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同的经历迥异的人生_玉堂春_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

相同的经历迥异的人生_玉堂春_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

举报
开通vip

相同的经历迥异的人生_玉堂春_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收稿日期:2011-04-10 作者简介:姚春海(1970-),男,江苏大丰人,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从事语文一线教学和明清文学研究。 相同的经历 迥异的人生 ———玉堂春、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 姚春海 (小海中学,江苏 大丰 224121) 摘 要:玉堂春、杜十娘是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她们的身份都是娼妓,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对自 由幸福的渴望追求都惊人的相似,玉堂...

相同的经历迥异的人生_玉堂春_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收稿日期:2011-04-10 作者简介:姚春海(1970-),男,江苏大丰人,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从事语文一线教学和明清文学研究。 相同的经历 迥异的人生 ———玉堂春、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 姚春海 (小海中学,江苏 大丰 224121) 摘 要:玉堂春、杜十娘是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她们的身份都是娼妓,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对自 由幸福的渴望追求都惊人的相似,玉堂春历经磨难,与心上人终成眷属;杜十娘怒沉百宝、葬身大海香消玉殒。从相同和不 同两个方面,对发生在两位主人公身上的故事进行比较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得出了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原因,是由于她们所选择的对象 的性格、家庭所决定的,是和当时的社会观念分不开的。 关键词:玉堂春;杜十娘;命运;比较;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 13-0195-03 《玉堂春落难逢夫》[1]218- 243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316- 326 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脍炙人口的两篇作 品。目前,学术界对这两卷小说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多是 针对其中具体的一篇来论述的,其结论无非是玉堂春的反 叛精神战胜了封建势力,杜十娘被强大封建势力扼杀之类 等等,而把两篇结合起来作比较研究的则是少之又少。如 果我们稍作比较,即可发现,这两篇小说都是以娼妓为题 材,两个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社会地位、生活遭际等方面具 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编纂者冯梦龙却为她们安排了 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一位历经磨难,终成眷属;一位香消 玉殒,葬身鱼腹。相同背景下的两位主人公为什么会有着 不同的命运结局呢? 一、两位主人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定时代的文学总是反映 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特定时代的特点。”[3]45我们 知道明代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了商品经济 的快速发展,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人 口大增,人们的生活范围扩大,生活内容也变得丰富而复 杂起来。在此基础上,具有新兴思想意识的市民阶层壮大起 来,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则是市民文学兴起并迅速发展。 生活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冯梦龙,顺应时代所需,编纂 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等反映 市民生活,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所喜闻乐道的通俗文学作 品。《玉堂春落难逢夫》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即为《三言》 之一———《警世通言》中的两卷,它们分别塑造了“一往情 深坚韧不屈的玉堂春”[4]1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4]1 形象,她们在诸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 (一)聪明、美丽、多情是玉堂春和杜十娘的共同本质 对于美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而玉堂春和 杜十娘的美则是这些不同标准的交集。玉堂春是明朝正德 年间京都名姝,生得“雅淡梳妆偏有韵,不施脂粉自多姿。 便数尽满院名姝,总输他十分春色”。而杜十娘则是明朝万 历年间的京都名媛,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 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唇似樱桃”,有“风流 领袖”,“国色天香”之誉,对此,小说还从侧面作了描写: ……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 ”酒保说:“这是一 秤金家丫头翠香翠红。 ” 三官道:“生的清气。 ”酒保说:“这等就说标致;他家还 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 玉堂春,有十二分颜色。 ……” 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院中若识杜老嬍, 千家粉面都如鬼。 这说明她们的美丽不是这个人或者哪个人的审美标 准,而是人所公认的。 玉堂春和杜十娘不仅美丽而且聪明多情。贵公子王景 隆挥霍无度,视钱如水,三万两银子仅一年多时间即被老 鸨科派殆尽,伦为穷鬼,后而见驱。正所谓“囊中有钱精神 旺,手内无钱面目惭”,此时的他去无盘缠,留而受气,最后 落得流浪街头,乞讨度日。聪明多情的玉堂春,以私银首饰 相赠,资其返乡,劝其读书。接下来,她以极具智慧的方式, 巧施骂街之计,迫使亡八淫妇立下执照,获得自由之身。玉 姐骂街这一出写得十分精彩,它不仅表现了她为争取自由 的勇敢、无畏,更表现了女主人公聪明机智。而杜十娘风尘 七载,历人无数,久有从良之志,但她并未随便委身于那位 贵公子。她追求的是一个“忠厚志诚”真心爱她且可以托付 终身的归宿,于是她留意观察,用心挑选。再看她在如狼似 虎的老鸨眼皮下,私积百宝于姐妹处,便可知其为人谨慎, 重情重义,聪明老练。 W e n X u e Y a n J i u ☆ 文 学 研 究 ☆ 195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二)沦落风尘后,她们都走上了曲折而又艰辛的从良 之路 玉堂春被鸨母当做摇钱树,花费了王景隆三万两银子 后,又逼其赶走穷鬼王三,继续接客,前门送旧,后门迎新, 为其赚钱。对于老鸨的皮鞭、诡计,嫖客的挑逗、无赖,她以 死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认定了王景隆是其从良对 象和爱的归宿,为了使其免于流落街头,她尽心尽力守护 他、帮助他。然而,她毕竟涉世未深,亡八淫妇略施小计便 把王景隆从她身边赶走,这使她心力交瘁,寝食俱废,整日 以泪洗面,担心、挂念流落在外、身无分文的王景隆。后来 幸得金哥(一个街上买瓜子的小伙子)相助,见到了王景 隆,以私银资其返乡。为此她付出的更大代价是被老鸨拐 骗、转卖,进而蒙冤入狱,受尽苦难,险遭不测。 而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但是长期的悲惨的妓女生 活,使她对周围的环境,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较清醒 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表现在她对老鸨的关系的处理上。 她认识到老鸨贪得无厌而又冷酷残忍,金钱将成为她在特 殊条件下争取自由幸福的一种手段。要跳出火坑,第一步 就要赎身,她不期待别人,她靠的是自己。看她在如狼似虎 的老鸨身边,竟然一点一滴地秘密地积攒起来那样一笔财 富,而且事先寄存在信得过的姊妹们那里,成功地防范了 老鸨的突然驱赶。由此可以看出她为争取自由幸福而用心 良苦[5]173。 (三)不屈从命运安排,追求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她 们共同的愿望 玉堂春本是一个普通的良家女子,自小被父亲周彦亨 以八百文钱卖到京都乐户苏淮同妻一秤金家,因此而误入 烟花之地,沦为娼门之女,成了老鸨赚钱的工具。但是,多 年的娼门生活未能改变其洁白无瑕的纯真之心和追求独 立人格的坚定意志。她在遇到礼部尚书三公子王景隆后, 便与之私订终身,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追求幸福生活的行 列,受尽折磨而不改其志。在封建社会,卖良为娼,也是门 户常事,为社会所接受,但是不屈从命运安排的玉堂春是 个叛逆者,反叛世俗,反叛“常理”。这种反抗精神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是不准许 有丝毫独立人格的,而她热烈的向往爱情,向往自由幸福 的生活,并为此而艰苦斗争,不懈追求。[6]763另一方面表现 在“骂街”一场中,这种反抗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她竟然 理直气壮地要求专门卖良为娼的苏淮与一秤金写“不合卖 良为娼”的文书执照,这简直就是向封建礼教公然挑战。 杜十娘七年屈辱的倚门卖笑生活,人格屡遭侮辱、践 踏,身心受尽摧残、折磨,但这些经历并未使她意志消沉、 自甘堕落,从而泯灭对真爱追求,相反,这种不平等的地 位,屈辱的生活,炎凉的世态,淡薄的人情使她更清楚地意 识到逃离老鸨魔掌,摆脱妓女生活的必要;改变低贱社会 地位,过上正常生活的美好。于是她用心去观察,“忠厚志 诚”是其从良标准。终于,他等到了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李 甲———高官李布政家之长公子,认定他可以托付终身。这 一决定,注定她不但要同鸨儿斗争,还得同李甲惧父的心 理斗争,同封建势力斗争,只为争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二、造成两位主人公不同命运结局的原因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城市人口大增,市民阶层 不断壮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新兴阶层的意识形态在文学 作品中的反映呈现出两种状况:在诗文戏曲中的反映多是 间接的,而在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以里巷街坊“碎杂事”为 主要描写对象的白话短篇小说中的反映则多是直接的[7]17。 因而这种直接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不可能不对当时 社会各个阶层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代表市民思想 意识的“情”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道学“理”的尖锐斗争,致 使以“顺天理,灭人欲”为主导思想的理学的绝对统治地位 遭受一定程度的挑战,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商品经济快 速发展的浪潮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淡化。 玉堂春和杜十娘两人生活的社会背景相同,生活经 历、坎坷遭遇、理想追求相似,可是,她们却拥有截然不同 的命运结局:玉堂春历经千难万险,最终难中逢夫,苦尽甘 来,身有所托。而杜十娘携宝沉江香消玉殒,以极具震撼力 的悲剧形式结束了短暂的一生。那么,造成这种截然不同 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王尚书和李布政为 代表的两个家族,可以说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待新兴思想意 识不同态度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 一个家庭的封建纲常观念在新兴思想的冲击下相对 有所淡化,而另一家庭则严守封建道德准则,对新兴的思 想意识极力排斥。王景隆和李甲正是生活于这样的两个家 庭,不尽相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一个敢 于背叛陈规,违抗父命;一个惧怕老爷,严守家规。这种严 守家规,不违父命的心理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明会典》 明文规定:“官吏娶乐人为妻者,仗六十,并离异;若官员子 孙娶者,罚亦如此。”由此可以了解,敢于违抗父命娶乐人 为妻的王景隆,能够接受子孙娶乐人回家的王尚书,其家 族受新兴思想影响相对较深。 玉堂春能够获得美满结局,走上幸福之路,是她与王 景隆共同争取来的,但是,最终决定他们能否幸福地生活 在一起的决定因素仍然是王老爷的态度。纲常观念相对淡 薄,理学氛围相对宽松的王家最终接受了玉堂春。 小说中,王景隆回到家里的几句对话: ……我问你:“家无活计,不怕斗量金。 ”我如今又不做 官了,无处挣钱,作何生意以为糊口之计? 要做买卖,我又 无本钱与你。 二位姐夫问他那银子还有多少? …… 王定抬过皮箱打开,尽是金银首饰器皿等物。 王爷大 怒,骂:“狗畜生! 你在那里偷的这东西? 快写首状,休要玷 辱了门庭! ”三官高叫“爹爹息怒,听不屑儿一言”……王爷 听说骂道:“无耻狗出上畜生! 自家三万两银子都花了,却 要娼妇的东西,可不羞杀了人。 ”三官说:“儿不曾强要他 的,是他情愿与我的。 ”王爷说:“这也罢了……” 前一段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意识已深深地影响了像 王尚书这样的高官家庭。一句“要做买卖,我又无本钱与 你”说明他并不反对这种新兴的商业意识和行为,包括家 人去做这一行业,尽管他说无钱与王景隆。后一段中,王爷 一句“这也罢了”说明他已无声地接受了玉堂春对他儿子 的资助,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玉堂春这一风尘女子, 这为后来玉堂春顺利进入王家,成为王家媳妇作了铺垫。 与玉堂春的结局相反,杜十娘的努力,杜十娘的结局 令人同情,让人叹息。她追求的“忠厚志诚”的李甲,是封建 196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Theory Researc h 学 论理★ ★ ★ ★ 社会不折不扣的“孝子”,布政老爷的家规,他不敢有半点 违触。虽然杜李二人“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 誓山盟,各无他志”,恩爱到如此程度,结果也只是“奈李公 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甚有心向他”的杜十娘。 小说中反映李甲惧怕老爷的对话: ……孙富道:“兄携丽人而归,故是快事,但不知尊俯 能相容否? ”公子道:“贱室不足虑,所虑者老父性严,尚费 踌躇耳! ” 对老爷如此惧怕,只能说明一点:李布政是地地道道 的封建卫道士,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对新兴思想意识非但 格格不入,而且还予以打击、扼杀,足见其家庭封建纲常观 念严重,根深蒂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封建势力代表,怎 能容得下烟花女子入其家门,败其门风,由此可知,杜十娘 悲剧结局的不可避免。 (二)她们选择的对象有着不同的性格,这是造成两人 不同结局的另一原因。 玉堂春遇到的王公子是一个重感情且具叛逆性格的 贵公子,他对玉堂春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我们不妨称之为 “真爱”,这在小说中有一段颇为别致的描写: 却说公子进了书院,清清独坐,只见满架诗书,笔山砚 海,叹道:“书呵!相别日久,且是生涩。欲待不看,焉得一举 成名,却不辜负了玉姐言语? 欲待读书,心猿放荡,意马难 收。 ”公子寻思一会,拿着书读了一会。 心下只是想着玉堂 春。 忽然鼻闻甚气,耳闻甚声,乃问书童道:“你闻这书里甚 么气? 听听什么响? ”书童说:“三叔,俱没有。 ”公子道:“没 有?呀,原来鼻闻乃是脂粉气,耳听即是筝板声。 ”公子一时 思想起来:“玉姐当初嘱咐我是什么话来? 叫我用心读书。 我如今未曾读书,心意还丢他不下,坐不安,寝不宁,茶不 思,饭不想,梳洗无心,神思恍惚。 ”…… 这种深情所钟,幻觉迭起的状态正是他深爱玉姐的表 现,他能做到“收其放心”,“奋志勤学”也是为了不辜负玉 姐嘱咐,考取功名,重会玉姐。后来进京赴考,得知玉姐被 卖,悲痛的“满眼是泪”,“无心应举,意欲束装回家”等许多 细节之处,无不表现出他对玉姐情之深,爱之真。 与玉堂春相比,杜十娘所选择的李甲则是一个生性怯 懦,没有主心骨的纨绔子弟,他有胆量寻花问柳,却没有勇 气“触父”、“弃家”,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他是一个敢做不敢 为,彻头彻尾的毫无责任感的懦夫形象。从后文中的种种 表现看,李甲根本不爱杜十娘,他对杜十娘的感情仍然停 留在对其美色的爱慕上,对十娘“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 热”的帮助的感激上,远未上升到真爱的层面。所谓“忠厚 志诚”只不过是李甲的表象,是他为了欺骗玩弄杜十娘伪 装出来的。若非如此,当他出卖杜十娘之后,就不会欣欣似 有喜色。正如杜十娘认清其面目时所说:“发乎情,止乎 礼”,这不是出于真心的爱,而是一种虚伪的“假爱”。我认 为“真爱”是不畏外在阻力的,是“钟情若到真深处,生死风 波总不妨”[8]217的,由此观照李甲对杜十娘的爱之真伪也就 不言而喻了。 李甲对杜十娘的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假爱”,到 孙富出场后,更是暴露无遗,仅仅因孙富几句:“尊大人位 居方面……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若为妾而触父,因 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异日妻不以为夫, 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等寥寥 数语,就无情地出卖了一心爱他的杜十娘,丝毫不顾当日 的海誓山盟,这哪里是爱,分明是彻头彻尾地对十娘真情 的欺骗、玩弄。这种“假爱”之所以能顺利地俘获了十娘的 心,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李甲善于伪装,伪装成“忠厚志 诚”的样子,而这正是十娘心目中追求的觅人标准。另一方 面则因为十娘毕竟年轻,对眼前的善于伪装的李甲缺乏清 醒的认识,更没有做好抵御和抗击的准备。狡猾的李甲突 如其来地将她出卖,而此前则仍然伪装成“忠厚志诚”,使 十娘对他深信不疑。当十娘一旦得知被出卖,得知相爱两 年的李甲竟是个骗子,得知眼前的李甲原来是一个善于伪 装的卑鄙小人,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毁灭,因为她所追求 的生活理想破灭了,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相同社会背景下,两位主人公不同的命运结局是两 种思想观念———传统的封建纲常观念和新兴的商品经济 思想观念尖锐斗争,此消彼长,交互作用的结果。说得更明 白一些:玉堂春式的结局是少之又少的,它是两种思想斗 争中新兴思想占了上风的结果;杜十娘式的结局则是普遍 的,强大的旧观念仍占统治地位,不是可以轻易战胜的。 《三言》编纂者冯梦龙就生活在这样两种思想混杂并 存的时代,在他内心深处,两种思想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其 结果在作品中表现为玉堂春和杜十娘二人的不同命运结 局。他一方面热衷于猎取功名,一方面广泛收集民间俗文 学。他久未及第,愤而著书,大量整理民间俗文学,并在整 理过程中,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 伪的礼教。纵观《三言》一百二十卷,其中不少描写人情战 胜天理的故事,多数篇卷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这是作 者对新兴思想下的人们的美好未来的憧憬,《玉堂春落难 逢夫》即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一篇。但是,作者显然意识到占 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思想,许多下层市民与妇女 仍被封建的种种思想愚昧并毒害着而不自知,有不少人还 在自觉地维护那些正毒害或吞噬着她们的封建纲常。杜十 娘的悲剧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妇女悲剧命运的代表,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写实。相反,玉堂春式的大团圆只不过 是作者重情判礼理想的寄托。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编,曹光甫标校.警世通言·二十四[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 [2][明]冯梦龙编,曹光甫标校.警世通言·三十二[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 [3]孙书蝶.试论《警世通言》中市民妇女形象[J].洛阳师专学报, 1998,17(3). [4][明]冯梦龙编,曹光甫标校.警世通言·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2. [5]周先慎.古典小说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王泽君,常思春.古代短篇小说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7]辜美高、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8]聂付生.冯梦龙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2. (责任编辑 / 陈雅莉) W e n X u e Y a n J i u ☆ 文 学 研 究 ☆ 197
本文档为【相同的经历迥异的人生_玉堂春_杜十娘人物命运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9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4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6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