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学纲要》(2010修订版)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2010修订版)名词解释

举报
开通vip

《语言学纲要》(2010修订版)名词解释语言学基本概念2011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由于汉语书面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理论语言学 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4.思想 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5.思维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

《语言学纲要》(2010修订版)名词解释
语言学基本概念2011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由于汉语书面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理论语言学 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4.思想 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5.思维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9.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0.聚合关系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1.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12.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13.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P47) 14.主动发音器官 声带、软腭、舌根、舌面、舌冠、唇是能够主动地、彼此独立地运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15.被动发音器官 上齿下齿、齿龈、硬腭是不能主动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16.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部位。 17.浊辅音 发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 18.清辅音 发音时声门大开、声带不颤动的辅音叫清辅音。 19.鼻音 发辅音时,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 20.口音 发辅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21.对立关系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22.互补关系 两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23.音位变体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几个音素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4.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的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25.自由变体 (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位变体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26.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P67) 27.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28.调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29.重位(势位) 语言学中把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30.时位 有的语言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 31.区别特征 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32.音节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3.音峰/音谷 我们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就有一次紧张,先增强后减弱。肌肉紧张的最高点对应着音节的中心,叫做“音峰”;肌肉紧张逐渐减弱的最低点对应着音节的分界处,叫做“音谷”。 34.复元音/复辅音 在一个音节内部,不同的元音音位可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元音;不同的辅音音位也可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辅音。 35.成音节辅音 语言中有少数只由辅音构成的音节,这时候的音峰就只能落在这个辅音上。这样的辅音,叫做成音节辅音。 36.必有成分/可有成分 音节的各个组合位置有的是必须有成员出现,有的则不是必须有成员出现,前者称为“必有成分”,后者称为“可有成分”。 37.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38.同化 (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39.异化 (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和临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40.弱化 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表现是:复元音单化,单元音央化。从辅音来说,弱化通常表现为发音阻碍的减少,常见的有:清音→浊音,塞擦音→塞音(或擦音),塞音/擦音→边音/近音。) 41.脱落/合音 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叫“合音”。 42.超音质要素 语音有音质、音高、音强、音长四要素,后三者统称为超音质要素。 43.停延 “停延”指“停顿”和“延宕”两种情况,前者是在段后停止发音动作,后者是把段中最后一个音节的韵母延长,两者都可标志出比音步更大的韵律单元。 44.语调段 语调段由一个或多个停延段组成,其特点是语调段的末尾部分要有承担语气的语调曲线。 第四章 语法 45.语法的组合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46.聚合规则 语法的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则。(P100) 47.语法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48.语法单位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49.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有语言都是如此。 50.词 一般认为,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51.词组 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52.句子 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53.构词法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54.词法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 55.句法 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 56.词根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57.词缀 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58.前缀、中缀、后缀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黏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黏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59.构词语素/变词语素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叫做变词语素。 60.词干 构词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干。一个词除去屈折词缀,就是它的词干。 61.单纯词 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 6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63.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复合词。 64.复合词构词法 构成复合词的规则称为复合词构词法。 65.派生词 由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派生词。 66.派生词构词法 构成派生词的规则叫做派生词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67.直接组成成分 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一层一层组合起来的。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68.类的配列 类的选择及其次序。 69.类配列的层次性 结构关系可以体现为类的配列,句子的结构和层次也可以用类配列的方式表示出来,这可称作类配列的层次性。 70.递归性 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同样的结构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71.词类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72.兼类 各种语言里面都有跨类的词,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这一类,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这可称为兼类。 73.词形变化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74.语法范畴 (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语法范畴”。 75.性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有阳性、阴性和中性。 76.数 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和性范畴一样,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词中体现出来。 77.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有主格、宾格、与格、属格、所有格等。 78.体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79.时 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将来。 80.人称 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81.态 态,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变化。 82.变换 变换是意义上有联系的语法格式之间有规则的格式对应,它能超越一个语法格式的范围,揭示有关格式之间的关系。 83.句法同义 几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 84.句法多义 同一个句式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或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多义。 85.屈折语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屈折语。 86.孤立语 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做孤立语。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87.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88.语法意义 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89.概念意义 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90.概念结构 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 91.单义词 一个词的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 92.多义词 一个词的意义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 93.本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94.派生意义 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 95.隐喻 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96.转喻 转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97.同义词 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 98.反义词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99.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而下位义比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100.语义场 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叫做语义场(semantic field)。 101.语义结构 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关系”),就是句子的语义结构。 102.语义规则 语义结构中谓词和体词的搭配规则就是句子的语义规则。 103.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104.受事 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105.与事 施事所发动作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见的是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106.主事(客事) 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107.致事 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108.工具 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 109.方所 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110.时间 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 111.蕴涵 通俗地说,句子真值的蕴含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112.预设 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113.物理语境 物理语境之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114.话语语境 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 115.信息的基点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信息,可称作“信息的基点”。 116.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说明 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 117.焦点 受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是句子的焦点。 118.言内行为 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 119.言外行为 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 120.言后行为 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 121.直接言语行为 由基本句型或施为句明确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可以称为直接言语行为。 122.间接言语行为 现实中的话语,常常具有超越直接言语行为的其他的言语行为功能,这称为间接言语行为。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123.文字 “文字”一词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124.语素-音节文字 汉文的一个方块字在语法层面上大多对应语素,在音系层面上大多对应音节,所以可称做“语素-音节文字”。 125.语法词-音系词文字(表词文字) 英文的文字词(前后有空格的字母串)大多在语法层面对应语法词(最小的自由造句单位),在音系曾面上对应音系词(符合词重音模式的一段语音),可以叫“语法词-音系词文字”,简称“表词文字”。 126.字符 所有文字的最小单元统称为“字符”。 127.表音文字 又叫“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128.音位文字 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 129.辅音文字 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 130.音节文字 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 131.意音文字 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 132.自源文字 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叫“自源文字”。 133.他源文字 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叫做“他源文字”。 134.口语 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语言形式。 135.书面语 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136.社会方言 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方言。(p196)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p198) 137.地域方言 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地域分支,如果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就叫做“地域方言”,也简称作“方言”。(p197)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地域方言一般简称为“方言”。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p200) 138.亲属语言 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叫做“亲属语言”。(p197)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p203) 139.谱系分类 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140.借词 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141.意译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我们不把它们看作借词。 142.仿译词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语素和组合方式)也转植过来。 143.音译兼意译 音译兼意译是指借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与外语原词相近,但完全用本族语的材料和规则,并且不要求内部形式相同。 144.语言联盟 “语言联盟”(德语:Sprachbund)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它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145.系统感染 “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 146.深度接触 深度接触指在同一片区域内不同民族交错居住,属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或经济文化圈。 147.不平衡接触 不平衡接触是指所接触的诸民族中有一个民族在人口和文化上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这一优势民族一直保持有聚居的人口而其他民族的聚居人口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148.自愿替换 在汉语替换其他语言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这种情况叫自愿替换。 149.被迫替换 在汉语替换其他语言过程中,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替换。这种情况叫被迫替换。 150.底层 被替代的语言在胜利者语言中留下的痕迹,被称作“底层”。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 151.历史比较法 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152.类推作用 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 153.结构的重新分析 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154.语法化 “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它们都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但是语法化还明确提出了语法化(虚化)是个有等级的序列,是由语法化程度较低的那一端向语法化较高的一端的逐级演化的过程。 155.词语的替换 词语的替换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156.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157.词义的扩大 一个词的词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就是词义的扩大。 158.词义的缩小 一个词的词义,如果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 159.词义的转移 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 160.隐喻 隐喻是指两现象之间有“相似”关系。 161.转喻 转喻,也叫“换喻”,它是指两现象之间有“相关”关系。 162.词义吞并 “词义吞并”是词义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一些复合词或固定词组,其中一个成分的意义吞并了其他成分的意义而成为整个语言单位的意义。
本文档为【《语言学纲要》(2010修订版)名词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564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1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2-03
浏览量: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