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举报
开通vip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收稿日期 : 2009 2 07 2 24   作者简介 : 蔡之国 , (1974 - ) ,男 ,扬州大学博士研究生 ; 华南 , (19742) ,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3 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009 年 9 月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蔡之国 ,华 南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2) ...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收稿日期 : 2009 2 07 2 24   作者简介 : 蔡之国 , (1974 - ) ,男 ,扬州大学博士研究生 ; 华南 , (19742) ,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3 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009 年 9 月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蔡之国 ,华 南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2) 摘  要 : 晚清谴责小说是在近代大众传媒的语境下产生的、有别于传统小说的“新小说”。大众传媒的出 现 ,并不仅仅是传播技术的革新 ,而是作为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已兼具“目的”和“手段”双重甚至 多重意义 ,并代表着一种权力和意义对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话语以及叙说方式等进行着无 所不在的渗透。这使晚清谴责小说的文本本身与传统文学的面貌不同 ,需要在大众传媒的视阈下才能给予科学 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关键词 : 谴责小说 ;近代大众传媒 ;传播主体 ;传播话语 ;叙说方式 中图分类号 : I207. 6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2105X(2009) 0320116207   晚清谴责小说的概念 ,来自鲁迅先生。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光绪庚子 (1900 年) 后 ,谴 责小说之出特盛。⋯⋯戊戌变政既不成 ,越二年即 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 ,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 , 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 ,则揭发伏藏 ,显其弊 恶 ,而于时政严加纠弹 ,或更扩充 ,并及风俗 ,虽命 意在于匡世 ,似与讽刺小说同伦 ,而辞气浮露 ,笔无 藏锋 ,甚且过甚其辞 ,以合时人嗜好 ,则其度量技术 之相去亦远矣 ,故别谓之谴责小说。”[1 ]282鲁迅先生 定义的晚清谴责小说 ,是与《儒林外史》的含蓄讽刺 以及温和滑稽相区别的、带有贬义性的小说概念 , 其评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 同和赞扬 ,并几乎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不过 ,晚 清谴责小说是在近代大众传媒的语境下产生的、有 别于传统小说的“新小说”,无论是传播主体还是传 播信息都出现了迥异于以往文学的变化 ,具有复杂 的面向。如果脱离近代大众传媒的传播语境而一 味地从文本本身进行文学的探究 ,则会抹杀谴责小 说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事实上 ,近代大众传媒的出现 ,并不仅仅是传 播技术的革新 ,而是作为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不可分 割的部分 ,兼具“目的”和“手段”双重甚至多重意 义 ,并代表着一种权力和意义对社会、对文学进行 着无所不在的渗透。正如西方著名传播文化学者 麦克卢汉所说 :传播媒介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幻觉 世界 ,他们还是新的语言 ,具有崭新而独特的表现 力量”[2 ]7 。不仅如此 ,近代大众传媒对晚清谴责小 说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话语以及叙说方式 等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是 ,由于学科分化的人 为阻隔 ,传媒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对文学的作用被学 界长期忽视 ,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媒介的一个 非常有限的侧面。结果 ,我们很难把自己的注意力 释放到媒介影响的一切领域”[ 2 ]7 ,以致严重影响了 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不能全面、深入地形成对 谴责小说全新的认知。为此 ,本文从近代大众传媒 对晚清谴责小说文本本身的影响展开研究 ,试图为 晚清谴责小说研究提示一个新的方向 ,或许能够形 成对谴责小说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一、近代大众传媒与谴责小说传播主体 在近代大众传媒的催生下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 主体尤为繁盛。传播主体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 ,是 信息的收集者、加工者和发布者 ,并控制着信息资 源 ,引导着信息的流向。传播者既可以是信息制作 和传递的个人 ,也可以是如杂志社、报社等信息制 作和传播的团体机构。在近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 不仅作为报刊、杂志等出版机构刊载小说的传播主 体极为兴盛 ,而且作为传播主体的小说作家 ,也是 人数众多 ,蔚为大观。应该说 ,近代大众传媒的发 展 ,促生了传播主体的繁盛 ,促成了晚清文学尤其 是谴责小说的繁盛。其中最具变革标志和意义的 则是小说作家的职业化。 晚清谴责小说的职业化是与近代稿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 建立分不开的。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以 文为生”的职业文人 ,虽早有“润笔”之说①,但只是 部分知名知识分子在主业外的一种生活调剂 ,而没 有上升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近代稿酬制度始于何 时 ,尚无定论。郑逸梅认为报刊稿酬制度始于上海 的《小说月报》,也有研究者认为始于 1902 年的《新 小说》[3 ] 。这些论证都不够准确。1884 年 6 月 4 日 ,《申报》在给《点石斋画报》征稿时特刊登《招请 各处名手画新闻》启事 :“本斋特请海内大画家 ,如 遇本处有可惊可喜之事 ,以洁白纸新鲜浓抹绘成画 纸 ,另纸书明事之原委 ,函寄本斋。如果惟妙惟肖 , 足以列入画报者 ,每幅酬笔资洋两元。”这可能是近 代报刊建立稿酬制度的开始。随着近代出版业的 发展以及文学观念的变革 ,报纸、杂志等传播机构 竞相刊登小说 ,导致对小说的需求不断扩大。于 是 ,大概在 19 世纪 90 年代末期 ,小说付酬制度开 始通行。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 ·时报的编制》 回忆说 :“当时报纸除小说以外 ,别无稿酬 ,写稿的 人 ,亦动于兴趣 ,并不索稿酬的。”[4 ] 认为当时报刊 上发表的文学作品 ,只有小说有稿酬。1902 年 11 月 ,《新小说》创刊之初 ,在《新小说社征文启》中又 将稿件分为若干等级 ,按字数计酬 ,其稿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 : 自著本甲等每千字稿酬 4 元 ,自著本乙等每千字酬 金 3 元 ,自著本丙等每千字酬金 1 元 5 角 ;译本甲 等每千字酬金 2 元 5 角 ,译本乙等每千字酬金 1 元 6 角 ,译本丙等每千字酬金 1 元 2 角②。这种稿酬 制度对后起的文学期刊具有导向和垂范作用。晚 清著名的小说期刊 ,如《月月小说》(1906) 、《小说 林》(1907) 、《小说时报》(1909) 、《小说月报》(1910) 等 ,也大都在征文广告中明确规定付给稿酬。与此 同时 ,一些书局、出版社也给小说作者付稿酬 ,其标 准视作者知名度和作品市场销售行情来定。应该 说 ,就当时的生活指数而言 ,小说稿酬并不低 ,据说 当时 1 元钱可购两袋白面 ,5 元钱足够普通百姓一 家数口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 录》中说 ,他译《铁世界》、《三千里寻亲记》,这两种 小说约四五万字 ,共得稿费一百元 ,就“当时的生活 程度 ,除了到上海的旅费外 ,我可以供几个月家 用。”[ 4 ]174可见当时稿酬之高。“稿酬的确立 ,不仅 大大刺激了小说创作与小说翻译的发展 ,而且对于 作家 (特别是小说家) 的职业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 ,为职业作家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5 ]在稿酬 制度的刺激下 ,特别是在 1905 年科举制度废除之 后 ,一大批文人迫于生计 ,或进入报业或加入以写 作为生的作家群体 ,成为职业作家 ,开始“以文为 生”,直接促成了小说的繁盛。 在小说成为商品之后 ,职业化的作家首先追求 商业性。“通俗文学除了娱乐消遣的本色之外 ,‘金 钱主义’恐怕也应是它的一种本色。我们对‘金钱 主义’的理解当然是局限于通俗文学的商品性。”[6 ] 传播的市场化和作家的职业化 ,不仅促使谴责小说 作家为了谋生拼命多写小说 ,比如吴趼人写《恨 海》,“仅十日而脱稿 ,未尝自审一过 ,即持以付广智 书局”[7 ] ,李伯元在写《官场现形记》时还同时写多 部小说等 ,而且也促使谴责小说作家在创作过程 中 ,必须考虑到传播受众的需要 ,以市场的需求进 行文学的写作。由于当时小说的发表大都先在报 刊连载 ,而读者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报刊的销路与生 存 ,为此 ,“以合时人嗜好”成为文学创作获得“重 赀”的一个前提。正如胡适所认为的 :“但作者个人 生计上的逼迫 ,浅人社会的要求 ,都不许作者如此 做去。于是李宝嘉遂不得不牺牲他的艺术而迁就 一时的社会心理 ,于是《官场现形记》遂不得不降作 一部摭拾话柄的杂记小说了。”[8 ] 而“晚清上海 ,本 是中国骂官的最好的场所 ,允许骂 ,有人听。《官场 现形记》骂得痛快淋漓 ,全面 ,解恨 ,因此出版以后 , 纸贵一时 ,影响空前。模仿之作 ,风起云涌。”[9 ] 在 这一时期 ,很多谴责和暴露的小说极受“时人嗜 好”,以至“两性私生活描写的小说 ,在此时期不为 社会所重 ,甚至出版商人 ,也不肯印行。杂志《新小 说》、《绣像小说》所刊载作品 ,几无不与社会有 关。”[10 ]5谴责小说作家不仅对官界、商界、学界、妓 界等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 ,而且对一些私秘轶闻尤 其钟爱 ,而最后谴责小说发展到极致 ,或抄袭 ,或模 仿 ,或运用一些秘闻去敲诈等 ,都是商业利益驱动 的结果。“此一现象不仅来自作者个人的自我期 许 ,更来自整个文学市场机制的剧变。”[11 ] 或者说 , 谴责小说的整体面貌固然有作家个人艺术水平的 因素 ,但更主要的还是传播的市场化导致作家追逐 商业利益的结果。 近代大众传媒在强化谴责小说传播主体商业 化的同时 ,也使谴责小说作家摆脱了政治的羁绊和 对朝廷的经济依附 ,为自由言说、尽情批判、淋漓尽 致地表达感世忧时的社会情感提供了可能。实际 上 ,在中国传统或者现代的知识分子身上一直或隐 711 2009 年第 3 期          蔡之国 ,华  南 :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① ② 参阅王懋《野客丛书》和顾炎武的《日知录》。 载《新民丛报》第十九号 (1902 年 10 月 31 日) ;《新小说》创刊号 加印本也刊登了这一广告 ,题为《本社征文启》。 或显地存在着忧国忧民的社会情怀。中国现代文 学理论家冯雪峰曾讲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知识分子 就是一个门神。门神张贴在大门上 ,门开了则站在 庙堂上为国君为朝廷尽忠竭智 ;门关上则面向大 众 ,引导大众的精神走向。冯雪峰非常形象地说明 了知识分子“居庙堂则忧其民 ,处江湖则忧其君”的 救国济世的情怀。在晚清帝国大厦将倾之时 ,摆脱 了经济依附、身兼报人和作家身份的众多谴责小说 作家 ,由于看到的黑暗面比一般人更多更集中 ,于 是 ,高举如椽之笔 ,猛烈地暴露社会黑暗、批判和抨 击时政和社会 ,表现出批判现实的勇气和感世忧时 的社会情怀。 应该说 ,近代大众传媒促生了传播的市场化和 作家的职业化 ,打破了传统文人数千年来“立言”的 不朽观念和“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 理想 ,打破了“为君为民为事而作”的“文以载道”的 创作观念。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谴责小说作家 则游走于大众文化产业与知识分子之间 ,商业特征 和忧国忧民的社会情怀在其身上混杂交融 ,使他们 成为复杂而模糊的图影而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中。 二、近代大众传媒与谴责小说传播内容 曹聚仁曾撰文认为 :“中国的文坛和报坛是表 姊妹 ,血缘是很密切的”[12 ]8 ,“一部近代中国文学 史 ,从侧面看去 , 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 史”[12 ]83 。作为近代文学小说类型的谴责小说 ,是 在近代大众传媒的语境下进行创作和传播的 ,不可 避免地带有近代大众传播的印记。“所谓大众传 播 ,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 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 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3 ] 大众传播的主旨 是向受众传递信息 ,谴责小说的传播信息在内容上 具有鲜明的新闻文学特征。 新闻文学是新闻事业影响于文学的产物 ,是新 闻与文学不分到新闻与文学分开的发展过程的过 渡文体 ,是新闻中具有文学的蕴含而文学中又具有 新闻因素的一种文字状态。新闻文学是中国近代 大众传媒的发展导致文学观念的变化而产生和形 成的 ,并由于在现当代的成熟导致分工明晰而消失 了的一种特殊文学现象。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内容的新闻文学特征 ,首先 表现在史学传统的承继上。中国传统小说观与史 学有着血缘关系。东汉史学家班固对小说的看法 是 :“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 之所造也。”①《四库全书》也曾就小说一类提出 :小 说中不能有“诬谩失真”的成份 ,而应当“广见闻 ,资 考证”②,都强调小说的真实性。虽然晚清时期小 说的虚构特征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由于近代大 众传媒的需要以及小说社会功利性的强调 ,身兼作 家与报人身份的谴责小说作家仍然注重“实录性”。 比如《孽海花》的作者曾朴曾强调过这部小说的真 实性 :“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 ,空中楼阁 , 可以随意起灭 ,逞笔翻腾 ,一句假不来 ,一句谎不 得 ,只能将文机御事实 ,不能把事实起文情。”③我 们暂且不论这些小说是否真如它们的作者所说的 “一句假不来”,但最起码表明了当时作者对于小说 “记实”性的肯定与认可。而这种视小说的“记实” 为小说优点的观念 ,既是传统的“小说为野史”观念 的延续 ,也是这个时期小说作者的特殊身份以及大 众传媒影响的结果。 其次表现在以事为本的故事讲述。一般意义 上的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核心 ,通过故事情节 和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生活的。晚清谴责小说则是 以事为本的故事叙述 ,具有鲜明的新闻特性。《官 场现形记》就是由 32 个相对独立的官场丑恶事件 连缀而成 ,通过对这些事件夸张的描写 ,辛辣地暴 露当时中国官场中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丑恶的 官僚群像 ,对晚清吏治进行了批判 ;《二十年目睹之 怪现状》、《文明小史》、《活地狱》等也是用众多相对 独立的事件连缀成篇的。晚清谴责小说多采用联 缀式结构进行故事叙述 ,表现社会的丑陋与腐败 , 具有鲜明的新闻特征。 再次表现在对社会全景的暴露和批判。美国 著名传播学家、《大众传播通论》的作者梅尔文 ·德 弗勒说 :“新闻是监督。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 系”[14 ] 。监视环境是指新闻媒介较为客观、较为准 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 ,再现周围世界的原 貌及重要发展的功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对监视 环境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比喻 ———社会雷达 ,非 常形象地指出了传播媒介的监视功能。而晚清谴 责小说对官场、政治、社会道德、社会风俗、传统文 化、帝国主义等的暴露和批判是全方位的 ,它使人 们意识到社会的黑暗 ,“认为除掉兴办男女学校 ,创 实业 ,反一切迷信习俗 ,和反官僚 ,反帝国主义 ,实 无其他根本救国之道”,“有意无意的为革命起了或 多或少的作用”[10 ] 。应该说 ,谴责小说对晚清社会 81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9 月  ① ② ③ 《汉书·艺文志》第十。 《四库全书总目·子目》五十 ,《小说家类》一。 《孽海花》第 21 回。 全面的暴露和批判 ,是新闻文学社会职能的表现。 谴责小说传播内容的新闻文学特征还表现在 内容的时事性上。晚清谴责小说具有很强的时事 性和新闻性 ,晚清的重大事件 ,如庚子事变、反对美 国华工禁约运动、立宪运动、种族革命运动、妇女解 放运动、反对迷信运动甚至对假维新运动等 ,在当 时的谴责小说中都有所描写。事实上 ,谴责小说作 家在创作时 ,往往将时事纳之于小说里面。比如 , 包天笑曾经向吴趼人当面请教 ,《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何从得这许多材料 ?”吴趼人给他“瞧一本手 抄册子 ,很像日记一般 ,里面抄写的 ,都是每次听友 人们所谈的故事。也有从笔记上抄下来的 ,也有从 报纸上剪下来的 ,杂乱无章的成了一巨册”,然后加 以整理 ,“用一个贯穿之法”写成小说。“大概写‘社 会小说’的 ,都是如此吧。”①吴趼人总是将自己创 作的小说跟历史挂钩 ,强调自己所写的是真人真 事 ,并无一点虚构 :“在下这部小说 ,却是句句实话 , 件件实事 ,并不铺张扬厉的 ,所以还是照着实事说 话。”②再比如《孽海花》的成书 ,当金松岑将洪钧的 故事和赛金花的故事演义写成政治小说并把稿子 寄给曾朴看时 ,曾朴建议“想借用主人公做全书的 线索 ,尽量容纳近三十年来的历史 ,避去正面 ,专把 那些有趣的琐闻逸事 ,来烘托出大事的背景 ,格局 比较廓大。当时就把我的意见 ,告诉了金君 ,谁知 金君竟顺水推舟 ,把继续这书的责任 ,全卸到我身 上来。我也就老实不客气的把金君四五回的原稿 , 一面点窜涂改 ,一面进行不息 ,三个月功夫 ,一气呵 成了二十回。”[15 ] 应该说 ,曾朴是按照历史的时效 性来进行《孽海花》的小说创作的。正因为如此 , 《孽海花》前 20 回出版后 ,很快就再版达 15 次 ,行 销 5 万部 ,得到许多好评。蔡元培说 :“《孽海花》出 版后 ,觉得最配我的胃口了 ,他不但影射的人物与 轶事的多 ,为从前小说所没有 ,就是可疑的故事 ,可 笑的迷信 ,也都根据当时的一种传说 ,并非作者捏 造的。加以书中的人物 ,大半是我所见过的 ;书中 的事实 , 大半是我所习闻的 , 所以读起来更 有趣。”[16 ] 谴责小说的轶闻、趣闻等的使用也体现出谴责 小说传播内容的新闻文学特征。报刊连载小说是 供给读者消遣阅读的 ,它与新闻阅读不一样 ,新闻 阅读主要是获取真实的信息 ,而小说阅读则主要是 让人获得趣味和审美 ,这就使谴责小说容易向猎奇 的方向发展。为了增加趣味性 ,谴责小说作家需要 搜罗社会上的新闻、传闻、名人隐事、官场丑闻等话 柄 ,成为“谈笑之资”。另外 ,谴责小说还经常有一 些夸张的事实和漫画式的描绘穿插其间。比如 ,周 贻白曾以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为依据 ,索隐出《官 场现形记》中的九则轶闻 ;刘叶秋则参照《趼廛笔 记》等 ,找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所用的五则 轶闻[17 ] [ 18 ] 。魏绍昌编撰的《孽海花资料》一书中 , 也收集了关于此书的人物索引表以及两篇考证性 的文章 ,其事也大多为真事 :《孽海花》将同治中期 至光绪后期三十多年时间里的重要事件及相关的 逸闻趣事剪裁提炼而成为小说中的重要章节 ,书中 的许多章节都是可以在当时的一些资料性的文章 中查找到的。周瘦鹃曾对小说的取材有过这样的 一段议论 :“凡此畸异怪特之人 ,均为吾小说中之英 雄。苟能得其事状 ,少少加以装点 ,则朝把笔夕脱 稿矣。”[19 ] “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谴责小说 传播内容的新闻文学特征 ,满足了传播受众的阅读 期待和期望视野 ,同时又表达了传播者的忧国忧民 的社会情怀 ,并在信息的内容传播过程中 ,形成了 传媒舆论空间 ,或多或少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三、近代大众传媒与晚清谴责 小说传播话语   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传播效益的最大 化 ,传播主体必须考虑受众的信息接受程度 ,用恰 当的传播话语进行信息内容的传播。话语是叙述 故事的口头或者笔头的语言本身 ,是说话者或者作 者在某个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个人思想感情 或者实现个人意图的口语或者文本。晚清谴责小 说的读者是市民阶层 ,这必然导致谴责小说的传播 话语走向白话化、大众化、通俗化、直白化。 近代大众传媒使谴责小说传播话语走向口语 或者白话。小说本是市井之物 ,在小说发展史上却 经历了由俗到雅、又由雅回归到俗的发展历程。晚 清的小说被赋予教育大众的功利性思想 ,于是 ,“小 说之教育 ,则必须以白话。天下有不能识字之人 , 必无不能说话之人。出之以白话 ,则吾国所最难通 之文理 ,先去障碍矣 ⋯⋯”[20 ]“小说界革命”开始大 力倡导白话的使用 ,并在近代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下 ,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面向大众的传播目标 与文言形式发生尖锐矛盾 ,产生了变革文学文体的 真正社会冲动。⋯⋯进一步促进了文学的口语 化。”[21 ]陈平原在谈到“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语言 911 2009 年第 3 期          蔡之国 ,华  南 :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① ② 包天笑《钗影楼笔记》,载《小说月报》十九期。 吴趼人《劫余灰》第五回。 情况时就认为 :“大略言之 ,李伯元、吴趼人是直接 认同于说书人传统 ,同时吸取弹词、笑话等通俗文 学养分 ;刘鹗、曾朴用章回体小说形式 ,自然也间接 接受说书传统影响 ,但更承受了文人文学 (如诗文) 的遗泽。李伯元的文体最为通俗 ,其中杂入谐文的 成分 ,嘻笑怒骂 ,淋漓尽致 ,最能体现谴责小说的文 体特征。曾朴的小说‘文采斐然’,夹有不少文言辞 藻 ,文人趣味较浓 ,可不时有掉书袋、炫耀文墨的毛 病。吴趼人和刘鹗的文体介于李、曾之间 ,不太文 也不太白。”[22 ] 一般认为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代 表了晚清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 ,在小说语言的口语 化或白话化方面获得较大发展 ,但就小说整体的语 言建构而言 ,新变并不多 ,主要是采用中国古代俗 文学的资源 ,将明清白话小说语言进一步浅白化 , 并滤掉其中的文言 ,适当地加入一些口语或者方 言 ,形成一种崭新的、近代化文学语言发展形式。 虽然说晚清谴责小说还没有完全走向口语化、白话 化 ,但运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描写社会生活现实 ,已 使粗识文字的庶民大众莫不喜闻乐见 ,极大地促进 了文学的传播。 近代大众传媒使谴责小说话语具有通俗性、大 众化的特点。谴责小说的白话使用 ,极大地促成了 谴责小说的通俗化与大众化 ,不仅如此 ,谴责小说 还广泛运用市民的口语、村言、俚语、民谣以及谚 语、俗语、成语等 ,进一步促使文学走向通俗和大 众。我们不妨以“文采斐然”的《孽海花》为例进行 说明。《孽海花》中运用了大量的市民语言 ,塑造了 一大批下层市井人物形象如傅彩云、阿福、大刀王 二等。他们的语言干脆利落、质朴形象、简洁精神 , 富有浓郁的社会生活气息 ,虽浅鄙但却生动感人 , 不仅如此 ,甚至作品中的一些文人官僚们 ,也不时 在生活中带出一两句市井村语来。比如第七回江 山船婆子骂祝宝廷的一段话 :“看着你猪儿生象 ,乌 鸦出凤凰 ,面儿光光嘴儿亮 ,像个人样儿 ,到底是包 草儿的野胚 ,不识羞。”江山船婆子一口气吐出了六 个短句 ,虽是一连串的村言俗语 ,却形象生动地骂 出了祝宝廷的表面装模作样、背地里的无耻勾当。 《孽海花》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傅彩云也是运用民 众语言塑造出来的。傅彩云出身青楼 ,聪明漂亮又 能说会道 ,她语言尖锐泼辣又八面玲珑 ,通俗易懂 又形象生动 ,大有与《红楼梦》中的琏二奶奶王熙风 媲美之势。在第十四回当金雯青怕傅彩云不能担 当觐见德皇大礼之时 ,傅彩云以退为进 ,说出了这 样一番话 :“本来我不配比侯夫人 ,她是金一般、玉 一般的尊贵 ,我是脚底下的泥、路旁的草也不如 ,哪 里配有她的本事 ! 出去替老爷坍了台 ,倒叫老爷不 放心 ,不如死守着这螺狮壳公使馆 ,永不出头。”一 番话连用五个比喻 ,明是贬己 ,实却是发泄自己内 心的不平之气。她拿“金、玉”般的侯夫人比“泥、 草”似的自己 ,把金雯青的公使馆比作“螺狮壳”,句 句话都掷地有声 ,难怪金雯青要招架不住了。再到 后来她闹出的瓦德西案、质克案、阿福案直至气死 金雯青 ,离开金家 ,重新挂牌出道 ,每一件事都足见 傅彩云辩驳之口才 ,应对之敏捷。她语言虽然通俗 易懂且俗语连篇 ,殊不知正是这样俗鄙的语言才更 打动人心 ,更显得真实感人。《孽海花》正是得力于 这种语言才具有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如此 , 《孽海花》还大量运用民间的谚语、俗语和成语、民 间歌谣等形式 ,使话语通俗、生动、活泼、富有特色。 民间语言是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人的锤炼、琢磨、 淘汰和改造的优秀语言 ,它们中间凝结的是广大群 众的智慧和感情 ,如“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不入 虎穴 ,焉得虎子”是成语的运用 ;“灌米汤”、“往日无 仇 ,今日无故”、“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江山易改 , 本性难移”是谚语、俗语的运用 ;“若要顶儿红 ,麻加 刺庙拜公公。若要通王府 ,后门洞里估衣铺”是民 间歌谣的应用。各种语言形式的使用 ,使整部小说 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准确且具有表现力 ,具有通 俗化、大众化的独特魅力。 近代大众传媒还使谴责小说传播话语具有直 白准确的特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谴责小说“虽命意在于匡世 ,似与讽刺小说同伦 ,而 辞气浮露 ,笔无藏锋 ,甚且过甚其辞”,指出了谴责 小说语言直白的特点 :语言具有鲜明的情感倾向性 和直白性。从传统文学的语用角度而言属于文学 创作的缺憾 ,因为文学要委婉曲折 ,言此而意彼 ,所 谓“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 出 ,以草树写之”[23 ] ,应该虚虚实实 ,峰回路转 ,给 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要像咀嚼橄榄一样 ,越嚼越有 味道 ,以此期待、推动读者的再创造 ,而如果一篇文 学作品不含蓄蕴藉 ,则它往往被视为失败之作。而 谴责小说与大众传媒联姻 ,需要迎合市民受众的文 学接受程度 ,要求文学的编码要直接、准确、通俗 , 惟有如此 ,才能为文学受众接受 ,实现大众传播的 最大效益。而鲁迅先生评价的谴责小说语用的不 足 ,恰恰表现出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传播话语的 特点。 谴责小说传播话语的白话化、通俗化、大众化、 直白性 ,使谴责小说具有市民文学的特征和民间文 化的色彩 ,体现了谴责小说作家对传媒话语权的争 02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9 月  取 ,不仅促进了谴责小说在社会的传播 ,起到动员 市民关心时局的作用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精 英启蒙知识分子努力完成却没有完成的政治理想 , 或者说 ,大众传播话语在某种意义上打败了精英话 语权力 ,实现了文学的传播与舆论话语空间的 建立。 四、近代大众传媒与谴责小说的叙说方式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头绪既繁 ,脚色 复夥 ,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 ,亦即与其人俱讫 ,若 断若续 ,与《儒林外史》略同。”[ 1 ]282这是谴责小说普 遍采用的形式 ,但将之归结为学习《儒林外史》,认 为“《儒林外史》没有布局 ,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 品连缀起来的 ;拆开来 ,每段自成一篇 ,斗拢来 ,可 长至无穷。这个体裁最容易学 ,又最方便。因此 , 这种一段一段没有总结构的小说体就成了近代讽 刺小说的普通法式。”[ 24 ] 则“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 的论断”[10 ]6 。事实上 ,在近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 晚清谴责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方式等 都较传统小说发生了变化 ,呈现出从传统到现代转 型的特征。 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使晚清谴责小说结构或 采用集锦式或采用连珠式或采用采访式以及短篇 小说的短制形式 ,以适合报刊连载的需要。其中 , “集锦式”叙事结构是晚清谴责小说最为常用也最 具特色的结构形态 ,它将琐事逸闻和一些故事组合 到一起进行联缀 ,如《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等 , 或采用游历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把不同类型的故事串连到一 起 ,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冷眼观》等。曾有 学者对《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 面的故事做过统计 ,其中《官场现形记》共有 61 个 行动元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所记“怪现状”约有 189 件故事。谴责小说的“集锦式”叙事结构 ,更多 地是近代大众传媒连载长篇小说的需要而形成的 结构样式。早期在报刊上连载长篇小说 ,不以章回 段落为起讫 ,只求填满版面 ,这样的刊载方式给读 者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新闻事业的发展 ,需要 将受众的需要置于重要的位置。为此 ,梁启超在创 办《新小说》时就曾规定 :“本报所登各书 ,其属长篇 者 ,每号或登一回二三回不等。惟必每号全回完 结 ,非如前者《清议报》登《佳人奇遇》之例 ,将就钉 装 ,语气未完 ,戛然而止也。”[ 25 ] 这一规定后来为诸 多报刊所沿袭 ,并对作家的创作构思和小说的结构 组织产生了极大影响 ,从此 ,作家们在创作时不得 不考虑报刊连载“每次刊出的一回能自成起迄 ,故 事相对完整”[26 ]的要求。应该说 ,谴责小说的结构 方式加上每单元结尾时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悬念手 法 ,能够产生一种绵延不绝的诱惑力 ,容易唤起受 众的阅读快感 ,吊起读者的阅读胃口 ,从而达到稳 定受众群的积极作用。不过 ,报刊连载结构的需要 使许多作家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回”的结构布局 上 ,而相对忽略了“篇”的安排 ,再加上谴责小说家 在从事一部小说创作的同时 ,还从事其他部小说的 创作或者连载 ,这导致很多谴责小说“若断若续”, 甚至常常出现上下脱节或前后重复的毛病 ,比如 《文明小史》29 回和 30 回关于外国人犯中国法与 中国人犯外国法的议论完全相同。 近代大众传媒与文学的结合 ,使谴责小说的叙 事者和叙事角度较以往传统小说也发生了变化。 与以往传统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使用全知全能 叙事角度不同 ,晚清谴责小说开始采用第一人称、 限制性叙事。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权威性在于“叙 述者从不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而仅仅记录事件 ,从 而给读者这样的印象 ,即形成这一正被讲述的故事 的不是任何主观判断或具体个人。”[27 ] 叙事者成了 至高无上权威力量的代言者 ,这是全知叙事最突出 的特点。与全知叙事不同 ,晚清小说家开始引入有 限叙事 ,这表现在两种叙事者的运用 :一是有些谴 责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 ,比如《二十年目睹之 怪现状》;二是相对于第三人称全知叙事 ,有第三人 称限制叙事 ,如《老残游记》。限制性叙事不再用 “叙事者自己”的眼光来叙事 ,而是用故事中人物的 眼光来叙事。于是“叙述声音与叙述眼光不再统一 于叙述者 ,而是分别存在于故事外的叙述者与故事 内的聚焦人物这两个同的实体之中。”[ 28 ]223 第一人 称回顾性叙事与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在视角上很相 似 ,里门 ·凯南说 :“就视角而言 ,第三人人物意识 中心 (即人物有限视角) 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完 全相同的。在这两者中 ,聚焦者均为故事世界中的 人物 , 他们之间的不同仅仅在于叙述者的不 同。”[28 ]223限制性叙事在谴责小说的使用 ,将事件 置于叙事者的五官感受中 ,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 与感染力。 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使晚清谴责小说呈现出 重复叙事的艺术特征。关于重复 ,美国当代批评家 J ·希利斯 ·米勒曾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 ,重复 有两种形式 :“从细小处着眼 ,我们可以看到言语成 分的重复 :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 ;以 隐喻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 大处看 ,则有“事件或场景”的复制、“由一个情节或 121 2009 年第 3 期          蔡之国 ,华  南 : 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     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中的复制和在一部小 说中“重复他其他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和事 件。”[ 29 ]在谴责小说中 ,重复艺术随处可见 ,比如 , 鲁迅曾对《官场现形记》中的官场丑态的重复呈现 这样评价 :“官场伎俩 ,本大同小异 ,汇为长篇 ,即千 篇一律。”认为没有必要。实际上 ,重复是一门艺 术 ,能够强化人们的记忆。谴责小说形成的细节重 复或者事件的“大同小异”,能够形成信息环境或者 说“虚拟社会空间”,并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下形成拟 态化社会现实存在 ,并有助于形成足够的社会舆 论 ,对社会政治、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事实上 ,正 是因为谴责小说对晚清社会暴露和批判的重复性 建构 ,才为反清、反官、反帝、反一切丑恶现象提供 了一个公共舆论空间 ,并导引着社会的改良与 变革。 结束语 在近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晚清谴责小说的传 播主体走向了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文学也改变了以 往在文人雅士甚至权贵的小圈子里自我欣赏的贵 族身份 ,走向了大众 ,并在内容、话语以及叙说形式 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内容上 ,谴责小说以市 民阶层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喜怒哀乐反映在 作品中 ,满足了大众的欲望和期待视野 ,受到文学 市场和市民读者的欢迎 ;在话语上 ,谴责小说的话 语走向白话化、通俗化、大众化 ,进一步深入民间 , 扩大了受众接受群体 ;在叙说形式上 ,则适应报刊 连载以及受众接受的需要 ,在叙事结构、叙事角度 等方面都做出变革 ,表现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应该说 ,近代“谴责小说”受报刊媒体的影响并不是 单向的 ,而是双向互动的 ,文学创作与报刊媒体的 “联姻”,既促进了报刊媒体的传播效应 ,同时也使 文学创作具有了新的时代色调与美学质素 ,而这些 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谴责小说 ,都具有价值和 意义。 参考文献 [1 ]  鲁迅全集 :9[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 ]  麦克卢汉精粹[ M ]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 ]  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 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 版社 ,2003. [4 ]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时报的编制 [ M ] . 香港大华 出版社 ,1971. [5 ]  郭延礼 ,武润婷. 中国文学精神 ·近代卷[ M ]. 山东教 育出版社 ,2003 :232. [6 ]  范伯群.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 M ] . 江苏教育出版 社 ,2000 :5. [7 ]  魏绍昌. 吴趼人参考资料 [ M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0 :326. [8 ]  胡适. 胡适文存 :第 3 集[ M ] . 黄山书社 ,1996 :393. [9 ]  熊月之. 上海通史 :第 6 卷 [ 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9 :517. [10 ]  阿英. 晚清小说史[ M ]. 东方出版社 ,1996. [11 ]  (美)王德威. 被压抑的现代性 ————晚清小说新论 [ M ] . 宋伟杰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4. [12 ]  曹聚仁. 文坛五十年[ M ] .东方出版中心 ,1997. [13 ]  (美)马克 ·波期特. 第二媒介时代[ M ] . 南京大学出 版社 ,2000 :84. [14 ]  梅尔文 ·德弗勒. 大众传播通论 [ M ] . 华夏出版社 , 1989 :117. [15 ]  魏绍昌. < 孽海花 > 资料 [ M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2 :129 - 130. [16 ]  林纾. 红礁画桨录 ·译余剩语 [ M ] . 商务印书 馆 ,1906. [17 ]  周贻白.〈官场现形记〉索隐 [J ] . 文史杂记 ,1948 ,6 (2) . [18 ]  刘叶秋. 古典小说笔记论丛 ·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状〉[ M ] .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 [19 ]  周瘦鹃. 西子湖底[J ] . 小说大观 ,1915 (3) . [20 ]  论小说之教育[J ] . 新世界小说社报 ,1906 (4) . [21 ]  章开沅 ,等. 比较中的审视 :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 M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580 - 581. [22 ]  陈平原.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第一卷 [ M ] . 北京大 学出版社 ,1989 :203. [23 ]  刘熙载. 艺概[ M ]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82. [24 ]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 Z]/ / < 申报〉五十周年 经念册 ,1922. [25 ]  梁启超.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 N ] . 新民丛 报 ,1902 第 14. [26 ]  陈玉申. 晚清新闻出版业对文学变革的影响 [J ] . 东 方论坛 ,1994 (3) . [27 ]  (美)华莱士 ·马丁. 当代叙事学[ M ] . 伍晓明 ,译. 北 京大学出版社 ,1990 :80. [28 ]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M ] . 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1. [29 ]  希利斯 ·米勒. 重复的两种形式 [ M ]/ / 二十世纪西 方文论选 :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下转第 144 页) 22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9 月  and the Hermeneutics of Religion. New York : Crossroad , 1991 :13. [21 ]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 M ] . 上海 :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 ,1997 :170. 转引自邱永旭著《 < 圣经 > 文 学研究》,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8. [ 22 ]   Strauss , Leo. Jerusalem and Athens : Some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 M ]. Pennsylvania :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109. [23 ]  (法) 让 ·雅克 ·卢梭. 论语言的起源 [ M ]. 洪 涛 ,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10. [24 ]  史蒂文 ·康纳.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 ———当代理论导 引[ M ] .严忠志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357. [25 ]  Forster , Hale. Feminism and Postmodernism [ M ]. London : Prut Press , 1985 :59. [26 ]  (法)西蒙 ·波伏娃1 第二性[ M ] . 陶铁柱 ,译. 北京 :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45. [27 ]  王少辉. 圣经密码 [ M ]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9 :100 - 102. [ 28 ]  Fiorenza , Francis Shussler. Foundational Theology : Jesus and the Church [ M ]. New York : Crossroad , 1984 :136. [29 ]  Chopp , Rebecca S. . The Praxis of Suffering : An Interpretation of Liberation and Political Theologies [ M ]. Maryknoll : Orbis Books , 1986 :151. Sexism Viewed from Seven Deadly Sins Committed by Women in The Bible J IAN G Dong2yu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 Xuzhou 221116 , China) Abstract : The Bible , t he Book of Books , is originally t he gospel for women to look af ter equality and f reedom. However , when we annotate it , we may find t hat in most case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is outpoured between t he lines. A lot of f rightf ulness of human beings is embodied in women , such as glut tony , greed , slot h , lust , envy , wrat h , and pride in t he seven deadly sins. Thus it seems t hat women are t he incarnation of evil . The cult ural p henomenon that men are superior to women does exist in The Bible , which brands sexual discrimination. Key Words : The Bible ; woman ; t he seven deadly sins ; sexism (上接第 122 页) Condemning Novels of Late Qing Under Modern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CA I Zhi2guo , HUA Nan ( Yangzhou University , Yangzhou 225002 ,China) Abstract : Condemning novels of late Qing are of a new novel type different f rom t he t raditional novels under t he context of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he emergence of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innovative in t ransmission technology , but as a part of cult ure and civilization , has been significant bot h in“p urpose”and“means”and rep resent s a power and significance in an omnip resent way infilt rating communicating bodies , content , discourse and narrative mode , which makes t he text of condemning novels of late Qing different f rom the t raditional literat ure ,and t he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can only be given under t he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 condemning novels ; modern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ng bodies ; communicating discourse ; narrative mode 44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9 月 
本文档为【近代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晚清谴责小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98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2-03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