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地方志

贵州省地方志

举报
开通vip

贵州省地方志贵州省地方志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8日 来源: 作者:admin 阅读人次:6883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文化遗产,它更多的是指精神财富,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民族工艺、民俗节令、文化空间、民族风俗、传统体育杂技、民族文字、民族服饰、、酿酒工艺等。 2005年-2007年,国务院公布的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个,名列全国...

贵州省地方志
贵州省地方志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8日 来源: 作者:admin 阅读人次:6883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文化遗产,它更多的是指精神财富,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民族工艺、民俗节令、文化空间、民族风俗、传统体育杂技、民族文字、民族服饰、、酿酒工艺等。 2005年-2007年,国务院公布的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个,名列全国第三。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侗族萨玛节”等91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第二批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苗族神话叙事歌《仰阿莎》”等202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指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的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歌谣等。 贵州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有民族神话、古史歌、英雄传说、名胜传说、爱情传说、伦理故事、民间常识、摩经文学、侗族大歌、水族 双歌、哭嫁歌及打闹歌等。贵州民间文学中的古史歌,规模宏大,均长达上万行。从天地形成开始,叙述祖先和各种神的来源、世界万物的形成、风俗的起源,直到民族的迁徙。代表作有《苗族古歌》、布依族的《造天地万物》、侗族的《侗族祖先哪里来》、彝族的《洪水纪》。这些古史歌大都描写了洪水神话与射日神话,说明了各民族在古代曾经历过水旱灾难。这些民间文学分布广泛,以黔东南的台江县、黄平县、施秉县最具特色。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苗族古歌(主要分布在台江县、黄平县、施秉县、普定县、龙里县)、刻道(分布在施秉县)、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分布在黄平县)、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台江县)、苗族叙事歌《仰阿莎》(剑河县)、苗族口头经典“贾”(丹寨县)、苗族历法(丹寨县)、苗族民间文学《阿蓉》(榕江县)、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榕江县、从江县)、布依族摩经(贞丰县、关岭县)、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六盘水市)。 苗族古歌为苗族的一部创世史诗,流传在黔东南地区。全诗有万行以上,分为“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4个部分,古歌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生动地反映了苗族人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揭示和对祖先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的赞扬。古歌中描述了人类、雷神、龙虎等都是蝴蝶妈妈生的蛋所变,人与神的争斗是为了争夺对大地的统辖权,反映的是一种战神色彩,折射出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的战争史;其所描写的运金运银铸造日月和 撑天柱,与史料记载的蚩尤部落较早掌握冶炼技术相吻合。古歌一般分两组对唱,双方轮番提问,相互解答。曲调浑厚,拍节分明,唱时多用真声,略带朗读形式。每唱完一小段,要道白一番。一般都是老年人吟唱。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各有特色。按体裁可分为: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劳动歌,其具有昂扬、亢奋、粗犷、节奏性强的特征,包括劳动号子、农事劳动歌曲等;在山野间即兴演唱的山歌,一般具有声调高亢、节奏自由、感情奔放的特征;各族男女青年以求偶择配为目的的情歌,其曲调委婉、娓娓动听;流行在城乡人民生活中的里巷小调,也包括花灯歌舞中的小调;在民俗活动诸如玩灯、耍龙、舞狮、跳傩以及红白喜事中所唱的礼俗歌,包括礼仪歌、酒歌、丧歌、孝歌等;法事歌;儿歌、叙事歌等。除上述载体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独有的民歌形式,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诙谐歌、桃园歌、拜年歌,彝族曲各、阿索,水族旭基、旭早、古格调歌、诘歌等。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侗族大歌(黎平县、从江县小黄乡、榕江县)、侗族琵琶歌(榕江县、黎平县)、侗族河边腔(黎平县)、侗族歌簦(锦屏县平秋镇)、洪州琵琶歌(黎平县)、铜鼓十二调(镇宁 布依族自治县、贞丰县)、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布依族婚俗音乐(贞丰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县)、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惠水县)、布依族勒尤(贞丰县、兴义市、镇宁县)、盘江小调(关岭县)、苗族“游方歌”(施秉县)、苗族阿江(普定县)、苗族多声部情歌(台江县、剑河县)、苗族飞歌(雷山县)、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丹寨县)、河边腔苗歌(锦屏县)、十二诗腔苗歌(锦屏县)、土家族打镏子(沿河县)、龙灯钹(铜仁市)、薅秧歌(金沙县、汇川区)、船工号子(思南县、赤水市)、凤冈吹打乐(凤冈县)、黔北打闹歌(余庆县)、绕家呃嘣(都匀市)、高腔大山歌(桐梓县)、仡佬族哭嫁歌(道真县)、屯堡山歌(安顺市)。 侗族大歌为侗族民间歌曲。侗语称“嘎老”,“嘎”即“歌”,“老”即“大”。以演唱者和听众人数众多而得名。主要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榕江、从江等县的侗族聚居区,以黎平、从江两县接壤处的六洞地区流行的大歌最为著称。演唱形式有领唱、合唱。合唱为多声部。有的是高、中、低3个声部,有的只有高、低2个声部。属支声复调声乐范畴。其特色是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附和、派生的。侗族大歌大部分属五声音阶羽调式歌曲。多用二声部合声,合声程度有大二度、大小三度,以纯四度、纯五度居多。侗族大歌中,有以叙事为主的叙事大歌;有歌颂、抒发爱情的抒情大歌;有描述侗族人生礼俗的礼俗大歌,还有鼓楼大歌、戏曲大歌和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而闻名的声音大歌。侗族大歌和声完美,歌音洪亮,气势 磅礴,豁达开朗。黔东南自治州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队于1986年10月应邀在法国巴黎艺术节上演唱,侗族大歌被法国《解放报》誉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是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等地的山歌调,属五声调式民歌,曲调简练,结构单一,是二乐句和四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在布依族山歌中最为多见。其特点是二个乐段的重复变化,用洗炼的音乐语言创造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劳作和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贵州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灯舞、巫舞、傩舞等。铜鼓舞分布较广,苗、侗、布依、水、仡佬、土家、毛南等民族中都有,多在祭神祭祖、节庆及丧葬等场合使用。其代表作有苗族的“夜乐舞”、“跳月舞”、“长鼓舞”,布依族的“香花舞”、“响篙舞”、“粑槽舞”,水族的“斗角舞”、“角鼓舞”等。木鼓舞源于古代战争和祭祀,因击奏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和特点。芦笙舞较为集中在苗、侗、水、仡佬等民族居住的地区,形式多样,有跳月、跳年、跳花等数十种。按类型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男子芦笙舞、女子芦笙舞、男女集体舞等;按表演形式分,有芦笙芒筒舞、芦笙导舞、芦笙拳舞、芦笙刀舞、芦笙棍舞、芦笙鼓舞等。灯舞或称“跳花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舞蹈。一般泛指龙舞、狮舞、牛牛灯、马马灯、车车灯、旱船、各种牌灯以及手舞扇 帕的花灯歌舞和民俗活动。贵州花灯品种繁多,动作步伐大同小异,套路组合则千姿百态。大体可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板块。巫舞指由巫师为祈求消灾、纳福、祛邪、逐鬼乃至送灵所跳的舞蹈。分为两类:一类如苗族的笙鼓舞、布依族的铙钹舞和香花舞、水族的铜鼓舞、彝族的铃铛舞、土家族的串花舞等,是巫师和群众共跳的巫术舞蹈;另一类如苗族的送雷公又称“宋阿格淑”、布依族的女巫舞又称“迷腊甩”、彝族的皮鼓舞、水族的师刀舞、汉族的追魂舞等,是由巫师单独为主家表演的舞蹈。傩舞保存的形态主要有傩堂戏中的舞蹈和跳地戏中的舞蹈。傩堂戏舞也称“傩仪舞”,由土师在还傩愿仪式中素面轮流作单人歌舞表演,主要流传在黔东北沿河、思南、德江县等地和正安、道真县一带土家族、仡佬族、汉族、苗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地戏舞是地戏中的战阵舞类舞蹈。主要流传在安顺、长顺、贵阳等地汉族、布依族居住集中的地区。此外,还流传着许多点状存在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中,有彝族歌舞中的男女集体舞出嫁舞,亦称“跳脚舞”,以及表现彝族接亲场中特有的催生仪式中的男子集体表演的背孩舞和彝族在丧葬活动中表演的铃铛舞;有侗乡流行的传统大型歌舞踩堂舞;有流传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区苗族村寨的,用古瓢琴导舞的集体舞稻古瓢舞;有流传在赫章县,彝族怀抱月琴边走边舞的集体舞蹈月琴舞;还有一种广泛流传的竹木响器舞,包括布依族的粑棒舞、响篙舞、撒麻舞、舂碓舞;苗族的花棍舞、板凳舞,瑶族的打猎舞等,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竿、棍棒、板凳等物击打出简约的音响节奏为舞蹈伴奏。 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有苗族芦笙舞(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雷山县、关岭县、凯里市、榕江县、水城县、乌当区)、木鼓舞(台江县)、苗族铜鼓舞(雷山县)、苗族长鼓舞(贵定县)、苗族猴鼓舞(花溪区)、苗族芦笙技巧舞“滚山珠”(纳雍县)、苗族大迁徙舞(赫章县)、苗族花鼓舞(乌当区)、苗族夜乐舞(罗甸县)、苗族板凳舞(凯里市、安龙县)、苗族烧灵舞(兴仁县)、苗族踩鼓舞(镇远县)、苗族格哈(丹寨县)、反排木鼓舞(台江县)、锦鸡舞(丹寨县)、彝族酒礼舞(威宁县)、彝族撮泰吉(威宁县)、彝族铃铛舞(赫章县、钟山区)、毛南族打猴鼓舞(平塘县)、瑶族猴鼓舞(荔波县)、土家族摆手舞(沿河县)、仡佬族踩堂舞(遵义县)、畲族粑槽舞(麻江县)、布依族“雯当姆”(荔波县)、瑶族打猎舞(荔波县)、鼓龙鼓舞长杉龙(贵定县)、金钱杆(江口县)、阿妹戚托(晴隆县、兴仁县)、卡堡花棍舞(乌当区)、矮人舞(余庆县)、响蒿舞(独山县)、素朴金钱棍(黔西县)、四桐鼓舞(威宁县)、松桃瓦窑四面花鼓(松桃县)、莲花十八响(沿河县)、采月亮(仁怀县)。 苗族芦笙舞为苗族舞蹈,也叫“踩芦笙”。其历史悠久,在宋代史籍中就有记载。芦笙舞随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有芦笙排舞、芦笙队舞、踏笙舞。细分则有单人物、双人舞、集体舞、甩手舞、锦鸡舞、花带舞、敬酒舞、技法舞(滚山珠)、旋转舞、牵手舞、大步舞、细步舞和芒筒芦笙舞等40多种。芦笙排舞由排芦笙伴奏,按大、小顺序排列,以大的一支领头,边吹边跳,始终保持“一”字队形。姑娘 们则把芦笙队围在中间。芦笙队舞,由数十支芦笙组成,边吹边舞,吹大芦笙的站在中间,其他围成一圈,人数多者则围数圈,同时齐奏。跳踏笙舞时,吹奏者不参加跳,只作伴奏,姑娘们按音乐节拍轻盈起舞,身上佩戴的银饰随身体摆动发出悦耳响声。另外,南部方言区的侗族也流传有芦笙舞,分表演舞蹈和赛场狂欢舞两种,前者主要表现在脚步变化的多样,后者则节奏强烈,动作迅猛。水族也跳芦笙舞,其舞蹈动作均为四拍,舞步动作很大,往往是从慢到快,从低到高。 木鼓舞为苗族舞蹈,起源于跋山涉水时击木、石传递消息。定居后,每逢祭祀活动,都以击木鼓唤起祖先灵魂享受供品。木鼓舞分长木鼓舞、鱼式木鼓舞和四方木鼓舞3种。长木鼓舞的木鼓用长1.67米的独木凿空,绷上牛皮而成。1人击鼓,多人围舞。有迎祖舞、祭魂舞、闹堂舞、悼念舞和马刀舞等,按鼓点变换舞步,面容肃穆、沉重、激越。鱼式木鼓舞多卫喜庆活动而舞。鼓似大肚木盆,鼓面击点,鼓边击拍,1人击多人舞,舞姿激烈,手脚齐东甩同边手,潇洒奔放。其中以台江县的反排木鼓舞为最出名,曾到国内外演出,被誉为苗族的“迪斯科”或东方民族的狂欢舞。四方木鼓舞又叫“花鼓舞”,盛行于黔东地区。4名女性,边击边舞,有“蜻蜓点水”、“鹞子翻身”和“插秧”、“打谷”、“猴子攀桃”和“引龙进宝”等动作,活泼自然。以唢呐伴奏的称为“唢呐鼓舞”。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称“垦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此舞在赫章保留着完 整形态,尤其以赫章珠市乡最为典型。据史书记载,赫章是我国大西南彝族古代发展的中央皇国腹地,被誉为夜郎文化考古殷墟的可乐曾是它的都城,之后曾先后是夜郎和俄索部的治所。六大侯国又自封有诸多君长列国。因此,彝族先民经历着频繁的战争,彝族先民在护送阵亡将士时,为了抒发悲痛之情,在途中跳一种战状舞。随后,这种战状舞演变为祭祀告别的舞蹈。这就是今天的彝族铃铛舞。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铃铛舞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手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时而靠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美舒展。男女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垦合呗”更加绚丽多姿。 戏剧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戏剧曲艺是植根于民族民间本土的一种融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贵州的戏剧曲艺,有的是从原第三人称单纯说唱艺术发展而成,有的是从民间宗教祭祀仪式中演化而成,有的是流入贵州省长期受地方化影响转而在本省扎根的外来戏剧。南宋时期,楚蜀的傩文化影响着黔北和黔东各地,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声腔艺术主要是弋腔昆曲传 入贵州,康熙、乾隆年间已常在庙会、堂会中演唱。贵州本土的农田艺术、民族歌舞也渐向戏剧嬗变,民族民间戏剧趋于成熟,贵州土生土长的戏剧逐渐普及全省各地。最著名者有花灯戏、侗戏、布依戏、彝族撮泰吉、傩戏、安顺地戏、木偶戏、福泉阳戏、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等。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岑巩县,黔西南州的兴义市、册亨县,黔南州的福泉县,毕节地区的威宁彝族回族自治,铜仁地区的思南县、德江县、石阡县,安顺市。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剧有花灯戏(思南县、普定县、独山县、黔西县、福泉市、花溪区、遵义市、余庆县、石阡县、印江县)、侗戏(黎平县)、布依戏(册亨县)、彝族撮泰吉(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傩戏(德江县、镇远县)、思州喜傩神(岑巩县)、蓬莱布依地戏(白云区)、马路屯堡地戏(长顺县)、安顺地戏(安顺市)、木偶戏(石阡县)、阳戏(天柱县、福泉县)、文琴戏(黔西县、铜仁市、遵义市、乌当区)、黔剧。曲艺有嘎百幅(剑河县、台江县、榕江县、雷山县)、君琵琶(黎平县)、安顺唱书(安顺市)、水族双歌(三都县)、布依族八音坐唱(兴义市)。 撮泰吉为原始祭祀剧。是彝族追思祖先生产生活、祈神丰收的面具表演剧。“撮泰吉”彝语译为祖先灵魂如此变化而来,又称“变人戏”。具有简单的人物和情节,由无从考证的年代流传下来,属于原始戏剧。演员身穿黑衣裤,表示裸体;带着五官雕刻砍斫粗糙、黑底涂有白色线条、比一般傩面具还大的面具,以示年老,又示从岩洞石 缝中磕碰而来的原始人。戏中人物为:森林老人惹嘎布、彝族老头阿布摩、背婴儿的彝族老奶阿达姆、婴儿阿嘎、苗族老人麻洪摩、汉人嘎布,另加一人先扮耕牛,后扮狮子。每人手持棍子,先是作棍舞,祈天免旱荒。后鬼魂老人送来粮种,并交人们耕作,表演作犁耙浇水状。劳动休息时,表演喂奶、两性追逐求偶状。学用牛耕作,终于得到收成,便向五谷神灵叩拜饮酒,耍狮子庆贺。表演发音?特,是?吸?冲击声带发音。此舞由仅存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嘎寨,至?始有演出。 侗戏为民族戏剧。侗族戏师借鉴汉族戏曲,用侗族语音及歌唱编演,以第一人称表演故事。兴起于清道光初年,有侗族廪生吴文彩以汉字谐侗语音仿造成最早的《风姣李旦》、《梅良玉》两部剧本,教授侗族青年,分饰剧中人物,在鼓楼演出。因故事情节生动,人物道白和演唱观众听得动,遂被侗族人民喜爱和认可。最初,每戏台中置一桌一椅,只上两个人物,在台上画绕八字,由戏师提下一句唱词,该唱的演员接唱后下去,由第二人走到台中接唱下一句,唱腔仅上下句,中间夹以过门,兼用锣、鼓、钹,以伴人物走台。道具采用简化的生活用具。黔东南黎平、榕江、从江三县属南侗语音区,各县村寨先后建立侗戏班,涌现出了张鸿干、石玉秀、梁跃庭、梁少华、梁普安等著名戏师。他们从侗族摆古和叙事“嘎锦”中提取题材,创作出了《珠郎娘美》、《金汉列妹》、《甫义乃义》、《门龙绍女》等数十部侗族戏目,各戏班交换传唱,其影响波及广西、湖南。20世纪50年代,各级文化 部门举办民族民间艺术会演,侗戏踊跃参加。1954年从江县龙图村《珠郎娘美》一戏,在贵州省民间艺术会演中获奖,省戏剧工作室收编其节本入节目选集。1958年省文化局深入黎平、榕江、从江等县25个乡,搜集采录《珠郎娘美》一剧,并邀请作者侗戏师梁少华送该戏组到云南大理,专门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演出。1986年黔东南自治州召开黔、桂、湘三省侗戏研讨会后,推动了各县侗戏班的发展,推出一批新戏,其中,《官女婿》获全国金奖,《丁郎龙女》获全国创作奖。 布依戏为民族戏剧。在布依族八音座唱的基础上,增加了动作表演而形成的地方戏剧。清乾隆、嘉庆年间,贵州西部流行一种坐唱艺术,名为“八音”,表演者动用8种乐器,齐唱古书故事。唱用布依语,讲用汉语。因表演人都坐着边奏边唱,亦称“板凳戏”;因用布依语,又叫“土戏”。后逐渐演变出一生一旦,又名金童玉女,于演奏前扮装载歌载舞一番,为群众喜闻乐见。光绪年间,广西田林县壮戏师黄永贵,见“八音”普及,便传授壮戏表演技艺,扩展了用布依族故事改编的演出剧目,其中有《武显王》、《蟒蛇记》、《玉堂春》、《四接亲》、《金猫宝瓢》、《人财两空》、《胡喜南祥》、《罗细杏》等数十出。贵州解放后,民族艺术得到重视,1956年兴义、册亨县的《四接亲》、《四堂春》等席参加全省汇演,人物服装、表演动作、唱腔音乐各方面均有提高。1984年,贵州布依戏《罗细杏》、《金竹情》在全国民族戏剧会演中分别获奖。 傩戏为地方古老剧种。由古代宗教娱神祭祀向娱人歌舞演变而形成的仪式剧。古人祭傩驱祟,据《宋会要稿?番夷》记载:“溪洞夷僚,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溪洞,指古武陵、黔中郡,即今黔东一带。随着娱神傩仪的传承,娱人的神话故事节目也逐渐发展。伴随傩仪而产生的傩戏逐渐形成,因在堂屋里行傩,又称“傩堂戏”。凡有灾星的人家请傩还愿,又名“愿傩”。傩戏演出无管弦伴奏,唱徒歌傩腔,以锣钹烘托。其表演先在堂屋内,供神作法,二十四标“内坛”戏,有人物、有情节、有颂唱、有动作。演完坛神戏,出外择地搭台跳演“外戏”,主要剧目为“三女戏”即龙王女、孟姜女、庞氏女,及“三姐戏”即张大姐、张四姐、张七姐临凡。其中,孟姜女被视为神。亦演世俗故事大小戏目,有的亦戴面具。1987年在贵州召开了全国傩文化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傩戏学会。贵州曾组织剧团赴外省演出,1995年曾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地进行艺术交流。 地戏为地方剧种。由中国傩戏大系中分化出来的军队傩艺。明初朱元璋派兵征云南,屯兵贵州。军中无以为乐,遂演军傩面具戏,兼作练武。经历代改进充实,创造出许多金戈铁马、排阵征战的故事戏剧,有《封神榜》、《楚汉相争》、《三国演义》、《说唐全传》、《仁贵征西》、《丁山征西》、《反唐演义》、《北宋杨家将》、《全本岳传》等,皆以打斗表演为主。历代有唱本,多属说唱文体,常于屯堡中平地上跳演,故名“地戏”。自明代初期至今,贵阳、安顺的10余市、县均有地戏流传。每戏班专演“一堂戏”,即一部戏目一箱面具,全省约有 300堂戏。面具十分精美,每枚约1尺2寸长,1尺宽。上半部是战将顶盔,刻绘有龙虎豹彪盘绕,以示威猛。两边耳翅插有5尺长雉翎。眼珠突出使远处观众看得清。下半部刻绘剧中各色人物,分别为南、女、老、少、怪5种,嘴唇上下及耳鬓,视角色不同分别插有黑白红黄各色胡须。演员打扮极为讲究,每人头顶一幅黑纱遮至颈项,将面具系于前额,以45度倾斜,仰面朝天。身穿对襟长衫,胸前悬一小镜为护心。背插4面小旗,绣画以花草。腰裹大带,垂稍于两腿前。腰带上挂有小荷包或装饰,可插折扇、手帕。大带下拴百褶战裙,脚采青帮白底鞋。左手挥扇或拎帕,右手舞动兵器。打一段,讲一段,唱一段,其摆阵和对打明显看出许多农田动作痕迹,均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粗犷古朴,别有风味。正戏演出中,亦有行傩供神仪式。1987年在安顺召开的中国军傩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学者称地戏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1985年应邀到法国、西班牙演出;1993年赴中国台湾地区演出;1995年参加了韩国第19届戏剧节。 八音坐唱为地方民族曲种,又名“布依八音”、“八音弹唱”,为布依族传统曲种,流行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册亨、安龙等县,因演唱时使用牛角胡、葫芦琴、箫、笛、月琴、包包锣、小镲、鼓8种乐曲而得名。其唱腔流畅、优美动听,有的还在伴奏中加进了木叶、唢呐、勒朗等伴奏乐器。演唱多分角坐唱,布依语、汉语穿插使用,又称“板凳戏”。曲目有伴随布依族民俗活动演唱的小段,也有《摇钱树》、《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月十五闹花灯》、《唱王玉莲 传》、《唱四下河南传》等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唱段。兴义、册亨、安龙等县的布依族村寨都有业余演唱组织,集中活动于每岁新春正月,除在本寨演唱外,还相互串寨演唱,平时也应邀到办喜事人家演唱。 传统医药 民族民间传统医药在我国的医药宝库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贵州是我国著名四大药材产区之一,有“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之称。已记载的药用植物就有2810多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的57%。如此丰富的药材资源,为民族民间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有苗族医药(雷山县)、侗族医药(黔东南州)、布依族防治肝病益肝草秘方(贵定县)、水族医药(三都县)、瑶族医药(从江县)、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红花岗区、汇川区)、同济堂医药文化(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苗族医药历史悠久,在民间传说、歌谣和汉文艺术中均有记载。湘黔边界流传的歌谣中就唱道:“三千苗药,八百单方”。苗医医术高明,在认识疾病及辨病立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黔东南苗医把病分为症和疾,在辩症和分类上有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快经、慢经)、36症、72疾等辩症原则和理论线索。包括了人体消化、呼吸、神经、生殖、内分泌等10大系统;也包括了病症的分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传染科、精 神科等。苗医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对人体产生疾病的种种症状、形态、变化的观察都非常细致,并通过这些现象来认识疾病。对疾病的命名他们多以植物、动物、矿物的命来命名,这种取类比象、以明比隐和以形赋虚的命名,便于理解,这是苗医的一大特点。对疾病的诊断,苗医不同于中医,也与民间医有区别,苗医诊断特点,以望、脉二诊为主。望可知其表,脉可知宾里,表里结合再加上其它诊法,可以准确诊病。苗医把一切病症纳入冷病和热病的大范畴,从而制定出“冷病热治”和“热病冷治”两大法则。主要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其外治法特别丰富。内治法有口腔吞服药物通过胃肠吸收治病,药品主要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食品。外治法主要有放血疗法、刮治法、暴灯火疗法、气角疗法、滚蛋疗法、发泡疗法、佩戴药疗法、熏蒸疗法、抹酒火疗、烧药火疗法、针挑疗法、外洗法、外敷法、拍击疗法、体育疗法、热熨疗法。另外有精神疗法等等。苗药品种繁多,含植物、动物、矿物等,以植物药最多,有1000多种。苗医把药分为冷药、热药两大类,用药原则是热病用冷药,冷病用热药。苗药成为独特药学流派还有如下特色,即命名的民族性,用药的季节性,朴素的药理,加工的特殊性,处方的简明性。 侗族医药是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发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侗族的传统医药理论、技术,均为生活中产生的经验医学,并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承,在医学上具有独自的特点,构成了本民族的医药学。侗族的传统医药理论 为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医药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侗医很重视人体内气和水的作用,常采取补气、补水的方法,主要用根块及甜味药物补水、补血。在疾病的诊断上,侗医采取望诊、划诊、号诊、触诊、问诊等五种诊法,并根据疾病症状和临床表现,以自然界某些动物的形态、动作或其他物象形状,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疾病命名,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侗医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刮法、拔法、炸炒火法、放血法、针挑法、按摩推拿法、灸法、滚蛋法、含水咂法、手法疗法、拔毛、捏擦、化水(酒)止痛、药洗、药浴、药熨等方法。其中,掌握的手术疗法,主要有膀胱取石术、死骨摘除术、皮肤粘合术、骨折整复术等。侗族地区立体气候明显,药用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长期以来,人们就地取材,绝大部分使用鲜品,药效较好。侗药的命名、用法、泡制、性味、功用、主治等方面,都有着本民族的特点。侗药药名大多数分植物名和药用名,植物名系参照植物器官命名,药用名以药用功能、性味、色相命名,有“六性六味”之分。 瑶族医药是贵州瑶族与猛兽、毒虫及各种瘟疫疾病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医治伤筋断骨、虫螯伤害和防止各种疾病的经验与技术,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医药。主要以从江盘瑶的防病治病药浴秘方以及瑶医秘方、偏方和单方著称。在从江西山、翠里、秀塘等瑶寨,家家都能配制药浴良方。常用药裕药水洗澡,能去除疲劳、舒经活络,防治感冒伤风,治疗皮肤病、疮疖肿瘤、风湿、关节炎症、妇科病等常见病、 多发病。药浴药水用几十味瑶山上草药配制而成。草药的挖取、泡制等还有一整套技术,需掌握草药生长方位、挖取季节时令、泡制的火候气温、熬制及洗浴时间长短等。在瑶寨中,一般都由老年妇女亲自掌握。瑶族药浴时,因同时使用一桶药水,因此有一定礼节,一般按先客人、后主人,先老人、后中青年,先男性、后女性等秩序洗浴。瑶族民间草医,大多用单方、验方,一般一种单方治一种或数种疾病,且外科见强,又以骨科、妇科突出。技术多为祖传、父传子、子传孙,且多为单传,有的则传媳不传女。 民间工艺 贵州的民族民间工艺,均系民族民间艺人代代相传。主要有苗族蜡染技艺、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绣、水族马尾绣、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剑河锡绣制作工艺、苗族银饰工艺、苗族芦笙文化、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艺、牙舟陶器制作技艺、花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彝族赶毡制作工艺、马场乡苗族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主要分布在贵阳市以及黔东南州的丹寨县、雷山县、剑河县、岑巩县,黔西南州的贞丰县,黔南州的罗甸县、平塘县、三都县,铜仁地区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的威宁县,六盘水市的盘县。 列入名录的有水族马尾绣(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石雕(榕江县)、苗绣(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苗族蜡染技艺(丹寨县)、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雷山县)、苗族银饰锻 制技艺(雷山县)、苗族织锦(麻江县、雷山县)、苗族泥哨(黄平县)、苗族银饰(黄平县)、苗族马尾斗笠制作技艺(凯里市)、苗族堆花绣(凯里市)、苗族剪纸(剑河县)、苗族百鸟衣艺术(丹寨县)、高坡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花溪区)、梭嘎箐苗彩染服饰艺术(六盘水市)、花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贵阳市花溪区)、马场乡苗族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盘县)、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技艺(花溪区)、罗吏目布依族龙制作技艺(花溪区)、绥阳旺草竹编技艺(绥阳县)、长安布依族土布扎染制作技艺(惠水县)、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关岭县)、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黎平县)、造林习俗(锦屏县)、侗族鼓楼营造技艺(从江县)、彝族赶毡制作工艺(威宁县)、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玉屏侗族自治县)、皮纸制作技艺(贵阳市、贞丰县、丹寨县)、大方漆器制作技艺(大方县)、屯堡石头建筑技艺(平坝县、西秀区)、枫香染制作技艺(惠水县、麻江县)、蓝靛靛染工艺(册亨县、贞丰县、黎平县)、土法造纸工艺(三穗县、盘县、惠水县、长顺县)、傩面具制作工艺(德江县)、竹编工艺(三穗县)、木雕工艺(镇远县)、印染工艺(印江县)、故央-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安龙县)、窑上古法制陶(贞丰县)、砂陶制作工艺(织金县)、安顺蜡染(安顺市)、民间火纸制作技艺(岑巩县)、烟火(金沙县)、石氏面塑(兴仁县)、通草堆画(遵义市)、苗族“嘎闹”支系服饰艺术(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丹寨县)、剑河锡绣制作工艺(剑河县)、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扎染工艺(罗甸县)、牙舟陶器制作技艺(平塘县)、小屯白棉造纸工艺(贞丰 县)、乌当手工土纸制作工艺(贵阳市乌当区)、。 水族马尾绣工艺,是水族独有的、以马尾作重要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与方法,也是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工艺绝活。水族马尾绣工艺,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与方法。这是水族独有的、贵州特有的、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绝活工艺,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整个刺绣品类似彩色浮雕,精美绝伦,已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尾绣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首先是对刺绣用的丝线进行处理,一根丝线用纺车纺细分成三股;然后用丝线缠裹3至5根马尾,按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工艺进行刺绣,将图案绣在底部上,丝丝镶嵌,勾勒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再配以五颜六色的丝线丰富所绣图案的色彩。马尾绣还有另一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形状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薄薄的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作装饰外,水族同胞还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好处,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可能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民间传统的马尾绣背带最能集中体现这一工艺的精湛水平。马尾绣背带主体部位由20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平绣有严格规律的几何图案。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背带尾也绣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水族妇 女制作这样一件工艺品,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 芦笙为苗、侗、水、彝、仡佬等民族的吹奏乐器。有大、中、小等多种类型。一般有笙管、笙斗和簧管3部分构成。常用的装有用苦竹制成的笙管6根,外侧开有按音孔,每根竹管内安有铜簧片,插入用桐木、杉木或葫芦制成的气斗内,每管一音。每两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从外形上看,苗族芦笙主要分西部方言型和中部方言型两种。西部方言型吹气管与发音管交叉成90度左右的直角,吹气管较长,并有许多圆铁环箍联在一起,其音管下端不阻塞。中部方言型的吹气管和发音管交叉成60度的斜角,发音管下端阻塞不通。小芦笙管长约0.27-0.30米,大芦笙管长3.33-6.66米,低音芦笙中,有的打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的称“芦笙筒”。经过改革后的笙管多至20余根,每管上端均套上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宽广。还有根据单管芦笙“大筒”改造而成的排笙。芦笙音色明亮浑厚,常用以伴奏芦笙舞,亦可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 吊脚楼为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吊脚楼结构功能一般按三段式划分,即底层为牲畜杂物层,二层为生活起居层,三层为粮食储藏层,其中以二层为主要层。由于这种性质的 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思州砚为中国名砚,产于岑巩县,已有千余年生产历史,岑巩在宋代为思州府地,故称“思州砚”。北宋苏东坡获之“等璆璧”,米芾见之“下拜”。清康熙皇帝曾将其作为御砚。思州砚又称“金星石砚”,因其选料十分讲究,非思州星石潭所产金星石不用。此种石料石质优良,呈黛色,内含金星。刻成的砚面金光闪耀,具有“水石珠质,浑金璞玉,云滋游液,惜墨惜笔”的特点,实用价值很高。其雕刻艺术与端砚、歙砚等不同,以深浮雕为主,兼以立体透雕,造型奇巧而精致,结构复杂而严谨,有人物、动物、花鸟虫鱼等图案。历代文人爱如珍宝。1930年,思州砚在贵州实业展览会上获得甲等奖章。1960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到贵州视察工作时,曾关切地询问“思州石砚”。1974年,岑巩县工艺美术厂建立,专门生产思州石砚,继承并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开发了数十种新型产品。轻工部将思州砚定为全国名牌传统工艺产品,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极受欢迎,供不应求。 玉屏箫笛为侗乡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和民族乐器。产于被誉为“箫笛之乡”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当地制箫始于明万历年间,因玉屏古名平溪卫而称“平箫”,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制笛始于清雍正五年(1727),因改卫设玉屏县,始称“玉笛”,故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清代被列为贡品,故又名“贡箫”。玉屏箫笛用本地特产的小水竹、紫竹制作,须经过四大工艺流程、七十二道工序。其外形典雅, 音质纯正,音色圆润,椭圆形扁箫为箫中上乘。箫与笛多作雌雄配对,雄的音色浑厚,雌的音色婉柔,雌雄合奏,别有情趣。玉屏箫笛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乐器,还是高雅珍贵的手工艺品,其传统雕刻颇具特色。1913年,玉屏龙凤箫获伦敦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79年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4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旅游产品。 蜡染为贵州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苗、布依、水、瑶、仡佬等少数民族,均擅长蜡染。安顺、镇宁、黄平、丹寨等县为有名的“蜡染之乡”。蜡染是蜡画和染色两种工艺的合称。用蜡液在布料上绘画、绘色,绘制图案时,不需预先设计,不需其他辅助工具,全凭技艺。图案造型以行云、流水、花草、鱼、虫、禽、鸟、几何图纹为主,取材十分广泛,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色彩。上蜡部位经热脱蜡后,蜡染布呈现非人工雕凿的冰文,千姿百态,具有独特的动态美。蜡染艺术风格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传统的单色蜡染一般以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为主,线条明快,古朴典雅。彩色蜡染多以白色为底,染上红、蓝、绿、青等色,并将各种艺术风格引入构图,图案更加丰富多彩。苗族蜡染,风格明丽活泼,图案多取材于自然花草鸟虫,对称中讲求灵动。布依族蜡染,以素雅清新为主要特色,图案多起于抽象的几何形铜鼓纹、图腾纹等。蜡染制品可以用作衣料或床上用品,也可作为壁挂饰物或制成手巾、帽、包等生活用品。贵州安顺的蜡染旅游制品,曾获得国际旅游博览会景泰蓝奖杯; 蜡染衣裙获国家轻工业部、国家经济贸易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省的优质产品奖。 大筒箫为苗族传统吹奏乐器。苗语称“江不独”。此箫全国罕见,仅贵州盘县特区以场乡苗族有保存,能吹的人极少,是苗族乐器中的活化石。大筒箫与一般常用的管乐箫不同:形体庞大。长125厘米左右,筒口直径大约65厘米,有3节粗壮结实的墨竹制成。哨口键孔安排奇异,吹奏技法独特。整个大筒箫有6个键孔,均不在一条直线上。中部4个键孔不同方位,距离各异,为手指所按,箫身底端两个大小相等、高低平行的键孔,为大脚趾所按,吹奏时人要赤脚高坐,口、手、脚要和谐统一。音质别具特色。大筒箫空度深,口径大,声音浑厚,十分悦耳。 民族节日 贵州各民族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因而也有各自的节庆活动与风俗习惯。主要有苗族鼓藏节、布依族查白歌节、苗族姊妹节、侗族萨玛节、仡佬毛龙节、苗族茅人节、稿午苗族水鼓节、清水江杀鱼节、水族端节、水族卯节、赶毛杉树、大狗场吃新节、水城南开三口塘苗族跳花节。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的雷山县、台江县、黄平县、剑河县、岑巩县、榕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市、三都水族自治县、福泉市、独山县,黔西南州的兴义市、安龙县,铜仁地区的石阡县,六盘水市的盘县、水城县,安顺市的平坝县。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布依族查白歌节(兴义市)、布依族 “六月六”(关岭县、贞丰县)、从江侗族老人节(从江县)、侗族祭萨(黎平县)、侗年(锦屏县)、侗族北部方言歌会(天柱县)、侗族萨玛节(榕江县)、苗族翻鼓节(丹寨县)都柳江苗族鼓藏节(榕江县)、侗族民俗“悄悄年”(石阡县)、仡佬族毛龙节(石阡县)、仡佬族吃新节(金沙县、平坝县)、苗族茅人节(榕江县)、稿午苗族水鼓节(剑河县)、高坡苗族射背牌(花溪区)、苗族跳场(花溪区)、苗族鼓藏节(雷山县)、苗族吃鼓藏(从江县)、水城南开三口塘苗族跳花节(水城县)、苗族“四月八”(贵阳市)、苗族独木龙舟节(台江县、施秉县)、苗族采花节(盘县)、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凯里市)、苗族苗年(丹寨县、雷山县)、苗族吃新节(雷山县)、苗族跳花节(安顺市)、苗族祭尤节(丹寨县)、河灯节(习水县)、赶苗场(习水县)、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水族端节(三都县)、水族卯节(三都县)、赶毛杉树(安龙县)、大狗场吃新节(平坝县)、谷陇九月芦笙会(黄平县)、新化舞狮(锦屏县)、土家族过赶年(印江县)、土家族“八月八”唢呐节(镇远县)、仫佬年(麻江县)、彝族年(赫章县)、小广侗族娶亲节(剑河县)、 “6.24”民族传统节——二郎歌会(福泉市)。 苗族姊妹节为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特有的传统节日,又称“吃姊妹饭”。苗语称“姊妹饭”为“尕良”,即安心吃饭之义。不同地区过姊妹节的时间略有不同,或从农历二月十五开始(如施秉县一些地区),或从农历三月十五开始(如台江县一些地区),一般历时2-3天。姊妹节以台江县的施洞地区最为著名。节日期间,每户都要做姊妹饭,做 时先用植物色素将糯米饭染成红、黄、白、黑、绿五色,然后分甄蒸熟,再捏合在一起成为彩色糯米饭团。除自己使用外,还用以选择佳偶和招待亲友。届时,姑娘们都在饭团里埋藏自己的“秘密”,如藏小竹钩表示可与小伙子继续交往,藏一双筷子或两朵花瓣表示愿结连理,藏辣椒、姜蒜则表示不愿继续交往。节日期间,白天,江边路旁、沙滩草地上,过节者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青年男女们谈情说爱,行歌对唱,并有许多文体活动。外地朋友、远方游客至此,主人会敬酒献歌,赠送彩色糯米饭团。姊妹节被外来旅游者称为“藏在五彩饭团中的东方情人节”。 布依族查白歌节为南北盘江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又称“赶查白”。源于查郎和白妹反对头人压迫、双双以身殉情的传说。农历六月二十一至二十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安龙、兴仁、贞丰等县、市布依族群众都要聚集到查白场来唱山歌。届时,云南、广西两省区相邻的少数民族群众也赶来参加盛会,聚者常以万计。节日期间,各方歌手先后登台,相互对歌,盘唱、集体对歌,或一对一比赛,应情而答,随唱随和,气氛活跃,情绪欢乐,以对答如流、歌声优美者为胜。赶查白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日子。由于节日内容不断增加,影响日益扩大,查白歌节已成为各民族团结欢庆的日子,更引来海内外游客观光。 鼓藏节为苗族的一种宗族祭祀活动。亦称鼓社祭、祭鼓、吃鼓藏。 苗族认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繁衍全靠的是祖灵在冥冥之中保佑,故每饭必掐食祭祖,逢节庆婚嫁也要祭祖。而鼓社祭祖则是血缘民族单位全体成员参加的规格最高的祭祖活动。一般是每3年、5年、7年或每13年举行一次。年岁好,按期举行;年岁不好,延期举行;如村寨偶有不祥事件发生或老虎出现,也有人主张吃鼓藏,因为普遍认为只有吃鼓藏,才能在祖先的保佑下获得吉祥。吃鼓藏是家族的共同活动,同居一寨或分居几寨同家族的人都必须参加;同寨而不同族者,吃鼓藏时分别举行,家族有大小,吃鼓藏的规模也就不一样,过程基本相似。吃鼓藏的程序大体上有推选鼓藏头、接双鼓、翻单鼓、砍树做鼓、杀牛、杀猪、送鼓进岩洞等,前后要历时数年。吃鼓藏还有红白之分。吃白鼓藏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鼓和鼓藏头,杀猪不杀牛,也无任何禁忌,其他活动与吃鼓藏大致相同。节日期间祭祖除外,还要大宴宾客,举行斗牛、踩芦笙、踩鼓等活动。 水族端节为黔南三都、都匀、荔波、独山等县市水族节日。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共有5个亥日,不同地区轮流过不同亥日的端节。过节前夕,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用清水洗刷锅灶及饮食用具,以迎接去世了的祖宗回家。过节期间,鱼类作为祭品,忌用其他动物肉油。当晚各家各户都要设祭品及各种服装供奉祖先,全家团聚宴饮。第二天,家族中互相请客,食品仍以鱼为主,辅以豆腐、韭菜等素菜,炒菜和点灯只能用菜籽油和茶籽油。端节白天,水族男女老少吃完早饭便穿新衣,成群结伴地汇集到端坡,参加赛马、斗牛、敲铜鼓、吹 芦笙、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送祖宗出门。外来过端节的亲戚,特别是姻亲新客,须每家拜望,以免失礼。每年端节,待客时间长达五六天。 三月三为布依族传统节日。与祭祀祖宗和农事相关。时在农历三月初三。节日里,布依族村寨的人们停止劳作,每个村寨由最年长者带领勤快和热心于公共事业的青年于清晨汇集到寨中祖祠打扫和清洁卫生,然后各家各户宰杀猪、狗、鸡到祖宗坟墓上祭奠。同时还在村寨周围的各个路口插上标志,以免外人进入。在祖祠举行的祭祖仪式由寨老主持,祭祖仪式后,寨老主持安排一年的生产生活,公布清理寨中共有财产收支等情况。随后各自回家祭祖。晚上中老年人会分别在一起座谈,未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小伙子们吹木叶、拉胡琴,姑娘们唱山歌,互相选择意中人,娱乐玩耍。3天后,各路口撤去标志。 文化空间 贵州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空间,主要有化屋苗族文化空间、双倍嘎、四十八寨歌节、社节、报京三月三、隆里花脸龙、苗族弄嘎讲略、月也、古思州“谷锣”、思南上元沙洲节、仡佬族敬雀节、古锣、安顺屯堡文化、六枝梭嘎箐苗文化空间。分布在黔东南州的从江县、天柱县、镇远县、锦屏县、黄平县、黎平县、岑巩县,铜仁地区的思南县、石阡县、万山特区,安顺市,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其民居、 语音、服饰、饮食乃至娱乐方式,既与少数民族有别,也与汉族村寨迥异。其历史可追溯至六百多年前。史载,明洪武年间,30万明军调北征南,进入云贵。部分军队在安顺、平坝一代屯戍,一边操练军事,巩固后方,一边开荒种地,提供军需。这场战争打了两年,战争结束后,屯戍的部队就地安家落户,仍然一边操练、一边种地,以防不测之变,将士的家属也先后从内地前来依附,形成一个又一个村落。如今在安顺、平坝、长顺、普定一带农村,凡地名带“屯”、“堡”、“旗”、“哨”的村寨,都是当年屯军的住地,其村民大多为当年屯军将士的后裔。六百多年来,这些村寨一直保持着原籍江南的古风,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令当今文化人类学者和历史学家叹为奇观。屯堡人的服饰很特别。妇女均着斜襟大袖,长袍,长裤,腰系青丝宽带,头上发分三绺,左右两绺倒挽上去,在耳际形成双髻,背后一绺在脑后挽成圆髻,别上银练玉簪,再缠上白布(或青布)头带,脚上穿单钩凤头鞋。未婚妇女不挽圆髻,而梳独辫。男子穿斜襟长衫、长裤,系布腰带、挽青布套头。屯堡民居多以石头营造,或依山据险,或平地建堡,明显具有防御功能。一般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相套,宅院之间互不相通。正屋及厢房前后留有空地以作天井,院角砌筑高层石碉楼,碉楼为四方体,顶部有多口,四壁高处设有眺望孔,既能瞭望也能御敌,体现屯堡人传统的军事防卫观念。座座石头建筑严格沿轴线依次营造,主次有序,布局严谨,结构坚固,紧凑舒适。每一宅院大门都有雕凿精致的垂花门罩和隔扇门窗,充分体现了江淮遗风。屯堡人有 自己的独特的食品,如血豆腐、山药及山药果、豆腐丸子、松糕、印拓粑、窝丝糖、葵花秆糖、枣子糖、鸡辣子等,均与江淮地区食品相类似。屯堡人的节日与江淮内地基本相同,过春节、元宵节、迎神赛会(即社火)、端午、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与本地少数民族节日大有差距。屯堡人的休闲娱乐活动大都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举行,有唱山歌、冲嗑子(讲故事)、玩花灯、跳地戏等。跳地戏最有特色,亦称“军傩”,充满神秘色彩。屯堡人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也很独特,语言多卷舌音,说话幽默风趣,喜欢讲歇后语以增加说话的风趣感。屯堡人崇尚儒教,有部分人同时信奉佛教,而以妇女居多,基本无奉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者,亦与江淮内地大致一致。 民族风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贵州各民族亦然。游方为苗族、瑶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活动。清水江流域旧称“摇马郎”,苗语音译为游方。各地又有不同叫法,有的称为“坐妹”或“坐寨”、“赶坡会”、“会姑娘”、“踩月亮”。这种活动多在节日和农闲时进行,在村寨附近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叫“马郎坡”。本寨姑娘与外寨男青年在此对歌。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同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姑娘用一条彩带、一个项圈或一对手镯换取小伙子的两条花巾,然后分手而去。通过游方,不相识的男女逐渐相识,由认识而有感情的,便各自找自己的对象去别处唱歌谈心。男女双方情投意合、愿意结为夫妻 的便告知双方父母,取得同意后,请媒人说婚、订婚、择吉日结亲。哭嫁为彝、仡佬、布依、土家族等民族传统的婚姻习俗。旧时,黔西北彝族地区普遍盛行此俗,姑娘临嫁前几天,由女伴们陪伴开始减食,凄悲地哭唱着,表现新娘对姑娘时代生活和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的无限眷恋。新娘哭唱的歌,多为彝族著名抒情长诗《出嫁歌》。在部分布依族地区,姑娘在出嫁的头天晚上要以哭唱的方式,向娘家亲友告别,姑娘的母亲、舅母、姨母及家中姐妹,也同样以哭唱的方式与姑娘告别,老一辈则用哭唱的方式教导姑娘到婆家后要孝敬公婆、爱护弟妹,与家人和睦相处。同辈姐妹也以哭唱的方式述说离别的不舍之情。黔东地区土家族新娘哭嫁的时间,一般为7-20天,也有1个月的。“开哭”时,以轻歌微吟,哀婉地吐露伤感情绪。婚期愈近,其词愈恻,其音愈悲。哭唱的歌称为《哭嫁歌》,一般分为“女哭娘”、“姐哭妹”、“姑哭嫂”、“骂媒人”等几部分。土家族古老习俗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故土家族姑娘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哭嫁”。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戈蒙的“哈冲”(黄平县)、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盘县地坪乡彝族毕摩祭祀文化(盘县)、注溪娃娃场(岑巩县)、布依族丧葬礼俗(贞丰县)、仡佬族婚俗(务川县)、杜寨布依族丧葬砍牛习俗(贵阳市)、下洞祭风神(印江县)、余庆龙灯(余庆县)、镇远元宵龙灯会(镇远县)、土家族婚庆夜筵(岑巩县)、屯堡“抬亭子”(西秀区)、仡佬族宝王祭祀(务川 县)、青山界四十八寨歌会(锦屏县)、仡佬族丧葬习俗(石阡县)、水族婚礼(三都县)、平秋重阳鞍瓦(锦屏县)、起房造屋习俗(遵义市)、苗族招龙(雷山县)、彝族婚嫁习俗(盘县)、瑶族隔冬(麻江县)、苗族三月坡(雷山县)、苗族扫寨(雷山县)、凤冈茶饮习俗(凤冈县)、玉屏赶坳(玉屏县)、赶社(岑巩县)、龙螯祭祀(岑巩县)、新场苗族祭天神(都匀市)、“划筷奠组”苗俗(纳雍县)、侗族款约(黎平县)、仡佬族三幺台习俗(道真县、务川县)、瑶白摆古(锦屏县)、彝族咪古(毕节地区文化局)、仡佬族吃新祭祖习俗(遵义县)、天柱宗祠文化习俗(天柱县)、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毕节市)、说春(石阡县)、水族祭祖(三都县)、岜沙苗族成人礼(从江县)、竹王崇拜(镇宁县)。 竹王崇拜源于布依族的一个久远的关于竹王的传说,表现在布依族的与人生礼仪有关的特定仪式中。布依族认为“生前靠神竹投世,死后靠神竹升天”,因而在举行这类仪式时需选择吉日设神坛祭供,按传统摆上象征神灵的仙竹,其目的在于“祈子求福”或“消灾除病”。例如,在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六枝等县市(特区),在布依族地区的农村当媳妇怀第一胎而临近产期时,为了让她顺利生产,都要为孕妇举行一种叫“改都雅”的仪式。由舅家派两名“多子多女”的男性长者送来一对金竹(竹留鲜叶、表示生命旺盛)。祭师用此竹弯成拱门形,上扎各色花朵,挂着红纸剪成的人形。纸人互相牵手,表示子孙发达。祭词为谢竹赐子,祈祷母子平安。然后又将这对神竹安放在该孕妇的卧室门上或床头上方。主家杀猪置酒,办酒席招待亲 朋。经此仪式后,这对神竹一直保持到该妇女超过生育年龄时,方可取下。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村寨,行此礼时则由祭师采大楠竹做成船形,船上扎一茅人,茅人身带竹桨作划船工具,放在主家水缸脚祭祀。人们认为“竹船渡魂过江”,孕妇便能顺利生子。在贵阳市金竹镇一带,民国前生长子需栽金竹一蓬,生长女需种水竹一棵。老年人去世的超度仪式,要在丧家大门前方(或屋后)栽一棵数丈高的带叶楠竹,作为死者灵魂的“升天通路”,此竹,布依语称“戈哥”。神竹底部供酒、大米等物,由布摩安排孝子跪竹,再带孝子孝媳绕竹“送灵升天”,称“豪洛”。出丧也由孝子扛金竹在前“引路”,孝女孝媳背糯米饭和酒在后送,女媳扛彩旗、大伞盖等尾随其后,形如古代国王出行一般。葬后将金竹插于坟上,以后按期祭扫祖坟。在龙里、贵定等县,布依族选作“戈哥”的楠竹礼节很严。须由孝子用鸡、酒、稻穗等供竹,再用稻穗去滚竹林,并给选定的楠竹戴上孝帕,行下跪礼后,方能砍竹。 仡佬族吃新祭祖在各地时间不一,内容大同小异。平坝大狗场七月逢龙日吃新,清晨,全寨男女盛装集于寨中古树下,听取寨老作节日安排。青年男女集于寨口,在土炮和歌声中以酒迎接宾客。几个男子去宰猪,一批青年男女去田间地里摘取谷穗、苞谷、瓜菜。各家以新熟作物祭祖。普定仡佬族吃新是在七月初七,一户出一人在寨老带领下到寨子附近田地里摘取新熟谷物瓜果各自带回家祭祖。镇宁仡佬族是在七月或润八月蛇日吃新。六枝仡佬族吃新在七月寅日或润八月 的蛇日开始,共进行三日。织金县仡佬族于七月初一发麦芽、谷芽挂神龛前祭祖过节,直供到十三日才送祖。仡佬族供祖用的各种谷物瓜果可在村寨附近任何民族、任何人的田地里摘取而不受阻拦、斥责。原因是各族都知道仡佬族的祖先是贵州土地最早的开辟者,其子孙摘取新熟之物祭祖是完全应该的,甚至认为仡佬族来摘新祭祖后,来年庄稼才会长得好。 传统体育杂技 贵州各民族的民间体育杂技各具特色,主要有勾林、侗族月牙铛,分布在黔东南州的天柱县;侗族摔跤,分布在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德江土家舞龙,分布在铜仁地区的德江县。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勾林(天柱县)、侗族月牙铛(天柱县)、侗族摔跤(黎平县)、德江土家舞龙(德江县)、麻山绝技(望谟县)、布依族高台狮灯(兴义市)、仡佬族高台舞狮(务川县、道真县)、寨英滚龙(松桃县)、瑶族民间陀螺竞技(荔波县)、仡佬族打蔑鸡蛋(平坝县、道真县)、苗族射弩(织金县、普定县)、古典戏法。 射弩是贵州苗、瑶、彝等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贵州出土的旧石器时期文物中就有射弩活动的反应。弩是贵州一些少数民族男子随身携带用以狩猎和防身的武器,在苗、瑶、彝等民族的节日期间通常都举行射弩比赛。弩用硬木支撑,十字形;左右两侧用麻绳捆住做弦;板机用牛角制成;箭为竹条或硬木条,箭头为锥形铁器,箭尾两端的薄竹片在飞行时起平衡作用。射弩时,人坐在地上,双脚直蹬弩 架,双手用力拉弩弦扣上卡子,然后把箭安在弩槽内,便可举弩瞄准击发。射弩的姿势有跪姿、卧姿两种。弩的射程近的二三十米,远则百米以上。自1982年贵州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这项活动便被列入贵州省正式比赛项目;1986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统一的比赛规则,将射弩纳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在1986年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贵州苗族运动员获得跪姿射弩比赛银牌。在第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贵州选手均获较好名次。 打蔑鸡蛋是贵州仡佬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俗称“玩竹球”。聚居遵义地区的仡佬族群众将竹篾编成直径10公分形似圆球、重量约200余克的“篾鸡蛋”(因受场地的制约,原始的篾鸡蛋形似鸡蛋,大小如拳),分空心和实心两种,表面可涂颜色。游戏方式可多种多样,比赛方法一是在赛场中画一条中心线,两边人数相等,可用手击球、托球、扣球或用肩、膝、头顶球,也可用脚将球踢过中线,在比赛中如一方球不过中线或接不住对方球即判定为负;二是参与人数不限,由裁判将球抛向空中,当球下落时参赛者争抢将球击向空中,击球次数多者为胜。 民族文字 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民族文字的创制时间有早有晚,创制较早的为彝文与水书,苗文创制于1905年,布依文创制于1956年,侗文创制于1958年。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字为水书,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水书是水族人的骄傲,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也是历史留下来的活化石。水族自称“睢”,汉语译为“水”,水书是水族的文字,称为“泐睢”,因为水书内容多与宗教信仰有关,也有人称为“鬼书”、“反书”。据考古研究表明,水族文字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有相通之处,水书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读,考古学界据此提出了水族先民来自北方和夏陶符号是一种文字的可能性。所以,早在2002年3月,“水书”就纳入了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水族笃信鬼神,水书所记载的,也大多是些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日期、方位、吉凶兆象及驱邪避鬼的方法,因此经常作为巫师施行法事的工具。同时水书这种特有的功能,也促进了水族鬼神崇拜的世代沿袭。水书除了包含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外,它还保存了亟待挖掘和破译的天象、历法资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水书是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目前水族地区只有极少数能看懂水书的水书先生,可以说每一位“水书先生”的头脑就是一座水族文化知识的活宝库。就字的结构和造型而言,水书比较接近于甲骨文和金文。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 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锻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 苗文为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威宁传教时与苗族教友杨雅各等协助苗人张约翰用拉丁字母和一些传统符号创制的一套以威宁石门坎苗语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音的拼音文字,在川黔滇边区推行使用,俗称“老苗文”。1956年,根据苗语方言的差异,中、西、东部苗族各创制了一套苗文,同时对原有的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进行改革,形成现行使用的湘西、黔东、川黔滇、滇东北次方言4种苗文。4种苗文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字母和部分国际音标为书写符号,以相同的字母表达相同、相近或对应关系的语音,字母组合形式尽量与汉语拼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取得一致。 彝族文字在汉文史籍中称“爨文”、“韪书”等。彝文产生的年代众说不一,据《西南彝志》记载,古彝人“哎哺”氏族时期彝文就产生了。今存最早的彝文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铸刻在贵州大方县境内一口钟上的铭文。贵州彝文属表意文字,其性质、体系及造字法、表词法与汉字属同一类型。 民族服饰 贵州各民族的服饰多姿多彩,绚烂夺目,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苗族服饰与侗族服饰上所装点的银饰更是财富与技巧的展现。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苗族服饰文化(雷山县)、桐梓苗族服饰 (桐梓县)、安顺苗族服饰(西秀区、关岭县)、箐苗服饰(纳雍县)、黔东南苗族服饰(榕江县)、贵阳苗族服饰(花溪区、乌当区)、摆贝苗族服饰(榕江县)、畲族凤凰装(麻江县)、瑶族服饰(麻江县)、四十八寨侗族服饰(黎平县)、黄平革家服饰(黄平县)、布依族服饰(贞丰县、册亨县)、偏坡布依族服饰(贵阳市)、水族服饰(三都县)。 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大概有100多种。其中男子服装式样较简单,一般上身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黔西北地区苗族男子则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批羊毛毡。妇女服饰有100多种款式。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铜仁市部分地方为代表的苗族女装的特点是:土花布或青黑布包裹头部,上装为青色右衽大襟长袖衣,戴绣花胸围兜,下穿直桶长裤,脚穿绣花鞋。衣襟、肩围、衣袖、衣摆、裤脚等为花纹装饰。盛装衣料多用青色绸缎,配以刺绣云肩或银云肩。银饰有麻花纹项圈、扁项圈、手镯、凤冠、耳环、牙签、针筒等。黔东方言区清水江流域苗族女装特点是:穿交襟中长上衣,衣领后拖。衣袖、衣肩和衣背为主要装饰部位,刺绣技法多样,刺绣工艺精湛。下为百褶长裙。盛装银饰配件复杂,有12种款式。贵阳、清镇、平坝、长顺、龙里、贵定、惠水、平塘等市县苗族女装特点是:上衣为对襟开胸衣,衣背绣饰方块图案或另有一块背牌,喜用络缨或海贝装饰。下装多为褶裙。盛装银饰少,项圈多为数根光滑纤细银圈组合而成。有7种款式。安顺、镇宁、紫云、罗甸及惠水、长顺部分地区苗族女装特点是:大 襟细腰上衣,百褶裙。配饰较少,朴质素净,有3种款式。以威宁、毕节、织金、大方、纳雍、六枝等地为代表的苗族女装特点是:穿粗犷的织花、贴花上衣,衣肩装饰犹如披肩,或围披肩(坎肩),花色红黑或红黄相间。下着百褶裙。银饰少,有8种款式。 布依族服饰,男子上穿大襟或对襟短褂,头上大都缠以蓝色或蓝白方格头帕。老年男子有时穿长衫。妇女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但大致可分为着裙和穿裤两种。在镇宁、六枝、普定、关岭等县(特区)的布依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群、斜襟短衣,用各种花线沿衣肩上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挑花织锦,颜色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或织锦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丝线做成的耍须。已婚者头戴“更考”饰物,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先以青布缠裹,后系织锦绣花头帕。还有一种称为“红裙”的百褶裙,上部花纹与蜡染百褶裙相同,但裙系绛红色的自染布料做成,多为老年妇女在隆重的场合所穿。在黔西南的贞丰、望谟、册亨等县北盘江沿岸地区,女性婚前发辫绕头,婚后结发髻,用马尾编的网套束上并扎银簪,包花格头帕或青帕。上穿盘肩、右倾开扣、窄领、镶素色花边的短衣,戴绣花围腰,下穿青色宽裤,脚穿绣花船形鞋、布鞋等。喜戴手镯、银扣等饰品。在晴隆、普定、兴仁等县的山区,布依族妇女头包青色头帕,青年姑娘包银泡头帕。上穿青色父母装或窄领开扣的大襟衣,衣长及腿。下穿青色长裤,裤脚镶 花边,脚穿布鞋。一身青色装束,和其他地区有所区别。在黔南的惠水、长顺、平塘、罗甸、龙里、贵定、都匀等市县和贵阳市一带,布依族妇女喜穿短衣,斜领窄袖,袖镶花边,胸前戴银链绣围腰,头戴花毛巾或蜡染花帕,下穿大口裤,裤脚镶花边,穿绣花尖鞋。有的穿斜襟小绣衣,挂绣花围腰。青年姑娘以发辫绕头,上扎彩带。成年妇女用青帕制成帽形或筒形戴上,穿无领大襟衣。 侗族服饰男子装束大致相同,喜穿青、蓝、白对襟或右衽上衣、长裤、包头巾,系腰带,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交界地,男子大都蓄有一撮长发。绾成螺髻于头顶,或留一团三四寸长的齐颈短发,平时着右衽无领大襟短衣,宽管裤,束腰带,脚穿草鞋或钩鼻厚底布鞋。女青年盛装时,头围青色或方格头帕,其上钉有若干个半圆形银泡,身穿无领大襟青布短衣,下身着直管青布裤,腰束红色或绿色彩带,脚穿钩鼻花鞋。春冬节日集会,往往穿7件或9件单衣,衣角层层外露,着长管裤。穿草鞋式绣花鞋。男子盛装时,头戴青布帽,外系银箍,其上吊有银缀或银篓,着对襟白衣,外套银纽红夹褂,上钉银珠银片。戴项圈,束红绸腰带,穿白裤、布鞋。北侗、南侗妇女服饰,有较大差别。天柱等县的妇女装束,有未婚与已婚之分,未婚姑娘用红头绳结辫盘头,前额蓄有刘海,已婚妇女挽髻插别簪于脑后,包青蓝布帕,衣服团肩和襟边镶有花边。穿矮领右衽布扣大襟衣,着盛装时配缀银扣链,着直桶便裤,裤脚配另色布和花边一道。腰束大布带或绣花围腰。脚穿布鞋,裹布护腿。岑巩县妇女皆着无领无滚边的大襟衣和管 裤。榕江县72寨妇女挽髻插梳,穿大袖右衽无领宽衣,胸前衣襟拼宽滚,围绣花围腰,裙长及膝下,脚穿无跟草鞋或踏跟翘鼻花鞋。黎平、榕江两县接壤的48寨妇女盘发插梳,衣分内服外套,右衽大襟,脚套上大下小,包至腿根,着白底绣花钩鼻鞋,围腰拼有云钩、蝙蝠图案。在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交界的九洞、六洞等地,有的妇女挽盘发于头顶或偏髻于脑后的左侧,插木梳或银锥、银簪,穿开襟无口敞胸衣,罩以胸围,束青布或蓝布围腰,围百褶裙,脚套齐膝,束以布带;着盛装时,头戴银饰,插5丛或7丛白色钩羽,腰束红绿或红蓝两色彩带,绑裹腿,也有的着矮衣领、长及臀的青布袈裟式衣,两边衣襟镶有图案花边,袖端绕有两道天蓝色袖围,围腰绣有太阳、月亮形五彩图案,着前后两块扣合的百褶裙,裙长过膝,青布裹腿。妇女喜佩带银饰,有项圈、项链、手镯、戒指、耳环、银花、银冠等。 酿酒技艺 贵州是一个出产名酒的地方,早在90年前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贵州茅台酒的香气就已令世人为之倾倒,从那时起,贵州生产的各种酒类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贵州名酒独特的酿造技艺也已成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酒酿制技艺(遵义市)、洞藏青酒酿造工艺(镇远县)。 贵州茅台酒为中国国酒,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与法国 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史料记载茅台酒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已形成茅台酒独特完整的酿造工艺和优良品质。它以特殊优质高粱为原料,加上特殊优越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形成了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淳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酸,适量饮用不刺喉、不口干、不上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据说在1915年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用土瓶盛装的贵州茅台酒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酒师略施小技,故意摔碎其中的一瓶,一时间酒香四溢,引得人们争相品评,一举拿下博览会金奖,至今贵州茅台酒已先后14次获国际金奖,在1952、1963、1979、1983、1990年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1988年获金质奖章,1999年,茅台酒系列获绿色食品称号;2001年11月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书,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白酒产品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 董酒为国家名酒,由遵义振业董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地下泉水为酿造用水,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风格特点是:酒液清澈透明、酯香优雅、微带舒适药香,醇和浓郁,绵甜爽口。59度、54度、46度、38度董字牌董酒蝉联1963、1979、1984、1989年国家名酒称号。 青酒为贵州名牌产品,是贵州青酒厂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近万吨。继承了青溪镇明清时期的三滴醉、勾藤酒以及传统优良产品青溪大曲的独特醇香,以优质高粱、小麦、糯谷、玉米配以优质天然矿泉 水,运用精湛传统工艺与现代高科技有机结合,精酿而成。1986年青 溪大曲被评为贵州名酒。1993年青酒系列中的青溪大曲、青溪醇获美 国国际轻工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
本文档为【贵州省地方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02-27
浏览量: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