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第1课时 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第1课时 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朝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隋朝经济的繁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2005年的冬天,北京、杭州、苏州等多个城市的市长都收到一封90岁古建筑专家的信,信中提出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强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闻名沟通的奇妙代码。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 【教学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 2、隋文帝的统治: (1)措施:改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 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 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 【达标检测】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5、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板书设计】: 时 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 城:__________ 归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 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皇帝:__________ 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 的开通 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第2课 贞观之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的建立和“玄武门之变”。 2.分析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内容,能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3.通过学习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魏征是唐朝时期的大臣,魏征逝世后,太宗对朝中大臣们说:“我派人到魏征家中,在他的书信中发现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人,有好人有坏人,任用了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那么,唐太宗时怎样“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呢?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叫( ),他在位期间的年号为( ),贞观元年是( )年。他发动(“ ”)后做了皇帝。 3、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为相,人称“房谋杜断”。前后向唐太宗上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4、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 ),经济( ),国力( ),史称( )。 (二)合作探究 1.“贞观之治”是怎样出现的?你怎么评价唐太宗?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1. 唐朝的建立和“玄武门之变”。 2.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内容 3. 女皇武则天 【达标检测】 1.唐朝建立于: ( )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板书设计】 唐朝建立→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期具有“贞观遗风” 【教后反思】 第3课 开元盛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唐朝衰亡的表现 2.培养学生图说历史、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唐玄宗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一位帝王,他稳定社稷、励精图治,开创太平盛世。杜甫曾写《忆昔》,歌颂他为政时国家的繁荣昌盛。他贪图享乐,疏于政事,断送大好河山。白居易曾作《长恨歌》,感叹他揪人心痛、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褒贬不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群求答案吧?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12页-13页,第一标题“开元之治”,完成练习: “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任用_______为相,使_______年间的_______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__”。 二、阅读教材13页-15页,第二标题“盛世经济的繁荣”,完成练习: 1、农业方面:(1)_______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_____在全国范围盛行。(2)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_______》,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_______”(3)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还创制了新的_____工具_______。2、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________。(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为著名。 3、商业方面:(1)唐朝的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住宅区,________为繁华的商业区。__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三、阅读教材15页,第三标题“唐朝的衰亡”,完成练习: 1、唐朝日趋衰亡的原因(1)唐玄宗后期,渐渐贪图享乐,宠爱________,不理政事。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________和________为首的叛乱。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________”。唐朝从此日趋衰落,________,唐朝灭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①唐太宗的_______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 ②唐玄宗任用贤臣如______,励精为治; 原因 ③重视_________,把中央的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唐玄宗 ④提倡勤俭。 与开元 农业:_____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_____之风 盛世 盛行;新的农业工具______和____。 表现 手工业:越州的_____瓷,邢州的_____瓷,世界工艺珍品_________ 商业:大都市: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内___是住宅区, ___是商业区 转折点:____________使唐由盛转衰 【达标检测】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相似点有:( ) ①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戒奢从简”③ 都任用节度使④都抗击突厥。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唐三彩 B. 白瓷 C.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6.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 成都 7.作为唐代的农民,下列现象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有: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政府修建四十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灌溉。③开始种植原产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种。 ④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中国的封建社会多次出现治世或盛世局面,请填写下列朝代的治世及其统治者:①西汉: ( 、 )②东汉——光武中兴(光武帝)③隋朝:开皇之治(隋文帝) ④唐代: ( )、 (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1、材料中的“上”是指谁? 2、材料说的是什么事情? 3、从材料可以看出,之所以出现材料所述这种局面,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原因 农业发展 开 元 盛世繁荣 手工业水平提高 盛 世 城市经济的繁荣 唐朝灭亡 【教后反思】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科举制诞生过程,唐朝完善科举制的措施,科举制对隋唐影响 2.以现代考试场景导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3. 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对世界的突出贡献,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影响及评价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高考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所有学子都希望能够在高考当中取得好成绩,被名牌大学所录取。那么,同学们知道中国的考试制度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17页,第一标题“科举制的诞生”完成练习 1、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__________中选拔,使许多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重用。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的过程:(1)_______帝开始用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2)__________帝时正式设置________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阅读教材18页,第二标题“科举制的完善”,完成练习: 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______、______两科最重要。______、______、______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2、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_______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_______。武则天时期开创了_______,他还选拔武艺高强的人,称为_______。唐玄宗时,______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阅读教材19页-20页,第三标题“科举制度的影响”,完成练习: 1、科举制改善了_______,使得有_______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度在我国_______社会延续了_______年,直到_______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 1、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物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2、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类型吗?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出现:____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创立 官员。 诞生:_________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_______的规模,扩建学舍,完善 增加学员。 的创立 武则天:开创了________和_________。 唐玄宗:_______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影响:①改善了_________;②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③促进了_________的发展。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________多年,到__________被废除。 【达标检测】 1.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3.“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 )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4.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 ) A.500年  B.700年 C.900年  D.1300年 5.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6.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 ) A.西晋  B.元 C.南北朝  D.清末 7.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 )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 )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 9.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10.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12.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 。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 。 13.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 、 、 。 【板书设计】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扩充国学规模(状元) 殿试、武举 诗赋 雏形 创立 完善 【教学反思】 第5课 “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为一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吐蕃、回纥等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及与唐交往的史实 2.通过小组合作,课前搜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交流展示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开放的民族政策是今天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财富 【教学重点】唐朝与吐蕃有好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各民族交往的主流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公有56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出示图片)大家看这些图片,能说一说都是哪个民族吗?唐朝时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关系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22页内容,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今______________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教材23页-24页,第一标题“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完成练习: 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________的祖先,很早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一带。有的以________为业,有的以________为生。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也很高。 2、吐蕃的统一:________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_______________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________。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①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年轻的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________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意义:________________入吐蕃,密切了________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________之间的友好关系。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________世纪初,唐接受了吐蕃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把______________嫁到吐蕃。 (三)阅读教材24页-25页,第二标题“回纥的勃兴”,完成练习: 1、回纥的社会发展:回纥是________________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逐渐向南发展。他们崇尚勇敢,民风淳朴。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后回纥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回纥与唐朝的关系: ___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__。 3、回纥的西迁:840年________政权瓦解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_______、_______等地。 (四)阅读教材25页-26页,第三标题:“车书本一家”完成练习: 1、靺鞨的社会生活: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________、________流域,生活着________族。________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________ 统一各部,建立起政权。 2、靺鞨与唐朝的关系:________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___________。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________”为号,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 (五)阅读教材26页,第四标题“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完成练习: 南诏的统一: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______。六诏 居民是______和_______的祖先。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_________统一了六诏。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学过有关藏族人民生活的知识,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名称 民族 祖先 地区 自身发展及其与唐朝关系 吐蕃 1. _____________统一,定都 2.___________把_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作用:密切了________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________之间的友好关系。3.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_____嫁到吐蕃。 回纥 __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 靺鞨 1. ________统一各部; 2. ________ 封其首领为________。 六诏 1. ________统一六诏; 2. 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 【达标检测】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2.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3.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4.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5.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6.“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唐朝对吐蕃的和亲政策 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结亲 C、尺带珠丹感恩唐朝皇帝 D、汉藏关系密切 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它的含意是什么? 2)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板书设计】 北 (维吾尔族) 回纥 (满) 靺鞨 (藏族) 吐蕃 西 东 (白族、彝族) 南诏 南 【教学反思】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唐文化对日本、新罗的影响、玄奘西游、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 2.通过探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唐朝的强盛,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 唐人街--这个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当今的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古巴等国,都有华人聚集的地方,这些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唐人街”?和唐朝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朝和各国交往的历史,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28页,回答问题 1、交往范围:与_____以至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对外交往的影响:____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 (二)阅读教材29页-30页,第一标题“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回答问题 1、遣唐使的时间:唐朝从______开始。 2、目的:使团成员的素质很高,以便更好地__________。 3、遣唐使的影响和作用:①日本遣唐使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_____改革。②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_______。 4、鉴真东渡的时间:________时。 5、鉴真东渡的贡献:①传播唐朝的文化。②精心设计的__________,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阅读教材31页,第二标题“唐与新罗的关系”回答问题: 1、派遣_____、_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_________居唐朝进口______。 3、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技成就。 4、_________音乐传入中国。 (四)阅读教材31页,第三标题“玄奘西游”回答问题: 1、时间: _______。 2、出发及到达地点: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贡献:①携带大量_____回到_____。②写成《____________》。 4、意义:《__________》成为研究_____、_______以及我国 历史和 _______的重要典籍。 二、合作探究 1、看30页动脑筋: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2、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亲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达标检测】 1.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 (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3.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5.“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 A.鉴真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7.识图题 看图请回答问题: 1、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个朝代? 2、 该人物在日本主要传播了那些知识? 3、图二的人物是谁?它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著名高 僧? 3、 设想一下他在回国时,背负的主要是哪类书籍?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西行的主要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代表作等知识 2.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使学生学会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教学难点】唐朝科技文学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 多媒体展示民歌—赵州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关于赵州桥的这段民歌,人人皆知。赵州桥像民歌所说的是鲁班修建的吗?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真的曾经骑驴在桥上走过吗?史书上对此无记载,这已成为历史之谜。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一千年之谜做一点解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33页-34页,第一标题“高超的建筑水平”回答问题 1、赵州桥建造时间:____朝。2、设计建造者:_________ 3、历史价值:是____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_________桥。 4、长安城建筑特点: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___的城市。 5、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城北的_________。 (二)阅读教材34页-35页,第二标题“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回答问题 1、_____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唐朝印制的《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_________的、标有____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杰出医学家_______,认为“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写成《_________》,这部书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称_________为“_________”。他故乡的一座山也被称为“_________”。 (三)阅读教材35页-36页,第三标题“光耀千古的诗坛”回答问题: 1、_________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2、完成填表 诗人 后人尊称 生活时代 代 表 作 作 品 特点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二、合作探究 1、有人说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也有人说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2、你能否本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色? 【达标检测】 1.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  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  ) 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 3.你认为诗句“十二街如种菜畦,百千家似围旗局”是描写 (  ) A.唐都长安  B.隋朝赵州桥  C.扬州城  D.大明宫含元殿 4.唐朝时,长安城内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  ) A.大雁塔 B.含元殿 C.玄武门 D.大明宫 5.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唐朝 B.元朝 C.隋朝 D.北宋 6.本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信念,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一书的杰出医学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7.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 ) A.他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B.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史诗” C.“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 D.他的诗气魄雄浑。人们称他为“诗仙”。 9.下列诗句有杜甫创作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朝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1.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称为“诗仙”的(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韩愈 D.李白 1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 4)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板书设计】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李春---赵州桥(最古老的石拱桥) 2、唐都长安—大明宫含元殿 二、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李白—诗仙 2、杜甫—诗圣 3、白居易 【教学反思】 第八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隋唐时期书画的成就及代表人物、莫高窟艺术、隋唐乐舞 2、使学生把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开阔眼界与思维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教学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 多媒体播放视频舞蹈《千手观音》片段 导语:美轮美奂的舞蹈给予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千手观音”的图像正式保存在盛唐时期所绘的敦煌壁画中。这一舞蹈不仅采用了敦煌壁画中善良的千手观音形象,而且融入了盛唐乐舞的多向元素。它以恢宏的气势展现了大唐王朝的繁荣与昌盛,以绚烂夺目的色彩解释了辉煌的隋唐文化。今天就让我们在它的引领下走进这一艺术殿堂。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38页-40页,第一标题“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和第二标题“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回答问题 类别 作者 朝代 成 就 影 响 或 特 点 书 法 颜真卿 柳公权 绘 画 阎立本 吴道子 石 窟 隋 唐 (三)阅读教材41页,第三标题“盛大欢腾的乐舞”回答问题: 1.特点:大量吸收了______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2、著名的歌舞大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著名的舞蹈家: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据说,宋朝人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我们课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你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达标检测】 1.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 A.欧阳询 B.顔真卿 C.苏轼 D.柳公权 2.对隋唐乐舞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隋艺术家将中原乐舞与各族乐舞融为一体 B.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玄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 C.盛唐时流行的《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参与创编的 D.唐朝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善于剑器舞 3.敦煌壁画的内容是(  ) ①表现佛教故事②塑像姿态各异 ③塑像富于艺术魅力④描绘社会繁荣景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他是一位风骨独具的君子,在封建社会里敢于冒杀头之罪,向皇上笔谏。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笔名,“他”是( ) A. 颜真卿 B.苏轼 C.柳公权 D.黄庭坚 5.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一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这位书法家是( ) A. 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苏轼 6.他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先学王羲之的书法,后学北朝碑刻,融会贯通,笔法方圆兼济,结构严谨匀称。这位书法家是( ) A. 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吴道子 7.《游春图》生动描绘了人们游春的情景,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山水轴画。你知道《游春图》的作者是谁吗(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黄公望 D.展子虔 8.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盛世特色。其中歌颂唐太宗武功的是( ) A.《胡旋舞》B.《秦王破阵乐》C.《霓裳羽衣曲》 D.《高山流水》 9.唐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善剑器舞的舞蹈家,诗人杜甫儿时看过她的表演,几十年后都难以忘怀。这位舞蹈家是( ) A.公孙大娘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祖 4.材料一:“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材料二:“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材料一 “顔公”指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二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件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 3)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代表作? 4)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契丹政权的兴起、北宋、南宋的建立以及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2.通过探究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虽然政权之间存在战争,但是在战争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金与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那里的108将我想更是对大家印象深刻。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演绎的是宋朝年间的事情,宋朝真的是那么昏庸无道的年代吗?宋朝时如何建立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宋朝年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50页-51页,第一标题“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认真回答问题 1.契丹的兴起:隋唐时期,_______逐步强大起来。唐末,不少中原人躲避战乱来到_______地区。 2.契丹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的首领_______,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_______(内蒙古巴林左旗),_______就是辽太祖。 3.辽的发展: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_________。从此与政权的冲突加剧。 4.五代: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的统治,合称五代。五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在_______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朝,取代后周,以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_______。_______就是宋太祖。 ㈡.阅读教材51页-52页第二标题“辽、宋、夏的和战”,认真回答问题 1.辽宋战争: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澶渊之盟:宋辽议和,______朝撤兵,______朝给____岁币,史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西夏政权的建立:西北地区的______族势力逐渐崛起。11世纪前期,______族首领_____称______国皇帝,都城在______(今宁夏银川),史称______。 4.宋夏和战: 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______向___称臣,______给______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 ,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㈢.阅读教材52页-54页,第三标题“金和南宋的对峙”,认真回答问题 1.金政权的建立:12世纪初期,_____的杰出首领_______,起兵抗辽,接着在_____称帝,国号_____。 他就是______。 2.金灭辽和北宋:金先灭_____,又于_____年灭亡北宋。 3. 南宋的建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_____,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史称_____。 4.金与南宋的关系:①金兵南下,_____抗金,岳家军在_____打败金军。宋高宗逼令岳飞班师,_____借机谋害岳飞。 ②宋金和议:_____向_____称臣,并给_____岁币,双方以_____至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③金迁都: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金迁都_____,改名为_____(今北京)。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本课涉及的少数民族较多,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及重要的史实,容易混淆。 民族 政权 建国 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辽 西夏 金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时间: 契丹政权的建立 建立者: 都城: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时间: 人物: 时间: 北宋政权的建立 建立者: 都城: 辽宋战争-________-辽宋之间保持和平 时间: 西夏政权的建立 建立者: 辽、宋、夏的和战 都城: ①宋夏战争,双方损失很大 宋夏和战 ②宋夏_____,边界贸易兴旺 民族: 金政权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时间: 南宋政权的建立 建立者: 金和南宋的对峙 都城: ①收复________ 岳飞抗金 ②________大捷 宋金议和-____向___称臣,并给____岁币 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双方以_____至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辽、宋、夏、金的地理位置关系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3.2006年5月7日,一件高42厘米、铜像鎏金佛下莲花座的珍贵佛教文物---辽代铜佛在吉林省博物院《走进契丹、女真人》展览中展出。下列人物中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耶律德光 C、元昊 D、阿骨打 4.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 ) A.黄巢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杯酒释兵权” 5.宋金的分界线( )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珠江至大散关一线 D、黄河上游至大散关一线 6.爱国是永恒的主题,爱国志士历来深受人们敬重。设想南宋初年,生活在郾城的你可能参加的爱国行动是( ) A.宋与辽的战斗 B、西夏与宋的战争 C、女真抗辽的战争 D、岳飞抗金的战斗 7.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金建立 ②北宋灭亡 ③辽灭亡 ④宋金议和 ⑤郾城大捷 A.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 5 \* GB3 ⑤ B 、① = 3 \* GB3 ③ = 2 \* GB3 ② = 5 \* GB3 ⑤ = 4 \* GB3 ④ C 、②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5 \* GB3 ⑤ = 4 \* GB3 ④ D、①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 3 \* GB3 ③ = 5 \* GB3 ⑤ 8.岳飞的《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笔谈渴饮匈奴血”这样一句话。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9.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 ) A.北宋与辽对立时期 B、北宋与金对立时期 C、北宋建立时期 D、南宋时期 【板书设计】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西夏 辽 金 北宋 南宋 【教学反思】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史实 2.通过探究南方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 通过学习南方的发展,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教学重点】两宋南方的发展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两宋以前,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多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相对来说发展缓慢,后来,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日益发展,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也是由于江南地区的条件优势,原来的经济重心也逐渐的由北向南发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56页-57页,第一标题“南方农业的发展”,认真回答问题 1.发展条件:①______战乱较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______、______; ③______条件的变化。 2.农作物品种的改进----__________ 3.农业产量的提高:①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 ②______居粮食产量首位。 ③______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㈡.阅读教材57页-58页第二标题“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认真回答问题 1.丝织业的水平提高-蜀地丝织品“____________”。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______。 2.陶瓷业的兴起—浙江哥窑烧制的____________,给人以别致的美感。________成为著名的瓷都。 3. 4.造船业业的发展----______朝的造船业业居当时世界______。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㈢.阅读教材,57页-60页第三标题“南方商业的繁荣”,认真回答问题 1.商业都市的发展--最大都市是______和______。 2.海外贸易的发展:①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设立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 3.古代货币制度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 出现在______。 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时间: 标志: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特别是______地区。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1. 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 2.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______稻的引进与推广;______成为重要粮仓; ______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______、______的种植得到推广。 类别 发展成就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北宋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_________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______瓷器;北宋兴起景德镇,后成为______。 造船业 居世界______,______、______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______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____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______ 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______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2.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是在(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3.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的时间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4.假如你是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员,你的职务是( ) A.节度使 B、盐运使 C、市舶使 D、宣政使 5.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右图中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哪一个朝代? 当时被称作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 ⑵.这种纸币有何历史地位? ⑶.这种纸币有什么优点? 【板书设计】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 江南农业的发展 2、 江南手工业的发展 3、 江南商业的繁荣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宋朝流行的服饰、饮食、房屋、文化娱乐和节日风俗 2.比较节日的古今不同,培养学生练习历史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宋代服饰 【教学难点】宋代瓦子的产生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展示《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展示的是宋代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画高24.8厘米,横长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清明上河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展现了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让我们通过时光隧道到宋代的社会去看一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61页-63页,第一标题“衣食住行等风俗的变化”认真回答问题 1. 北宋初年,崇尚____________。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受________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有的学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____________ 越来越严重。 3. 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________城里的食品有二百多种,________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北宋的肉食中以________为多,南方人吃________ 多。 4. 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________。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____或___覆盖。稍讲究些的外建门屋,内为________。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5. 宋朝缺____,人们多用_____车,也有___车。达官贵人出门 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驴、骡。那时的交通 比较发达,供住宿的________很多。 ㈡.阅读教材,63页-64页第二标题“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完成练习 1.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________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 2.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________为元旦,最受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________贴________ 。饮酒唱歌至天明,称为________ 。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想一想,你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 2、想一想,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小组做关于本节课两宋的衣食住行特点的表格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宋朝人的衣食特点,分析两宋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 北宋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但经过五十多年的战乱,北宋初年经济凋敝,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风俗的记录,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丝绸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服原料 B. B.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C.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的限制 D.普通 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里曾把“三寸金莲”作为衡量女性美丽的一个重要标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就因有一双大脚而受尽嘲笑。请据此回答2-3题 2. 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于( ) A. 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 当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 A. 当时妇女以小脚为美 B.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 C.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3. 猪肉是今天我国消费者最喜欢的肉类产品,因为猪肉所含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易被人体充分吸收。北宋肉食以下列哪种肉为最多( ) A. 狗肉 B.羊肉 C.猪肉 D.马肉 4. 下列关于宋代的衣食住行中的“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宋东京夜市小吃丰富,有二百多种 B. B.宋代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C.南宋时期的南方人吃牛肉较多 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5. 下列关于宋代人民居住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宋代农村百姓住房多为低矮的瓦房 B. B.宋代富裕人家多住两层楼房 C.城市平民住房多为正方形________ D.宋代贵族官僚住宅宏丽 6. 在宋代时期的东京,如果你想去城内的娱乐场所应该去( ) A. 瓦子 B.肆子 C.勾栏 D.邸店 7.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8.北宋初期,东京一位居民热情地接待来东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是( ) A.到城里品尝冷饮 B.在酒店使用交子支付酒钱 C.安排朋友在邸店住宿 D.在瓦子里观看踢球表演 9.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下列关于宋代的节日习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代中秋节最受重视 B.宋代有贴桃符的习俗 C.宋代有“守岁”的习俗 D.今天的传统节日宋代大多都有 10.宋诗“邸店如云屯”中的“邸店”指的是(________) A.饭店 B.驿馆 C.旅店 D.商店 11.下列哪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植树节 12.两宋时期,达官贵人出行时所用的交通工具通常是( ) A.马车 B.牛车 C.船________D.轿子 13.判断改错题 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下面这段文字是对其中几个场景的描述,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北宋年间,一位出身贫寒的穷苦书生在十载寒窗后准备进京赶考。临行前,他的母亲亲手为他缝制了一件蓝布长衫,准备了干粮、马匹送他出发,盼望他早日及第。因为旅店稀少,他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了临安。毕竟是天子脚下,京城的繁华让他大开眼界:鱼店的生意很红火,食客不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货物品种齐全。 ⑴.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 2、食: 3、住: 4、行: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 2、节日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抗元 2.通过讨论元朝的进步表现和文天祥抗元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看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本课学习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 【教学难点】民族融合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天堂》 这首歌曲给我们描述了蒙古草原那种天堂般的感觉,蒙古草原上生活着蒙古族,中国古代的蒙古草原一直就是天堂般的样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寻一下蒙古族的历史。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66页-67页,第一标题“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完成学案 1.蒙古的兴起:我国北方________高原上,居住着许多游牧部落。____世纪时,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___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①成吉思汗,名叫________,他是一个部落的首领。②成吉思汗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______。 3.蒙古政权的建立: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 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㈡.阅读教材67页-69页,第二标题“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学案 1. 蒙古政权的扩展:________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____和_____,对_______形成包围之势。 2. 元朝建立:________即汗位,于________年定国号为____,此年定都______。________就是元世祖。 3. 南宋的灭亡:________年,南宋灭亡。 4. ________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5. 元朝的社会经济:元世祖重视________,治理_____;下令开凿运河________和________,还开辟了_____;元大都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6. 行省制度的建立:①目的:未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②建立者:______。 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简称“________”。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朝。 7. 对边疆的管辖:①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________院,负责管理____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②加强对________的管辖。(今天的台湾) ㈢.阅读教材69页-70页,第三标题“民族融合的发展”完成学案 1. 前提:____朝统一全国。 2. 表现:①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②边疆各族包括_____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③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___等族同汉族融合了。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________ 3.作用: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_____、_____的发展与融合。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三件大事。 三个年代 三个人物 三件大事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_________统一蒙古(________年) 统一 _________建立元朝(________年) _________统一全国(________年) 经济:重视 发展 巩固统治 政治: 制度 民族 形成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 契丹族 B.真族 C.项族 D.古族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族最早生活在( ) A. 宋朝 B.唐朝 C.辽国 D.隋朝 3.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 A. 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B.民族间的交往 C.经济的发展繁荣 D.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4.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⑴.20世纪之前,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很少有人可与图一人物相媲美。他是谁?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首领?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图一 ⑵.图一人物去世后,其子孙是怎样逐步灭掉其他政权、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 ⑶.图二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⑷. 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政治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统一蒙古 射雕英雄—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国 建立元朝 创业之主—忽必烈 经济 统一全国 中外 巩固统治 政治 民族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火药的改进应用史实。 2.通过小组活动,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绽放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绚丽的烟花和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典礼中,制成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火药。火药的巨大威力还展现在军事中,而火药的故乡则是我们中国,它被列为四大发明之中,除了上学期已经学过的造纸术,还有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今天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它们的发明历程吧。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72页-73页,第一标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完成学案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时间: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活字印刷术既________又________,大大促进了________的传播,比欧洲早约________年。 _____朝科学家________发明转轮排字盘。 ㈡.阅读教材73页-74页,第二标题“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完成学案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战国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____________ ________ 北宋时:出现___________并开始应用于____________。 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________ 影 响:________ 的发明和应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唐朝中期:书籍里已有____________的记载。 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_______ 宋元时:广泛用于____,13、14世纪传入________________。 ㈢.阅读教材74页,第三标题“沈括和郭守敬”完成学案 沈括:____时期科学家,著有《 》,他创制的________,领先世界________多年; ________这一名称由沈括开始使用 郭守敬:____时期科学家,他编成的________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________年,还主持开凿了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2、我国金元时期的火箭和我们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用橡皮泥、胶泥、土豆等制作活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蘸上墨印在纸上,体会一下古代活字印刷的效果。制活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三大发明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和世界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观察右图仪器,想一想,这一仪器什么时候开始被用于航海事业(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2、活动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宋朝人,你们已经懂得哪些新的科学技术?同学们众说纷纭,你认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黏土制成陶活字,然后排版印刷 B.能制造火药武器 C.掌握了转轮排字技术 D.将磁化的钢针固定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用来指向。 3、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方法。学习主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统揽的是( )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隋唐时期的历史 D.宋元时期的历史 4、假如以下人物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当他们看到下图的情景时,感到最欣慰和激动的应该是( ) A.蔡伦 B.毕升 C.张衡 D.华佗 5、王二在一次战斗中看见了几件新颖的火药武器。王二的曾祖父年轻时曾在某本书书中看到了有关火药配方的记载。据所学知识,分析王二和王二的曾祖父可能分别生活于 ( ) A.隋朝、唐朝中期 B.唐朝末年、唐朝中期 C.唐朝初期、唐朝中期 D.唐朝末年、北宋初年 6、陈功同学要寻找毕升活字印刷术的最原始出处,他应该查( ) A.《授时历》 B.《梦溪笔迹》 C.《资治通鉴》 D.《齐民要术》 7、如果邀请郭守敬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作为主持人的你应该怎样介绍( ) ①他是我国元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 ②他著有《授时历》 ③他还主持开凿了北京附近的通惠河 ④他曾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于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奥运会上的焰火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礼花 材料二:至此,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已经全部在表演中呈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懂得在劳动当中凝结智慧,在实践当中谋求发展,因而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盛世宏篇。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词。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指出图中所示与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个发明关系最密切?它的发明者是谁? (2)阅读材料二,指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当时有何作用?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活字印刷术 二、指南针的引用 三、火药的应用 四、沈括和郭守敬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司马光《资治通鉴》、宋词杰出人物、元曲以及宋代绘画书法的杰出人物代表的史实。 2.通过比较《资治通鉴》和《史记》、比较宋词的不同风格,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资治通鉴》与宋词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多媒体播放王菲的一首歌《明月几时有》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词是谁做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宋元时期,我国文学艺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出现了苏轼、辛弃疾、关汉卿等著名文学家,还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艺术家张择端、赵孟頫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作者及其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例和记载内容:是一部________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_____到_____的 苏轼:____文学家,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____的思想感情。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李清照:_______的女词人。她的词________。 辛弃疾:______的豪放派词人。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___________的悲痛。 元曲:元曲是由____和____组成,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优秀剧作家____。代表作有《________》。 绘画:北宋张择端的《________ 》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代画家_______,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___________。 书法:“宋四家”指____、____、____ 、____。元朝________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P78页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事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情吗?他们说的例子对吗?你也找找看。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在班级小组里句型小型朗诵会,选取自己喜爱的宋词或现代文学家,选取自己喜爱的宋词或现代文学家的词在会上朗诵。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分析宋代词人形成风格各异的原因?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资治通鉴》相关内容的总结,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北宋司马光 B.体例:编年体 C.特点: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唐朝的历史 D.意义: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下列事件不可能在《资治通鉴》中查阅到是( ) A.春秋五霸 B.“陈桥兵变” C.“贞观之治” D.“澶渊之盟” 3、《念奴娇》《满江红》和《蝶恋花》,当你看到这些时候你会想到的是( )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杂剧 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唐诗、宋词 B. 唐诗、宋词、楚辞 C.唐诗、宋词、元曲 D. 楚辞、唐诗、元曲 5、在北宋,如果颁发“对词发展突出贡献奖”,最佳人选应该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6、歌谣是识记历史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下是同学们对“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一目内容的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山水、花鸟和风俗,宋元绘画技巧熟 B.择端《清明上河图》,两宋都城景色秀 C.“神品”之画赵孟頫,多才多艺功深厚 D.行书大家有苏轼,黄庭坚蔡襄和米芾 7、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水经注》 8、《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找到( ) A B C 黄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 北宋时期 战国时期 五代时期 D (二)、阅读下列材料: 全书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时19年编辑完成。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就积劳而逝。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请回答: 材料中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指的是哪部书?该书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在这部书中,我们能看哪个阶段的历史史实? 【板书设计】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史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文学 宋词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如梦令》《声声慢》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元曲 关汉卿 《窦娥冤》 艺术 绘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书法 宋四家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明朝君权的主要表现、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的基本史实 2.通过明朝与隋唐科举的对比,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君权的加强,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明朝那些事儿》起于网络江湖,受到读者的热捧。作者当年明月。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那么,明朝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完成学案。 1.明朝的建立:______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导致农民起义,______年初,______以______为都城,改称______,建立______朝。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在地方:废除_________,设立直属中央的______,分管___政、______和______政。 ②在中央:废除______,撤销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_____负责。全国的 大权,都集中到了______手里。 ③建立:_____机构--_______。④科举制:利用“_________”,束缚人民的思想,加强君主的统治。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完成学案。 1. 靖难之役: ①.背景:为了巩固统治,_______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_____大权。_______死后,继位的_______看到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下令实行_______。 ②.过程:在削藩的过程中,北平的燕王_______,打出“_______”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_________”。 ③.结果:靖难之役以_______的胜利告终。_______称帝,他就是_______。 2. 明成祖迁都: ①时间:_______ ②迁都:_______(改北平为_______) ③目的:加强_______对_______的控制。 3. 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 ①继续执行_______政策。 ②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说一说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过皇帝还有谁?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学生讲述传奇人物朱元璋的发迹史。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特务机构的设立、八股文的危害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萧萧搜集了一张人物的图像(右图一)下列史实与图中 人物活动相符的有( ) ①建立明朝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建立东厂 ④靖难之役 A. ① = 2 \* GB3 ② B. ② = 4 \* GB3 ④ C. ② = 3 \* GB3 ③ D. ③ = 4 \* GB3 ④ 3.下列迁都中,以加强中央对被控制为目的的是( )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东迁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4.右图二是电影《锦衣卫》的宣传画册,你知道这部电 视剧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 5、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拜访明太祖统治后期的政府衙门,那么他不可能如愿的是( ) A.丞相府里热闹非凡 B.锦衣卫的头子召见了他 C.六部长官接见了他 D.拜访殿阁大学士 6.如果你是右图三中的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A.熟读四书五经 B.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C.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7.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是( ) A.1368年 B.1405年 C.1421年 D.1433年 8.与燕王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相似的是( ) A.东汉光武帝刘秀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东晋开过皇帝司马睿 9.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 ) A.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B. ① = 3 \* GB3 ③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C. ②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 3 \* GB3 ③ D. ② = 3 \* GB3 ③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①李世民 ②嬴政 ③朱元璋 ④赵匡胤 8.看图回答问题: ⑴.右图中的人物是谁? ⑵.该人物建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板书设计】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与澳门的基本史实 2.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了郑和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如何记忆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和古今地名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其中“郑和下西洋”一幕再现了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船队远航,创造世界航海奇迹的辉煌历史。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能够选取“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来展现中国的灿烂文明,说明其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那么,你知道郑和是什么人吗?西洋指的又是什么地方呢?郑和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进行远洋航行呢?郑和下西洋创造了怎样的航海奇迹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段历史。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郑和下西洋”完成学案。 1.背景:________前期,我国是________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_____________的联系。 3.时间:______年,明_____派_____率27000多人第___次下西洋, 年---______年,郑和先后__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4.航线:_____港----________峡----________洋----________(最远) 5.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________,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________。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戚继光抗倭”完成学案。 1.背景:元末明初,_______(日本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2.抗倭:_______组建“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线路:_______(九战九捷)---- _______----_______ 4.作用:平息了 的倭患。 5.评价:戚继光是_______。 ㈢.阅读教材,第三标题“葡萄牙摄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完成学案。 __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由,逐渐摄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学生讲述有关郑和的历史。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一个旅游团要实地考察郑和下西洋时庞大船队的出发地,他们应到(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刘家港 2.在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友好贸易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物品时( ) A.丝绸、茶叶 B.丝绸、瓷器 C.丝绸、药材 D.珠宝、香料 3.倭寇一般是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倭寇指的是日本的( ) ①渔民 ②武士 ③商人 ④海盗 A.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 ①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4.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为敢忘危负年华。”可以了解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西班牙 B.葡萄牙C.日本 D.荷兰 5.右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 台词 精灵旅社2英文台词中式婚礼的主持词小品占位子台词冰雪奇缘台词中英文对照小品四大才子台词 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6.1553年,摄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葡萄牙 D.英国 7.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中国远航的踪迹。 ⑴.上图是哪位航海家远航的路线? ⑵.这一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大约多少时间? ⑶.这一远航反映了明朝哪位皇帝的外交思想?远航的主要母的是什么? ⑷.这一远航有何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目的: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一、郑和下西洋 经过:1405-1433年 七次下西洋 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教后反思】 第十七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 【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近年来描写清朝的电影、电视剧不少,其中有创作更有“戏说”。请同学们说说清朝给你留下的最基本的印象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回到大清朝去体验、感受、评价它的政治体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完成学案。 1.________年,________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________。 2.努尔哈赤死后,________继承汗位,________年,他改国号为_____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君主集权的强化”完成学案。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________。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统治者实行________,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皇帝在位时期最为盛行。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个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争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学生展示有关文字狱的有关例子。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清朝君权加强的原因、文字狱产生的危害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㈠填空题: 1、清朝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 )。 2、女真族建立的第二个政权是( )。 3、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的设立。 4、清朝时,有人曾经因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被杀,这和( )有关。 5、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 6、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 7、军机处是( )建立的。 ㈡材料解析题: 清朝有个姓胡的官员,因为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被乾隆皇帝斥为“加‘浊’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定为死罪。 请回答: ⑴以上材料说明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⑵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危害? ㈢综合分析题 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请回答: ⑴女真族是现在我国哪个民族的前身? ⑵这个民族曾经建立过哪2个政权?存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⑶这2个政权的统治范围有什么区别? ⑷这2个政权和相关的汉族政权是怎样的关系? ⑸你认为这2个政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贡献? 【板书设计】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 【教后反思】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郑成功塑像及其《复台诗》 复台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这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写的一首复台诗,诗中的“荷夷”是指哪个国家?它是怎样占领台湾的?郑成功又是怎样“开辟荆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复台大业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第18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开辟荆榛逐荷夷”完成学案。 明朝中后期,_________ 侵占我国宝岛台湾。1661~1662年  _______ 率军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1683年,_________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  _________ ,隶属  ___________,加强了台湾同 _________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  ________ 海防。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雅克萨之战”完成学案。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 _______和 _______。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击毙侵略军头目___________。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_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学生讲述郑成功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荷兰侵占台湾、沙俄侵占东北与后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联系,为第20课奠定基础。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侵占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_______ 2、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 3、台湾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__ 4、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 5、亲征雅克萨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_ 6、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二、选择题 1、“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称赞收复台湾的英雄人物的一首诗。台湾“入版图”后,清政府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奴儿干都司        C、台湾府      D、台湾行省 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所写的挽联。它歌颂的(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林则徐3、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中俄双方贸易争端                          B、中俄两国西北部边界问题C、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                    D、蒙古地区的归属问题 4、1684年,设立台湾府的清朝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皇帝         D、康熙皇帝5、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A.外国势力较弱 B.中国军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C.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较强 D.中国军队统帅的正确指挥 6、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7、关于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叙述错误的是 A.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 B.明朝后期,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帝,定都沈阳 C.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 D.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8、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 A.浙江省 B.广东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板书设计】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二、抗击沙俄 1.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2.雅克萨之战 3.1689年《尼布楚条约》 【教后反思】 第十九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2、归纳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教学难点】识记或理解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部落名称等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2008年3月14日,在我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的大规模暴力事件,这起事件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引起国内外华人的强烈愤慨。我们知道,西藏自古就是祖国领土神圣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用史实来证明这一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一).阅读教材,第一标题“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完成学案。 1、西藏地方普遍信仰___教,首领___和班禅是西藏喇嘛教两个地位最高的领袖。 2、___帝赐予五世达赖以“___”封号。 3.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___”封号。 4、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____,代表中央政府同______、_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归纳:列举所学知识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完成学案。 1.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_________”。 2.大小和卓的叛乱,对于当地的人民是场灾难,他们的做法最终失去了民心。_______皇帝下令调兵讨伐,最终平定了叛乱。 3.清朝政府设置_________将军,管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三).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完成学案。  1.土尔扈特是_________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___________下游游牧,后来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__________的领导下,历经险阻终于回归祖国。后来______皇帝给予了妥善安置。 2、 土尔扈特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问题归纳: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3、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___,西北达___,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___,东南到___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___,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想一想,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学生讲述民族的发展史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按照清朝疆域图对比现在的疆域,讲述失去的领土原因,为后来中国近代史做铺垫。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一、填空题 1、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是在________年 2、确立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的两位皇帝分别是____________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4、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是________ 5、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6、说出清朝的疆域四至 二、选择题 1.清设置驻藏大臣开始于(   ) A.1673年         B.1727年         C.1783年          D.1771年 2.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   ) A.陇西            B.临洮            C.巴尔喀什湖       D.葱岭 3.清初,接见五世达赖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顺治帝          D.乾隆帝 4.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清朝称为(   ) A.满族            B.回部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5.带领土尔扈特重返祖国的是(   ) A.渥巴锡          B.大和卓          C.小和卓     D.噶尔丹 6.为了加强对西北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   ) A.黑龙江将军     B.伊犁将军 C.吉林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7.“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这是哪一位皇帝对待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众的政策(   ) A.乾隆       B.康熙            C.雍正   D.顺治 8.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赐予“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板书设计】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西藏 新疆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教后反思】 第二十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记住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闭关锁国”的政策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圆明园》的相关视频 同学们,看到这座世人眼中的“万园之园”被付之一炬的画面,我想每一个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众所周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已注定了这幕惨剧不可避免。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一).阅读教材,第一标题“明清经济的发展”完成学案。 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纺织业在_____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我国丝织业中心,明代是_______、___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制瓷中心是__________。 3、明清时期,_________和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______与______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阅读教材,第二标题“闭关锁国的政策”完成学案。 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 ____________政策 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______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______和出海船只的____________做出严格的限制。 ③清政府下令只开___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_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P116页动脑筋,分析一下他们二人谁说的对?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由封建到资本主义之间的过渡,以及资本主义的性质及特点是什么?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一、填空题 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_ 3、明朝的制瓷业中心是_______ 4、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是_______ 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有哪些? 二、选择题 1、传入我国的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      ) ①马铃薯②甘薯③玉米④花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明朝丝织业的中心是(        ) A、 苏州     B、杭州     C、湖州     D、松江 3、明朝的制瓷中心是(      ) A、 杭州     B、苏州     C、松江     D、景德镇 4、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于(  ) A、 纺织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冶矿业 5、小明家有一件明代瓷器珍品,那么它应当是(   ) A.白瓷B.青瓷C.青花瓷D.冰裂纹瓷器 6、“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表明了(       )       A、 资本主义开始   B、封建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 C、资本主义生产萌芽 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7、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哪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苏州 【板书设计】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农业 手工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表现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影响 【教后反思】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3、探究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教学难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2008年,新北京,新奥运,古老的北京以崭新的姿态、独特的魅力,海纳八方来客。可你知道北京作为都城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吗?通常我们所说的北京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0多年前的北京,探究它的过去,以及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为人类创造的那些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一).阅读教材,第一标题“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完成学案。 1、明北京城 (1)明成祖时候,在——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2)北京城由——、——、——三部分组成。 (3)中央的宫城又叫紫禁城,今——称。宫城的外面是——,皇城的外面是——,也称大城。 2、明长城:东起——,西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完成学案。 年代 作 者 著 作 价 值 李时珍 《天工开物》 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请同学生归纳讨论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想想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对比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何不同?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      ) ①辽    ②金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如果要了解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状况,应查阅的资料(  )。 ①《水经注》②《齐民要术》③《梦溪笔谈》④《天工开物》 ⑤《农政全书》 A.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表 年代 作 者 著 作 价 值 李时珍 《天工开物》 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板书设计】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北京城和故宫 一、建筑 长城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二、古典科技巨著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教后反思】 第二十二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小说创作到明清时代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艺术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得出他们的反封建的积极内容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了解他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3、使学生知道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从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教学重点】四大文学名著的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多方面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四部电视剧的图片 相信同学们对这四部影视剧并不陌生,20实际80年代以来,古典四大名著拍成电视剧搬上荧屏,引来国人的追捧,称为经典的剧作。仅20多年后,2008年又掀起四大名著的翻拍热潮,为什么古典名著长盛不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清文化殿堂,一起品味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璀璨多彩,体会它们具有怎样的鲜明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一).阅读教材,第一标题“古典小说的高峰”完成学案。 1、特点:————的成熟阶段。Xkb1.com 2、内容:反映当时的——,表达人民——、——的意愿。 3、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是最早的——————(2)《水浒传》:  作者——,是第一部——————。 (3)《西游记》:  作者——,是充满———————。 (4)《红楼梦》:  作者——,具有高度的——和——,是我国——的高峰。 (二).阅读教材,第二标题“戏剧的繁荣”完成学案。 1、汤显祖:代表作————。 2、京剧:——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以——和——为基础。 (三).阅读教材,第三标题“书画的成就”完成学案。 书法: 明朝的书法以——、——见长,书法家——,兼有“————”之美。 绘画: 1、特点:以——、——居统治地位。 2、代表:明末的——,清初的“——”。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学生讲述四大名著当中的故事。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 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 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 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知道它是什麽时候形成的吗?(  )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7、作品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董其昌       C、徐渭       D、颜真卿   8、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请回答: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麽时候创作的?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3)《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板书设计】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小说: 文学: 特点: 明朝: 戏剧: 清朝: 书法: 书画: 绘画: 【教后反思】 唐和新罗 唐朝对外友好往来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绘画 书法名家 � 乐舞 石窟艺术 指南针: 3、郭守敬和沈括: 司马光和 《资治通鉴》 宋词 和元曲 郑和下西洋 友好交往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冲突战争 君主集权的强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PAGE 82 .
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83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09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