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举报
开通vip

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1 混 凝 土 结 构 理 论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主 讲 人: 熊 焱 手 机: 15013257899 邮 箱: xyan@scut.edu.cn 第四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一、概 述 ™ 梁内配置的钢筋 (1)纵向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受压钢筋) (2)弯起钢筋 (3)侧向构造钢筋(腰筋、拉结筋) (4)附加构造钢筋(箍筋、吊筋) 架立钢筋弯起钢筋 纵向钢筋箍筋腰筋 梁的钢筋构造 (1)正截面受弯破坏 → 通过计算配置纵向受拉、受压钢筋来满足; (2)斜截面受剪破坏 → 通过计算...

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1 混 凝 土 结 构 理 论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主 讲 人: 熊 焱 手 机: 15013257899 邮 箱: xyan@scut.edu.cn 第四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一、概 述 ™ 梁内配置的钢筋 (1)纵向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受压钢筋) (2)弯起钢筋 (3)侧向构造钢筋(腰筋、拉结筋) (4)附加构造钢筋(箍筋、吊筋) 架立钢筋弯起钢筋 纵向钢筋箍筋腰筋 梁的钢筋构造 (1)正截面受弯破坏 → 通过计算配置纵向受拉、受压钢筋来满足; (2)斜截面受剪破坏 → 通过计算或构造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来满足; (3)斜截面受弯破坏 →通过对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来满足。 ™ 梁的破坏类型 弯筋 箍筋P P s 纵筋 弯剪段(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统称腹筋----帮助混 凝土梁抵御剪力 有腹筋梁----既有纵筋又有腹筋 无腹筋梁----只有纵筋无腹筋 在工程设计中,首先选用竖直箍筋,然后再考虑采 用弯起钢筋。选用的弯筋位置不宜在梁侧边缘,且直径 不宜过粗。 ™ 钢筋弯起处劈裂裂缝 弯起钢筋承受的拉力比较大,且集中,有 可能引起弯起处混凝土的劈裂裂缝。 二、斜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 梁斜裂缝的位置 钢筋混凝土梁在其剪力V和弯矩M共同作用的 剪弯区段内(支座附近区段),将产生斜裂缝。 ™ 梁斜裂缝类型 斜裂缝主要有两类:腹剪斜裂缝和弯剪斜裂缝。 (a)腹剪斜裂缝 (b)弯剪斜裂缝 2 (1) 腹剪斜裂缝 图4-3为一无腹筋简支梁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主 应力轨迹线图形,实线是主拉应力迹线,虚线是主压应力 迹线。 图 4-3 主应力轨迹线 A σ τ 将弯剪区段的典型微元进行应力分析, 可以由σ,τ 求得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 2 2 tp 42 τσσσ ++= 2 2 cp 42 τσσσ +−= 主应力的作用方向与梁轴线的夹角α 按下式确定: σ τα 22 −=tg 主拉应力: 主压应力: 在中和轴附近,主拉应力方向大致为450 。当荷载增 大,拉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值时,混凝土开裂, 裂缝方向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沿主压应力迹线产生腹部 的斜裂缝,称为腹剪斜裂缝。腹剪斜裂缝中间宽两头细, 呈枣核形,常见于薄腹梁中,如图 (a)所示。 (1) 腹剪斜裂缝 (2) 弯剪斜裂缝 从主应力迹线图上可以看出,在剪弯区段截面的下 边缘,主拉应力还是水平向的,所以,在这些区段仍可 能首先出现一些较短的垂直裂缝,然后延伸成斜裂缝, 向集中荷载作用点发展,这种由垂直裂缝引伸而成的斜 裂缝的总体,称为弯剪斜裂缝,这种裂缝上细下宽,是 最常见的,如图(b)所示。 3 ™ 剪跨比 1.广义剪跨比λ λ = M / Vh0 2.计算剪跨比λ (1)集中荷载时 λ = a / h0 式中,a——剪跨,集中力到临近支座边缘的距离。 (2)均布荷载时 λ = (β-β2) ·l /(1-2β)· h0 式中,βl ——计算截面离支座边缘的距离。 L/ho——称为跨高比。 剪跨比反映了截面上弯矩与剪力的相对比值。它对梁的 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着极为重 要的影响。 ™ 剪跨比 ™ 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 1.无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形式 (1)斜截面三种破坏形态 不同的剪跨比 ,梁内的主应力迹线分布也有不同, 图4-6为剪跨比分别是2、1、1/2时的主应力迹线分布图。 图 4-6 主应力迹线分布图 由图可见,当剪跨比λ很小时,在集中力到支座之间 有虚线所示的主压应力迹线,力是按斜向短柱的形式传递 的。剪跨比λ小时,就可能在集中荷载与支座反力之间形 成短柱而压坏,主要是斜向受压而产生斜压破坏。 图 4-6 主应力迹线分布图 当剪跨比λ很大时,在支座与集中荷载之间没有直接 的主压应力迹线,故以弯曲传力为主,产生沿主压应力迹 线的斜裂缝,并发展为斜拉破坏。 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斜拉破坏、剪 压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形态。 图 4-6 主应力迹线分布图 (2) 斜截面承载力比较: 斜压 > 剪压 > 斜拉 (3)变形能力: 它们在达到峰值荷载时, 跨中挠度都不大,破坏后荷载 都会迅速下降,表明它们都属 脆性破坏类型,而其中尤以斜 拉破坏为甚。 图 4-8 斜截面破坏的F一f 曲线 4 与无腹筋梁类似,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 要有三种: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这时,除了 剪跨比对斜截面破坏形态有重斜压破坏要影响以外,箍筋 的配置数量对破坏形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1) 斜拉破坏 当λ>3,且箍筋配置数量过少时,斜裂缝一旦出 现,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承受不了原来由混凝土所负担的 拉力,箍筋立即屈服而不能限制斜裂缝的开展,与无腹筋 梁相似,发生斜拉破坏。 ¾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形式 有腹筋梁----既有纵筋又有腹筋 无腹筋梁----只有纵筋无腹筋 ¾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形式 (2) 剪压破坏 如果λ>3,箍筋配置数量适当的话,则可避免斜 拉破坏,而转为剪压破坏。这是因为斜裂缝产生后,与 斜裂缝相交的箍筋不会立即屈服,箍筋的受力限制了斜 裂缝的开展。随着荷载增大,箍筋拉力增大,当箍筋屈 服后,不能再限制斜裂缝的开展,使斜裂缝上端剩余截 面缩小,剪压区混凝土在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共同作用 下达到极限强度,发生剪压破坏。 破坏特征:出现临界斜裂缝,剪压区高度缩小,在正应 力、剪应力作用下,混凝土达极限强度,箍筋达屈服。 ¾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形式 (3) 斜压破坏 如果λ>3,箍筋配置数量过多,箍筋应力增长缓 慢,在箍筋尚未屈服时,梁腹混凝土就因抗压能力不足 而发生斜压破坏。在薄腹梁中,即使λ较大,也会发生 斜压破坏。 对有腹筋梁来说,只要截面尺寸合适,箍筋配置数 量适当,剪压破坏是斜截面受剪破坏中最常见的一种破 坏形态。 解释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的结构模型有多 种,这里讲述三种:带拉杆的梳形拱模型、拱形桁 架模型、桁架模型。 ‰ 带拉杆的梳形拱模型 适用于无腹筋梁。 1.梳状结构 这种力学模型把梁的下部看成是被斜裂缝和垂直裂缝 分割成一个个具有自由端的梳状齿,梁的上部与纵向受拉 钢筋则形成带有拉杆的变截面两铰拱。 三、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 ¾ 梳状齿的受力 外力:(1) 纵筋的拉力ZJ 和ZK(ZK > ZJ) (2) 纵筋的销栓力VJ 和VK (3) 裂缝间的骨料咬合力SJ 和SK 内力:梳状齿的根部弯矩m、剪力v和轴力n。m、v主 要与纵筋的拉力差及销栓力平衡;n则主要与咬合 力平衡。 图4-10 齿的受力 (1)拱顶 斜裂缝以上的残余剪压区。承载力不足时,将发 生剪压破坏或斜拉破坏。 (2)拱体 拱顶到支座间的斜向受压混凝土。承载力不足 时,将发生斜压破坏。 (3)拉杆——纵筋 图 4-11 拱体的受力 ¾拱体的受力 5 ‰ 拱形桁架模型 适用于有腹筋梁 1.力学模型 这种力学模型把开裂后的有腹筋梁看作为拱形桁架。 其中: (1)上弦杆 → 拱体; (2)受压斜腹杆 → 裂缝间的齿块; (3)受拉腹杆 → 箍筋。 (4)拉杆 → 纵筋; 2.与无腹筋梁梳形拱模型的主要区别 (1)考虑了箍筋的受拉作用; (2)考虑了斜裂缝间混凝土的受压作用。 图4-12 拱形桁架模型 适用于有腹筋梁 1.力学模型 这种力学模型把有斜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梁比拟为一 个铰接桁架。其中: (1)上弦杆 → 压区混凝土; (2)下弦杆 → 受拉纵筋; (3)竖向拉杆 → 腹筋; (4)斜压杆 → 斜裂缝间的混凝土。 2.两种桁架模型 (1)450 桁架模型 (2)变角桁架模型 图 4-13 桁架模型 (a)450 桁架模型 (b)变角桁架模型 ‰ 桁架模型 ‰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剪跨比 1 3 剪跨比 └──┼─────┼───→ λ 承载力 斜压 > 剪压 > 斜拉 当λ>3 时,剪跨比的影响将不明显。 2.混凝土强度 斜截面破坏是因混凝土到达极限强度而发生的,故混凝 土的强度对梁的受剪承载力影响很大。 斜压破坏 → 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斜拉破坏 → 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剪压破坏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则居于上述两者之间。 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箍筋配箍率 (1)配箍率反映了梁中箍筋的数量,以下式表示 式中 Asv ——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n —— 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 1)b 很小,取 n = 1; 2)b≤400mm且一排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以及 b>400mm 的梁,取 n = 4; 3)一般情况下,取 n = 2。 Asv1 —— 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 —— 沿梁长度方向箍筋的间距; b —— 梁的宽度 1v sv svρ A bs n A bs = = ⋅ (2) 配箍率对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在右图中横坐标为配箍率ρsv与箍筋强度fyv的乘积, 纵坐标Vu/bh0称为名义剪应力,即作用在垂直截面有效 面积bh0上的平均剪应力。由图可见,梁的斜截面受剪承 载力随配箍率增大而提高,两者呈线性关系。 图4-14 箍筋的肢数 (a)单肢箍;(b)双支箍;(c)四肢箍 配箍率对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问:四肢箍是二只二只箍的合并还是大箍套小箍? 纵筋的受剪产生了销栓力,限制斜裂缝的伸展,从而 扩大了剪压区的高度。所以,纵筋的配筋率越大,梁的受 剪承载力也就提高。 5.斜截面上的骨料咬合力 斜裂缝处的骨料咬合力对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影响较大。 4.纵筋配箍率 6 (1)截面尺寸的影响 ﹡截面尺寸对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有 试验表明,在其他参数(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剪跨比) 保持不变时 ,梁高扩大4倍 ,受剪承载力可下降 25%-30%。 ﹡对于有腹筋梁,截面尺寸的影响将减小。 (2)截面形状的影响 主要是指T形梁翼缘大小对受剪承载力有影响。适当增 加翼缘宽度,可提高受剪承载力25%,但翼缘过大,增大作 用就趋于平缓。另外,梁宽增厚也可提高受剪承载力。 6.截面尺寸和形状箍率 ‰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我国与世界多数国家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依靠试验研究, 分析梁受剪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建立起半理论半经验 的实用计算公式。 对于梁的三种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在工程设计时都应 设法避免,但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1)斜压破坏 → 通常用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条件来防止; 2)斜拉破坏 → 则用满足最小配箍率条件及构造要求来 防止; 3)剪压破坏 → 因其承载力变化幅度较大,必须通过计 算,使构件满足一定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从而防止剪压破 坏。 ¾ 基本假设 •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计算公式,就是 根据剪压破坏形态而建立的。 • 所采用的是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主要考虑 力的平衡条件Σy=0,同时引入一些试验参数。 • 其基本假设如下: (1) 受剪承载力的组成 0 u C S Sby V V V V= = + +∑ ¾ 基本假设 u CS SbV V V= + 式中, Vu —— 梁斜截面破坏时所承受的总剪力; VC —— 混凝土剪压区所承受的剪力; VS —— 与斜截面相交的箍筋所承受的剪力; VSb—— 与斜截面相交的弯起钢筋所承受的剪力。 如令VCS为箍筋和混凝土共同承受的剪力, 即 则 0 u C S Sby V V V V= = + +∑ CS C SV V V= + (2)梁剪压破坏时,与斜截面相交 的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拉应力都 达到其屈服强度(fyv , fy); (3)不考虑斜裂缝处的骨料咬合力和纵筋的销栓力。 骨料咬合力和纵筋的销栓力虽然在无腹筋梁中的作 用显著,但在有腹筋梁中的抗剪作用大部分被箍筋代 替,故不考虑; (4)不考虑截面尺寸的影响。 截面尺寸的影响主要对无腹筋的受弯构件,故仅在 不配箍筋和弯起钢筋的厚板计算时才予以考虑; (5)剪跨比λ的影响仅在计算受集中荷载为主的梁时才予以 考虑。 ¾ 基本假设 (1)均布荷载下矩形、T形和工字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 当仅配箍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 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附表2-2取用; fy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附表2-7取用;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Asv = n·Asv1, 其中n为在同一个截面内箍筋的肢数, Asv1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 ---沿构件长度方向箍筋的间距; b ---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h0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 0 00.7 1.25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 = + ⋅ ⋅ 也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但其中集中荷载对支 座边缘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应小于 总剪力值的75%。 ¾ 计算公式 7 (2)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独立粱(包 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边缘截面或 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 况),当仅配箍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其中,λ = a /h0 当λ<1.5 时,取λ=1.5; 当λ>3 时,取λ=3。 ( )0 01.75 1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λ= = + + ⋅ ⋅ ¾ 计算公式 0 00.7 1.25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 = + ⋅ ⋅ 均布荷载下 集中荷载下 当λ=1.5: 当λ=3: ( ) 0 0 1.75 ( ) 1u CS t yv sv V V f bh f A s hλ= = + ⋅ ⋅+ ¾ 计算公式 0 00.7 1.25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 = + ⋅ ⋅ ( )1.75 1 0.7λ + = ( )1.75 1 0.44λ + = 以集中力为主的 独立梁,斜截面 承载力下降 1<1.25 ( ) 1.75 0.7 1λ ≤+ 0.8 sinSb y sb sV f A α= (3)设有弯起钢筋时,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Vsb---弯起钢筋的拉力在垂直于梁轴方向的分力值; Asv ---与斜裂缝相交的配置在同一弯起平面内的弯起钢 截面面积; αs ---弯起钢筋与梁纵轴线的夹角, 一般为45°。当梁 截面超过800mm时,通常为60°。 u CS SbV V V= + ¾ 计算公式 0.8 sinSb y sb sV f A α= u CS SbV V V= + 公式中的系数0.8,是对弯起钢筋受剪承载力的折减。 这是因为考虑到弯起钢筋与斜裂缝相交时,有可能已接近 剪压区,钢筋强度在梁破坏时不可能全部发挥作用的缘故。 图4-17 弯起钢筋所承担的剪力 (4)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由于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仅是根据剪压破 坏的受力特点而确定的,因而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也即 公式有其上下限值。 1)截面的最小尺寸(上限值) 当梁截面尺寸过小,而剪力较大时,梁往往发生斜压 破坏,这时,即使多配箍筋,也无济于事。因而,设计时 为避免斜压破坏,同时也为了防止梁在使用阶段斜裂缝过 宽(主要是薄腹梁),必须对梁的截面尺寸作如下的规 定: ¾ 计算公式 ¾ 计算公式 00.25 c cV f bhβ≤ (4)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1)截面的最小尺寸(上限值)(续) 当hw/b≤4时(厚腹梁,也即一般梁),应满足 当hw/b≥6时(薄腹梁),应满足 当4<hw/b<6时,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00.2 c cV f bhβ≤ 8 ,min 0.24sv t yvf fρ = (4)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2)箍筋的最小含量(下限值) 箍筋配量过少,一旦斜裂缝出现,箍筋中突然增大的拉 应力很可能达到屈服强度,造成裂缝的加速开展,甚至箍筋 被拉断,而导致斜拉破坏。为了避免这类破坏,规定了配箍 率的下限值,即最小配箍率: 验算最小配箍率 1 ,min /sv sv svnA bsρ ρ= ≥ ¾ 计算公式 (5)厚板的计算公式 试验表明,均布荷载下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钢筋 混凝土板,其受剪承载力随板厚的增大而降低。其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公式计算: 式中,βh ---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800/ h0)1/4, 当h0<800 mm 时,取 h0 = 800 mm; 当h0>2000 mm时,取 h0 = 2000 mm。 0 0.7h h tV f hβ= ¾ 计算公式 ‰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¾ 计算截面 截面1-1: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 截面2-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截面3-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 截面4-4:腹板宽度或截面高 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以上这些斜截面都是受剪承载力较薄弱之处,均为计算 时应考虑的关键部位,梁的剪切破坏很可能在这些薄弱的环 节上出现。 答案 1.试述剪跨比的概念及其对斜截面破坏的影响。 2.梁上斜裂缝是怎样形成的?它发生在梁的什么 区段内? 3.斜裂缝有几种类型?有何特点? 4.试述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形态及其破坏特 征。 答案 答案 答案 思 考 题 <四> 1 (1)均布荷载下矩形、T形和工字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 当仅配箍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 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附表2-2取用; fy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附表2-7取用;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Asv = n·Asv1, 其中n为在同一个截面内箍筋的肢数, Asv1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 ---沿构件长度方向箍筋的间距; b ---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h0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 0 00.7 1.25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 = + ⋅ ⋅ ¾ 计算公式 ‰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2)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独立粱(包 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边缘截面或 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 况),当仅配箍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其中,λ = a /h0 当λ<1.5 时,取λ=1.5; 当λ>3 时,取λ=3。 ( )0 01.75 1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λ= = + + ⋅ ⋅ ¾ 计算公式 0 00.7 1.25 ( )u CS t yv svV V f bh f A s h= = + ⋅ ⋅ 9 0.8 sinSb y sb sV f A α= (3)设有弯起钢筋时,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Vsb---弯起钢筋的拉力在垂直于梁轴方向的分力值; Asv ---与斜裂缝相交的配置在同一弯起平面内的弯起钢 截面面积; αs ---弯起钢筋与梁纵轴线的夹角, 一般为45°。当梁 截面超过高度800mm时,通常为60°。 u CS SbV V V= + ¾ 计算公式 (4)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由于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仅是根据剪压破 坏的受力特点而确定的,因而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也即 公式有其上下限值。 1)截面的最小尺寸(上限值) 当梁截面尺寸过小,而剪力较大时,梁往往发生斜压 破坏,这时,即使多配箍筋,也无济于事。因而,设计时 为避免斜压破坏,同时也为了防止梁在使用阶段斜裂缝过 宽(主要是薄腹梁),必须对梁的截面尺寸作如下的规 定: ¾ 计算公式 ¾ 计算公式 00.25 c cV f bhβ≤ (4)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1)截面的最小尺寸(上限值)(续) 当hw/b≤4时(厚腹梁,也即一般梁),应满足 当hw/b≥6时(薄腹梁),应满足 当4<hw/b<6时,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00.2 c cV f bhβ≤ ,min 0.24sv t yvf fρ = (4)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2)箍筋的最小含量(下限值) 箍筋配量过少,一旦斜裂缝出现,箍筋中突然增大的拉 应力很可能达到屈服强度,造成裂缝的加速开展,甚至箍筋 被拉断,而导致斜拉破坏。为了避免这类破坏,规定了配箍 率的下限值,即最小配箍率: 验算最小配箍率 1 ,min /sv sv svnA bsρ ρ= ≥ ¾ 计算公式 (5)厚板的计算公式 试验表明,均布荷载下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钢筋 混凝土板,其受剪承载力随板厚的增大而降低。其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公式计算: 式中,βh ---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800/ h0)1/4, 当h0<800 mm 时,取 h0 = 800 mm; 当h0>2000 mm时,取 h0 = 2000 mm。 0 0.7h h tV f hβ= ¾ 计算公式 ‰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¾ 计算截面 截面1-1: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 截面2-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截面3-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 截面4-4:腹板宽度或截面高 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以上这些斜截面都是受剪承载力较薄弱之处,均为计算 时应考虑的关键部位,梁的剪切破坏很可能在这些薄弱的环 节上出现。 10 ¾ 计算步骤 (1)求剪力设计值,绘制剪力图; (2)验算截面尺寸,如不满足,则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 凝土的强度等级; (3)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4)计算确定箍筋和弯起钢筋用量; 1)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只配箍筋 均布荷载作用下对矩形、T形和工字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 件,可按下式计算: 0 01 25.1 7.0 hf bhfV s nA yv tsv −≥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0 0 1 0.1 0.1 75.1 hf bhfV s nA yv t sv +−≥ λ 2)方案二:先配箍筋,再配弯起钢筋 可以根据经验和构造要求配置箍筋确定Vcs,然后按下式 计算弯起钢筋的面积。 αsin8.0sb y cs f VVA −= 3)方案三:先配弯起钢筋,再配箍筋 也可以根据受弯承载力的要求,先选定弯起钢筋再按下式 计算所需箍筋: 然后验算弯起点的位置是否满足斜截面承载力的要求。 (5)验算验算最小配箍率ρsv≥ρsv,min 0 01 25.1 sin8.07.0 hf AfbhfV s nA yv sbytsv α−−≥ 0 0 1 0.1 sin8.0 0.1 75.1 hf AfbhfV s nA yv sbyt sv αλ −+−≥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支承如图,净跨 度l0 = 3560mm;截面尺寸b×h = 200 ×500mm。该梁承 受均布荷载设计值90kN/m(包括自重),砼强度等级为 C20(fc = 9.6N/mm2,ft = 1.1N/mm2),箍筋为热轧 HPB235级钢筋(fyv = 210N/mm2),纵筋为HRB335级钢 筋 (fy =300N/mm2)。 求: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例 1] 90 kN/m 240 240 3560 160.2kN 160.2kN 46 5 2 25∣○_ 35 50 0 200 1 22∣○_ 【解】 (1)求剪力设计值 支座边缘处截面的剪力值最大 0max 2 1 qlV = 56.390 2 1 ××= =160.2kN 11 (2)验算截面尺寸 hw = h0= 465mm hw / b = 465 / 200 = 2.325 <4 , 属厚腹梁,应按式(4-15)验算: 0.25βc fc bh0= 0.25×1 × 9.6×200×465 = 223.2kN > 160.2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砼强度等级为C20 (fc = 9.6N/mm2,ft = 1.1N/mm2) 所以,取βc=1 (3)验算是否须计算配置箍筋 0.7ftbh0= 0.7×1.1×200×465= 71.61kN < 160.2kN 应进行配箍筋计算。 (4)配置腹筋 配置腹筋有两种办法:一是只配箍筋;一是配置箍筋 兼配弯起钢筋;一般都是优先选择箍筋。 a、仅配箍筋 得由 25.17.0 0sv1yv0t hs nAfbhfV +≤ mmmm s nA sv 21 726.0 46521025.1 71610160200 =×× −≥ 46521025.14652001.17.0160200 1 ×⋅××+×××= s An sv 则 若选用箍筋 φ 8@120,则 )(,726.0838.0 120 3.5021sv 可以>=×= s nA 配箍率 bs Asv1 sv =ρ 120 3.502 ×= %419.0= )(,%126.0 210 1.124.024.0min,sv 可以sv yv t f f ρρ <=×== 最小配箍率 b、 配置箍筋兼配弯起钢筋 根据已配的2 φ 25+1 φ 22纵向钢筋,可利用1φ22以 450弯起,则弯筋承担的剪力: Vcs=V-Vsb =160200-64495=95705N Vsb = 0.8fy ·Asb ·sinαs N64495 2 23001.3808.0 =×××= 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 0 sv1 yv0tcs 25.107.0 hs nAfbhfV += )(95705N,N106154 可以>= 465 200 3.28221025.171610 ××××+= 此题也可先选定箍筋,由Vcs利用V=Vcs+Vsb求Vsb, 再决定弯起钢筋面积Asb。 选φ 6@200,则: (6)验算弯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160.2 117 480 (kN) 50 弯起点 弯终点 如右图所示: 该处的剪力设计值为 NN V 106154117000 78.1 )48.078.1(1602001 >= −×= 宜再弯起钢筋或加大箍筋, 考虑到纵向钢筋中必须有两根直 通支座,已无钢筋可弯,故选择 加密箍筋的方案。 12 重选φ 6@150,则有: )(117000N,N117668 可以>= 465 150 3.28221025.171610 ××××+=csV 为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方便,支座处截面箍筋也可改配φ 6@150。 若将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后延,使其距支座边缘的距离 为200mm,弯起点处的剪力值: )(106154N,N103500 可以<= 78.1 63.078.1160200 −+=V 则配置箍筋φ 6@200已能满足要求。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跨度4m,荷载 如例题图4-2所示。梁截面尺寸b×h = 200×600mm,混凝 土强度等级为C20,箍筋采用热轧HPB235级钢筋. 求:配置箍筋 [例 2] g+q=10kN/m 1000 F =120kN F = 80kN 1000 4000 1000 1000 F = 100kN 150 160 180 60 70 4050 170 20 20 14060 40160 (单位:kN) (a) (b) V集 V总 V均 A B C D E 【解】 (1)求剪力设计值 (2)验算截面条件 0.25βc fc b h0= 0.25×1 × 9.6×200×565= 271200N > VA和VB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βc=1 (fcuk <50N/mm2) (3)确定箍筋数量 该梁受集中、均布两种荷载,但集中荷载在梁支座截 面上引起的剪力值均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 A支座: %88180 160 == 总 集 V V B支座: %5.87160 140 == 总 集 V V 所以,梁的左右两半区段均应按集中荷载计算公式计 算受剪承载力。 根据剪力的变化情况,可将梁分为AC、CD、DE、 及EB四个区段来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AC段: 77.1 565 1000 0 === h aλ )180000(78529 5652001.1 177.1 75.1 1 75.1 0 NVN bhf A t =<= ×××+=+λ 必须按计算配置箍筋 13 0 1 0c 0.11 75.1 h s nAfbhfVV svccsA ++== λ )(,855.0006.1 100 3.502sv1 可以>=×= s nA 选配φ 8 @100,实有 855.0 5652100.1 78529180000sv1 =×× −= s nA %,可以。% 126.0503.0200006.1 min, =>== svsv ρρ 3,354.3 565 2000 0 =>=== λλ 取 h a )50000(54381 5652001.1 13 75.1 1 75.1 0 NVN bhf C t =>= ×××+=+λ 仅需按构造配置箍筋,选配φ 8@350 CD段: %,可以。% 126.0144.0 min, =>= svsv ρρ 3,354.3 565 2000 0 =>=== λλ 取 h a )70000(54381 5652001.1 13 75.1 1 75.1 0 NVN bhf E t =<= ×××+=+λ 必须计算配置箍筋 0 1 0c 0.11 75.1 h s nAfbhfVV svccsE ++== λ DE段: )(,132.0402.0 250 3.502sv1 可以>=×= s nA 选配φ 8@250,实有 132.0 5652100.1 5438170000sv1 =×× −= s nA %)126.0 210 1.124.024.0( %2.0 200 402.0 yv t min,sv =×==> == f f sv ρ ρ 77.1 565 1000 0 === h aλ )160000(78529 5652001.1 177.1 75.1 1 75.1 0 NVN bhf B t =<= ×××+=+λ 必须按计算配置箍筋 EB段: 0 1 0c 0.11 75.1 h s nAfbhfVV svccsB ++== λ ,可以。687.0838.0 120 3.502sv1 >=×= s nA 选配φ 8@120,实有 687.0 5652100.1 78529160000sv1 =×× −= s nA %,可以。% 126.0419.0200838.0 min, =>== svsv ρρ 14 答案 答案 5.影响斜截面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在设计中采用什么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来防止梁的斜压和斜拉破坏? 7.写出矩形、T形、I形梁在不同荷载情况下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答案 思 考 题 <四> 2 五、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斜截面承载力包括斜截面 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弯承载 力两个方面。 梁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是 指斜截面上的纵向受拉钢筋、 弯起钢筋、箍筋等在斜截面破 坏时,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拉力 对受压区A的内力矩之和 (Mu=FS·z+Fsv·zsv+Fsb·zsb), 如右图所示。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但是,通常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是不进行计算的,而是用 梁内纵向钢筋的弯起、截断、锚固及箍筋的间距等构造措施 来保证。为了说清楚这一问题,先介绍材料抵抗弯矩图。 ‰ 材料抵抗弯矩图 1.荷载效应图(M 图) 由荷载对梁的各个正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所绘 制的图形,称为荷载效应图,即M图。 2.材料抵抗弯矩图(Mu 图) 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对梁各个正截面产生的 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Mu 所绘制的图形,称为材料抵抗 弯矩图,即Mu图。 ) 2 ( 1 0 bf Af hfAM c sy ysu α−= 注意:设计时,所绘 Mu 图必须包住 M 图,才能保证梁 的各个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¾配通长直筋简支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 (1)Mu图外围水平线的位置 1)若实配 As = 计算As ,则Mu图外围水平线与M图相切; 2)若实配 As>计算As,则可根据实配筋量As,利用下式求 Mu图外围水平线的位置: (2)每根钢筋所承担的抵抗弯矩 Mui 按该钢筋的面积Asi与总钢筋的面积As的比值进行分配。即 Mui = Mu·Asi / As (3)Mu图的绘制 1)用水平线将每根钢筋所承担的抵抗弯矩Mui示于弯 矩图上; 2)梁底纵筋不能截断,可弯起;但伸入支座纵筋不 能少于2根; 3)弯起筋应画在Mu的外侧。 (4)充分利用截面 图中1、2、3三个截面分别称为③、②、①钢筋的充分 利用截面。 (5)不需要截面 图中2、3、4三个截面分别称为③、②、①钢筋的不需 要截面。 15 ¾配弯起钢筋简支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 (1)弯筋的弯起点必须在此钢筋不需要截面的外侧; (2)弯筋与梁截面中轴线交点G、H对应在Mu图上的交点 g、h不能落在M图以内; (3)弯筋Mu图呈斜线,承担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应减少; (4)Mu图为aigefhjb。g、h点都不能落在M图以内,也即 Mu图应能完全包住MR,梁正截面受弯才能满足; (5)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保证措施——合理选择弯筋的弯起 点位置。 ‰ 纵筋的弯起 „ 弯起点的位置——距充分利用截面的距离。 (I-I为充分利用截面) 取 a ≥0.5h 现在研究弯起点E、F离充分利用截面1的距离。 图中,对弯筋而言,未弯起前正截面Ⅰ-Ⅰ处的 受弯承载力: MⅠ= fy Asb Z 弯起后,在Ⅱ-Ⅱ截面(斜截 面)处的受弯承载力: MⅡ= fy Asb Zb 为了保证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至少要求斜截面受弯 承载力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等强,即MuⅡ=MuⅠ,zb=z。 设弯起点离弯筋充分利用的截面Ⅰ-Ⅰ的距离为a ,由 图可见 zb /sinα= zctgα+ a 所以,a = zb /sinα- zctgα=z(1一cosα)/ sinα 通常,α= 450 或 600,近似取 z =0.9ho, 则 a =(0.373~0.52)h0 为方便起见,《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弯起点与按计 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h0,也即 弯起点应在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以外,大于或等于0.5h0 处,所以图中e点离1截面应≥h0/2。 9 弯起点的位置 连续梁中,把跨中承受正弯 矩的纵向钢筋弯起,并把它作为 承担支座负弯矩的钢筋时也必须 遵循这一规定。如图中的钢筋b, 其在受拉区域中的弯起点(对承 受正弯矩的纵向钢筋来讲是它的 弯终点)离开充分利用截面4的 距离应≥h0/2,否则,此弯起 筋将不能用作支座截面的负钢 筋。 弯起钢筋弯起点与弯矩图形的关系 l一在受拉区域中的弯起截面; 2一按计算不需要钢筋“b”的截面; 3一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 4一按计算充分利用钢筋强度的截面; 5一按计算不需要钢筋“a”的截面 钢筋的弯起点要满足离开充分利用截面4的距离应≥h0/2,弯起 钢筋与中轴的交点要在不需要截面以外(这个是为了包络住弯矩 图)。 „ 弯终点的位置 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到支座边或到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 之间的距离,都不应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使每根弯起钢筋 都能与斜裂缝相交,以保证斜截面的受剪和受弯承载力。 16 ‰ 纵筋的锚固 简支梁在其支座处出现斜裂缝以后,该处钢筋应力 将增加,这时梁的抗弯能力还取决于纵向钢筋在支座处 的锚固。如锚固长度不足,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 动将导致斜裂缝宽度显著增大,从而造成支座处的粘结 锚固破坏。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靠近支座处有较大集 中荷载时。 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 支座有一定的锚固长度。考虑到支座处同时又存在有横 向压应力的有利作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可比基本锚固 长度略小。锚固长度 las 应符合以下条件: (1)当V≤0.7ftbho时,las≥5d (2)当V>0.7ftbho时,带肋钢筋 las≥12d;光面钢筋las≥15d。 „ 简支支座处纵筋的锚固长度 — las 如 las不能符合上述规定时 应采取有效的附加锚固措 施来加强纵筋的端部,如加焊横向钢筋、锚固钢板或将钢 筋端部焊接在梁端的预埋件上等。 1) 如在焊接骨架中采用光面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时, 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但在钢筋的锚固长度las 内应加 焊横向钢筋: 当 V≤0.7ftbho 时,至少一根; 当 V>0.7ftbho时,至少二根; 横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一半; 同时,加焊在最外边的横向钢筋,应靠近纵向钢筋的末 端。 2)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的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简支端,如 在距支座1.5h范围内,作用有集中荷载,且V>0.7ftbho时, 对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附加锚固措施,或取las ≥ 15d。 3) 梁简支端支座截面上部应配负弯矩钢筋,其数量不小于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1/4,且不少于2根。 4)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 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两个箍筋,其直径 不宜小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间距不宜大于 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当采取机械锚固措施时, 箍筋间距尚不宜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5倍。 (b)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焊 (c)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 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构造措施 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 锚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不应 少于 3 个,其直径不应小于 纵向钢筋直径的 0.25 倍,其 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 的 5 倍。当纵向钢筋的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公 称直径的 5 倍时,可不配置 上述箍筋。 (a)末端带1350弯钩 ‰ 纵筋的截断 梁的正、负纵向钢筋都是根据跨中或支座最大的弯矩 值,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配置的。 1. 正弯矩纵筋 正弯矩区段内的纵向钢筋都是采用弯向支座(用来抗 剪或抵抗负弯矩)的方式来减少其多余的数量,而不宜在 受拉区截断,因为在受拉区截断对受力不利。 2. 负弯矩纵筋 对于在支座附近的负弯矩区段内的纵筋,则往往采用 截断的方式来减少纵筋的数量,但不宜在受拉区截断。 17 3. 纵筋截断的有关规定 原因1:从理论上讲,某一纵筋在其不需要点 (称为理论断 点)处截断似乎无可非议 ,但事实上,当在理论断点处切 断钢筋后,相应于该处的混凝土拉应力会突增,有可能在 切断处过早地出现斜裂缝,而造成梁的斜截面受弯破坏。 因而,纵筋必须从理论断点以外延伸一定长度后再截断。 原因2:纵向钢筋还有一粘结锚固问题。如图所示,当在支 座负弯矩区出现斜裂缝后 ,在斜截面B上的纵筋应力必然 增大,在梁上引起一系列由B向C发展的针脚状斜向粘结裂 缝。若纵筋的粘结锚固长度不够,则这些粘结裂缝将会连 通,形成纵向水平劈裂裂缝,梁顶面也会出现纵向裂缝, 最终造成构件的粘结破坏。所以还必须自钢筋强度充分利 用截面以外,延伸后再截断钢筋。 3. 纵筋截断的有关规定 梁支座截面负弯矩纵向钢筋受拉当必须截断时,应符合 以下规定: (1) 当 V≤0.7ftbho 时,截断点应同时满足: 1) 距不需要截面≮20d; 2) 距充分利用截面 ≮1.2 la (2) 当 V>0.7ftbho 时,截断点应同时满足: 1) 距不需要截面≮ho 且 ≮20d; 2) 距充分利用截面 ≮1.2la+ho (3) 若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内,截断点应同时满足: 1)距不需要截面≮1.3ho且≮20d; 2) 距充分利用截面≮1.2 la+1.7ho 4. 悬臂梁上部钢筋向下弯折的有关规定 (1) 应有不少于2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 弯折≮12d; (2) 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规定的弯取 点位置向下弯折,并在梁的下边锚固,弯终点外的锚固长 度应满足: 1) 在受压区≮10d; 2) 在受拉区≮20d。 ‰ 箍筋的间距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 150 200 梁 高 h 07.0 hbfV t> 07.0 hbfV t≤ 200 250 300 300 350 400 300150 ≤< h 500300 ≤< h 800500 ≤< h 800>h 箍筋的间距除按计算确定外,还应满足下表要求: 当 时,箍筋的配筋率还不应小于hbfV t7.0 0> yv t f f24.0 (单位:mm) „ 箍筋间距的其它规定 (1)箍筋的间距在绑扎骨架中 不应大于15d,同时不应大于 400mm,d为纵向受压钢筋中的最 小直径。这是为了防止受压筋的 压曲。因此,当梁中配有计算需 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还必 须做成封闭式,如右图所示。 箍筋的形式 (a)封闭式;(b)开口式 (2) 复合箍筋的设置 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三根时,还应设置 复合箍筋(例如四肢箍),但当梁宽不大于400mm,且 纵向钢筋一层内不多于四根时可不设。当一层内的纵向 受压钢筋多于五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的间距必 须小于或等于10d。 箍筋的肢数 (a)单肢箍;(b)双支箍;(c)四肢箍 18 (3)当梁中绑扎骨架内纵向钢筋为非焊接搭接时,在搭接 长度内,箍筋直径不宜小于搭接钢筋直径的0.25倍,箍筋的 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1)受拉时,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 2)受压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 搭接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3)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 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4)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不应少 于3个,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5倍,其间距不应 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5倍。当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 小于钢筋直径或等效直径的5倍时,可不配置上述箍筋。 六、其他构造要求 1.锚固 (1)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得小于0.7la及250mm; (2)简支板和连续板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上 的锚固长度 las ≮5d; (3)连续梁的中间支座,通常上部受拉,下部受压。 上部的纵向受拉钢筋应贯穿支座。下部的纵向钢筋锚固长 度按以下的情况分别处理: ‰ 纵向受力钢筋 1)设计中不利用其强度时,带肋钢筋锚固长度 las ≥12d;光面钢筋锚固长度las ≥15d。 2)设计中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la; 3)设计中充分利用其抗压强度时,锚固长度≮0.7la。 这是考虑在实际结构中,压力主要靠混凝土传递,钢筋作 用较小,对锚固长度要求不高的缘故。 2. 搭接 梁中钢筋长度不够时,可采用互相搭接或焊接的办法, 当接头用搭接而不加焊时,其搭接长度ll 规定如下: (1)受拉钢筋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搭接接头。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 开。 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 钢筋面积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ll =ζla ≮300mm 式中,ll—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a—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表4-2取用。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表4-2 1.2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1.61.4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1)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是指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 搭接接头的受力钢筋与全部受力钢筋面积之比。 2)同一连接区段: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 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 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注:图中所示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头钢筋为两根, 当钢筋直径相同时,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19 3)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筋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 百分率: 梁、板、墙类:不大于25% 柱类:不大于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板类、墙类及柱类构 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2)受压钢筋 搭接长度取受拉搭接长度的0.7倍。 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都不应小于200mm。 ‰ 弯起钢筋 1.弯筋端部锚固 (1) 弯终点的锚固长度 1) 受拉区:≮20d; 2) 受压区:≮10d。 (2) 对光面钢筋,末端应设弯钩。 图4-37 弯筋端部锚固 2.位于梁底层两侧的钢筋不能弯起。 3. 鸭筋和浮筋 弯起钢筋除利用纵向筋弯起外,还可单独设置,如图 (b) 所示,称为鸭筋。不允许设置如图 (a)所示的浮筋。 (a) (b) 浮筋 鸭筋 ‰ 箍筋 1.箍筋的最小直径 dmin (1)梁高 h>800mm时,dmin ≮8mm; (2)梁高 h≤800mm时,dmin ≮6mm; (3)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 尚≮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2.构造箍筋的设置 计算不需箍筋的梁: (1)当梁高>300mm时,仍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2)当梁高=150~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1/4 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 集中荷载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3)当梁高<150mm以下时,可不设置箍筋。 ‰ 纵向构造钢筋 1. 架立钢筋 (1) 梁跨 <4m时,直径≮8mm; (2) 梁跨 4~6m时,直径≮10mm; (3) 梁跨 >8m时,直径≮12mm。 20 2. 纵向构造钢筋(又称腰筋) (1)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每侧纵向构造钢筋 (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 ≮0.1%bhw ,且其间距≯200mm。 (2)对于钢砼薄腹梁和疲劳试验梁,沿梁下部二分之 一高的腹板内沿两侧配置直径(8~14)mm、间距为 (100~150)mm的纵向构造筋,按下密上疏的方式布置。 答案 8.何谓梁的材料抵抗弯距图?其意义和作用怎样? 它与弯距图的关系怎样? 9.钢筋混凝土梁应该满足哪些构造的要求? 答案 思 考 题 <四> 3 C l i c k t o e d i t c o m p a n y s l o g a n . ¾试述剪跨比的概念及其对斜截面破坏的影响。 答:剪跨比为集中荷载到支座的距离与梁有效高度地比 值,某截面的广义剪跨比为该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截面有 效高度乘积的比值,它们都反映了梁中正应力与剪应力 的比值。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斜截面破坏形态的变化趋 势是从斜压破坏转变为剪压破坏
本文档为【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029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3-23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