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举报
开通vip

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20053 9 任何国家政治权力的有效运行 首先都必须对权力加 以合理配置 形成权力运行的体系 对应于权力运行的权力 监督亦需形成体系 方能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权力监督体系是指由相对独立又共处一体的各权力监 督主体所构成的对权力运行进行分工又协作监督的系统 权 力监督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是一国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 时又为其政治发展注入活力 科学完善的权力监督体系的形 成 必须结合一国的实际国情 适应该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把扩大人民主权和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作为其目标 我国在...

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20053 9 任何国家政治权力的有效运行 首先都必须对权力加 以合理配置 形成权力运行的体系 对应于权力运行的权力 监督亦需形成体系 方能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权力监督体系是指由相对独立又共处一体的各权力监 督主体所构成的对权力运行进行分工又协作监督的系统 权 力监督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是一国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 时又为其政治发展注入活力 科学完善的权力监督体系的形 成 必须结合一国的实际国情 适应该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把扩大人民主权和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作为其目标 我国在建 国后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权力监督理论 从我国国情出发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 一 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的建构缺陷分析 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形成后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目 前其特点是监督主体多元 队伍齐备 且监督权限也相当大 有学者通过中西监督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比较发现 我国法律法规赋予 有关政治组织的监督权限与西方国家相比并不逊色 在某些 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1]这一监督体系对于确保我国拥有一 个稳定的政治秩序和党政机关人员政治权力的正确行使 确实 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 严酷的现实表明 我国政治生活中权力滥用和权 力腐败现象相当严重 现有的权力监督体系并不能有效地遏 制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现象的迅速蔓延 特别是我国正在经 历一段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漫长转轨期 经济改革所要求 的政治体制环境的变化 使得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暴露出 许多缺陷和不足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 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 要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体系 是党和政府今后从源头 上防治腐 败的根本举措 而权力监督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不同 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当代中 国权力监督体系的两个路径 即强化权力监督体系的民主基础和放大权力监督体系的整体 功能 关键词 权力监督体系 当代中国 建构缺陷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D6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70(2005)01-0039-04 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o 李晓广 一 监督权的配置失衡 一个健全的民主社会 其权力监督的指向应当是自上 而下的监督 平行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这三者平行配置 有机统一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后 国家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 监督理应以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为主 但 由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 展 也因为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民众实际民主权力的影 响和限制 使得宪法赋予民众的申诉 控告 检举等民主 监督权力发挥不够 通过人民群众自下而上 独立自主地 对权力进行监督还不能实现 平行监督目前也很薄弱 邓小平曾指出 上级不是能 天天看到的 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 同级的领导成员之 间彼此是最熟悉的 [3]同等水平 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 交心 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 [4]然而在我国实际的 权力运行中 同级监督主体的权限大多受制于监督客体 如 地方人大受地方党委的领导 其监督权受制于地方党委的领 导权 因为我国宪法没有赋予人大监督同级党委的权力 结 果平行监督往往是监而不督 只能是虚监 自上而下的监督在中国传统政治权力监督的运行中一 直处于主导地位 这一监督方式在建国后又适应了我国单一 集权政治模式 在当前的经济转轨期 它仍处于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 由于在我国现有的权力监督体系中 只存在 上级监督或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监督 结果导致监督结构失 衡 许多环节的监督出现空档 如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监督 始终是个盲点 至今也没找到有效的对策 二 缺乏前瞻性的监督方式 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整个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包括 JIANSHE ZHIDU制度建设 JIANSHE ZHIDU 万方数据 4 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2005 三个阶段 即事前 事中和事后监督 监督学同时认为 监 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权力行使应当进行全过程介入 才能达 到有效的监督效果 然而 从我国整个权力监督体系实际的 运行来看 监督方式严重滞后 惩治性的事后监督远远多于 防范性的事前事中监督 首先是忽视防范性的事前监督 主要是忽视对领导干 部使用决策权的监督 我国现有干部人事制度的不完善 为 许多党政干部滥用决策权提供了 契机 他们往往从私欲 出发 对于重大项目的决定过程和程序往往不让老百姓知 道 违背人民意愿 做出偏离人民利益的决策 而整个过程 监督机关往往又难以介入 因此就不能了解相关情况并对之 进行监督 其次是忽视对党政领导干部滥用执行权的事中监督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即中央通过科学 论证 制定一项决策要求下面执行 而下面却采取上有政 策 下有对策的做法 使执行结果越来越偏离目标 而监督 机关又不能及时了解情况 对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不当 行为加以制止 致使许多腐败的执行行为愈演愈烈 给国家 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相比较而言 事后监督强于事前和事中监督 我国历来 都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上 但在许多案件 的处理上又缺乏力度 因为在具体查处中 难以预料的干扰 和阻挠 使得案件的查处往往无法进行下去 结果是不少案 件查而不办 不了了之 三 监督主体的独立权威亟待加强 在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中 目前各监督权大都受制 于监督客体的执行权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就拿人 大监督来说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权力机关 党政部门都 应受其监督才对 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 位低 理论上应有的权力与现实中实有的权力有差距 人大 监督制约的法规还不完善 力度不够 机构还不健全 强度 也不够 手段不配套 深度不够 尚未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权 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应有的监督权 [5] 同时 我国现在的司法 纪检 监察等监督部门及众多 的新闻媒体 仍是在作为监督客体的同级党政部门的直接领 导和管辖之下行使监督权 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 从而缺乏 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就纪检监督而言 过去一直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 党 章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察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 上级纪律检察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虽然出台不久 的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中规定 党的地方 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 [6]向 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 [7]似乎对 过去的领导体制有所突破 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目前还 不能在人事行政 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地 方纪检部门拥有的监督权还是大大受制于同级党委部门的 执行权 这种附属性使得纪检部门难以独立发挥监督权 特 别是对同级党政部门一把手的监督无能为力 近年来 一 批省部级高官腐败行为的揭露 并不是同级纪检部门独立 查办的结果 同级纪委在涉及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 严重腐败案件中还是很难发挥作用 总之 这种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体制 严重影响 各权力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使各监督主体难以发挥 应有的监督作用 四 监督体系的整体功效发挥不够 权力监督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各监督主体功效的 发挥 离不开整体的协调一致 我国目前虽已形成了一个较 为系统全面而又多元的权力监督体系 但是监督实践中 长 期以来 我国整个权力监督体系及其运行在机制上却出现统 散并存的局面 没有一个统领机构去协调各监督机构的工 作 从而各监督机构的分工协调缺乏保障机制 彼此之间既 职责分工不明 又互相配合不够 工作中各自为战的现象较 为严重 致使监督工作存在重叠或导致监督盲区 如在我国权力运行系统中 立法 司法 行政 纪检监 督分别隶属于人大 法院和检察院 政府 党的纪委 一方 面它们都独立发挥监督权 但另一方面它们又统一受党的领 导 而党的领导又不是统一调配它们的监督权 因此它们行 使监督权的时候往往存在职能交叉 监督对象往往是同一客 体 譬如监察机关负责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司法监督的对象 是有犯罪嫌疑的国家公职人员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则要对政 府组成人员和司法机关的主要领导进行监督 这就难免造成 在实际工作中互相推诿 扯皮 工作重叠等现象 从而使监 督效率大大下降 甚至可能造成案件遗漏 一些违法人员得 不到查处 也容易导致各监督机构为体现工作业绩而争抢查 办大案要案 总之 在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中 各监督机构 还未形成一个彼此分工合理而又互相配合有序 总体功能高 效的有机整体 二 完善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还存在着上述诸多缺陷和弊病 JIANSHE ZHIDU制度建设 JIANSHE ZHIDU 万方数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20054 1 因此 如何加以健全和完善 切实发挥其在权力监督中的重 要作用 在当前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 强化权力监督体系的民主基础 1 强化民众监督权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出 我 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 可见 人民群众是权力监督 的力量基础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民主 监督制度的基础 同时更是整个权力监督体系的动力来源 因此 强化民众监督权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强化民众监督权 当前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大力完 善民众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民众监督的基础功能 首先 要 强化民众监督的法律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确立 民众监督的法律地位 明确民众监督的权限 形式和程序 赋予民众应有的监督权 其次 要强化信访举报部门工作力 度 信访举报是民众监督的重要渠道 通过纪检监察等各种 监督部门的信访举报窗口 接待民众来信来访 处理民众的 举报 申诉和控告等 各级党委 纪委要 及时研究来信来 访中提出的重要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对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 应当督促检 查 直至妥善处理 [8] 2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 权力监督体系力量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 我 国公民虽然人人享有监督权 但实质上对许多问题只有伸张 的权利 而没有办理的权力 因而不能实现民众真正的监督 权 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精神的实质 而人大作为我国重 要的权力机关和民主监督机关 其监督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 要保障 政府机关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就是接受人民的 监督 不承认或不尊重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就是不承认或 不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力 动摇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 就 是动摇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9]因此 强化权力监督体系 的民主基础 必须加强人大监督 首先要加强和改善人大对同级党政部门的监督 避免 党政部门直接干预人大的监督工作 从宪法和法律上真正赋 予人大监督同级党政部门的权力 其次应建立健全行使人大 监督权的专门的组织机构 如有人提出 效仿西方国家的监 察专员制度 在中国建立人大监察专员制度 组织人大日常 的监督工作 以保证人大基本监督权的实现 再者要改进人 大的监督方式 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 实现监督的具体 化 努力做到标本兼冶 3 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权 新闻舆论监督在整个权力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马 克思称它为 第三种权力 新闻舆论监督实质是人民的监 督 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公务人员 行使权力的监督 在出台不久的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中 非常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将其列为十大监 督制度之一 并专门用一节的篇幅作了具体规定 条例指出 在党的领导下 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 通过内部 反映和公开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 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 听取意见 推动和改 进工作 [10] 然而 目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 表现为 一 舆论监督立法严重滞后 二 新闻媒体基本上 还置于政府的管辖之下 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三 新闻媒体 办事利字当头的现象较为严重 从而对一些腐败行为瞒而不 报 为此 当前需要大力完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 主要应努 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加快新闻监督法制定 使舆 论监督法治化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新闻媒体的权限 确保 其监督的独立性 特别是新闻媒体对重大腐败案件独立采 访 调查 报道 评论的权利 其次 加强新闻媒体与人大 纪检监督部门的协作 把舆论监督揭发腐败案件的能力和人 大 纪检部门查办腐败案件的能力结合起来 从而真正把监 督落到实处 这样 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又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整个权力监督体系的功能 二 放大权力监督体系的整体功能 1 整合监督过程 加大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如前所述 我国的权力监督往往只注重事后的追惩 而 且在事后的追惩上 又多注重违法犯罪的案件 对于那些滥 用决策权导致重大决策失误的责任人在事前却缺乏监督 因 此 要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 促进我国权力监督体系的健全 与完善 必须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应着眼于监督权 力运行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包括权力的获 取 运用以及运用的结果 监督权力的获取 集中体现在有 关部门是否按照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国家 公务员暂行条例 等条例法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监督权力 的运用过程 是指对运用权力的活动进行监督 它要求权力 行使者按照既定的行为方式行使权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 为权力滥用留下任何余地 监督权力运用的结果 主要体现 在对权力行使者滥用权力的查处和追究 以起到惩戒和警示 的作用 JIANSHE ZHIDU制度建设 JIANSHE ZHIDU 万方数据 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2005 而监督权力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则应重视对领导干部 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监督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必须加强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建立结构合理 配置科学 程序严密 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各种 权力的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 益 这里 关键是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从决策到执行环节 权力运用的监督 对此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规定了一系列从制度上进行制约的措施 其中外部措施有巡 视制度 谈话和诫勉制度等 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 述职 述廉制度 集体领导制度等 2 放大各权力监督主体的独立权威 按照监督的一般规律 有效的监督必须以监督客体处 于监督主体之下为前提 并且监督主体的活动不受监督客体 的直接制约 以保证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11]权力监 督主体只有 具有更大的权力 至少也要与它要限制的权力 一样大 [12]并能独立行使 才能对监督客体的权力进行制 约和限制 因此 健全和完善我国权力监督体系 必须强化权力监 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这突出表现为强化纪检监察等专 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邓小平说过 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 私的监督检查 [13] 因为专门监督机构监督权的职能化和所 掌握监督手段的科学化 多样化 使得它能够对重大的违 法违纪案件进行有效地揭露和查处 对权力起到有效的制 约作用 针对当前专门监督机构独立性的缺乏和权威的弱化 应重点试图从以下方面进行变革 1 改变纪检监察部门原 有的双重领导体制 将平行领导为主 垂直领导为辅改成垂 直领导为主 平行领导为辅 使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上不再隶 属同级党委 政府部门的领导 对此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 督条例 试行 的一大突破是 党的地方和部门纪委 党 组纪检组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本地区 本系统 本单位 发生的重大问题 [14]从而使纪检部门的监督权威明显提升 2从法规和制度上确保专门监督机构监督过程的相对独立 性 赋予它们对同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情况的调查 核实权 立案权和质询权等 唯此 才能真正实现权力制衡 提高对权力腐败防治和惩处的效率 3 激活权力监督体系的整体协调机制 权力监督体系作为一个整体 整体功能的发挥对提高 监督效率 遏止各种腐败现象非常重要 因此 必须激活权 力监督体系的整体协调机制 以加强各监督主体的监督合力 1 建立共享的监督信息资源网 在现代信息社会 随 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 通过网络获得信息 显得非常重要 在权力监督体系中 通过建立共享的监督信 息资源网 各权力监督主体就可通过这样一个网络 充分利 用有关的监督信息 全面 及时 准确地了解监督客体的权 力运行 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同时 也可通 过这样一个信息网 协调各监督机构的工作 防止监督工作 中出现越位和虚位现象 2 建立权力监督体系的统领机构 为了更好地发挥监 督体系的整体合力 明确不同监督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 系 强化各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 各监督部门应由一个统一 领导机构来统一领导 管理 协调和指挥它们的工作 这样 一个统领机构如何建立 有人提出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下的 监督协调委员会之类的机构 也有人提出建立由人大领导下 的人民监督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来统一领导各监督机构的工 作 笔者认为 在拥有立法和监督双重身份的人大的直接领 导下建立一个协调机构比较可行 这样一个协调机构不受党 政部门干涉 直接对人大负责 整个权力监督体系在它的统 一领导下相对独立 自成系统 从而保证各个体系更加有序 地运行 以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 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优化整合[J]. 社会主义研 究. 1999(3). [2] 严强等. 宏观政治学[M]. 1998, 294. [3] [4] 邓小平文选[C].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1): 310. [5] 陈奇星. 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 国 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3). [6] [7] [8] [10] [1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C]. 北 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4, 4, 9, 11, 4. [9] 郭济. 政府权力运筹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 352 [11] 许耀明. 论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2000(5). [12] 康德.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147. [13] 邓小平文选[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2):332.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辛国安 JIANSHE ZHIDU制度建设 JIANSHE ZHIDU 万方数据 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作者: 李晓广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刊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英文刊名: STUDIES ON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年,卷(期): 2005(1) 被引用次数: 10次 参考文献(9条) 1.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1994 2.康德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1991 3.许耀明 论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 2000(05) 4.郭济 政府权力运筹学 2003 5.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2004 6.陈奇星 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期刊论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03) 7.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1994 8.严强 宏观政治学 1998 9.陈国权 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优化整合 1999(03) 引证文献(10条) 1.王仰文 党内民主参与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期刊论文]-前沿 2010(11) 2.陈忠宁 廉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期刊论文]-南方论刊 2010(5) 3.何峻 常任制下党代表的询问和质询权及其科学运行——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期刊论文]-唯实 2010(10) 4.王仰文 党内民主参与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期刊论文]-党政干部学刊 2010(5) 5.李慧芳 我国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缺陷分析[期刊论文]-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9(5) 6.刘旭 论法律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区别[期刊论文]-金卡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009(5) 7.林淋 论加强人民监督政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 2008(10) 8.金波 法律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期刊论文]-河北法学 2008(10) 9.张永新 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与实践[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0.王宾新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人民监督思想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sshzyyj200501011.aspx
本文档为【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422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1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1-11-06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