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全套

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全套

举报
开通vip

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全套2021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全套《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章以“言志”为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论语》中师生“言志”“论志”的记录非止一章,但本文的“言志”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判断、为政之道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故长期以来为人所重。同时,文章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的描写简洁传神,也颇具文学价值。【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

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全套
2021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全套《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教材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章以“言志”为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论语》中师生“言志”“论志”的记录非止一章,但本文的“言志”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判断、为政之道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故长期以来为人所重。同时,文章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的描写简洁传神,也颇具文学价值。【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想象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的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4、文化传承与理解: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探讨孔子之志和儒家思想,思考其现代意义。【教学难点】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正式开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学习。请同学们看教材第一单元目录和单元导引。可以发现,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史书重要选段,可以引领我们去探寻中华文明之光。《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观点的一部经典,古人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初中时我们曾学习了《论语》十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探寻儒家思想。二、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1、“侍坐”意即“在尊长旁边陪坐”。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也各有差异。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当时约51岁。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曾晳,名点,字皙,即文中的“点”当时约39岁。他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为“曾子”。平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当时约31岁。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当时约18岁。据《论语》记载,他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应对得体。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三、听读正音,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先听老师通读一遍课文,听的过程中用红笔将生僻字的读音标注在课本上。特别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曾晳(xī)哂(shěn)舞雩(yú)铿(kēng)尔小相(xiàng)比(bǐ)及冠(guàn)者喟(kuì)然2、听读完一遍之后,你认为这篇文章大概在讲什么?明确:孔子和四名弟子畅谈人生志向。四、逐段细读,把握文意接下来,我们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一起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也要训练文言文阅读的“推断意识”(学会借助字形、语法、成语、句式等推断词义)和“整体意识”(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词义、句义、段落主旨)。注意以下文言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一词多义如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形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2.毋吾以也认为3.则何以哉用4.加之以师旅用与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同2.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相当于“吗”乎1.以吾一日长乎尔比2.摄乎大国之间在3.异乎三子者之撰和、跟4.浴乎沂,风乎舞雩到、在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3.鼓瑟希,铿尔...的样子4.尔何如你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会同,端章甫穿礼服,戴礼帽鼓瑟希,铿尔弹奏三子者出,曾皙后最后走出冠者五六人戴帽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吹风;乘凉(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符合礼仪的行为准则赤也为之小,小的国家孰能为之大?大的国家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不吾知也毋吾以也则何以哉(2)状语后置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异乎三子者之撰。以吾一日长乎尔第二课时一、分角色朗读课文选六名同学分角色共同完成课文的朗读,其中一人旁白,五人角色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要尽可能贴近人物的身份、语气、动作。通过朗读,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文本,也为进一步思考探究做铺垫。二、问题探究上节课我们读通、读懂了文意,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将针对文本中的几个问题作深入研讨。(以下问题已呈现在学案上)思考1:全文围绕着哪个字展开?文章的逻辑层次是什么样的?明确:围绕“志”展开。大致逻辑层次是:问志——述志——评志。思考2: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和孔子对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各是什么?你更认同谁的志向?(完成下表)人物回答问题时的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的态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人物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态度子路“率尔而对”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兵”哂之曾皙谨慎小心,谦虚退让“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侧重“富国”冉有谦恭有礼,娴于辞令。“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侧重“礼仪”公西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洒脱高雅从容淡定“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沂水春风图”与之思考3:孔子为什么“哂”子路?如何理解“其言不让”?可参考以下内容:“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侍于君子(长者),不顾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四子以子路为年长,自当先对,但亦当顾望,不得急遽先三人也。”——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明确:“其言不让”更多的是说子路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不够谦让,而不是说他的志向。思考4:用现代汉语描绘曾点的所说的“沂水春风图”。并结合下列文段说说孔子为什么“与点”?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五》总结: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国家而言,子路讲的是“不挨打”,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即“富国”;公西华讲的是“知礼节”,即“文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而曾皙讲的是“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目标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既应敢于承担,又要谦逊礼让——这就是孔子的态度。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想要重整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秩序,而曾皙说的正是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课下任务:5人一组,将本文改写成一个课本剧。要求用现代汉语,且与原文尽量保持一致。下节课抽选一到两个小组在课堂上表演。第三课时一、课本剧表演抽选1-2个小组表演课前编写和排练的课本剧,表演完之后其余学生要做点评。(设计意图:表演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对学生完成全文背诵任务也有帮助。)二、各言己志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志向。纵观古今,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在年轻时候立下过志向,比如杜甫心存“致君尧舜上”的志向,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立志让全球无冻馁之人......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分享一下,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言己志。《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中是一篇长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先从正面入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辨析“王”“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措是“制民之产”,又回到“保民”的主题。【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了解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特点,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系孔孟所处的历史时代,理解其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并思考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孟子》论辩风格。【教学难点】思辨阅读,探讨仁政思想的现代意义。【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社会背景介绍: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传》)而齐国在东方诸国中实力强大,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公元前3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宣王本人也曾经攻破燕国都城(公元前314年),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遗业,在稷下(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揽士子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齐宣王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要在思想上破其所有,立其所无,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并从正面提出了自己“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齐宣王野心勃勃,很想凭武力称霸中原,所以一开始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用心非常明显。孟子是极端反对霸道的,他曾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2、作家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3、题解“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先后是春秋时候的霸主;“事”,事业,就是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本文是问答体散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齐桓共、晋文公实行的是霸道,而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展开问询,孟子转移了话题,而谈论“王道”,认为“霸道”不可行。全篇都是一问一答,在问答中展开辩论。二、字音检测(预习内容)觳觫húsù便嬖piánbì放辟fangpì庠序xiáng褊小biǎn邪侈chǐ胡龁hé忖度cǔnduó三、初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第四部分——向齐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四、细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本文就是孟子与齐宣王这次谈话的记录,可分为四部分。(四次辩论)1、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重点字词: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胡齕(hé):齐王的近臣。之:往,到…去。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若:如此。就:接近,走向。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易:交换。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用来王天下。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确实。褊(biǎn)小:土地狭小。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wū):怎,如何。隐:哀怜。何择:有什么分别。择:区别,分别。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此句是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什么关系。仁术:指仁爱之道,实施仁政的途径。庖厨:厨房。内容分析:孟子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齐宣王首先提出想听听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则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将齐宣王的问题拨开,并提出“无以,则王乎”的话题。这是由于双方的立场、主张不一致的缘故。在齐宣王看来,齐桓、晋文是春秋时代的霸主,自己也渴望像他们那样称霸诸侯;而孟子则从儒家主张仁政的观点出发,认为武力征服的方式是野蛮的,不足取的。所以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而是不愿讲,不屑讲。可是如果直接这样回答,那么谈话就无法再进行下去,而孟子想要说服宣王行王道的目的更是无法实现。于是孟子巧妙采用“求同”战术,设法把齐宣王引入自己所要劝说的范围之内。“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这统一天下的大欲正式孟子所要求的同。宣王也想听,于是继续追问“德何如则可以王”,孟子抓住这一机会明确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此即全篇立论的总纲。齐宣王对此表示怀疑,孟子就以发生在齐宣王身上的一件事为例:某次衅钟时,齐宣王不忍看到牛的恐惧战栗之态,而提出“以羊易牛”。接着指出这个“不忍”就是“仁术”的表现,就是行王政的基础。这样既分析了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可能,打消其疑虑,博得宣王欢心,帮齐宣王树立信心,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了铺垫。2、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重点字词:说:同“悦”,高兴。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复:报告。钧:古代以斤为一钧。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舆薪:一车薪柴。许:相信,赞同。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见:被。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第二个王是动词。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异:区别。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大过:大大超过。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度(duó):思量,揣度。内容分析: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齐宣王觉得孟子说到自己的心里了,同时提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举有人能“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能“察秋毫”而不能“见舆薪”为例,说明“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齐宣王还不能理解,于是孟子又举“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为例进一步说明。两问两答,两次取譬,同时进行反诘,词锋犀利,使对方明确“不王”的症结所在。第二课时一、细读文本第三、四部分1、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重点字词:抑:选择连词,还是。危:使……受到危害。构怨:结仇。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岂:难道。然:这样。则:那么。轻暖:轻柔暖和的衣裘。便嬖(piánbì):国王宠爱的近侍。辟:开辟,扩大。朝:使……称臣(或朝见)。莅(lì):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中国:指中原地带。而:表并列。抚:安抚,使……归顺。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以:凭借。若:如此。若:你。若是:如此。甚:厉害。殆:不定副词,恐怕,大概。有:同“又”。邹:与鲁相邻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楚:南方的大国。集:凑集。这句说,齐国土地合起来约有一千个平方里。盖:同“盍”,兼词,“何不”的合音。涂:通“途”。疾:憎恨。赴愬:前来申诉。内容分析: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孟子提出:“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宣王说:“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抓住齐王的“大欲”,连连反问,最终揭示其“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图霸夙愿,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又以邹人与楚人战为例,详细剖析,晓之以利害,指出只有放弃称霸的企图,反本而行王道,才能一统天下。这样,齐宣王的图霸大欲便失去了成立的基础,不得不重视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了。(第三回合:排除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碍。)2、第四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重点字词: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进:前进。于:在。是:这。敏:聪慧。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守分之心。“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制:规定。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乐岁:丰收的年头。终:一年。凶年:饥荒的年头。驱:督促,驱使。之:往,到。善,做好事。轻:容易。赡(shàn):足,及。奚:何。暇:空闲时间。盍:何不。衣:穿。帛:丝织品。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xiáng)序: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申:反复教导。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人。颁,同“斑”。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者对举。内容分析: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经过上面的层层剖析,反复交锋,齐宣王愿意放弃图霸的主张,诚恳地接受孟子的意见。于是孟子才正面论述自己“保民而王”主张的具体内容。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心,放辟邪侈”,是因为“无恒产”;只有拥有了“恒产”,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谈得上讲礼义。其具体措施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在此基础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四回合:向齐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全文总结:本文先后有序,环环相扣:王天下的关键是保民——保民的前提是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需要发扬,善于推恩——推恩具体表现是摒除武力,富民、教民。总之,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种主张渊源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即有先“足民”后“礼乐”的提法,但孟子将这种思想阐述得更为细致、具体,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然而,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战杀伐、武力兼并,尽管如齐宣王、梁惠王等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愿意践行;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孟子的主张在当时也是难以实现的。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中的不得施行,并不妨碍孟子的思想光耀后世,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成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资源。二、文言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二)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三)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无以,则王乎: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四、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5、是罔民也判断句6、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省略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2、将以(之)衅钟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4、及(其)陷于罪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状语后置句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五)一词多义1、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4)道芷阳间行(取道)(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2、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3、舍(1)shè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2)shě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4)sh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4、诚(1)诚有百姓者(的确)(2)是诚何心也(真的)(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第三课时一、思考探究:1、比较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的异同点。明确:《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养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为国以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就整体而言,两篇文章爱“民”望“治”,重“王”轻“霸”,推“仁”讲“礼”,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其中的许多论断至今仍为人们认可、重视。2、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明确:古代文化经典有很高的思想文化价值从《齐桓晋文之事》来看,孟子治国理念可以概括为四点:“君为中枢”“宽政爱民”“制民之产”“崇礼重教”。这样的理念在今天自然还有相当的借鉴价值。但是古代文化经典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孟子所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在重视“保民”的同时,有对平民百姓有一定程度的歧视。在孟子生活的年代,这样重“士”轻“民”的态度并不罕见,但在今天,要对其局限性有明确的认识,进行批判性阅读,而批判性阅读本身就是思辨性阅读的重要形式。而且,孟子将治好国家的期望完全寄托在君主的观念转变和善性自觉上,期待贤君明主推己及人,在当时固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在今天看来,就与现代国家的治理理念相去甚远了。孟子的“王道”主张,最终还是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肯发善心并懂得推恩的基础上,在战国列强纷争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为如此,孟子虽能言善辩,说得宣王心服口服,但事后宣王并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孟子在齐国待了几年,也曾多次企图说服宣王行王道,但始终不得志,结果只能悻悻离去。3、结合原文,赏析孟子论辩的风格。(1)气势浩然,逻辑严谨。《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2)取譬设喻。《孟子》散文善于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是《庄子·养生主》的第一个寓言。所谓“养生主”,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养生”的表层意思是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但是庄子想要说的主要是如何立身处世,怎样在一个不够理想的生存空间里,让自己生命的内涵延展得更理想些。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神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赏语言,欣赏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文章寓意,体悟文章思想主旨,学习庄子哲学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学重点】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中蕴含的“道”,从而全面把握文章寓意。【教学难点】领悟文章寓意,思考庄子思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思想主张:关于庄子思想的渊源,司马迁指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书中对于儒墨等当时显学,多有诋訾,并表现了愤世嫉俗的精神。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性中的“伪”,应该摒弃。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各宗教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写作特色:1、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也运用寓言,但多从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则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短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以资譬喻或论证;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这些类似短篇小说的寓言,虚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有动作、有对话,还有肖像、表情的描绘,与《墨子》、《孟子》中基于实录的一些对话式语录大不相同。2、《庄子》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后世影响及评价:《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李白(唐):“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苏轼(宋):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南怀瑾论及儒、释、道时有这样一番比喻:儒家是粮食店,没有儒家,我们的精神就要挨饿。佛家是百货店,里面是人生必须品,各样东西自己去选。道家是药店,平时用不上,生病则必定要自动找上门去。2、题解庖,厨师。丁,人名。丁即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解,分解、分割。二、预习检测1、字音庖páo履lǚ騞huō砉xū郤xì窾kuǎn綮qìng軱gū硎xíng怵chù謋huò2、相关成语①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②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⑤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⑥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三、初读课文,划分层次全文分两大部分,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再点明寓意(第三段)。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第一段:描写解牛过程。第二段:用文惠君之叹承上启下。第三段:揭示道理。第四段:总结全文。四、逐段细读,分析讲解1、第一段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重点字词:踦(yǐ):支撑,接触。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砉然:象声词。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騞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内容分析:先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手按,肩靠,脚踩,膝抵,动作何其自如;皮肉筋骨,轻快分离,拟声词的使用形象生动,节奏何其美妙。整个解牛的过程没有挣扎、惨叫、血腥,却如同一场充满美感的乐舞表演。“解牛”在庖丁那里,可以说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项艺术。正如清人龚自珍《明良论四》所言:“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2、第二段原文: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重点字词:嘻:赞叹声。盖:通“盍(hé)”,何,怎样。内容分析:这一段写文惠君的赞叹(同时也是询问),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也引出了庖丁对“所以然”的解释。3、第三段原文: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重点字词:进:超过。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批:击。郤:空隙。导大窾(kuǎ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軱(gū):股部的大骨。族:众,指一般的。硎(xíng):磨刀石。间:间隙。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怵(chù)然:警惧的样子。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内容分析: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接着依次讲了自己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所见无非牛者”,即仅能看见牛的外部形态,与一般人无二;第二阶段是“未尝见全牛”,即认识到牛的内部及结构并能将其视为可以拆解的东西;第三阶段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下刀、运刀都可以避实就虚,得心应手。达于“道”境的外在表现就是一把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的刀,“刀刃若发于硎”,特别是与良庖、族庖的用刀情况一比,高下立判;其本质原因则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尽管已经达于“道”,但每次遇到筋骨错杂之处,依然会谨慎从事,心存戒惧,动作亦为之轻微迟缓;成功解牛之后,在满足的同时害死要小心地把刀擦拭干净,妥善保藏。4、第四段原文: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重点字词:养生:指养生之道。内容分析:末段以文惠君的话点题。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五、问题探究1、根据文意分析庖丁成长的三个阶段。明确:第一阶段:初学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不熟悉牛的生理结构,解牛时只见到牛的整体外在形态。这时候的庖丁是一个“族庖”,可以想见,其解牛的时候也一定是经常用刀去砍劈骨头,每月也要换刀一次。(不懂规律——目有全牛)第二阶段:三年后“未尝见全牛”,对牛的自然生理结构了如指掌,庖丁成了一个技术良好的厨子,但解牛时仍要时常用刀去割筋肉,结果仍需每年换一次刀。(认识规律——目无全牛)第三阶段:庖丁彻底掌握了解牛之道,解牛时能以心神去领会而不以目视,依循自然纹理,刀锋切入空隙处,避实就虚,得心应手,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仍像刚刚磨过一样。(运用规律+谨慎小心——游刃有余)2、文惠君称赞庖丁技艺高超,庖丁却说自己所好的是“道”。如何理解“技”与“道”?二者有什么区别?明确:技是形而下的,可以目视的,是感官所感的;而“道”则是形而上的,不能目视,只能神遇。“官知止而神欲行”,也就是说在四之躯体所掌握的“技”不能不停止的地方,而“神”却径自运行。这种“神”的力量从何而来?“依乎天理”,“天”就是自然,“理”就是奥秘、规律,即“道”。由此看来,“道”是超越“技”的。3、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和“养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明确: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养生主”即养护身体,给养心灵的关键。原文开头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这段其实是庄子所想表达内容的综述,想告诉人们唯有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老庄所说的“道”,就可以终享天年。如果把解牛之刀看作人的生命,那么牛身体相当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牛身上的骨骼筋肉缠结之处比喻世事的纷繁复杂,解牛的方法便是养生之道。人生于世,必然要面对、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所以讲究“解牛之法”即“养生之道”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应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与社会的良性法则,同时要巧妙地避过种种障碍;遇到困难的事情时,要全神贯注,谨慎应付,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样才可全身养性,尽享天年。4、《庖丁解牛》中所体现的庄子的处世观与孔、孟的处世观相比有何异同?庄子的观点对于当今的社会是否有借鉴意义?明确:庄子认为,人世间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像躲避牛身上可能使刀口钝折之处一样,躲避那些可能伤害自己的矛盾,顺着“天然”的缝隙,游刃有余地处世,这样才能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这是与孔孟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进取、舍我其谁完全不同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固然有回避矛盾的一面,但也提醒我们不要强行、妄为,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不可一味以“消极哲学”看待。虽然儒、道两家观点截然不同,但并无优劣高下之分,甚至可以说,无论孔子、孟子还是庄子,最终的目的都是落实到追求人的幸福,只是实现的路径有所不同罢了。和其他许多寓言一样,“庖丁解牛”给我们你的启示已经超出了寓言讲述者最初的命意范畴:一切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按照规律办事;把握规律之后,面对具体问题,仍然要敬慎戒惧,才能把事情做好。附:《庖丁解牛》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砉然向然向通“响”2、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何,怎样3、批大郤郤通“隙”,空隙4、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支脉5、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擦拭)二、古今异义1、依乎天理(古义:机理今义:天然的道理)2、因其固然(古义:牛体本来的结构今义:连词)3、虽然,每至于族(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关系连词)(古义:到今义:连词)4、吾见其难为(古义:难解今义:使人为难)5、所见无非牛者(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副词,只,不外乎)6、视为止,行为迟(古义:举止行动,因为,两个词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三、词类活用1、足之所履(名作动,踩)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名作状,每年,每月)3、而刀刃者无厚(形作名,厚度)4、视为之止(动作名,目光)四、特殊句式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3、如土委地(省略句)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5、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五、一词多义会1、会天大雨(动词,恰逢)2、会盟而谋弱秦(动词,集会)3、乃中《经首》之会(名词,节奏)善1、善哉 (应答词,好的)2、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与‥‥‥交好)3、积善成德(形作名,善行)4、善万物之得时(形作动,喜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擅长,善于)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动,做好)7、善刀而藏之(动词,修治(擦拭))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名词,琵琶师)族1、族庖月更刀(形容词,一般的)2、每至于族(名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3、士大夫之族(名词,指一类人)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作动,灭族)委1、如土委地(动词,卸落)2、曷不委心任去留(动词,顺,随)3、委身为贾人妇(动词,托付,交托)解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剖开,分解肢体)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惑也(动词,解释,解答)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解决)4、天下土崩瓦解(动词,涣散,分裂)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消除,免除)6、好读书,不求甚解(动词,理解,明白)道1、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词,天道,自然规律)2、于是费先王之道(名词,主张,学说)3、得道多助(名词,道义,正义)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名作动,取道,经过)间1、间不容发(名词,中间)2、奉命于危难之间(名词,期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名词,顷刻,片刻)4、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5、彼节者有间(名词,空隙)6、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7、肉食者谋,又何间焉(动词,参与)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9、谗人间之(动词,离间)10、间或一轮(副词,偶尔,有时)11、侯生乃屏人间语(副词,秘密地)六、重要虚词为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动词,①解;②作为)3、视为止,行为迟(都是介词,因为)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都是介词,因为)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动词,制定)6、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是)(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介词,被)8、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于1、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不译)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3、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4、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到)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6、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被)(介词,向)7、乃设九宾礼于廷(介词,在)8、燕王欲结于君(介词,跟)然1、砉然向然(象声词词尾,……的样子)2、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3、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转折关系连词,但是)5、火未及然(动词,燃烧)6、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而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表并列关系)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表递进关系)3、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表转折关系)4、提刀而立(表修饰关系)5、善刀而藏之(表顺承关系)乎1、技盖至此乎(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2、依乎天理(同“于”,引出对象,不译)3、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同“然”,形容词词尾)《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左传》中的名篇之一。它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九月,秦、晋两个大国联合攻打郑国时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心胸和爱国精神,以及他机智善辩,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文中体现的人物特点。关注烛之武退秦师前后发生的事,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4、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历史叙述中透露出的思想观念,理解文中所说的“礼”,深入认识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思考其当今价值。【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赏析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思考其当今价值。【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姜,氏丘,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2、历史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度形成分别以晋、楚为首的两大阵营。“千乘之国”郑国遭遇秦、晋两强夹攻。郑国被围攻的原因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无礼于晋”指
本文档为【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全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和风细雨
本人是从教二十多的教师哟,平时积累了大量资料,愿与大学分享。
格式:doc
大小:40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1-03-01
浏览量: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