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左传》

《左传》

举报
开通vip

《左传》第二节《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氏》等。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不少新特点,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一、《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1、《左传》是为了解释和补充春秋而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2、《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左传》是史家,《公》、《谷》是经学。”(《朱子语类》)二、《左传》的作者 1、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等持此说)...

《左传》
第二节《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氏》等。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不少新特点,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一、《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1、《左传》是为了解释和补充春秋而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2、《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左传》是史家,《公》、《谷》是经学。”(《朱子语类》)二、《左传》的作者 1、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等持此说) 古本《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相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 《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认为左氏非丘明,作传人不受经于孔子,《左传》不传《春秋》。(唐赵匡首次提出、王安石、朱熹等持此说) 3、认为《左传》是西汉刘歆伪作。(康有为等持此说)三、《左传》的内容 1、《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 2、《左传》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春秋时期诸多诸侯国政治上的动荡与变故:君王的生卒和更替,强宗大族的争权夺势,以及执政者的阴谋权术、国与国之间的盟会、往来与战争等等。 3、《左传》记录了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人们的心理等等,堪称春秋时代的“百科全书”。四、《左传》的思想: 《左传》主要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历史的经验教训。尊礼尚德、人道思想、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季梁:“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后致力于神”(桓公十六年); 子产:“天道远,人道迩”(昭公十八年); 师旷:“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襄公十四年)《左传》的思想: 《左传》的思想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也有不合之处: 1、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左传》中却颇多这方面的记载。 2、孔子维护周礼,反对僭越。《左传》亦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但《左传》在尊礼的背后,其实有崇尚武力攻伐的尚战、崇霸的一面。《春秋》、《左氏》思想之别 清代朱轼为冯李骅所写的《〈春秋左绣〉序》中说:   “《春秋》主常而《左氏》好怪,《春秋》崇德而《左氏》尚力,《春秋》明治而《左氏》喜乱,《春秋》言人而《左氏》称神,举圣人所必不语而津津道之有余甘焉。……近《庄》、《列》诡谲之风,启战国纵横之习。”五、《左传》的体例 1、编年体: 编年体的时间框架使得叙事关注故事演进的整体性,把部分看成是整体的部分。 2、“君子曰”的评论模式: 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君子谓”、或“仲尼曰”、“孔子曰”来发表对事件或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左传》对编年史体裁的创造性贡献A、《左传》在必要时会突破编年系事的限制,将一件重要史事集中放到某一年叙述,让读者能比较完整地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B、古代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分,《左传》则同时兼有记言和编年记事的特点。六、《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长于叙事。 (二)善于写人。 (三)工于记言。《左传》之叙事 (一)《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 1、情节: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并揭示事件之间或内部的因果关系,把事件故事情节化。 2、结构:一般采用顺叙手法。而为了达到叙事的完整性、丰富性,《左传》亦常用倒叙、插叙、补叙与预叙等手法。 3、长于将史实的记录和传说、传闻以及卜筮、灾祥的记录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作者自身的感受、想象和虚构,使历史叙事富于生动的故事趣味。前人有“左氏浮夸”、“左氏好奇”的评价。 4、出色的战争描写。以“初”字领起的倒叙、插叙、补叙 倒叙、插叙、补叙都属于“追溯以往”,可称为“闪回”或“回顾”。 A、倒叙: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顺序相反。 B、插叙,是在叙述重要事件的过程中插进另一件有关事件的叙述。 C、补叙: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  《晋公子重耳之亡》:头须的身份和事迹;  《晋灵公不君》灵辄的故事;  《晋楚城濮之战》:子玉梦见河神。 补叙:  《郑败宋师获华元》:华元战前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预叙 预叙属于“瞻望前景”,又称为“伏笔”或“预示”。 《左传》的预叙经常藉种种预言来实现: A、以梦境预言 B、以卜筮预言 C、据灾异祯祥现象预言 D、藉歌谣预言 E、藉人的形相、行为作预言《左传》中预言的作用 一是发挥惩恶劝善的道德训诫作用。 二是起到设置悬念,安排情节结构的作用。 预言作为伏笔,贯穿起一个个小结构,连接起一个个大事件,《左传》正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预言中构筑篇章、展开情节的,往往是由对一件事情的预述开始,以预言的最后得到验证结束。宇文所安《叙事的内驱力》: “(《左传》的)叙事结构,与其说是围绕着情节、人物建立起来的,还不如说更多地是围绕着对于后果的先见之明建立起来的……在叙事中,作者总是做出预言,这些预言又总是正确的。”(见《他山的石头记》)魏颗受结草之报 (宣公十五年)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左传》的战争描写 (1)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2)善于通过琐事细节的描写来丰富叙事的趣味性、故事性,也使战争的复杂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左传》写人 (二)《左传》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 (1)“累积型”人物形象和“闪现型”人物形象。 (2)人物个性鲜明,但也有伦理化、类型化的特点。 (3)善于通过细节尤其是对话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郑公子归生弑其君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归生)将见。子公(公子宋)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子。夏,弑灵公。楚灵王与穿封戌争囚 (襄公二十六年)穿封戌囚皇颉(郑囚),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太宰)。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   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围。楚人以皇颉归。华父督好色 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的记言 (三)《左传》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于记言。 1、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2、人物语言:一是个性突出;二是辞令(包括外交辞令、议论、谏说之辞)优美,尤其是其中的行人辞令(外交辞令),或委曲利害、婉转陈辞,或辞锋犀利、刚柔相济。 刘知几《史通·申左》:“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 3、《左传》中还广泛采用生动的俗语、谚语和民谣,许多语言具有警句的性质,后来都发展为成语。展喜犒师    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命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晋公子重耳之亡》导读 1、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叙事如何演进,情节如何串连?  2、本文是如何选材的——文章讲述了哪些情节,这些情节在整个叙事结构中有何意味?  3、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叙事结构中的关系如何?  4、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如何被表现?《晋公子重耳之亡》:结构 整个故事主要是顺时序的演进,偶有补叙和插叙这样的逆时序演进。 倒叙的结构——打破了编年体的限制。 从情节的角度看,这篇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人物的角度看,它记述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晋公子重耳之亡》:选材 重耳流亡过程中的事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重耳心理的成熟以及力量的积蓄。   心理的成熟:一系列生活的历练——辞别季隗言不由衷,过卫欲鞭野人,在齐贪图安逸,至曹受曹共公观浴之辱及受飨反璧,及楚与楚成王对话不卑不亢,在秦对怀嬴忍小忿。   力量的积蓄:大国的礼遇——齐桓公妻之,宋襄公赠马,楚子饗之,秦伯纳女、宴享;舆论的准备——僖负羁之妻、叔詹、楚成王对重耳的评论。《晋公子重耳之亡》:人物 中心人物——重耳:落难的贵族公子(骄横、平庸、贪恋安乐)——成熟的大国国君(忍辱负重、冷静、理智) 次要人物——重耳的追随者、女性、小人物:对中心人物的陪衬作用、自身也有较鲜明的性格。塑造人物的方法 富有戏剧性的细节及场面描写:重耳乞食野人、姜氏杀蚕妾,重耳以戈逐子犯、重耳挥怀嬴、介之推与母的对答。 从容机智的人物对话:重耳以“退避三舍”的许诺回应楚成王的政治勒索,赵衰抓住秦穆公赋诗之意,表达求助于对方的愿望,归晋前,子犯对重耳的试探,寺人披说服重耳的一番言辞等。《秦晋殽之战》导读 1、本篇对战争的描写重点放在哪里? 2、本篇是如何运用预言叙事的? 3、试析本篇中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蹇叔、秦穆公、先轸、弦高。 4、本篇中人物的外交辞令各有何特点?《秦晋殽之战》 (1)写战役本身只用了一句话,其余则为战前战后的铺叙,反映出作者对这一战役成败原因的分析。 (2)预言叙事的运用,从一开始就预示了战争的结局。体现了“重德”的思想,设置了悬念。 (3)成功刻画了几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蹇叔:忠诚倔强、有政治远见秦穆公:专横气盛但能自责改过 先轸:耿直粗犷,深谋远虑弦高:赤心为国、灵活机智 (4)精彩的外交辞令 弦高犒师:语意双关,弦外有音;皇武子辞杞子:旁敲侧击,外柔内刚;孟明视谢赐:绵里藏针,话中有刺 这些隽永含蓄的精彩辞令,表现出春秋时期外交家们思维敏捷、善于应酬的本领。《晋灵公不君》:起因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2)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晋灵公不君》:经过 (3)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4)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5)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晋灵公不君》:结果 (6)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晋灵公不君》:余波 (7)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本文档为【《左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6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公务员考试
上传时间:2018-05-18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