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的物理知识点

七年级的物理知识点

举报
开通vip

七年级的物理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管乐器是靠管内空气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靠打击乐器本身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

七年级的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管乐器是靠管内空气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靠打击乐器本身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2、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跟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隔0.1s以上,人耳可以听到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跟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0.1s以下,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回声,但可以使原声增强。(2)回声的应用与防治:应用:测距与定位:测量原理s=vt,其中v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S为声音来回缩通过的距离。防治:大型建筑(音乐厅、会议室)为了防治回声对原声造成干扰,其内壁往往用吸音材料装饰。3、乐音(1)人们将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A音调:(1)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Hz)B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2)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3)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4)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C音色:(1)音色: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做音色。(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所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4、噪声(1)噪声:人们把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噪声。(物理角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防治: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能结合具体措施,知道是通过哪一种方式来减弱噪声的。)5、超声与次声(人耳听不到的两种声音)(1)超声: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应用:超声导航、定位。如超声雷达(声纳)金属探伤、检测人体疾病。如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利用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杀菌消毒。(利用超声有很强的“破碎”能力)(2)次声:人们通常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来源: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危害: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应用:可以利用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产生的次声预报灾害,减小对人、物的危害。第二章:光的反射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火把、萤火虫等2、分类:(1)按光源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2)按发出光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3、注意点: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发光。有的物体看上去虽然很亮,(如月亮、放电影事的银幕、金星等)但不是他们自身发光,而是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照到这些物体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因而他们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量事实现象及实验说明光不仅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其他均匀介质中也都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线: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1、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形成影子。(如手影,皮影等)2、日食、月食: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到同一条直线上时,中见的星体挡住了太阳射向另一个星体的光,于是边发生日食和月食。当月亮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日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月食。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形成的,小孔成像手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中缩成的像是由时机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像。(2)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一定的倒立的。(3)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4)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4.光速: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大,其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天文长度单位。5.光的反射:(1)定义:光在传播过程中,当射到物体的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2)光的反射光路图:入社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NO入射角:ii反射角:r(3)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A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B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入射角决定反射角。C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4)反射现象分类: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能把平行的光线也沿平行的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存在许多微笑的凹凸不平,平行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说明: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6。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如下图所示:物体上的一点S射向平面镜的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发散的,发散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光好像时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S’射过来的,就在S’处看到点S的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3)平面镜的作用:一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利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二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如生活中使用的穿衣镜。7.球面镜:(1)凹面镜:凹面镜能时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也能使焦点处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利用凹面镜来会聚太阳光手电筒、汽车头灯利用凹面镜作反射面,使光线近似平行射出凹面镜凸面镜(2)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光线向外发散,可以扩大视野。应用:汽车上的后视镜常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第三章:光的折射1、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1)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主光轴:透过透镜两侧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为主轴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对于透镜而言,黄新就是透镜的中心。(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凸透镜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凹透镜称为发散透镜。2、通过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2)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3)射向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3、通过凹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2)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3)射向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4、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5、眼睛与视力校正(1)眼睛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眼睛成像原理:正常人的眼睛:正常人的眼睛既能看清楚进出的物体,也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人的眼睛可以根据物体的远近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近视眼只能将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远视眼只能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成像原理图:(3)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焦距以米做单位)的倒数的100倍。6、常用的光学仪器及成像原理:(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成像原理是:当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幻灯机和投影仪:当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光学显微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01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多彩的光(中)》一:知识点梳理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在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便弯折了。海市蜃楼。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游泳者从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4、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5、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分类:A单色光:如果一束光只有一种颜色的光,这种光就称作单色光。B复色光:如果一束光包含多种颜色的光,这种光就叫做复色光。(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可以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得到,而中三种光不能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6、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暖色调的颜料:黄、橙、红。冷色调的颜料:绿、蓝、紫。7、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透过的色光颜色相同。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反色什么颜色的色光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感觉到物体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第四章:一、物态变化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把物质状态的转化叫做物态变化。2、物态变化示意图: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1)物质分类: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2)晶体熔化:A、熔化图象:B、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D、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3)非晶体的熔化:A、熔化图像:B、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1)晶体的凝固:A、凝固图象:B、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C、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D、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2)非晶体的凝固:A、凝固图像B、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A、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B、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A、图象:B、特点:液气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D、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E、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1)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2)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3)作用:液化放热(4)常见液化现象有:雾、露、“白气”、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等。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常见现象:用久了的灯丝变细、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常见现象有:霜、雾凇、北方冬天温暖室内的下玻璃窗结冰花、用久了的灯泡变黑。五、水资源危机:1、水资源: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是生命之源。2、水资源的利用:地球是一个水球,但水的直接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十分珍贵。3、水污染:一是自然污染;二是人类污染。根据污染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的基本知识:1、摩擦起电:(1)摩擦起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被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3)摩擦起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束缚能力强的物体上,这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4)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得失转移。注意:不论物体因为什么原因带电,或者带何种电荷,其根本原因只能是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正电荷存在于原子核内部,不可能发生转移。2、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叫做电荷的中和。3、判断物体是否带点的方法:(1)用验电器来判断。(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性质来判断的)(2)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检验。(3)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相互排斥的两个物体一端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4、使物体带电的几种方式:摩擦起电、静电感应、接触带电。5、验电器:(1)验电器是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2)工作原理: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二:电路:1、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2、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1)从能量的角度来讲: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在电路中提供电能;(2)用电器在电路中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3)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开关跟用电器串联,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不工作。如果开关更用电器并联,则开关闭合时用电器不工作(此时用电器被短接,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联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用电器工作)(2)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也叫断路)。(用电器停止工作)(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毁电源和导线,是绝对不允许的)说明:短路和短接的区分:短路是指电源的两极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和导线将被烧毁。短接是指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时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当然也不会被烧毁。有的资料上也把短接叫“用电器短路”,或者叫“部分电路短路”。4、电路的两种连接形式:(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A、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完全相同;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C、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A、并联电路中,有两条以上的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不完全相同,可以独立控制;B、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中的电流;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注意】: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完全相同,但是工作状态完全相同的不一定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完全相同。5、电路图: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是电流的方向。(2)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3)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是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金属导线组成的电路中,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是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3、电压|:电源的内部,由于某些原因,在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两极之间就产生的电压。电压促使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电源是为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大于36V”的电压,我国的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3、电流的形成条件:(1)一是有电源提供电压,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源提供的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二是电路是通路,提供电流的路径。
本文档为【七年级的物理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利
人民教育工作者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7-18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