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追忆似水年华_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_追忆似水年华_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举报
开通vip

_追忆似水年华_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追忆似水年华 》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聂 时 佳 内容提要 《追忆似水年华 》体现 出普奋斯特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 这种认识 主要通过小说 的形式创新呈现 出来 。 小说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都体现出明显的创新性 , 对后世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但它的创新又是不彻底的 , 具有两面性。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造就 了此书别具一 格 的美学特点 , 表现出普奋斯特独特的创作心理和艺术精神。 关健词 《追忆似水年华》 形式创新 叙述角度 叙述方式 两面性 康诺利说普鲁斯特的 《追忆似水年华 》 下称 《追忆 》 ...

_追忆似水年华_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追忆似水年华 》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聂 时 佳 内容提要 《追忆似水年华 》体现 出普奋斯特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 这种认识 主要通过小说 的形式创新呈现 出来 。 小说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都体现出明显的创新性 , 对后世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但它的创新又是不彻底的 , 具有两面性。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造就 了此书别具一 格 的美学特点 , 表现出普奋斯特独特的创作心理和艺术精神。 关健词 《追忆似水年华》 形式创新 叙述角度 叙述方式 两面性 康诺利说普鲁斯特的 《追忆似水年华 》 下称 《追忆 》 是 “ 一百年间才出现一次 的作品 ” ① , 此话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 昆 德拉甚至把 《追忆 》看成是一个文学时代 的终结 “ 普鲁斯特以后情况的变化毋宁说 是我们充满了怀旧的伤感 。 一种博大的美随 着普鲁斯特离我们渐渐远去 , 而且永不复 回 ” , ②他认为普鲁斯特在 “ 回忆 ” 这人类 最后一片天堂中维持着 自己的自足性和统一 性 , 构建着人类最后的神话 。 《追忆 》这种 转折点式的作用无疑奠定了它重要的文学史 地位 。 不过 , 仅仅看到 《追忆 》以 “ 回忆 ” 为内容这一点似乎还不够 , 因为小说史本身 是一个 自足的 、 独立的存在 , 它的发展从本 质上说就是形式的创新 。 千百年来 , 人们述 说的本是相同的故事 , 因为人类生活的本质 没有变 , 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生命无时无刻不 在走向死亡这一终极事实 。 《追忆 》用 “ 回 忆 ” 抗争 “ 遗忘 ” , 即是抗争死亡 , 述说的 也是同样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对于世界我们有的仅仅是 认识方式上的变化 , 而这种变化在文学上便 体现为创作形式的变化 。 所以从形式创新的 角度来看 《追忆 》,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 它的美学特点 。 一 、 《追忆 》在叙述角度上的创新 及其体现的创作心理和艺术精神 从叙述角度来看 , 《追忆 》不同于现实 主义着重于对客观世界穷形尽相的摹写以求 达到对客观真实的认识 , 也不同于浪漫主义 对精神的扩张 , 它表现的是人物认识现实的 精神努力 。 普鲁斯特在美学上受到法国美学 · · 外国文学评论 , 刀 家塞阿伊的影响 。 塞阿伊的美学思想中有一 个 “ 物我同一 ” 的原理 , 他认为 , “ 精神活 动分两步进行 。 第一步 , 精神把 自己跟周围 的世界隔离起来 , 认为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 分离的 , 甚至是对立 的 。 第二步 , 精神发 现 , 精神和世界其实属于同一个实体 , 尤其 是具备着同一种结构 。 从这时候起 , 精神便 领会到了心物两一的道理 , 一旦如此 , 精神 便获得了完美整一的存在 , 因而能够去实现 最完美的艺术创造 。 ” ③在 《追忆 》第一部 《在斯万家那边 》的第一卷 《贡布雷 》中 , 有这样的描写 我虽留连在山植花前 , 嗅着这无形 而固定的芳香 , 想把它送进我不知所措 的脑海 , 把它在飘动中重新捉住 , 让它 同山植树随处散播花朵的 、 洋溢着青春 活力的节奏相协调 —这节奏像某些音乐一样 , 起落不定 —而且 山植花也以滔滔不绝的芳香给我以无穷的美感 , 但 它偏偏不让我深入其间 , 就同那些反复 演奏的旋律一样 , 从不肯深入到曲中的 奥秘处 。 我暂且扭身不顾 , 用更新鲜的 活力迎向花前 。 ④ “ 我 ” 被山植花强烈吸引 , 却发现它无 形而固定的芳香是飘动的 , 虽然给 “ 我 ” 以无穷的美感却偏偏不让我深人其间 , 仿佛 处于 “ 我 ” 的认识力之外 , 这是精神活动 的第一步 。 于是 “ 我暂且扭身不顾 , 用更 新鲜的活力迎 向花前 ” , 这是第二步的开 始 , “ 用更新鲜的活力迎向花前 ” 是将 自我 的精神客观化的过程 , 但发现精神和世界其 实属于同一个实体从而达到心物两一的境界 在这一个小插曲发生的当时没有完成 , 而是 通过回忆才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实现 。 这种 ,’合物两一 ” 的状态不是始终不变的 , 它的 每次重现都从当前的感觉中吸取养料 , 不断 · · 得到充实 , 同时也就得到巩固。 第一次出现 的小插曲和它的重现之间的关系按普鲁斯特 的划分即是 “ 印象 ” 与 “ 回顾 ” 的关系 。 其中 “ 回顾 ” 更为重要 , “ 一个表面看来无 足轻重的细节 , 只要复述得好 , 就能重现与 这细节有关的过去事件的全貌 , 而且会比事 件发生的当时更完美 , 更有实感 ” 。 ⑤这种结 构方式适用于每一个其他的插曲 , 而时空的 距离和回忆的重复使它们交织在一起 , 构成 整个文本心物两一的整体意境 。 这种 “ 心物两一 ” 的境界有一个直接 的结果 , 即客观冷静的笔调 。 在行文上 , 普 鲁斯特的观点是 , “ 思考过分的作品很少具 有生动性 , 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愈深刻 , 色彩愈平淡 ’, , ⑥ 所以他在作品中重描述而轻判断 。 但这并不 意味着 《追忆 》缺少反思 的成分 , 相反 , 反思是必然伴随着普鲁斯特式回忆而出现的 一个重要心理现象 , 而且正是因为寓于回忆 之中而不露痕迹 。 普鲁斯特从不沉溺于非理 性的回忆亦即单纯回想过去之中 , 他的回忆 的最终目的是连接过去与现在 , 从而达到对 客观心理真实的认识 , 而这种认识是靠理性 反思达到的 。 《追忆 》第七部 《重现的时 光 》中的罗贝尔 · 德 · 圣卢便是极好的一 例 。 叙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巴尔贝克 , 他的纯真外貌使叙述者认定他必定与众不 同 , 从而产生了想与他交往的念头 。 后来 , 在当松维尔见到他时 , 叙述者发现他虽然具 有一位骑兵军官的潇洒外表 , 却常常混迹于 烟花柳巷之中 。 再后来在巴黎社交界又见到 他一次 , 叙述者惊讶地发现罗贝尔变得越来 越像他的母亲 , 由于他受过完美无缺的教 育 , 母亲高傲 、 轻盈的风度 , 传到他的身上 后就变得夸大 、 僵硬 。 最后 , 叙述者在巴黎 闻知罗贝尔为掩护士兵撤退而献出了生命的 消息之后 , 才领悟到隐藏在这种优雅外表后 面的所有优点以及其他东西 。 于是他 “ 已 经不再怀疑罗贝尔的情况是很多正派的人甚 《追忆似水年华 》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至是最聪明 、 最善良的人中的一例 ’, 。 ⑦ 在普鲁斯特看来 , 在特定的时空限制 中 , 我们是无法认识真理的 。 叙述者最后回 想与罗贝尔的交往后得出的也是一个相对真 理 , 这个罗贝尔仍然是叙述者意念中的罗贝 尔 。 我们用尽一切努力也最多只能认识我们 的精神世界本身 , 这种努力主要就是将心灵 客观化以求达到 “ 心物两一 ” 的境界的过 程 , 而 “ 心物两一 ” 的境界也是这种努力 所能达到的极限 。 这一点与中国古典诗词中 以王维诗为代表的禅意诗可有一比 。 “ 心物 两一 ” 源于佛教的禅宗 , 佛教视人与万物 为无差别物 , 实际上就是取消价值判断 。 但 是禅宗之取消价值判断是因为对现世的鄙 弃 , 普鲁斯特则虽然对现世有带着悲观色彩 的理性认识 , 但仍然对它有着深深的眷恋 。 也正因为此 , 才有禅宗以 “ 不立文字 ” 为 宗旨而普鲁斯特却把文字看作自己生命价值 之实现载体的区别 。 普鲁斯特的 “ 心物两 一 ” 不是鄙弃现世 , 而是怀疑精神的体现 , 他的叙述中满带着的愉悦和 自信是建立在对 现实的悲观怀疑的基础上的 , 更确切地说 , 是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绝望的抗争 。 “ 除了 以永久的形式 , 即艺术的形式以外 , 任何事 物都是不能真正固定和为人所了解的 。 ’, ⑧过 去的认识被颠覆 了 , 现在的认识未必是真 理 , 因为未来的认识很可能将它再颠覆 。 所 以普鲁斯特对过去 、 现在 、 将来都只做客观 冷静的叙述 , 不做价值判断 。 这种消解基于 悲观精神 , 产生的结果却是积极的 , 即贯穿 小说始终的愉悦和 自信的叙述语调 。 中国古 典诗词中有不少感叹国家兴亡或个人命运的 诗词具有寄反思于回忆的特点 , 但往往止于 悲伤的感叹 。 而在普鲁斯特这里 , 回忆中的 反思并没有使他沉溺于感伤和悲叹之中 , 相 反 , 通过反思性的回忆达到对客观心理真实 的认识这一积极结果不仅将不由自主的回忆 的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 也带给他认识真理 的快乐 。 这也是为什么普鲁斯特的叙述语调 中满带着愉悦和自信的原因 。 对普鲁斯特来 说 , 只有在记忆中 , 他才会容光焕发 。 正如 安德烈 · 莫罗亚所说 “ 普鲁斯特的小说是 一种肯定 , 一种解脱 。 就像凡德伊的七重奏 一样 , 其中两个主题 —毁坏一切的时间和拯救一切的记忆对峙着 ‘ 最后 , 欢乐的主 题取得胜利 这已不再是从空荡荡的天空背 后发出的几乎带着不安的召唤 这是一种不 可名状的快乐 , 好像来自天堂 , 这种快乐与 奏鸣曲里的快乐差别之大 , 犹如贝里尼画中 温和 、 庄重 、 演奏双颈诗琴的天使与米开朗 琪罗笔下某一穿紫袍 、 吹大号角的大天使的 差别 。 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忘记快乐呈现的这 个新的色彩 , 这个引导我们寻求一种超尘世 的快乐的召唤 。 , ” ⑨ 除了对 “ 心物两一 ” 的人与物的和谐 沟通的表现之外 , 《追忆 》也表现了对不可 沟通性的认识 , 既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 通 , 也有人与自身的不可沟通 , 后者主要是 由回忆中时间本身的断片结构造成的 。 而普 鲁斯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也是深有 体会的 , 他常常 “ 怀疑 自己的好心好意对 无情无义的人的感召力 ” , ① “ 怀疑 自己的 才能和见解对拥有不同才能和见解的人的感 召力 ” , ⑧表现出他与人沟通的殷切愿望和这 种愿望带来的强烈失望 。 在普鲁斯特这里 , 对于经历的人和事 , 不论是眼前的还是既往 的 , 做价值判断都是没有意义的 , 因为根本 不存在彻底沟通的可能性 。 于是怀疑精神产 生了 , 它是悲观的 , 但是却是一个终极真 理 。 普鲁斯特格守了这一真理 , 并将这一观 念用艺术的形式深深浸人我们的骨髓 。 从这 个意义上说 , 《追忆 》就像莫扎特的音乐 , 外表温润华丽 , 却承载着深沉的思考 , 内蕴 着巨大的悲哀 。 外国文学评论 , 以刀 二 、 《追忆 》在叙述方式上的 创新及其影响 在普鲁斯特看来 , “ 心物两一 ” 的完美 整一 的存 在是 “ 原 属 于 我 们 的精 纯 之 物 ” 。 。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 , 要重新唤回这 些 “ 原属 于我们的精纯之物 ” , 必须通过 “ 回忆 ” 。 “ 我们只有在它留存下来以后 , 才 可能对它有所认识 , 因为正当我们生活在那 样的生活之中时 , 它并不显现于我们的记忆 之中 , 而是在感受之中 , 生活在感受的途中 被扼杀清除了 ” 。 。因此普鲁斯特的心理时间 不是本能的主观感受 , 他孜孜以求的是对这 种存在于我们心理时间中的精纯之物的客观 认识 , 这种认识只是通过 “ 回忆 ” 才达到 的 。 如他所说 “ 这种精纯之物别无他求 , 只求被解放出来 , 增值我们的诗情和生命的 财富。 ” 。他举 “ 不平光滑的石板路 ” 为例 , 当不由自主唤起回忆之后 , 他重走石板路设 法再回到刚才出现的同样的情境中去 , 结果 唤起了同样的感觉 , “ 这样的感觉一经出 现 , 幸福感 、 那些时刻的全部丰富内容 , 马 上也随之涌现出来 , 于是 , 这一天 。 对我来 说 , 又复活了 ” 。 ⑥一旦发现 ‘·不 由自主的 回忆 ” 的奥秘 , “ 原属于我们的精纯之物 ” 就获得了 “ 解放 ” , 并在智力的参与下释放 出 “ 增值我们的诗情和生命的财富 ” 的无 穷力量 。 在他看来 , 智力虽然不配享有祟高 的王冠 , 但 “ 也只有智力有能力宣告本能 处在首要地位 ’, 。 ⑩ “ 智力 ’, 就是 “ 有意的 回忆 ” , 就是写作 。 可见对于 《追忆 》中 “ 不由自主的回忆 ” 不能仅仅理解为特定事 物偶然触发的本能感受 , 它作为作品的核心 所在与 “ 有意的回忆 ” 并不存在对立关系 , 而是作者苦心孤诣建构文本的根本方式 。 有 意的回忆就是利用智力的回忆 , 它宣告不由 自主的回忆处于首要地位并将其呈现出来 。 整部 《追忆 》都在力求用最恰当最充分的 · · 方式表现不由自主的回忆的过程 , 这造就了 作品虽复杂而工整精致的叙事结构 , 也就体 现出作者对形式的自觉追求 。 《追忆 》的结构是罕见的 , 这从它的写 作顺序上也可见一斑 , 最后一卷即主要阐释 小说主题的理论性部分与前六卷的叙事同时 展开 , 而随着前六卷的陆续写出 , 理论性部 分不断得到充实 , 而理论的充实又触发新的 回忆 , 于是前六卷也不断得到添补润色和时 序调换 , 所以前六卷并不是在线性时间中写 成的 , 而是写作过程本身和文本一样也处于 断片的状态 , 这也印证了普鲁斯特写作即回 忆 、 回忆即写作的创作方式 。 这对 追忆 以后的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 对小说 形式的 自觉催生 了伍尔夫的 达洛卫夫 人 》、 乔伊斯 的 《尤利西 斯 》、 福克纳 的 喧哗与骚动 等等 。 正如柳鸣九所说 , 意 识流作者 “ 笔下 的每一 个 心 态 、 每一 段 ‘ 流 ’ 、 每一种 ‘ 混杂 ’ , 都是他自己选择安 排的结果 , 他的选择与安排则是有意识的 、 有目的的 , 是由一定的理性考虑制约的 , 而 他之选用意识流方法 , 总与他的某种创作意 图与文艺见解有关 。 ’, 。 普鲁斯特与萧伯纳 、 罗曼 · 罗兰等同为 精通音乐的作家 , 有很好的音乐修养 , 但是 将音乐手法用于结构小说形式的意识却萌发 于普鲁斯特 。 这种意识在普鲁斯特之后的乔 伊斯和伍尔夫等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 “ 凡德 伊的小乐章 ” 由不 明显渐至脱颖而出的主 题结构方式受到法国当代音乐家弗朗克的影 响 , 而另一位普鲁斯特所喜欢的法国当代音 乐家佛雷的音乐中绵绵悠长的音调则令人想 起普鲁斯特的长句风格 。 ⑩ 《追忆 》对音乐 的借鉴也并非仅限于前面引述的两点 , 如果 说它们还流于表面的话 , 那么 “ 巴尔贝克 附近的山植树 ” 等小插曲作为一个个 “ 出 神 ” 的瞬间 , 同在音乐作品中一样需要与 理性的观照 在小说中为叙事 , 在音乐中 《追忆似水年华 》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为旋律 相互映衬的创作形式 , 则直接作 用于小说的内部形式 。 贝克特曾为 《追忆 》 列了一张 “ 有灵之物之表 ” , 举了诸如 “ 经 茶水泡过的马德莱娜小甜饼 ” 、 “ 从贝斯比 埃大夫的双轮轻便马车上看到的马丹维尔钟 楼的尖顶 ” 、 “ 弥漫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公共 厕所的霉味 ’, 等等有灵之物 , ⑩实际上就是 对 《追忆 》的小插 曲做的一个归纳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以 “ 巴尔贝克附近的山植树 ” 为例 , 它是 《追忆 》第一卷中 “ 我 ” 盼望遇到希尔贝特 和遇到希尔贝特之间的一段插曲。 宇文所安 在 《追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中提到 “ 断片的美学 ” , 认为中国古典文学 中的断片形态与西方文学传统不同 , 西方文 学强调文本内部的整一性 。 。 《追忆 》具有 断片的美学特征 , 因为它 的主要 部分 即 “ 不由自主的回忆 ” 是由断片化的细节和场 景组成的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断片同时指向 超越于文本时间性之外的生活世界和感情世 界 , 而 《追忆 》的这些细节和场景的断片 性则在于不服务于真实再现社会生活的全景 式景观的特性 , 但是它们在内心世界的塑造 上却符合西方文学追求整一性的传统 , 这主 要是依靠 “ 回忆 ” 这种独特的叙事和结构 小说的方式的内部逻辑来达到的 。 除此之 外 , 类似以上插曲的一个个片断在构建文本 的整一性上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这些插 曲是处于一个个时间断片之中的 , 并处于它 们所居的断片的核心 。 例如在山植树所处的 断片中 , 山植花偶然呈现在 “ 我 ” 眼前并 吸引了 “ 我 ” 的全部身心的时刻 , 将 “ 我 ” 渴望见到希尔贝特和终于见到希尔贝特从心 理时间上联系起来 , 它成了二者之间的因果 链接点 , 成为 “ 我 ” 随家人散步遇见希尔 贝特这一回忆断片的触发点和聚结点 , 同时 也在它所传达的时空感上与其他断片的核心 融为一体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这些小插曲对 小说整一性的构建作用有些像中国古典诗词 将意象熔铸为意境的手法 , 因为小插曲就像 一个个画面 , 它们互相映照乃 至叠合在一 起 , 组成小说的整体意境 。 “ 人生中有些出 神人化的时刻 , 当前偶然获得的感觉使过去 重现 , 于是我们快乐地感到自身存在的持久 性 。 ’, ⑧这些出神人化的时刻被米歇尔 · 布托 尔称为 ‘·瞬间 ’, , 。是 《追忆 》的精华所在 。 它们与小说的叙事段落相互映衬 , 形成一种 音乐般的叙述节奏 , 使文本在结构上获得了 均衡与和谐 。 除了对音乐艺术的借鉴 , 《追忆 》在人 物描写上对立体派和印象派绘画的借鉴也对 其叙事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 。而电影艺 术的影响则是 间接而复杂的 。 在 《追忆 》 中 , 普鲁斯特表现出对 世纪初电子技术 带来的大城市生活变化的好奇 , 他对摄影技 术特别感兴趣 。 但是他在 《重现 的时光 》 中两次明确提到他的小说观念或他所理解的 现实与 “ 电影式 ” 展示事物有着根本性的 不同。 “ 有的人希望小说是事物的一种电影 式的展示 , 这种观点是荒谬的 , 再也没有比 这样的电影式的视界更会离我们所感知的现 实而远去的东西 了 。 ’, ⑧ “ 被我们称作现实 的东西正是同时围绕着我们的那些感觉和回 忆间的某种关系 —一个普通的电影式影像便能摧毁的关系 , 电影影像 自称不超越真 实 , 实际上它正因此而离真实更远 —作家应重新发现的唯一关系 , 他应用它把那两个 词语永远地串连在 自己的句子里 。 ’, 。他认为 文本建立 的艺术关系能摆脱偶然 , 深人本 质 , 而电影所表现的现实则是对谁都无差别 的经验的残屑 。 他把影像看成毫无关系的碎 片 , 表现出他对单纯的现实影像的不满 , 认 为它们不能承担他表现内心现实和隐藏于客 观事物外表下的深度的文字 。 根据我们今天 对电影艺术的理解 , 我们可以将普鲁斯特对 影像现实的认识视为一种偏见 , 这或许与他 所处的时代电影艺术诞生不久 、 尚未充分发 · · 外国文学评论 , 展有关 , 不过这并不妨碍 《追忆 》受到电 影艺术的间接影响 。 《追忆 》是一部充满了 诗情画意的小说 , ’ “ 诗情 ” 和 ‘·画意 ’, 都是 有来历的 。 前者主要来 自断片连缀式的结 构 、 打乱时空的叙事方式 、 独到的意象 、 凝 炼而多义的语言等等 , 而后者则与电影艺术 的影响不无关系 。 “ 画意 ” 为什么不是来 自 对绘画艺术的借鉴呢 因为普鲁斯特对绘画 艺术的借鉴主要在于画的内部结构方式 , 这 种结构方式在 《追忆 》中是在不同时间断 片的联接中实现的 , 而绘画作为平面空间艺 术 , 它的包蕴性是通过单个瞬间的凝固实现 的 。 《追忆 》的 “ 画意 ” 跟以影像的联接为 基本方式的电影艺术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 电影艺术是将时间和空间完美结合的艺术 , 在电影影像中 , 时间是通过空 间连缀起来 的 , 而空间则是在时间中被呈现出来的 。 就 这一点来说 , 电影和生活的形式是重合的 , 所以所有讲述故事的小说都可以拍成电影 。 但是电影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再现 , 它是通过 蒙太奇式的剪辑而成的 , 表现为一个个时间 断片的连缀 。 《追忆 》在时间上的非线性特 点和在空间上的跳跃性转换等意识流式的时 空结构方式 , 就是它不同于传统小说而又 “ 可拍成电影 ” 且只有电影艺术能够承担的 重要特点之一 。 虽然文学与电影是异质的 , 但是我们可 以从 追忆 》与电影艺术的相 通之处发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幽微的美感 来源 。 《追忆 》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既与 它本身的叙事方式有关 , 也大大增强了文本 的艺术表现力 。 三 、 《追忆 》形式创新的两面性 及其特殊意义 《追忆 》在叙述角度和结构形式上的 创新是具有革命性的 , 但在有些方面又具有 两面性 , 呈现出某种转折的特点 。 首先 , 它 的叙述者不再是全知全能的形象 , 具有多重 · · 性 , 即自我的多重存在 , 随着时间的变化 , 主导的自我对叙事结构进行调整 。 但是在每 一个断片也就是分裂的时间段内的自我并不 呈现为分裂状态 , 而是呈现为单一显性自我 的主导性与多种隐性 自我的和平共处 。 换一 个角度说 , 小说中的 “ 我 ” 分成两个主体 , 一个是行为主体即主人公 , 另一个是叙述主 体即叙述者 , “ 叙述者秉持着叙述大权 , 但 是他把观察和认识生活的权利交给了主人 公 叙述者虽然拥有全知的意识 , 而身在局 中的主人公只有有限的意识 。 但是叙述者尊 重主人公的局限性 , 并不要求他跟 自己一 致 ” 。 ⑧这与卡夫卡是不同的 , 卡夫卡的分裂 的自我是同时存在的 。 这也是昆德拉认为卡 夫卡作为真正现代性的开始在文学史上具有 比普鲁斯特更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所在 。 在昆 德拉心 目中的小说史里 , “ 是卡夫卡开辟了 新的方向 后普鲁斯特方向 。 他构思 自我的 方式是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 。 ⋯⋯卡夫卡确 实时时表现 的各种想法 , 但这些想法都 仅仅是关于即时处境的 ⋯⋯任何可能超越于 这一处境之外的东西都没有向我们展示 。 ’, 。 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重新发掘这一创新 点上 , 《追忆 》也体现出转折性的特点 。 《追忆 》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锋 , 而意识流除 了受到 世纪西方哲学的注重个体精神状 态和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机制的影响外 , 还 有自然主义以后 日渐重视真实性和科学性的 影响 。 这一点已经鲜明地体现在 《追忆 》 中 。 安德烈 · 莫罗亚认为 , 《追忆 》的目标 就是使小说呈现一个被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 界 。 ⑧然而普鲁斯特描绘的是精神世界而不 是外在的客观世界 , 所以并不存在对外部世 界的歪曲的问题 , 而他所追求的正是对人的 精神世界的客观描绘从而达到对它的真理性 的认识 。 这种努力是成功的 , 它向我们展示 了他所处时代的人们的精神世界 , 这种精神 面貌既不同于以前也不同于之后 , 所以可看 《追忆似水年华 》 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 作是一个转折点 。 而与这种努力相对应的是 小说形式的创新 , 即不再力求做到对外部世 界的再现 , 而是以一种主观的努力探求主观 世界本身 , 或更确切地说是探讨自我 , 因为 这里主观世界不仅仅是抽象的精神 , 还包括 跟精神息息相关的肉体感觉 。 可以说 , 普鲁斯特对主观世界的探求是 对心灵享乐的追求 。 《追忆 》对于普鲁斯特 最重要的意义便在于不由自主的回忆的幸福 感 , 普鲁斯特的写作过程便是一种心灵享乐 的过程 。 “ 享乐主义是蔑视死亡的艺术 。 ’, ⑧ 这种意识古已有之 , 然而反映到主流文学作 品中却少而又少 , 这并不是因为对 “ 享乐 是对死亡的蔑视 ” 这一意义的否定 , 而主 要在于对 “ 享乐 ” 主题的道德畏惧 。 世 纪的萨德在他的哥特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这一主题 , 却被人们目为异端和变态者而 完全忽略了 “ 享乐是对死亡的蔑视 ” 这一 深层意义 。 萨德从肉体上表现这一主题 , 普 鲁斯特则从精神上 表现这 一 主题 。 既然 “ 享乐是对死亡的蔑视 ” , 那么心灵 的享乐 当然是对心灵之死亡的蔑视 。 这是普鲁斯特 创作的根本动机 , 因为害怕心灵的死亡 , 所 以通过放纵自己的心灵感觉来抗拒 。 因此可 以说 , 除了小说形式上的贡献 , 普鲁斯特最 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对永葆心灵青春的追求 , “ 我身上残存的创作欲 , 以及追回逝去的时 光 、 改变生活或者说开始生活的愿望 , 使我 朦胧地感觉到 , 我的青春尚未逝去 ⋯⋯ ’, 。 这种追求是通过具体的心灵感觉的放纵实现 的 。 只是 “ 心灵的感觉 ” 不同于 肉体的感 觉 , 它是想象 中的感觉 , 在 《追忆 》中 , 它是沟通现在与过去的桥梁 , 是不由自主的 回忆的同义语 。 但普鲁斯特的心灵感觉实际上又是处于 肉体感觉和精神理性之间的 , 它既属于精神 世界 , 又与肉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 这正是 普鲁斯特的独特与高妙之处 。 在寻找失去的 时间的过程中 , 肉体感觉成了一切的基础 。 在马德莱娜小甜饼一节里 , 是味觉在起作 用 爱丽舍大街上的小屋 , 是嗅觉 高帮皮 鞋的扣子或高低不平的路面 , 是触觉 凡德 伊 《奏鸣曲 》中的乐句 , 是听觉 巴尔贝 克的山植花 , 是视觉和嗅觉 。 普鲁斯特生在 富足的家庭 , 享受过 比较丰富的物质生活 , 后来患了慢性哮喘 , 虽说不是废人 , 却年纪 轻轻就成为病人 , 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必须闭 门谢客 。 同时他的气质是神经质的 , 敏感到 病态的程度 。 这一切足以使普鲁斯特拥有一 副 “ 地震仪式的肉体 ” 。 苏格拉底 、 圣奥古 斯丁 、 帕斯卡尔等等大哲学家们的哲思无不 产生于 “ 与肉体忍受和记录着的存在的最 微小的颤动 ” 的和解之中 , 这种和解 “ 以 避免人体组织断裂 、 损伤 、 疯狂 、 失衡为动 力 ” 。 ⑧米歇尔 · 昂弗莱在 《享乐 的艺术 》 中 “ 我的道德谱系 ” 一节里记述了他亲身 经历的一场如世界末 日般的疾痛 , 在经历了 与死亡的擦肩而过以后 , “ 余下的就是把躯 体变成意识的伙伴 , 让肉体与智慧和解 。 ” ⑧ 这一无比深刻又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切近的真 理同样适用于普鲁斯特 , 而且在他身上得到 了完美的体现 。 当普鲁斯特不分日夜地躺在 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时 , 回忆成了他体味 人生最微妙甜美感触的最后伊甸园 当他面 对紧闭的窗户或被幽囚在密不透风的马车里 时 , 外面充满 日影花香的世界唤起他早已麻 木的肉体感觉 , 使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强烈地 渴望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 普鲁斯特一定无 数次地体验过肉体感觉被心灵深处最美好的 渴望激发却得不到释放的刻骨铭心的感觉 , “ 没有感觉过敏 , 便没有可能存在思维 ’, , 。 追忆 》正是他的经历和天生的敏感共同铸 就的。 “ 当流动无法由自然的途径来完成 时 , 便转由想象的出口来实现 。 ” ⑧于是他开 始了 “ 将狄俄尼索斯化为形式 , 化为假面 具之神阿波罗所允许的和谐 ’, ①的工作 , 这 · 刀 · 外国文学评论 , 项工作从此以后成了普鲁斯特的精神支柱 , 也成了他的生命本身 。 “ 内心的倾向是肉体 的法则 , 是器官的逻辑 。 ’, ⑧这一终极真理将 我们带到普鲁斯特内心幽微甚至无意识的层 面 , 将他的精神世界完整地呈现出来 , 并且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所处时代的人们的精神 世界的面貌 。 克洛德 · 莫里亚克说 “ 因为 和普鲁斯特在一起 , 我们除了知道感情有间 歇 , 更知道幸福也是时而袭来 , 时而 消失 的 。 这一阵阵欢乐的清风来 自什么地方呢 来自艺术 。 ” 。在普鲁斯特这里 , 精神和肉体 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 , 也只有和普鲁斯特 在一起 , 我们才能体验内心感情和肉体感觉 息息相关的状态 。 《追忆似水年华 》在形式上的具有两面 性的创新 , 使 “ 不 由自主的回忆 ” 作为一 种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在精神世界中实现的 、 出神人化的瞬间 , 成为后人可以不断追问和 回顾的 、 永远的精神财富。 ① 西 · 康诺利 、 安 · 伯吉斯 《现代主义代表作 种提 要 · 现代小说佳作 种提要 》, 李文俊等译 , 桂林 滴江出版社 , 年 , 第 页 。 ② 米兰 ·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 蓝强译 , 上海译文 出版社 , 年 第 页 , 第 页 。 遭烟喝嚼 张寅德 《愈识流小说的前驱一普鲁斯特及其 小说 》, 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年 , 第 、 、 一 、 页 。 公公沙各 马塞尔 · 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 李恒基 等译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 年 , 第 、 。、 、 页 。 扮 米歇尔 · 布托尔 《普鲁斯特作品中的 “ 瞬间 ” 》, 胡易译 , 见柳鸣九主编 《愈识流 》, 北京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 年 , 第 、 页 。 ⑥ 让 一 伊夫 · 塔迪埃 《普奋斯特和小说 》, 桂裕芳等 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年 第 页 。 ⑧ 安德烈 · 莫罗亚 《无惫的记忆及其他 节选 》, 衰 树仁译 , 见柳鸣九主编 《愈识流 》, 北京 中国杜会 科学出版社 , 年 , 第 页。 嗯瘩嘟 安德烈 · 莫罗亚 《追忆似水年华 · 序 》, 施康强 译 , 见马塞尔 · 普香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 李恒 基 、 徐继增等译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 年 , 第 卷 在斯万家那边 , 第 、 、 页 。 ① 若望 · 桑德依 》第 卷 第 一 页。 转引自 克洛德 · 莫里亚克 《普鲁斯特 》 许祟山 、 钟燕萍 译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 年 , 第 、 页。 承圃颤夕 马塞尔 · 普鲁斯特 《时间 、 记忆 、 艺术 》, 见瞿世镜 《意识流小说理论 》,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 社 , 年 , 第 、 、 、 、 页 。 柳鸣九 《代前言 —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 , 见柳 鸣九主编 《意识流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年 , 第 一 页 。 参见塞 · 贝克特等 《普鲁斯特论 》, 沈睿 、 黄伟等 译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年 , 第 页 。 ⑧ 参见斯蒂芬 · 欧文 《迫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 郑学勒译 , 北京 三联书店 , 抖 年 , 第 一 页 。 。 吴晓东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世纪的小说和小说 家 》, 北京 三联书店 , 年 , 第 一 页 。 嗯硕萝④。⑧①① 米歇尔 · 昂弗莱 《享乐的艺术 —论享乐唯物主义 》, 刘汉全译 , 北京 三联书店 , 的 年 , 第 、 、 、 、 、 、 页 。 ① 《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 》 第 页 。 转引自 克洛德 · 莫里亚克 《普鲁斯特 》, 许祟山 、 钟燕萍 译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年 , 第 页。 【作者简介 」 聂时佳 , 年生 , 北京师 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 近期发表的学术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有 《论方方对新写实小说的积极建构 》和 《贺 铸 青玉案 赏析 等。 责任编辑 刘 , 岚
本文档为【_追忆似水年华_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200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5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0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