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举报
开通vip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摘 要 二十一世纪,全球步入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正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金融界,改变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目前的证券市场正处在人工交易向电子交易的关键阶段,电子化也将是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高点。科技引领时代,证券市场已步入电子化时代,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前景与机遇,也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 近十五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在电子化的影响下发生着脱胎换骨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摘 要 二十一世纪,全球步入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正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金融界,改变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目前的证券市场正处在人工交易向电子交易的关键阶段,电子化也将是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高点。科技引领时代,证券市场已步入电子化时代,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前景与机遇,也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 近十五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在电子化的影响下发生着脱胎换骨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证券市场摆脱了原先嘈杂并混乱的交易环境,逐渐步入了有序化制度化的交易市场;其次,证券市场的交易摆脱了原先地域上与时间上的限制,人们在证券市场交易上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最后,证券市场交易的效率大大提升,省去了原先繁杂的工序,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这些都离不开电子化技术在证券交易市场中的广泛运用。因此,电子化为证券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已成为了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介于这样的发展环境,本文对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展开研究。 本文将着重研究金融电子化与证券市场间存在的发展关系,即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现状,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所处于的发展阶段;电子化给予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者与证券监管机构提供新的交易方式所产生的巨大便利与效益;电子化如何改变原有证券市场的风险调控与风险监管的方式,并有效地降低交易风险维持市场安全;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还存在着哪些弊端与问题,与国际间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电子化还存在哪些差距,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有怎样的借鉴作用;以及未来电子化证券市场像一体化与创新深化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本文将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于证券市场各个部分的深入观察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所走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合国际形势对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提出观点与见解,对于我国电子化证券市场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金融电子化,证券市场,结构与体系,风险监控与管理 The Impact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k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Abstract On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world entered the era of information a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changing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but also changed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securities markets. While technology leads times, the stock market entering the electronic age has brought boundless prospects and opportunities, which also brings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ast fifteen years, the stock market rebor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t shows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the stock market has got rid of the original noisy and chaotic trading environment, and gradually institutionalized into the orderly trading market; Second, the stock market trading has got rid of the original geographic and time constraints, which brings people in transactions having a greater degree of freedom; Finally,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ansactions, eliminating the original complex process, saving a lot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se are all inseparable from t a wide range of use the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links betwe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securities market,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lectronic securities market, how much changes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o Chinese stock market , What substantial benefits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given to the securities market, how electronic trading is reducing security risks to maintain market, the defects and problems occurs in Chinese electronic securities market and the direction and trends of electronic stock market in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will als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lectronic securities market, giv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and prospects for our electronic stock marke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E-commerce, stock market, structures, the management of risk control 目 录 1第一章 绪 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21.2 课题研究意义 21.3 课题研究内容 3第二章 国内外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现状分析 32.2 世界经济大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现状 32.1.1 美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现状分析 52.1.2 英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现状分析 72.2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现状 72.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电子化 82.2.2 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化 92.3.3 证券公司的电子化 11第三章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提升与推动 113.1金融电子化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113.1.1 证券交易电子化对投资者的影响 113.1.2 证券交易电子化对券商和证券交易所的影响 123.1.3 证券交易电子化对证券监管的影响 143.2我国证券市场电子交易的发展分析 143.2.1 电子交易总量分析 153.2.2 电子交易模式分析 153.2.3 电子交易用户分析 17第四章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风险管理 174.1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主要风险 174.1.1 交易所的指令执行风险 174.1.2 证券公司指令传递风险 184.4.3 安全性方面风险 184.2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风险监管 184.2.1 一般证券电子交易的风险防范 194.2.2电子证券交易风险防范 204.3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法律问题 22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225.1 研究结论:电子化推动市场发展,与发达国家间仍有差距 245.2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的若干问题 245.2.1 技术开发与网络安全问题 255.2.2 环境与人才问题 255.2.3 法律与法规问题 265.2.4 费用与成本问题 275.3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的发展建议 275.3.1 对于证券交易场所的发展建议 285.3.2 对于证券公司的发展建议 305.3.3 对于证券监管机构的发展建议 31第六章 展 望 316.1 证券市场一体化 326.2 证券市场创新深化 35谢 辞 36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人工交易阶段与电子交易阶段。在电子化信息技术没有投入运用时,人们停留在古老的证券交易方式。人们必须前往指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繁琐的报价与还价,交易的环境是恶劣的,交易的效率也是低下的,这种低效用的交易方式抑制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也抑制了人们对于更大自由度、更大交易量与更快速便捷的交易效率的渴望。这一切直到电子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证券市场。 电子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广泛运用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少数发达国家首次将电子信息化技术投入证券市场交易。在此之前,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工具为电话、电报、电传等传统的电子通讯工具,而实际交易中大量的繁琐工作,如委托、清算、交割,仍然是由有形的交易市场通过人力来完成。上世纪60年代,证券市场交易开始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并运用到了证券交易的方方面面,从而开始证券市场的“电子化革命”。 如今,证券市场电子化也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也正处在起步阶段与关键时期,有关证券市场电子化的相关问题,开始受到来自于证券投资者、证券发行人、证券交易所、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监管当局等各方面的密切关注。有鉴于此,本文决定选择“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的课题。 1.2 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通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经济全球化、数字信息化、金融电子化更是重中之重,这场变革给予我国证券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我国已经成功加入了WTO,金融业逐步全面对外开放,实现金融游戏规则与国际接轨。如此,我国证券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未来迎接挑战,证券市场电子化将是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借助现代科技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电子交易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已有许多券商开通了证券电子交易、电子交易咨询、投资顾问和电子投资者交流社区等证券电子商务,我国证券市场的电子化、证券电子商务已步入轨道,充分显示了日渐兴隆的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前景。 可以说,如今我国证券市场正是处在由人工交易完全向电子交易转换的后续关键时期,方方面面的影响都将改变这场“革命”的发展趋势。电子化交易已给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与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关键点则更加需要对于证券市场的电子化发展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更深层次的思考。 1.3 课题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外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现状,我国证券电子交易现状分析,电子化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提升与推动,对于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与证券监管造成了哪些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后的风险管理相关对策,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过程障碍与对策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战略定位与未来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本篇论文运用证券投资与实务、金融电子化、宏观经济学、证券市场风险管理与监控,金融文献阅读、财政学等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将金融电子化与证券市场发展相结合,探讨两者之间的发展联系。涉及电子交易信息查询,相关文献期刊阅读,通过资料搜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做相关了解。 第二章 国内外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现状分析 2.2 世界经济大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较晚。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先驱,率先走上了证券市场电子化的道路;英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国,通过电子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两大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电子化对于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小章将对英美两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现状进行分析。 2.1.1 美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现状分析 美国证券市场拥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独立战争时期。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使股份制得到迅猛发展,企业纷纷借助证券市场筹集大量资金,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美国政府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立法监管和控制,整个市场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美国的证券市场也因此而快速地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可以说,美国的证券市场已成为国际经济的“晴雨表”。所以,美国的证券市场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是具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美国证券电子交易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使用电子交易的投资者超过730万,达到投资者总数的50%,40%的证券交易量由此产生。目前,美国的证券电子交易总量已居世界各国之首。  美国全国性的证券市场主要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和招示板市场。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证券市场电子化的代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1)纽约证券交易所  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之前,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1792年5月17日,24个从事股票交易的经纪人在华尔街宣告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诞生。1863年改为现名,直到1865年交易所才拥有自己的大楼。坐落在纽约市华尔街11号的大楼是1903年启用的。交易所内设有主厅、蓝厅、“车房”等三个股票交易厅和一个债券交易厅,是证券经纪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场所,共设有16个交易亭,每个交易亭有16—20个交易柜台,均装备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通讯设施。交易所经营对象主要为股票,其次为各种国内外债券。除节假日外,交易时间每周5天,每天5小时。自20世纪20年代起,它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这里股票行市的暴涨与暴跌,都会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波动。 2)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创立并负责管理。它是1971年在华盛顿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电子交易市场。 纳斯达克在市场技术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它采用高效的电子交易系统,在全世界共装置了50万台计算机终端,向世界各个角落的交易商、基金经理和经纪人传送5000多种证券的全面报价和最新交易信息。由于采用电脑化交易系统,纳斯达克的管理与运作成本低、效率高,增加了市场的公开性、流动性与有效性。  2008年1月17日,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宣布它在2007年成为美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创下所有美国证券对应股票交易量和市场份额记录以及多项纽约交所股票交易记录   纳斯达克所有美国证券的对应交易量在2007年达到了创记录的4420亿股,大大超出了2006年的3310亿股。它在2007年的所有美国证券合并交易量为创记录的15200亿股,而2006年为12100亿股。在2007年,纳斯达克的所有美国股票交易量的对应市场份额为29.1%(2006年为27.3%),领先于所有其他美国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的所有美国证券对应交易量在2007年12月时为340亿股,高于2006年12月的255亿股。其12月份的所有美国股票交易量的对应市场份额为29.0%,连续第9个月领先于所有其他美国证券交易所。   2007年,纳斯达克的纳斯达克上市股票对应交易量为2508亿股,而上一年为2448亿股。纳斯达克在2007年处理的市场份额为75.7%,对应市场份额为46.1%。 表 2-1 美国两大证券交易市场间比较 两大证券市场比较 纽约证券市场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股票代码 除四位代码外 四位代码 交易方式 专家撮合 电子化自动成交 交易场地 现场交易 电子化交易 上市条件 严格 相对较为宽松 挂牌公司 多为盈利能力较强的大型公司 较小型的公司或相对较高风险行业的公司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网络资料整理所得) 随着时代进步与技术的变迁,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取代纽约证券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便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大胆利用有效提高了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的交易环境与发展空间,也为所有证券交易者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巨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的成功也象征着证券市场电子化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也代表着证券市场电子化将未来发展的主干道。   美国电子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低廉的手续费满足了投资者对低成本的要求。大幅的费用折扣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涌向电子交易站点;大量的信息资源是电子交易获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信息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互联网在美国的普及是推动电子交易的主要动力;美国发达的金融系统以及较为开放的投资制度也是促使电子交易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2.1.2 英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现状分析 英国作为世界老牌经济大国与证券市场起源地,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其悠久历史也是全球证券市场最值得学习研究的。1773年,英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伦敦柴思胡同的乔纳森咖啡馆成立,1802年,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最初主要交易政府债券,之后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陆续上市交易。此后,在英国其他地方也出现广人证券交易所,高峰时期达 30 余家,1967年,英国各地交易所组成了7个区域性的证券交易所,19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与设在英国格拉斯哥、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都柏林等地的交易所合并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证券交易听,各地证券交易所于 80 年代后期停止运作, 1995年12月,该交易所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部分归属爱尔兰共和国,另一部分归属英国,即现在的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伦敦不仅是欧洲债券及外汇交易领域的全球领先者,还受理超过三分之二的国际股票承销业务。伦敦的规模与位置,意味着它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及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通往欧洲的理想门户。在保持伦敦的领先地位方面,伦敦证券交易所扮演着中心角色。伦敦证交所运作世界上国际最强的股票市场,其外国股票的交易超过其它任何证交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曾为当时英国经济的兴旺立下汗马功分,但随着英国国内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其浓重的保守色彩,特别是沿袭的陈规陋习严重阻碍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影响市场竞争力,在这一形势下,伦敦证券交易所于 1986年10月进行了重大改革,例如,改革固定佣金制;允许大公司直接进入交易所进行交易;放宽对会员的资格审查;允许批发商与经纪人兼营:证券交易全部实现电脑化,与纽约、东京交易所连机,实现24小时全球交易。这些改革措施使英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巩固了其在同际证券市场中的地位。 如今,电子化给予古老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带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使低成本的全球通信成为现实。为帮助上市公司尽可能有效地利用万维网,伦敦证交所的网站提供一整套信息、建议和第三方链接,协助上市公司制订和实施它们的IR策略。 伦敦证交所还于相关行业组织-包括投资者关系协会-合作,建立了“投资者关系最佳规程”网站。此网站的宗旨是协助上市公司应对在互联网上开展IR时面临的挑战。此网站可通过伦敦证交所网站的链接进入。 日点击数已达到二百万人次的伦敦证交所网站,还向投资者提供一整套有助于支持上市公司IR工作的免费信息。股票行情服务向投资者提供延迟15分钟的股价、指数动向、涨跌幅排行榜、关于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 外国公司在伦敦上市并开始推行IR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后,需要通过一种快速、便利、而且成本有效的方式,评估其实施中的 IR举措对股票交易活动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一需求,伦敦证交所向所有外国上市公司免费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简报服务。上市之后,每一家外国公司均可在伦敦证交所网站有密码保护的安全区域进入属于该公司的特别国际简报网页,此网页提供一些详尽数据,包括上一个月该公司股票的交易笔数,以及交易的股票数量。 外国公司的互联网IR策略要取得成功,关键之一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网站的点击数。在伦敦上市的外国公司,可在伦敦证交所的网站上建立通往其公司网站的链接,大幅增加其公司网站被访问的次数。此等链接使在伦敦证交所网站上查询该公司信息的投资者可快速、顺利地进入公司本身的IR网页。 虽然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但是它体现出了良好的时代适应性与改良性。几个世纪累计而来的信誉与经验是其拥有雄厚的实力与广阔的市场,而这种深厚的基础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更是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功效。伦敦证券交易所有效的利用电子交易技术与网络为其用户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交易手段与服务,为全球的证券交易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2.2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现状 2.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电子化 作为证券市场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监管部门,投资者等各个市场参与主体了解上市情况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监管与投资人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披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初次披露与持续披露。初次披露指发行上市前的信息披露,其中包括招股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发行相关公告以及上市公告书等;持续披露则是指发行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其中包括定期报告与临时报告。上市公司的作用则意在必须披露所有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1992年之前,深圳、上海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使用当地媒体作为其信息披露的方式,利用媒体资源向证券市场披露上市公司相关的重要信息。 2)1993起,开始使用指定的报纸期刊杂志向市场披露上市公司相关的重要信息,为证券市场提供信息资源。 3)2000年之后,因特网得到广泛使用,电子交易披露的方式开始实行。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与流行,这种电子交易披露的方式也被认为是最快速、最高效的,使用者只需计算机网络就可得到最新的上市公司信息。电子交易披露与报刊披露相互呼应,成为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之后,我国推行了电子交易披露的相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标准”,并与国际接轨,参考国际先进的“证券信息电子化披露系统”,不断完善自身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制。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化信息披露系统”,实现了利用互联网资源达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体化。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后台披露处理系统与前台信息发布系统。其中,后台披露处理系统以面向上市公司及监管机构,内容包括信息披露文件的制作、接受、上报过程的安全控制、信息、整体流程的控制、文件审核与分发等等;前台发布系统主要是面向投资者,内容包括信息披露文件的发布、相关数据的规范查询、交换、业务模式等等。 表2-1 我国上市公司的电子信息披露系统 (资料来源: 中国证监网,2003) 2.2.2 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化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营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都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再次投入运行,步入正轨。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上海与深证两地证券交易所不断发展,完善自身体质,已实现了从实物交易向信息化交易的转变,从人工交易阶段向电子化交易阶段的转变,从有形席位向无形席位的巨大转变,与国际接轨,建立起了我国高效、安全、快速的电子交易系统网络。 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开业不久,很快完成了由人工操作向电子操作的转变,这与信息技术时代的崛起是密不可分的。电子交易系统由主机、通讯网络和柜台终端三部分组成,居国际证券市场领先水平。其中,作为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后来者,上海证券交易所从一开始就设计了具有直通式交易和T+1交收特征的交易交收系统,目前系统峰值处理能力达到每秒8000多笔并同时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交易系统的容量及性能预留了系统资源,深证交易所得电子交易系统日处理能力也达到2000万笔,显示出了极好的高效性与市场适应性。 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造成了非凡的影响。第一,保持和发挥了交易所的现有优势,体现出了极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高效性,维持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第二,给予证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给予证券市场的创新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未来更大交易量、更丰富的交易手段打好了良好的基础,系统为金融市场创新提供了更快速的现实手段,促进了我国IT业在证券市场领域的发展;第三,对标准化与国际化大大推动,我国已成功加入WTO组织,标志着我国将获得更多与国际间合作的机会,同时也面临与国际间同步化的挑战,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电子化的成功无疑显示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在未来国际市场了良好的融合性和应变能力。 2.3.3 证券公司的电子化 截止2010年年底,中国证券公司数目已达到106家,营业部总数为2800多家。中国证券公司从开始建立起就使用“分散型高应用型”的技术特点,相对于国外的证券公司机构,我国证券公司的电子化以营业部为单位,而没有在开始起采用集中化的方式。高应用性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NOVELL、SQL SERVER等基于PC服务器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二是在行业中采用低投入、高回报的策略,相对于银行和保险,证券市场电子化的投入产出比最高。举个例子,同样的银证通业务,连通证券公司只需要几千元到几万元,而连通银行则需要大约20万元以上。 我国证券公司电子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持续提升证券市场处理业务的能力 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户市场,其具体体现为多数为散户,交易金额不大,交易批次多。交易数量与交易用户的增多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算和处理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对于电子交易的速度与效率提出了新的考验。 2)有效降低交易客户成本 从原先客户必须前往指定场所交易,到之后的电话委托,到如今电子交易信息查询与交易投资,人工交易向电子交易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交易客户成本。这也体现在证券公司相对于三种不同客户收取不同的佣金标准可以看出。 3)对于营业部的风险监控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证券市场电子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风险监控与管理,其中主要包括非现场稽核系统与集中财务系统,这两部分从技术加强了总部对营业部资金的管理和业务能力。如今大多数证券公司都采取非现场稽核系统已保证对于证券市场的风险调控。 4)提升证券公司的经营与业务能力 电子化使得证券公司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为此证券公司有必要提升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体系,已到达客户分类、营销分析、经纪人管理等目的,进一步提高证券公司的营销意识与手段。 我国证券公司未来电子化也将向“集中化”与“网络化”这两个方向发展。“集中化”将可以有效的节省席位与通讯设备,降低券商的交易代理成本,并更加利于总部的宏观调控与风险监控,扩展券商的产品与服务,有利于证券公司数据资源的共享。“网络化”则必然成为未来客户交易的主要渠道,加强电子交易业务的研究和推广,将更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发展。 第三章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提升与推动 3.1金融电子化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3.1.1 证券交易电子化对投资者的影响 在传统的证券交易中,投资者受制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因而处于弱势地位。而网络地出现,使投资者获得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能平等地取得信息的机会。互联网披露的信息,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直接、快速而且方便,其在成本、容量以及传播的广泛性方面相比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样网络地出现很好的缓解了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投资者的劣势地位有所改变,获得在市场间的平等地位。广大投资者的需求通过网络证券交易获得了更好的满足,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现代化的投资途径。投资者不用再需要像以前一样辗转赶到证券营业部排队进行当面委托交易,也不会因为电话委托时可能的电话占线以及下单操作的时间差而造成不能及时下单造成损失。在网络环境下,投资者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上网的设施,就能通过网络自动下单,并且该信息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营业部,极大的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这不仅省去了投资者前往营业部当面交易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同时也满足了投资者交易即时性的需求。网络交易的出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得投资者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难辩真伪,这也可能诱导投资者作出冲动的、缺乏思考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必须具备一定的电脑、网络和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对电子交易的优势和安全性等问题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这就对广大投资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2 证券交易电子化对券商和证券交易所的影响 1)网络证券交易对证券交易所的影响 网络技术使得证券市场的地区性特征减弱,逐渐成为全国性或者全球性的证券市场。它使传统的交易大厅的作用逐步淡化直至最后成为历史,而新型的构筑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交易所发展壮大。目前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实行的是会员制,即入场交易的必须是取得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这将入场交易权与交易所的所有权、控制权相联系。会员制的证券交易所由于受会员席位的限制,制约了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规模,在地域空间上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因特网技术地诞生,使交易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都能进行,这使得把所有权与交易资格联系起来的做法失去了意义。 2)网络证券交易对券商的影响 网络证券地出现,使传统营业部完成交易所需的基本因素改变,券商可以减少如对营业部场所装修和工作人员的有形投入,使得营业部的投资和成本下降,进而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网络证券交易地发展。同时,在网络证券交易模式下,券商的竞争形式也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传统的券商竞争主要是通过增设营业网点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而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券商竞争实力不再受营业网点多少的限制;竞争手段业由传统的手续费折扣、融资等转为对投资者提供证券资讯信息的全面准确程度、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完善程度等。网络证券地兴起,对证券公司中介人的地位形成了严重地挑战。在传统的证券发行过程中,发行人和承销商密切合作,共同将证券发售给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承销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中介机构在解释所披露的信息,对公司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和使股东行为集体化从而增加股东投资收益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随着互联网介入证券行业,在电子交易模式下,无形的交易所逐渐取代有形席位的交易所,·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和投资者便可绕过证券金融机构,直接通过互联网公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或者直接进入交易所交易。如美国春街啤酒厂 (Spring Street)作为全球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发行股票的公司,直接在网络上向3500个投资者募集的160万美元资本,并在网络上发展一套交易制度来交易该公司股票。32这种方式在绕过承销商,降低了发行的成本,并提高了发行的效率。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证券中介作用的减弱,使得证券市场面临非中介化的问题。 3.1.3 证券交易电子化对证券监管的影响 1)对监管理念的影响 理念一词是法理学、法哲学上的用语,与思想、精神词义相近。一般将理念理解为一种理性的认识,是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的观念。也可以说,理念就是一种指导思想、目标或原则。监管理念是监管者开展监管工作的目的、要求和行动指南,是证券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监管理念就是适应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要求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观念地体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互联网虽然介入证券市场,但网络证券交易仍然是传统证券交易方式在信息传输手段下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在网络证券交易的监管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原有监管体系的根本原则,网络证券交易的监管理念不会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监管理念下,证券监管的宗旨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在网络环境下,对网络证券交易地监管也同样要遵循“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等原则,但同时要结合网络证券的特殊性,对监管的具体原则和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对网络证券交易中信息地监管,除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充分性和及时性外,还要注重营造一个透明、公平的信息披露环境,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信息的各种传播途径进行监管而不仅局限于券商地信息披露监管。在网络环境下,监管机构尤其要注意对网络技术风险和交易安全的风险提示和控制。目前投资者进行网络证券交易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交易的安全性,安全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极大的阻碍网络证券交易地发展。因此,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互联网技术问题地研究,借鉴国内外互联网监管的成功经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2) 对监管手段地影响 网络一方面加强了监管机构与国外监管机构的监管经验交流,加强执法的合作。另一方面,因特网技术地应用,己经突破了证券业务经营的3A(时间Anytime、地点Anywhere、方式Anyway)的界限,使得任何一个角落的投资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证券交易。由于网络证券交易从有形走向无形,使得传统的建立在实质监管、实体监管和有形监管基础之上的监管方式难以对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合法性进行评估。同时,网络地产生也使现在分业经营的证券业、银行业的界限相互交叉,监管的主题分辨难度加大。监管难度的加大及手段的滞后,将严重影响到投资者对进行网络证券交易的信心。因此,监管层必须要学会采用新的监管手段和监管技术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事后监管,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启动相关措施。而网络的特性使得本已就滞后的事后监管更加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形势。因此监管机构应发挥风险控制预警作用,将监管活动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变事后监管、被动监管为超前监管和主动监管。;巧在我国传统证券市场下,监管层对券商和证券交易所实行的是分类监管:对券商的监管主要是集中在券商对其客户提供的有关的服务行为的监管,而不涉及证券交易市场本身,其目的在于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对交易所的监管则主要目的是在于维持证券市场公平、透明及效率性。虽然我国还没有出现如电子通讯网络、替代交易系统等这样的纯粹的网络证券交易系统,但是在国际上来看,这种纯粹交易系统的出现,同时具备了券商和证券交易所的功能。对于这点,笔者认为我国监管层对此应该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免到时出现不必要的监管漏洞。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监管机构单纯的依靠增加执法人数和加大处罚力度是不够的,因此对监管机构来讲,应该在监管手段上注重结合互联网的特点进行创新。网络证券交易对证券监管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网络证券发行及交易过程中表现出的域外性问题如何解决。我们知道,各国证券法都规定证券的公开发行必须经过该国的证券监管机构的核准或批准,因此证券的发行表现了很强的地域性特点。而网络证券的出现,使得网上证券发行及交易逐渐显现出域外性。对此,监管机构应该如何进行监管和规制,是监管机构面临的一个挑战。 3.2我国证券市场电子交易的发展分析 3.2.1 电子交易总量分析 我国最早开展电子交易的证券商是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湛江营业部。1997年3月,该营业部推出多媒体公众信息网,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开端。随后,闽发证券、华泰证券、青海证券等中小券商也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服务。1999年10月的调查结果表明,证券行业有25万投资者尝试使用互联网进行投资交易,交易额约占市场总量的1%。到2000年底,约有60家证券公司尝试开通电子交易委托业务,投资者数量达到118万,占到总投资者数量的7%,交易量1150亿元,占市场总交易量的2.97%。2001年,证券电子交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到当年12月底,投资者数量上升至332万,交易占比上升至4.38%。 2009年约3500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按2009年12月沪深股市最近一年参与交易A股账户6576万户来粗略估算,占比达到53.22%。进一步考虑到利用互联网交易的账户更多的是机构与大资金账户,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金额比重会远远高于此比率。而早在2001,这一比例为3%,经过八年年的发展,我国证券电子交易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料来源:中国证监网 2010) 3.2.2 电子交易模式分析 目前,证券公司主导模式已经取代IT公司主导模式,成为了我国证券市场电子交易的主流运作模式。近年来,国内大多数证券公司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相继开通了本公司的证券电子交易系统,注册客户只需通过该网络就可以将委托指令直接传送到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而在此前的IT主导模式下,客户的委托指令必须先经过IT公司,才能达到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相比之下,证券公司主导模式更加科学,代表着证券公司开展证券电子交易的发展方向。受各公司后台系统的影响,我国电子交易的证券公司主导模式可以分为总部集中交易方式、证券公司各分支机构独立交易方式以及点一点远程交易改造等三种情况: 1)总部控制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证券交易是通过两种模型进行的:一是集中式,即所有客户的交易通过证券公司总部进行;二是分布式,各分支机构是在总部统一管理下通过各自的服务器进行证券电子交易。总部控制方式由于实现了交易集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整合资源创造条件。 2)证券公司各分支机构自行发展证券电子交易。在这种方式下,同一家证券的不同支机构通常是以类似于“摆地摊”的方式来进行证券电子交易的公司总部只是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由于内部系统不一致,各分支机构为了竞争就争相上网。这种方式通过也使得证券公司的主导地位大打折扣。 3)点一点远程交易改造方式。这种方式实质上是电子证券交易的一种衍生模式,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原来的“远程大户室”进行改造,例如华泰证券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对比较成功。华泰证券曾对外称其证券电子交易额己经突破了100亿,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公司原来非互联网业务的转化而成。 3.2.3 电子交易用户分析 根据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电子交易数据。A股市场投资者有年轻化趋势,以中青年为主的投资者习惯互联网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和高效。截至2009年末,沪深A股合计持有账户中,年龄位于20-30岁以及30-40岁两个年龄阶段占比高达50%。其中,20-30岁阶段占比19.88%,30-40岁阶段占比30.77%。2009年仅20-30岁年龄阶段投资者处于正增长,其余各个年龄段皆处于负增长,20-30岁年龄段同比增长16.19%。 从网络用户的年龄结构,新增网络用户主要是小于25岁的年轻人,近两年网络用户的平均年龄趋于下降,这一代人在网络环境中将逐渐成长为未来社会主流时,证券交易的方式也将以互联网为主。 据联合国贸易及开发会议(UNCTD)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网民已达到20亿,中国网民达4.57亿,可见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这也为证券市场电子化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电子交易将是未来的必然形式。 第四章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风险管理 4.1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主要风险 4.1.1 交易所的指令执行风险 交易所指令执行风险主要体现在交易所交易系统的抗压性与处理能力,一旦交易系统严重超时,通讯系统堵塞或通讯系统故障,都会发生极大的影响。1994年1月31日,由于电脑故障,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大面积死机,被迫上午临时停市;1994年7月4日,位于北京沙河、负责深圳证券交易所数据传送的主机瘫痪,这事我国证券市场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停市事件,而事件的起因则是因为一个几十块钱的插座发生短路,却造成了网管计算机主机板被烧坏的严重后果。面对这样的危机,证券交易所的处理办法只有停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0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当交易系统严重超时或通讯系统堵塞,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往往采取继续交易的方法,而这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客户没有看到成交,就会选择多次撤单,如此循环会进一步造成大通讯的流量与系统混乱进一步升级,使通讯变的更加堵塞,系统操作更加延时。目前我国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都进行了多次的系统升级,对通讯系统的通道进行了拓宽,并采用了用地面通讯作为卫星通讯的备份方式。交易所系统升级后,交易系统严重超时和通讯系统堵塞的事故就已被基本杜绝。 4.1.2 证券公司指令传递风险 证券公司的指令传递风险指的是交易服务器崩溃、与交易所的通讯中断、交易场地的通讯网络中断、交易服务器通讯堵塞和软件系统故障等。1998年11月26日,浙江绍兴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发生重大事件,股民王立江的账面上突然出现了123亿元资金,而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由于电脑软件设计中存在隐患而导致散户误打时引发系统错误,是软件系统故障的典型案例。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向集中交易系统迈进,其中存在四大风险: 1)技术风险。多点分散风险汇集成集中风险,总部端出现技术故障,将会对全公司造成影响,如果发生重大技术事故,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实施和推进过程风险。集中交易系统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运行体系、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组织机构和职能转变。对于机构调整、权力分配、流程再造和人员精简等多变革带来的冲击,将是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风险。 3)政策风险。证券交易集中化后,证券公司将通过一两个通道与证券通讯公司、证券交易所联网接入,打破原有运行状态,减少一些机构的既得利益。 4)相关机构风险。包括银行、电信、电力等部门自身风险引起的证券公司风险。 4.4.3 安全性方面风险 安全交易风险主要体现在证券市场投资客户的交易密码被窃取。从2001年9月10日“银广夏”股票复牌第一天,到9月14日第五个跌停板,在这五天时间内,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9名股民在个人账户上先后出现股票被盗卖再盗买入“银广夏”的案例,被盗买入股票到达83000股,占这5天“银广夏”股票总成交量的33.96%,累计损失达126万元,可见证券市场电子化后,网络安全与客户安全的重要性。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业务效率,但有时会带来更大的业务风险和管理问题,证券电子交易系统最大的风险在于幕后操纵市场者提供便利而且更为隐蔽,例如通过网络迅速、大量的发布假消息,误导投资者及操纵证券的价格等,缺乏电子交易的相关法律和监控制度,将直接威胁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4.2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风险监管 4.2.1 一般证券电子交易的风险防范 中国证券市场几乎从一开始就采用电子交易,对于电子交易的风险防范也是在“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中发展起来的,主要的防范策略分为:首先,建立稳定的交易系统,避免“单点故障”。证券市场的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靠性,即证券技术平台的可用性;二是安全性,即在计算机里面定义防止有意和无意的攻击。 其次,建立交易系统的安全保障。提高系统的安全级别。主要解决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病毒问题,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和证券信息系统供应商的软件开发质量问题。 第三,证券业整体安全策略。证券市场涉及安全的案件,90%是内部人员作案。对软硬件系统的不断完善,并不能阻止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潜在的风险。美国证监会主席Levitt认为:“要减少证券经营业务的风险,投资者、券商、证监会和方案提供商应各司其职,基础是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证券商需要更好地培训和保护投资者,证监会要加强管理力度,服务提供商则应保证一个阶段性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正是证券行业的整体安全策略。华东师范人学博卜学位论文电了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略与安全管理规划。安全管理涉及到交易安全、交易监管、风险控制、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病毒、计算机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等。 第四,证券业信息安全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提高信息安全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每一个人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2)建立细致、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策略,并能将这些制度真正实施下去,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持续改进 3)选择可靠安全的设备、软件、通信系统与合作伙伴,并针对安全问题建立各种防范措施、应急方案与系统备份措施。 4.2.2电子证券交易风险防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证券业的发展带来空前机遇、给投资者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空前的风险挑战。网络由于其虚拟和开放的特点,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任何身份进入系统访问,这也使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比传统的证券交易的风险更大,除了传统证券市场下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还产生了传统证券交易中所没有的特殊的风险。如欺诈和洗钱,与身份管理相关的仿冒、隐私和信任的问题,及IT公司的在网络中的脆弱性也得到了确认。总的来说,网络证券交易风险具有这样的特点: 1)风险传播的快速化及范围的广泛化 由于现代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应用,信息的传递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范围也空前的广泛,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可以为传遍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这在满足投资者、券商的信息需求以及提高证券交易效率的同时,如果风险产生,其传播速度也变得更快,往往伴随着信息传递的同时到达投资者一方。 2)风险的突发性 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分散性等特点,使证券交易监管的难度加大。监管者及投资者很难及时的发现风险的产生并避开风险,对于查清风险的原因及造成风险的行为人难度也增大,风险往往就在投资者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了,让投资者手足无措,蒙受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3)风险的不易控制性 互联网极大的促进了证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加之安全方面的问题尚未充分解决,使得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也不易控制。这主要表现在网络证券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和信息传递的通畅性:任何网络安全问题如病毒、黑客入侵等都可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崩溃,网络证券交易也将被迫停止;系统本身的漏洞也可能造成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投资者无法进入系统进行交易的损失;而信息传递也可能由于网络不通畅而造成延迟,无法使部分投资者及时获知重要信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都使得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变得难以控制。 总的来说,证券市场的电子化为我国的证券投资者带来了福音的同时也来了新的风险。更高效的交易手段与更广的交易面伴随着突发的、不易控制的风险,投资者在使用网络交易这一利器时,也需要面对风险所带来的新的挑战。 从证券电子交易本身的各环节看,可以从交易、资金管理、技术、业务等方面对证券电子交易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交易风险问题主要涉及交易数据在远程传输过程中、交易密码在某种情况下被盗用所存在的风险以及互联网上虚假信息的传递和行情传输的延迟所可能给交易带来的风险;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可能造成的资金的风险(如资金密码的泄漏)以此引发的资金通过互联网被迅速转移的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目前交易系统所采用的安全措施,对系统的管理及在技术方面可能造成的风险问题(如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问题、系统的设计规模问题)等。 从证券公司角度看,应着重从技术安全性和业务监管两个方面予以考虑。我国广泛开展证券电子交易尚需要创造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解决我国证券电子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如隐私权问题、网上版权问题、交易费用问题、电子身份认证问题等若干实际问题。加强对证券电子交易风险的监管应从政策、业务与技术标准几个方面齐头并进,并制定相应的监管基本原则,如政策法规连续性原则、好比快重要原则、增强市场透明度原则、自律原则、兼顾行业发展目标,同时可考虑设立证券电子交易风险准备金。 4.3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法律问题 1)我国对网络证券交易的立法现状 对网络证券交易的立法规制,主要由专门立法、相关的传统立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国际条约等组成。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的专门立法来对网络证券交易进行规制,只是在《证券法》第111条中规定:“投资者应当与证券公司签订证券交易委托协议,并在证券公司开立证券交易账户,以书面、电话以及其他方式,委托该证券公司代其买卖证券。”这一“其他方式”的规定为网络证券交易提供了合法存在的空间。其他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中。目前我国对电子交易的规章主要是证监会制定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和《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此外还有针对网络证券某种行为的规定,如对网络路演行为的《关于新股发行公司通过因特网进行公司推介的通知》,对新股发行时招股说明书进行规定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规制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对于因特网这一新生事物,我国也没有系统化的法律规定,只是分散于各个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如对电子签名效力进行确认的《电子签名法》,对通过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的《因特网服务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 2)我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规定 我国对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目前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刑法》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为主体,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框架。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涉及发行披露和持续披露两个环节。在发行信息披露环节,我国新《证券法》引入了预披露制度,要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人预先披露申请发行上市的有关信息。这项制度的引入,拓宽了社会监督渠道,并且在防范发行人采取虚假手段骗取发行上市资格上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在持续信息披露中,《证券法》第67条为上市公司设定了临时报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网络证券交易及其法律制度的完善告这一法定义务。该条规定与原证券法相比增加了临时公告的具体披露要求,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我国新《证券法》第63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这条规定是对目前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的原则性规定。可见,信息披露的标准主要包括:真实性、充分性、及时性。真实性是指发行这公开的信息资料应当准确、真实,不得作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充分性要求证券上市公司提供给投资人判断证券投资价值的相关资料必须全面,不得故意隐瞒或有重大遗漏;及时性则指上市公司向公众投资者公开的信息应当具有最新性,所公开的信息必须是上市公司的现实状况并且交付公开信息资料的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期限。2006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证券公司信息公示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所有的证券公司在2007年底实现信息公示的目标。在2007年证券公司已经面实施了公开披露制度。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电子化推动市场发展,与发达国家间仍有差距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化带给我国证券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化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对于证券交易所,还是证券交易者与证券监管机构,都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与极大的便利,并为证券市场的风险调控提供了新思路。证券市场由人工交易向电子交易转换是顺应了科技的进步,也必将是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与国际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差距。主要体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与电子交易两者间兼容性上,电子交易需要更加完善的交易体系与风险管理体现,电子交易也必须降低其成本与费用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电子交易的队伍,配套的相关法规也需要跟进。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仍处在一个摸索进步的阶段,相对于国外老牌证券市场的深厚基础与丰富经验,我国证券市场还缺乏良好的基础,在建立电子交易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表5-1 中美证券市场比较   中国证券市场 美国证券市场 市场成熟程度 新兴市场,尚待发展 老牌资本市场,运作成熟 市场监管 尚待完善 监管严格 人为操纵 人为操纵较多 人为操纵少 政府作用 政策市,政府作用强大 政府仅提供服务、仲裁、监管 市场化程度 宏观调控过多 市场的事情市场由市场解决 上市公司诚信度 较差 视诚信为生命 市场流通性 较差 好 市场透明度 暗箱操作较多 透明度高 交易规则 较简单 较复杂 交易指令 单一 多样 做空机制 无做空机制 可做空 交易杠杆 无杠杆 有杠杆 涨跌停限制 有涨跌停 无涨跌停 是否T+1 T+1,当日买进当日不可卖出 T+0,当日买进当日可卖出 交易费用 每笔交易进出共收取 近1%的各项费用 交易费用固定,当投入1万美金以上时,进出各项费用不到0.34% 交易时间 9:30~11:30;13:00~15:00 共4个小时 9:30~16:00(NY) 共6.5小时 价格表示方式 K线图,上涨为红色,下跌为蓝色 K线图,上涨为绿色,下跌为红色 (资料来源:《证券电子化——未来证券业的战略制高点》, 张卫东,2007) 电子交易实际上就是科技发展,服务业发展迅猛的一个产物,他本身还是一项交易业务,只是媒介由人工转化为智能化的电子交易,是一种业务形式上的创新。放眼世界,最容易转成电子交易的就是安歇比较单一简单的交易类型,这些交易在有深度的,流动性好的,有标准资产等级的市场上最容易形成。但是基于每个国家经济环境,国家政治特性的不同,这一交易形式的转变在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独特的特性。在美国,电子交易的兴盛以另类交易系统的流行为代表,他们要交易系统看成剔红一系列的组合服务,比如,一些系统通过降低买卖过程中的差价来降低客户的成本,一些系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还有一些系统则是把多家交易行的信息进行了综合,为客户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搜索,降低了他们的搜索成本。欧洲的电子交易的兴起和繁荣以交易所电子化合并为标志。许多大型的交易所都采用的最新的合成系统,互相之间达成了合并。不管这些电子交易的特性如何,国外的电子交易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组织上的创新,比如美国ECN的流行,欧洲交易所的合并现象等,都是通过组织创新来推动业务创新。 但是在中国么目前电子交易对组织创新的促进还没有产生影响,由于法规的限制,无法自发的形成新的交易所,新的交易系统。自发的制度改革要比有意识的生硬的模范高效的多,杨小凯以及张永生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目前中国电子交易创新方面的最大困境。中国证券市场先天不足,因为在市场设计之初就采用了集中竞价的交易系统,并且已经法规化,在《证券法》中有明文规定,因此,尽管我们对做市商系统很感兴趣,并且有意在创业市场板块和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上逐渐常用,却仅仅是一种模仿,没有形成自身市场改革的趋势。 此外,国外电子交易有四种形式,分别是证券商电子交易服务、独立电子交易系统、证券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和电子虚拟交易所。目前我国在四个方面都进行了涉猎,电子交易发展很快,但是电子交易的成熟、品种丰富、投资者接收成都来看,我们与美国、韩国、香港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研究,韩国电子交易与韩国电信部门的介入很有关系。韩国的电信公司竞争激烈,纷纷推出自己的相关先进的、价格便宜的互联网技术,不断的降低了整个证券市场的成本,有效的带动了电子交易的发展。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基本被三家单位垄断,虽然在大城市互联网已得到了普及,但是对于广大中小型城市仍然价格偏高,带宽资源非常珍贵,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 5.2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的若干问题 5.2.1 技术开发与网络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总体战略和规范目标,仍然缺乏网络证券系统设计开发的相关经验,所启用的系统大多参照国外的电子化系统,缺乏与国内实际情况的兼容性。建成的系统通用性能差,不同系统间没有预留接口或接口不标准。在硬件设备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在软件开发商平台各异,相似性与重复率高,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认证体系的不统一也使得交易各方的身份难以顺利确认。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数字化,具有明显的特点:应用广泛,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同时又有丰富的支持工具。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也给证券市场电子化带来了新的考验,数据的安全则是证券市场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由于技术开发的特殊性,如何确保数据在保存于传输的过程中顺利安全,如何更加安全高效地识别用户身份,如何防止非法侵入都是证券市场电子化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投资者最担心的必然是电子交易信息与资金的安全,为此国内券商对于这一问题做了许诺,保证电子交易的绝对安全,然而实际情况令人堪忧。即使是在全球信息化技术第一的美国,这一问题仍然棘手:美国每年因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企业电脑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占50%;美国国防部全球计算机网络平均每天遭到两次袭击,美国国防部安全专家曾对其挂接在因特网上的12000台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测试,结果88%入侵成功,96%的破坏行为未被发现,可见网络安全始终是证券市场电子交易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正逐步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却仍然是众矢之的。国内网络安全基础差,网络使用者安全防护意识匮乏,网络安全知识普及率低,都成为了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目前,大部分年纪少长的证券市场客户对于网络交易不信任,或由于网络安全知识的匮乏而被不法分子损害利益,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安全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5.2.2 环境与人才问题 中国证券公司大多数采用分散交易的方式,由于业务重点在营业部,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则大幅度向营业部倾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分散,难以实现证券公司整体化的技术优势。证券公司内部缺乏统一综合交易管理平台,许多证券公司下设营业部采取点对点直接与交易所连接方式,而总公司却不设综合管理数据库,从而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恢复能力。 目前,我国网络化发展程度并未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仅部分发达城市得到网络普及。此外,硬件设施的普及也并不代表网络意识的普及,人们对电子交易的认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其中在一些小型证券机构尤为突出,由于受到资金、设备的影响,普及证券电子化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有的地方市民素质较差,城市电脑的普及率不高,使证券电子化的效率低下,并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金融电子化的建设 此外,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建立缺乏大量人才与后续支持,高科技金融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已成为网上券商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阻碍。比如像证券登记咨询系统等在部分证券从业人员面前如同虚设,手工作业相当普遍,同时缺乏相关的培训机制与人才储备,稍懂一点网络知识的员工,也只是简单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工记账、记录票据和手工报表,仍维持着传统的操作手法,证券市场电子化信息化的技术人才匮乏令人堪忧,这也将极大的影响证券市场电子化未来的发展。 5.2.3 法律与法规问题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法律制度的建设是维持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稳定发展的有力武器,要保障电子交易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证网络证券信息的披露。作为网络证券制度的基础,要求网络证券发行人及网络证券上市公司应按照法律规定把某些网络证券信息进行公开披露。互联网的介入为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也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在传统信息披露监管的基础上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制定出有效的法律法规,维持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安全运行。由于没有配套的相关的法规,我国证券市场许多业务仍处在摸索阶段,尚没有大规模展开。同时,对电子交易者的资格审查、电子交易的技术标准及技术体制、电子交易的市场监管等尚无明确规定和标准,致使券商电子交易底气不足。 1)在信息披露形式上,缺乏统一的证券信息披露系统。 我国目前的法定网络信息平台是由中国证券监督协会指定的,其中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等。此外,还包括部分指定的报纸期刊,如《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等。虽然获得信息的渠道丰富,但是由于披露的分散,对于投资者来说,某些检索不便导致了分析数据的障碍和错误理解。此外,信息披露平台的分散,也使得一些信息重复披露,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最后,指定网站与报刊的方式会造成信息提供方借由信息垄断地位而与上市公司产生利益关系,从而失去了信息披露的公正性,不利于监管。 2)信息监管存在漏洞 信息传递的多样化对于投资方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造成障碍,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制止一些电子形式的信息披露,从而信息披露合法性与正确性的监管面临一大难题。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全球化的监管上还存在空白地带,使得信息监管无法给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保护。 此外,在网络环境下,我国对于投资者的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1)风险的承担对投资者不利 对于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网络出现故障可能造成的投资者利益损失,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券商在利益驱使下,会尽可能将可能的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这种对于投资者不利的风险承担,一方面是券商在证券投资过程中降低对于风险防护意识,另一方面将大大降低投资方的投资热情,抑制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2)投资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随这证券市场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证券投资的行业,而其中大部分缺乏专业的证券投资知识,尤其缺乏投资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法律意识,对于网络欺诈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因此在发展证券市场的同时,也应加强正确投资方法与观念的普及,使我国证券市场在一条合法化的道路上安全发展。 5.2.4 费用与成本问题 证券市场金融电子化带来的另一有力条件是较低的成本带来较高的收益回报。低成本是国外证券市场得以蓬勃发展的契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子交易成本大大低于传统交易成本,同时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与监督。低成本包括券商经营成本的降低与投资者应用成本的降低。但是在我国,由于证交所、期交所、证券公司没有统一化标准与制度,证券交易费用相对固定,降低了电子交易的整体吸引力。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还在使用两套技术标准,缺乏技术标准统一与数据接口统一;营业部未来接受交易所的行情,需要购买设置多个卫星接收系统,造成了资源上的极大浪费,人为地增加了证券经营机构的成本。 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只有少部分大型城市拥有购买进行电子交易所需要的设备,电子交易前期所需要的投资对于大部分城市的交易者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般投资者需要购置一台配置符合要求的计算机,并提供电子交易的券商处申请安装一套电子交易软件,总费用大约为四五千元。此外,关键的运行成本也没有降低,部分城市的互联网普及率很低,上网费用及开销依然巨大,每月成本近100元。相对于广大中国证券投资者,情愿每日步行去营业部交易已省去每月近100元的网络交易开销。 在美国,投资者通过传统方式买卖股票的成本为1-2美分,而电子交易的成本为每股0.5美分,所以对于投资者有很强的诱惑力,既能降低投资过程中的成本,又能获得更高效的服务于回报。而在我国,手续费率的固定降低了电子交易对于广大投资者的吸引力,虽然手续费折让在各大券商中得到广泛实行,但是依然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况且,这种方式对于客户有资金量、交易量等诸多限制,并不是所有客户都能够享受相关的服务。因此,许多上网投资者仍然局限于了解信息,对于实际的电子交易操作并没有很高的兴趣。 虽然我国近几年上网人数呈几何级数快速增加,但是其中大部分网民集中在大中城市,且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新兴技术适应能力强、收入较高的少数人,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电子交易的运行成本使他们望而却步,从而依旧选择人工交易作为手段。毕竟,成本与费用是投资者首先考虑是否使用证券电子交易的先决条件,如不能解决证券电子交易的费用与成本问题,将很大程度上抑制证券市场电子化的普及,对于现已有的网络交易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5.3 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的发展建议 5.3.1 对于证券交易场所的发展建议 1)统一标准,与国际化接轨 统一标准,既采用国际通用的通讯协议与业务模式。目前国际市场的数据通讯标准为FIX协议,即金融信息交换协议(Finan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tocol)。新加坡交易所、纽约交易所、EURONEXT、澳大利亚交易所、印尼交易所、墨西哥交易所、众多ECN公司都集中采用了FIX协议,并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体系之中。 我国证券公司与交易所的数据交换也已采用FIX数据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数据安全性方面仍存在漏洞,比如不能有效防御中间环节对于数据库的操作,也不能采取留痕机制。中国虽然开展了FIX的技术研究已达多年,但在中国FIX协议仍为得到广泛的使用,主要原因在于对于FIX协议的使用还是只采取FIX协议的方法论和内容,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所作出的调整意见不统一。其次,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交换仍是以交易所为核心,上海证券交易所需要新一代交易系统才能采用完整的FIX协议,目前这发面仍在发展阶段。 国际化则是要跟进国际形势,采用国际通用的证券交易所电子交易通用模式,例如上交所在新一代交易系统中采用多渠道交易、多产品交易、多机制交易、多订单交易、多币种交易、灵活的交易时间都是在向国际化靠拢。此外,我国证券市场需要紧跟国外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情况。目前国外证券交易所有两种交易方式,一是提高交易系统的专用性与复杂性,并有跳开经济机构直接成交的趋势。二是交易与清算、交付、支付更加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合并的交易机制 2)转变思路,建立有我国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 传统的证券信息服务侧重于行情服务,包括三个方面:即时行情、历史行情与技术分析等。投资者可以通过查阅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和市场公告获得基础资料,但是信息量不大、不完整、不全面,一般都需要通过订阅报刊杂志获得补充资料,电子交易提供商所能提供的资料仅限于此,电子交易的灵活性、全方位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券商开始使用电子交易,与传统经纪商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网络证券商要发展就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等同于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市场要发展也需要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必须要完善信息服务,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市场之中,因此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能力将是证券市场提高整体吸引力的有力方式;此外,网络的无时限性也为新的服务发展提供的契机,可以将现有的开市时间延长至24小时,这也将增加整个证券系统的流动性与高效性;最后,开发除电脑以外的交易手段和信息传达,例如TV机顶盒等接入服务工具,给客户更大的选择余地,从时间、内容、服务对象等各个方面增加证券市场的活力。 5.3.2 对于证券公司的发展建议 1)提高集中交易 客户模型和集团业务构成了集中交易的技术核心。 客户模型,指的是客户资料如何存放在系统之中,它是金融机构对呵护的服务方式和未来新业务推广的关键点,即“以客户为中心”和“以业务为中心”。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步入国际化发展进程,建立有效的客户模型是电子交易的基础。客户模型将成为未来证券功盖在经纪业务方面的竞争点,而金融模型将是自营与资本委托管理方面的竞争。集中交易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建立先进、高效、拥有良好扩展性的交易系统;第二步是建立和完善交易运行的体系,不断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与耐力;第三步是技术突破、稳定运行与业务部门相结合,开拓出证券公司自己的业务特长,或利用先发优势,或利用规模优势,来实现证券公司之间的区分与竞争。 所谓集团业务,是指总部有能力为客户数据化的集中开通相关的业务,如通存通兑业务,是证券公司客户实现异地提取现金与异地交易,拓宽自身的业务面,通过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即时把最新鲜的业务和咨询推广至客户,提高业务水平。 2)进一步开拓电子交易业务 开拓电子交易业务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点是客户细分,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适合有效的业务服务。国外证券公司电子交易业务发展最大的趋势就是客户细分与提供客户化的电子交易服务与金融建议(表 是美国投资者的分类情况)。针对投资者的不同偏好与需求,将其分类,采取不同的策略与定位吸引相对应的客户群体,是未来国际证券公司电子交易服务的趋势。 表5-3 美国投资者细分与商业策略 投资者细分 描述 要求 商业策略 活跃交易者 每年股票交易平均次数在12或12以上 激进投资者 从短期价格中获益 低成本和可靠的交易实时数据 交易折扣 动态报价 实时提示警报 战略投资者 投资于长期受益 拥有不同的投资产品 每年交易次数平均在12次左右 研究和投资建议工具 经纪人的建议和推荐产品多元化 进入或提供经纪人研究和分析建议 股票行情显示屏 扩展产品 生活事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者 投资于未来的生活事件,投资于蓝筹股和共同基金等更为稳定的金融产品 每年交易次数在5次或5次以下 金融计划工具,建议投资教育信息 产品多元化 金融计划工具,计算退休计划信息,投资信息 进入长期投资产品 (资料来源:《浅谈我国证券业的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徐国华,2006) 第二点是选用最优的拓展策略和步骤。证券电子交易作为一项正在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紧密的策略和步骤的安排。每家证券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具备条件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安排与策略,才能在互联网所带来的网络证券市场中获得巨大的份额。 5.3.3 对于证券监管机构的发展建议 面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飞速发展,在如此的电子交易的形势下的监管,第一点就是要采取更多有效的电子化手段,尤其如今已是网络化时代,监管也要走上网络化的道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大都建立了非现场稽核系统,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也更是具备先进的监控系统。在如此情况下,证监会也需要先进的网络化监管系统,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发展。如果证监会在技术手段上实现实时获取证券公司真实财务报表和进一步加强两个交易所的电子监控系统远程用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效率与准确度。 第二点就是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共同预防“网络金融危机”。跨境交易与跨境交易的交割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股市就爆发了巨额的跨境交易的交割风险。在如今网络技术与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势必增多,电子交易加快了资金在国际市场间的流动,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此外,信息传播和资金流动速度是危机传播范围的面增广,“网络金融危机”是网络金融和金融危机的结合体。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典型的“网络金融危机”。 第三点是要尽可能的促进市场的竞争,而非一味的培养市场,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市场的发展。证监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有意培养新的交易系统。而笔者认为,比起培养新的系统更重要是放开竞争,促进竞争。美国和欧洲的电子交易实践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也正是因为市场上交易系统的供求不平衡,产生了证券公司从暴利时代进去微利时代,而交易所和证券通讯公司仍然享有暴利的局面,所以,只有加强市场的竞争才能促进证券市场自身和证券公司的发展。 第四点是关注非金融公司对于证券行业造成的影响。电子交易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于电信公司和IT公司等非金融公司的依赖。这些非金融机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公司能进一步提供交易运行的平台,多家证券公司把电子交易业务寄托在运行平台上,从而这些非金融公司的发展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异常重要。这些非金融公司,可以利用在通讯和数据处理上的优势,如采取数据挖掘工具对电子交易的客户信息加以利用。如果能把这些非金融机构的发展纳入监管的范围内,那么可以在信息处理的媒介上达到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 第六章 展 望 6.1 证券市场一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影响深远,并最终导致全球证券市场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证券发行人或筹资者层面看,异地上市、海外上市以及多个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数量和发行规模日益扩大,海外发行主权债务工具的规模也非常巨大。其次,从投资者层面看,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全球资产配置成为流行趋势,个人投资者可以借助互联网轻松实现跨境投资,以全球基金、国际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大量投资境外证券,主权国家出于外汇储备管理的需要也形成对外国高等级证券的巨大需求。第三,从市场组织结构层面看,交易所之间跨国合并或跨国合作的案例层出不穷,场外市场在跨国购并等交易活动的驱动下,也渐趋融合。第四,从证券市场运行层面看,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金融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区域金融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投资银行提供更多的跨境服务,包括反收购顾问、财务重组服务等服务。区域各成员国联系日益加强,使得经纪商、交易商等中介机构需要进入各主要证券市场以充分利用各种交易机会。这就为加强区域内的证券市场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东亚货币一体化趋势 证券市场的合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本项目下的各同货币可自由兑换问题。欧洲区内欧元的成功启动和中北美的区域货币合作以及拉美国家的美元化现今区域货币一体化趋势的具体表现。东亚国家是有条件从形成某种汇率联合浮动机制最终过渡到区域货币的,之后筹资者可以更容易地到范围更大的市场或比国内更有流动性、筹资成本更低的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而无须担心汇率风险和换汇成本;投资者更愿意走出国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证券组合投资以分散风险;客户可以更好地比较各个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各中介机构的业绩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跨国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渐增长,迫使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全球市场更加开放,客观上推动了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证券市场也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可以发现: 首先,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及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占份额的增长和地位的加强对其证券市场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其次,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一国国内市场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发展程度为基础,并与证券市场的规律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第三,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从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证券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 第四,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是一国政府不断放松管制的结果。 根据国外经验,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组织形式可以大致如下安排:代表处→分公司/子公司/区域总部→国际证券控股集团;在地区结构上的选择可以做出如下安排:文化相近市场→客户导向市场→新兴市场或未发展市场→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国际性的业务网络;在海外业务开拓方面,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经营风格制定重点发展、特色经营的战略,并根据各项业务的进入成本和投资回报,相应调整不同业务领域的投入,力求达到最佳的业务利润构成;国际化的进入方式可以考虑以下的路径:技术合作→联盟→合资→并购/新设。同时,我国证券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风险控制、注重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而不盲目扩张,并注意本地化战略和文化的融合。 6.2 证券市场创新深化 创新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进入21世纪,在新的金融理论和金融技术的支持下,有关产品、组织、监管等方面的发展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中,结构化票据、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各类权证、证券化资产、混合型金融工具和新型衍生合约不断上市交易;从功能上看,天气衍生金融产品、能源风险管理工具、巨灾衍生产品、政治风险管理工具、信贷衍生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扩展了“金融帝国”的范围。   我国证券市场已到了深层次改革的关键时刻。在新环境下,如果还墨守陈规,故步自封,不仅不能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还会进一步丧失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压缩券商生存空间,虚耗社会财富,从而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隐患,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以创新求发展是证券市场必然选择。  证券市场应是充满生机与活力之地,新兴加转轨时期的证券市场更应如此。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不断地创新,市场又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发展,并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体制改革、组织构架、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所以说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证券市场监管者和证券市场参与者不断努力、不断开拓的过程。当然,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创新的背景、创新的动机、创新主体、创新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活动离市场和广大投资者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证券公司的创新活动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产品创新。近一两年证券业有一个说法,证券业步入一个营销时代。营销的起点是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营销只能是无源之水。在家电、IT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中,许多优秀企业为了争取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地位,除了在市场上有过硬的产品外,往往都会准备一系列蓄势待发的新产品,这种产品规划,对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有较好、较高的要求。  2)服务创新。创新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顺应市场的要求,构筑新型的服务体系,从而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客户,也就是说金融服务性行业服务创新活动必须坚持市场第一,客户第一。市场细分、产品细分、客户细分,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原来粗放经营的方式,中小市场、中小企业市场、场外市场具有不同的操作规则,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上市性开放式基金、ETF、LOF、QFII等。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产品内涵,不同投资者也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因此,证券公司在服务中要不断吸取新思维、运用新技术,发展创新,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佣金市场化后,改善服务的措施层出不穷,整体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以电子交易为代表的非现场交易得到了迅猛发展,部分证券公司已经完成集中交易,实现了通存通兑,银证合作越来越规范。这些服务创新一方面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利高效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企业赢得了市场。 3)管理创新。目前证券行业处于转型期,证券公司要发展:必须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收益模式下的粗放经营,必须大胆进行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这两年行情低迷,出现了严重的行业亏损,这和证券公司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风险防范能力脆弱,决策效益低下等有极其紧密的关系。要想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管理的水平,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是证券公司管理创新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证券公司在管理创新中,要建立健全金融创新机制,这是调动金融创新积极性的重要保证;要针对目前证券行业整体运营成本较高,经济利润较低的现状采取得力的措施,降低金融成本,提高价格管理水平,按照投入产出的匹配原则,安排金融活动,努力提高证券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从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隔离不同的业务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要重视员工队伍的创新,证券行业只有创新用人机制,才能吸引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证券公司在金融创新中,要正确处理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凡是创新都必须研究、揭示风险,制订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还要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在守法合规的基础上,立足长远,量力而行,将风险防范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面,并自觉接受金融监管。我们有些创新活动,不管是公司搞的,还是交易所搞的,有些还是在风险防范上考虑不足。比如国债回购,在创新的时候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还是不够的,这都是我们要总结,要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内在发展的需求,广大投资者的服务需求在日益增加,这就赋予了我们广阔的创新空间。证券市场电子化则是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电子交易将逐渐取代人工交易,并使我国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与证券监管机构带来更多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不断的金融创新必将为我国证券交易电子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获得宝贵的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必将促进证券行业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中国的证券行业必将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 辞 通过资料的寻找和分析以及引用,本人在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下载毕业论文ppt模板下载毕业论文ppt下载关于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临床本科毕业论文下载 的写作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的艰辛与成果,也体会到了证券市场从人工化向电子化转换过程的坎坷与不易,它的历史意义和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XX大学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本人在完成论文要求的同时有了深刻的知识积累,更得益于导师XXX副教授给予的鼓励和指导。在构思本篇论文时,周老师不但能以其丰富的学术涵养提供精辟的见解,更以其一贯的严谨的治学理念,要求论文架构、内容及用字遣词务必完善。在论文检查期间,承蒙导师的悉心匡正,提出诸多宝贵建议,因此,本论文得以更趋严谨与完善,谨致以无限的谢意。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所认识的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有你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得我能够在这大学四年里,能够开心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施慧洪. 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9; [2] 齐爱民. 网络金融法原理与国际规则——金融电子化法律问题研究丛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 张卫东. 证券电子化:未来证券业的战略制高点[J].金融电子化. 2001(8); [4] 徐国华. 浅析我国网络证券业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电子商务. 2002(11); [5] 证券市场周刊.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报告[R].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 [6] 杨琴. 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电子商务法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7] 杨青. 电子金融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8] 颜芳,任伟. CFAAT证券市场一体化的欧盟经验借鉴[J].金融商务. 2006(10); [9] 左峰. 电子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系. 2003; [10] 熊玉莲. 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系. 2006; [11] 林建. 大交易场美国证券市场风云实录[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12] Efraim Turban.《Electronic Commerce:Structures and Issues》[M].Financial Econometrics. 2004; [13] Real Estate Education Co.《Electronic commerce: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M].2006; [14] Kurt Bauknecht.《Electronic Commerce and Web Technologies》[M].2005; 交易所网上业务平台 指定信息披露网站 中心数据库 信息处理 储蓄子系统 安全控制 接收子系统 流程管理子系统 审查子系统 分发子系统 上市公司 2 1
本文档为【金融电子化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9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09-23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