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化工原理800例第五章传 热

化工原理800例第五章传 热

举报
开通vip

化工原理800例第五章传 热第五章 传 热 一、基本知识 1.下列关于传热与温度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①绝热物系温度不发生变化 ②恒温物体与外界(环境)无热能交换 ③温度变化物体的焓值一定改变 ④物体的焓值改变,其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2.下列关于温度梯度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①温度梯度决定于温度场中的温度分布 ②温度场中存在温度梯度就一定存在热量的传递 ③热量传递会引起温度梯度的变化 ④热量是沿温度梯度的方向传递的 3.传热的目的为。 ①加热或冷却 ②换热,以回收利用热量...

化工原理800例第五章传  热
第五章 传 热 一、基本知识 1.下列关于传热与温度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①绝热物系温度不发生变化 ②恒温物体与外界(环境)无热能交换 ③温度变化物体的焓值一定改变 ④物体的焓值改变,其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2.下列关于温度梯度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①温度梯度决定于温度场中的温度分布 ②温度场中存在温度梯度就一定存在热量的传递 ③热量传递会引起温度梯度的变化 ④热量是沿温度梯度的方向传递的 3.传热的目的为。 ①加热或冷却 ②换热,以回收利用热量 ③保温 ④萃取 4.根据冷、热两流体的接触方式的不同,换热器包括( )等类型。 ①直接混合式 ②蓄热式 ③间壁式 ④沉降式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为。 ①热传导(简称导热) ②对流传热 ③热辐射 ④相变传热 6.下列有关导热系数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导热系数λ是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宏观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②导热系数λ的大小是当导热温差为l℃、导热距离为1m、导热面积为lm2时的导热量,故λ的大小表示了该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λ愈大,导热越快 ③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数值最大,固体非金属次之,液体较小,气体最小 ④大多数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大多数非金属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⑤金属液体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液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液体中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般情况下,溶液的导热系数低于纯液体的导热系数 ⑥气体的导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通常压力下,导热系数与压力变化的关系很小,故工程计算中可不考虑压力的影响 7.气体的导热系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 ①T升高,λ增大 ②T升高,λ减小 ③T升高,λ可能增大或减小 ④T变化,λ不变 8.空气、水、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 l、λ2、λ3,其大小顺序。 ①λl>λ2>λ3 ②λl <λ2<λ3 ③λ2>λ3>λl ④λ2<λ3<λl 9.水银、水、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l、λ2、λ3其大小顺序为。 ①λl>λ2>λ3 ②λl <λ2<λ3 ③λl >λ3>λ2 ④λ3>λl >λ2 10.下列比较铜、铁、熔化的铁水三种物质导热系数的大小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铜的导热系数最大,铁水的最小 ②铁水导热系数最大,铁的最小 ③铜的导热系数最大,铁的最小 ④铁的导热系数最大,铁水的最小 11.对于通过多层壁的定态导热过程而言,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传热推动力和热阻是可以加和的,总热阻等于各层热阻之和,总推动力等于各层推动力之和 ②哪层热阻大,哪层温差大;反之,哪层温差大,哪层热阻一定大 ③通过每层壁面时热量均相等 ④温差确定后减少阻力就可强化传热,可通过减少壁厚或增加导热系数和平壁面积来达到 12.多层平壁定态热传导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①成正比 ②成反比 ③没关系 ④不确定 13.对由三层平壁组成的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而言,若三层的传热推动力⊿t1>⊿t2>⊿t3,则三层平壁的传热阻力R1、R2、R3之间的关系为。 ①R1>R2>R3 ②RlR3>R2 ④R2>R1>R3 14.双层平壁稳定热传导,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t1和△t2,若△tl>△t2,则λl和λ2的关系为。 ①λl<λ2 ②λl>λ2 ③λl=λ2 ④无法确定 15.由厚度都相同的平壁组成的三层平壁而言,若λl >λ2>λ3,则热阻Rl、R2、R3之间的关系为。 ①Rl>R2>R3 ②RlR3>R2 ④R3>R1>R2 16.通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图5-1所示,由该图可判断( )导热系数最大。 ①第一层 ②第二层 ③第三层 ④不能断定 图5-1 17.据上题图,若比较第一层的热阻Rl与第二、三层的热阻(R2+R3)的大小,则正确的是。 ①Rl>(R2+R3) ②R1<(R2+R3) ③R1=R2+R3 ④无法比较 18.对于三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而言,若Q1、Q2、Q3为从内向外各层的导热量,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①Ql>Q2>Q3 ②Q3t1-t2 ②T1>T2,T1-T2>t1-t2 ③T1t1-t2 ④⑴、⑵、⑶以外的其他判断 20.由傅里叶定律,可以定义出对流传热系数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以定义出对流传热系数α。对于λ及α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λ和α皆为物质的热物理性质 ②λ和α具有相同的因次 ③α和λ不一样,仅λ为物质的热物理性质 ④α和λ不一样,仅α为物质的热物理性质 21.传热中的相似准数有努塞尔准数Nu、雷诺准数Re、普朗特准数Pr、格拉斯霍夫准数Gr,大空间内无相变的自然对流传热现象可由其中的( )来描述。 ①Re、Pr、Gr ②Pr、Gr、Nu ③Nu、Re、Pr ④Nu、Re 22.设水在一圆直管内呈湍流流动,在稳定段处,其对流传热系数为αl;若将水的质量流量加倍,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此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2与α1。的关系为。 ①α2=αl ②α2=2αl ③α2=20.8αl ④α2=20.4αl 23.下列准数中反映的物体物性对对流传热影响的是。 ①Nu ②Re ③Pr ④Gr 24.下列准数中反映自然对流对对流传热影响的是。 ①Nu ②Re ③Pr ④Gr 25.下列准数中反映流动状态和湍流程度对对流传热影响的是 ①Nu ②Re ③Pr ④Gr 26.对于对流给热过程的准数关联式 Nu=f(Re,Pr,Gr)而言,根据不同情况可作 适当简化。 (1)当流体的流动是属强制对流时,可忽略上述准数关联式中的 。 (2)当只是在自然对流状态下进行传热时,可忽略上述关联式中的 。 ①Nu ②Re ③Pr ④Gr 27.有关特征尺寸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特征尺寸是指对给热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几何尺寸 ②对管内强制又寸流给热,若为圆管,特征尺寸取管径d;如非圆形管,通常取当量直径de,de=4×流动截面积/润湿周边长 ③对大空间内自然对流,因加热面高度对自然对流的范围和运动速度有直接的影响,故取加热(或冷却)表面的垂直高度为特征尺寸 28.下列有关定性温度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选用的用以确定流体物性参数的温度称为定性温度 ②有时可用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作为定性温度 ③有时可用流体进出温度的平均值和壁面平均温度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定性温度 ④如何选取定性温度取决于建立关联式时所用的方法 29.对由外管内径dl,内管外径为d2组成的套管而言,其传热当量直径为。 ①(d12-d22)/d2 ②(d12-d22)/d1 ③(d12-d22)/2 ④(d12-d22)/4 30.对由外管内径dl,内管外径为d2组成的套管而言,按润湿周边计算而得的当量直径为。 ①(dl+d2)/2 ②dl+d2 ③dl-d2 ④d2-dl 31.换热器中任一截面上的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指。 ①两流体温差度(T-t) ②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差(t2-t1) ③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差(T2-T1) ④液体温度和管壁温度差(T-Tw)或(tw-t) 32.液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α与雷诺准数Re的几次方成正比,其中n的值为。 ①0.5 ②0.8 ③1 ④2 33.对低于或高于环境温度下操作的化工设备和管道常需要保温,下列见解中正确的是。 甲:无论保温层厚薄,只要加保温层,设备和管道与环境的热交换必定减少,保温效果总是好的。 乙:保温层加厚,热量(或冷量)就不易从设备和管道散失,经济上总是划得来的。 ①甲对t ②乙对 ③甲、乙均不对 ④甲、乙均对 34.用电炉将一壶水自常温加热至沸腾,继而加热使水蒸发。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水从加热到沸腾再到蒸发,全过程均为不稳定传热 ②上述全过程为稳定传热 ③水在汽化之前的加热过程为不稳定传热,水的蒸发过程接近稳定传热 ④水的加热过程为稳定传热,蒸发过程则是不稳定传热 35.工业生产中,沸腾传热操作应设法保持在。 ①自然对流区 ②泡核沸腾区 ③膜状沸腾 ④过渡区 36.对于大容积饱和沸腾过程,下列强化沸腾装置效率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中有效的是。 甲:提高热源的功率。 乙:向沸腾液体中加入某种降低沸腾液表面张力的添加剂。 丙:使液体受热表面粗糙化。 ①甲、乙措施不一定能起作用 ②乙、丙措施不一定能起作用 ③丙、甲措施不一定能起作用 ④甲、乙、丙都不一定能起作用 37.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是依据( )现象来考虑的。 ①核状沸腾及膜状冷凝 ②膜状沸腾及膜状冷凝 ③核状沸腾及滴状冷凝 ④膜状沸腾及滴状冷凝 38.有关液体沸腾给热论断中正确的有。 ①液体沸腾给热属于有相变的给热过程 ②液体沸腾给热的主要特征是液体内部有气泡产生 ③液体沸腾给热时,气泡的生成和脱离对紧贴加热表面的液体薄层液体产生强烈的扰动,使热阻大大降低,故沸腾给热的强度大大高于无相变化的对流给热 ④根据大容积饱和沸腾曲线,可将整个过程分为表面汽化阶段、核状沸腾阶段和膜状沸腾阶 ⑤核状沸腾具有给热系数大、壁温低的优点;膜状沸腾具有给热系数小、壁温高的特点,故为了安全高效运行起见,工业沸腾装置应在核状沸腾下操作 ⑥采用机械加工或腐蚀的方法将金属表面粗糙化,或在沸腾液体中加入某种少量的添加剂(如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等)改变沸腾液体的表面张力,均可强化沸腾给热 39.有关蒸气冷凝给热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蒸气冷凝给热是有相变的给热过程 ②纯物质饱和蒸气在冷凝给热时汽相不可能有温度梯度,即汽相内不存在任何热阻 ③蒸气冷凝给热时其冷凝给热的热阻几乎全部集中于冷凝液膜内 ④工业上通常用饱和蒸气作为加热介质的原因有二:一是饱和蒸气有恒定的温度,二是它有较大的给热系数 ⑤冷凝液在壁面上的存在和流动方式有两种类型:膜状和滴状 ⑥尽管滴状冷凝的给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的给热系数大5倍~l0倍,但工业冷凝器的设计都是按膜状冷凝考虑的 ⑦蒸气冷凝给热时,如果存在不凝性气体,则过程的冷凝给热系数必下降,为减少不凝气体的不良影响,都设有排放口,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 ⑧当蒸气速度较大时,有必要考虑流速对给热系数的影响 ⑨对于垂直壁面,在其上开若干纵向沟槽使冷凝液沿沟槽流下,或沿垂直壁装若干条金属丝,都可强化冷凝给热 40.在通常操作条件下的同类换热器中,设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为αl,水的对流 传热系数为α2,蒸气冷凝的传热系数为α3,则。 ① αl>α2>α3 ②α2>α3>αl ③α3>α2>αl ④α2>αl>α3 41.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有。 ①任何物体,只要其绝对温度不为零度,都会不停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同时,又不断吸收来自外界其他物体的辐射能 ②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无须任何介质 ③当外界的辐射能投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将会发生吸收、反射和穿透现象 ④一般来说,固体和液体不允许热辐射透过,而气体则对热辐射几乎没有反射能力 ⑤物体的黑度不单纯是颜色的概念,它表明物体的辐射能力接近于黑体的程度 ⑥任何实际物体只能部分地吸收投入其上的辐射能,并且对不同波长的辐射能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42.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从理论上讲,固体可同时发射波长为从0→∞的各种电磁波 ②吸收率等于l的物体称为黑体 ③黑体的辐射能力,即单位时间单位黑体表面向外界辐射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服从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Eb=δ0T4 ④对各种波长辐射均能同样吸收的理想物体称为灰体,并且同一灰体的吸收率与其黑度在数值上必相等,这表明物体的辐射能力越大其吸收能力也越大,即善于辐射者必善于吸收 ⑤计算两黑体间辐射传热的关键是角系数西Ф1和Ф2的求取。对于相距很近的平行黑体平板,若两平板的面积相等且足够大,则Ф1=Ф2=1 ⑥影响固体辐射传热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几何位置、表面黑度及辐射表面之间的介质等 43.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①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②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③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44.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热负荷决定于化工工艺的热量衡算 ②传热速率决定于换热设备、操作条件及换热介质 ③热负荷是选择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的依据 ④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由传热速率确定 45.下列有关传热方面论断正确的是。 ①在定态条件下,串联传热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具有加和性 ②对于串联传热过程而言,原则上减少任何环节的热阻都可提高传热系数,增大传热过程的速率,但若存在最大热阻的控制步骤时,在考虑传热强化时,必须着力减少控制步骤的热阻 ③当流体并流或存在相变化时,传热基本方程式仍然适用 ④当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相同时,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动力总是大于并流,因而传递同样的热流量,所需的传热面积较小 ⑤对于热敏性物料或某些高温换热器而言,一般采用并流操作,这是因为并流操作可避免出口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或避免逆流高温操作因冷却流体的最高温度t2和T1集中在一端,将使该处的壁温升高特别多,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⑥在用工业用水作为冷却剂时,冷却用水出口温度t2不宜过高(一般不高于45℃),这是因为工业水中含有许多盐类(主要是CaC03、MgC03、CaS04、MgS04等),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出口温度太高,盐类折出,将有导热性能很差的垢层生成,从而恶化传热过程 ⑦在可能的情况下,传热过程中管内、管外部必须尽量避免层流状态 图5—2 46.在将并流操作的换热过程改为逆流操作时,若调节冷热流体流量,控制它们各自的温度改变仍和并流操作时一样(见图5—2)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甲:两种操作的平均换热温差相同。 乙:两种操作的设备换热能力相同。 丙:两种操作的设备传热系数相同。 ①甲、乙 ②乙、丙 ③丙、甲 ④甲、乙、丙 47.间壁二侧流体的传热过程αl、α2值相差较大(αl<<α2),K值总是接近( )那侧的。 ①αl ②α2 ③难以确定 48.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气温度 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①甲、乙均合理 ②甲、乙均不合理 ③甲合理、乙不合理 ④乙合理、甲不合理 49.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有。 ①夹套式 ②喷淋式 ③套管式 ④管壳式 ⑤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50.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的不同,管壳式换热器又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①固定管板式 ②浮头式 ③V型管式 51.强化管式换热器包括有 。 ①翅片管 ②螺旋槽纹管 ③缩放管 ④静态混合器 ⑤折流杆换热器 52.在管壳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流动通道可依据以下原则中的( )选择。 ①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液体宜走管程,因管内清洗方便 ②腐蚀性流体宜在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到腐蚀 ③压强高的流体宜在管内,以免壳体承受压力 ④饱和蒸气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气较清净,给热系数与流速无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⑤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以便于散热 ⑥若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要使传热系数较大的流体走壳程,以使管子和壳体的温度较为接近,减少热应力 ⑦流量小的流体应走管程,从而提高流速,增大传热系数。但若流体的量虽少而黏度却很大,则应走壳程,因在壳程中流体的流向和流速多次改变,在较低Re数下即可达到湍流 53.对于换热器中无相变的流体的传热过程而言,减小热阻,提高总传热系数K的措施有 ①增加列管换热器的管程数和壳体中的挡板数 ②使用翅片管换热器 ③在板式换热器的板面上压制各种沟槽 ④在管内或管外适当装入由各种金属的条带、片或丝绕制或扭曲成的螺旋形添加物,如麻花铁、螺旋线、螺旋带等 ⑤采用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以及传热过程中有相变化的载热体 54.如图5-3所示两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平均传热温差(Δtm)的大小关系为。 ①(Δtm)并>(Δtm)逆 ③(Δtm)并=(Δtm)逆 ③(Δtm)并<(Δtm)逆 ④无确定的关系 图5-3 55.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中不一定妥当的是。 ①流量较小的流体宜安排走壳程 ②饱和蒸气宜安排走壳程 ③腐蚀性流体以及易结垢的流体宜安排走管程 ④压强高的流体宜安排走管程 56.工业上壳管换热器用于:Ⅰ、水一水换热;Ⅱ、气一水换热;Ⅲ、饱和蒸气--水换热三种情况。有关总传热系数K正确的是。 ①Ⅰ最大,Ⅱ其次 ②Ⅱ最大,Ⅲ其次 ③Ⅱ最大,Ⅰ其次 ④工最大,Ⅲ其次 57.蒸发操作的目的是。 ①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化工产品或半成品 ②脱除溶剂并增浓至饱和状态,然后再加以冷却,即采用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以获得固体溶质 ③脱除杂质,制取纯净的溶剂 58.清除低蒸发器垢层热阻的方法有。 ①定期清理 ②加快流体的循环运动速度 ③加入微量阻垢剂 ④处理有结晶析出的物料时加入少量晶种 59.为提高高蒸气的利用率,可供采取的措施有。 ①多效蒸发 ②额外蒸气的引出 ③二次蒸气的再压缩,再送入蒸发器加热室 ④蒸发器加热蒸气所产生的冷凝水热量的利用 60.蒸发器中溶液的沸点不仅取决于蒸发器的操作压强,而且还与( )等因素 有关。 ①溶质的存在 ②蒸发器中维持的一定液位 ③二次蒸气的阻力损失 二、填空 1.间壁式换器的传热过程是 、 、 。 2.金属的导热系数λ大约为 kca]/(m·h·℃),液体的λ大约为 k /cal(m·h·℃),气体的λ大约为 kcal/(m·h·℃)。 3.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每层间温度变化如图5-4所示,则λl 、λ2、λ3的大小顺序为 ,每层热阻的大小顺序为 。 4.某圆形管道外有两层厚度相等的保温材料A和B,某温度曲线如图5—5所示,则A层导热系数 B层导热系数,将 层材料放在里层时保温效果较好。 图5-4 图5—5 5.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 、 和 。应维持在 区内操作。 6.用饱和蒸气加热水,经过一定时间后,发现传热的阻力迅速加大,这可能是由 于 所引起。 7.常见的蒸气冷疑方式为膜状冷凝和 。 8.液体沸腾现象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为膜状沸腾和 。 9.饱和蒸气冷凝时,传热膜系数突然下降,可能的原因为 ,解决的措施为 。 10.某一套管换热器用管间饱和蒸气加热管内气,设饱和蒸气温度为100℃,空气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80℃,问此套管换热器内壁温度是 。 ①接近空气的平均温度 ②接近饱和蒸气与空气的平均温度 ③接近饱和蒸气的温度 ④接近室温 11.两台设备(如图5—6所示),A的夹套中通过蒸气加热,B中通冷却水, 则蒸气的流动方向为 , 而水的流动方向为 。 图5—6 12.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则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总传热系数K的值接近 。 13.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中,压力高、腐蚀性以及不清洁的物料应走 程。 14.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时 ,黏度μ值大,对流给热系数 ,热壁面在冷空气之下比热壁面在冷空气之上时对流传热系数 。 15.当设计一台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的列管式换热器时, 宜在管内流动。 16.下面各组传热膜系数a的数值大小(饱和蒸气的压力相同)为: (1)α空气 α水 (2)α水蒸气冷凝 α水加热或冷却 (3)α弯管 α直管 (4)α水蒸气滴状冷凝 α水蒸气膜状冷凝 17.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速率方程的表达式为 ;以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系数K0的计算式为 (忽略垢层热阻)。 18.Q=Cpm△t,和Q=kA△t二式中的Q的区别为 ,△t的区别为 。 19.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采取流程为。 ①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 ②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 ③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逆流操作 20.写出两种带有热补偿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名称: ; 。 21.对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加热而言,为避免出口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冷热流体采用 操作。 22.一套管式换热器,管内走液体,管间走蒸气,由于流体入口温度下降,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为仍达到原来的出口温度(此设备再提高压力强度已不允许),采取简便有效的措施为。 ①管内加麻花铁 ②提高壳程数 ③减少壳程数 ④换封头 23.多程列管式热交换器的壳程中常装有一定数目与管束相垂直的折流挡板(简称挡板),其目的是 。 24.一套管式换热器,用水冷却油,水走管内,油走管外,为强化传热,加翅片,问翅片加在管的 侧,理由为 。 25.对管壳式换热器,当管束和壳体温差超过 时,应采取适当的温差补偿措施。 ①60℃ ②50℃ ③40℃ ④30℃ 26.写出三种非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 、 、 ,这种类型的蒸发器特别用于 。 27.蒸发过程的实质是 。 28.大多数工业蒸发所处理的是水溶液,热源是 ,产生的仍是 ,两者的区别是 不同。 29.工业上常用的蒸发器有 、 和 。 30.通常将lkg水蒸气所能蒸发的水量(W/D)称为 。 31.一般定义单位传热面的蒸发量称为蒸发器的 。 32.测得某碱液蒸发器中蒸发室内二次蒸气的压强为p,碱液沸点为t。今若据p去查水的汽化潜热rp与据t去查水的汽化潜热rt,可断定rp与rt的相对大小为。 ①rp>rt ②rpK2>K3>…;WlK2>K3>…;Wl>W2>W3>… ④KlW2>W3>… 36.某四效蒸发装置,沸点进料。现打算从该装置引出G[kg/h]量的二次蒸气另作它用,考虑下列三种引出方案: 二次蒸气引出方案 第一效引出 第二效引出 第三效引出 方案Ⅰ 0.5G 0.5 G 方案Ⅱ G 方案Ⅲ 0.25G 0.25G 0.5G 假定料液在各效的蒸发潜热相同,且忽略自蒸发和热损失的影响,可判断 因二次蒸气的引出而须增加的水蒸气量最少,其次,为 。 ①方案Ⅰ,其次方案Ⅱ ②方案Ⅱ,其次方案Ⅲ ③方案Ⅲ,其次方案I ④方案Ⅰ,其次方案Ⅲ 37.在常压单效蒸发器中蒸发某种盐溶液。已测知该盐溶液在常压下因蒸气压降低引起的沸点升高为12℃,液柱静压引起的平均沸点升高为4℃,请据下表选定该蒸发操作至少得用 表压的生蒸气。 饱和水蒸气绝对压强/atm 1.5 2 2.5 3 3.5 饱和水蒸气温度/℃ 115 120 128 132 138 ①2.5 ②2 ③1.5 ④1 38.有一四效蒸发装置,冷料液从第三效加入,继而经第四效,第二效后再经第一效蒸发得完成液,可断定自蒸发现象将在 出现。 ①第一效 ②第二效 ③第三效 ④第四效 39.有一套平流加料蒸发装置,一共三效,各效蒸发器的形式及传热面均相同。现以Wl、W2、W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效在相同时间内蒸发出的水分量,它们的大小顺序为。 ①Wl>W2>W3 ②W2>W1>W3 ③W3>W2>W1 ④Wl=W2=W3 40.蒸发器的形式很多,但它们均由 、 和 部分组成。 三、计算 1.对火砖、保温砖和普通砖的厚度分别为δl=150mm,δ2=310mm,δ3=240mm,导热系数分别为λl=1.06W/(m·℃),λ2=0.15W/(m·℃),λ3=0.69W/(m·℃):则它们热阻R1、R2、R3之间关系为。 ①R1>R2>R3 ②RlR3>R1 ④R1>R3>R2 2.一红砖平面墙厚度为500mm,一面温度为200℃,另一面温度为30℃,红砖的导热系数为1.57W/(m·℃),则距离高温面墙内350mm处的温度为( )℃。 ① 101℃ ②81℃ ③83℃ ④87℃ 3.某炉壁由下列三种材料组成:耐火砖λl=1.4W/(m·℃),b1=230mm,保温砖λ2=0.15W/(m·℃),b2=115mm,建筑砖λ3=0.8W/(m·℃),b3=230mm,若其内壁温度t1为900℃,外壁温度t4为80℃,则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 )W/m2。 ①673 ②1020 ③365 ④793 4.如图5—7所示.有一平壁加热炉,为减少热损失, 在加热炉外壁包一层绝热层,其厚度为350mm,已知绝热层外壁温度t3为30℃,在绝热层50mm深处测得温度t2为60℃,试求加热炉外壁温度tl为( )℃(假设绝热层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无关)。 ①360 ②240 ③420 ④630 图5—7 5.燃烧室壁覆盖一层厚度为500mm的保温层,保温层两侧的温度分别tl=250℃,t2=50℃,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λ=0.2+5×10-4tbW/(m·℃),则当b=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 )W/m2。 6.某保温材料λ=0.02W/m·K,厚度为300mm,测得低温处to=80℃,单位面积导热速率为30J/(m2·s),则高温处tl=( ) 7.某平壁厚度δ=0.37m,内表面温度t1=1650℃,外表面温度t2=300℃,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λ=0.815+0.00076tW/(m·℃),若将导热系数λ按常量(取平均导热系数)计算时,则平壁的导热热通量为( )W/m2,温度分布关系式为( );若导热系数λ按变量计算时,则平壁的导热热通量为( )W/m2,温度分布关系式为( )。 8.有一根Ф219mm×6mm的无缝钢管,内外表面温度分别为300℃和295℃,导热系数为45W/(m·℃),则每米长裸管的热损失为( ) ①25100 ②183 ③24917 ④993 9.有一蒸气管外径为25mm,管外包以两层保温材料,每层厚均为25mm,外层与内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之比为λl/λ2=4,此时的热损失为Q。令将内、外两层材料互换位置,且设管外壁与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均不变,则热损失为Q/,则Q//Q为( )。 ①1 ②2 ③1.56 ④0.56 10.蒸气管外包裹有两层厚度相等的保温材料,外层的平均直径为内层的2倍,外层的导热系数为内层的l/2,若保持保温层内外表面温度不变,将两层材料互换位置,则互换前后蒸气管散热损失之比为( ) 。 ①2 ②1.75 ③1.5 ④1.25 11.如图5—8所示,有一Ф25mm ×2mm的蒸气管道,管内饱和蒸气温度为l30℃,管外还包一层λ=0.8W/(m·℃)的保温层,保温层外面是30℃的大气,给热系数为α0=10W/(m2·℃),则热损失最大的保温层温度为( )mm。 图5—8 12.有一直径10mm的催化剂颗粒,因化学反应,颗粒内部存在一个均匀的内热源,其发热强度为l00kW/m3。已知颗粒外表面温度为500℃,颗粒的导热系数为0.2W/(m·℃),并假定所有热量均靠导热移除,则球形内部中心的温度为( )℃。 13.某蒸气在套管换热器中冷凝,内管为Ф25mm ×2.5mm钢管,管长2m。蒸气在管外冷凝,冷却水走管内,管内流速为lm/s,冷却水的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50℃,则管壁对水的膜系数为 W/(m·℃)。 ①4806 ②2374 ③1486 ④7321 14.将上题中的管径缩小一半,流速及其他条件都不变,则膜系数将变为原来的 ( )倍。 ①1 ⑦0.5 ③1.149 ④1.74 15.如果将上题中流速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膜系数将变为原来的( )倍。 ①1 ②O.5 ③4.149 ④1.74 16.一套管换热器,由Ф76mm×3mm和Ф45mm×2.5mm钢管制成,两种低黏度的流体,分别在该换热器内管和环隙中流过,测得膜系数分别为α1和α2。若两流体的流量保持不变,并忽略出口温度变化对物性所产生的影响,将内管改用Ф38mm×2.5mm后,环隙中的膜系数变为原来的( )倍(设流动状态皆为湍流)。 ①l ②2 ③O.82 ④1.82 17.水在一定流量下,通过某套管换热器的内管,温度从20℃升到80%,并测得其膜系数为1000w/(m·℃),则同样体积流量的甲苯通过该换热器内管时的膜系数为( )W/(m·℃)(已知在两种情况下流动形态皆为湍流,甲苯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为50℃。 ①286 ②826 ③174 ④321 18.某气体在内径为20mm的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管外用饱和蒸气加热,测得膜系数为α。若气体流量与加热条件不变,并假定气体进出口平均温度相同,则气体在横截面积与圆管相等的长与宽之比为l:8的长方形通道内流动的膜系数与圆管内的膜系数之比为( )。 ①1 ②1.8 ③1.12 ④O.27 19.将铂电阻丝置于溶液中通电,电阻丝的表面温度Tw与该 液体所处压强下的饱和温度Ts的差为△T。热流量q的对数,传热系数α的对数和△T三者关系如图5—9所示。图中,AB间为自然对流,中间为( ) ①强制对流区 ②膜沸腾区 ③核沸腾区 ④自然对流区 图5—9 20.在外径为l52mm的水平管内通有171℃的饱和水蒸气,管外空气温度为21℃,若管道不保温,每米管长因空气自然对流所造成的热损失为( )W。 21.若传热推动力增加一倍,试求在下述几种流动条件下传热速率增加的倍数各为: (1)圆管内强制湍流增加 倍; ‘ (2)大容积自然对流增加 倍; (3)大容积饱和沸腾增加 倍; (4)蒸气膜状冷凝增加 倍。 22.已知两物体的温度分别为l27℃与107℃(2,若同时升温400℃(两者的温差依旧为20℃),则升温后两物体间辐射的热流量是升温前的 倍(假定其他条件相同)。 ①8倍多 ②80多倍 ③800倍多 ④8000多倍 23.倘若太阳表面温度为6000℃,而某恒星表面温度为l2000℃,则它们单位面积上能量辐射值q的大小为 。 ①q星=2q太阳 ②q星=22太阳 ③q星=24q太阳 ④q星=23q太阳 24.被温度为727℃的很大的炉壁所包围的某物体,其黑度为0.8,表面积为1m2,稳态时,吸热为29000kcal/h,则该物体表面温度为( )℃。 25.板l与板2平行放置且相距很近,黑度皆为0.8。在两板之间插入一块遮热板3,遮热板的黑度开始为0.1,后因氧化变为O.8,则遮热板黑度变化前后的热流量与无遮热板之比各减少 倍和 倍。 26.如图5—10所示,保温瓶具有双壁镀银的夹层结构,夹层抽真空,镀银壁的黑度ε=0.02,外壁温度保持20℃,瓶内盛满10012的水。假设顶盖是绝热的,则经( )h水温降为90℃。 27.室内有一根水平放置的蒸气管道,外径为l00mm,管内 通有120℃的饱和水蒸气,管外空气温度为20℃,四周墙壁、天花板及地面温度皆为20℃。若管道不保温(管壁的黑度为0.55),则每米管长因辐射和空气自然对流造成的总热损失为( )W。 图5—10 ①395 ②539 ③234 ④161 28.已知外径为20mm,长l0m的圆形管中有高温流体流动,管外壁温度为127℃(2,外界气温为l7℃,从管壁向外界散失的热量为6900kcal/h,管外壁的黑度为0.3,则对流传热膜系数为 。 29.有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在一定流量下在内管湍流流过,出口温度可升到指定温度。现将空气流量增加l倍(即W1=2W2),要使空气出口温度仍达到原指定温度,则套管换热器的长度应为原来的 倍(假定壁温保持不变)。 ①1.48 ②1.148 ③1.348 ④2.012 30.在一台列管式换热器中,用热水加热冷水,热水流量为2000kg/h,冷水流量为3000kg/h,热水进口温度为80℃,冷水进口温度为l0℃,热损失忽略不计。如果要求将冷水加热到30℃,则并流和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tm各为( )和( )℃。 ①39.9,44.8 ②44.8,39.9 ③80,10 ④110,40 31.一套管换热器采用逆流操作,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50K、300K,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50K、300K,此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tm为 ℃。 ①30 ②40 ③45 ④50 32.若上题中的换热操作,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50K、300K,而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90K、320K,则该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为( )。 ①5/6 ②4/6 ③3/6 ④2/6 33.某厂一台新使用的换热器的技术档案中,记载有三个技术数据:0.185kW/(m2·K),0.2(kW/m2·K),0.5kW/(m2·K),只确知两个是对流传热系数,一个是总传热系数,则总传热系数为 ①0.185 ②0.2 ③2.5 ④数据不合理 34.33题中的换热器是以烟道气加热水用的,针对技术档案中的三个数据,下列议论中正确的是 。 甲:烟道气的传热热阻是热水热阻的l2.5倍。 乙:热水的热阻很小,只占到总热阻的7.4%。 ④甲有理 ②乙合理 ③甲、乙均无理 ④甲、乙均合理 35.在一个Ф5180mm×l0mm的套管换热器中,热水流量为3500kg/h,需从100℃冷却到60℃,冷水入口温度为20℃,出口为30℃,内管外表面总传热系数K=2326W/(m2·K),冷却水走内管,忽略热损失。则: (1)冷却水用量为 kg/h; (2)逆流时管长为 m(C水=4.1kJ/(kg·K))。 36.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3m,管径Ф25mm×2.5mm,管程为l,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饱和蒸气,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l0℃,CS2走管外,其流量为250kg/h,其冷凝潜热为356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l.05kJ/(kg·℃)。水走管内与CS2成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l=232.6W/(m2·℃)和k2=116.8W/(m2·℃),则此换热器 (适用,不适用)。 37.在某列管式换热器中,管间通入饱和水蒸气,以加热管内的甲苯。甲苯的进口温度为30℃,饱和水蒸气温度为ll0℃,汽化潜热为2200kJ/kg,饱和水蒸气的流量为350kg/h。以管外表面计算的换热器传热面积S0为2m2,以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0为1750W/( m2·℃)。假设平均温度差可按算术平均温度差计算,则甲苯的出口温度为 ℃(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 ①20 ②67.8 ③78.6 ④68.7 38.在一列管换热器内,用110℃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湍流流动(Re>lOOOO)的空气,使其从30℃升温至45℃,若将空气的流量增加l倍,而入口温度不变,则加热蒸气用量为原用量的 倍(忽略管壁热阻、垢层热阻及热损失,并忽略因空气出口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物性变化)。 39.某列管式加热器,由多根Ф25mm×2.5mm的钢管所组成。将某液体由20℃加热到55℃,其流量为l5t/h,管内流速为0.5m/s,比热容为1.76kJ/(kg·℃),密度为858kg/m3;加热剂为130℃ 的饱和水蒸气,在管外冷凝。已知加热器以外表面为基准的传热系数为774W/(m2·℃),则此加热器所需管数n为( ) 根及单管长度L为( )m。 ①30,1.5 ②31,1.5 ③45,15 ④30,5 40.用一传热面积为3m2,由Ф25mm×2.5mm的管子组成的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用初温为10℃的水将机油由200℃冷却至100℃,水走管内,油走管间。已知水和机油的质量流量分别为1000kg/h和1200kg/h,其比热分别为4.18kJ/(kg·K)和2.0kJ/(kg·K),水侧和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2000W/(m2·K)和250W/(m2·K),两流体呈逆流流动,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 (1)该换热器 (适用,不适用); (2)夏天当水的初温达到30℃时,该换热器 (适用,不适用)解决措施为 (假设传热系数不变)。 41.正在操作的某换热器,如图5—11所示,已知该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0.15kW、(m2·K),冷却水的对流传热系α=2.5kW/(m2·K)。现热气流的温度Tl因工艺变化而提高较大,若希望该气流仍被冷却到原来的出口温度,宜采取下列措施(设换热器管壁与垢层热阻忽略不计)中的 。 ①加大冷却水流量 ②既加大冷却水流量又加大热气流流量 ③降低热气流流量同时加大冷却水流量 ④另设计一台换热器 图5—11 42.一套管换热器,用196kPa水蒸气加热某料液,料液在Ф×2mm的管道中流动,水蒸气在管外冷凝,已知料液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60℃,流量为4000kg/h,已知料液对管壁的传热系数为500W/(m2·℃),蒸气对管壁的传热系数为l0000W/(m2·℃),管内壁的污垢热阻为0.0004m2·K/W,忽略管壁及管外污垢的热阻,则: (1)以上换热器的管壁平均温度为 ℃。 (2)若蒸气改为150kPa,料液出口温度为 ℃。 已知:①l96kPa时水蒸气饱和温度为120℃;l50kPa时为l09℃。 ②料液的定压比热容Cp=1.9KJ/(kg·K),水蒸气汽化潜热2200KJ/kg。 ③改变条件后认为液体物性不变,传热系数不变。 43.某列管冷凝器,管内通冷却水,管外为有机蒸气冷凝。在新使用时,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30℃,使用一段时期后,在冷却水进口温度与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冷水出口温度降为26℃,则此时的垢层热阻为( ) W/(m·℃)(已知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16.5m2,有机蒸气的冷凝温度为80%,冷却水流量为2.5kg/s)。 ①8.62×10-3 ②6.28×10-3 ③10.12×10-3 ④2.63×10-3 44.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用15℃的冷水冷却某溶液。已知溶液的流量为l800kg/h,平均比热为4.18l(J/(kg·℃),其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50℃,冷却水出口温度为35℃,该换热器尺寸为外管Фl08mm×4mm,内管Ф57mm×4.5mm,长6mm,则基于内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 (假设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 ①1751 ②750 ③1510 ④1500 45.有一单程列管换热器,由Ф525mm ×2.5mm的136根钢管组成。用110℃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某溶液(冷凝液排出温度为ll0℃)。已知溶液流量为l5000kg/h,其平均比热容4.187×103J/(kg·℃),溶液由l5℃加热到l00℃。若已知管内对流传热系数为520W/(m2·℃),管外的对流传热系数为l.16 × 104W/(m2·℃),钢管导热系数为45W/(m2·℃),则换热器列管长度为 m(垢层热阻和热损失可忽略不计)。 ①19.37 ②9.37 ③7.38 ④3.93 46.95℃的水在一根d外/d内<2的管中流动,已知距入口100m处温度t=55℃,则入口50m处水的温度为 ℃(已知周围空气t=25℃,并假设传热系数及水的比热各为一定值)。 47.在单程列管换热器内,用ll0℃的饱和水蒸气将管内的水从30℃加热至50℃,列管直径为Ф25mm× 2mm,长6m,水流经换热管因摩擦引起的压降为3000Pa,换热器的热负荷为2500kW,则: (1)换热器的管数n为 。 (2)基于管子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0为 W/(m2·℃)。 48.在一套管换热器(已知内管直径和长度)中,常压空气在管内流动,管间饱和蒸气冷凝(饱和水排出)以加热空气。现拟通过实验测定其总传热系数K0,需测定的数据有 ,有关的计算公式有 (不必绘流程图,假设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 49.拟设计一台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管为Ф25mm×2.5mm的钢管,共136根。某种溶液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流量为l500kg/h,温度由l5℃升至75℃,平均比热为4.18kJ/(kg·℃),壳程为110℃的饱和水蒸气冷凝。若测得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0为400W/(m2·℃,则: (1)换热管的有效长度为——m。 (2)设管内对流传热系数αi为500W/(m2·℃),管内壁的平均温度为( )。 50.某列管式空气冷却器,由Ф19mm ×2mm钢管组成,冷却水在管内流过,膜系数为l000W/(m2·℃);热空气在管外流过,膜系数为60W/(m2·℃),管内、外壁有污垢产生,则以外表面为基准的传热系数K为 W/(m2·℃)。 已查得钢的λ=45W/(m2·℃);水侧的污垢热阻R内=5.2 ×10-4W/(m2·℃);空气侧的污垢热阻R外=3.4×10-4W/(m2·℃)。 ①52.6 ②53.8 ③55.5 ④50.0 51.在一管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逆流操作,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138℃和93℃,冷流体进、出口温度为25℃和65℃。现另有一台完全相同的换热器,两台换热器按图5-l2所示流程操作,即串联组合,但A为并流而B为逆流流动,流程操作下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 ℃(两流体进口温度不变)。 图5-l2 52.冷、热流体的总流量Wl与W2,进口温度Tl和T2,以及A、B两换热器与上题相同,假定在串联组合时,热流体走壳程,给热系数αl=O.4kW/(m2·℃),冷流体走管程,给热系数α2=2.OkW/(m2·℃),当换热器并联组合,逆流操作,如图5—13所示,且冷热流体皆均匀分配时,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为 ℃。 51.1000kg温度为100℃的乙二醇,用一夹 套冷却罐冷却,进入夹套的水温为15℃,冷却罐传热面积2m2,传热过程中平均传热系数K=300W/(m2·K),经过 图5—13 若干小时后乙二醇温度降至40℃,水流量为0.5kg/s,则此时出口水温度为( )℃。乙二醇从l00℃冷却至40℃所需时间为 h(已知水的比热容Cpl=41.8kJ/(kg·K),乙二醇的平均比热容Cp2=2.7kJ/(kg·K))。 54.在一单壳程、四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苯,苯在管内流动,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35℃,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3℃,出口温度为30℃,则两流体间简单折流时的平均温度 差△tm为 ℃。 ①24.6 ②21.4 ③26.6 ④20.1 55.某溶液在单效蒸发器中进行蒸浓,用饱和蒸气加热,需加热蒸气2100kg/h,加热蒸气的温度为120℃,其汽化潜热为2205kJ/kg。已知蒸发器内二次蒸气的冷凝温度为81℃,各项温差损失共为9℃,取饱和蒸气冷凝传热膜系数α2=8000W/(m2·K),沸腾溶液的传热膜系数α1=3500W/ (m2·K),则该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 m2(假定该蒸发器是新造的,且管壁较薄,因此垢层热阻和管壁热阻均可不考虑,热损失可忽略不计)。 56.欲将浓度为25%(质量分数,下同)、流量为3600kg/h的NaOH水溶液通过蒸发操作浓缩至50%,料液的进口温度为20℃,加热蒸气压强为4atm(绝对)冷凝器的压强为400mmHg,据经验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可取1100W/(m2·℃),蒸发器的液层高度均为2.5m,溶液密度为1500kg/m3。若忽略蒸发器的热损失,蒸发器的加热蒸气耗量为 kg/s,所需蒸发器的加热面积为 m2。 四、推导 1.有一钢制球罐,内装液体,钢罐内径D1m,钢罐外径为D0m。在钢罐外表面另有一保温层,厚度为hm,钢罐内壁的温度为T1℃,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为T0℃;钢板的导热系数为W/(m·℃);假定为稳定传热。 (1)试推导出钢罐的单位时间的热损失与上述几个已知常量的关系式; (2)当钢罐内壁的半径远大于罐的总壁厚时,请将所推导出的上述传热速度关系式加以简化。 2.在下述条件下,推导出换热器的每个管程内水流的温度随管长而变化的关系式。流量为G的水需在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中被加热至t2,另一股水作为加热流体从壳侧单程流动,其流量为W1,加入换热器温度为t,总传热系数为K,稳定传热。 3.直圆管内流体为湍流流动(强制对流无相变)的传热过程中,影响传热系数α的因素有哪些?用因次分析法推导出其准数关系式o 4.试推导表示具有内部热源的实心球体的温度分布公式。已知:R0为球体半径m;T0为球体表面的恒定温度℃;q0为每位球体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热量[kcal/(m3·h)];λ0为球体材料的导热系数[kcal/(m·h·℃)]。 5.试证明任意放置的两表面之间,其角系数与其面积有反比的关系, 即:Al Fl2=A1Фl2, 其中:Al、A2分别为表面1、表面2的面积; Fl2、F21分别为表面1对表面2及表面2对表面1的角系数。 假定表面的辐射服从兰贝特定律(即余弦定律)。 6.一容器内为热流体,其量为G,比热容为Cp1,用冷热体冷却,冷流体进口温度为tl,出口温度为t(变化的),比热容为Cp2,冷热体流量为w/(kg/h),传热面积F,热交换时间τ,此时热流体温度从初温T1降到终温T2,冷流体出口温度为t2(瞬时的)。试推导传热系数k[ kcal/m2·h·℃)]。 7.通过中空球壁导热的热流量Q可得如下形式:Q=△t/(δ/λAm)。试证:Am=(AlA2)0.5, 式中: A1、A2分别为球壁的内外表面,Al=4Лr12,A2=2Лr22; 第五章 传 热 参考答案 一、基本知识 1.③ 2.④ 3.①—③ 4.①—③ 5.①—③ 6.①—⑥ 7.① 8.② 9.① 10.① ll.①—④ 12.① 13.① 14.① l5.② l6.③ 17.② 18.③ 19.② 20.③ 21.② 22.③ 23.③ 24.④ 25.② 26.④,② 27.①—③ 28.①—④ 29.① 30.③ 31.④ 32.② 33.③ 34.③ 35.② 36.③ 37.① 38.①—⑥ 39.①—⑨ 40.③ 41.①—⑥ 42.①—⑥ 43.① 44.④ 45.①—⑦ 46.④ 47.① 48.① 49.①—⑤ 50.①—③ 51.①—⑤ 52.①—⑦ 53.①—⑤ 54.① 55.① 56.③ 57.①—③ 58.①—④ 59.①—④ 60.①—③ 二、填空 1.对流 传导 对流 2.几十 10-1 10-2 3.λ3>λ1>λ2 2>1>3 4.小于 A 5.自然对流 膜状对流 核状对流 核状对流 6.冷凝水未排出 不凝气未排出 7.滴状冷凝 8.泡核沸腾 9.蒸气中含不凝气,壁附近形成一层气膜,传热阻力加大,膜系数急剧下降 应及时排出不凝气 10.③ ll.(1)由上向下 (2)由下向上 12.饱和水蒸气的温度 接近空气传热膜系数 13.管 14.大 小 大 15.空气 16.< > > > 17.Q=KA△tm; K0=[(1/α0)+ (δ/λ) (d0/di) +(1/αi) (d0/di)]-1 18. Q=CpW△t Q=kA△t Q 热负荷: 生产任务提出的换热器应有的能力 对流传热速率: 换热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换热能力 △t 热流体冷流体最初和最终温度差 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是传热的推动力 19.③ 20.U形管式 浮头式 带补偿圈(膨胀节)式(三种任意两种均可) 21.并流 22.① 23.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24.加在管的外侧 外侧油的α2<内侧水的α1,Al/A2<1, 则(1/α2)( Al/A2)< (1/α2),加翅片热阻减少,而油侧的传热面积大,有利于传热 25.② 26.升膜式 降膜式 升降膜式 升膜式适合蒸发量大、热敏物料;降膜式适合浓度大、 黏度大溶液,升降膜式适合浓度变化大、厂房高度受限制情况 27.热量传递 28.加热蒸气(生蒸气) 水蒸气(--次蒸气) 温位(或压强) 29.循环型蒸发器 单程型蒸发器 旋转刮片式蒸发器 30.蒸气的经济性 31.生产强度 32.① 33.① 34.③ 35.① 36.④ 37.③ 38.④ 39.① 40.加热室 流动(或循环)通道 汽液分离空间 三、计算 1. ③ 2. ② 3. ① 4. ② 5. 110 6. 530℃ 7. 5677;t=-1072+(7.4×106-1.49×106)0.5 8. ① 9. ③ 10.④ 11. 80 12. 502.1℃ 13.① 14.③ 15.④ 16.③ 17.① 18.③ 19.③ 20.530W/m 21.(1)2;(2)2.81—2.52;(3)11.3;(4)1.68 22.① 23.④ 24. 530℃ 25.13.7;2.0 26.3.47h 27.① 28.7.53kcal/m2·h·℃ 29.② 30.① 31.④ 32.① 33.① 34.④ 35.(1)1400kg/h;(2)2.25m 36.适用 37.② 38.1.76倍 39.② 40.(适用);(不适用) 41.④ 42.117.25 ;56.33 43.② 44.① 45.② 46.90.2℃ 47.(1)n=92根;(2)3317.8 W/m2·℃ 48.(1)饱和蒸汽压强P或T,空气流量V或(冷凝水流量W/),空气进、出口温度t1、t2 (2)Q=WCpc(t2-t1)或Q= W/r ,K、A、△tm的计算式 49.4.07m;105.1℃ 50.① 51.T2/=82.4℃;t2/=74.3℃ 52.T2/=84.9℃;t2/=72.2℃ 53.21.2℃;1.75h 54.① 55.17.66 56.0.736;125.9 PAGE 17 _1285171003.psd
本文档为【化工原理800例第五章传 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659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8-09-07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