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

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

举报
开通vip

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 说教材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章的最后一个内容。比例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这课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本课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说学习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为此,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理...

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
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 说教材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人教版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章的最后一个内容。比例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这课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本课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说学习目标 《 新课标 新课标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物理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标解读 》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为此,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学习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笑笑家平面图”这一情境,通过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 体会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昆山之路icu常用仪器的管理名人广告失败案例两会精神体会 “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从而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基础上,教师点拨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常识解答。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整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说导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如果我们想把整个中国的地域一眼看尽,有没有可能? 师:对,今天老师就把中国地图搬进了课堂。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 师: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960万平方千米的大中国画在这张没有半个黑板大的地图上的吗? 生:把它缩小。 师:对了,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缩小画在地图上的。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1 生:它们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 师:为什么大小变了,而形状没有变呢? 生:因为它们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而形状相同。 再出示一副螺丝钉的放大图。 师:这幅图是否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螺纹?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亲手试一试,把我们的教室平面图画出来呢?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作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距离。 学生汇报。 (师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请这些作品的设计者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并指出你所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是多少。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师:什么是比例尺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强调第二种写法) 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教室平面图)这些平面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比例尺,请同学上前台找到两幅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 生找到,教师板书: 1:600000 请学生说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说法。 出示线段比例尺,请学生思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学生尝试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强调书写格式。 在出示螺丝钉放大图的比例尺:60:1 与上面的比例尺比较,有什么不同。 总结相同的和不同的。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说教材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章的最后一个内容。比例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这课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本课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说学习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为此,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学习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笑笑家平面图”这一情境,通过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从而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公 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基础上,教师点拨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常识解答。总结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整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说导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如果我们想把整个中国的地域一眼看尽,有没有可能? 师:对,今天老师就把中国地图搬进了课堂。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 师: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960万平方千米的大中国画在这张没有半个黑板大的地图上的吗? 生:把它缩小。 师:对了,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缩小画在地图上的。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 师:为什么大小变了,而形状没有变呢? 生:因为它们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而形状相同。 再出示一副螺丝钉的放大图。 师:这幅图是否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螺纹?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亲手试一试,把我们的教室平面图画出来呢?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作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距离。 学生汇报。 (师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请这些作品的设计者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并指出你所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是多少。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师:什么是比例尺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强调第二种写法) 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教室平面图)这些平面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比例尺,请同学上前台找到两幅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 生找到,教师板书: 1:600000 请学生说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说法。 出示线段比例尺,请学生思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学生尝试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强调书写格式。 在出示螺丝钉放大图的比例尺:60:1 与上面的比例尺比较,有什么不同。 总结相同的和不同的。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六年级《比例尺》说课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4-03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