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

举报
开通vip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中药学》教案完整版《中药学》教 案学 院专 业授课班级任课教师《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重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着作难点中药学的概念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中药学》教 案学 院专 业授课班级任课教师《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重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着作难点中药学的概念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及时间分配一、介绍《中药学》课程二、基本概念中药、本草、中药学、草药、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重点讲解中药、中药学的概念,讲述中药的特点及中药学的含义及其各分支学科,介绍本草等相关概念。)三、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介绍药物的起源。(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1.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2.药物知识有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药”字的出现。3.最早收载药物的着作:《诗经》、《山海经》、《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着作:《神农本草经》,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版本情况、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5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代表着作:《本草经集注》,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雷公炮炙论》。(五)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代表着作:《新修本草》,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等。(六)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代表着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经本草》等。药性理论的发展。(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代表着作:《本草纲目》,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本草纲目》的突出成就及其影响。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炮炙大法》、《救荒本草》、《滇南本草》等。(八)清代(公元1644~1911年)代表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本草述》、《本草备要》、《本草求真》等。《神农本草经》的重新编辑。(九)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影响(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0月以后)中医药书籍的整理、中药的现代研究、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以上内容重点讲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着作。采用启发式教学)四、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到底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2.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3.掌握中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点中药的炮制,中药药性理论难点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中药学概念,各个时期代表本草着作。二、道地药材的概念三、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及如何发展道地药材(明确道地药材的概念,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四、中药的采集(一)采集与药效的关系(二)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1.全草类。2.叶类。3.花、花粉类。4.果实、种子类。5.根、根茎类。6.树皮、根皮类7.动物昆虫类。8.矿物类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炮制的概念六、炮制的目的七、炮制的方法(一)修制: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二)水制:洗、淋、泡、漂、润、浸、水飞。(三)火制:炒、炙、煅、烘、煨、焙。(四)水火共制:蒸、煮、淬(五)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八、药性理论(一)中医治病的基本原理(二)、中药的作用(三)、中药的性能与性状(四)、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九、四气(一)四气的概念(二)四气的确定(三)四气的作用(四)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五)掌握药性寒热必须与其它性能相结合(六)四气的意义(重点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四章药性理论-2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重点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及所表示药物的作用难点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及所表示药物的作用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炮制的目的,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等。二、五味1.五味的含义。2.五味的产生。3.五味的实际意义。4.五味的作用与适应证。5.五味与五脏的联系。6.性味合参。(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合较为熟悉的药物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三、升降浮沉1.升降浮沉的含义。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3.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4.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5.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5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6.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7.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四、归经1.归经的概念。2.归经理论的形成。3.归经的意义。五、毒性1.中药“毒”的含义。2.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3.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掌握中药归经的概念、中药“毒”的含义,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采用讨论式教学。)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15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与用法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重点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难点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自学内容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二、中药的配伍1.配伍的概念。2.配伍的目的。3.药物“七情”的含义。4.药物“七情”各自的含义。5.配伍用药的原则。(掌握配伍的概念,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三、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配伍禁忌的含义。(2)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3)怎样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2.妊娠用药禁忌。(1)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3)妊娠禁忌的理由。(4)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1)病症食忌。(2)服药食忌。(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四、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剂量1.剂量的含义。2.剂量的表示。3.中药古今剂量的换算。4.确定剂量大小的因素。5.影响中药剂量大小的因素。(1)药物方面;(2)应用方面;(3)患者方面;(4)地区、季节变化、居处与剂量的关系。(二)中药的用法1.汤剂煎煮法。(1)煎药用具;(2)煎药用水;(3)煎药火候;(4)煎煮方法;(5)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2.服药法。(1)服药时间;(2)服药方法。(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注意选用具体药物举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解表药-1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掌握麻黄、桂枝、防风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应用、配伍、用法用量,熟悉生姜、紫苏、荆芥。了解香薷。重点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的功效、应用、配伍难点麻黄、桂枝的异同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复习配伍、十八反、十九畏二、解表药概述详细讲述并板书解表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应用。讲述并简要板书解表药的分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三、麻黄(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三)应用:1.风寒感冒;2.咳嗽气喘;3.风水水肿。(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桂枝(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三)应用:1.风寒感冒;2.寒凝血滞诸痛证;3.痰饮蓄水证;4.心悸。(四)功效鉴别:麻黄与桂枝的异同。(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5分钟5分钟20分钟2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紫苏(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尖叶紫苏的叶。(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三)应用:1.风寒感冒;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生姜(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三)应用:1.风寒感冒;2.胃寒呕吐;3.风寒咳嗽。七、香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华荠宁、石香薷的全草。(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三)应用:1.阴暑证;2.水肿脚气。八、荆芥(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二)药性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三)应用: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九、防风(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二)药性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三)应用:1.外感表证;2.风湿痹痛,关节疼痛;3.破伤风。(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荆芥与防风的异同。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择要板书临床应用和药物对比。(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讲解)。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十、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解表药-2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白芷、薄荷;熟悉羌活、细辛、牛蒡子;了解藁本、苍耳子、辛夷的药性。重点白芷、薄荷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薄荷、牛蒡子的异同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麻黄、桂枝的功效、应用二、羌活(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三)应用:1.风寒感冒;2.风寒湿痹。(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三、白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白芷和杭白芷的根。(二)药性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三)应用: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3.鼻渊;4.带下证;5.疮痈肿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细辛(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马兜铃科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二)药性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三)应用: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3.鼻渊;4.肺寒咳喘。5分钟15分钟1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藁本(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三)应用:1.风寒感冒,颠顶头痛;2.风寒湿痹。六、苍耳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果实。(二)药性功效:散风寒,痛鼻窍,祛风湿,止痛。(三)应用:1.鼻渊头痛;2.风寒湿痹。七、辛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花蕾。(二)药性功效:发散风寒,痛鼻窍。(三)应用:1.风寒头痛;2.鼻渊头痛。八、发散风热药概述九、薄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头痛。3.麻疹不透。4.肝郁气滞。(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十、牛蒡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痈肿疮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薄荷、牛蒡子的异同点。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择要板书临床应用和药物对比。简单介绍了解药物的功效应用。十一、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
本文档为【《中药学》教案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08
浏览量: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