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章_货币理论(中)——货币需求

第八章_货币理论(中)——货币需求

举报
开通vip

第八章_货币理论(中)——货币需求null 第七章 货币理论(中) ——货币需求 第七章 货币理论(中) ——货币需求 本章教学内容: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三、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本节内容: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null货币数量说: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和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

第八章_货币理论(中)——货币需求
null 第七章 货币理论(中) ——货币需求 第七章 货币理论(中) ——货币需求 本章教学内容: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三、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本节内容: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null货币数量说: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和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货币数量说分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或称古典货币数量说)和新货币数量说(或货币主义) 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nul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主要是价格水平学说,将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直接联系起来,而对于经济学家现在所关心的其他重要经济变量,如就业水平和产出水平,则根据古典学派传统的“二分法”,认为其决定于经济当中的“实际”因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生产技术等,而与货币数量无关。 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不同学派: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一、现金交易数量说一、现金交易数量说(一)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1911年出版了《货币购买力》一书,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以此阐述他的“交易说”。 (二)基本观点: 认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要是一种支付工具,因此,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付总额与商品的交易总额一定相等。null(三)交易方程式: 由于货币具有流通速度(V),因而货币的支付总额应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M)与一定时期内每一单位货币用于购买的平均次数(即货币的流通速度V)的乘积;而商品的交易总额应等于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数量(T)与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P)的乘积。所以,交易方程式的表达式为:null (四)结论: 费雪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V和T长期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教材P345页) 正因为V和T都是独立于M而决定的,所以根据交易方程式,当货币供应相对于需求而增加时,唯一能使货币供求相等的途径就是物价P相应上升,反之亦然。 因此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二、现金余额数量说二、现金余额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缺陷之一就是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把交易看成是货币需求的唯一原因,这是极为片面的。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人们对货币的主观需求动机因素,克服了上述缺陷,从而产生了现金余额数量说。 (一)代表人物: 由马歇尔、庇古等剑桥经济学家创立。null(二)基本观点及剑桥方程式: 1.认为货币是人们持有其财富的一种形式: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实质上是将自己财富总额中的一部分选择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持有。 2.进而又认为影响人们持有现金余额的因素有: (1)财富总额(R); (2)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3)人们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null3.最后得出:虽然货币需求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数量(即所谓的现金余额M)同财富的名义价值(PR)成正比。由此得到现金余额方程式(又称剑桥方程式): 其中:K是财富的名义价值(PR)中以货币形 式持有的比例。null(三)结论: 剑桥学派认为上述方程式中的R和K在短期内不变,则当货币供应相对于需求而增加时,唯一能使货币供求相等的途径就是物价P相应上升,反之亦然。这一结论与交易方程式的结论相一致。null(四)两方程式的比较: 共同点:方程式的形式和结论基本一致。 不同点: 1.两者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手段的功能; “剑桥”强调的是货币作为资产持有形式的功能。null “费雪”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这都与交易有关,所以“费雪”又称之为现金交易方程式,其货币被称之为“飞翔的货币”; “剑桥”是从用货币形式持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财富总额的比例,第一次从个人持有现金余额数量的角度来分析货币需求量,所以又称之为现金余额方程式,其货币被称之为“栖息的货币”。 null2.各自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由于剑桥方程式强调了微观主体选择资产持有形式的行为,所以其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多于交易方程式。null通过上述分析和比较,可知剑桥方程式比交易方程式更适用于现实经济社会,它开创了从个人资产选择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的分析方法,为后来的经济学家研究货币需求奠定了宝贵的基础,使得后来的经济学家在谈到货币需求时,不再是讨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而是讨论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额是多少,也就是在人们的财产总额中希望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持有的部分是多少。null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正是在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本节内容: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一、货币需求的含义首先应明确:经济学家所讨论的需求,从来都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例如,当经济学家谈到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时,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若无此约束,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就可能是无止境的,因而也就无从讨论。货币需求也一样,它并非简单地表示人们主观上想持有多少货币,若是这样,货币需求的概念就没有任何意义。null货币需求的含义:是指当某人拥有一定量的财富总额时,他可以选择以多种资产形式持有该笔财富,而他愿意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持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他对货币的需求。 由此可见,货币需求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选择,或者说是财富的分配行为,它受到人们的财富总额、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及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1883-1946)是对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他本是马歇尔的弟子,曾是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但自1936年发表其重要著作《通论》以后,就成为独立的凯恩斯学派。这里讲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指的就是他作为独立学派的货币需求分析。null凯恩斯继承了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所不同的是,凯恩斯没有象他的前辈们那样,在概略陈述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后,又草率地断定只有财富总额(或名义国民收入)才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是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进而得出了实际货币需求不仅受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利率影响的结论。null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性偏好(因为货币比起其他资产来,具有最充分的流动性和灵活性,需求货币便是偏好流动性或灵活性),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null(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1.交易动机 含义:见教材P351页 凯恩斯认为:虽然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受其他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但它主要还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与收入成正比例关系。null2.预防动机 含义:见教材P352页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也与收入成正比例关系,基本上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null3.投机动机 关于前两个动机的分析是凯恩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而投机动机则是他的独创。 含义:见教材P352页 凯恩斯关于投机动机的分析: 首先,假定:人们只可以以两种形式持有财富,即货币和债券。null 其次,凯恩斯认为:人们主要根据两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的高低来决定持有何种形式的资产,并认为: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为0;而债券则可能有两种报酬(利息和资本利得),其中:利息收入显然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同时由于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向变化,所以资本利得也和利率相关。null 具体分析: 若人们确信现行利率水平高于正常值→预期未来利率水平将会下降→债券未来价格将会上升→人们持有债券在未来除获得正的利息收入外,还会获得正的资本利得,即持有债券获得的未来预期总报酬大于零→人们倾向于多持有债券、少持有货币,即货币需求少;反之则反之。 结论: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与利率有关,并且与利率成反向关系。null(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其中: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额,M2代表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额。L1代表M1与收入Y之间的函数关系,L2代表M2与利率r之间的函数关系。null(三)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古典学派的比较 (教材P355-356)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一个关键是基于投机的流动性偏好L2,它和利率呈反向关系,在传播货币量改变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null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二是作为贮藏财富的手段。就前者而言,它只是一种便利,没有什么重要性和实际影响,但后者将通过利率而影响投资,从而影响产出、就业和收入。null 古典学派只看到了货币的第一个作用,而未看到它的第二个作用,因而得出货币中性的结论;而凯恩斯正是因为看到并强调了货币的第二个作用,所以才得出货币影响就业的结论,甚至将货币的存在看作持久性失业的根本原因。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本节内容: 一、鲍莫尔模型 (又称为货币需求的“存货管理模型”) 二、惠伦模型 三、托宾模型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本节内容: 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二、弗里德曼的主要观点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 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 理论的区别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凯恩斯的《通论》引发了“凯恩斯革命”。在货币理论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推翻了自18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货币数量说理论,代之以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 30-50年代,是凯恩斯学派的新兴时期。 但50年代开始,通胀成为经济中的头号难题,到70年代又出现了“滞胀”问题。经济环境和背景的变化,导致了货币数量说的复兴。null货币数量说的复兴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由于他们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与古典学派大不相同,所以称之为“新货币数量说”(或“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伴随着这一理论的产生而出现的,还有一个崭新的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所以该学说又被称为“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一个与凯恩斯主义直接相对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null作为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长期结论,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他又继承了凯恩斯等人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的观点,从而把货币需求当作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来加以考察。null所不同的是,弗里德曼不象凯恩斯那样,用债券来代表所有货币之外的金融资产,从而把资产选择的范围限定在货币和债券之间,而是把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实物资产都列为可替代货币的资产,从而将资产选择的范围大大扩大,并从中得出了与凯恩斯主义者截然不同的结论。null(一)弗里德曼认为人们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持有财富的愿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财富总额 “弗”认为:由于实际生活中,财富很难加以估计,所以可用收入来代表。但又认为:如果用一般的现期收入指标来作为衡量财富的指标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所以他主张用恒久性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它与货币需求成正向关系。 null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这里用 表示恒久性收入。在实际计算中,可用现在及过去年份实际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加以计算。) null 2.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主要是指个人的能力,即人力资本。 由于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这里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表示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情况,它与货币需求成反向关系。) null 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通常将货币定义为M2,这样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的利息以及银行为支票存款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就成为持有货币的预期收益。 (这里用 表示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它与货币需求成正向关系。) null 4.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即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包括其他资产的预期利息、股利等收益和资本利得。它们与货币需求成反向关系。 这里用 表示债券的预期报酬率; 用 表示股票的预期报酬率; 用 表示预期物价变动率,即通货膨胀率。 null 5.影响货币需求偏好的其他因素 例如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持有货币既可用于日常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机会。虽然货币所提供的这些效用无法直接测量,但人们的感觉和现实证明它确实存在。这种流动性效用以及影响因素,如人们的嗜好、偏好等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而且在短期内可视为不变。(这里用 表示影响货币需求偏好的其他因素,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不定。)null(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所讨论的货币需求,是对支配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余额的需求,而不是对名义余额的需求。若以 代表实际货币需求,则其货币需求函数为:二、弗里德曼的主要观点二、弗里德曼的主要观点(一)货币需求是稳定可测的,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恒久性收入,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极小。 即:一方面,由于恒久性收入在长期内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如生产技术水平、人口、物质资源等),其变动是相对稳定的,这就决定了货币需求也是稳定可测的。另一方面,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null具体分析 虽然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较多,但其中一些自变量的影响可以忽略: 1.忽略 :因为在短期内影响货币效用的因素,如人们的嗜好、偏好等不会发生无规则的大幅变化。null2.忽略 :因为财富的构成比例在一定时期内也是相对稳定的,它对收入进而对货币需求不会产生大起大落的影响,因而可视 为常数。 3.忽略 :因为根据弗里德曼对发达国家统计资料分析,物价变化率只有在变化幅度很大、期限较长时才直接影响货币需求,而这种情况很少发生。null4.忽略 ,即忽略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当市场利率上升时,由于 与货币需求成反向关系,所以货币需求减少;但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可从贷款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若不存在利率管制,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以吸收更多存款,若存在利率管制,银行会提高服务质量以争夺存款资金,这些都使 提高,而 与货币需求成正向关系,所以货币需求会随之增加。null 由此可见,市场利率上升时, 和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将会相互抵消,从而可以得出: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比较:凯恩斯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null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有持久收入,即: 由于恒久性收入是稳定可测的,所以由之决定的货币需求也就是稳定可测的。null(二)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可测的 因为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由交易方程式 有: 由此可见:只要货币需求是稳定可测的,那么货币流通速度就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 null(三)货币供给是决定名义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因为只要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测的,那么货币供应量变化时,把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值代入交易方程式,就可以估计出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 由于弗里德曼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上述认识,导致了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相同的结论:货币供给是决定名义收入的因素。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为名义收入货币理论,即现代货币数量论。 null (四)更主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强调货币供给量对收入水平变动的直接作用(凯恩斯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先影响利率水平,再经过利率水平的变动,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最后导致收入水平的变动,即更强调利率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实行“单一规则” ),即保证货币供给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率。(凯恩斯则主张“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三、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 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三、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 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 两点主要区别: 1.货币流通速度不再被假定为一个固定常数,而被认为是一个稳定、可测的变量;null2.现代货币数量论放弃了传统货币数量论所认为经济持续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从而货币供给变化时,实际国民收入保持不变,价格与货币同比例变化的观点,而认为短期内实际国民收入也将随货币数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要视其他条件而定。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引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恒久性收入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值,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控制货币供给,使其符合货币需求函数的要求。null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扩大了货币的替代物,它不仅仅是债券,还有股票、实物资产等,这说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增加了。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也有预期名义收益,且与债券、股票的预期收益同向波动,因此市场利率的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更主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实行“单一规则”
本文档为【第八章_货币理论(中)——货币需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9452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7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3-11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