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题

举报
开通vip

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题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20161121 1.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2.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

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20161121 1.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2.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列强完全控制上海  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 C.太平天国占领上海  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 3.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①准许取得居住权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8.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0.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1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C.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D.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13.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4.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5.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6.“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句诗应写于下列哪次战争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要求”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18.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 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 C.缓和一战前夕在远东地区的形势 D.共同支配中国 19.右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20.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1.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哪些战争破坏了北京的文物古迹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2.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2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4.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族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25.《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26.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7.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8.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29.《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内河航运权 ③九龙司地方一区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0.“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1.重庆海关税务司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32.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辛丑条约》的各个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条款是 A.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B.对镇压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C.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D.对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监禁、流放和处死100多人 33.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34.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35.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36.下列为四位同学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甲: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乙: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丙: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丁: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37.毛泽东曾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新”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A.青年学生第一次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充当了革命主力,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 38.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9.遵义会议以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其理由是遵义会议。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4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41.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蝾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2.“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的这段话可以用来研究。 A.中共“一大” B.国民大革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成立 43.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B.全国扩大解放区 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44.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认识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45.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幼。”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46.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47.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48.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49.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50.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旨在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5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5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53.下图是陈东鹏同学拍摄的《国民党“一大”旧址照片》,同学们就这张照片进行讨论时以下评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这次会议召开于1924年广州 B.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 C.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三民主义思想的终结 D.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 54.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回顾党的历程,五四运动成为一个绕不开的时代节点,中国知识精英正是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新的方向。这里“新方向”可能指的是 A.无政府主义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十月革命道路  5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56.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57.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他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是因为      A.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旧的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辛亥革命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答案  58.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与,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59.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60.《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俄国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6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联合斗争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继续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6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3.“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6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65.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66.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67.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68.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当时五四运动已经发展为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具有坚定的斗争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69.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70.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大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1.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72.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7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领导军队的策略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74.“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某部历史电视剧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直接原因是 A.王明的“左”倾错误在根据地全面贯彻 B.我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日本扩大侵华,要抗日必须北上 75.“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 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 76.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雉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反军阀的奋斗目标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7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7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H:\fanwen caiji two\如何为干部干事业营造良好环境.doc79.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80.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8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82.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浦路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下图反映了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的情景。下列有关这场民族战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C.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取得的 D.抗战胜利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83.“……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 84.《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其中“慷慨悲歌奔战场”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沦陷区进行抗日     B.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 C.从长征途中奔赴抗战前线  D.开辟抗日根据地,把敌后变成抗日前线 8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8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87.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8.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8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0.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91.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92.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1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93.“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9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历史场景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注:左图是“大总统誓词”;右图是“新中国成立”) 96.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97.这幅漫画反映重庆谈判期间 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 ②蒋介石表现出和平的诚意 ③全国人民期盼民主机遇 ④蒋介石 “假和平、真内战”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98.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99.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猜测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0.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101.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02.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03.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
本文档为【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17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