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举报
开通vip

[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客观上极大促进了城镇化建设。从世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本文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状况,分析了制约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协调性的对策: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客观上极大促进了城镇化建设。从世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本文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状况,分析了制约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协调性的对策: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五是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六是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目 录 第1 章绪论??????????????????????????????????????????????????????????????????????????????????????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3 论文研究思路??????????????????????????????????????????????????????????????????????2 1.4 论文结构?????????????????????????????????????????????????????????????????????????????3 第2 章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理论分析???????????????????????4 2.1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含义??????????????????????????????4 2.2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指标??????????????????????????????4 2.3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5 2.4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7 第3 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9 3.1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状况??????????????????????9 3.2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10 3.3 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因素??????????????13 第4 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对策???????????????????????20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 4.2 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21 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2 4.4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23 4.5 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4 4.6 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25 结论??????????????????????????????????????????????????????????????????????????????????????????????????26 注释??????????????????????????????????????????????????????????????????????????????????????????????????27 参考文献??????????????????????????????????????????????????????????????????????????????????????????????28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第1 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必要过程,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水平,而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外部效应又推动着经济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决定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只有二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二者的互促共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上升到2007 年的44.9%, 年均增长近1 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潜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城镇规划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浪费严重,能源紧张等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为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笔者认为城镇化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速度,质量问题决定了协调性。必须使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相适应,才能保证二者的互促共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衡量指标,通过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为我国今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镇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关的著作和文献研究众多。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早,这主要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早有关。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规律及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相关 1 关系的研究。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适度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模式;诺瑟姆的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H?钱纳里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城镇化率与人均GDP 之间的对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即钱纳里标准等。这些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镇化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涌现了大量的著作、论文、年 鉴、手记、报告等。在研究初期,多是集中于对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或速度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的研究上。吕璐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我国经济增长与城镇化水平高度正相关的 [1]结论,分析了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建议;刘耀彬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的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不一致,因果方向也不相同的结论,提出了要着 [2] 眼于多要素的综合以推进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发展;丁元波通过计量模型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城市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城 [3] 镇化的推进,还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冯俊从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吻合度或偏离度论述了我国城镇化水平是否适应经济发展,并通过国际比较,论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障碍,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相 [4] 应对策。 虽然有关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很多,但是侧重于协调性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且分析框架不够完善,不能全面衡量协调性状况;另外,以往研究所用的数据比较陈旧,有待更新。 1.3 论文研究思路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上,试图对二者的协调性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找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笔者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基本理论入手,选取衡量二者协调性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最新的数据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找出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4 论文结构 第1 章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2 章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界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衡量二者协调性的指标,并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理论。 第3 章针对选取的指标,利用最新的数据资料研究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现状,并分别从协调与不协调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从众多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制约因素中,提炼概括主要制约因素。 第4 章承接上一章的分析,针对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因素,提出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2 章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理论分析 2.1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含义 谈―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必须明确―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或都市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传统落后的农村向先进的城市升级转化,从而引起意识形态、社会行为、经济活动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的一种动态过程。其内涵包括:(1)人口结构的变化,即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2)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产业结构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演进的过程;(3)社会结构的变化,即传统乡村社会被城市社会所替代的过程,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交往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化。 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生产效率而获得更多的产出,这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 [5] 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所谓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在社会演进过程中,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这二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上的和谐程度,包括 ―量‖和―质‖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是指,在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与城镇化水平相对应的城市数量、规模、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构成、生活方式等方面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指标 由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一个组合的概念,我们采取概念分解 的方法,首先确定其子概念衡量指标,进而从衡量指标中选取与两个子概念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此概念的衡量指标。 首先,由城镇化的定义出发,城镇化水平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三个方面,代表性指标包括:城镇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非农产业产值比等等。 其次,经济发展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其衡量指标的综合多样性。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估计寿命、识字率、工业化率、就业率、三大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人均居住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 最后,综合以上两个概念的指标,我们选取以下指标作为在衡量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容易衡量的指标: 一是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衡量城镇化水平中,通常有五种测算方法:人口比重法、城镇土地利用指标、调整系数法、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和现代城市化指标体系,但是由于后四种指标体系指标范围选取以及测定难度较大,因此 [6] 本文城镇化水平衡量中选用人口比重法来衡量。 二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反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对这一问题研究中,多采用这一指标,我们选取这一指标便于国际横向比较。 三是工业化率,它是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工业化水平。由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因此选择这一指标。 四是三大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以城市为载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这一指标之所以能够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是因为从世界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进程可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正相关的,第三产业越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往往也越高。 五是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反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情况以及就 [7] 业结构变化。 2.3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世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产生了以下理 论或规律: 一是同步城市化或适度城市化理论。同步城市化主要是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相协调,城镇人口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基本一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数量与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数量基本一致,是一种比较协调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推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发展。 二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美国地理学家诺姆瑟在1975年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一条被稍微拉平的S型曲线。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于30%,属于缓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50%以上,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基本上是依靠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以推动城镇化进程。 70%之间,特别是40%以后第二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 基本是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第二产业加速发展,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城镇的高速发展。 第三阶段:城市化稳定阶段。这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回落并趋于稳定,一、二、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以下、30%左右和70%以上。 三是钱纳里标准。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化水平是相匹配的。正是基于这一点, 1988年,H?钱纳里对101个国家进行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当人均GNP超过500美元(1964年的物价指数)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超过700美元时,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超过初级生产部门;当收入水平超过2000美元时,这些过渡过程才宣告结束。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化水平协调发展的对应关系为表2.1。 [8] 表2.1 钱纳里标准对照表 人均GDP(美元) 100 200 500 800 1000 大于1000 城镇化率(%) 22.0 36.2 52.7 60.1 63.4 68.5(中值) 四是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关系研究。1982年,周一星在《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一文中,采用137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使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预测城市发展水平,继而预测城市人口成为可能。关系式如下: Y=40.55lnX-74.96 在上式中,X代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代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他还用经济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南斯拉夫、前苏联、日本和美国50年代以来的数据构成一个具有发展过程的城市化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应序列,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之后,许学强用151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2.4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二者的相互制约,典型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城市化模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过度城市化模式。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能力。 过度城市化以拉丁美洲和南部非洲为代表。拉美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由于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不足,导致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城市就业机会不足,而农民又缺乏专业技能,导致大量农民无业滞留于城市,人口过快膨胀,城市失业问题严重,交通拥挤,环境与 [9] 卫生状况恶化,一系列―城市病‖随之产生。 二是滞后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又称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发展差异大,城乡工业分工未能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市工业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未能协调,农村的城镇建设和发展未能得到重视,加上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 立和―城市病‖发生,防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采取种种政策和措施,控制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城市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不能同步,反过来又 7 影响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滞后城市化以亚洲和非洲为代表。一些国家如印度,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从而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 [10] 展水平。因此,滞后城市化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 第3 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3.1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统计局2008 年10 月27 日发布的改革开放30 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1979 年至200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 年至1978 年年均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增长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年均GDP 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 年均增长8.5%不相上下。中国GDP 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 位上升到第4 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我国2007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 年提高17.2、59.7 和78.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 年为1.8%,2007 年提高到6.0%。2008 年,中国GDP 总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达到33700 亿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也以年均1%的增长速度由1978 年的17.9%上升到2007 年的44.9%。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统计,全国现有20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22 个,100 万至200 万人口的城市33 个,50 万至100 万人口的城市85 个,20 万至50 万人口的城市230 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 万以下的城市共286 个。按照世界城镇化进程的S 型规律,城镇化水平低于30%属于发生阶段,在30%-70%之间为加速发展阶段,大于70%为成熟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4.9%, 显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在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城镇规模结构和城镇布局得到了很大改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教育、文化、医 疗、保险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指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性,这集中体现 在城镇化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DP 的高度正相关关系,即一个国9 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均GDP 水平就越高; [11] 人均GDP 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改革 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 化水平由1978 年的 17.9%上升到2007 年的44.9%,年均上升0.9 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453 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216 万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 年的23.7%上升到2007 年的38.1%。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高增长率,城镇化率也随着经济发展以年均0.9 个百分点稳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 年的28.2:47.9:23.9 调整为2007 年的 2 11.3:48.6:40.1 。与1978 年相比,2007 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显著,1952 年,三产就比人口比重为83.5?7.4?9.1 ,1980 年为 3 年为42.6?25.2?32.2,第一产业就业显著下降,二、三 产业上升,见表3.1。表3.1 GDP 增长率、城镇化率、三大产业产值与就业构成 三产占GDP 比重 三产就业比重(%) GDP 增长率城镇化率(%) 年份 (%) (%)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1978 11.7 17.9 28.2 47.9 23.9 70.5 17.3 12.2 1985 13.5 23.7 27.8 53.9 18.3 62.4 20.8 16.8 1990 3.8 26.4 27.1 41.3 31.6 60.1 21.4 18.5 1995 10.9 29.0 19.7 49.0 31.3 52.2 23.0 24.8 2000 8.0 36.1 16.4 50.2 33.4 50.0 22.5 27.5 2006 10.7 43.9 11.8 48.7 39.5 42.6 25.2 32.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 》数据整理而成。 3.2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 第一,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水平与城镇化水平是相匹配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88)对101个国家进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当人均GNP超过500美元(1964年物价指数), 城镇人口在 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超过700美元时,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超过农业部门。根据钱纳里的标准,李文博、陈永杰(2002)对物价指数年份进行了换算,按照2001 年美元进行折算,得出了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NP 的关系式: [12] Y=16.3lnX-65.4(Y 代表城镇化水平,X 代表人均GNP), 经过对照,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见表3.2。 表3.2 城镇化水平实际值与理论值的比较 年份 人均GNP(美元) 实际值(%) 理论值(%) 偏差(%) 2000 930 36.1 46.0 -9.9 2003 1270 40.5 51.1 -10.6 2004 1500 41.8 53.8 -12.0 2005 1740 43.0 56.2 -13.2 2006 2010 43.9 58.6 -14.7 2007 2460 44.9 61.9 -17.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 》数据整理而成。 根据表3.2,2000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实际值为36.1%,理论城市化水平为46%,城镇化水平滞后将近10 个百分点。到2007 年,城镇化水平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距不断拉大,达到17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理论值,换句话说,相对于人均GNP 的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第二,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理想的城镇化水平应该是与工业化同步共进,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推动力,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城镇化;城镇化又反过来推动着工业化的前进,脱离了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也会受到制约。在人均GNP 超过300 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就应当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发展是靠城镇化建设来拉动的。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或者与工业化同步。而我国的情况则与上述规律背道而驰,近十年来,我国工业化率始终高于城镇化率,城镇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见表3.3。 表3.3 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较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 33.4 34.8 36.1 37.7 39.1 40.5 41.8 43.0 43.9 44.9 城镇化率 46.2 49.4 50.2 50.1 50.4 52.2 53.0 47.3 48.7 49.2 工业化率 -12.8 -14.6 -14.1 -12.4 -11.3 -11.7 -11.2 -4.3 -4.8 -4.3 偏差 资料来源:根据同期《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成。 由表3.3 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差距多在10 个百分点以上,2005 年以来,这一差距大大缩小,但是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第三,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从世界城镇化进程看,城镇化水平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低城镇化水平对应着较低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层次,高城镇化水平也对应着较高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层次。具体来说,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应该是不断下降的,第二、三产业比重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于城镇化过程本身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因此这部分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上升。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符合上述基本规律,但是仍然存在着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问题,见表3.4。 表3.4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世界比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家和地区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3.7 3.4 29.2 27.6 67.1 69.0 世界平均水平 26.4 20.4 26.3 28.4 47.2 51.1 低收入国家 9.7 8.7 36.3 36.1 54.0 55.3 中等收入国家 12.1 10.5 34.9 34.9 53.0 54.6 中低收入国家 1.9 1.7 28.0 25.9 70.1 72.4 高收入国家 14.8 11.9 45.9 47.0 39.3 41.1 中国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 》数据整理而成。 中国2006 年人均GNP 为2010 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是中低收入国家,由表2.4 数据可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滞后于所属的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一、二产业比重高于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严重滞后;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的差距更大。 我国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由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与世界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见表3.5。由我国三大产 业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口比重的对照,不难看出,第一产业产值低而就业人口比重却过高,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大高于就业人员比重,见表3.6。 表3.5 按产业划分的就业构成的世界比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家和地区 2000 2005 2000 2005 2000 2005 50.0 44.8 22.5 23.8 27.5 31.4 中国 5.1 4.4 31.2 27.9 63.1 66.4 日本 2.6 1.6 23.2 20.6 74.3 77.8 美国 17.6 15.1 26.9 25.7 55.1 58.6 墨西哥 62.1 51.7 10.3 13.7 23.5 34.6 孟加拉 37.4 37.0 16.0 14.9 46.5 48.1 菲律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 》数据整理而成。表3.6 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口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 产值比重 就业比重 产值比重 就业比重 产值比重 就业比重 1978 27.9 70.5 47.9 17.3 24.2 12.2 1980 29.9 68.7 48.2 18.2 21.9 13.1 1985 28.2 62.4 42.9 20.8 28.9 16.8 1990 26.9 60.1 41.3 21.4 31.8 18.5 1995 19.8 52.2 47.2 23.0 33.1 24.8 2000 13.8 50.0 45.9 22.5 39.3 27.5 2006 11.7 42.6 48.9 25.2 39.4 32.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 》数据整理而成。 1 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因素 2 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基础设施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通用的、带有基本条件和服务性质的公 [13]共设施和公共工程,是维持整个城市系统正常运转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按照世界银行1994 年发展报告,基础设施存量每增加1%,GDP 相应的增加1%,这说明 [14]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总体上来说是滞后的。每年发达国家在市政公用设施上的投入占GDP的2%-4%,发展中国家占GDP的2%-8%,我国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我国人均生活用水68.7吨,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人均拥有绿地面积8.3?,每万人拥有公交数量9.1辆,这些指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制约着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抑制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是城市文明的构成部分,这些都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然而,基础设施中的很大一部分属于准公共物品,其享受人数与人均享有的利益呈负相关关系。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削弱,人均享受利益随着大量人口流入而急剧下降,城镇居民对新流入的农村人口产生排斥,这就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限制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基础设施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要素,水、电等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交通、通讯设施可以加快企业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性,公共卫生设施可以处理企业生产活动中排出的废弃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时,企业只能限制产量或者企业为了扩大生产,不得不自己出资,置办必要的基础设施,如发电机等。这些支出构成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同时造成资源重复配置,增加了社会成本。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但不利于已有企业的发展,也减少了对新企业开办的吸引力,从而减少了就业岗位的提供,减缓了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降低了居民的福利水平。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引起的交通拥堵、事故增多、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恶化等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阻碍了城市文明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进程。 3.3.2 土地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第一,现存土地政策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一是现存土地产权制度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的部分以外,其余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不能够切实享受到土地所有权和对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因此考虑到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农民即使进了城也不愿放弃土地的承包经 营权,而事实上进程的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并不进行经营活动,土地资源不能够通过竞争和价格机制流向生产效率高的地方,从而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不符合我国近年来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二是土地征用制度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现存土地征用制度很不完善,往往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的一级市场。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强制无偿征地或者仅给予少量补偿,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然而却没有为失地农民提供失去土地之后的生活保障,如足够的安置补偿或者在城市中找到能够维系生存的工作等,这就使得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的―保险‖的功能丧失,失地农民失去生活保障,只能游离于城市边缘,加深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两极分化,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现存户籍管理制度存在弊端。现存的严格的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质上是通过与一系列福利制度相联系从而限制了人口流动。农民进城后,即使找到工作,在城市安家,但实质上并没有落户,户口仍在农村。这就使得农民在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和子女在受教育问题上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口结构转化,导致其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进程农民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构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多年来,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3.3.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现存的社会保障 制度的不健全,对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形 成制约,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社会保障法,已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执行效果也不尽人 15 意。社保费用的征缴、管理、运营体系还很不健全,社会保障在很多方面只能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推行。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出台一部完善的社会保障法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窄。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仅仅局限于城镇职工,没有涵盖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建制镇、非建制镇以及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本上还是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社会保障政策在待遇上的歧视,无形之中对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形成排斥,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处于城市边缘。加之其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不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中 去,无法从本质上转化为真正的市民,也就无法切实分享社会保障福利这块蛋糕。这不但背离了城镇化的初衷,而且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农民失去生活保障,心理上对不平等待遇产生不满,进而对政府和社会产生敌视心理,导致社会治安的不稳定等。 第三,社会保障资金不足,资金的运营管理效率不高。一方面,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由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由于国家筹集社保资金的渠道有限,企业经营效益欠佳或者不愿承担此项义务,居民个人观念、收入水平等的限制,导致社保资金的筹集存在很大困难。资金来源的局限性也导致资金数额的有限性,有限的资金必然限制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以及保障力度。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限制以及运营方法和经验的缺失,导致社保资金自身盈利增值的空间狭小,这也极大限制了资金数额的扩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运营存在问题。管理手段、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导致社保资金在安全性方面存在巨大的隐患,2007年上海社保资金被挪用案件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加强社保资金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第四,社保形式的比较单一。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占主导地位,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等形式的作用相对弱化。应该在确保社会保险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针对各种不同的阶层以及特殊群体,强化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使其合理搭配,互相补充,将全体公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3.3.4 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不合理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和能 源消耗方式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产业结构层 次也越高,能源消耗方式越合理。具体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 重应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应大幅上升;能源消耗中 高污染的传统能源比重应不断下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的比重应不断上升。 第一,我国很多城镇目前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很大问题。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在二、三产业内部,缺乏主导产业和支撑产业,没有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企业的资本、技术投入较少,生产效率不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有些企业维持自身经营已经是举步维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是无从谈起。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就难以充分显现。有些地方虽然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但只是由于盲目扩大城镇土地面积和人口统计上的不规范所带来的数字上的虚增,实体经济和产业支撑跟不上,经济发展缓慢;有些地方经济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并 非得益于健康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正外部效应,而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不健康的有增长无发展。这些都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第二,能源消耗方式的不合理,也制约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和使用上起步较晚以及资金投入上的不足,我国的企业多是采用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加之技术改进缓慢,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多是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企业,其要素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不但导致能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而且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能源消耗方式的不合理,新能源开发和使用在技术和领域的局限性,都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向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转变。 3.3.5 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和信贷支持不足 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相对于经济发展需求而言数额也十分有限,客观上成为制约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一,投融资方面。在城镇化建设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是应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去的,然而基础设施中的一部分是属于公共物品,其投资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甚至有些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无收益的。投资者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取收益,没有收益,也就失去了对投资的吸引力。对于融资者来说,由于当前融资制度的种种限制,其融资渠道有限,为了融资所提供的条件也受到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限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我国当前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以及财政拨款的方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各校资金需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被严重忽视,导致资金筹集渠道狭窄,数量有限,资金在盈余和短缺部门的流通不畅,资金流动受到限制,这不利于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对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也形成了阻碍。 第二,信贷方面。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主要是依靠国有商业银行、民营股份制银行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或者私人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的资金来源多数是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存款。由于这些金融机构也是企业,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很多资金流向的是收益很低的部门或领域,对金融机构来说,其吸引力相对于对大型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对成长性企业的风险投资和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而言要小得多。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其自身盈利能力和途径有限,其对有限资金的使用更是以收益性作为第一目标。长期以来,城镇化建设中信贷资金支持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3.3.6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过分注重速度和数量上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质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淡薄,对资源和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 第一,环境方面。由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执法过程的不严格以及惩罚措施和力度的局限性,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严重。城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有害气体排放以及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对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据有关资料显示,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癌症中,与大气质量息息相关的肺癌比例最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加上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上和设施上的不足,导致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河流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此外,城镇建设、汽车鸣笛等造成的城镇噪声污染,工业和生活垃圾导致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土地污染也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城镇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以霓 18 虹灯为主户外照明所造成的光污染也逐渐凸显。 第二,节约资源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地区盲目扩大城镇土地面积,大量占用耕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被占用或者征用的耕地并没有被有效利用,导致大量耕地荒芜浪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重复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是对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企业由于节约意识淡薄,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对加强生产中的资源和能源使用的管理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所做得改进工作还远远不够;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和能源浪费。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从根本上转变资源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任重道远。 第4 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对策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城镇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大小。良好的交通、通讯、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生活费用,降低经济要素的进入的门槛,吸引更多资金、物质和劳动力进入城镇,形成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上主要是依靠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质量上主要是依靠改进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高度重视,合理规划,以法律法规形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为城镇物质生产、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提供了一般性条件,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要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必须加快其发展步伐。中央或地方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法规,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合理规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不能盲目扩大建设和搞重复建设,避免为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无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保证建设工程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有用性。 第二,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是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为了将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化进程。如:设立城市建设收益债券。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从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那里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定合理的收益率,从每年财政收入中拿出相应的部分回报给投资者。这样就形成了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共同出资的投资模式,不但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也增加了资金的数量,还可以使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增强其参与经济建设的 积极性和凝聚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第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管理。目前基础设施从建设到完成后的运营管理主要是市政工程管理机构和其他专业公司直接管理的。为保证建设顺利进行和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应设立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由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对城镇基础设施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各部门分工负责其所属部分的运 20 营、养护、维修、扩建、改进等环节,确保基础设施长效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2 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虽然是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但是其使用权是可以转移的。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可以使农民通过将使用权转让而摆脱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进城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城农民的土地保留其承包权和收益权,通过土地转租、代耕等形式将原 有的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块土地合并成为大型农场,由集体进行耕种和管理。这样有利于实现耕地的大规模生产经营,许多生产率高的大型机械也可以发挥作用。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的大农场式经营经验不难看出,土地的大规模经营管理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而且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进城的农民通过土地生产经营收益的分红也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的保障。另外,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进城的农民进入二、三产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也大大高于原有小规模农业生产,有利于城镇化水平、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第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在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下,存在强制征用土地、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应尽快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我国耕地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位,近年来,耕地的浪费和流失严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潜在的威胁,最大限度的保护耕地资源迫在眉睫。在征用土地之前需做好规划工作,保证所征之地各尽其用,坚决杜绝浪费;完善对被征用耕地的效益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体系,确保征用的耕地物有所值;强化政府征地的法制约束,进一步加大非法征用、占用农民耕地行为的查处力度,消除现有征地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强制性和过度浪费,以保证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现有的严格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应采取逐步放开的政策,积极稳妥的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首先,完善户口迁移制度,逐步放松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限制,凡是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所、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在其自愿的前提下,都应对其户口进行迁移,使其成为真正市民;其次,改革和完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籍 21 登记应该按照居住具体地点是城镇还是农村,从事的职业是农业还是非农业相结合的原则来划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再次,消除以户籍为基础的就业、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户口歧视,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 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和社会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制度,只有全社会成员都能无地域歧视、无差别的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社保制度才是健全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一,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发达国家的经验可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 因此,完善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首先,完善与社会保障资金征缴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有缴纳义务的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资金,加大对拖延、拖欠社保资金者的惩处力度,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其次,完善与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建立有效的对社保资金管理的监控机制,坚决打击贪污、挪用社保资金的违法行为,保证社保资金的安全性;再次,逐步放松对社保资金经营的束缚,允许其部分渐进的进入诸如资本市场等营利性较高的投资领域,拓宽投资渠道和盈利空间,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盈利能力。 第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证全社会成员都能以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按照我国的国情,建立二元社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采取国家、企业、个人三方承担,农村居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社保资金的形式,将全社会成员都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来。同时重视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等其他形式的辅助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互助以补充社会保险在公平性和力度上的不足,形成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提高自己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在社保资金来源上,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从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居民手中筹集资金,将所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安全性较高的领域,从经济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和社保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盈利部分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对投资者的回报,这样不但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增大了资金数量,而且降低了巨额资金的管理压 22 力和安全隐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社保资金在筹集和运用方式上走向成熟,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奠定了物质基础。 4.4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目前我国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十分有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劳动力使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就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占的比重还很低,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够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产业增加值,而且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推进城镇和经济的现代化发 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应当结合其资源禀赋,合理布局,优化发展。大城市应当将其产业定位于向金融、信息、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发展,以提高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作用;城郊地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扩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既保证城镇居民的生活供给,还可大大增加城郊农民的收入。经济发展要结合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劳动力密集地区可以继续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同时积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投资环境良好的地区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充分发挥其聚集资本的能力;文化教育基础良好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其人才和科技资源,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三,优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降低能源使用对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几乎都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发展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要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能源消耗方式。在产业发展中,增强环保意识,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积极研究降低能耗的技术,开发和引进环保型设备,加大对工业污染废弃物的处理,真正从源头上遏制对环境的破坏;积极开发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以及研究与之配套的生产设备,切实转变能源消耗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今日的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民营经济不但为劳动力转移 23 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而且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攀升,成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工业的振兴,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大力支持,因此,国家应当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重视解决制约其发展的资金瓶颈,从制度和经济两个层面保证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5 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第一,集中政府资金于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目前,城镇化建设主要依靠的是政府拨款,数量十分有限。我们应该集中这部分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公路、铁路、广播电视、通讯、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吸引国内外投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快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进程。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必须尽快从依靠政府投资搞建设向依靠政策向市场和社会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市场筹集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投融资体制。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形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多渠道、多元化资金的进入。 第三,打破筹集资金的地域限制,充分吸引多方资金。很多地区长期以来存在本地资金不足的压力,必须转变观念,打破筹资边界。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禀赋优势,吸引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了可用于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金数量。 第四,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当转变观念,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等城镇化环节的资金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城市基础投资环境。短期来看,对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投资可能收益很低或者无收益甚至亏损,但是从长远来看,城镇化建设搞好了,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有利于企业的蓬勃发展和进一步招商引资,从而拓宽了金融机构的投资领域,提高了其长远收益,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健康长远发展。 4.6 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必须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从根本上保证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保护、治理、建设三管齐下。加强对国民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的观念,环境保护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但要做到自我约束,还要积极监督他人,形成人人重视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对已有的污染性项目酌情停止或限期整改,努力将其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对新申报项目要严把环保关,严格限制对环境构成危害的项目上马,切除污染源;加强对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的治理,大力建设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子孙一个青山绿水的家园;重视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对于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古迹以及偷盗、倒卖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惩不怠。 第二,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土地、水、矿产等资源息息相关,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居世界后列,必须充分节约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具体措施有:加强建筑和交通等能源消耗重点领域的节能技术研究和政策引导,在行之有效的方针的指导下,研究切实可行的降低能耗的对策,将节约能源落到实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稀缺能源的政策保护和消费引导;转变生产性企业的能源消耗方式,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工业,逐步淘汰技术陈旧落后的企业;借鉴日本经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研究资源的回收和循环使用技术,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大资金投入,开发新型高效环保能源,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能源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结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部分地区盲目扩张而引起的城镇化虚增以至于超速于经济发展并存。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成为制约二者相协调的瓶颈。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协调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当前的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世界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基础理论入手,提出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结合我国特殊国情重点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六方面对策,对我国今后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 释 [1] 吕璐.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 对我国的实证分析[J]. 天府新论, 2005,4:58-60. [2] 刘耀彬.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商业研究, 2006,24:23-27. [3] 丁元波.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时代经贸,2008,2:30-31. [4] 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2,2:42-53. [5] 张维达,宋冬林,谢地.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2. [6] 姜爱林.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76-80. [7] 杨贞.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关系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9:330-333. [8] 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10:25-27. [9] 宁岳敏,李健.让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J].求是,2005,6:61-63. 孔凡文,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 北京:北京农业研究[10] 院, 2006. [11] 郭驰.城镇化进程种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06,3:14-17. [12] 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10:25-27. 邓淑莲.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13] 2001,4:33-38. [14] 邓淑莲.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J].上海经济,2001,5:41-43. 参考文献 [1]张素珍,张华.关于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 4:19-21. [2]马金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探析[J]. 经济纵横,2007,10:41-44. [3]王格芳.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城镇化中的突出问题[J].理论前沿,2007, 4:14-16. [4]刘炜,李玉成.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因素与当前的政策选择[J]. 山东经济,2006,3:11-14. [5]黄毅.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4:147-151. [6]袁宗建.城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6, 4:42-44. [7]程思康.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4:36-38. [8]陈亚惠,丁静.我国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J].社会科学家(增刊),2006, 3:165-166. [9]刘勇,林家彬.―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2:85-89. [10]王秀玲.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策浅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65-67. [11]仇保兴.实现我国和谐城镇化的若干对策[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1:1-15. [12]郭驰.城镇化进程中的财税对策[J].税务研究,2005,12:14-17. [13]郭爱请,李彦芳.浅析我国城镇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42-2143 [14]杨贞.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关系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 9:330-333. [15]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J].求是,2005,6:61-63. [16]刘峰.对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5:113-116. [17]蒋均时.城镇化战略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学报,2005,3:38-40. [18]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10:25-27. [19]李嘉荣,杨宇,范卿泽,王妙平.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4:46-50. [20]刘铮.城镇化: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现实路径[J].工业经济,2003,10:15-19. [21]李鹏军,王海全.城镇化:中国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6:66-69. [22]姜艾琳.中国城镇化三题[J].绥化师专学报,2003,3:20-23. [23]姜艾琳.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 8:76-84. [24]姜艾琳.试析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基本判断[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4:48-52. [25]邓淑莲.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J].上海经济,2001,5:41-43. [26]邓淑莲.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1,4:33-38. [27]张维达,宋冬林,谢地.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2. [28]周一星.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 28-33. [29] Luisito Bertinelli , Duncan Black.Urbanization and Growth[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4,56 :80–96. [30] J. Vernon Henderson , Hyoung Gun Wang.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 283–313. 中文摘要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78 年来,中国实现了GDP 年均增长9.8%的增长奇迹,GDP 世界排名由第十名跃居第三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人均GDP 由381 美元上升为2460 美元。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也同步进行,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作为一国经济发展重要指标的城镇化建设也加速发展。1978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7.9%,到2007 年已上升到44.9%,年均增长0.9 个百分点,城镇面积和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伴随着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二者发展不协调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阻碍。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理论入手,选取了反映协调性的典型指标,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现状,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归纳了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促 共进发展。 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由―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引出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含义;其次,由含义出发选取了反映二者协调性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指标,为第二部分构造分析框架做出铺垫;再次,介绍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城镇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城市化模式和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GDP 水平)相协调的城镇化率,为下文协调性分析提供参照标准。最后,介绍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时出现的过度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两种模式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三部分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前文选取的指标,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走过的历程,利用与各个指标相对应的历史数据,通过将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较,将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现状与世界的横向比较以及我国自身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相结合,全面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做出了城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必然引起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为了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经济社会制度的调整必须同步进行,突破各项不利于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限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并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同时分析了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于制度、经济、产业等不同层面。在制度层面上,现存的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以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大限制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从农村转移向城市的人口无法免除失去土地之后的后顾之忧,间接限制了人口流动;在经济层面上,作为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大大减缓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和信贷支持不足,成为制约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资金不足,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就成了纸上谈兵;在产业层面上,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不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进程,不能充分吸纳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制约了城镇化建设速度的提高,落后的产业结 构,不合理的能源消耗,也降低了经济发展的质量,限制了经济发展速度。 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改革现存土地 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突破其对城镇化建设中人口流动的种种限制,加快城镇化建设 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力度,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经 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产业对劳动力的吸 纳能力,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全投融资体系与加大信贷支持力 度,保证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来源;增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提 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协调性,对 策 Abstract An Analysis of the Coincidence between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lunched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ing up.During the past thirty years, China had achieved a growth miracle with an average annual 9.8percent GDP growth.GDP world ranking raised from No.10 to No.3,only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Per capita GDP raised from 381 U.S. dollars to 2460 U.S. dollars.Over the same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ll kinds of socialistic project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Politics,economy,culture,science and education were flourish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d made earth-shaking changes,our country’s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continued to grow.Urbanization,as an impointant index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peeded up.In 1978,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rate was only 17.9 percent,it climbed up to 44.9 percent with an average 0.9 percent till 2007.Urban area and popul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Along with high-speeded development ,a good many problems arised due to the lack of coincidenc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which blocked the economy’s sustained and health development.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an urgent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ordinated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hooses typical indexes which represents coordination,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ummarizes the coordination constraint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China’s situation in order to advance mutual development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s,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research ideas and the paper’s structure. The second part carries out a brief review of coordination theory i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establishes the theory base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Firstly,we educe the concept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other two concept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econdly,we choose five typical indexes which represent coord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s and ground for the analysis framework conformation in the second part.Again,we introduce phase rule of urbanization,the model of moderate urbanization and the suitable rate of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economic stages(different GDP) under the coordination which propose the referenced standard for the coordination analysis followed.Finally,we introduce two models and adverse effects of excessive urbanization and lagged urbanization due to lack of coordination. The third part bases on the theory above,uses the above-mentioned indexes and the relevant data,combines the histor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ompares the urbanization rat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ate of industrialization,indust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makes transvers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makes vertical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years with ourseves.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cause the labor force flow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system adjustments must carry out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absorb the new urban employed population.We must broke kinds of system limits which are bad for smoothing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ake great efforts in developing the tertiary industry,promote the mutual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t also analyze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o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says consider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oordination which exist in different layers such as system,economy,industry and so on.In system aspect,the existing unreasonable land system and stric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greatly limits the population tranfer in urbanization,hinde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The im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an’t eliminate transferred people’s worries after they lost land.and indirectly limits population movements.In economy aspect,the lagging of infrastructure which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of cities’ living and developing greatly slow down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The unsoun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and lack of credit support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that constrain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Because of insufficient funds,accelerate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empty talk.In industry aspect,the exi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s slow,it cannot adapt to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fully absorb the labor force flowing from countries to cities and towns during urbanization.That not only constrains the speeding up of urbanization,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educing of energy consumption,but also reduce the pace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ourth par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main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form of the existing land policy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break through its restrictions to the population movement in urbaniz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perfec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xpand the coverag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enhance the protection intensity in order to improv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way we consume energy,mak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the tertiary industry, enhance the industry's absorbing capacity to labor force,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perf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and increase credit support,ensure the funding source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countermeasures
本文档为【[选题报告]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