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

举报
开通vip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361101) 陈女婷 洪兹田 1 原实验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和C60》中[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采用如下方法(如图1所示):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361101) 陈女婷 洪兹田 1 原实验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和C60》中[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采用如下方法(如图1所示):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该实验装置简单,但实验成功率低,且耗时很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多数教师在实验中往往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巧妙”地避开这一“烫手山芋”。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1.1 实验准备过程繁琐 木炭要干燥且研磨得很细,且木炭与氧化铜要按照适当的质量比例(如1:10)配置混合得相当均匀;本实验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为了达到这一反应条件,通常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或在酒精灯上加上灯罩,使火焰集中以提高温度;澄清石灰水装在试管中,需增加夹持固定装置。 1.2 实验现象不明显 成功率低 若不使用酒精喷灯或酒精灯加热不加网罩.实验成功率低;木炭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粉末,还原出的铜是红色的,当反应物过量时,还原出的铜粉的红色会被黑色所覆盖,很难观察到铜粉的颜色;在把导管移出液面时,外界空气就会逆流回灼热的试管内,使刚生成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铜而影响实验效果。 1.3 浪费实验药品 实验所需药品质量较多,且不可重复使用,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1.4 实验存在安全隐患 停止加热前若不及时把导管移出石灰水液面,石灰水容易倒吸而使试管破裂,同时给混合物的分离造成困难。若用酒精喷灯加热,其加热温度过高;若用一般的试管加热,加热太久容易使试管烧红穿孔甚至熔化。 1.5 实验耗时太长 整个实验准备过程繁琐,耗时长,且反应后须等混合物完全冷却后才能从试管中倒出。 2 创新设计思路 2.1 实验药品的改进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改进后的实验用粉末状的活性炭代替块状的木炭,可以减少研磨的操作,同时提高反应速率。 将下端绕成螺旋状铜线在空气中灼烧使下端变为黑色以获得氧化铜,以此新制的氧化铜(如图2所示)来代替原来的氧化铜粉末。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2.2 实验装置的创新 如图3所示,用具支试管代替大试管,将固体粉末加热改为竖直向上。将铜丝上端插入橡皮塞小头中间,伸入具支试管的底部,在活性炭的上方放一团棉花。具支试管的支管口与导管之间连接一段有弹性的橡皮管,并增加一个止水夹。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换成小烧杯。 2.3 实验操作 (1)取刚从铜导线上剥下来的崭新的1.0mm2铜线,在玻璃棒上绕成螺旋状,将铜线上端插入橡皮塞小头中间,同时使具支试管塞紧橡皮塞时螺旋状铜线能与具支试管底部接触。 (2)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线装在敞口的试管内,用酒精灯火焰加热试管,直至下端螺旋状的铜线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4)将此黑色的氧化铜伸人20 mm×200 mm的具支试管的底部,往具支试管内加入已预先热处理的活性炭粉末,直至活性炭粉末完全覆盖黑色的螺旋状“铜线”,并在上方塞一团棉花,塞紧橡皮塞,把导管末端伸人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5)打开止水夹,用酒精灯给具支试管加热,等导管不再向石灰水中冒气泡时,先用止水夹及时夹紧橡皮管再移走酒精灯。 (6)稍微冷却后取出带铜线的橡皮塞,放人冷水中,洗去表面的炭粉,观察到下端原本黑色的氧化铜又变成红色的铜。 3 创新点评析 3.1 实验操作简便快捷 不用研磨木炭;不用称量氧化铜和木炭的质量;不需要混合氧化铜和木炭;将固体粉末加热改为试管竖直向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无需用酒精喷灯或在酒精灯上加上灯罩);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换成小烧杯,不用夹持固定,验证操作更方便;实验后的铜线只需稍微冷却后即可取出,不必等混合物完全冷却后才从试管中倒出混合物。 3.2 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通过对比上端红色的铜线和下端灼烧生成的黑色的氧化铜的颜色,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铜和氧化铜二者颜色的记忆;生成的铜容易与表面附着的活性炭分离,易于观察到铜的颜色。 3.3 节约药品 剩余的活性炭可以继续使用,实验后的铜线可以循环使用(理论上铜线质量不会损耗),节约了药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3.4 实验安全 将固体粉末加热改为试管竖直向上,可以避免使用酒精喷灯时加热温度过高使试管熔化;用一团棉花隔离,可以避免活性炭粉喷人导管内而发生堵塞现象;先关闭止水夹再移走酒精灯,既能避免实验结束后石灰水倒流,又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 3.5 增进学生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原理的理解 通过补充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这一反应事实,联系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通过反复分析这两个过程中铜、氧化铜得失氧的情况(即铜得到氧变成氧化铜,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帮助学生认识得氧、失氧这一抽象内容,增进学生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原理的理解。 收稿日期:2015-01-26 1
本文档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10-06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