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吟诵相关文献索引(2009.7)

吟诵相关文献索引(2009.7)

举报
开通vip

吟诵相关文献索引(2009.7)吟诵相关文献索引(初编) ◇王霄蛟 整理编辑 凡 例 一、本索引所收文献的起讫日期为1894年至2009年。 二、索引以出版、刊行先后为序,先列单行专著及博、硕士论文,次列单篇论文。 三、索引共分为五大部分:前三部分为大陆所见资料;第四部分为台湾吟诵的相关文献,主要参考了台北古亭国中杨维仁先生的文章《古典诗词吟唱教材与资源简介》,在此向先生表示感谢;第五部分为日本吟诵的相关资料。 四、因为时间仓促,此文献目录尚有不完善之处,故名之曰“初编”,恳请通人硕学多予补正,使之日臻完善。 一、原始资料与研究专著 (一)音...

吟诵相关文献索引(2009.7)
吟诵相关文献索引(初编) ◇王霄蛟 整理编辑 凡 例 一、本索引所收文献的起讫日期为1894年至2009年。 二、索引以出版、刊行先后为序,先列单行专著及博、硕士论文,次列单篇论文。 三、索引共分为五大部分:前三部分为大陆所见资料;第四部分为台湾吟诵的相关文献,主要参考了台北古亭国中杨维仁先生的文章《古典诗词吟唱教材与资源简介》,在此向先生表示感谢;第五部分为日本吟诵的相关资料。 四、因为时间仓促,此文献目录尚有不完善之处,故名之曰“初编”,恳请通人硕学多予补正,使之日臻完善。 一、原始资料与研究专著 (一)音像资料 1、唐文治《读文唱片》,上海:华东电气公司,1934年 据《茹经先生自订年谱》,唐文治先生于甲戌年(1934年)七十岁高龄时,分别在五月底和十月中旬两次赴华东电气公司录制读文唱片,第一次“读文四篇”,第二次“讲演‘孝’‘弟’‘廉’‘耻’及读《诗经》《左传》法”。 2、唐蔚芝先生读文传播会,《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10张LP唱片),上海:大中华唱片厂,1948年(附《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书》) 下面是唱片目录,前方数字为大中华唱片公司的唱片编号: 1362 第一片上 唐文治述:唐蔚芝先生读文法讲辞 1363 第一片下 唐庆诒述:唐谋伯先生英文介绍辞 1389 第二片上 唐文治读:欧阳修《秋声赋》 1406 第二片下 唐文治读:欧阳修《丰乐亭记》 1407 第三片上 唐文治读:李华《吊古战场文》(上) 1408 第三片下 唐文治读:李华《吊古战场文》(下) 1396 第四片上 唐文治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397 第四片下 唐文治读:范仲淹《岳阳楼记》 1392 第五片上 唐文治读:《史记‧屈原列传》(上) 1393 第五片下 唐文治读:《史记‧屈原列传》(下) 1394 第六片上 唐文治读:诸葛亮《前出师表》 1395 第六片下 唐文治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1390 第七片上 唐文治读:《诗经·鸨羽》《诗经·卷阿》 1391 第七片下 唐文治读:欧阳修《泷冈阡表》 1384 第八片上 唐文治读:《诗经‧常棣》《诗经‧谷风》《诗经‧伐木》 1385 第八片下 唐文治读:岳飞《满江红》 1388 第九片上 唐文治读:《楚辞‧九歌‧云中君》《楚辞‧九歌‧湘夫人》、苏东坡《水调歌头》 1387 第九片下 唐文治读:《左传‧吕相绝秦》 1386 第十片上 唐文治读:唐若钦《迎春诗》《送春诗》 1364 第十片下 唐文治、唐庆诒合唱:昆曲《长生殿‧小宴》(第一段) 3、唐蔚芝先生读文传播会,《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通用集》(5张LP唱片),上海:大中华唱片厂,1948年(附《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通用集说明书》) 下面是唱片目录,前方数字为大中华唱片公司的唱片编号: 1448 第一片上 唐庆诒述:英文介绍辞 1449 第一片下 薛桂轮述:英文总说明 1392 第二片上 唐文治读:《史记‧屈原列传》(上) 1393 第二片下 唐文治读:《史记‧屈原列传》(下) 1395 第三片上 唐文治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1396 第三片下 唐文治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390 第四片上 唐文治读:《诗经‧鸨羽》《诗经‧卷阿》 1450 第四片下 唐文治读:苏东坡《水调歌头》(冠以唐庆诒英文翻译) 1451 第五片上 唐文治读:岳飞《满江红》(冠以唐庆诒英文翻译,并由薛桂轮宣读) 1364 第五片下 唐文治、唐庆诒合唱:昆曲《长生殿‧小宴》(第一段) 4、赵元任古诗词文吟诵录音,1971年,刘君若录音 1971年4月时,赵元任先生在美国“中国演唱文艺研讨会”会上,介绍我国古诗文吟诵,并作了示范。该“研讨会”会员,明尼苏达大学刘君若教授为之录音。现该录音带保存在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又见秦德祥编:《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商务印书馆,2009年,待出。 5、《华夏诗声吟诵会》(录像带),1988 收入周谷城、赵朴初、臧克家、文怀沙、钱昌照、周一萍、霍松林、苏仲翔、周笃文、侯孝琼等人的吟诵。 6、王恩保《古诗文吟诵集粹》(2盒磁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收入古诗词名篇近50首,配录音磁带,方便读者了解吟诵古诗文如何以声音形象来表达诗文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与情感。 7、姜嘉锵、于淑珍《古诗吟唱》(2盒磁带),浙江少儿出版社,1998 8、《中国诗词名家吟诵集锦》(录像带),北京语文音像出版社 收入何瑞澄、王永义等人吟诵。 9、《宋词三百首》(典藏版)(1张光盘),“芝麻开门”系列软件,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 收入黄加灏、刘操南两位先生的吴语吟诵。 10、新媒体文化遗产出版公司,《墨心花影诵唐诗》(1张光盘),温哥华:新媒体文化遗产出版公司,1999 收入叶嘉莹、张雍、黎沃文、周宝莲、施淑仪、谢作麟等人的唐诗吟诵,共20首。 11、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3张光盘),江苏音像出版社,2001 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少松教授用传统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吟诵古诗文,由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朱贵钰根据吟诵调子和作品意境创作伴奏曲,乐队用多种民族乐器演奏。所吟作品分诗、词、文三类,共63首。 12、秦德祥编著《吟诵音乐》(1张光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收入常州丁彦士、史曼倩、史肇美、陆汝挺、钱璱之、羊淇、羊汉等人的吟诵,分诗、词、文、赵元任《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共四部分。 13、陈炳铮《陈炳铮吟诵曲选·福州方言吟诵调》(5张光盘),福州:出版社不详,2006 本书由陈炳铮先生自行印制,包括自作录音(5张光盘)与复印曲谱。陈先生钻研吟诵艺术50余年,已经谱写1000余首吟诵曲,本书精选92首,由他本人与姜家锵、李元华、于淑珍等专业演员吟唱,供吟诵爱好者欣赏。 14、徐健顺《吟诗调资料壹集》,数据盘,2008 搜集20小时吟诗调录音及其他资料。 (二)研究论著及其他 1、黄仲苏著《朗诵法》,开明书店,1936 2、黄慰平编《古诗词吟唱曲》,百家出版社,1989 3、王恩保等编辑《古诗文吟诵集粹》,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4、茆家培主编《中国古诗词吟诵曲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5、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劳在鸣作曲《古典诗词吟唱曲谱》,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劳在鸣谱曲,刘仁安等撰文《古典诗词吟唱曲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徐培均主编《唐诗吟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8、盘石作曲《李白诗词吟诵曲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9、秦德祥编著《吟诵音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0、陈炳铮著《中国古典诗歌译写集及吟诵论文》,作家出版社,2003 11、梦梨作曲《古韵新唱:古典诗词文吟唱集》,学林出版社,2003 1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 1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 1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5 15、《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5 16、《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 17、《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8 18、《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8 二、专著中的章节论述 (一)诗词格律、诗词鉴赏类 1、涂宗涛著《诗词曲格律纲要》,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第二节 小令、联套、吟诵谱 第132-136页 2、沙地著《萨氏诗词格律ABCD》,知识出版社,1990 丁、“双平相连主调”和当代中国与日本的唐诗吟诵 第112-116页 3、朱承平编著《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七章 第一节、古典诗歌的吟诵 第225-228页 4、周啸天著《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第六章 吟诵 第199-218页 5、荀运昌著《诗词及楹联写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七节 近体诗的吟诵 第79-86页 6、谢桃坊著《诗词格律教程》,巴蜀书社,2006 关于古典诗词的吟诵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第203-212页 7、王世朝主编《中国诗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二、谙熟——从吟诵说起 第282-286页 8、柳村著《古典诗词曲格律研究》,百家出版社,2007 三、旧体诗词曲吟诵语调 第86-93页 (二)音乐类 1、孙玄龄、刘东升编《中国古代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吟诵调 第161-166页 2、黄允箴、王璨、郭树荟编著《中国传统音乐导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二)吟诵调 第18-19页 3、张晓农著《中国古代声乐艺术》,中华书局,2003 第七章 吟诵调演唱艺术 第123-145页 4、杜亚雄、王同主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第二章 汉族声乐;第八节 汉族文人歌曲;三、吟诵音乐 第36-37页 (三)其他相关论著 1、唐文治著《国文大义》,无锡国学专修馆,1920 2、唐文治评选、邹登泰评注《读文法》,天一书局,1924 3、刘复著《四声实验录》,群益书社,1924 4、唐文治编《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无锡国学专修馆,1925 5、唐钺著《国故新探》,商务印书馆,1927 6、赵元任作曲《新诗歌集》,商务印书馆,1928 7、夏丏尊、叶圣陶合著《文心》,开明书店,1934 8、朱谦之著《中国音乐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 9、萧友梅编《朗诵法》(1938年9月,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所编教材,待访) 10、赵元任著《现代吴语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56 11、洪深著《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12、任半塘著《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杨荫浏著《语言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4、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5、朱自清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16、杨荫浏著《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17、郭绍虞著《照隅室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郭绍虞著《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9、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0、黄翔鹏著《传统是一条河流》(音乐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1、杜伟东著《朗诵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2、赵元任著《赵元任音乐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1994 23、唐文治著,刘露茜、王桐荪编注《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24、洛地著《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5、赵元任著《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赵元任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26、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7、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28、冯胜利著《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9、管林著《中国民族声乐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30、张颂著《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1、冯胜利著《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2、黄翔鹏著《乐问》,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0 33、吴洁敏、朱宏达著《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 34、张颂著《朗读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5、栾桂娟著《绿叶与根的对话——栾桂娟音乐学研究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36、唐文治著,王桐荪、胡邦彦、冯俊森等选注《唐文治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7、赵元任著《赵元任全集》(第11卷),商务印书馆,2005 38、王力著《汉语诗律学》(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9、冯胜利著《汉语韵律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沈立岩著《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人民出版社,2005 41、庄捃华著《音乐文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2、陆正兰著《歌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3、沈亚丹著《寂静之音:汉语诗歌的音乐形式及其历史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4、杨晓霭著《宋代声诗研究》,中华书局,2008 三、论文 (一)吟诵研究 A、博硕论文 1、胡立华《论吟诵的音乐价值——从音乐的角度进行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尹小珂《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有关部分现存吟诵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7年 B、期刊、报纸论文及论著中的相关论述 1、唐文治《读文法笺注序》,载唐文治《茹经堂文集》卷四,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349-353页 2、陈延杰《朗诵法之研究》,《东方杂志》,1924年第24号 3、采真《文学底诵读与赏鉴》,载采真译《怎样认识西方文学及其他》,朴社,1927年 4、黄仲苏《朗诵法》,《华年》,1932年第26期 5、俞平伯《诗的歌与诵》,《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4年第3期 6、钱基博《黄仲苏先生朗诵法序》,《光华大学半月刊》,1935年第3期 7、唐文治《论读文法》,《国专月刊》,1937年第5期 8、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载叶绍钧、朱自清著《精读指导举隅》(商务印书馆,1942),后收入《叶圣陶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朱自清《论朗读》,载叶绍钧、朱自清著《国文教学》,开明书店,1945年 10、陈士林、周定一记《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纪录》,原载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国文月刊》社编辑《国文月刊》,1947年第53期,第1-7页;后收入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76-885页 11、朱光潜《在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上的发言》,载《朱光潜全集》(第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12、杨荫浏《谈谈未被注意的民间音调》,《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又收入《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13、黄兰波《略谈旧诗的诵读》,《语文学习》,1956年第4期 14、赵元任《中国语言里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2期,又载赵元任著《赵元任音乐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1994年【此为译文,原文见:Chao, Yuen Ren:Tone,Intonation,Singsong,Chanting,Recitative,Tonal Composition,And Atonal Composition In Chinese,原载The Roman Jakobson:Essays on the Occasion of His Sixtieth Birthday,11 October 1956, M. Halle, H. G. Lunt, H. Mclean, and C. H. Van Schooneveld (Eds),(The Hague: Monton, 1956):52-59.】 15、周采若《对于古诗读法的一点意见》,《文艺学习》,1957年第2期 16、郭绍虞《关于诗的朗诵》,载《语文教学》,1957年第4期 17、赵元任《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载《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4种,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又载《中国音乐》,1986年第1期 18、朱光潜《谈诗歌朗诵》,《诗刊》,1962年第6期,又载《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19、任半塘《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载[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 20、张喆生、潘荣淑《谈“吟咏”》,《江苏教育》,1963年第16期 21、怀清著、范秀珠译《越南的诗体及其吟诵法》,《诗刊》,1964年4月刊 22、公木《歌诗与诵诗——兼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23、华钟彦《发扬古典诗歌传统 拯救古典诗歌危机》,《中州学刊》,1981年第2期 24、陈炳铮《谈古典诗歌的吟诵》,《中国音乐》,1981年第3期 25、徐应佩、周溶泉《讽诵吟咏 觅取诗趣——漫谈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之四)》,《名作欣赏》,1981年第5期 26、傅庚生《谈文章的诵读问题》,载傅庚生著《文学赏鉴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7、薛良《吟唱和咏唱》,《中国音乐》,1982年第2期;又载薛良《歌唱的方法》,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 28、陈炳铮《介绍古诗词吟诵曲〈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沈阳:《音乐生活》,1983年第12期 29、屠岸《吟诵的回忆》,载《万叶散文丛书》第二辑《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30、陈炳铮《谈吟诵》,《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4期 31、张文波《谈谈唱读和吟诵》,《语文教研》,1984年第8-9期 32、华钟彦、李珍华《唐诗吟咏的研究》,《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 33、陈炳铮《漫谈吟诵》,沈阳:《音乐生活》,1986年第5期 34、卞之琳《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载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下编》,花城出版社,1986年 35、何瑞澄《关于古典诗词的吟唱》,《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36、宙浩《古典格律诗的吟诵》,《江南诗词》,1988年第2期 37、陈炳铮《谈福州传统吟诵调》,载福建中华诗词学会编《福建诗词》(第一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38、东明《从日本人的汉(唐)诗吟唱论唐诗与音乐的关系》,《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39、左健《古诗鉴赏吟诵论》,《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40、汪平《苏州吟咏诗文的乐调》,《方言》,1992年第1期 41、赵琴《访赵元任兼谈词曲的配合》,《中国音乐》,1992年第1期 42、盘石《吟诗与歌曲创作》,《音乐研究》,1993年第2期 43、钱茸《吟唱调在民歌分类中的归属》,《音乐研究》,1993年第4期 44、叶嘉莹《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台北:《中外文学》21卷11期,1993年4月;又载四川大学历史系编《冰茧彩丝集》,成都出版社,1994 45、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唱》,《音乐研究》,1994年第3期 46、陈少松《“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吟诵》,《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47、王恩保《吟诵与音韵》,《语言研究》1994年增刊 48、范子烨《晋人吟诗与“洛生咏”》,《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 49、王永义《怎样吟诗?》,载王永义编著《格律诗写作技巧》,青岛出版社,1995年,第62-63页 50、赵双之《“知言”须“知音”——汉语语言与音乐的关系管窥》,《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51、羊淇《提倡中华传统诗歌的吟诵》,《常州工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52、王轻鸿《吟诵:民族化的诗文审美方式》,《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53、胡佑章《美在诵读吟咏中——论读书应读兼及读之魅力探寻》,《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54、黄炳辉《泉州方音与唐诗吟咏》,《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55、王轻鸿《吟诵:民族化的艺术审美方式》,《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56、陈少松《“声与诗”之我见》,《学术月刊》,1997年第12期 57、张白山《关于七言绝句——病榻琐谈》,《文学遗产》,1998年第1期 58、王恩保《吟诵文化漫议》,《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2期 59、陈炳铮《读诵吟唱》,《中国音乐》,1998年第3期 60、秦德祥《赵元任与吟诵音乐》,《中国音乐》,1998年第3期 61、钱璱之《话说“吟诵”》,《常州工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62、顾耿中《音乐与诗词》,《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63、夏利娜《咏诵艺术的探宝者》,《今日中国》(中文版),1998年第4期 64、王宁《吟与唱》,《文史知识》,1998年第10期 65、江江《中国的吟诗调与西洋和声:赵元任〈小诗〉词曲及和声配置》,《音乐艺术》,1999年第1期 66、张亚伶《谈谈吟诵对声乐学习的益处》,《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67、华锋《论古典诗词的吟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68、陈少松《让传统走向现代——弘扬古典美文吟诵艺术断想》,《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1期 69、秦德祥《吟诵音乐与天宁寺唱诵》,《龙城春秋》,2000年第1期 70、彭会资《方言与民间审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71、华锋《也谈七言绝句的吟诵——与白山老商榷》,《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 72、谢桃坊《关于古典诗词的吟诵》,《文史杂志》,2000年第5期 73、徐中玉《学习吟诵》,《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9日,第7版 74、王小盾《中国音乐学史上的“乐”“音”“声”三分》,载《中国学术》,2001年第3期(商务印书馆,2001) 75、李西安《汉语诗律与汉族旋律》,《音乐研究》,2001年第3期 76、秦德祥《常州吟诵音乐的采录与初步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77、秦德祥《赵元任的〈小诗〉与中国吟诗调——与江江先生商榷》,《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8、周华胜《吟咏诗词有益健康》,《健身科学》,2002年第1期 79、秦德祥《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80、秦德祥《“尾腔”——吟诵音调的标记性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81、秦德祥《作者答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82、吕君忾《诗词吟唱与南派唱腔》,《岭南文史》,2002年第1期 83、伏俊琏《汉译佛经诵读方式的来源》,《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84、陈宏《絮谈古诗文的吟诵》,《学语文》,2002年第4期 85、刘淦《抢救吟诵绝学 开创艺文新篇》,《中华诗词》,2003年第1期 86、刘伟《审美吟诵论》,《东岳论丛》,2003年第2期 87、秦德祥《传统吟诵的用谱与传承方式》,《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88、伏俊琏《谈先秦时期的“诵”》,《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89、梦梨《门外曲谈》(序),载梦梨作曲《古韵新唱:古典诗词文吟唱集》,学林出版社,2003年 90、吴宗济《试论汉语的声调和节奏——从胡乔木的提问谈起》,原载《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又载《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46-266页 91、杜亚雄《数川汇流处 探索何惧难——〈吟诵音乐〉一书读后》,《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92、刘占泉《归来兮,吟诵之教风》,《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 93、白林、竹笛《民族的气度 凝重的情感——从盘石先生的〈李白诗词吟诵曲选〉说开去》,《人民音乐》,2003年第7期 94、廖亚瑄《吟诵——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95、李欢喜《吟诵艺术初探》,《内蒙古艺术》,2004年第1期 96、王安国《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吟诵调》,《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 97、秦德祥《吟诵音乐的节奏形态及其特征——以六首〈枫桥夜泊〉的吟诵谱为例》,《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98、秦德祥《吟诵音调与平仄声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99、秦德祥《20世纪吟诵音乐的嬗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0、杜亚雄、秦德祥《“腔音”说》,《音乐研究》,2004年第3期 101、李炳海《论楚辞体的生成及其与音乐的关系》,《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102、张国靖《空谷幽兰 艺坛奇葩——介绍吟诵学家陈炳铮》,《学会》,2004年第7期 103、游庆学《古诗词吟唱例谈》,《美与时代》(下半月刊),2004年第10期 104、秦德祥《吟诵音乐五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第1期 105、张亚伶《谈谈声乐学习中的吟诵方法》,《艺术教育》,2005年第1期 106、陈少松《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一)》,《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1期 107、陈少松《近体诗的吟诵——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二)》,《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2期 108、陈少松《古体诗的吟诵——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三)》,《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3期 109、陈少松《古文的吟诵——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五)》,《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5期 110、陈少松《词的歌唱与吟诵——漫谈古诗词文吟诵(四)》,《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4期 111、陈少松《吟诵腔调——漫谈古诗词文吟诵(六)》,《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6期 112、黄澜《浅谈古典诗词的吟诵》,《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113、路庆平《以声求“气”——古诗文朗诵与“文气”解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14、韩建立《诗歌吟诵与唐代的诗歌写作训练》,《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15、[英]傅熊《〈诗经〉吟诵之歌》,《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16、杜桂萍《吟诵与案头杂剧的文本构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117、秦德祥、钟敏、柳飞、金丽藻《赵元任、程曦的诗文吟诵》,《方言》,2006年第2期 118、秦德祥、钟敏《赵元任海外遗音录(一)》,《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119、秦德祥、钟敏《赵元任海外遗音录(二)》,《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120、秦德祥、钟敏《赵元任海外遗音录(三)》,《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21、尹小珂《秦德祥先生与〈吟诵音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22、尹小珂、宋兰萍《“吟诵”及其当代意义》,《文教资料》,2006年第13期 123、施榆生《漳州方音诗词吟诵初探》,《闽台文化交流》,2006年第3期 124、金中《日本首次汉诗朗诵会追记》,《文化月刊》(诗词版),2006年第5期 125、王毓新《在讽诵和吟唱中感悟积累》,《江西教育》(教学版),2006年第22期 126、胡俊林《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祥起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7、胡俊林《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展轨迹》,《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8、胡俊林《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达因素》,《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29、刘梦芙《略谈传统诗词的吟诵》,《光明日报》,2007年1月26日 130、吴健《赵元任对汉语和音乐关系研究的贡献》,《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131、钱锡生《论唐宋词的吟诵传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32、赵敏俐《歌诗与诵诗:汉代诗歌的文体流变及功能分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33、康锦屏《论复兴传统吟诵学》,《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34、陈以鸿《唐文治:讲国学铿锵悦耳》,载《上海交大报》第1223期,2008年3月10日,第4版 135、邵卫兰《朗诵与“文气”解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36、李力、石锋《日本汉诗吟诵记谱举例》,载陈洪、张洪明主编《文学和语言的界面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7、王小盾《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138、周有光《吟诵·文化·家史》,《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39、金中《诗词朗诵与吟诵的配合——记日本第二次“汉诗朗诵会”》,《诗词月刊》,2009年第5期 140、李奚溪《歌唱音乐与诗词吟诵》,《黄河之声》,2009年第6期 (二)吟诵教学 A、博硕论文 1、徐华《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吴春华《论古典诗歌吟诵教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吴蔚《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张树强《滨州市普通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B、期刊、报纸论文 1、张韬、建国《高低‧强弱‧缓急——浅介诵读的声调和符号》,《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1年第12期 2、曹玉忠、成远方《试论继承古诗文吟诵教学传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3、郑小龙《其声琅琅 其乐滔滔——诗歌美读教学尝试》,《语文教学通讯》,1993年第4期 4、刘文彬《朗读中的审美再创造》,《云南教育》,1994年第9期 5、曹云芳《吟诵入境迁移表象激活联想——古诗文审美教学三题》,《河南教育》,1995年第1期 6、韩烈文《文言文教学重在吟咏》,《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7、王珏《诵读:传统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第16期 8、朱佳《关于昆腔谱唱古诗词曲问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吟诵涵咏”方法初探》,《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9、徐卫东《低吟浅唱 弦乐曼舞——古典诗歌综合性学习例谈》,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6期 10、王丽《吟诵,让文言教学如此美妙——运用吟诵法教学〈与朱元思书〉》,《语文建设》,2007年第2期 11、闫永平《论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吟诵和解读》,《时代人物》,2007年第11期 12、陈树宝、郑伟元《吟诵·品味·体验——也谈现代诗教学》,《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3、毛永柱《文言文中的诵读教学》,《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5期 14、杨冬青、薛华挺《吟诵诗词曲赋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5期 15、张慧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与吟诵》,《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 16、黄燕《浅析吟诵在诗歌教学中的价值》,《文教资料》,2008年第16期 17、荆仙玉《吟诵法在古文教学中的作用》,《文学教育》(下),2009年第2期 18、任正霞《小学语文古诗吟诵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19、杨定明《吟诵 知意 悟情——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9年第5期 四、台湾吟诵资料 (一)音像资料 概览 1、许世旭、张清治《中国古典诗之韩国吟诵法:载弹载咏》(录像带)[大雅清音系列讲座],台北:中正文化中心主办,1989年 2、罗镝楼《诗声》(1盒磁带),台北:广文书局,1991年 3、李炳南等曲、吴荣桂等吟唱《诗乐演唱专辑——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十周年纪念》(4盘磁带),台中:佛教莲社,1996年 4、魏子云《诗经吟诵与解说》(CD),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8年 5、洪泽南,林孝璘:《大家来吟诗》(录音带),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9年 6、王正来、蔡孟珍、赵坚《词曲选唱》(录音带),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7、貂山吟社《貂山吟》(CD),台北县貂山吟社,2001年 8、潘丽珠《雅歌清韵》(CD),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年 9、邱燮友《唐诗朗诵》(CD),台北:东大出版社,2001年翻制版(1976年初版) 10、邱燮友《诗叶新声》(CD),台北:东大出版社, 2001年翻制版(1978年初版) 11、邱燮友《唐宋词吟唱》(CD),台北:东大出版社,2001年翻制版(1979年初版) 12、卓圣翔,林素梅《清商歌咏——春江花月夜》(VCD+CD),高雄:乡音出版社,2000年 13、杨青矗《唐诗赏析台语注音读本》,台北:敦理出版社,2001年 14、杨青矗《唐宋词赏析台语注音读本》,台北:敦理出版社,2001年 15、卓圣翔,林素梅《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VCD+CD),高雄:乡音出版社,2001年 16、林勤妹《客语诗词吟唱扬芬芳》(CD),作者自制,2001年 17、林勤妹《客语诗词吟唱永芬芳》(CD),作者自制,2002年 18、台北市孔庙诗学研究会《客家诗人古诗吟唱集》(CD),台北市孔庙诗学研究会,2002年 19、台北市孔庙诗学研究会《周植夫先生古诗吟唱纪念集》(CD),台北市孔庙诗学研究会,2002年 20、黄冠人《唐诗天籁》(CD),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2年修订版 21、林凤珠《台语诗词吟唱精选》(录音带),台南:久成出版社,2002年 22、刘珠《台语古诗词吟唱》(CD),台南:久成出版社,2002年 23、罗悦玲《客家语文之美——唐诗宋词吟唱出来》(附1CD),台北:宝岛客家广播电台,2002年 24、黄冠人《唐诗正韵》(CD),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3年 25、莫月娥《大雅天籁——莫月娥古典诗吟唱专辑》(CD),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3年 26、张锦云《古典诗词吟唱教学》,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27、邓丽君《淡淡幽情》(CD),台北:歌林唱片(后转宝丽金唱片公司发行),1983年 介绍 1、潘丽珠《古韵新声》 潘丽珠老师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一向对于推广古典诗词吟唱教学不遗余力。由幼狮出版社在2003年9月出版《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一书及CD一片,内含唐宋诗16首、元散曲小令16首,由潘教授以自度曲调的方式吟诵,林子弘老师采记简谱,非常便于学习。坊间有关散曲吟唱的有声教材相当罕见,潘丽珠老师吟唱的16阕散曲小令令人倍觉珍稀。 2、黄冠人《唐诗正韵》 黄冠人老师现任传统诗学会的常务理事,并担任各社区大学及诗社的诗学讲座,对于推广河洛汉音吟诗,有极大的成就与声望。“河洛汉音”即是俗称的闽南语或台湾话,因为其中保存较多的中原正韵和河洛古音,因此更能表达古典诗的抑扬顿挫与平仄韵律。《唐诗正韵》由万卷楼图书公司于2003年5月出版,此专辑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套,每套又各包含四片CD,其中以黄老师吟诗为主,王孟铃等五位老师为辅。每首诗都详细标注音标与平仄、诗韵解说,这总计两本教本以及八片CD,实在是一组难能可贵的河洛汉音教材! 3、莫月娥《大雅天籁》 传唱百年,影响最广的台湾传统吟诗曲调“天籁调”首度出版吟唱专辑,由目前台湾诗坛最负盛名的吟唱诗人莫月娥老师吟唱。莫月娥老师现任传统诗学会副理事长,《大雅天籁——莫月娥古典诗吟唱专辑》由杨维仁制作,万卷楼图书公司2003年1月发行,内容包含“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片CD。一般吟诗教材多吟唱近体绝句律诗,《大雅天籁》则收录古体诗廿一首,包括《短歌行》(曹操)、《木兰诗》、《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赠卫八处士》(杜甫)、《寒食雨》(苏轼)等其他教材罕见的名作。另一片CD则收录近体诗52首,除包含历代诗作外,也包括台湾本地诗人(含莫老师自己)名作,可谓是此一专辑的另一特色。 4、以文吟社《客家诗人古诗吟唱集》 一般母语吟诗都以俗称的闽南语为主,客家语吟诗较为少见,台北市孔庙诗学研究会在2002年9月出版《客家诗人古诗吟唱集》CD一片,内容包含律诗绝句共廿八首,由桃园中坜以文吟社黄坤桢、吴余顺、邱锦福三位耆老以客家语吟唱。此一CD所收录的客家传统吟诗方式,也很能表达近体诗的平仄抑扬,尤其在入声的短促激昂表现相当清楚,的确是一项颇有价值的客语教材。 5、周植夫《周植夫先生古诗吟唱纪念集》 周植夫先生(1918~1995),基隆名诗家,屡在各单位社团讲授中原古音及汉诗,现今基隆、台北传统诗坛多人出自门下。先生兼长管弦,造诣殊深,因有“顾曲周郎”之雅称。台北市孔庙诗学研究会将周老师生前讲课之录音带转制为CD,于2002年教师节发行此一纪念专辑,内容包括历代名作及周老师本人诗作之吟唱和讲述,并附简谱。其中收录清朝王渔洋诗多首,曲目颇异于其他诗词教材。 6、黄冠人《唐诗天籁》 这是汉学名家黄冠人老师出版的第一张吟诗专辑,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年3月初版,2002年8月修订版。此一专辑标榜“中原正韵、河洛古音”,因此吟诗以河洛汉音(俗称台语)发音,每首诗并加注音标及说明。《唐诗天籁》的名诗吟唱以黄老师的清吟为主,也收录洪泽南、王孟铃等名师的吟唱,包括律诗绝句总共35个曲目。 7、潘丽珠《雅歌清韵》 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年1月初版《雅歌清韵——吟诗读文一起来》,随后在2002年6月出版修订版。《雅歌清韵》包括两片CD,其中一片为古典诗文吟唱,以潘教授自度曲调的方式吟诵;另一片则是现代诗文朗诵,古典与现代并呈是此一有声教材的特色。 8、林凤珠《诗词吟唱精选》 林凤珠老师,高雄名诗人,现任春晓台语诗词吟读学会会长,兼各电台及社区大学汉学讲座。台南久成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诗词吟唱精选》上、下两集,每集均含一本教材与三卷录音带。可惜录音带在教学或学习的效果上不如CD便利,据说闻林老师正在录制唐诗三百首的CD,我们且拭目以待。 9、貂山吟社《貂山吟》 台北县双溪乡旧名貂山,自日据时期便有诗会的活动,“貂山吟社”据传已有八十余年历史,迄今仍持续古典诗创作,并指导双溪乡民及学生学习作诗与吟唱。貂山吟社在2001年9月出版《貂山吟》CD一片,由貂山吟社社员吟唱古典诗词30首,因为这张CD仅是该社发行纪念性质,所以属于非卖品,并未在坊间出售。 10、范李彬《关山月》 范李彬老师现任台南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系专任讲师,专长古琴与声乐。《关山月》专辑由范老师本人亲自弹奏古琴,并以国语或客家语演唱,此片CD内含15首歌曲,其中前10首属于古典诗词,其曲调多根据古代琴谱,古典的韵味相当浓厚。《关山月》由风潮唱片再2000年6月发行,并荣获金曲奖最佳民族乐曲专辑奖,音乐水准深受肯定! 11、邱燮友《唐诗朗诵》 邱燮友教授的《唐诗朗诵》,原本是东大出版社在1976年所发行的吟诗录音带,应该是台湾最早流通于坊间的诗词有声教材,邱燮友教授当年奔走于全台各民间诗社,编采台湾各诗社著名诗人的吟调,并收录学院教授的吟诗曲调,集合成此一专辑,其中一部分吟诗附有五线谱。2001年9月,东大出版社再以当年录音带翻制为CD,重新出版此一专辑。因系近卅年前的录音带翻制,其声音品质自然无法与现代科技录音产品相提并论,然而此教材对于采集民间吟调,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12、邱燮友《唐宋词吟唱》 1979年10月,东大出版社继续出版邱燮友教授所制作的《唐宋词吟唱》录音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宋词共32阕,由当年的师大南庐吟社吟唱,吟调多译自古书古谱,并附五线谱及说明。2001年9月重新翻制为CD。 13、吴玲玲《千里共婵娟》 南管音乐家卓圣翔与林素梅制作,吴玲玲演唱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专辑,于2001年6月由高雄乡音出版社发行,内容包括VCD和CD各一片、教本一册。教本不但对于所收录的十六首诗词加以注释赏析,并且还附上每首诗词的工尺谱、五线谱以及平仄标示。对于民俗音乐者爱好而言,这是一份绝佳的南管影音教材;对于诗词文学爱好者而言,这也是另一种不同吟唱方式的体验。 14、林素梅《春江花月夜》 2000年9月乡音出版社出版的《清商歌咏——春江花月夜》专辑,由卓圣翔作曲,林素梅演唱,是一份综合南管音乐内涵和唐诗宋词意韵的影音出版品,此一专辑内含教本一册、VCD和CD各一片,这应该是坊间正式出版发售的第一片诗词吟唱VCD,可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只可惜这一片VCD制作颇为简单,画面只有风景图片的转换,如果能够在VCD画面中呈现演唱者、甚至伴奏的南管乐团,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 15、洪泽南《大家来吟诗》 《大家来吟诗》由台北市立复兴高中洪泽南老师撰稿,林孝璘老师主讲,于2000年9月由万卷楼图书公司图书公司出版。这套教材包括教本一册以及录音带四卷。这是一套很有系统介绍台湾传统吟唱的有声教材,同时也对于母语教学有很大的助益。这个教材的第一单元是“吟诗讲义”:详细介绍吟调、平仄、四声、八音、句法、文音、勾破、韵目、转调。第二单元是“吟调练习”:分为入门篇、基础篇、渐进篇循序渐进,各篇分别作吟读示范和吟调练习。第三单元则是“名篇吟唱”,邀请台湾北部老中青三辈吟唱家吟唱历代诗词名作,其中收录李伯臻、张国裕、莫月娥、黄冠人、施胜隆、陈祖舜、蔡秋金、杨郑素玉、王孟玲、洪泽南等诗人的吟唱,是学习诗词吟唱者很好的示范。 16、魏子云《诗经吟诵与解说》 魏子云教授的《诗经吟诵与解说》一书(含CD一片),1998年9月由万卷楼图书公司出版,收录《诗经》名篇《关雎》、《蒹葭》等十四首诗,采用魏教授自创的吟唱曲调,并附吟诵解说及曲调简谱。市售的诗词吟唱教材大抵以唐诗宋词为主,此一教材则完全为《诗经》之吟诵,颇具特色。 17、邓丽君《淡淡幽情》 虽然没有经过正式的统计,但是以《淡淡幽情》专辑的发行量想必超越所有的诗词吟唱相关教材。名歌星邓丽君演唱的《淡淡幽情》专辑,1983年1月由歌林唱片出版,后转由宝丽金唱片发行。专辑内含五代词和宋词共十五阕,采歌现代谱曲、歌唱的形式表现,虽然出版至今已逾二十年,但是专辑中“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等曲目,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18、各版教科书之辅助有声教材 自从教科书开放民间版本之后,各书局编辑的国文教本都制作了不少辅助教材,配合诗或词的课文,大多制作了诗词吟唱有声教材,有需要者可以向各出版社索取或购买。 (二)学术专著 1、邱燮友《唐诗朗诵》,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1年 2、赵秀琴编著《诗歌吟诵教学指引》,苗栗县:苗栗县国民教育辅导团,1983年 3、陈永宝编著《古典绝律诗的吟唱法概述》,台中县雾峰乡:编者,1983年(《中台医专校刊》第22期抽印本) 4、冼佩贞《学吟读唐诗》,台北:白马书局,1985年 5、赖桥本《元曲吟唱》,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6、苏友泉《诗歌吟诵教学之研究》,台北:台湾省政府敎育厅,1988年 7、李炳南《诗阶述唐》(《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第13册),台中市:青莲出版社,1989年 8、邱燮友《品诗吟诗》,台北:东大出版社,1989年 9、邱燮友《美读与朗诵》,台北:幼狮出版社,1991年 10、萧兴华《中国音乐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1、陈新雄《诗词吟唱与赏析》,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12、梁炯辉《闽南语浅释唐诗三百首语曲吟唱》(近体诗部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13、南庐吟社《南庐诗谱》,台湾师范大学南庐吟社自印本,1996年增订版 14、高嘉穗《台湾传统吟诗音乐研究》,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15、黄冠人《名诗吟唱》,台北:樟树出版社,1997年 16、魏子云《诗经吟诵与解说》,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8年 17、洪泽南《大家来吟诗》,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9年 18、陈万鼎《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19、潘丽珠《古韵新声——潘丽珠教授吟诵教学》,台北:幼狮出版社,2003年 20、张锦云《古典诗词吟唱教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三)研究论文 A、博硕论文 1、胡佩玟《多元文化态度与音乐偏好——以族群为面向之桃园县国小学童调查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2、郑芳郁《二十五史中声情观念探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3、彭菊英《现代诗声情艺术探究——以朗诵为主》,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4、许玉君《穆斯林社群在台湾的仪式及聚会中之吟诵经验及音声运用》,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5、邹依霖《现代诗音乐性及其与声情关系之美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6、郑美玲《现代诗团体朗诵教学研究与实作》,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7、黄心仪《由“和声”与“常州吟诵”论赵元任之中西音乐融合》,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8、吴正修《古典诗歌吟唱教学之现况探讨——以台北县几所国中为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9、游新欣《高职朗读教学研究——以台北县某私立高职一个班级学生为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B、期刊、报纸论文及论著中的相关论述 1、李殿魁《从词曲的格律探讨诗词的吟唱》,载杨荫浏、李殿魁等著《语言与音乐》,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1986年初版,1988年再版 2、颜文雄《中国语文的音乐特质及教学上的运用》,载《第二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分论文集‧教学与应用篇》(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台北:世界华文出版社,1990年 3、邱燮友《歌尽桃花扇底风——词的音乐与吟唱》,《国文天地》71期,1991年 4、叶嘉莹《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中外文学》21卷11期,1993年4月 5、潘丽珠《诗歌“吟、唱、诵、读”的观念及要领》,《国文天地》107期,1994年4月 6、施炳华《用闽南语吟诵古诗》,《成功大学中文学报》3期,1995年5月 7、秦德祥《亟待抢救的民族文化遗产——诗词吟诵音乐》,《中国文化月刊》217期,1998年4月 8、王更生《陈少松和他的〈古诗词文吟诵研究〉——总往代绝学,开吟诵新运》,《国文天地》172期,1999年9月 9、赖桥本《曲的吟唱技巧》,《诗词曲教学辅导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出版,2000年6月 10、尤信雄《中国古典诗的音乐功能及其吟唱方式》,《诗词曲教学辅导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出版,2000年6月 11、简明勇《诗歌吟唱教学》,《国文天地》193期,2001年6月 12、潘丽珠《古典诗歌声情艺术及其美学义涵》,《国文学报》30期,2001年6月 13、潘丽珠《论“诗庄词媚曲俗”的审美旨趣及文化义涵》,《中国学术年刊》23期,2002年6月 14、潘丽珠《古典诗歌声情的建构教学》,《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76期,2002年12月 15、陈贵麟《如何用现代汉语吟诵古典诗》,《中国技术学院学报》25期,2003年7月 16、莫月娥《古典诗吟唱经验谈》,《乾坤诗刊》27期,2003年7月;又载《大雅天籁——莫月娥古典诗吟唱专辑》,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3年1月 17、陈贵麟《如何用现代汉语吟诵古典诗》,《中国技术学院学报》25期,2003年7月 18、蔡玲婉《国小唐诗教学探析》,《花莲师院学报》(教育类)18期,2004年4月 19、张丽美《漫谈诗词吟唱》,《乾坤诗刊》31期,2004年7月 20、王建华《如何指导学生对诗歌吟诵与习作》,《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第16卷第1期,2005年6月 21、潘丽珠、杨君仪《从阅读者的立场谈诗歌吟诵的客体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第16卷第3期,2005年10月 22、张清泉《诗歌吟唱教学的理论与实务》,《国文学志》11期,2005年12月 23、潘丽珠、苏照雅、连育仁《诗声琅琅——影音交互式网络独立学习平台设计》,《国文学报》40期,2006年12月 24、陈茂仁《闽南语吟诗发音初探》,《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学报》(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第 37卷第1期,2006年5月 25、陈茂仁《闽南语吟诗论析——谈谐韵改音》,《中国语文》,第99卷第1期,2006年7月 26、陈茂仁《吟诗概念
本文档为【吟诵相关文献索引(2009.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951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4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2-27
浏览量: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