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第 35 卷 第 5 期 2011 年 9 月 人口研究 Vol. 35,No. 5 September 2011 3 Population Research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 张维庆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 今年是中国人口学会成立 30 周年。为了全面回顾和总结 30 年来中国人口学会走过的历程和 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国人口学会成立 30 周年暨 2011 年年会”。 中国人口学会作为人口科学领域的群众性学术团体,30 年来,已发展成为拥有 2300 多名个人 会员的组织。学...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第 35 卷 第 5 期 2011 年 9 月 人口研究 Vol. 35,No. 5 September 2011 3 Population Research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 张维庆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 今年是中国人口学会成立 30 周年。为了全面回顾和总结 30 年来中国人口学会走过的历程和 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国人口学会成立 30 周年暨 2011 年年会”。 中国人口学会作为人口科学领域的群众性学术团体,30 年来,已发展成为拥有 2300 多名个人 会员的组织。学会理事会至今已有 7 届,马寅初先生出任首届名誉会长,许涤新、刘铮、彭珮云等同 志历任会长,宋健、胡焕庸、蒋正华等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在学会中任职,珮云同志现在还是第七届名 誉会长,为人口学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300 多位专家学者和人口计生工作者欢聚一 堂,共襄中国人口学界的盛事。 借此机会,我想谈谈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问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5985853666_0。在过去 30 年里,中国人口学会与广大专 家学者、实际工作者一道,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口转变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告: 中国顺利地完成了人口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达到 13. 39 亿人(不包 括港澳台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转变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20 世纪 40 年代还是一个“高出生、 高死亡、低增长”的贫穷落后国家,本世纪初已经跨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 产类型国家的行列。现今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 73 岁,婴儿死亡率降到 13‰,生育水平接近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 6‰,在人口发展道路上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中国人口的迅速 转变创造了世界人口发展史的奇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轨迹,为缓解全球人口增长压力,消弭 “人口爆炸”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 生育率的迅速转变无疑是当代中国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社会变革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 的辉煌成就与其密不可分。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在不到 1 /4 世纪的时间内,生育率降到了更 替水平以下,不仅有效遏止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为改 革开放创造了为期 40 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赢 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人口转变顺应了全球现代人口转变的潮流,既符合人口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又走出了一 条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道路。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为世 界各国的人口调控实践提供了范例。在此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口大国,像中国这样完成了人 口转变;也不曾有一个人口大国,像中国这样实现了持续 30 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发展不 仅改变了 13 亿人民的历史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格局。中国人口转变的成功经验已经成 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和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 本文是张维庆同志在纪念中国人口学会成立 30 周年暨 2011 年年会上的主旨发言。 4 人口研究 35 卷 1 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 道路。 1953 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显示,1953 年 6 月 30 日全国总人口为 6. 02 亿, 远远超过许多人的先前估计,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全国人口仍以每年 1200 万左右的速度在增加。 “人口多,增长快,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政府 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了赞成节制生 育的态度,并积极推动节制生育。1955 年 3 月,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 育问题的报告的批示》,明确了节制生育的重要意义。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 议上明确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概念,主张通过人类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来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卫 生部多次修改和发布关于避孕、人工流产和绝育问题的办法,为全国开展节育活动提供了政策上的 支持。全国各地通过开展避孕节育的宣传、技术指导、药具生产和供应,计划生育开始初步实施。 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也开始活跃。从 1954 年开始,许多知名人士和学者 对人口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观点。1956 年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1957 年 2 月 的人口研究座谈会和 3 月《文汇报》编辑部召开的人口问题讨论会,对是否应该进行人口控制等问 题进行了探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也开辟专栏,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比如:中国人口 是否过多?人口高速增长是否是社会主义规律的体现?如何应对人口的压力?如何看待马尔萨斯 主义?等等。在这场讨论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学者和观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马寅初和他的 《新人口论》。1957 年 3 月,马寅初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再次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同年 6 月,马寅 初写成《新人口论》,后于 7 月 5 日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是 1957 年反右 斗争扩大化后,学术界风云突变,学术争论上升为政治问题,马寅初遭到严厉的批判,被扣上“中国 的马尔萨斯”的帽子,马寅初等人的观点也遭到猛烈的攻击。这场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争论就此草 草收场,人口学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禁区。 “大跃进”时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依靠人 口规模优势和群众动员所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终究无法逾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的制约。要缓解人口规模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发展生产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 要的是控制人口增长。1962 年 1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 示》,明确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 无计划的状态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中央第一个关于计划生育的专门文件,它重申了党和政府 对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和重视,统一了全国干部群众的认识。 196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三年调整时期、“三五”、“四五”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规划。具体的生育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 好,三个多了”、“晚、稀、少”等提法,虽然只是提倡和鼓励,不是硬性要求,但是国家政策延伸至家 庭生育决策,这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尝试。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边缘。迅速增加的人口给经济 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与经济的矛盾再次凸显出来。如何解决庞大的人口规模与停滞的经济 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巨大难题。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也曾被人口过多的 难题困扰过,它们通过向新大陆移民和建立殖民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但是时过境迁,中国此时面临 的环境完全不同于欧洲,由于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增长的浪潮比欧洲当时快得多,也猛得多,不可 5 期 张维庆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5 能坐等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推动人口转变的完成,也不可能像欧洲那样依靠开辟新大陆来输出人口。 所以,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必须探索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20 世纪 60 年代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功让中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最终,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 于欧洲的人口转变道路,它不是等待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生育率的自发下降,而是在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还比较低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干预人口发展的进程。 1971 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第一次明确号召在全国城乡范围内 普遍推行计划生育。1973 年,中央和地方都建立起计划生育机构。同年 12 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 导小组在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晚、稀、少”的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 推行。受此影响,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发生转变。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现代化 的“三步走”战略,成为中国政府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人均 GDP 作为约束性指标,对人口增长 提出了硬约束,为生育转变确定了政策导向。为进一步推动生育率的下降,1980 年 9 月 25 日,中共 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把计划生育工作推 向新的高潮,生育政策也由“晚、稀、少”调整为“独生子女”政策。但是,在经济社会变化的新形势 下,“独生子女”政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妇女总和生育率在 1980 年后出 现了反弹和波动。1984 年,政府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将大多数省(区、市)农村的“一孩政策”调整为 “一孩半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1985 年至 1987 年连续 3 年出现生育率回升,形成了又一次出生 高峰。为积极应对出生高峰,党中央、国务院带头,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 强调计划生育工作要由各级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从中央到 地方,各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迅速建立健全起来,一些与人口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不同的角度 参与到人口控制工作中,严密的行政组织与技术服务机构为有效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了坚强 保障。 1991 年,中央决定每年“两会”期间召开一次各省(区、市)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计划生育工作 座谈会,体现了中央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遍了大江南北,“发展是硬道理”的号召掀起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热 潮。1994 年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向中国传递了计划生育工作转型的信息。1995 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转变,要求计划生育工作既要抓紧, 又要抓好。所有这一切,构成了 90 年代初重启生育率下降进程的重要因素。国家计生委总结各地 计划生育“三为主”、“三结合”和“两个转变”的经验,由降低生育水平,到稳定低生育水平,再到统 筹解决人口问题,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这实质上也是政府主导的人口和计划 生育领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确保了生育转变的最终完成。 2 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显著特点 第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与先行完成人口转变的国家在同样经济 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动态指标相比,还是根据经济和生育水平指标的比较,中国的人口转变超前于经 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都十分突出。正是由于这一超前,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 条件。 第二,死亡率和生育率下降速度快,转变周期短。死亡率水平下降一半仅用了 8 年时间,从 20‰降到 6‰ ~7‰不过用了 20 年左右的时间。生育率的转变历时只有 20 多年。与不同类型人口 转变的国家相比,在中国的人口转变中,不仅死亡率和出生率的降速更快,而且两者之间的时滞(或 6 人口研究 35 卷 间隔)更短。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口转变属于一种自发的过程,转变过程平缓而漫长,通常耗时百 年以上。而中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剧烈,时间短暂,耗时仅数十年,这是中国人口转变最重要的特征 之一。 第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计划生育外力推动和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驱动的共同作用下速成的。 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政府严格的生育政策、高效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安排和有力的行政组织是生育率快速 下降的决定性因素,但生育率转变的原动力依然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 90 年代初的第二轮 生育率下降,经济社会发展因素逐渐发挥主导性作用。 第四,中国人口转变是一个不均衡的演变过程,城乡、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差异。地区间 出生率与死亡率参差不齐,表明各地处在不同的人口转变阶段,这就意味着,各地所要解决的人口 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差异很大。这种不平衡性,决定了对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只能从实 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3 中国人口转变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也丰富了人类在自身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实 践和经验。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为人口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发展 中国家要实现人口的快速转变(特别是生育率的转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很多发展中国家在 这条道路上或者迟迟难以起步,或者步履艰难,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 经验证明: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人口转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经济条件的约束,实现人口 的超前发展。而人口的超前发展又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转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行;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政治制 度,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无论是死亡率转变,还是生育 率转变,都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新中国的成立把人民带入了安居乐业与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并由此拉开了人口转变的序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 快速转型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为生育率的迅速转变和低死亡率的稳定提供了必要的 社会基础。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内在动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文化 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人口转变的内在动力,人口转变进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外在因 素可以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最终仍然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 口转变的列车即使启动了,也会在某一个阶段停滞下来。 第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成为生育率转变的启动器和加速器。在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 情况下,政府通过实施控制人口增长的发展战略和人口调控计划,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可以有效推动生育率的转变和加速。 第五,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超前性生育率转变的必要前提。在人口 和计划生育政策上充分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很好地结 合起来,是获得全社会对相关政策认同和广泛参与的必要前提。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 众在计划生育中的根本利益,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优质服务措施以及工作思 5 期 张维庆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7 路、方式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广大计划生育群众谋福利,从而扩大和强化了计划生育政 策的群众基础。 第六,医学和生殖健康科学的发展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中国人口死亡率的转 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享了人类医学进步的成果。目前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 73 岁, 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长寿国家。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则是获得了避孕与生殖健康科学发展的技术 支持。 4 中国人口转变的启示 第一,必须尊重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口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并且与经济、社会、资 源、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推动人口转变的顺利实现,既要深入了解人口变化与发展的规律,正确 处理好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之间的关系,又要积极协调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 关系。任何一项人口政策或人口发展规划都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并科学地利用这些规律来发现发 展的机遇,扩大人类的选择范围。 第二,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 或地区,在人口发展实践中既要尊重人口变化的客观规律,也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从本国的发展 需要出发,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借鉴世界各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 展道路。 第三,必须均衡人口发展的利益结构。人口转变不仅是人口变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利益结构变 化的过程。这些利益关系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人口政策必需权衡这些利益 关系,只有在均衡的利益结构下,人口转变才能顺利推进,人口发展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第四,必须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之路。人口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人口发展的内在规 律和人口变量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人口变化影响的传递机制,一个人口因素的变化往往带来多种 人口后果,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递次出现。此外,人口变化的后果及其影响的消除也是一个逐 步、长期的过程。均衡发展对于人口而言,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中国的人口转变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的人口发展兼具发展中 国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特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面临的人口变化更加多样,人口形势更加复 杂,人口快速转变及非均衡转变带来的后续问题将陆续出现。历史向人口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 际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人口学会、各地人口学会及相关学术 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 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 28 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广大专家学者和实 际工作者,认清并顺应人口形势的变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本文档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04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17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