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本课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奉行“一边倒”为中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公认为出来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逐渐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思路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情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本课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奉行“一边倒”为中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公认为出来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逐渐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思路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情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外交成就,并帮助学生理解实行这种外交方针的特殊背景和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深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研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创设开放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思维空间,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结合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2)       通过对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3)       掌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       阅读相关材料,提高历史阅读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借助形象思维分析思考,以感知历史。(2)       通过对建国初期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基本内容的学习,学会分析外交政策出台的原因,学会概括归纳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单元概述:本单元要学习的现代中国外交的两个阶段概述,展示幻灯片1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令人伤心的场景: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政府腐败,丧权辱国。近代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回顾第四单元有哪些丧权辱国的外交表现。学生回答展示幻灯片2——7,了解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探究:新旧中国外交的本质区别及原因展示幻灯片8结论:旧中国实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外交,新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推进新课问题情境1: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探究: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展示幻灯片9——13结论:总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探究:如何理解三个方针的具体内容?展示幻灯片14,结合表格及课文内容理解探究: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提示:从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及实施目的看)展示幻灯片15、16结论:从以上三方面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除了“一边倒”别无选择。新中国在这些外交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问题情境2: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就1 建国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展示幻灯片17、19——21视频18,了解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的概况,说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取得的首次突破。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印度继承了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建国后中印双方多次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周总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就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展示幻灯片22、23及视频24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结论(一)三个提出过程,强调重点是首次提出(二)内容及其修订(三)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展示幻灯片25、26问题情境3: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成就3 日内瓦会议探究:这次会议的主题、特点、结果分别是什么?结论:强调作用:西方舆论对中国代表团及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中的表现及所起作用的高度评价。展示幻灯片27——29成就4 万隆会议和“求同存异”的提出展示幻灯片30、31,视频32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回答:1、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2、会议出现什么危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异”指的是什么?4、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展示幻灯片33、34、45、46结论:重点强调“求同存异”的含义及其作用探究:阅读教材思考:中国代表团在两次会议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有什么意义?展示幻灯片35、36结论:是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是新中国外交的成功展示,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探究: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展示幻灯片37,完成填空探究: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面貌,你会有那些认识?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展示幻灯片38课堂小结解放前,中国国际地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开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六七十年代,随着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并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展示幻灯片39巩固练习  略
本文档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虾米追薯条
优秀教师,教学教研标兵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2-2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