成佛了,他的智慧是最极清净、没有染污的智慧现前了。「依暂发悟思惟圆满、意转圆满」,「依暂发悟」,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依暂发悟」,这个「暂」就是一刹那间,就是发出来智慧的时候,思惟一切法的时候,都是圆满的境界。「意转圆满」,他的心的活动也是圆满的。「依暂发悟思惟圆满」是智慧,「意转圆满」是心,这个智和心在一起都是圆满的。「超过一切菩萨行、菩萨地」,这个时候佛的境界是超过一切菩萨境界的,「菩萨行、菩萨地」。这个「菩萨行」,就是菩萨无量无边的道德。「菩萨地」,就是菩萨的那个清净心,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叫做行,无量无边的功德以心为依止处,所以叫做地。「证入一切如来行、如来地」,这时候就是成就了、契入了佛的无量功德,佛的清净心的境界了。   《披寻记》一六六四页:   无滞无障等者:谓由所知障断,说有无滞无障智转。及由烦恼障断,说有最极清净无垢智转。如是差别应知。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智无碍转,名暂发悟思惟圆满。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由是说言意转圆满。当知此即释前名无滞智。   「无滞无障等者:谓由所知障断,说有无滞无障智转」,这个和我说的不一样。   就是由所知障,所知障是不染污的,所知障除灭了,叫做所知障断。「说有无滞无障智转」,你的所知障在的时候,你的智慧有滞有障;所知障断了呢,你的智慧也无滞也无障,无滞无障地活动。这个「滞」就是有滞碍,它不迅速,它的智慧的作用滞碍,不迅速。这个「障」就是有障碍,或者这件事你不大明白,你还不知道,这个愚痴就障碍你。或者我这地方明白,明白但是缓慢,所以叫做滞,叫做障。现在是灭除去所知障,你的智慧就能无滞无障地活动。「及由烦恼障断,说有最极清净无垢智转」,这个文上说「最极清净无垢智」,这就表示断除烦恼障了;说「无滞无障」,那就表示断除所知障了。那么这个《披寻记》这么解释这个文。「如是差别应知」,这个所知障和烦恼障还是有这样的差别的,应该知道。就是烦恼障是染污的;灭除烦恼障,你的智慧清净。所知障有滞有障,灭除去呢,你的智慧无滞无障。   「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智无碍转,名暂发悟思惟圆满」,这个「暂发悟」,发悟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暂时地现前,就是这个意思。「暂作意时」,你的智慧暂时一动,一作意的时候,就「遍于一切智无碍转」,就是遍于一切所知境界,你的智慧无障碍地活动,这就叫做「暂发悟思惟圆满」。「不由数数作意思惟」,有一件事需要处理,需要解决。解决这件事,不需要数数地、一次又一次地去作意思惟,不需要。   「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就是这一刹那的作意就普遍地问题都解决了。「由是说言意转圆满」,这个「意转圆满」是这个意思,这么讲。「当知此即释前名无滞智」,这个智没有滞碍的意思,这样解释。下面第三科「得胜转依」。第一科「得不共法」,第二科「入如来地」,现在第三科「得胜转依」。   寅三、得胜转依(分二科)卯一、显自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无余断故;得胜转依。   这是前面四十八卷,我们学习过,那是说所有的粗重,所知障品和这个烦恼障同样有三种烦恼。这个所知障的三种烦恼:一种是在皮,一种是在肤,一种是在肉。   皮、肤、肉,就是分这三个阶段来形容所知障的深浅。所知障的深浅,我们当时应该解释过:就是在皮的所知障,就是分别法执。在皮的所知障是在初欢喜地的时候,初极喜地的时候灭掉了,这是分别法执。在肤的所知障,是在无功用无加行无相住,就是第八地菩萨断灭了,这个是俱生的法执。第三种是在肉的粗重的所知障,要到如来地,这个也是俱生的法执。「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它的种子,粗重是无堪能的意思。你若有烦恼障的种子,你若有所知障的种子的时候,你有些事情没有力量做,没有堪能。   现在是说「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所知障品」应该指现行说,「所有粗重」就指种子说。「无余断故」,就是在如来地的时候,这些法执,这些烦恼障完全息灭了。息灭了以后有什么成就呢?「得胜转依」,就成就了、获得了殊胜的转依。什么叫做殊胜的转依?这个依是什么?依就是心,依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没有转依的时候,没有转变的时候,是污染的,是个大杂秽聚,污染的地方。现在你不断地由外凡,内凡,到极喜地,乃至到如来地的时候,你这个心,也就是阿赖耶识转变成无垢识了,这时候就是心清净了。我们如果说明心见性,用这个话来表示,你修行就成功了。但是我们看经论上,它不但说这句话,它说你要断除去烦恼障、所知障,成就了一切种妙智,这个时候你心才是清净的,这么讲。不只是说你明心见性就成功了,不同,这个地方有点差别。这是「得胜转依」分两科,第一科是「显自」,显示佛自己的清净的境界。   《披寻记》一六六四页: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等者:〈住品〉中说: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肉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肉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一页)今说在肉所知障断,如彼应知。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等者:〈住品〉中说」,前面我们学习过,就是那四十八卷里面。「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烦恼障也分这么三品。这个烦恼障看前面的文,是到菩萨最上成满住,就是最后这个第十,第十是法云地,到那个时候烦恼障才清净了,也是分三种。所知障要到如来地才究竟清净,也有三种。   「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肉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这个所知障,「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极欢喜住的时候,就是在胜解行住的时候,修止观断除去这个在皮的粗重,所以这个时候就成就、证入了极欢喜住,「皆悉已断」;这是分别法执。「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这个也是所知障,但是这个是俱生的法执,这个「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这是第八地,这个时候才断灭了它。「在肉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   我们看那个《维摩诘经》僧肇大师那个注解释,同时那里也有鸠摩罗什法师的解释。他说这个法执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染污法,你有执着;第二种是佛法,初开始学习佛法也有执着。说是这个阿罗汉,天女散花的时候,落在阿罗汉的身上,它就沾住了,不落下来。那落在菩萨的身上呢,它就不沾,它就能掉在地上。我们解释说是因为阿罗汉只断了我执,没有断法执,所以它就沾在他身上了。但是菩萨还没成佛啊!他的法执也没有完全断嘛!为什么这个天花落在他身上就不沾在身上,能落在地面呢?鸠摩罗什法师解释说,这个法执有在佛法上的法执,譬如说三十七道品、六波罗密这个圣道你有执着,这个也是法执。你若在色声香味触世间上的境界,世间法上的境界,你也有执着,那也叫法执。叫法执,菩萨就是这一部份的法执清净了,佛法的法执还有多少。因为对于天花是一种外边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属于世间法的法执,这个菩萨清净了,所以这个天花就落在地下,不沾在他的身上。阿罗汉他没有断这个法执,这个法执还没断,所以他心里还有俱生的执着,他不能观这个天花是寂灭相、是毕竟空,不能这么观。你只是修无常观,那个法执不能断。这样说呢,这个法执的粗细,分别法执是最粗的,那么世间法的法执这是中等的;若在佛法上有所执着,那就是最微细的。这上面「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无余断故;得胜转依」。   「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这是第八地菩萨才断,「皆悉已断」。「在肉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这时候所有的障碍完全都清除了,所以「极清净智」。「(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一页)今说在肉所知障断,如彼应知」。   如是转依最为无上。   他是把烦恼障、所知障全面地消除了,使令他这个依,就是阿赖耶识,就是这一念心,弃舍了两种烦恼,所以他得到了无量无边的智慧。弃舍了烦恼障、所知障,成就了无量无边的智慧,所以他的心是清净的,转依。这是最殊胜的,「最为无上」。   第二科「简余」。   卯二、简余其余一切乃至最上成满住中菩萨转依,当知有上。   「其余一切」,这里是说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无余断,那么其余的呢?其余的一切就是灭除俱生的法执的,是属于皮,是属于肤的这一部份。就是烦恼障的三品,叫做「其余一切」。「乃至最上成满住中菩萨转依」,那和这里说的转依,他那些转依还是有上的,不是无上。这是「简余」,下面第二科「差别」。前面是说证得,这是说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问」。   丑二、差别(分三科)寅一、问问: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萨智等,如来智等,云何应知此二差别?   一切安住到第一义谛,到了究竟地的时候这个菩萨他的智慧。「如来智等」,佛陀的圆满的一切妙智,或者一切种智这些智慧。「云何应知此二差别」,这两种智慧的差别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前面是「问」,第二科是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是「妙智别」,就是菩萨的妙智和佛的妙智的差别。分五科,第一科是微隔无隔的譬喻。分两科,第一科是指「菩萨」说的。   寅二、答(分三科)卯一、妙智别(分五科)辰一、微隔无隔喻(分二科)巳一、菩萨答:如明眼人隔于轻縠,睹众色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萨妙智,于一切境当知亦尔。   这是说个譬喻。「如明眼人」,这个人的眼睛很明,没有病。没有病,这个明眼人「隔于轻縠」,他所看见的众色像,和他的眼睛的中间有个縠。这个縠是什么呢?   我是乡村的孩子,我知道这件事:就是乡村也有磨,现代是进步了,我小时候乡村是落后的,磨那个麦粉,把那个麦磨细了,磨细了然后用这个箩筛,落下去就是面粉了。那么那个中间很微细的一条丝一条丝的,有横有竖,有微细的孔,那个丝叫做縠。这縠有很多的孔的,但是这个孔也不是很大的。「隔于轻縠」,轻实在就是细的意思,中间隔那个微细的縠。「睹众色像」,看见这个外面的形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的菩萨,他的智慧于一切境界,观察一切境界就是这样子,就是还是有那么一点不清楚。这是第一科是「菩萨」,下面是「如来」。   巳二、如来如明眼人无所障隔,睹众色像,如来妙智于一切境,当知亦尔。   「如明眼人无所障隔」,说是这个人眼睛没有病,明眼人。「无所障隔」,没有这个轻縠在中间隔碍,没有这个障碍。「睹众色像」,看见各式各样色像的时候。   「如来妙智于一切境」,佛的大智慧观一切法当知也是这样子,就是中间没有縠的障碍,看得清楚。这用这个譬喻,表示菩萨的大智慧和佛的智慧的差别是这样子。   辰二、未净已净喻(分二科)巳一、菩萨如画事业圆布众彩,唯后妙色未净修治,到究竟地菩萨妙智,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未净已净的譬喻。分两科,第一科是譬喻「菩萨」。「如画事业」,就像那个画家他作一个画,作这件事业。「圆布众彩」,他是很圆满地画出来众多的彩色。「唯后妙色未净修治」,唯最后那个微妙的、很庄严的彩色,他还没有清净地再重新整理一下,没有。「到究竟地菩萨妙智」,当知也是这样子。这是说菩萨,下面说「如来」。   巳二、如来如画事业圆布众彩,最后妙色已净修治,如来妙智当知亦尔。   「如画事业圆布众彩,最后妙色已净修治」,已经把它修治好了,「如来妙智当知」也是这样子。这是第二,下面是第三科微闇离闇的譬喻。分两科,第一科先譬喻「菩萨」。   辰三、微闇离闇喻(分二科)巳一、菩萨如明眼人于微闇中睹见众色,到究竟地菩萨妙智,当知亦尔。   「如明眼人于微闇中睹见众色」,说一个人的眼睛没有病,很明净的眼睛。这个人在不是大黑闇,小小的有一点闇,「睹见众色」。这个就可以譬喻「到究竟地菩萨」的妙智,当知也是这样子。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是「如来」。   巳二、如来如明眼人,离一切闇睹见众色,如来妙智当知亦尔。   「如明眼人,离一切闇睹见众色」,没有黑闇,睹见众色。「如来妙智当知」也是这样子。下面第四科远睹近睹的譬喻。分两科,第一科「菩萨」。   辰四、远睹近睹喻(分二科)巳一、菩萨如明眼人,远睹众色,到究竟地菩萨妙智,当知亦尔。   「如明眼人,远睹众色」,远远地看见那个色相。「到究竟地菩萨」的妙智慧,观一切法「当知亦尔」。下面第二科是说佛。   巳二、如来如明眼人,近睹众色,如来妙智,当知亦尔。   「如明眼人,近睹众色」,距离得很近,看见众多的彩色。「如来妙智,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下面第五科「轻翳极净喻」。分两科,第一科是譬喻「菩萨」。   辰五、轻翳极净喻(分二科)巳一、菩萨如轻翳眼,观视众色,到究竟地菩萨妙智,当知亦尔。   「如轻翳眼,观视众色」,如人的眼睛里面有翳,这个翳不是很多,轻轻地有一点。他在观视众色的时候,也是看得很清楚,但是还有一点问题。到究竟地菩萨的妙智慧观一切法「当知亦尔」。这是说菩萨,下面说佛。   巳二、如来如极净眼,观视众色,如来妙智,当知亦尔。   「如极净眼」,说这个人眼里没有翳,极清净的眼睛。「观视众色」的时候,那是看得很清楚。如来的妙智慧,「当知亦尔」。   卯二、身别(分二科)辰一、菩萨如处胎身,到究竟地诸菩萨身,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譬喻身,前面是说佛菩萨的智能,这是说身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菩萨」。「如处胎身」,就像人他还没有出娘胎,还在娘始里面的这个身体,到究竟地菩萨的身体,当知也是这样子。这样譬喻。   辰二、如来如出胎身,诸如来身,当知亦尔。   「如出胎身」,出娘胎的身体。「诸如来身,当知」也是这样子,就是成就了,成就圆满了。菩萨的法身还没有成就圆满。这是第二科「身别」,下面第三科是「心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心行」。又分两科,第一科「菩萨」。   卯三、心别(分二科)辰一、心行(分二科)巳一、菩萨如阿罗汉梦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萨心行,当知亦尔。   如这个阿罗汉他做个梦。现在知道,我们凡夫作梦,阿罗汉若睡觉的时候也会作梦。作梦中的那个心里的活动;阿罗汉作梦也好,不作梦也好,心都是清净的,没有烦恼。「梦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萨心行,当知」也是这样子。   巳二、如来如阿罗汉觉时心行,如来心行,当知亦尔。   「如阿罗汉觉时心行」,他从梦里面醒过来了,这时候他心里面的活动。「如来心行,当知」也是这样子。这就是有梦觉的不同。   《披寻记》一六六五页:   如阿罗汉梦中心行者:谓阿罗汉身中所有诸法,于一切时清净而转,乃至睡梦亦常现前故。   「如阿罗汉梦中心行者:谓阿罗汉身中所有诸法,于一切时清净而转」,阿罗汉的身中,他的身中其实就是他的心中,心里面所有的法于一切时都是清净的。他的贪瞋痴,因为断了烦恼了,他没有烦恼的活动,所以心的活动都是清净的。「乃至睡梦亦常现前故」,睡觉的时候他那个清净心还是现前的。这里面,我们读《大毘婆沙论》也知道这件事,就是阿罗汉若睡觉也会作梦的,从这里还知道这件事。   辰二、智体(分二科)巳一、菩萨如昧灯体,到究竟地菩萨智体,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智体」,前面是「心行」,这下面说智能的体。分两科,第一科先说「菩萨」。「如昧灯体」,这个昧是暗的意思,不光明。暗中有一个灯,那个灯的体相。到究竟地菩萨他那个智慧体,当知也是这样子。这下面第二科是「如来」。   巳二、如来如明灯体,如来智体,当知亦尔。   「如明灯体」,就是光明中的灯体,灯的体相。「如来智体,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有这么多的差别。这个菩萨的智慧或者心,他还有微细的烦恼障、有微细的所知障在;佛微细的烦恼障、所知障通通都没有了,所以是有这个差别。   寅三、结是故当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诸菩萨众,与诸如来妙智身心,有大差别。   还是不一样。这是第三科结束了。下面第三科是「作事」。第一科是「证得」,第二科是「差别」,现在第三科是「作事」。分三科,第一科「标」。   丑三、作事(分三科)寅一、标如是如来证菩提已;遍于十方一切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   「如是如来证菩提已」,指前面所说的叫「如是」,如来证得无上菩提以后。   「遍于十方一切佛土」,普遍十方一切佛的世界。「普能施作一切佛事」,能遍一切处都能去度化众生去,作成佛的事情,作一切众生成佛的事情。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这件事在《摄大乘论》也有讲,讲成佛的事情,那个说法我们很少看见,《摄大乘论》有说这件事,它说的其他经论上多数没有说,那也是个特别的一件事。这第二科是「征」。   寅二、征云何名为一切佛事?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十种」,简略地说有十种佛所作的事。分三科,第一科「标」。   寅三、释(分二科)卯一、略十种(分三科)辰一、标谓诸如来如来事业、如来所作,略有十种。如是一一如来事业、如来所作,能成无量利有情事。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谓诸如来如来事业、如来所作,略有十种」不同,这是「标」。「诸如来」,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如来所作的事情,这个如来所作的事业,事业是所作;如来所作,如来是能作,还是有这么一点差别。「略有十种」,佛所作的事业简略地说有十种不同。「如是一一如来事业、如来所作,能成无量利有情事」,「如是」就指前面所说的这个,一样一样如来的事业都是如来所作的。作这个事情有什么作用呢?「能成无量利有情事」,能成就,能作成无量无边利益众生的成佛的事情。「此外,无有若过若增」,说这个如来所作的无量的事情,除这个以外,再没有其他能超过这里,或者再增加多少,没有这个事情了。第一科「标」是,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何等为十?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十科,第一科是「第一作事」。   辰三、释(分十科)巳一、第一作事谓诸如来最初自现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发净信。大丈夫身于生净信为最胜故,是名如来第一作事。如是作事,诸相随好所能成办。   「谓诸如来最初自现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发净信」,谓诸如来最初自现,就是由他的大悲心现出来这个大丈夫身。为什么要这样子呢?「欲令有情心发净信」,因为想要教化众生,令他对于佛法能建立清净的信心,目的是这样。「大丈夫身于生净信为最胜故」,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大丈夫身,对于众生于佛法僧生起净信,这是最殊胜的因缘。「是名如来第一作事」,这是第一件所作的事情。「如是作事,诸相随好所能成办」,说是作这件事,就是什么呢?就是佛的诸相随好,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能成办令众生建立信心。   巳二、第二作事又诸如来普为一切有情之类,起一切种教授加行。是名如来第二作事。如是作事,四一切种清净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普为一切有情之类」,这是第二科,作第二件事。「又诸如来普为一切有情之类」,有情有很多类。「起一切种教授加行」,现身之后,还发动一切种,就是也有很多差别,教授众生的行动,「是名如来第二作事」,第二件事,那这个事情也是很多很多的。「如是作事,四一切种清净所能成办」,这所作的事情,就是前面说的以四一切种清净能成办这件事,能够有教授加行的这个作用。   《披寻记》一六六五页:   起一切种教授加行者:谓由三种神变教授,能摄诸相圆满教授。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页)名一切种教授加行。   「起一切种教授加行者:谓由三种神变教授」,就是作这件事,三种神变。「能摄诸相圆满教授」,这三种神变就「摄」,就是包括了诸相圆满的教授,全面的包括了。「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页)名一切种教授加行」,就指这个三种神变来说的。   巳三、第三作事(分二科)午一、标又诸如来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能断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来第三作事。如是作事,如来十力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这是第三科「第三作事」。分两科,第一科「标」。又诸如来能作一切利益有情的事情,利益有情是什么事呢?「能断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来第三作事」,能够除断一切众生于一切法所生起的疑惑,佛能断除他们的疑惑,对于佛法生起信心,「是名如来第三作事」。当然众生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会有很多疑惑。「如是作事,如来十力所能成办」,这里说能断众生的疑惑,佛什么功德能作这件事呢?是佛的十力,十种智力能成办这件事;告诉你什么是苦,什么是涅盘乐,怎么样地修学圣道,这些事情。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能办义利由前所说如来十力,于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有堪能故。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就是「能办义利」。「由前所说如来十力,于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有堪能故」,有这个能力;这个十种智力有这种能力能成办一切有情的一切义利,就是得圣道这是义利,不是世间的事情。这是第一科「能办义利」,第二科「能释问难」。   未二、能释问难又于如来所证十力所兴问难,唯有如来能知、能见、能解、能了。唯有如来于彼问难,能正答故。   又于如来所证的十力,所兴起的问难,在生死、圣道所有的问难。「唯有如来能知、能见」,能知道这件事,「能知」是佛的心,「能见」是佛的智慧;佛的心能知、能见,这在佛这一方面说。「能解、能了」,能为众生解答你的疑问,能令你明了。「唯有如来于彼问难,能正答故」,唯有佛陀对于众生所有的问难能够正确地回答的。   《披寻记》一六六六页:   于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有堪能故等者:此中二义:谓于一切有情义利有堪能故,及于所证所兴问难能正答故。如前十力作业广显应知。   「于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有堪能故等者:此中二义:谓于一切有情义利有堪能故」,就是你能得圣道这个义利,佛有能力成就你这件事。「及于所证所兴问难」,及于如来所证,或者众生自己有所证,所兴的问难,「能正回答」这两件事。   「如前十力作业广显应知」。下面是第四科「第四作事」。   巳四、第四作事又诸如来普能降伏一切他论,普能成立一切自论。是名如来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无所畏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普能降伏一切他论」,能降伏众生的这一切异论。「普能成立一切自论」,能建立佛自己所说的议论,使令它建立起来。众生邪知邪见的异论,佛能够降伏他们,「是名如来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无所畏所能成办」,降伏一切他论,成立一切自论,这是佛的四无所畏能成办这件事。下面第五科「第五作事」。   巳五、第五作事又诸如来所化有情,于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来于彼心无杂染。是名如来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种念住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所化有情,于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来于彼心无杂染」,又诸如来所化的众生,所化的众生对于佛的教敕,佛对他有所教导。教导的时候,或者是能随顺佛的教导,能安住在佛法里面,或者不正安住,「我不相信佛法」。「如来于彼心无杂染」,你相信不相信,佛的心都是清净的,不会因为这件事有欢喜、有不高兴这件事,「是名如来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种念住所能成办」,才能成办这件事。   《披寻记》一六六六页:   若正安住不正安住者:若住一向正行,名正安住。若住一向邪行,名不正安住。   若住一分正行一分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总摄三众应知。   「若正安住不正安住者:若住一向正行,名正安住」,就是这位佛教徒听信佛陀的教导,能修学四念住、修学三十七道品,能够断惑证真,那么这就是「名正安住」。「若住一向邪行」,说这个人听佛法没有信心,他还是在颠倒迷惑里面,那就是一向邪行,是「名不正安住」。「若住一分正行一分邪行」,说这一伙人,有的人能够正行,有的人还是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总摄三众应知」。下面是第六科「第六作事」。   巳六、第六作事又诸如来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来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种不护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来第六作事」,「又诸如来如自所言」,如自己所说的,「即如是作」,也就能这样作,并不是所说的自己也作不到,不是的。「是名如来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种不护所能成办」,佛这么说,也就能这样作,这属于佛的哪一种功德呢?就是三不护,身口意也都不护,就能成办出来这件事。   巳七、第七作事又诸如来常以佛眼,于昼夜分遍观世间。是名如来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来大悲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常以佛眼,于昼夜分遍观世间」,这是第七科「第七作事」。「又诸如来常以佛眼,于昼夜分遍观世间」,昼也能遍观世间,夜也能遍观世间,「是名如来第七作事」。这可见佛是不睡眠的,还有这回事,佛陀是常在定,所以是这样。   「是名如来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来大悲所能成办」,这件事这是佛的大悲心才能成办这件事,没有悲心那他就不做这个事了。下面第八科「第八作事」。   巳八、第八作事又诸如来顿于一切一切作事,皆无退舍。是名如来第八作事。如是作事,无忘失法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顿于一切一切作事,皆无退舍」,又诸如来作事的时候,「顿于一切」,就是一刹那间对于一切的事情,一切的作事。这是两个一切,或者是就是教众生离恶是一切事,教众生修善这一切事,用善恶分别也可以。「皆无退舍」,佛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说「这个时候我休息休息,我不做了!」没有这回事,「是名如来第八作事」。「如是作事,无忘失法所能成办」,佛是不忘的,就能成办这个功德。   《披寻记》一六六六页:   顿于一切一切作事者:前说如来无忘失法,于四一切念无忘失常住正念,由是此说一切一切。   这样解释。下面第九科「第九作事」。   巳九、第九作事又诸如来所行仪轨如实随转,无越作用,是名如来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习气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所行仪轨如实随转,无越作用,是名如来第九作事」,如来所行,所作的事情,度化众生的事情是有仪轨的;就是无量劫地这样度化众生,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仪轨的,都有次第,有一定的法轨的。「如实随转」,他就按照那个仪轨随其次第,这样子去做。「无越作用」,没有说是超过了这个仪轨的那件事,不超过的。   「是名如来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习气所能成办」,能够不超越这个仪轨,如实随转,这样的如是作事,是因为佛陀永害了习气才能成办这件事的。若是没有断除一切习气,这件事还是办不到的,就是那个习气有的时候会打闲岔的。现在下面第十科「第十作事」。   巳十、第十作事又诸如来于其能引无义聚法,于不能引有义聚法,亦不能引无义聚法,拣择舍离;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为众宣说开示显发。是名如来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种妙智所能成办。   「又诸如来于其能引无义聚法,于不能引有义聚法,亦不能引无义聚法,拣择舍离」,佛做事的时候,能引无义聚法,佛能知道这是无义聚,佛不做这个事。「于不能引有义聚法」,这个众生你怎么样教导他,他不能引有义聚法。「亦不能引无义聚法」,这个众生也不能引无义聚法,也不能。那么这样情形,佛怎么样度化他呢?   「拣择舍离」,佛会大智慧去观察这件事,就舍离。不能做,这个众生不能度,佛暂时待缘,就不做了。这有智慧的决定,不是不经过智慧的观察,说这个众生不能度,就不度了,不是那个意思。「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为众宣说开示显发」,对于这一类的众生,佛的大智慧的观察,他能引发出来,能建立一切功德,他能修学圣道,那佛陀就是「为众宣说开示显发」,就为大众宣说佛法,开示甚深的第一义谛,显发出来他的大智慧,显发出来他的圣道。「是名如来第十作事」。   这是前面略说有十种,到这里说完了。下面第二科「广无尽」。   卯二、广无尽如是如来由前所说百四十种不共佛法,能作如来一切所作一切佛事,如是佛事若广分别不易可数;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说不能尽。   「如是如来由前所说百四十种不共佛法」,如是指前面这十大段,这个佛陀由前所说的百四十种不共佛法。「能作如来一切所作一切佛事」,这十种作事,就是一百四十种不共法能做佛陀一切所应该做的一切佛事,一切法门度化众生。「如是佛事若广分别不易可数」,如果佛所做的事就是教化众生得无上菩提,若广分别这件事,那是「不易可数」,不容易说出来它的数目的。「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都说不能尽的;那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丑四、名字(分二科)寅一、建立(分三科)卯一、标如是所说诸如来住,诸如来地,名为建立。   这第四是说「名字」。分两科,第一科是「建立」。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所说诸如来住,诸如来地」,这前面所说一共是十大科,百四十种不共法,所说的。而这所说的就是一切如来住,诸如来地。这个住和地姑且可以说,与第一义相应名为住;能建立无量无边的作用,普度一切众生,这叫作地。「名为建立」,这就叫做建立,就是佛有这么多的功德,能建立自己成就的一百四十种法、功德,也能建立一切众生得义利的事情。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卯二、征何以故?   有什么理由说这件事呢?下面第三科是解释。   卯三、释依此住此希求品类诸菩萨众,于菩萨学能正修学;亦依住此而有所证;即依住此普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故说此名为建立。   「依此住此」,这个事情呢,浅一点说就是依佛陀的教法,这个依佛陀的教法,叫做「依此」。「住此」呢,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是安住第一义谛。一个教,一个义;依此之教,住此之义。「希求品类」,依此住此而希求圆满无量功德,得无上菩提,「希求品类」。这是谁呀?谁是依此住此希求品类?「诸菩萨众」,很多的这些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或者说胜解行住,发无上菩提心以后,这个胜解行住的菩萨,是依此。得无生法忍以后的菩萨,叫做住此,或者这么解释。「于菩萨学能正修学」,于佛陀开示的菩萨学,菩萨应该学习的,那就是六波罗密了。「能正修学」,他能够正确地、努力地修学六波罗密,修学菩萨道,「能正修学」。「亦依住此而有所证」,前面是修因的时候,「于菩萨学能正修学」这是修因的时候,「亦依住此而有所证」,这是在果的时候。「即依住此普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菩萨依此住此一方面是自利,一方面能够成办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故说此名为建立」。这是结束这个名字。   《披寻记》一六六七页:   依此住此希求品类诸菩萨众者:谓于无上菩提已发正愿,是名希求品类诸菩萨众。从是以后,即以大菩提愿为依为住,是名依此住此。由大菩提如来住摄,依如来住而说此言。   「依此住此希求品类诸菩萨众者:谓于无上菩提已发正愿」,说这个菩萨对于无上菩提他已经建立了正愿,发无上菩提心就是正愿。「是名希求品类诸菩萨众」,你发无上菩提心,那就叫做希求品类诸菩萨众。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发愿;愿修学六波罗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普度一切众生,就是有这两个愿。「从是以后」,从发无上菩提心以后。「即以大菩提愿为依为住」,就是以他的大菩提心为他的依止处,就是以大菩提心而有所住,住在这里,住在这个愿,这个愿能推动他向前进。这样讲,以菩提愿为依为住。那么,我刚才说以教、以义为依为住,其实应该说是一个事情。「是名依此住此」。「由大菩提如来住摄,依如来住而说此言」,由于大菩提,大菩提就是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如来住,这是究竟圆满的境界。「依如来住而说此言」,而说这里的话,就是在菩萨是由佛菩萨的「大智本行,大智威神」之所建立,如来的威神之所建立。菩萨能够发无上菩提心,能够修学圣道普度众生,是由佛的威力所成就的,所以说「依如来住而说此言」。「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就是《维摩经》前面那个序品,那个序那个地方有这句话。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寅二、不共(分二科)卯一、唯简二乘又此一切所说佛法,于利他事最为随顺,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声闻独觉则不如是:是故说名不共佛法。   「又此一切所说佛法,于利他事最为随顺,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这是第二科是「不共」,前面第一科是「建立」,就是佛陀所建立的功德是不共于其余的众生的。这里分两科,第一科「唯简二乘」,就是单独地简别与二乘不共,就是二乘人没有佛的功德。「又此一切所说佛法」,前面广说佛的无量功德,已经说完了。又有一样事,就是此一切所赞叹佛的功德,「于利他事最为随顺」,对于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是最容易成就的,是没有障碍的。佛要利益众生的时候,谁能够捣乱呢?   「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就是具足了一切功德的佛是利益众生事的显现处;说佛,就表示那是度化众生的事,因为佛陀自己的事情已经圆满做好了。「声闻独觉则不如是」,成就圣道的声闻和独觉,这两种圣人他们没有到佛的境界,不如是。   「是故说名不共佛法」,所以说名佛所成就的法是不共于声闻、独觉的,不是共有的。这是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二科「简余一切」。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简」。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简二乘」。   卯二、简余一切(分二科)辰一、释名(分二科)巳一、简(分二科)午一、简二乘又于如是诸佛法中,自有佛法,声闻独觉一切一切皆所不得。所谓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   「又于如是诸佛法中」,就是这样的佛的无量功德中。「自有佛法,声闻独觉一切一切皆所不得」,自然是在佛的功德中,佛的无量功德里面,「声闻独觉一切一切皆所不得」,声闻人,佛的一切功德没能成就;独觉也是,佛的一切功德皆所不得。   什么样的功德,声闻、独觉皆所不得呢?「所谓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这是声闻、独觉所没有的。这一科完了,下面第二科「简菩萨」。   午二、简菩萨自有佛法,虽分似得;而一切种皆不圆满。如来于彼一切一切,悉皆证得;于一切种无不圆满。最极超过,最极殊妙。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而一切种皆不圆满」,自然是佛所有的功德,有一部分佛法。「虽分似得」,虽然在道理上说,菩萨也好像得到了,佛的功德「虽分似得」,这个分当个道理讲,虽然道理上菩萨也好像是成就了。「而一切种皆不圆满」,菩萨所成就的一切种类的功德都不如佛那么圆满,他是成就了,但是不圆满。   「如来于彼一切一切,悉皆证得」,佛陀对于那个殊胜圆满的功德,「悉皆证得」,都完全成就了。「于一切种无不圆满」,证得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圆满没圆满呢?   「于一切种无不圆满」,佛所成就的一切种类的功德没有不圆满的。不但是成就,而且还是圆满的。「最极超过」,最极圆满,超过一切声闻、缘觉,也超过一切菩萨,所以是「最极殊妙」,佛所成就的功德是特别微妙的。这一段文是简菩萨不如佛,下面第二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前面是「简」,这是结束。   巳二、结是故皆说名为不共。   所以说佛所成就的功德都可以名之为不共佛法。   辰二、显义当知此中,独一有义,是不共义。   这是第二科「显义」,前面第一科是解释不共的名字,现在显示不共的义。「当知此中」,这里边说的不共,什么意义呢?「独一有义」,唯独佛一个人有这样功德,其他人没有,这「是不共义」,不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六七页: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等者:谓于下住诸菩萨众,于诸佛法自体相似,受用相似,名分似得。〈摄异门分〉说: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   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陵本八十四卷五页)其义应知。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等者:谓于下住诸菩萨众,于诸佛法自体相似,受用相似,名分似得」,这一句话《披寻记》有解释。「谓于下住诸菩萨众」,我们在前面的〈住品〉,佛是如来住,一共有十三住,下住就是如来住以下,其余那些住都是菩萨住,「诸菩萨众」。「于诸佛法自体相似」,那这个应该是极喜住,从欢喜地以上,得无生法忍了呢,他有无分别智,也有大悲心;他的智慧和大悲心与佛法自体相似,和佛的那个大悲心、无分别智是相似。「受用相似」,那个无分别智于其他的功德都为他的清净心所受用。由于长时期的修行,所成就的无漏的功德,为他的心所受用。   心是能受用者,那个受用也和佛相似,「名分似得」,这个分似得是这样意思,就是和佛相似。   「〈摄异门分〉说: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法所化者」,因法而化成的,是这个意思。这个在〈摄异门分〉那个地方有一大段文,一大段文也很有意思,我抄在这里,我念一遍:「腹所生者,简去异生卑劣子故」,这个一般的生死凡夫,尤其是欲界的众生,就是由腹生的,这是不及格的,这是一般的卑劣的众生是这样子。那么我们佛教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佛教徒这个闻所成的智慧,这个智慧怎么出现的呢?就是从佛说法的音声而成就的;你听佛说法,然后你才有闻所成慧。「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这个闻所成慧是听佛说法成就的,再进一步叫做法所生。这个法所生是什么意思呢?「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这个法所生的,这个法是什么呢?就是听佛所说的圣教,就是这个法,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这个法。你听到这样的佛法以后,你在内心里面去思惟观察,这叫如理作意,那么这就是思慧。由思惟佛所说的圣教而心里面有了智慧,这是叫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这个法随法行就在如理作意又进一步了,进一步是什么呢?就是修慧,修慧是什么呢?「修」这个字就是有很大的力量重新创造,修的意思是这样。   这个「法随法行」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法是涅盘。这个「法随法行」这句话经论上常常有,《阿含经》也是有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呢?第一个「法」是指涅盘说的,这个「随法」就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这个三十七道品它不是涅盘,它不是,但是它能随顺涅盘;就是这样子就能慢慢到涅盘那里去,所以叫随法,它不违背涅盘。我们若心里面不如理作意,而是违背真理,发动贪瞋痴的烦恼,造种种罪业,那就是违背了,它不随。这个八正道它能随顺涅盘,这个八正道是什么呢?就是在奢摩他里边去如理作意,这就叫做法随法行,这个是在定里面修止观的意思,这叫做修慧。这是三句,「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是闻慧,「法所生者,如理作意」就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这个闻慧是从佛的法音而成就的;由法所生就是佛的教法,就是法语,这里面有思慧、有修慧。这样子,你就有思慧,又有修慧成就了。有闻思修三慧的成就,你就成就无漏的智慧现起了,这是一句。「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就是这里面说的这句话。   「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法所化就是超越了闻思修三慧。这个修慧通于有漏、通于无漏;通于无漏,就是你不断地这样修止观,你成就圣道了,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以后,这个时候叫做法所化。这个法所化是什么意思呢?「从法身路而得成立」,这个「法身路」怎么讲?「法」这个字,可以作两个解释:第一个就是清净法界,就是法。清净法界就是身,以清净法界为身,就是真如理,以真如为身,叫法身,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呢,这个清净真如上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的庄严,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各式各样的定慧,福德庄严,这是无量大功德法所庄严故;就是那个清净真如有无量功德庄严,这叫做法身。   这个「法身路」怎么讲呢?可以这样说,就是得了圣道以后,得无生法忍以后,他成就了清净无分别的智慧,而这个清净无分别的智慧也就是法身,这个无分别的智慧以清净真如为路,也就是清净真如是它的所缘境,是这样意思。这个路就是道路,也就是道。这个道而得成立,就是你的无分别智缘念这个清净真如。你这样的修止观,你止于真如,观也是真如,就和我们现在修止观不一样。我们修止观,我们没有成就清净的无分别智,我们不能见真如,但是可以相似的分别,分别,但是它不是。   我们可以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就见到真如理了,但是我还没见。虽然也可以相似的分别,事实上没有见到真如,因为见到真如是圣人,我们没有见到真如,所以我们还是凡夫。   这里说这个法身路,就是这位修行人,前面就是这个「法所生者」,就是闻思修慧进一步得无生法忍了,这个时候叫做法所化,就是继续地修止观,止是止在第一义谛那里,观也是观第一义谛,所以第一义谛就是它的路。你常常这样用功呢,它就有进步了,那么就是法所化者。这个法还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清净真如,一个是无分别智,当然其中也有奢摩他的止。这个定慧缘这个真如都叫做法,定慧也是法,清净真如也是法。由于你常常这样止观的关系,「而得成立相似法故」,你的定慧不断地增长,那就叫做法所化者,就是无漏的止观化现出来你的清净无漏的功德,这个无漏的功德逐渐地增长,就是这个意思。「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时候你不断地有无漏的戒定慧观第一义谛呢,这件事已经现前了,它的功德就逐渐增长。这个功德和那个真如是相似的,它不是真如,真如是无为法,你成就的无漏的戒定慧它是有为法,但是这个有为也统摄于无分别智里边,它和真如是相以的,「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法是法所化现的。   「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这个「法所化」就是这个圣者他还继续地修止观,使令他的功德继续增长,这是说他向前进步的这件事。这个「法等分」是什么意思呢?「受用无漏法之财宝」,你的无分别的无漏的戒定慧,这些法;这些法和那个真如它都在你的清净心这里,你还有一个心啊!现在只是说无漏的戒定慧,它不可以离开你的心的,而你这个心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这个心就受用你无漏的戒定慧和真如,是它的享受。受用这个无漏法之财,这个无漏的戒定慧,也可以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就是财,就是你的财富。「财宝相似法故」,它也是。心这个时候,我们原来这一念分别心和贪瞋痴在一起就是有漏的,与无漏的戒定慧在一起就是无漏的,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相似法故」。这样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法化所生,就是无漏的戒定慧继续地向前进,增长了无漏的功德,这是说你的进步的情形。   这个法等分呢,是说你的享受,你这个清净心享受这些无漏的功德、无漏的法财;而这些事情都是无漏的,所以都是相似的。「(陵本八十四卷五页)」,前面这一段文「法所化者」,「法等分」这两段文就是在八十四卷五页,这是金陵刻经处的本子,「其义应知」。   己二、名菩萨地(分二科)庚一、标总义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名菩萨地。具说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一切种教实依处故。   「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这是第二科「名菩萨地」,这一科是很大的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总义」。「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就是从这个菩萨地一开始到这里,这是很长一大段;就是从三十五卷开始,一直到这里。这一大段文圆满地显示出来一切菩萨的学道、一切菩萨的学道之果。这个学道就是因,由因而得果,因里面当然就是戒定慧、闻思修,这都是因,「学道」。   「及学道果」,从得无生法忍以后,都可以说是果,但是也可以说是因。初地是因,二地就是果;二地是因,三地是果,乃至到第十地,「及学道果」。「名菩萨地」,总起来这个因和果,学道和学道果,总名为菩萨地,这个殊胜的境界。「具说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一切种教」,这个菩萨地具足地宣说了一切菩萨的学道、一切菩萨的学道果,这一切的圣教都在这里宣说了。「实依处故」,这个菩萨地这是菩萨的学道和学道果真实的依止处,根据这个来说明菩萨的因果。这是「标总义」,下面第二科「出异名」。   庚二、出异名又此菩萨地,亦名菩萨藏摩怛理迦,亦名摄大乘,亦名开示坏不坏路,亦名无障智净根本。   「又此菩萨地,亦名菩萨藏摩怛理迦」,这里是说菩萨地,菩萨地就是能够建立,这个地也是建立的意思,建立菩萨学道,建立菩萨的学道果。但是也名为菩萨藏的摩怛理迦,「摩怛理迦」汉文翻个本母,菩萨一切功德都是从这里生出来的,它是你的根本。所以文字佛法还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个文字你不能入圣道的,所以叫做母。「亦名摄大乘」,这个菩萨地也可以名之为叫做摄大乘,包括了菩萨一切的因果的道理。「亦名开示坏不坏路」,也叫做开示坏不坏路。这个「坏不坏路」,这个坏就是破坏,破坏你生死的这条道路;惑业苦,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受苦,这是生死的道路,这个道路是可以破坏的。「不坏路」,就是从闻思修学习戒定慧,乃至到证悟第一义谛,这是不可破坏的道路、这菩萨地包括这样的意思,所以也可以名之为「开示坏不坏路」。「亦名无障智净根本」,这个无障碍智慧清净的根本,由这样的法句可以建立这样的功德。   《披寻记》一六六八页:   亦名开示坏不坏路者: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页)若善取空、应知不坏此菩萨地,广显彼差别义,是名开示坏不坏路。   「亦名开示坏不坏路者: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这是《披寻记》的解释。   「如有一类」,就是举一个例子,说有一类大乘佛法里边的学者。「恶取空」,不承认有依他起,那么就是恶取空,这个取空取的不好。若是我们只是通达明了遍计执是毕竟空,承认依他起的如幻有,那就是善取空了。「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什么叫做大乘恶取空呢?说这个人的思想「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一切的事都没有,连依他起也没有,圆成实也没有,「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这个依他起这是真实有这件事的,但是不合道理的现起损减的执着,没有依他起,这样执着。「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对于佛所宣说的,开示我们的法、律「甚为失坏」,就是有很大的破坏力量。「义如〈真实义品〉中说」,这个「大乘恶取空者,谓一切种皆无所有」这个义在〈真实义品〉里边已经说过了。「(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页)」,这个〈真实义品〉就是在这里。   「若善取空、应知不坏此菩萨地,广显彼差别义,是名开示坏不坏路」,若能善取空呢,像〈真实义品〉所开示的善取空义,那你应该知道它不坏此菩萨地的,就不会破坏这个菩萨地的道理。「广显彼差别义」,详细地显示善取空、恶取空的差别义,「是名开示坏不坏路」,这么讲。   己三、广赞福聚(分三科)庚一、总标义若诸所有天人世间,或天或人,若诸沙门婆罗门等,于此所说菩萨地中,起坚信解,乐闻受持,精勤修学,广为他说。下至书持供养恭敬,深心爱重,所得福聚;以要言之,如薄伽梵于菩萨藏所摄一切微妙经典,乐闻等业,宣说显了分别施设开示称赞所获福聚,等无有异。   「若诸所有天人世间」,下面是第三科「广赞福聚」。前面第二科是「名菩萨地」,这是第三科「广赞福聚」。分三科,第一科「总标义」。   「若诸所有」,很多的天世间的众生,或者人世间的众生,所有的这些众生。或者是天,或者是人,「若诸沙门婆罗门等」,这些人。「于此所说菩萨地中,起坚信解」,我们能够建立坚固的信解,坚固的信心,而能够了达它的义,「信解」。「乐闻受持」,欢喜听人讲解,而自己也能够受持;受持其文,受持其义。「精勤修学」,然后能够专精不要懈怠去修学六波罗密,修学止观。「广为他说」,这个「起坚信解,乐闻受持,精勤修学」是自己用功,还能够有慈悲心广为他说。「下至书持供养恭敬」,最低限度你能够书写,书写这个菩萨地,你还能够受持,还能供养,还能恭敬。「深心爱重」,你心里面很诚恳地爱重这个菩萨地所说的法语。   「所得福聚」,你得到的福,你能够起坚信解,能够「乐闻受持,精勤修学,广为他说,下至书持供养恭敬,深心爱重」,你能这样子用功,所得到的福德聚。「以要言之,如薄伽梵」,若简要地赞叹,就像薄伽梵,就像佛陀一样。「于菩萨藏所摄一切微妙经典」,像佛所宣说的,那个功德是一样的,这样意思。「于菩萨藏所摄一切微妙经典」,菩萨藏就是大乘佛法,大乘所摄的一切的微妙经典,这是佛所说的大乘一切经典。「乐闻等业」,和前面说的一样,乐闻受持等业。「宣说」开示,就是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你能欢喜乐闻受持,而能够「宣说显了」,你宣说讲解佛所宣说的经论,佛所宣说的修多罗,宣说得很显了,令人容易明白,「宣说显了」。「分别施设」,你能在这里开示人怎么样叫做信,施设出来怎么叫做解,开示怎么样修习,称赞怎么样叫做证得。你这样「所获福聚」,这是对于佛所宣说的经典,你能这样用功宣扬,你得到的福聚「等无有异」,和宣说修习菩萨地是一样的。这是「总标义」,下面第二科「释所以」。   庚二、释所以(分二科)辛一、明藏摄何以故?此菩萨地显示一切菩萨藏中略标广释诸门摄故。   「何以故」,什么理由呢?「此菩萨地显示一切菩萨藏中略标广释诸门摄故」,这是「明藏摄」。「此菩萨地显示一切菩萨藏」里边的「略标广释」,它这个方法一直是这样,一开始是略标,然后再详细地解释。解释有各式各样的门,或者戒是一门,定是一门,慧是一门,闻思修是一门,因是一门,果是一门,这个很多的门。   「摄故」,就是这么多的门来显示佛法的道理。这是「明藏摄」,下面第二科「明法住」。   辛二、明法住于此地中能广开示法毘奈耶,乃至众多所化有情,于此正法受持读诵,法随法行,安住增长广大胜进;于尔所时,像似正法不得兴盛,正法不灭。若于尔时,像似正法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所有正法,当速灭没。   「于此地中能广开示法毘奈耶」,于此菩萨地里面,你若努力地学习,还能详细地开示、讲解菩萨地里边的法和毘奈耶。「乃至众多所化有情,于此正法受持读诵,法随法行」,乃至到众多,不但是一个人,是众多的。你所化的有情,那些有情「于此正法」,于此菩萨地的正法,也能受持读诵,也能法随法行。「安住增长广大胜进」,然后能够安住于第一义,这个戒定慧逐渐地增长,到广大的境界,到更殊胜的地方去。   「于尔所时,像似正法不得兴盛」,若是有人能够开示,「能广开示法毘奈耶,乃至众多所化有情,于此正法受持读诵,法随法行,安住增长广大胜进」的话呢,「于尔所时」,于那么多的时间,只要是学习这一部菩萨地,弘扬那么多的时间。   「像似正法不得兴盛」,其他的不学习佛法,或者学得不够的话,他所宣扬的佛法是像似正法,就和正法像似;不是正法,但是有一点相像,和正法像似。这样的「像似正法不得兴盛」,它就兴盛不起来。你在弘扬菩萨地的时候,会有这个作用。「正法不灭」,这个佛所宣扬的正法它不会消灭的,就会兴盛起来。「若于尔时,像似正法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所有正法,当速灭没」,若是在那么多的时间,这个像似的正法,像似的佛法,若是很多的佛教徒他不欢喜学习佛的正法,他欢喜像似的佛法,这样子这个像似的佛法就兴盛起来,就会「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像似正法兴盛的时候呢,就在那个时候能引实义,能令你转凡成圣、见第一义的这些正法「当速灭没」,很快地就灭亡了。就是佛的正法和那个像似的正法不能共存,不能共存的。像似正法兴盛起来,正法就灭亡了;正法若兴盛起来,像似正法也就灭亡了,就是这样意思。这句话我们很少看见在文章里面引这一段话,很少的。   我再说几句好吗?我们若是有慈悲心,不欢喜……。这样说好了,若是欢喜宣扬佛法的话,应该努力地学习佛法,就是能达到这是正法,你要达到这个程度,那么你宣扬的就是正法。如果说我学的一知半解,我就要做大法师,那很难说是不宣扬像似正法的,很难。若是根本就没有学习佛法,也就是去讲解佛法,那会怎么样?从这一段文上看出这些事情,因为它们两个是不能共存,不能并存的。   庚三、结无量是故于此菩萨地中起坚信解,乐闻受持,乃至广说所得福聚,无量无边。   「是故于此菩萨地中起坚信解」,所以若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对于菩萨地的正法「起坚信解,乐闻受持,乃至广说」所得到的福德聚是无量无边的,是非常的多的。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戊二、地义次第(分二科)己一、结前生后如是已说菩萨地义,云何应知此中次第?   「如是已说菩萨地义」,这是第二科「地义次第」,也是很大一科的。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如是已说菩萨地义」,前面这已经宣说了菩萨地的广大的甚深义。「云何应知此中次第」,这个文太广大了,太广博了,我怎么样才能知道这里边的前后的次第,也就是要义了。这是「结前生后」:「如是已说菩萨地义」是结束前文,「云何应知此中次第」这是生起后文。   己二、广辨一一(分二科)庚一、辨(分三科)辛一、初持摄(分二科)壬一、种性发心持谓诸菩萨要先安住菩萨种性,乃能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是第二科「广辨一一」,广辨它的次第。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摄」。又分两科,第一科「种性发心持」。   「谓诸菩萨」,就是在佛法里边发无上菩提心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菩萨。这个菩萨是怎么个情形呢?「要先安住菩萨种性」,无始劫来你内心里面有菩萨种性,若有菩萨种性,这个种性也不会失掉的,所以就是「安住菩萨种性」。「乃能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时候这个人他才能遵循正法,发起建立无上菩提心的。这个心也就是愿,发无上菩提愿,就是愿得无上菩提,希望能够成佛。   这是「种性发心持」,「持」这个字就是有堪能性的意思。你内心里面有菩萨种性,你若遇见因缘,你就能发无上菩提心。如果内心里面没有菩萨种性,这个无上菩提心是不能建立的。这是第一段,下面第二段「行加行持」。前面是发愿,这下面是发心修行。分三科,第一科「所学处」。   壬二、行加行持(分三科)癸一、所学处既发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于自他利正修行时,得无杂染方便;无杂染故,得无厌倦方便;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于诸善根得增长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既发心已」,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以后。「方正修行自他利行」,他才能够正式地修习自利的功德、利他的功德,才能做这件事。就是有愿而后才能有行,没有愿是不可能有行的。「于自他利正修行时,得无杂染方便」,这个「于自他利」,对于自己的圣道的利益,对于众生圣道的利益,这两件事你能努力地去实践的时候,「得无杂染方便」,你时间久了呢,你应该成就了,这个得是成就,成就了无杂染的这个功德,也可以说是个方便,这个方便也是个功能的意思。这个无杂染是清净,什么叫做清净?就是无所得的般若智慧是无杂染的方便;你成就了这个智慧,就不会有染污。   你学习这个般若的法门,就能灭除去贪瞋痴的烦恼,同时也能消灭了有所得的污染。   成就了无杂染的方便,也就是成就了清净的般若的智慧,也就是无所得的智慧,也是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成就了这个无杂染的大智慧。这个大智慧是无杂染的方便,这个大智慧,若从三大阿僧只劫来说,那就是要一大阿僧只劫才成就了。   「无杂染故,得无厌倦方便」,因为你心里面没有杂染,你就会又成就殊胜的功德,就是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疲劳这件事,无厌倦的方便,我们就那么说了。「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因为你也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你做什么功德都逐渐增长,而不感觉辛苦。不辛苦,那他就继续地勇猛地去精进修学六波罗密,就是自利利他的功德。「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就是也会成就一切善法的根,就增长的方便;就是你的戒定慧逐渐地增长,你的大福德、大智能都逐渐地增长,或者信进念定慧的善根都在增长。「于诸善根得增长已」,这些无量无边的善根,从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这样子增长以后,「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就得无上菩提了,就成佛了。这是说一个次第。   《披寻记》一六六九页:   得无杂染方便等者:以真实义为所缘境,名无杂染方便。此即〈真实义品〉所摄。善修定心,令心调柔能得三种神变教授,名无厌倦方便。此即〈威力品〉摄。能熟自他,名诸善根增长方便。此即〈成熟品〉摄。   「得无杂染方便等者」,这句话怎么讲呢?「以真实义为所缘境,名无杂染方便」,「以真实义」就是第一义;以第一义为所缘境的时候,你能见第一义的时候,「名无杂染方便」,叫做「以真实义为所缘境」。我们若是修止观的功夫不够,你自己认为是见第一义了,实在还是没有,那就没有这个无杂染的方便。「此即〈真实义品〉所摄」,这句话里边所含容的道理就是〈真实义品〉所讲的,这里包括了〈真实义品〉在内。   「善修定心,令心调柔能得三种神变教授,名无厌倦方便」,这个「无厌倦方便」怎么讲呢?就是「善修定心」,善者能也,这个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能够修色界四禅,他应该是在未到地定里边见真实义。那么在这个时候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他再继续地修这个定。「令心调柔」,使令这个心调柔,调柔就是定。就是心里面有欲,它就刚,它就暴恶。你若继续修定的话,能够成就定的时候,这个欲就没有了;欲没有了,心就调柔。心调柔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呢?「能得三种神变教授」,你就能成就了三种神变: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现种种神通,也有他心通,也能为人说法,这样子。「能得三种神变教授,名无厌倦方便」,这无厌倦方便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得了禅定,成就三种神变,这时候你自己修行也好,去度化众生也好,不感觉到辛苦,这个意思。「此即〈威力品〉摄」,这句话「无厌倦方便」,就是前面说那个〈威力品〉,把〈威力品〉的大意都包括在内了。   「能熟自他,名诸善根增长方便」,这时候不厌倦嘛,你对于自己的善根、教化众生的事情都不断地精进地去做这些事情,所以你能成熟自己的善根,也能成熟众生的善根,这叫做「诸善根增长方便」。「此即〈成熟品〉摄」,这是一个次第。这是第一个「所学处」是这样意思。下面第二科是「如是学」。   癸二、如是学又于如是自他利加行,无杂染方便、无厌倦方便、善根增长方便,得大菩提中将修行时,先于甚深广大正法安立信解;立信解已,访求正法;求正法已,广为他说,亦于正行自能成办。于成办时,若由此于此为此应行,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   「又于如是自他利加行,无杂染方便、无厌倦方便、善根增长方便,得大菩提中」,就是在这个次第中。「将修行时」,你发了无上菩提心,当然是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也自然是修行六波罗密,这个时候。「先于甚深广大正法安立信解」,这里边的次第就是「先于甚深广大正法」,就是这个菩萨地,这是大乘佛法,广大的大乘正法。「安立信解」,你能建立信心,也能通达里面的义,所以叫信解。「立信解已,访求正法」,对于大乘佛法有了信解以后,当然不会坐在那里,要「访求正法」,你要到各地方去求法,向人要低头,向人学习正法的。「求正法已,广为他说」,你求得了,也就是通达了佛的正法以后,要有大悲心广为众生宣说,「广为他说」。「亦于正行自能成办」,为他宣扬正法,同时也对于这个正行,就是戒定慧,你也自己会能成办这个戒定慧的功德。不只是说,而也能修学止观的。「于成办时,若由此于此为此应行,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如果你能成办正行,能努力地修学戒定慧,那在这个时候,你自然会这样子,就是「由此于此为此」这样去做,应该这样做。「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前面说应行,是应该这样做,事实上还没有做;「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这是开始做了,事实上也这样的修行了。   《披寻记》一六六九页:   安立信解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者:当知此即〈力种性品〉所摄。言由此于此为此应行者:谓由从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无倒教授,能令智力种性渐得清净,渐得增长,是名由此应行。于所遮止开许法中,善能教诫所摄徒众,令不现行或现行故,是名于此应行。为于有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应行方便所摄身语意业,是名为此应行。余文易了,如应当知。   「安立信解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者」,这句话怎么讲呢?「当知此即〈力种性品〉所摄」,这一段文说的道理,就是〈力种性品〉所说的道理。「言由此于此为此应行者」,什么意思呢?「谓由从他得正教授」,就是立信解已,访求正法,你能这样啊,就是「谓由从他得正教授」,从另外一个善知识那里得到一个如法的教授,那也不容易哦。「或由施他无倒教授」,或你可能是从他得正教授,或者由于你自己发大悲心能布施他人无倒的教授,这两件事都应该有。「能令智力种性渐得清净」,你这样做,你自己也学习、同时也能够无倒地教授他人,就能令你自己的智慧力量,这个种性,就是原来你有菩萨种性,现在你能这样学习,你的智力种性就增长了。渐得清净,逐渐地你的智慧就清净了。「渐得增长」,这清净的智慧初开始也不是那么广大,但是不断地修行呢,渐渐地智慧增长了,「是名由此应行」,这就叫做由此应行。   「于所遮止」,对于所不容许做的事情;「开许」,就是容许你做的事情,这两件事。一个是不听、一个是听,这两件事里面,「善能教诫所摄徒众」,你能够教诫你所摄受的徒众、你的弟子,「令不现行或现行故」,令所遮止的事情不现行;开许的事情就现行。「是名于此应行」这句话就叫做于此应行。由此、于此有这个分别。   「为于有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应行方便所摄身语意业,是名为此应行」,这个第三句的意思是怎么讲呢?「为于有情」,前面只是说你所摄受的徒众,这里是说是为一切有情,「普能摄受」,普遍地能够摄受这些众生,「调伏」他们的这些染污的、这些放逸的事情。「成熟应行」,成熟他们的善根,调伏和成熟,这两件事是应行、应该这么做。「方便所摄身语意业」,应行的这个方便所摄呢,就是一个身业、一个语业、一个意业,就是你自己的身语意业能够成熟、能够调伏一切有情,令有情的身语意业也都能得到调伏,「是名为此应行」,这句话这么讲哦。「余文易了,如应当知」。   下面第三科,能修学,第一科是六度四摄供三宝等。   癸三、能修学(分三科)子一、六度四摄供三宝等由此于此为此行时,如令福德智慧增长所应行者,即如是行。福德智能既增长已,于不舍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由此」,你自己用功。「于此」,对你的徒众教授。「为此」,就是为一切众生来调伏、摄受、成熟。「行时」,这个这么样做的时候。「如令福德智能增长所应行者」,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做的很好、做的很成功。「如令」,如这样做的时候;「如」就是你能够如此,由此、于此、为此,这样子呢,就令你的福德和智能都增长了,那么也就是你所应行的事情。「即如是行」,你就这样做。   「福德智慧既增长已,于不舍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你的福德智慧既然增长了以后,「于不舍离生死方便」,我们在生死里边流转,是因为有烦恼、业力,在生死流转。现在你能够调伏自己呢,断除去惑业苦,就不在生死里流转了;但是菩萨有大悲心,又不能离开生死,所以「不舍离生死」。不舍离生死,要有方便的,没有方便是不能的;譬如说阿罗汉和辟支佛,他们没有方便,他们就出离了生死到涅盘去了,不在生死里。现在菩萨有大悲心啊,不忍弃舍众生,不能离开生死,这个时候,他就不舍离生死的方便。在生死里流转,就是第一义谛的境界,这种方便。「能正修行」,他能修行这个方便,这个菩萨有大悲心、修习般若波罗蜜,就是这个不舍离生死的方便。   《披寻记》一六七○页:   如令福德智能增长等者:当知此即〈施品〉乃至〈供养亲近无量品〉所摄。由彼一切能为福德智慧之因,故令福德智能增长。由此能感福果智果,能使有情利益安乐。虽处生死,能令不空有大义利,名不舍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如令福德智能增长等者:当知此即〈施品〉乃至〈供养亲近无量品〉所摄」,这里面说福德智慧增长啊,就是前面那个〈施品〉、〈戒品〉乃至〈供养亲近无量品〉所摄,就是那里说的事情。「由彼一切能为福德智慧之因」,那些施、戒那些事情,那是福德智能成就的因,「故令福德智能增长」了,若那样做呢,你的福德也增长、智能也增长。「由此能感福果、智果」,由于你能够修那么多的功德呢,你就能招感到福德的果报和智慧的果报。「能使有情利益安乐」,这个时候,你有广大的福德智慧,你有堪能使令有情得到利益、得到佛法的利益安乐。「虽处生死,能令不空有大义利」,你有广大的福德和智慧,「虽处生死」,你虽然在生死里边,「能令不空」,能令你不空在生死里面,而能成就大义利,对于众生有大义利、对于自己有大义利。「名不舍离生死方便」,这就叫做不舍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就是这个意思。   子二、菩提分法(分十四科)丑一、惭愧即于此中正修行时,能行生死无杂染行。   这是第二科,菩提分法;前面第一科,六度四摄供三宝等,这下面是专说菩提分法。分十四科,第一科是惭愧。「即于此中正修行」的「时」候,就是六度四摄这些事情,「能行生死无杂染行」,你在生死里边,你没有执着心,所以没有杂染行,即于此中。无杂染行就是惭愧的意思,「若行」,就是有惭愧,若是行杂染行就是无惭愧了,它是这个意思。这个有惭愧就不会行杂染行,若行杂染行,就是无惭愧了,是这个意思。   丑二、坚力持性即于此中正修行时,能于自乐行无着行。   这是第二科,坚力持性。「即于此中正修行」的「时」候,「能于自乐行无着行」,能于自乐是什么?就是真如三昧!就是见了第一义谛,你在禅定里面有无分别慧、见第一义谛,这时候就是自乐。「行无着行」,对于这件事也不执着,譬如:我们说生死染污的事情,弃舍了这件事,不执着,但是对于修行的事情有尊重的意思,有可能有执着心,这件事也不执着;能于自乐行无着行。   丑三、心无厌倦即于此中正修行时,能于无量生死大苦,能正修行无厌倦行。   这是第三科,心无厌倦。「即于此中正修行」的「时」候,也就是能于自乐行无着行的时候,「能于无量生死大苦」里边,「能正修行无厌倦行」,就是不感觉到有苦恼的事情、不感觉到有苦,那他就是因为观这些事情都是毕竟空的。   丑四、善知诸论由于生死无厌倦故,能正访求种种异论,于一切论得无所畏。   这是第四科是善知诸论。「由于生死无厌倦故,能正访求种种异论」,对于生死没有厌倦,那就是要广度众生了,所以有需要访求种种异论,这是圣人啊,不是凡夫;圣人他也要去参学善知识啊,所以能正访求种种不同的这些异论。「于一切论得无所畏」,那个论都是大菩萨的境界,特别高深的,但是他不恐怖、没有恐怖心。这是第四科。   丑五、善知世间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所可宣说,应如是说,由此智故,善知世间。   现在第五科,能善知世间。「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说这位菩萨他能访求种种异论啊,那他的智能就增长了。「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又能够了知所应该为他们说的∣∣那就是众生,应该为众生宣扬这些佛法了。「所可宣说」,应该为众生说,但是众生也要有因缘的,没有因缘你还是不能说的。「应如是说」,这个众生应该这样说、那个众生应该那样说,这个事情就复杂了。「由此智故,善知世间」,由于你有这样的智慧的关系啊,你就能够通达了众生世间的种种事情、种种差别。这是善知世间。   丑六、修正四依如是菩萨善知诸论及世间已,复能如理访求正法。   第六科,修正四依。「如是菩萨善知诸论及世间已」,「善知诸论」是法;「及世间已」,这是人。「复能如理访求正法」,这位菩萨他不但是知诸论,知道世间的事情,复能如理地访求正法,他能够这样子哦!这个科叫做正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那四依。   丑七、修无碍解既访求已,堪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   「既访求已,堪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他既然是访求正法以后,他的智慧增长了,所以堪能够善断一切有情的一切的疑惑,能断疑、生信。   丑八、菩提资粮如是堪能断他疑惑,令自福德展转增长,福德资粮渐得圆满;令自智能亦转增长,智慧资粮渐得圆满。   这是第八科,前面第七科是修无碍解,因为有无碍解,所以能断一切有情的疑惑;第八科是菩提资粮。「如是堪能断他」的「疑惑」,「令自福德展转」也是「增长」了,「福德资粮渐得圆满」,福德是果报,资粮是因,由因而得果,渐渐地得圆满了自己的福德资粮。「令自智能亦转增长」,令自智能亦展转的会增长智能的。   「智慧资粮渐得圆满」,也逐渐地圆满了。这是第八科;下面第九科,修菩提分。   丑九、修菩提分二种资粮既圆满已,于谛行相菩提分法无倒修中,能勤修行。   「二种资粮既圆满已」,他的福德智慧资粮圆满了,「于谛行相菩提分法无倒修中,能勤修行」,于这个苦集灭道四谛的行相啊,主要就是道谛的菩提分法,他能够无倒、不颠倒地修学止观,这个止观能够精勤地修行。下面第十科,修习止观。   丑十、修习止观于修方便,能正了知。   「于修方便,能正了知」,对于修圣道的方法能够正确地通达,就是止观。   丑十一、方便善巧即持如是正勤所修,回向大乘般涅盘果,不求声闻及独觉乘般涅盘果。   这是第十一科,方便善巧。「即持如是,正勤所修,回向大乘般涅盘果,」,就是取,取持如是正勤所修的止观的功德回向大乘般涅盘的果。「不」希「求声闻及独觉乘般涅盘果」。   丑十二、妙陀罗尼既得如是方便善巧;能于一切菩萨语言,听闻受持。依修力故,于昔未闻所有诸法一切种相,皆能辨了;于陀罗尼、无碍辩才,皆得圆满。   这下面第十二科,妙陀罗尼。「既得如是方便善巧」,那就是殊胜的止观,「能于一切菩萨语言」,就是法语,能够「听闻」还能「受持」。「依修力故,于昔未闻所有诸法一切种相」,依于、根据他修止观的力量的强大,「于昔」,于过去没有听闻的所有的佛法,一切种类的差别相「皆能辨了」,这智能增长有这样的功能。「于陀罗尼、无碍辩才,皆得圆满」,陀罗尼就是总持,不可思议的念力;和这个四无碍的辩才,皆得圆满。陀罗尼也圆满了、无碍辩才也圆满了。所以叫做「妙陀罗尼」。   下面第十三科,三三摩地。   丑十三、三三摩地为欲永断一切障故,精勤修习三解脱门。   「为欲永断一切障故」,为欲永断一切的障碍,主要就是我执也是障、法执也是障。有俱生的我执、也有俱生的法执。「精勤修习三解脱门」,精进地修行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脱门;修这三解脱门,能断除一切障、我执的障碍、法执的障碍。下面第十四科,法嗢柁南。   丑十四、法嗢柁南即于此中正修行时,为断自他一切颠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   「即于此中正修行时,为断自他一切颠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即于此中」,在三三昧中修行止观的时候为断自他的一切颠倒,自己的颠倒、他人的颠倒。   「增上慢故」,这个颠倒之中,增上慢的颠倒是很强的,这可见圣位的菩萨,没到第八地都还有慢的。「勤修正行」,精进地修三解脱门。「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这样地精勤修行三解脱门呢,「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都能「圆满」。   《披寻记》一六七○页:   能行生死无杂染行乃至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当知此即〈菩提分品〉所摄。由具惭愧故。说能行生死无杂染行。由坚力持故,说能于自乐行无着行。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转故。言一切论得无所畏者:此即菩萨善知诸论,于彼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获得净信,故得无畏。言能了知所应为说等者:于诸有情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名能了知所应为说。于器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说。于八种相观世间义及诸世间所有胜义,名能了知应如是说。是名善知世间。〈菩提分品〉广显其义应知。(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言能如理访求正法者:此显菩萨修正四依,于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发起闻思修习正加行故。言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此显菩萨四无碍解,由是获得无量最胜善巧,能善为他无倒开示故。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此显菩萨修习止观,名修方便应知。言回向大乘般涅盘果者:此显菩萨方便善巧能熟自他故,名回向大乘般涅盘果。言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此显四种法嗢柁南:如实了知一切诸行皆是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法皆无有我,及与涅盘其体寂静;名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   余文易了,如应当知。菩提分摄,故不繁述。   「能行生死无杂染行乃至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当知此即〈菩提分品〉所摄」,这就是前面〈菩提分品〉所说的。「由具惭愧故,说能行生死无杂染行」,这个惭愧还是很深的境界了,所以说能行生死无杂染行。「由坚力持故,说能于自乐行无着行,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转故」,这个能于自乐行无着行是什么意思呢?谓能禁制自己的染污心,就是有所得的心,你一有所得就染污了、一有所得就会有高慢,「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转故」,不随你的俱生的我执、俱生的法执的烦恼转变,烦恼若是现行的时候,它就能转变你的清净心变成污染了。   「言一切论得无所畏者」,这句话怎么讲呢?「此即菩萨善知诸论」的意思,「于彼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获得净信,故得无畏」,怎么叫做无畏呢?「于彼彼新新后后法义」,这个智能增长的时候,所见的法义和以前就不同,就叫做「新」;后后的法义也就是新新的法义。「于彼新新后后的法义,殊胜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境界是很殊胜的,是因为你智慧增长了,所见的法义是特别殊胜的。「获得净信」,更殊胜的法义得到清净的信心,故得无畏。   「言能了知所应为说等者:于诸有情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对有情世间,在世间上流转生死的差别,「如实了知」,你能够真实的明白他为什么生到天上去了、为什么又下来了。那么这世间流转的差别,如实的了知,「名能了知所应为说」,他因为某种过失得这样的果报,所以你就知道应该这样说法,对治他的过失。「于器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说」,那两句话这样对,一个是对有情世间、一个偏对于器世间,名能了知所可宣说。   「于八种相观世间义及诸世间所有胜义,名能了知应如是说」,这句话这么讲。   「是名善知世间。〈菩提分品〉广显其义应知」这个八种相在〈菩提分品〉有说,广显其义应知。「(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言能如理访求正法者:此显菩萨修正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那个四依。「于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发起闻思修习正加行故」。   「言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此显菩萨四无碍解」,这显菩萨有四无碍解的智慧,所以能断一切有情的疑惑,「由是获得无量最胜善巧」,因为能断一切有情的疑惑,得四无碍解,所以也就得到了无量最胜的善巧智慧,「能善为他无倒开示故」。   「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这句话怎么讲呢?「此显菩萨修习止观,名修方便应知」,修方便是修止观的意思。「言回向大乘般涅盘果者:此显菩萨方便善巧能熟自他故,名回向大乘般涅盘果」,回向大乘般涅盘果这是什么意思呢?此显示菩萨的方便善巧能够成熟自己、他人的善根故,名回向大乘般涅盘果。若是不回向大乘涅盘果,就入涅盘了,对于自他就不是这样子了。   「言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此显四种法嗢柁南」的意思,一切种相正行圆满是四种法嗢柁南,这下面说四种法嗢柁南是什么呢?「如实了知一切诸行皆是无常」,四种法嗢柁南现在这个是无常,诸行皆是无常这是一个嗢柁南。「一切诸行皆悉是苦」,这又是一个嗢柁南。「一切诸法皆无有我」,这又是一个嗢柁南。「及与涅盘其体寂静」,这又是一个嗢柁南;这一共是四个。「其体寂静」,一切法的体性是寂静的,「名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余文易了,如应当知。〈菩提分〉摄,故不繁述」。   子三、菩萨功德(分二科)丑一、标如是正行得圆满已;于一切有情及声闻独觉,皆为殊胜。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及可称赞功德殊胜。   这下面第三科,菩萨功德;分两科,第一科,标。「如是正行得圆满已;于一切有情及声闻独觉,皆为殊胜」,就是这样的正行你能努力地修行得圆满的时候,就是在一切有情中、一切声闻独觉之中你是最殊胜的。「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就是这个殊胜,胜过一切有情、胜过声闻独觉的殊胜是什么呢?「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及可称赞功德殊胜」,这两种殊胜功德。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正行功德殊胜(分二科)卯一、辨(分三科)辰一、希奇不希奇当知此中正行功德殊胜菩萨,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用利他事以为自事;声闻独觉,则不如是。   这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行功德殊胜,先解释这个;分两科,第一科,辨。分三科,第一科,希奇不希奇。   「当知此中正行功德殊胜菩萨」,这位菩萨有正行功德殊胜,「为利自他勤修正行」,他不是但为自利,也利益其余众生。「用利他事以为自事」,他用利他的事情,就是自己利益自己的事情,这个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了。我们说给别人做点事,「你耽误我修行了!」,但是菩萨不是,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了。「声闻独觉,则不如是」,声闻独觉不是这样子。这是希奇不希奇;这希奇的事情啊,在菩萨心情又不是希奇。   这个菩萨的毗钵舍那遍一切处都能够相应,所以利他事就是自利的事;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已经成就奢摩他了。他随时都能在奢摩他里修毗钵舍那,所以没有自他的分别。   辰二、平等心饶益由诸菩萨用利他事为自事故;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于诸有情常施恩惠,不望其报。   现在第二科,平等心饶益。「由诸菩萨用利他事为自事故,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他对于一切有情,他发起一切有情和自己无差别,在第一义谛里面没有自他的差别,他观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观察一切众生的色受想行识,都是离一切相的,所以在这里面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差别。「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于诸有情常施恩惠」,所以他对于一切有情常布施他的恩惠、常爱他,令他得到圣道。「不望其报」,他不希望:「你来酬谢我!」,他没有这个心情,因为他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还希望自己酬谢自己吗?没有这个分别心,而这个境界呢,修第一义观的时候,自然会演变成这个境界。   辰三、不虚方便行菩萨如是勤修行时,常于有情发起希望,欲令彼得利益安乐;由是利益安乐意乐,常能起作不虚加行。   这是第三科,不虚方便行。「菩萨如是勤修行时」,菩萨这样子勤修止观的时候、勤修圣道的时候,「常于有情发起希望」,他对于一切有情也发起希望心。发起什么希望心呢?「欲令彼得利益安乐」,就是希望他能成就,得到利益!得到利益,主要就是戒定慧;得到安乐,那么就远离一切苦恼。「由是利益安乐意乐,常能起作不虚加行」,因为菩萨对于众生有这样的希望呢,常能起做「不虚」,不空虚加行;就是这件事没有白做,他做了就会有功效。   卯二、结当知是名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   「当知是名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就叫做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七一页:   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一嗢柁南摄。用利他事以为自事等者:此显初句希奇不希奇。于一切有情至不望其报者:此显第二句平等心饶益。   常能起作不虚加行者:此显第四句不虚方便行。   「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一嗢柁南摄。用利他事以为自事等者:此显初句希奇不希奇」这一句话。希奇不希奇,这是在嗢柁南里边的句子。   「于一切有情至不望其报者:此显第二句平等心饶益」这一句话的意思。「常能起作不虚加行者:此显第四句不虚方便行」,那个嗢柁南的第四句。   寅二、称赞功德殊胜(分二科)卯一、辨(分三科)辰一、授记等(分四科)巳一、蒙佛授记当知此中称赞功德殊胜菩萨,于诸佛所获得授记;非诸声闻,亦非独觉。   这下面是第二科,称赞功德殊胜。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是授记等。分四科,第一科,蒙佛授记。   「当知此中称赞功德殊胜菩萨」,此中称赞功德殊胜,是什么意思呢?「于诸佛获得授记」,这个菩萨在佛所得到授记了,佛为他授记:在什么国土、什么劫中,得无上菩提了。「非诸声闻,亦非独觉」,这件事不是声闻人也不是独觉,唯有这位菩萨才能够有这样功德。这是第一科,蒙佛授记。下面第二科,堕决定中。   巳二、堕决定中得授记已;便能安住不退转地。   「得授记已;便能安住不退转地」,得授记了以后,他就安住在不退转里,不会再从这个位子退下来。这个没有见第一义谛的人,都是有退转的可能的,现在虽然成就这样的功德了,但也有可能会失掉。若是你见第一义谛了,同时你也有奢摩他的成就,就不会从这个地方退下来,所以叫做堕决定中。下面第三科,所作定常。   巳三、所作定常安住此中;能于一切决定所作、恒常所作,获得坚固无忘失法。   「安住此中;能于一切决定所作、恒常所作」,到不退转地的时候呢,他安住在不退转地的时候,「能于一切决定所作」,就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他就能做。「恒常所作」,常能做这件事,而不会忽然间,他不做了,「我不高兴做了!」,没有这个分别。「获得坚固无忘失法」就是决定不会忘失的,就是他与第一义谛相应了,这件事他不会退失掉的,获得坚固无忘失法。   前面譬喻这个菩萨的心境和佛的心境,譬如阿罗汉做梦的心境--譬喻菩萨的心境;阿罗汉醒觉的时候--譬喻佛的心境。这个阿罗汉做梦的时候、不做梦的时候和醒觉的时候,他的心都是清净的。譬如说一个比丘常常用功修行,醒觉的时候很谨慎,持戒清净、修学戒定慧,他做梦的时候,忽然间放逸,就是做梦的时候会胡涂,有这个差别;阿罗汉没有这个事情,但是做梦和醒觉还有多少差别。说现在这位菩萨呢,「安住此中;能于一切决定所作、恒常所作」,决定做的事一定做,常常这样做、常常地修止观。「获得坚固无忘失法」,这件事永久不忘的、不会忘;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有这样的优点。下面第四科,施设最胜。   巳四、施设最胜如是坚固无忘失法,诸佛菩萨施设,在于一切有情最上施设。   「如是坚固无忘失法」,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有这样的坚固无忘失法,「诸佛菩萨施设」,也就是这样的赞叹,「在于一切有情最上施设」,这是最殊胜的一个地方。   《披寻记》一六七二页:   于诸佛所获得授记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三嗢柁南摄。四句差别,如文次第易可了知。   「于诸佛所获得授记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三嗢柁南摄。四句」的「差别,如文次第易可了知」,如这个文的次第,易可了知。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辰二、无颠倒等(分四科)巳一、加行无退普于一切所应作事,能无退失;于未得退亦无退失。   这是从称赞功德殊胜这一科来的,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辨,分三科。第一科,受记等。现在是无颠倒等,分四科,第一科是加行无退。「加行无退」这句话就是努力的修行,不会退下来,这个意思。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说这位禅师,普遍的对一切所应该作的事「能无退失」,他都能去作,而不会说:「我不作了,我要告假」,不会这样子。「于未得退亦无退失」,前面这是所应作事,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要作这件事。「于未得」,就是这件事没有作,那件事就没有成就,这叫作「未得退」。「于未得退亦无退失」,也决定能作那件事,也能把它作成功,这叫作「加行无退」。第二科是胜进增长。   巳二、胜进增长无退失时,恒常无间一切善法运运增长;如明分月。   无退失的时候,「恒常无间」,这件事是长时期的、不间断的不退。「一切善法运运增长」,因为恒常无间,一直的是不退,所以一切的、广大的善法「运运增长」,都是向前进。「运」者行也,一直的向前进,所以善法越来越多。或者也当渐渐的意思。「如明分月」,就是这月亮分两部分;一个是闇分、一个是明分。或者由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这是明分月。那个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就是闇分月了。这个善法的增长像明分月、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多。这是第二科,胜进增长。下面第三科,名真非似。   巳三、名真非似由诸善法转增长故;菩萨尔时得名真实,不名相似。   「由诸善法转增长故;菩萨尔时得名真实」,由于这位菩萨,他所努力作的善法展转的增长,所以「菩萨尔时得名真实」,这位菩萨那个时候就叫作真实菩萨,「不名相似」,不是说相似的菩萨,好像不是真的。那么叫「真实菩萨」。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善知调伏。   巳四、善知调伏由得真实菩萨名故;于一切种一切有情调伏方便,如实了知。   由于这位菩萨,也就是这位禅师,他成就了真实的菩萨的名称,应该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于一切种一切有情调伏方便,如实了知」,这个真实菩萨这个名称的使用,使用这个「真实」的名称,他究竟有什么功德呢?有什么智慧呢?「于一切种」,一切种类的有情,一切的有情,或者人、或者天、或者三恶道、或者信佛、或者不信佛,这个一切有情调伏的方便,调伏这一切有情的法门;这个众生应该这样调伏,那个众生应该那样调伏,这件事如实了知。这件事可见还是不简单。   《披寻记》一六七二页: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二嗢柁南摄。如其次第寻文可知。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二嗢柁南摄」,这〈功德品〉的第二嗢柁南,就是「无颠倒加行,退堕与胜进,相似实功德,善调伏有情」。这个颂,意思的确是这样意思。「如其次第寻文可知。」辰三、诸施设等(分五科)巳一、施设建立(分二科)午一、标一切善修如实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这是第三科。前面第一科是受记等,第二科是无颠倒等,现在第三科,诸施设等。这里分五科,第一科,施设建立。这个施设建立的意思,说个白话就是「安排的事情都能成就」,应该是这样意思。这科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一切善修。   「如实知故」,说这位菩萨,一切种一切有情调伏方便如实了知,他有这样的大智慧。「一切安立,皆得善巧」,对于安立的这些法门,就是自己计划的想要这样修行。「皆得善巧」,这件事他能有智慧把它善巧方便的作成功。这一句实在是标,下面第二科,是释由寻思等,由寻思等,就是解释前面那句话。   午二、释由寻思等从此寻求,于此寻求,由此寻求。既寻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如是名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从此寻求」,这是从这里去思惟去观察,应该是「名寻思」。这四寻思、四如实智,这四寻思里面第一个是「名寻思」。如果没有名句,你心里面不能够思惟,所以从名这里开始去思惟,就是「名为先故想」的意思。但是这是在圣道上说的。「于此寻求」,就是名所诠显的义,也就是那个事,「名事互为客」那个「事」,也就是「事寻思」,就是在种种名寻求它所诠显的那个「事」是无体性的,这个意思。「由此寻求」,就是自性、差别假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加上名、事,正好就是四寻思。「由此寻求」,由此自性、差别假立的寻思,这样一共是四种寻思;名、事、自生、差别,从这四方面去观察思惟,都是毕竟空寂的。   「既寻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既然这样去思惟观察,这个当然也是在奢摩他里面观察的,不是散乱心的观察。「由此究竟」,由于先名、事、自性、差别的观察,都是意言分别,都是虚妄不实,这是毕竟空寂。因为由于这样子修止观,就是「究竟皆正安立」,就可以断烦恼,可以见第一义谛了,这件事都可以现前了。「如是名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所以前面那段文,「如实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就是这样意思,就是由于修四寻思观,而得善巧,就是成就四如实智了。   巳二、五种无量(分二科)午一、教授善巧于诸安立得善巧故;复于教授能得善巧。   这是第二科,五种无量。前面第一科施设建立,施设建立看出来就是修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止观。这第二科是五种无量,分两科,第一科是教授善巧。   「于诸安立得善巧故」,这位菩萨对于佛所开示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这位菩萨依教奉行,就得到了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智慧了,得善巧,「善巧」就是智慧,就是成就了这个微妙的智慧了。「复于教授能得善巧」,他自己得成圣道了,所以他又能慈悲的教化众生,对于教化众生这件事,他也是作得很圆满,所以能得善巧。前面是自利,这里是化他。   午二、获彼等持于其教授得善巧故;复能获得无量所缘三摩地王。   这第二科,获彼等持。这个科文上说五种无量,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有五种无量的意思。但是这位大德他用这个名字,他就是读前面的文,这个四寻思、四如实智后边就有五种无量,所以在这里也就这样解释了,那么到后边再说。   「于其教授得善巧故」,这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教授善巧。这第二科,获彼等持。「于其教授得善巧故」,就是他能够教化众生也得到善巧方便的智慧。「复能获得无量所缘三摩地王」,他又能够成就无量的所缘的三摩地王,这个「王」是自在的意思,就是成就了很多的定,成就了很多的三昧,这样意思。他成就了四寻思、四如实智,这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能够有大悲心教化众生,能够自利利他,他也就能得到很多的三昧,那就是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了,到了发光地,这个意思;我们没有无所得的智慧,这个有所得的执着障碍我们不容易得无生法忍,也不容易得三昧。这个到了极喜地菩萨以上,他们得圣道了,他有无所得的智慧,能够化有所得的这些虚妄分别,所以心就容易成就定,所以「复能获得无量所缘三摩地王」。   巳三、说法果利获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宣说正法种种行相。说正法时,皆有胜果。   这是第三科,说法果利,说法是有果利的,不是空说法的。第二科是五种无量,现在第三科,说法果利。   「获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所以他能够不白辛苦,他为人宣说正法的种种戒定慧;为人说六波罗密的行相、或者说戒定慧的行相、或者三十七道品的行相。   「说正法时,皆有胜果」,他宣说正法的时候,听法的人都能得成就殊胜的胜果,能得圣道。   这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就是能令人得须陀洹果,能令人得阿罗汉道,能有这种威力。在大乘佛法来说,说法的时候能令人发无上菩提心,能令人得无生法忍,能令人信解圣道,精进修行,能令正法久住,这些胜果。   巳四、大乘性摄能于大乘究竟出离,以依大性而出离故,能摄大乘。   这是第四科,大乘性摄。这里是说菩萨;菩萨他自己用功修行,发菩提心,得无生法忍,教化众生,自己的戒定慧都向上增长广大。「能于大乘究竟出离」,他能够依于大乘佛法究竟的出离烦恼障、所知障。「以依大性而出离故,能摄大乘」,因为他是学习大乘佛法,依于大乘佛法而出离生死,就能够「摄大乘」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大乘的因果都能圆满成就。   巳五、菩萨名号由此复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得彼彼名。一切菩萨,同共此名;一切世间诸佛菩萨皆共安立,皆共称叹。   这是第五科,菩萨名号。「由此复于」,由于他是真实菩萨了,他又能大悲心教化众生。所以「复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这个「彼彼」就是「大乘出离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个出离一切系缚的这些圣位。「得彼彼名」,得到各式各样的好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那上面也说到:「成就觉慧、最上照明、最胜真子、最胜住持、普能降伏、最胜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圣、亦名商主、亦名大称、亦名怜愍、亦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师」,这种种的名字。「一切菩萨,同共此名」,这位菩萨得到这么多的佳名,其余一切菩萨也一样都有这个名字。「一切世间诸佛菩萨皆共安立」,一切世间的诸佛,一切世间的菩萨,都共同的为真实菩萨安立这个名字。「皆共称叹」,十方诸佛一切菩萨都称叹这位菩萨。   这是第五科,菩萨名号。下面第二科是结。前面是辨,这是结。   卯二、结当知是名所可称赞功德殊胜。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摄。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显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义。四寻思中若名寻思,是名从此寻求。若事寻思,是名于此寻求。若自性差别假立寻思,是名由此寻求。由此四种寻思得如实智,是名由此究竟。言于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显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言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第五嗢柁南中菩萨十应知建立诸名号。余文易了,随应当知嗢柁南摄。   「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摄」,那个第四、第五。第四的那个嗢柁南是「诸施设建立、一切法寻思、及如实遍智、如是诸无量」这是第四。第五个嗢柁南是「说法果胜利、大乘性与摄、菩萨十应知、建立诸名号」,这是第四、第五嗢柁南。「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显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义。四寻思中若名寻思,是名从此寻求。若事寻思,是名于此寻求。若自性差别假立寻思,是名由此寻求。由此四种寻思得如实智」,就是得无生法忍了。「是名由此究竟」,这如实智,看这文上的意思,就是内凡位有四个位置,暖、顶,这是四寻思。   忍、世第一,是四如实智。四如实智若说得无生法忍的话,应该从极喜地开始。现在在《摄大乘论》也好、在《瑜伽师地论》也好,都是从忍、世第一才开始有四如实智。那么这两个位子是接近得无生法忍,还没得无生法忍。所以这地方有那么一点出入。「是名由此究竟」。   「言于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显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是这样意思。   这个五无量;第一个就是有情界无量,就是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一切众生,因为有苦恼的众生,菩萨才发大悲心教化众生,所以这是善巧的作用。第二是世界无量,有众生一定有众生的住处,然后才能够教化众生,这第二世界无量。第三是法界无量,法界无量就是众生或作善法、或作恶法,所以这样就有无量无边的法,这些无量无边的法没有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贪瞋痴的事情,这是法界无量。第四个所调伏界无量,就是在无量无边的众生里面,有的众生有善根、有堪能、有大势力,能在佛法中得大利益,那么这就是所调伏界的无量。第五个是调伏方便界无量,菩萨发大悲心、有大智慧调伏众生,用什么方法来调伏?就是佛法。佛菩萨他自己由外凡到内凡,由内凡到得无生法忍,他在无量无边的佛法中努力的学习,所以他能够调伏一切众生,有这么多的善巧方便。所以这叫作「此显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   「言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第五嗢柁南中」那个「菩萨十应知」。「菩萨十应知」,实在就是菩萨十种差别;第一种就是住种性的菩萨。二是已趣入的菩萨。三是未净意乐。四是已净意乐、就是得无生法忍的了。五未成熟,就是你还没能到第十地,到第十地就名已成熟。未堕决定、已堕决定,这又是一种。九、是一生所系菩萨。十是住最后有的菩萨。就是有这么多的不同,这叫作「十应知」。   「建立诸名号」,就是刚才说,菩萨有很多的名号。「余文易了,随应当知嗢柁南摄。」辛二、次相等摄(分八科)壬一、相由得如是殊胜名故;当知获得诸菩萨相诸相所相,成就其相。   这是第二科,次相等摄。这是前面第一科,初持摄这一科讲完了。这个大科,菩萨地是第十二科,菩萨地里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广辨一一,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普摄学果,这一科是很多。第二科是地义次第,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叫作地义次第,从前面已经开始了。这个地义次第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也是广辨一一。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第二科是结。辨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摄,这一科也很多,我们也学习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次相等摄。分八科,第一科是相。   「由得如是殊胜名故」,由于这位菩萨得了无生法忍以后,他得到这么多殊胜的名字「故」。「当知获得诸菩萨相」,他有名也就应该有实,所以他是成就了菩萨的诸相、「菩萨相」。「菩萨相」是有五种;第一个是哀愍,他有慈悲心。第二个是爱语,同众生说话的时候,都是对人有利益的。第三是勇猛。第四是舒手惠施。第五个是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这是大智慧的境界。菩萨就是有慈悲、有大智慧、而还有勇猛,菩萨这个勇猛还是很特别的。「当知获得诸菩萨相」,有这么多的殊胜的名称,那就表示他已经成就了诸菩萨的道德的行相,圣人的行相。   「诸相所相」,这么多的德相来相这个菩萨,来庄严这个菩萨。也就是菩萨成就了这么多的功德,「成就其相」。这是第一科是相。第二科是分。   壬二、分如是正行一切种相,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能成办。   「如是正行一切种相」,就是这位菩萨修三十七道品,修六波罗密的正行,成就了这么多的功德相,这么多的功德的庄严。这个相是谁成就的呢?是「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能成办」,就是有的菩萨是在家,有的菩萨是出家,这两部分的菩萨所能成办的,他这么多的功德庄严,在家菩萨也能成就,出家菩萨也能成就。「所能成办」的,不是说决定是出家,在家菩萨也能成就。   壬三、增上意乐于二分中能成办已;正行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如是意乐,或在家品所应摄受;或出家品所应摄受。   这下面第三科,增上意乐。「于二分中能成办已」,这两位菩萨,能成办菩萨的功德以后,「正行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他的正行特别坚固,世间上的恶法、世间上的污染所不能动摇的,他的戒定慧特别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对于这个戒定慧的善品,他成就了「一向」,就是一个方向,没有第二个方向,就是成就了「增上意乐」,「增上」就是殊胜的意思、强大的意思,就是得了圣道以后是特别强大的,他的戒定慧非是凡夫所能及的,所以增上意乐,也就是得无生法忍了的意思。「如是意乐,或在家品所应摄受;或出家品所应摄受」,这个增上意乐,这个清净强大勇猛的意乐,就是得无生法忍。这个功德或者是在家品菩萨所应该成就的,或出家品所应该成就的。这是第三科,增上意乐。下面第四科,住。   壬四、住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这是第四科。「或于善品能正安立」,或者这样解释,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接近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能安立在戒定慧这里,安立在六波罗密这里。「乃至安住」,就是由内凡位到了见道,到了圣位的时候,初欢喜地以上,这个时候就安住在善品之中,主要就是安住在第一义谛,安住在这里。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者:此显〈住品〉应知。于其胜解行住,名正安立。   从此已上所余诸住,名正安住。   「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者:此显〈住品〉应知」,这句话就是显示前面那个〈住品〉的意思。「于其胜解行住,名正安立」,就是这位菩萨这个时候,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他努力的学习佛法,修六波罗密,他达到胜解行住的程度了,就是对于第一义谛,他能深入的胜解,这个「胜」是有力量的意思,这个「解」就是通达明了,他对于法的学习、法的通达很有力量,叫作「胜解」。譬如说我们现在学习佛法,我现在这么讲,有人说:「你讲得不对!」你心就有一点疑惑;「我可能讲得不对。」那就表示你没有力量,你对佛法的理解没有力量。现在这是「胜解」就是他有力量,就是深刻的意思。「胜解胜行」有胜解、他就会行,就能够如是解也如是修止观,叫「胜解行」。譬如我们自己反省就知道,我们学习了一切法都是假名有,都是毕竟空的;你用嘴这么说可以,你心里能作如是观吗?不能,那就表示你,「一切法都是假名有,是毕竟空」,你通达的肤浅、没有力量。若是我们对这个道理,今天也学习,明天也学习,今天也专精思惟,明天也专精思惟,达到了一个高的程度的时候,那自然是这样子,自然是能修止观。如果你能修止观的时候,那你修净土法门的时候,就是念诸法如名为念佛,而不会念阿弥陀佛名号,不会单独以此为行门的,不会是那样的,一定是会念诸法如的,不一样的。   所以「于其胜解行住」,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一定是能修止观的。「名正安立」,这话是这样意思。「从此已上所余诸住,名正安住」,从这个胜解行住以上,就是见道了,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就是初欢喜地(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那上边都叫作「安住」,就是安住第一义谛,无论什么境界都是诸法如,对他都是增上缘,都能增益他的道力;你骂他一句、他也增益道力、道力能增长的,你赞叹他一句、他也是能够与第一义谛相应、他不会随着你的舌头转的、不会的。所以「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壬五、生从此已上,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   这第五科是生。「从此已上」,就是从得无生法忍以后,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已上。「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他要故意的这样子想,他「受诸有生」,我愿意在人间,我愿意到天上去,或者我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就「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他是能这样子。「受诸有生」这个地方,这个「有生」多数是到众生的世界,到众生世界叫「受诸有生」。「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他到那个地方去得一个果报,或者在人间、或者在天上,其中有一件事是决定的,什么事情呢?「常得值遇诸佛菩萨」,他常是能遇见佛菩萨。当然他也是愿意到佛世界去,他愿意到阿[门+人+人+人]佛世界,到日月光佛世界,一切佛世界都可以去。但是他就是不到佛世界,到众生世界,也能遇见佛的。说这个地方是众生世界,没有佛住世,但是他一入定就可以见佛,就是见佛听佛说法了,有这个事情,和我们凡夫不一样。所以是「常得值遇诸佛菩萨」的。   若是我们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我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内凡,还在外凡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入定,没能力入定,我们佛法理解的程度也不够,这时候你想见佛还不容易。也不是说不能见佛,但是难,就是我们的贪瞋痴的障碍,不容易的。所以这样情形,还是念阿弥陀佛好,求生阿弥陀佛国好。到阿弥陀佛国是非常好,那个世界没有战争,这是最殊胜了,世界是和平的。第二、这生命体在那里没有老病死,你看这好不好?你若不到那个佛世界去,你若在众生世界,这众生世界很多很多的问题,而你得的这个身体又有老病死。所以我们若从这地方去观察,那我们不到佛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去的呀!别的地方是不可以去了。这位菩萨,我们不能和他比。他不到佛世界去,他什么地方都是佛世界啊!我们不能和他比。所以「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   壬六、摄受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诸饶益事。   这位菩萨他是圣人,他能够发动,能够作对一切有情有利益的事情,他能作这个事。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起作一切有情诸饶益事者:此显〈摄受品〉应知。   是前面那个〈摄受品〉。   壬七、地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任持善品,领受殊胜证得分位。由领受故,于可称赞摄受殊胜证得分位,能正安处如己舍宅。   这是第七科,前面是摄受。这第七科是地。「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这位圣者的菩萨他「恒常无间」,没有间断、长时期没有间断的能蒙一切佛、一切菩萨「无倒教授」,微妙的教授佛法。当然这个是他已经得无生法忍了,但是还没得一切种智,所以他还要见佛闻法,而佛也是大慈大悲,时时的教授他。「任持善品,领受殊胜」,他教授,那不白教授啊!佛为他说法,他能够「任持」,能摄持,不像我们学完了,没有到五分钟就完全忘了,不知道学什么。所以他能任持佛所说的善法,能摄持而不忘失。「领受殊胜」,他也就能如法的修行,能够悟入第一义谛。「证得分位」,他能证得十地的位子;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   「由领受故,于可称赞摄受殊胜证得分位,能正安处如己舍宅」,由于他能够如理作意,悟入第一义谛,所以叫作「受」。「于可称赞摄受」,「摄受殊胜证得分位」是可赞叹的事情,他能够「摄受」,也可以说是成就,成就殊胜的证得分位,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十地。「能正安处如己舍宅」,他能够一点不颠倒的安处在第一义谛,就像我们在自己的房子住似的,「毕竟空寂舍」,以第一义谛为自己的房子,他在那里住。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等者:此显〈地品〉应知。   下面第八科,是行。   壬八、行住此位已,能于后后殊胜分位,一切种相觉慧升进;渐次乃至到于究竟。   「住此位已」,他安住在第一义谛以后,他能够「后后殊胜分位」,他不是停留在那里,他还努力的向前进,以后以后更高的境界,譬如说到五地、又到六地、到七地、到八地。「一切种相觉慧升进」,通达一切法的大智慧,这个智慧逐渐逐渐向前进。「渐次乃至到于究竟」逐渐的由八地、九地、十地一直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圆满了。   《披寻记》一六七四页:   能于后后殊胜分位一切种相觉慧升进等者;此显〈行品〉应知。   于其中间不生喜足。   这位菩萨他没有究竟圆满,在中间那里,他不生喜足。「就好了!我不须要再进步了。」他没有这个心情。   辛三、后建立摄如是升进,证得究竟;从此不求其余上地。已到究竟极边际故;名得无上。   这下面第三科,是后建立摄。分三科,第一科是持摄,第二科是相等摄。现在是最后是建立摄。   「如是升进,证得究竟」,就是这样子不断的向上升进,「证得究竟」,就证得无上菩提了。「从此不求其余上地」,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再就不求其余的上地,没有上地可求了。「已到究竟极边际故」,他现在的程度已经到了究竟圆满的极边际了。「名得无上」,就是得了无上菩提了。所以「后建立摄」。   下面第二科是结。前面第一科是辨,分三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是结。   庚二、结是名菩萨地义次第。   这是菩萨地前后深浅的次第。   《披寻记》一六七四页:   如是升进证得究竟等者:此显〈建立品〉应知。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这是第十六地,有余依地,前面菩萨地是第十五地。   丙十三、有余依地(分二科)丁一、结前生后如是已说菩萨地。云何有余依地?   菩萨地是第十二,现在这是第十三科,有余依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菩萨地」,前面从三十五卷开始到这里,已经赞叹了菩萨地的次第、功德,这是结束前文。「云何有余依地?」有余依地是什么意义呢?这是生起后文,结前生后。   下面第二科,正辨地相,辨有余依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标。   丁二、正辨地相(分三科)戊一、标当知此地有三种相。   第二科,正辨地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当知此地有三种相」,当知此有余依地有三个相貌。这是标,就是标出来数目来。下面第二科是列,就是列出来名字。   戊二、列一者、地施设安立。二者、寂静施设安立。三者、依施设安立。   「一者、地施设安立」,这是一个相。「二者、寂静施设安立。三者、依施设安立。」一共有这三个相貌。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地施设安立」。   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戊三、释(分三科)己一、地施设安立(分三科)庚一、征云何地施设安立?   这个「地施设安立」怎么讲呢?怎么解释呢?「征」就是问的意思。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   庚二、释谓有余依地,除五地一分,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除一地全,谓无余依地。所余诸地,名有余依地。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谓有余依地」,这个「有余依地」是指什么说的?什么叫作「有余依地」?前面「云何地施设安立?」这是问,下面就是「有余依地」。「有余依地,除五地一分」,一共是十七个地,其中有五地,要「除五地」,把那五地捡出去不算,它不是有余依地。十七个地其中有五个地拿掉它,它不算。但是不是全部的除掉,是「一分」,五地的其中的一分。什么叫作「五地」呢?「谓无心地」一共是十七地,其中有个无心地,有个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这一共是五地。这五地其中有一分不要,是这么意思,不是完全不要。这到《披寻记》再解释也可以。「除一地全,谓无余依地」,这十七地里面有个无余依地,这无余依地完全把它挑出去,它不算,这一地是全部的除掉、不算。那五个地只是每一地除去一少分,不是完全除掉。「所余诸地」,除掉的不算,剩下来的都可以名之为有余依地。是这么意思。   庚三、结是名地施设安立。   《披寻记》一六七四页:   除五地一分等者:谓除五地中无余依涅盘所摄一分,取余一分施设安立有余依地。如于无心地中有二建立:谓若阿赖耶识永灭,名无心地,此即无余依摄。若所余位诸转识灭,名无心地,此即有余依摄。义如有心无心地说应知。(陵本十三卷十四页)今除无心地中无余依摄一分,取彼有余依摄一分,名有余依地施设安立。如说无心地,如是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随应当知。   「除五地一分等者:谓除五地中无余依涅盘所摄一分」,就在无心地里面,这无余依涅盘地,这无心地里面也有包括这无余依涅盘的,在无心地里面除掉那个无余依涅盘,除掉那一少分。「除五地中无余依涅盘所摄一分」,无心地里面也有无余依涅盘。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里面都有无余依涅盘的。就是把这五地里面的无余依涅盘不要,这个意思。这个下面有解释。这无心地不解释。修所成地里面,是修慧,因修慧而成就的圣道,那里面也有无余涅盘,他也可以成就有余涅盘,但是也能成就无余涅盘,现在修所成地里面的无余涅盘不算。声闻地里面也有无余涅盘,独觉地里边也有无余涅盘,这个菩萨地里面也有无余涅盘,因为这些地里面有苦集灭道。有苦集灭道,苦谛、集谛这不算,灭谛里面有无余涅盘。这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里面都有四谛,都有四谛就都有灭谛,灭谛里面有无余涅盘,就是把那一分除掉,是这样意思。所以「除五地中无余涅盘所摄的一分」,把那个除掉。   「取余一分施设安立有余依地」,就是无心地里面的无余涅盘,乃至菩萨地里面的无余涅盘除掉,剩下来的那一分,那一分「取余一分施设安立有余依地」,就施设这个名字,可以安立叫作「有余依地」,这么意思。这个「施设安立」,这「施设」就是施设一个名字,就是这个意思。在什么地方给它起个名字叫作「有余依」呢?就是除掉了无余涅盘剩下的那一部分,都可以名之为「有余依」,就这样子。施设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在什么地方安立呢?就剩余的那一部分,在那里安立。譬如说我们现在的身体叫作色受想行识,给它安立叫作「我」,就是这个意思。「施设安立有余依地」。   「如于无心地中有二建立」,这下面举个例子,前面是总说在这五地里面的无余涅盘除掉,现在举出一个例子,什么叫作「无余涅盘」?「如于无心地中有二建立」,有两个道理可以宣说。那两个呢?「谓若阿赖耶识永灭,名无心地」,连阿赖耶识都灭了,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在这部论上说,阿罗汉入无余涅盘的时候,阿赖耶识灭了。阿赖耶识灭了就没有心了,就名叫作「无心地」,「名无心地」。「此即无余依摄」,这阿赖耶识也灭了,这就是无余依涅盘的意思。这「无余依」,若阿赖耶识在,阿赖耶识为依,就是有余依。现在这个依也灭了,这阿赖耶识也灭了,所以叫「此即无余依摄」。   「若所余位诸转识灭,名无心地」,前面说阿赖耶识灭叫「无心地」,这下面第二个解释,若所其余的阶段的时候「诸转识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灭了,这也叫作「无心地」。譬如说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不作梦,那前六识都不动了,那就可以名之为「无心地」,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若作梦,作梦是第六识在活动,那就是第六识还在,就不可以说叫作「无心地」。所以这「无心地」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前六识灭了叫作「无心地」,或者说阿赖耶识也灭了,也叫作「无心地」,是这么意思。所以无心睡眠也叫「无心地」,或者是他不是睡觉、闷绝了,一下子倒在地上昏过去了,第六识也不活动,这时候也叫作「无心地」。「若所余位诸转识灭」,名叫作「无心地」。「此即有余依摄」,前面说阿赖耶识灭了,那叫作「无心地」,那就是「无余依」了。现在说是前六识不动,也叫「无心地」,但是也可以说是「有余依」,而不能说「无余依」。「义如有心无心地说应知」,前面这有心地、无心地前面已经过去了,那里说了很多解释了。(陵本十三卷十四页),这是在那有心地、无心地,这个地方。   「今除无心地中无余依摄一分」,现在是无心地里面那无余依摄那一部分,「取彼有余依摄一分」,名叫作「有余依地施设安立」,现在是这样意思。「如说无心地」,是这样子,这么解释了。「如是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随应当知」,也是除掉那个无余依那一部分,那么剩下来的就可以名之为有余依地了,这样意思。   己二、寂静施设安立(分五科)庚一、征云何寂静施设安立?   前面是「地施设安立」。有三种相,第一个是「地施设安立」,这一个施设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寂静施设安立」是第二科,这里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寂静施设安立?」施设这个名字,用这个名字安立在这个地方。这个怎么解释呢?是先征,下面第二科标。   庚二、标谓由四种寂静,施设安立有余依地。   就是要四种都是寂静,这里面没有动乱。「施设安立」这就叫作「有余依地」。   这譬如说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的生命,这里面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这就叫作「有余依涅盘」,就是还有剩下的色受想行识还在,这里面也有尽智、无生智,有阿罗汉的智慧,这都是「有余依」;如果这些都没有了,这就是「无余依」了,是这么意思。现在这里说「四种寂静,施设安立有余依地」,这是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列出来。四种寂静,那四种寂静呢?   庚三、列一、由苦寂静故。二、由烦恼寂静故。三、由不损恼有情寂静故。四、由舍寂静故。   这四种寂静,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苦寂静。   庚四、释(分四科)辛一、苦寂静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已得遍知。如多罗树断截根顶,不复现前。由得当来不生法故:是名苦寂静。   「云何苦寂静?」怎么叫作苦的寂静呢?这个苦若来了的时候,这苦恼若现前的时候,心是动乱的,是那么意思。现在「苦寂静」,就是没有这个动乱了,所以叫作「寂静」,那也就是没有苦了,这个意思。   「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这三果圣人都不在内,唯独到阿罗汉果,四果的时候这个苾刍;阿罗汉一定是出家人,所以叫「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他的爱烦恼和见烦恼都永久的消灭了。「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他的诸漏永尽,他的苦尽没有呢?「所有当来」,就是将来后有众苦,将来他的色受想行识,在色受想行识上有老病死,有很多很多苦恼的事情,现在这位阿罗汉将来的色受想行识的众苦,「皆悉永断」,都完全断灭了。就是他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的,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也可能会有病,所以也可能有很多苦,所以不说现在,只是说当来,「当来众苦皆悉永断」。「已得遍知」,这位阿罗汉他已经成就了他的清净的明了的智慧,普遍的随时都是现前,没有胡涂的时候。这个「知」也就是他的智慧,时时现前的,不会失掉的,已经成就了。   「如多罗树断截根顶」,这说个譬喻,像那个多罗树,这个树,若断截它的根,若断截它的顶,那这个树决定会死掉了。说这位阿罗汉他断除见烦恼、也断除去爱烦恼,他断了以后不会再现前的,这烦恼不会再现前,就是他的烦恼的种子被消灭了。   说我们虽然是凡夫,有的时候也没有烦恼,但是那烦恼种子还在那里,烦恼种子有的时候会动,你就有烦恼。阿罗汉的烦恼种子他灭掉了,就永久不会有烦恼,不复现前。「由得当来不生法故」,由于阿罗汉他修学戒定慧,他成就了将来烦恼不现起,他成就了这个功德了。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他成就了无我的智慧,只要没有入涅盘,他的智慧一直的成就而不会失掉。第二个原因,烦恼种子消灭了,所以将来不会有烦恼现前这回事。烦恼不现前,所以也就没有苦恼,老病死都没有了,是名叫作「苦寂静」。   辛二、烦恼寂静云何烦恼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   由得毕竟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   「云何烦恼寂静?」这下面第二科,烦恼寂静。烦恼也是动乱的,烦恼现在不动乱了,没有烦恼了,所以叫作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怎么叫作烦恼寂静呢?「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他的贪欲心永久是消灭了,不是暂时的。我们修不净观是暂时的调伏烦恼,不是断灭烦恼。阿罗汉他修无我观的时候,这里面无有少法可得,常常作如是观,他就灭掉了这个贪欲心。「瞋恚永断」,这个瞋恚心也是,没有我。这个修无我观还是很厉害的。   他观察我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离色受想行识也没有我。   我看这《大毗婆沙论》上,这须菩提尊者他去到另外一个修行人,都是住茅蓬嘛!他去敲他的门,里面那位比丘说:「你是谁?」须菩提尊者在那里想:「是谁?」他不能说「是我」,这句话说不出来。因为他常修无我观,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离开色受想行识也没有我,所以现在这是谁?他不能说「是我」,达到这么个程度。我们若常常修无我观,也一样也会到这个程度。说是有人骂你:「妙境是坏蛋」,谁是妙境?他也不承认是我,所以你骂那个人,并不是骂我,所以他心不动。   你赞叹,他也不动。修无我观有这个微妙,所以可以修无我观。你不修法空观没有关系,但是你若修无我观能得圣道,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若是对无我义你能常常学习,常常思惟,就是可以修无我观。修无我观先修不净观,先修慈悲观也可以,慈悲观破除瞋心、不净观破除欲心,这个欲心和瞋心是障道因缘,把它破掉,破掉以后你心里面也容易寂静,这个时候修奢摩他,修无我观就得圣道了。就是阿罗汉,能达到阿罗汉那么高的境界。   说「云何烦恼寂静?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也是永断,他这个时候,世间上一切的境界都不关我事,不再有贪瞋痴的这种活动。「愚痴永断」,这个愚痴的烦恼也永久的断了,你若通达十二缘起,苦集灭道这个道理,这个愚痴心是没有的,就知道世间是因果,出世间也有因果的道理;都是十二缘起,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个生死的缘起和涅盘的缘起,这是要经过学习。你常能够修无我观,见到离一切相的毕竟空的境界,就是得涅盘了。所以「愚痴永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所有的烦恼都完全断了。当然这个地方还是要有定,散乱心不能成就这件事,一定要修奢摩他的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当然你再修无色界四空定也可以,但是色界四禅里面修四念处是很有力量的。「一切烦恼皆悉永断」。   「由得毕竟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这个「毕竟不生法故」就是无我观,这个无我观,此中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也是不可得,这里面无有少法可得,不生不灭。「是名烦恼寂静」,要修四念处才能断烦恼,断烦恼就得到毕竟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   辛三、不损恼有情寂静云何不损恼有情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皆悉永尽;不造诸恶,修习诸善,是名不损恼有情寂静。   这是解释第三个,不损恼有情的寂静。怎么叫作「不损恼有情寂静」呢?「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皆悉永尽」,都寂灭了,「不造诸恶」,他不会再作伤害人的事情,他心里面没有贪瞋痴,若有贪瞋痴就可能会作恶,若有贪瞋痴的时候,这个人一定有我见,有我见、他就有贪瞋痴,有贪瞋痴就可能会伤害人,就会这样。现在他没有我了,他也没有贪瞋痴。「不造诸恶」,不会再作什么事情伤害人,没有这件事。「修习诸善」,他要动作,他可以作善事,阿罗汉可能作善法,不会再作恶的事,「是名不损恼有情寂静」。若作善事,那是会饶益有情,阿罗汉他因为不修法空观,他这个厌离心特别强,所以他这大悲心不容易生起来,他就自己走了,众生苦他不管了。就是这么回事,「是名不损恼有情」的寂静。   我们那天和一位同学谈这件事,以前我没有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件事,只是说是菩萨有大悲心,所以能在生死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学习了《瑜伽师地论》的时候,添出来这么一件、也算是智能吧!就是菩萨观一切法空,所以他厌离心轻,他能容易现起大悲心。说阿罗汉不能观一切法空,他只能修无我观,他的大悲心不容易现起,也是有大悲心,但是一思惟世间是苦,他就想入无余涅盘了。   辛四、舍寂静(分四科)壬一、征云何舍寂静?   这是第四个寂静,叫「舍寂静」。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舍寂静」呢?这是征。   壬二、标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这是第二科标。谓阿罗汉比丘,他「诸漏永尽」,一切的烦恼都已经消除了,消除了以后,阿罗汉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怎么一个情形呢?就是「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就是断除爱烦恼、见烦恼之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还是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他有时候入定当然不接触,有时候不入定他就接触了。而这个时候「恒安住」,常常的寂静住,就是他心里没有烦恼,他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寂静住,因为烦恼寂静了,「六恒住」。「恒常无间」,这个寂静住不是有间断的,长时期相续不断的心里寂静住。「多分」的「安住」在寂静住这里,这个「多分」好像又不是全的,多数是这样安住,有一部分还不是的。有一部分,那么他若听佛说法的时候,他可能随佛去思惟佛所说法,那也可以说是不安住,当然心还是清净的。   因为他还在世间,没有入无余涅盘,他有时候还是乞食的。乞食的时候他向这个斋主乞食,到那一家乞食,你常常乞食和他有关系了,他有的时候可能有事要求你。   我看书上说毕陵伽婆蹉阿罗汉,他是常常到一个居士家乞食,这个居士不是个有钱的人家。他到居士家乞食,这个居士家有个小孩子,可能是两三岁、三四五岁这么样吧。这个阿罗汉到他家,这个小孩去抱他大腿,小孩子就是这样子。忽然间这一天来,这小孩子不见了,没有小孩来抱他大腿,那么看到父母在那愁眉苦脸的这样子。   这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就问:「怎么回事?」说是:「小孩子丢了!不见了,到那儿去找也找不到,请阿阇黎慈悲,给我们找一找吧!」这毕陵伽婆蹉就坐下来一入定,一入定的时候他在定里面这么一伸手,就把这个孩子拿回来了,拽回来,这个厉害吧!   因为他一入定,这阿罗汉有天眼通,一看,那个贼偷这个孩子,从岸抱到船上去了,他一下子就把他拿回来了,作这件事。   作这件事,当然这心里也是清净心作这件事,不能说是贼劫贼。后来大众僧知道了,大众僧要作羯摩;「你是作贼了,你抢人家的孩子」,说贼劫贼,有这个事情。   这时候把这孩子找回来了,他父母就欢喜了。这件事就传开了;阿罗汉自己是不说这个事,但是就有人传到大众僧,喔!贼把他孩子偷去了,这是贼所有物,你去抢回来,你也是贼啊!贼劫贼。于是大众僧作羯磨,请他来参加,他不来,阿罗汉不来参加作羯磨。但是大众僧派人去找他来,他在寮房里,住在那里,这一敲他的门,这个手就粘在门上,就拿不下来。大众僧还等着他呀!「怎么好久都不来呢?」又派一个又到那儿去,又是粘上了。这样子,大众僧就吵闹。吵闹了,最后这个阿罗汉来了,大家就说明这件事,这阿罗汉不承认,「我不是贼劫贼」。这么吵闹的时候,佛就天耳遥闻,佛就来了,你们吵的什么?大家就报告。佛就问:「你用什么心情去把这个孩子夺回来?」他说:「我是用慈悲心。」因为他父母在那儿悲痛,他就同情这件事,就把他找回来,是这样意思。佛说:「若是用慈悲心,这不是贼劫贼。」这就没有这件事了。   我想这件事,你看这「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这个也算是寂静住,这是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这个频婆娑罗王送给阿罗汉一个毛毯,是很贵重的毛毯。   他就拿回来,到他的住处。他在走的时候,贼就看见他拿这个毛毯,这个毛毯是很尊贵的,不是一般的毯子。这个贼这一天就到这儿来,就对阿罗汉说:「王送给你一个毛毯,你送给我好不好?」不是说偷,就直接和他要这个毯子。阿罗汉说:「好!你在窗户外,我这个毯子从这个窗户给你送出去。」就把窗户开开,这毯子就从这里送出去。外面这个贼就把毯子往外拽、拽、拽,没个完。一直的这个毯子无穷无尽的,堆了一大堆还是没个完。这个贼拿刀砍也砍不断,用火烧、烧也烧不断。最后这个贼呢「哎呀!这个阿罗汉有神通,算了!算了!」他就走了,不要了。这些事情,看出阿罗汉「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这个地方、就是阿罗汉也有一点戏弄他;你要,我心里面还是不给你的呀!   所以这「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不是全分的,可以这么讲吧!所以「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不是全分的。这是标,下面解释。   壬三、释谓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这是解释,怎么叫作六恒住呢?「谓眼见色已」,就是阿罗汉他的眼看见外边青黄赤白这些色法以后,「不喜不忧」,心里也不感觉欢喜,看见可爱的境界,心里也不欢喜,看见可憎恶的事情,心里也不忧;不喜不忧。「安住上舍」,他的心里是什么呢?就是不执着。我们凡夫看见不满意的境界,心里面也不想去爱着,也有个舍的意思,但是那是下等的舍,不如这个阿罗汉他的心清净。这个「舍」就是不着,好的坏的,什么境界心里都不着,这也有不受一切法的意思。   「正念、正知」,这个「正念、正知」实在我们是讲过的,我今天再去查一查,这两个字,我查了一个钟头。它的解释很多,很多种的解释。这个「正念、正知」或者这么解释,这个「念」就是明静而住叫作「念」,就是奢摩他的止,也就是前面那个「安住上舍」的意思,就是「正念」。这「正知」呢?就是思惟它无常、无我,这就是有观的意思。「正念」就是止,「正知」就是观。思惟苦集灭道,思惟无常、无我,这叫「正知」,阿罗汉的心就是这样子。所以是「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阿罗汉的心是这样子。这是第三科的解释。第四科是结。   壬四、结是名舍寂静。   舍寂静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贪瞋痴的活动。我们止观不相应的人,我们遇见什么境界能够「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吗?我们恐怕不行。但是你若常修止观,就是我们的心接触到境界的时候,你马上提起来无常无我的止观,也会有效的,心就能清净住。这是第四科,结。下面第五科也是结束。   庚五、结即依如是四种寂静,说有余依地,最极寂静、最极清凉;是名寂静施设安立。   「即依」,就是由于前面的「四种寂静」,「说有余依地,最极寂静」,就是说这阿罗汉的有余依地,就是没有入无余涅盘的时候,他还是心里面「最极寂静」的,没有贪瞋痴的活动。「最极清凉」,有烦恼的时候就是不清凉,这个「清」是清净,就是没有见烦恼、没有爱烦恼,是最极清凉。烦恼来的时候是热恼,就是不凉。现在没有烦恼而心里清净,也就是感觉清凉,没有苦恼了。「是名寂静施设安立」。   这四种施设安立,这是有余依地的相貌。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己三、依施设安立(分六科)庚一、征云何依施设安立?   这是「有余依地」,有余依地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正辨地相」,正辨有余依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列」,第三科「解释」。第一科「地施设安立」,二「寂静施设安立」,这二科我们学习过了,现在第三科「依施设安立」。这一科分六科,第一科「征」。   「云何依施设安立」,怎么叫做依施设安立呢?是「征」,下边第二科是「标」。   庚二、标谓有八种依。   依有八种不同。   庚三、列一、施设依。二、摄受依。三、任持依。四、流转依。五、障碍依。六、苦恼依。   七、适悦依。八、后边依。   一、施设依,乃至到第八后边依,有这八种依。   庚四、释(分八科)辛一、施设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施设依?   下边第四科解释,分八科,第一科解释「施设依」,分二科,第一科「征」。   「云何施设依」,怎么叫做施设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五取蕴。   这是第二科解释,解释里分二科,第一科是「出依事」。   「谓五取蕴」,就是五取蕴是所依止的,所依止这句话,五取蕴是所依止。「取蕴」,怎么讲呢?因「取」而有「蕴」,所以叫取蕴,有了蕴以后,又会引发出来取。「取」,就是烦恼,心取着蕴,取着这一切引起烦恼的境界,烦恼就现起了。因有烦恼,而就有色受想行识的蕴,有色受想行识的蕴以后,又会生起烦恼,所以叫做「取蕴」。这五取蕴,是所依之事,「所依」,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靠五蕴才能现起的。如果我们没有色受想行识,烦恼也不能现起,所有的业力也不能现起,所以它是烦恼、业力所依止的地方。「五蕴」实在是个果报,就是烦恼和业力所得的果报。得了这个果报,又会继续有烦恼,又继续会造业,所以它是所依之事。   癸二、明施设(分二科)子一、补特伽罗想由依此故,施设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意生、儒童等,诸想等想假用言说。   下面第二科「明施设」,施设怎么讲呢?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补特伽罗想」。   「由依此故」,由于五取蕴作依止处的关系,「施设我及有情」,才能安立「我」的名字,这五取蕴,这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这「我」的名字,是因为有色受想行识五蕴才安立「我」这句话。谁是「我」?色受想行识是我,是这个意思。当然这个施设的「我」,是假名字叫做我,不承认在五蕴里面有「我」的体性的。若是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那他就不承认它是假名字的我了,那就是执着有真实的「我」。执着真实的我,也要依色受想行识而执着的,不能在虚空那地方执着有我的。「施设我」,就是安立我的名字,就是因为有五蕴的关系,安立我的名字。「及有情」,有情也是安立的,在《瑜伽师地论》下边的〈决择分〉里边解释,「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所以叫做有情。这些佛教徒有了修行的人,他就明白只有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事情,所以叫做有情。有情,就是色受想行识叫做有情,也都是假名字,也是根据五取蕴安立这个名字的。这也是个依,「由依此故,施设有情」。   「命者」,命就是寿命,寿命是什么意思呢?也是在五取蕴里边,虚妄的执着有个我。这里有个「我」,这个我也是根据色受想行识安立的,但是它有时间性,它这么长的时间内,相续不绝断的继续存在。或者存在一百年,或者是存在一千年,总是到时候结束了,这就是「命者」,这也是安立的。「生者」,生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它能生起很多的事,所以叫生者。「能养育者」,依五取蕴执着有我,我能够创造将来得果报的业力。我或者作善,或者作恶,有如是的业力和将来会得果报,这叫能养育者,就是能养育出业力。「补特伽罗」,翻个数取趣,就是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这个我数数的去得果报。现在得这个果报,到时候结束了,又得果报。那个果报也是无常的,又得果报,没有知足的时候,就是数数的得果报,那叫做「数取趣」。   「意生」,也是依五取蕴假立的名字叫做意生。意生《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谓此是意种类性故」,五取蕴是意的种类性,就是和它是一类的,是这样意思,这是叫意生。《瑜伽师地论》下面〈决择分〉就这么解释。「儒童等」,儒童是玄奘法师这样翻译,但是在《大日经疏》上,他说翻个「胜我」,不是翻「儒童」。他说玄奘法师翻成儒童,翻的不对,应该翻胜我,就是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胜妙的我,所以叫做胜我。这么样解释我们是容易明白一点,翻个儒童,有个美少年的意思,那个我们就不大明白。什么叫做「施设依」呢?就是依五取蕴,安立各式各样的名字,就是「我、有情、命者」安立这些名字,这就叫做施设依。   「诸想等想假用言说」,安立了名字以后,我们心里面就会想了,这是我,这是有情、命者、生者、补特伽罗,就是这么想。「等想」是什么意思呢?「等」也可以当个平等,但是也是有种种差别,种种差别叫做等,等也有差别的意思。种种不同各式各样的想就叫「等想」,前面「诸想」只是很多的想,若「等想」:善想、恶想、无记想,各式各样不同的想。「假用言说」,安立种种名字,然后就可以想,心里想而后就可以说话。若没有名字,我们也不能想,没有想我们就不能说话。所以要「假用」,假借它我们可以发出来作用就会说话。   子二、八言说句想及依此故,施设如是名字,如是生类、如是种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量边际等、诸想等想假用言说。   下面第二科「八言说句想」。「及依此故,施设如是名字」,就是依此五蕴故,施设这样的名字。「如是生类」,或者说是胎、卵、湿、化,各式各样的类别。「如是种性」,或者说是刹帝力种姓、婆罗门种姓、吠舍、首陀罗,这些种性。「如是饮食」,这个补特伽罗这样的饮食,那个补特伽罗那样的饮食。「如是领受苦乐」,这个众生他的命很苦,那个众生福报很大,很多的快乐。不管是什么众生,都有苦,都有乐。「如是长寿」,他的寿命这么长,「如是久住、如是寿量边际等」,其实这三句话应该就是一句话。「诸想等想假用言说。」《披寻记》一六七五页:   诸想等想假用言说者:谓我及有情乃至儒童等,如是一切为便言说,为顺世间,是名假用言说。即此言说想为其因,由构了相,是名为想。构划种种诸法相类,是名等想。   「诸想等想假用言说者:谓我及有情乃至儒童等,如是一切为便言说」,这些假名字是为方便你说话。「为顺世间」,随顺世间,世间人都要有思想,都要说话嘛!   就是假立名字,才能方便这些事情,「是名假用言说」。「即此言说想为其因」,言说是以想为它的因,心里面不思想,你不会说话,「即此言说想为其因」。「由构了相,是名为想。」怎么叫做想呢?「由构了相」,就是你心里面思惟分别,那叫构了相。思惟分别观察那件事,这就叫做想,「是名为想」。「构划种种诸法相类」,构划也就是思惟分别种种一切法的形相,各式各样的差别,「是名等想」。   这是子二、「八言说句想」,第一科「补特伽罗想」,第二科是「八言说句想」。这是第一科「施设依」,现在第二科「摄受依」。   辛二、摄受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摄受依?   第二科「摄受依」,摄受依分二科,第一科「征」。   「云何摄受依?」怎么叫做摄受依呢?这是征。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七摄受事。即自己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仆、朋友、眷属,七摄受事。如前意地已广分别。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谓七摄受事」,这是标出来「依事」,有七种依摄受事。「摄受」什么意思呢?就是彼此间有多少爱的关系,有爱就要摄受,就互相关心,「摄受事」,究竟是什么呢?「即自己父母」,彼此有爱,「妻子、奴婢、作使、僮仆、朋友」和其他的「眷属」,「七摄受事」,这七种摄受事,大家有爱的关系,互相关心照顾,摄受就是这个意思。而这些也都是从色受想行识才能说出这些事情来。「如前意地已广分别」,这七摄受事在前边第二地〈意地〉已经说了。下面第二科「明摄受」。   癸二、明摄受依此了知诸有情类有所摄受。   「依此了知诸有情类有所摄受」,就是根据都有五蕴,有父母、妻子、奴婢等,就可以知道诸有情类,是有互相摄受的事情,我照顾你,你照顾我。   《披寻记》一六七六页:   如前意地已广分别者:意地中说七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仆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陵本二卷十七页)今于此中唯举前四略无后三,总指前说,名为七摄受事。然于文中应置等言。   「如前意地已广分别者:意地中说七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仆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邸肆事」,邸是国家招待客人的地方叫「邸」,「肆」,也是房子,或者陈列什么东西。「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陵本二卷十七页)」,这是〈意地〉列出来七摄受事。「今于此中唯举前四略无后三」,前四种摄受事,后三就没有说。「总指前说,名为七摄受事。然于文中应置等言」,文里面应「眷属」后面加个「等」字才合适。   辛三、任持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任持依?   怎么叫「任持依」,分二科,第一科「征」。「云何任持依?」这是问。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四种食。即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   「谓四种食。即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这叫做任持依,就是有了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还要有四种食。「任」者,堪任,有四种食才能维持下去,你若不吃饭还不行的。「段食」,就是我们现在的饮食,是一段一段的。「触食」,就是悦意触食,就是常遇见一些欢喜的事情,这样也对我们的生命有维持的力量。如果你常骂他,常给他不快乐,对生命没有支持力量,这是触食。「意思食」,就是内心里有希望。我做这件事会发财,虽然那个事情没有做,但是心里面作个计划,这样子好,那也对你生命也有一点维持的力量。如果这个人在生存的时候,虽然他还有呼吸,还能活动,但是在这个地方,一点希望没有了,这个人要死,就会死掉的。所以意思食就是他心里面有计划,有希望。虽然那件事没成,但是他有希望,这个希望对他的生命有维持力量。   所以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应该有出家人的意思食。就是我想要得念佛三昧,我想要得真如三昧,我想要得无生法忍。你有这个意愿的时候,你这个生命力就会强一点,什么也不希望,就有点不吉祥,「意思食」。第四个是「识食」,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也有力量,它能够支持你这生命,变成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体,如果阿赖耶识离开了,那也不行,这个人就死掉了。这是「出依事」,就是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还要依靠这四种食才可以。   癸二、明任持由依此故,已生有情任立支持;又能摄养诸求有者。   下面第二科「明任持」。「由依此故」,由于依这四种食的关系。「已生有情任立支持」,已经现起的生命体,已经现起的色受想行识,「任立支持」,任者堪任,任者能也,就能立起来,它有支持的力量。这四种食能支持你的生命体,继续的生存,「又能摄养诸求有者」,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还能够「摄养」,就是保护你的身体,你可以有力量,去希求各式各样的事情。我希望有成就,我希望栽培福,或栽培慧,你有所求,它都能支持你。段食,是一些物质。触食,就不全是物质,我们读书、读经的时候,心里欢喜,那也是触食。我们读经的时候开了智慧,那里面也有意思食,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六七六页:   已生有情任立支持等者:此显四种能为食义。由资益义是食义故,由能长养诸根大种故。令已生有情任立支持,能令当来后有生起,名能摄养诸求有者。   「已生有情任立支持等者:此显四种能为食义」,这四种食能有食的作用。「由资益义是食义故」,食义是什么?就是资益。能够帮助你,能对你有帮助,这叫「食义故」。「由能长养诸根大种故」,资益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能长养你的诸根。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和第六意根。「大种」,当然是指物质说的。「令已生有情任立支持」,使令已经现起的众生的色受想行识能任立。任者能也,能生存,「任立」是能生存,它有这个支持力量。「能令当来后有生起,名能摄养诸求有者。」这个「诸求有者」,他这么说「能令当来后有现起」,那就是有业力了,名叫「摄养诸求有者」。就是你要有这四种食,才能有所活动,活动就使令你再得果报。   辛四、流转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流转依?   下面第四科「流转依」,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流转依」呢?「谓四种识住及十二缘起」,这就叫做「流转依」。我们生命能相续下去,「流」,也就是相续,水的流,由前流流到后边,由彼处流到这里,由这里又流到另一个地方去,相续的意思。「转」,但是有变化,相续中而有变化。就是我们凡夫在生死里的流转,也是要有依靠的,不然怎么能流转生死呢?「云何流转依」这是征。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四种识住及十二缘起。即色趣识住、受趣识住、想趣识住、行趣识住;及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生缘老死;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   什么是流转所依的事情呢?「谓四种识住」,这是「流转依」。四种识住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这四种,这四种是识的依止处,「四种识住」。「及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这十二缘起,这都是流转依。「即色趣识住、受趣识住、想趣识住、行趣识住」,这是解释四种识住。「即色趣识住」,「色」,我们身体的四大,前五根的色法,「趣识住」,它帮助识的活动。趣或者当个帮助讲吧,能帮助识的活动,识住。   「受趣识住」,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见色声香味触法,心里面有觉受。觉受也能帮助识的活动,受的时候,识就在那里有活动了。「想趣识住」,心里面在取这一切法的相貌,心里就会思想,怎么怎么,这样子那样子,所以想也能帮助识的活动。想和受是心所法,识是心王。「行趣识住」,前面这个想,就是有顺心的,不顺心的各式各样,什么事情都想,没有边际的。「行」,可是有特别的意思,就是有目的,有目的的活动叫做行。行的时候也帮助识的活动,识要得到色受想行的帮助,识才能活动。   「及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生缘老死」,这是十二缘起,也是流转依。   「无明缘行」,无明就是没有智慧,胡涂的事情,它能帮助你会活动,当然这个地方就是没有智慧,胡涂的行。胡涂的心理活动,就是愚痴。这个愚痴也包括世间人的智慧在内,那也是无明。「无明」能够为「行」作因缘,能帮助行的现起。「行缘识」,你在「行」的时候,它就帮助识的活动,识要有行来帮助它,它才能活动。   「行」,我们要常常修止观,你常常注意的时候,就知道识受到行的影响。譬如说,我们修止观没有成功的人,我们看见一种境界,心里就生爱,生爱心,但是修止观相应的人,看见一种境界,观它是毕竟空的。他就和我们生爱、生瞋的这个识,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行」不同。他若那样的行,就生起那样的识,我们是这样的行,就生起这样的识,不一样,「行缘识」。   譬如说是我们得到未到地定,静坐,我们的奢摩他有点进步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会现出什么呢?感觉没有身体了,你的识会了别这件事。为什么这样子呢?我们为什么不会这样呢?我们的「行」不行,我们是另一种行。他是另一种行,和我们的行不同,所以他的识的了别不一样。「识」,是能了别,但是了别什么?那与行有关系。譬如说是我们这时候心里头感觉到苦恼,但是同样的情形,他不感觉苦恼,感觉快乐,为什么这样?「行」不同,行不同的关系。得未到地定的人有轻安乐,为什么?行的关系。我没有这样的行,我没有感觉到什么乐。「行缘识」。其实我们若深入的思惟啊,这里事情是很多的。   「广说乃至生缘老死」,广博的说,生缘老死,为什么会有老死?因为有「生」。你现起了色受想行识,生缘老死,生是什么呢?就是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这都是「生」。你这个五蕴一现起了,那一定要有老死,生是老死的因缘,就会老,会死,而这就是「流转依」。就是因为这样子才流转生死,不然的话,没有这件事。这是「出依事」。   癸二、明流转由依此故,诸有情类,于五趣生死,随顺流转。   第二科「明流转」。「由依此故」,由于有四识住,由于有十二缘起,所以诸有情类在五趣里面。「五趣」,没有算阿修罗,阿修罗或者放在鬼里面,或者放在天里面,就是五趣。「五趣生死」,五趣的生死,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随顺流转。   《披寻记》一六七六页:   色趣识住等者:趣、谓趣求,趣求色故。缘色为境,令识安住,是名色趣识住。   如是趣求受想行故,缘受想行为境,令识安住,是名受想行趣识住。   「色趣识住等者:趣、谓趣求」,趣就当求字讲,趣求。趣求色识住,趣求受识住,趣求想识住,趣求行识住。《披寻记》作者这么讲。「如是趣求受想行故,缘受想行为境,令识安住,是名受想行趣识住。」这么讲也很好,就这样讲。   辛五、障碍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障碍依?   前面是第四「流转依」,这是第五「障碍依」,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障碍依」呢?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诸天魔。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谓诸天魔」,诸天魔是障碍依。这是「出依事」,下边「明障碍」。   癸二、明障碍随有彼彼修善法处,即往其前,为作障碍。   「随有彼彼修善法处」,随各地方的种种情况,有各式各样修善法的地方。「即往其前」,魔鬼、诸天魔就到那个地方,「为作障碍」,叫你作不成。诸天魔的意思,彼彼修善法,有一种情形就是散乱的,你没能够离欲去作种种善法。没能离欲,就是欲界也是欲,色界也是欲,无色界也是欲,有这样欲作这些善法,天魔他不去搞什么的。若想要离欲,修出世间的圣道,「即往其前,为作障碍」,这么讲是一个意思,明作障碍。   辛六、苦恼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苦恼依?   这是第六科「苦恼依」,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苦恼依呢?这是征。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一切欲界,皆名苦恼依。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谓一切欲界,皆名苦恼依」,这里说出依的事。「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在内。欲界都是苦恼依,都是依此,就是五蕴,而有种种苦恼。这是第一科。   癸二、明苦恼由依此故,令诸有情领受忧苦。   下面第二科「明苦恼」。「由依此故,令诸有情领受忧苦」,由于你有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识,令诸有情就要领受忧苦。我们人间的人,有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各式各样的,当然是有忧苦。天上的人也因为有身体,他们也有苦,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和阿修罗作战也是很苦。其他的天没有这些事情,好一点,但是他要死亡的时候,也是很苦。   辛七、适悦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适悦依?   第七「适悦依」,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适悦依」?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静虑等至乐,名适悦依。   「谓静虑等至乐」,就是色界天的四静虑,无色界天的四等至、四空定,这两个地方的禅定,是有轻安乐的,有乐。「名适悦依」,这就叫做适悦依。「适」,就是有喜乐的意思叫做适。这也是他们的色受想行识,无色界天没有色,但是第四禅以上,他们没有乐受,但是也是很适悦的。   癸二、明适悦由依此故,诸有情类若即于此现入彼定,若生于彼长夜领受静虑等至所有适悦。   这是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静虑等至乐」,这是出依事。   下面第二科「明适悦」。   「由依此故」,由于依止静虑等至的关系,「诸有情类」,就是成就色界四静虑,成就无色界四空定的这些众生。「若即于此现入彼定」,若是他在欲界的时候,他现前能入四静虑,能入无色界四空定,这也会有适悦。「若生于彼」,若是在欲界的时候得四静虑,得无色界四空定,但是寿命到了要死了,死了以后,就生于「彼处」,生于色界天,生于无色界天。这样的人「长夜领受静虑等至所有适悦」,他们是长时期的,但是也还是个生死凡夫,还是没能断除无明烦恼,所以还是「长夜领受静虑等至所有」的喜乐。   辛八、后边依(分二科)壬一、征云何后边依?   下面第八「后边依」。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后边依」呢?   壬二、释(分二科)癸一、出依事谓阿罗汉相续诸蕴。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谓阿罗汉相续诸蕴」,谓成就阿罗汉的时候,他没有入无余涅盘,这个时候他的色受想行识还是相续的生存下去的,这就叫做「后边依」。这是「出依事」。   癸二、明后边由依此故,说诸阿罗汉住持最后身。   下面「明后边」。什么叫做「后边」呢?「由依此故,说诸阿罗汉住持最后身」,由于他有相续的五蕴,所以说阿罗汉这是住持的最后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结束以后,再没有色受想行识了,所以叫「后边依」。这时候他也有色受想行识的,虽然得阿罗汉了,他还有色受想行识,但是这时候的色受想行识是后边。   庚五、料简(分二科)辛一、问问: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住有余依地,当言与几种依共相应耶?   下边第五科「料简」,分二科,第一科「问」,第二科「答」。   前面说了八种依,现在再观察思惟里边的剩余的意思。「问:阿罗汉苾刍」和我们一般的凡夫不同,他们「诸漏永尽」,他爱烦恼、见烦恼的漏,永久的消除了,没有了。「住有余依地」,这时候安住在还剩余的,还有色受想行识。虽然没有见烦恼、爱烦恼,但是还有色受想行识,这就叫做「有余依地」。这个时候「当言与几种依共相应耶?」前面一共有八种依,有几种依和它合适呢?这是第一科「问」,下面第二科回答。   辛二、答答:当言与一种依,一向相应。谓后边依。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答:当言与一种依,一向相应」,应该回答:八种依只有一种依一向相应,就是全面是相应的。「谓后边依」,哪一种依呢?就是八种依的最后一种「后边依」。   他和它是相应的,那就是有余涅盘的境界。「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只有「后边依」是全面相应的,「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不是共同的,是不相应的。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者:七摄受事中,除其第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所余名六摄受事应知。   「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者:七摄受事中,除其第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所余名六摄受事应知。」六摄受不相应,七摄受里边那六种不相应。那就是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仆、朋友、眷属,这些都不相应。那是说六摄受事不共相应,「除其第六福业事」,福业事还是相应的。阿罗汉没有入无余涅盘,他在的时候,他为众生良福田,还有福业事这件事。其余六摄受事,他不相应。「及方便作业事,所余名六摄受事应知」,那么这样子,若是他父母在,他有时候也照顾他父母的啊。   与流转依、与障碍依,一向全不相应;与所余依,非相应非不相应。   「与流转依、与障碍依」,障碍依,是魔王的事情。流转依,是有烦恼的凡夫境界。「一向全不相应」,阿罗汉与这件事也是不相应。「与所余依」,剩余的依,「非相应非不相应」。   庚六、结是名依施设安立。   是名依施设安立。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与所余依非相应非不相应者:谓施设依,任持依,苦恼依,适悦依,名所余依。   由彼一切于有余依不定系属,名非相应。然或可得,亦名非不相应。   「与所余依非相应非不相应者:谓施设依,任持依,苦恼依,适悦依,名所余依。」一共是这四个依。「由彼一切于有余依不定系属」,「施设依」是施设「我」、「有情」、「命者」,那是执着有我。阿罗汉是我见己经没有了,所以不决定系属,但是假名我还是有的。「任持依、苦恼依、适悦依」,不决定系属,「名非相应。」「然或可得」,若是阿罗汉入定,还有这件事。所以「任持依」,阿罗汉也要吃饭嘛,也有任持依。「苦恼依」,阿罗汉有时也有不顺心的事情。「适悦依」,禅定的事情也有。但是阿罗汉若是入了无相三昧的时候,那这些事儿都没有了。   上一页||下一页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本地分中无余依地第十七丙十四、无余依地(分二科)丁一、结前生后如是已说有余依地。云何无余依地?   本地分共有十七地,这是最后一地。十七地共分十四科,这个第十四就是「无余依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有余依地」,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云何无余依地」这一句就是生后,生起后面的文。第二科是「正辨地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丁二、正辨地相(分三科)戊一、标当知此地,亦有三相。   有余依地有三相,此无余依地也有三相。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二科列出名字来。   戊二、列一者、地施设安立。二者、寂灭施设安立。三者、寂灭异门安立。   这是列出来三项的名称,下边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地施设安立」。分两科,第一科「征」。   戊三、释(分三科)己一、地施设安立(分二科)庚一、征云何地施设安立?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庚二、释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当知即此无余依地所摄。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   「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就是前面那有余依地。「所除」,所免除的五地一分。   「当知即此无余依地所摄」,就应该明白所除的五地一分即此无余依地所摄。哪五地呢?「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就是这五地。这是第二科「释」。下面第二科是「寂灭施设安立」,前面是解释「地施设安立」,这是第二科「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己二、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庚一、征云何寂灭施设安立?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庚二、标谓由二种寂灭施设安立,如是无余依地。   两种寂灭施设安立此无余依地的。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两种寂灭施设。   庚三、列一、由寂静寂灭故。二、由无损恼寂灭故。   「一、由寂静寂灭故」,这是一种,「二、由无损恼寂灭故」;这是两种寂灭。   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寂静寂灭」。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庚四、释(分二科)辛一、寂静寂灭(分四科)壬一、征云何寂静寂灭?   怎么叫做「寂静寂灭」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壬二、标谓先于有余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今无余依涅盘界中,亦有最胜四种寂静。   「谓先于有余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这是「标」。「谓先于」,就是这位禅师,他以前在有余依地,就是有余涅盘的时候。「获得触证」,他成就了,也就是触证了,就是他那个清净的无分别的智慧,「触证」,接触了四种寂静。「今无余依涅盘界中」,现在这里是无余依涅盘的世界,这里也有最殊胜的四种寂静。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这四种寂静。   壬三、列一、数教寂静。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数教寂静者:谓数不能数故,一切言教不可说故。   「数」这个字有两个解释:一个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个数目;这个数目不能去计算,这是一个解释。第二科解释「数」这个字就当个分别讲;不能用分别心去分别它。为什么「数不能数」呢?「一切言教不可说故」,就是一切的语言文句,就是佛说的这些教法,都不能用这样的教法去说这个无余依的境界,不能。所以叫做「数教寂静」,这是第一个寂静。   二、一切依寂静。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一切依寂静者:谓八种依,名一切依。有余依中或与相应或不相应,今此一切都不相应,故名寂静。   「一切依寂静者:谓八种依」,就是前面有余依涅盘说有八种依,就是:施设依、摄受依、任持依、流转依、障碍依、苦恼依、适悦依、后边依,这八种依叫做一切依。「有余依中或与相应或不相应」,这位圣者在有余依涅盘的时候,或者在八种依里面,有的是相应的,譬如说后边依,这就是相应的。其余的,障碍依、流转依,那就不相应;「或与相应或不相应」。「今此一切都不相应」,今此无余依涅盘呢,对于那八种依完全都是不相应的,所以叫做「寂静」,就是一切依都寂静了,都不能来形容它了。   三、依依苦寂静。   这个「依依苦寂静」怎么讲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依依苦寂静者:有余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与苦恼依非不相应。今此不尔,是名依及依苦寂静。   「依依苦寂静者:有余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你没有入无余依涅盘的时候,你在有余依涅盘的时候,还是有所依身,你这个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的,有这个身体,所以第一个「依」是这个意思。「与苦恼依非不相应」,「依苦」,就是在这个色受想行识上,还是有苦的。你得了有余依涅盘的时候,你有的时候也有苦;有老,有病,你若不吃饭,也是饿得煞,就是这些苦恼,叫做「依依苦」,就这么讲。是名「与苦恼依非不相应」,就是有依,还有依苦。「今此不尔」,现在入无余依涅盘的时候,就不是了,就和有余依涅盘不同了。「是名依及依苦寂静」,依也除灭了,依苦也没有了,所以叫「依依苦寂静」。这是第三个依。   四、依依苦生疑虑寂静。   这个「依依苦」和前面解释法一样。这个「生疑虑」,就是在有余依涅盘的时候,或者是你在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或者说是第四果阿罗汉这个时候,有四个果,这个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还有苦,那么他就疑虑:我将来入无余依涅盘还有没有苦呢?「疑虑」是这个意思。现在说是「寂静」,没有这回事了,没有这个疑虑的。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者:依、谓所依。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静,义如前说。般涅盘时,已得转依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转得内缘自在。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者:依、谓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识。「依所生苦,是名依苦」,这和前面一样解释。「此二寂静」,这个依也寂静了,无色受想行识了;依苦也寂静了,也就是灭了。「此二寂静,义如前说」,这个道理和前面有余依涅盘曾经说了,或者前面第三个寂静也说了,「义如前说」。   「般涅盘时,已得转依」,就是入涅盘的时候,这个「般」中国话就是入,入涅盘的时候。「已得转依」,他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依已经转变了。「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这个「般涅盘时,已得转依」,怎么叫做转依呢?这里解释。「诸净行者」,这一切灭除了见烦恼、爱烦恼的阿罗汉的净行者。   「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他入有余依涅盘的时候,他已经弃舍了一切染污法的种子,染污法种子都是消灭了;这个染污法种子是染污法的所依,就叫做「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这个地方可是有点儿事情,如果说入无余依涅盘了的时候,这在前面有提过,就是阿赖耶识也灭了。阿赖耶识也灭呢,阿赖耶识是一切染污种子的依止处,这就是「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转舍」,转就是舍,弃舍了染污法的种子所依,那就连阿赖耶识也舍了。   「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这个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是有染污法种子,还有善法种子,还有无记法的种子。这个染污法种子的弃舍呢,是要你修四念处观,修无我观。修无我观的时候,虽然不是修法空观,但是也是色受想行识都不见了,就是见到诸法毕竟空性。这个地方我曾经说过,天台智者大师说:这个藏教和通教,这两教的阿罗汉都是见到同样的第一义谛,但是通教是修法空观的,藏教不修法空观,但修无常观、无我观,但是最后所见的第一义谛无差别。现在这个「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就是修观成就的时候,就把这一切染污法种子消灭了。但是这时候是有余依涅盘,阿赖耶识还在,这时候当然不名为阿赖耶识,名为异熟识。   「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你修法空观、我空观,修这个止观的时候,这个善法种子不灭,善法种子不灭的。譬如这个大菩萨他是修胜义空,大乘佛法的止观,灭除一切染污法种子,而他继续栽培的清净无漏的种子继续增长殊胜,这种子不灭,是那样子。现在不是说大菩萨,是说这些阿罗汉,是「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就是它现起的因缘不足了,不具足了。就是入无余涅盘的时候,阿赖耶识也是不见了,这个善法种子它想要现前不行了,不能现前了。「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生起的因缘不具足了。   「转得内缘自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大菩萨,不是阿罗汉。这些大菩萨他是……,就是这个异熟识,阿赖耶识不名为阿赖耶识了,叫做异熟识,到佛的时候叫无垢识,这个识还在。他「内缘自在」,就是他的心,内者心也,他心的活动是大自在的境界,因为他有清净无漏的种子;这个识的现行,心意识的现行依靠这个清净的种子。我们凡夫这个识的现行是依靠那些染污的,或者是善法,或者是无记法,或者是染污法的种子才能现行的,就这是种子现行自在。「义如意地中说」,就是前面这个〈意地〉,「(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若是大菩萨的话呢,他不灭这个识,但是这个有漏的种子灭了,而他这个有漏的身体也灭了,那就是他的清净的法身;或者说是意生身,或者叫化身,就是那个身体是化现的,那不可思议境界。「内缘自在」,其实也就是身自在。「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这句话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我入无余涅盘还有没有苦呢?」有这个顾虑,现在这件事,没有这个顾虑的。   「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句话又一个意思,说是在有余涅盘的时候还有苦,这句话还要解释一下。就是现法中,就是现在有色受想行识这个时候叫「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个果,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果报,这个果报。果报里面前五识和前五根是一致的,那么第六识那就是心,心的苦「永不行故」,这阿罗汉他第六意识是不苦的,就是他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苦的时候,第一刹那前五识是有苦,他不能够拒绝的。但是第二刹那入了定的时候,入了三三昧,入了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这时候是第六识的境界。这个时候这个第六识在三昧里面的时候,那时候那个苦是没有的。「彼果心苦永不行故」,他那个第六识的心那里没有苦的。「永不行故」,永远不活动。那么这地方说出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大菩萨,那么他这个异熟识是不灭,他那个清净识和无分别智的作用是大自在的,这是得内缘自在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有余依涅盘的阿罗汉他前五识有一点苦,但是第六识的时候也是没有苦的。这是第三科「列」,下面第四科是「证」。   壬四、证如说:由无下劣心、能忍受勤苦,彼所趣解脱、譬如灯尽灭。   由于证得阿罗汉了,那他有六恒住的境界,他心里面不忧亦不喜,所以那个下劣心,忧喜的执着心是没有的。「能忍受勤苦」,无论什么苦,他能忍受,他的烦恼是不动的。「彼所趣解脱」,因为他的心就是到了三三昧那种圣人的无分别境界去,解脱了一切苦了。「譬如灯尽灭」,这若入无余涅盘呢,那就像那个灯都灭了。无余涅盘的时候,阿罗汉入无余涅盘,心意识都不现了,所以当然是没有苦的问题。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如说由无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颂,意取后二句证寂静寂灭应知。   「如说由无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颂,意取后二句」,后面这两句。「证寂静寂灭应知」,证明入无余涅盘的时候,他的一切依、苦都寂静了,也都寂灭了,没有这回事情了。这是第一科「寂静寂灭」,这一科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无损恼寂灭」。   分三科,第一科「征」。   辛二、无损恼寂灭(分三科)壬一、征云何无损恼寂灭?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义」。   壬二、释(分三科)癸一、标义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违背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转依所显真无漏界。   什么叫做无损恼寂静?「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这入了无余涅盘以后,与那八种依都是不相应的,没有那回事了。「违背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入无余涅盘的时候,他一切烦恼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转的生起,是相违背的;也没有烦恼的生起,也没有诸苦的流转的生起,这两种都没有。「转依所显」,就是弃舍了色受想行识,这时候显现出来的是「真无漏界」,是真实的,没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了;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真如的境界。这就叫做无损恼寂灭,无损恼寂灭就是这样意思。   癸二、教证(分二科)子一、证离苦如说苾刍永寂灭,名真安乐住。   这下面第二科,第一科是「标义」,标这个无损恼寂灭的义。现在第二科「教证」,就是在佛陀的法语里面来证明这件事,证明这个无损恼寂灭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证离苦」。   「如说」,如佛所说。「苾刍永寂灭」,他永久地没有这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了,完全入于不生不灭了。若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名真安乐住」,这是真实的大自在的境界,没有苦恼了。其实这个没有入无余涅盘,在有余涅盘的时候,他若入三三昧的时候,也就是「烦恼诸苦流转生起」,也是没有这回事,也是「永寂灭」。他入于三三昧,入于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也是这样意思,就是永寂灭的境界,所以那个时候叫做真安乐住。   我们在学习修止观的时候,就说这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在说话。若是……不要说大菩萨,就是阿罗汉他成就三三昧的时候,那不是说话,那就那件事现前了,是这样子。若是我们修三三昧,有一点相应的时候,也会现出来相似的境界,也是「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境界。不过这是相似的,你还是有取着心的,但是那已经了不起了,我感觉已经了不起了。你能有一个相似的三三昧的境界现前,也应该赞叹几句了,应该是赞叹了。   「如说苾刍永寂灭,名真安乐住」,若是你爱着这个身体,爱着这个色受想行识;「哎呀!你骂我一句,我不能忍受,你要给我糖吃才可以」,那这当然是凡夫境界。现在「永寂灭」,是离一切相了,这才是真安乐住。这个科的名称叫做「证离苦」,这时候才能离苦;你有所得不行,有所得就有苦。下面是第二科「证转依」。   子二、证转依又如说言: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   「又如说言」,又如这个经上佛这样说。「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当然这个话是给我们凡夫说的,我们凡夫修四念住、修不净观都修不来,不要说三三昧,都修不来。修不来,佛告诉你,佛就说:「是真实有阿罗汉啊!圣人的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有这个事啊!」你虽然修不来,但是告诉你是有这个事情的,这个圣境是有的。当然这个圣境有,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这个事也是有。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实有无生无起等者:《集论》中说:何故此灭复名无生?离续生故。何故此灭复名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何故此灭复名无作?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   (集论五卷十五页)又云:何故此灭复名无为?离三相故。(集论五卷十四页)此说无生、无起、无作、无为、皆应准释。胎卵二生托生以后,身分圆满仍未出时,名等生起。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二页)今谓此灭,说名无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义说名实有,简彼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说名有故。   「实有无生无起等者」,这怎么讲呢?「《集论》中说」,《阿毘达磨集论》是无着菩萨造的,那上面解释。「何故此灭复名无生」,这个无余涅盘的离一切相的境界,怎么叫做无生呢?「离续生故」,我们在没得圣道的时候,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相续不断的。若是入了无余涅盘的时候,「离续生故」,就再也不相续生了;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永久地寂灭了,不生,这个意思。   「何故此灭复名无起」,又名之叫做「无起」,是「永离此后渐生起故」。这个生是色受想行识一刹那间现起的,叫做生。什么叫「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它要逐渐逐渐地增长广大,那么叫做起。初一刹那叫做生,后一刹那以后逐渐地生起,叫生起。现在说也没有这回事,在无余涅盘里面那个寂灭相也没有生、也没有起。   「何故此灭复名无作」呢?这个寂灭相怎么叫做无作呢?「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就是诸业的依止处、烦恼的依止处,那什么是依止处?就是心嘛!我们的阿赖耶识就是业力的依止处,和烦恼的依止处。现在你入于无余涅盘了的时候,这个无余涅盘不作你现在诸业,就是将来你已经不造业了。过去造的业,它也不作这个业的依止处,也不作烦恼的依止处,不作依止处,所以叫做「无作」,「无作」是这个意思,这么讲。「(集论五卷十五页)」,这个文在那里。   「又云:何故此灭复名无为?离三相故」,这还是《集论》上的话,这是「(集论五卷十四页)」说的。此灭叫做无为,是什么意思?「离三相故」,它远离了生、住、灭的三相;这里没有生,也没有住、灭,生、住、灭都不可得。有生、住才有灭,现在无生也就无灭。「此说无生、无起、无作、无为、皆应准释」,现在无余依地这一段文,就准照那《集论》的解释,准照那个来解释就可以了。   「胎卵二生托生以后」,胎和卵的这两种众生,他们初开始在托生的时候,「托生以后」。「身分圆满」,他那个身体各部份都圆满了。「仍未出时」,但是还没有出胎,也没有出卵,这个时候名叫做「等生起」。「由遍满义,是等义故」,「等」这个字的意思是遍满的意思叫做等。「等生起」,就是还没有出卵、出胎的时候叫做「等生起」。这个文上说是「无等生起」,就是没有那个等生起,也是没有生,也没有起,没有作,也没有为,也没有那个等生起。也有人解释这个无为的境界是没有与它相等的,叫做无等。「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二页)」,在那里说的。   「今谓此灭,说名无等生起」,现在这里说这个灭,叫做「无等生起」。「如是一切」,这下面都是,这一段文都叫做「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   「由第一义说名实有,简彼有生」,这个「实有」怎么讲呢?就指第一义是实有的,这个第一义的无为法它叫实有。这个实有这里边没有生、没有起、没有作、没有为、没有等生起,这么意思。「简彼有生、有起」,简就是拿掉它,就是不要它。这里没有,简别,没有那个有,也没有生。「简彼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把那个挑出去,不要,来安立这个无为的实有。「彼唯世俗,说名有故」,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那是世俗谛的安立,叫做有;现在这个第一义谛就不是那个有,它是实有。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由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故我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是第二科「证转依」。「若当无有」,若是这位修行人他成功了,他将来,「当来」,没有有、没有生、没有起、没有作、没有为、没有等生起,他将来没有这回事。「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个「我终」,以后不会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回事,不说这回事的。那要怎么说呢?「由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故我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这个修行人他是能得到那个无余涅盘的境界,所以我现在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才会这么说的。那个意思就是说:你有因就有果,我说的话是真实的;说这个人会得涅盘,是得涅盘。这个文就是应该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七九页: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等者:此中义显若于未来当入涅盘,即于现法不说有永出离。   由现法中入般涅盘,是故亦说有永出离。由是证知有此寂灭。   「若当无有无生无起等者:此中义显若于未来当入涅盘」的话呢,「即于现法不说有永出离」,你当入无余涅盘叫做有永出离。你现在没有入无余涅盘,那么就不说你有永出离,是这个意思。「由现法中入般涅盘」,由于这位圣者他现在就能入无余涅盘。「是故亦说有永出离」,是有这回事。「由是证知有此寂灭」,从这里可以证明这个寂灭是有的,就是是有修行人能成就这件事的。   癸三、显意(分二科)子一、标寂灭世尊依此密意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是谓寂灭。   这是第三科「显意」。第一科是「标义」,第二科是「教证」,第三科是「显意」,显这段文的用意。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寂灭」。   「世尊依此密意」,这个「密意」就是深密的意思,这个佛的心意你不容易明白。佛这么说这段佛法,他那个用意你不容易明白。「说言甚深」,这个佛的心意太深了,是太「广大、无量、无数」的,这就叫做「寂灭」。这是标这个寂灭,下面解释经名字,也就是解释这个寂灭。分四科,第一科「甚深」。   子二、释经名(分四科)丑一、甚深由于此中所具功德,难了知故,名为甚深。   由于在这个无余涅盘里边,也就是这个真如里边,它里边的功德你很难明白的,所以叫做「甚深」,这个「甚深」这么讲。下面第二科是「广大」。   丑二、广大极宽博故,名为广大。   这个道理是宽博,所以叫做「广大」。第三科是「无量」。   丑三、无量无穷尽故,名为无量。   这个境界没有穷尽的时候。我们虽然很爱着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但这个东西它不能长久,它终究是要灭了,有穷尽。但是这个圣者入无余涅盘的境界是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叫做「无量」。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是「无数」。「无数」分三科,第一科「总标」。   丑四、无数(分三科)寅一、总标数不能数,无二说故,名为无数。   就是这个数,用这个数字不能去形容它的,因为什么呢?「无二说故」,没有差别的说法;若有差别,就可以数一二三四五了。所以叫做「无数」。   《披寻记》一六七九页: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谓此涅盘所具功德唯内所证不可思议,名难了知。又佛菩萨无住涅盘摄所有灭。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乐事故,名极宽博,及无穷尽。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二说。由是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这句话,「谓此涅盘所具功德唯内所证」,唯独那个圣者他的心智所证悟的,是「不可思议,名难了知」。「又佛菩萨无住涅盘摄所有灭」,前面说阿罗汉,现在说佛菩萨他那个无住涅盘,他也不住无余涅盘,也不住有余涅盘,也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佛菩萨无住涅盘摄所有灭」,也具足了一切无为的功德。「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乐事故」,那怎么回事呢?这个究竟怎么讲呢?   「以常安住」,因为佛菩萨的大悲心,他常安住在「一切有情利乐事」,在这上度化众生,就不住在无为的;度化众生而无众生可度,又不住在有为,所以「利乐事故」,这叫做「极宽博」,就是广大,利益众生的事情非常广大的。那么这个「宽博」还是在有为这上面说的,说宽博。「及无穷尽」,就是这个境界,利益众生这个事,一切有情利乐事,在这上他没有穷尽的时候,就是那个大悲心没有穷尽的时候。   「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二说」,一切言说的戏论你不能去形容它的,所以叫做无二说。「由是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   寅二、别释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谓有、非有,不可说故;即色、离色,不可说故;即受、离受,不可说故;即想、离想,不可说故;即行、离行,不可说故;即识、离识,不可说故。   「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这是第二科「别释」,前面第一科是「总标」,「数不能数,无二说故,名为无数」,这是个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   「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谓有、非有,不可说故」,因为这个真如的境界离一切相,那里面没有名言,所以你不可以说,你没有办法去讲,去分别、思惟、去言说的。也不可以说有,也不可以说非有。你不可以说有,它离一切相故,不可以说有。   但是它又能广度众生,所以不可以说非有。「即色、离色,不可说故;即受、离受,不可说故;即想、离想,不可说故;即行、离行,不可说故;即识、离识,不可说故」,就是即色受想行识、离色受想行识都是不可说的。它是离一切相,你不可以说它是色受想行识;但是它又能现色受想行识广度众生,所以也不可以说即、也不可以说离。   寅三、显义所以者何?由此清净真如所显,一向无垢。   「所以者何」,这是第三科「显义」,前面解释这个不可说,这下面解释显其义。「所以者何?由此清净真如所显,一向无垢,是名无损恼寂灭」,究竟怎么回事呢?「由此清净真如所显」,就是这个大阿罗汉,或者这些大菩萨,那个无住的境界,这是清净真如所显,是所显现的。他修行了多久,最后所显现的是清净真如的境界,不是有为法的虚妄分别的境界,一向是没有垢染的,「一向无垢」。   壬三、结是名无损恼寂灭。   第三科结束。这个无损恼寂灭,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现在第三科结,结束。   庚五、结如是二种,总说为一寂灭施设安立。   这是第五科叫做「结」,就是「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最后是「结」。   「如是二种」,就是寂静寂灭与无损恼寂灭,就是这两种。这两种总合而为一,叫做「寂灭施设安立」,这样意思。   己三、寂灭异门施设安立(分四科)庚一、征云何寂灭异门施设安立?   这是第三科。这无余依地就是用三个安立:一个地施设安立,一个寂灭施设安立,第三就是「寂灭异门施设安立」,这是第三个解释。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寂灭异门施设安立」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庚二、标当知此中寂灭异门,有无量种。   这是「标」。当知道此中的寂灭。「异门」就是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立场来说这个寂灭,那就有无量种的差别。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分两科,第一科是「别举」,别别地举出来它的异门。第二科是「略摄」。   庚三、列(分二科)辛一、别举谓名为常、亦名为恒、亦名久住、亦名无变、亦名有法、「谓名为常、亦名为恒」,这是第三科列出来异门。又分两科,第一科「别举」。   「谓名为常」,这个寂灭又名之为常,又名之「为恒」,又名为「久住」,亦名为「无变」,亦名叫做「有法」。这是说出来五门。   《披寻记》一六八○页:   谓名为常至亦名有法者:当知此翻诸行五无常性而得此名。云何为五?谓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义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与彼相违,如其次第应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谓名为常至亦名有法者:当知此翻诸行五无常性而得此名」,这里这五个名字是翻过来诸行五种无常性而得到这个名字的。就是那个无常的五个名字翻过来,就称这五种名字,这么意思。「云何为五?谓无常性」,这个无常有五个名字,哪五个呢?「谓无常性」的名字,「无恒性」一个名字,「非久住性」一个名字,「不可保性,变坏法性」,就是这五个名字。这五个名字的「义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在那里解释。「与彼相违,如其次第」,与彼无常的五个名字相违反的,如五无常名字的次第,「应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这样解释。那个五个无常的名字,第一个是无常性,就是「刹那刹那坏故」,叫做无常。这个无常就是刹那无常的意思。   「自体系属有限住寿故」,故名无恒。这个「无恒」怎么讲呢?其实什么叫做恒呢?「自体系属有限住寿」,就是那件事的体性,它系属于有限的存在,有限度的时间可以存在。它的体性,虽然是刹那刹那灭,但是它可以存在五千年,它可以存在一万年。那么这个一万年,就是它有限的存在的时间,这个就是恒。就比那个刹那长了嘛!所以叫做恒。但是这个五千年和一万年终究也是要完了,要结束,还是无恒,这么讲。或者刹那无常,叫做无常;那个是一期无常,所以叫做无恒。就是一个叫无常,一个叫无恒。   这个第三个是「久住」,什么叫做「久住」呢?「外事劫后决定无住,故非久住」,这个「外事」,前面说是我们的生命体,现在是「外事」,所居住的山河大地。这个山河大地它住应该是二十个中劫。在前面,在〈意地〉说到这个劫,一增一减说是一中劫,一增一减是中劫,二十个中劫算是一个住劫。成、住、坏、空;一个住劫是二十个中劫。成、住、坏、空,成也是二十中劫,住、坏、空都是二十个中劫,都可以这么说。成、住、坏、空,算是一大劫。那么现在这里说是「外事劫后决定无住」,就是二十个中劫,应该是这么说。「外事劫后」,就是外边居住的山河大地,二十个劫以后,决定是结束了,那么这是非久住。本来是久住,但是它也结束了,是非久住。   这个第四「亦名无变」。这个「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在无常里面,这个第四个是指我们的正报。这个寿量,你应该活一千岁吧,但是还没有到一千岁,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缘把你的生命就破坏了,还没有到时候就死掉了,这叫做不可保。而这个地方叫做无变,那个名字不太一样,这是第四。   第五个呢,「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就是人的生命,终究你会活了一千年,或者活了两千年。你这么多的时间里边,不能说决定是安乐的,那也叫做是变坏法,是可破坏的。现在说这个寂灭和这个无常是相反的,所以就叫做常,不是那个刹那,亦名为恒、亦名久住、亦名无变、亦名有法,就和那个无常是相反的,是这个意思。这一共是五个名称,那就和那个无常是相反的,那这个是常住的了。这个无余涅盘这个寂灭,没有那个刹那无常,也没有那个一期无常,没有那个无常的境界,都没有。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隐、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无转、亦名无垢、亦名难见、亦名甘露、亦名无忧、亦名无没、亦名无炽、亦名无热、亦名无病、亦名无动、亦名涅盘、这里是二十个名字。前面是五个,这是二十个。这个名字怎么解释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六八○页:   亦名舍宅至亦名涅盘者:此中诸名,多分与《集论》同,少分有异,然义可知,如彼应释。如《集论》说:何故此灭复名舍宅?无罪喜乐所依事故。何故此灭复名洲渚?三界隔绝故。何故此灭复名弘济?能遮一切大苦灾横故。(此名救护,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归依?无有虚妄,意乐方便所依处故。何故此灭名胜归趣?能为归趣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此名所趣,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安隐?离怖畏住所依处故。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此名淡泊,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乐事?第一义乐事故。(此名善事,名别义同。   由胜义乐说名胜义善故。)何故此灭名趣吉祥?为证得彼,易修方便所依处故。   何故此灭复名不转?永断诸趣差别转故。何故此灭复名无漏?永离一切烦恼魔故。(此名无垢,名别义同。)何故此灭复名难见?超过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灭复名甘露?离蕴魔故。何故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无忧,名别义同。忧寂静故。)何故此灭名不卑屈?离三爱故。(此名无没,名别义同。不没三爱中故。)何故此灭名无炽然?永离一切愁叹忧苦诸恼乱故。何故此灭名无热恼?永离一切烦恼热故。何故此灭复名不动?永离一切散动故。何故此灭复名涅盘?无相寂灭大安乐住所依处故。   「亦名舍宅至亦名涅盘者:此中诸名,多分与《集论》同,少分有异,然义可知」,这个道理还是可以明白的。「如彼应释」,如《集论》所解释的就好了,就可以懂了。「如《集论》说:何故此灭复名舍宅」,这和这里的名字一样。「无罪喜乐所依事故」,无罪就是没有苦恼,没有苦恼而心里面是喜乐的,这个喜乐的依止处,所以叫做舍宅。就是这个寂灭是个舍宅,是个喜乐的住处,是这么个意思。如果说一个隐语,你到一个地方去,那位大德问:「你在什么地方住?」那这个地方可深可浅,就是可深可浅。问:「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这句话也是可深可浅。佛的名字叫如来,他这意思也就是这个意思,可深可浅的,就是这样意思。这地方是舍宅,什么叫做舍宅呢?「喜乐所依事故」,就是第一义谛的寂灭境界是你的安乐处,这个意思,是你应该住的地方。若是这样讲呢?我们平常完全是在虚妄分别、在贪瞋痴这里,在色受想行识这里、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就这是我们的住处。若是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一切法是寂灭相,这些住处不可得,就是以寂灭为住处了,这是一个意思。   「何故此灭复名洲渚」,这洲渚是什么意思呢?「三界隔绝故」,这个洲渚实在就是大水里面一个岛,叫做洲渚。「三界隔绝故」,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同它隔绝了,你不在那里住了,就是这个意思。   「何故此灭复名弘济」,这个地方叫救护,怎么叫做弘济呢?「能遮一切大苦灾横故」,这个寂灭的境界能够保护你,能遮止一切的大苦恼,这个灾难的威胁,能够消除这些事情,能消除这些苦恼,所以叫做救护,也就叫做弘济。那个《集论》上叫做弘济,这里说救护;救护,使令你得到一个安全的住处。「(此名救护,名别义同)」,《集论》上名字叫弘济,这里说救护,名字不同,那个义是一样的。   「何故此灭复名归依」,这个寂灭境界叫做归依,这个归依是什么意思呢?「无有虚妄,意乐方便所依处故」,这个地方没有虚妄,虚妄就不是归依处了,这个是「意乐方便所依处故」,这个意乐就是你的愿望,你想要得涅盘,你想要得无生法忍,想要得圣道,想见第一义谛,这个意乐是愿。方便是行动;你有这个愿,你就修学戒定慧,以戒定慧的方便到第一义谛那里去,这叫做方便。意乐是愿,方便是行;愿、行所依处故。这个寂灭是你的依止处,愿也是到这里,行也是到这里,愿行的依止处。   「何故此灭名胜归趣」,这个地方叫「所趣」。「何故此灭名胜归趣?能为归趣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能为归趣」,这个地方这个寂灭是你所向往的地方,你想要到那个地方,就是这里。这个地方是「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这个「最胜」,最殊胜的;这个圣人的境界就是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就是指这个地方说的,就是你所归趣的地方,是所依处。「(此名所趣,名别义同)」。   「何故此灭复名安隐」呢?「离怖畏住所依处故」,到那个地方以后就没有恐怖了,这是无恐怖的依止处,所以叫做「安隐」;若有恐怖就不安隐了。   「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这个地方叫做淡泊。「诸利益事所依处故」,对于你有利益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所以也就是清凉。「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此名淡泊,名别义同)」。   「何故此灭复名乐事?」这个地方说善事。「第一义乐事故」,就是胜义这个地方,这是我们大智慧人所最欢喜的地方,欢喜的事情,此名叫做善事,善事也就是乐事,「名别义同」。「由胜义乐说名胜义善故」,由胜义这个地方是快乐的,所以就是胜义的善,叫做胜义善。   「何故此灭名趣吉祥」,这里叫吉祥,何故此灭叫做趣吉祥呢?「为证得彼,易修方便所依处故」,就是为了证得彼吉祥,彼第一义谛。「为证得彼,易修方便」,你证得彼,有一个易修的方便,就是闻思修了,也就是戒定慧。因为你若学习到一个高的程度的时候,这个戒定慧的修行不是难事,所以「易修方便所依处故」,是依止处,以此为依止处的。   「何故此灭复名不转」,这个地方叫无转。「永断诸趣差别转故」,你若到了这个胜义谛的时候,你不会在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里面流转生死了,没有这个流转,所以叫做「不转」。   「何故此灭复名无漏」,什么叫无漏呢?「永离一切烦恼魔故」,所以叫做无漏。就是我们内心里面这些烦恼,就叫做烦恼魔;远离了这些事情,所以就是没有漏了。「此名无垢」,这里说,「名别义同」,垢就是漏。   「何故此灭复名难见?超过肉眼天眼境故」,这个诸法寂灭相又名之为叫做难见,是超过了肉眼的境界,也超过了天眼的境界,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所以是不容易见到。   「何故此灭复名甘露?离蕴魔故」,离开了色受想行识这种苦恼的境界,就像人得到甘露似的。   「何故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不是说是得无余涅盘,在有余涅盘的时候,你的清净心在三三昧里边,这一切苦都不活动了,所以叫做寂静。若苦就不寂静了。「此名无忧」,这也叫做无忧。「名别义同」,无忧就是寂静,有忧的时候心就不寂静了;无忧,心就寂静。「忧寂静故」,忧没有了,忧停下来了,所以叫寂静。   「何故此灭名不卑屈?离三爱故」,这个卑屈就是爱的意思,不卑屈就是不爱的意思。什么叫爱呢?离三种爱,欲爱、色爱、无色爱,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爱。远离这个爱,就是不卑屈的意思,「离三爱故」。「此名无没」,但是在《集论》上叫做不卑屈,「名别义同」。「不没三爱中故」,不没就是不陷没在三爱中。   「何故此灭名无炽然?永离一切愁叹忧苦诸恼乱故」,心里有忧愁、有悲叹,有忧苦诸恼乱故,叫做「炽然」。现在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叫「无炽然」。   「何故此灭名无热恼?永离一切烦恼热故」,烦恼是热,没有烦恼叫「无热恼」。   「何故此灭复名不动」,怎么叫做不动呢?「永离一切散动故」,有烦恼就是散动。   「何故此灭复名涅盘?无相寂灭大安乐住所依处故」,涅盘这里是没有相的,是一切相都寂灭了的,是个大安乐住的地方,所以叫做「涅盘」。   这个地方差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个「无病」,「亦名无热、亦名无病」,这个地方没有解释这个病,但是意思也是一样,没有烦恼病。   亦名永绝一切戏论。   这个寂灭相,这个寂灭这里也叫做「永绝一切戏论」。   《披寻记》一六八一页:   亦名永绝一切戏论者:谓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   这个「异不异」,即色受想行识、离色受想行识都是「异不异」,现在不可以这么讲。「死后当有」,死后还有没有,「或当无等」,这都是戏论。现在这个寂灭相,入无余涅盘的寂灭相,「一切戏论不能说故」,所以叫做「永绝一切戏论」。   辛二、略摄如是等类,应知说名寂灭异门。   前面是「别辨」,现在「略摄」。这么多的异门,这么多的假名,这么多的名称,应知说名叫做寂灭的异门;就是寂灭,但不同的名字去解释。这是第二科「略摄」,下面第四科。   庚四、结是名寂灭异门施设安立。   这个不同的解释,施设不同的名字,这么多的名字安立在寂灭这个地方,名别而义同,这是「寂灭异门施设安立」。这个也就告诉我们,涅盘那个地方是安乐处,能远离一切苦恼、能远离一切怖畏;让我们知道,我们不到涅盘的时候,你在人间也好,在天上也好,都是苦恼、都是怖畏的地方。   我们蒙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的加被,我们今天讲完了第五十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本地分竟上一页||最终页 1
本文档为【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1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37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1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9
浏览量: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