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_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_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

举报
开通vip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_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 - 59 - 2011. 03……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 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 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 过城市郊区化——— 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 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 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城乡一体化; 农村特色的新城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_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
- 59 - 2011. 03……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 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 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 过城市郊区化——— 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 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 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城乡一体化; 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城镇特色的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5656 (2011 )03—0059—08 (滁州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滁州 239000 ) 一、引 言 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 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突出矛盾,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阻滞了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质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党的十七届三 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 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任 务,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 国力的明显提升以及市场经济的发育,城乡关系由政策控制向市场调节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 结构的条件日渐具备。 我国是农业大国,当下正在推行新农村建设。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为了促进新农村建 设,必须走经济集约、社会和谐、城乡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要与经济增长、新增就业、资源、环 境、生态保持协调和可持续的关系 [ 1 ]。新农村建设为克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以及解决“伪城镇化”问题, 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分配不公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 大。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中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差距出现了快速而明显的扩大趋势,而这趋势的扩 大主要归因于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 [ 2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0. 2 激增到目前的 0. 48, 基金项目: 该项研究获得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促进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战略研究”( 编号 10030503038) 和“2010 年度滁 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010qd05)的资助 陈学云 史贤华□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 ——— 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 经济学家 - 60 - …… 2011. 03 大大超出了 0. 4的警戒线,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基尼系数的增长贡献最大。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从改革 开放初期的 1. 8: 1扩大到 2007年的 3. 33: 1。与此同时,传统的城镇化不仅造就了更加贫困的农村,也 造就了城市中的大量贫民,社会不公平现象正在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据此,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城镇化的“拉美陷阱”,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关系到我国经 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成为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经济互动不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 的现实途径。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我国城乡统筹 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对提高城镇化质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 大。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现代与后现代对话并存的当代中国,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实 践之路更具现实意义。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城乡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遭破坏等影响城镇 化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城乡一体实施途径研究,提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消除二 元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加快 实施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二、城市郊区化: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 城市郊区化是指人口、就业岗位、服务业和相关产业从大城市中心向原农业生产地带——— 郊区迁移 的一种离心分散过程,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对城市社会结 构的一种具有必然意义的理性选择,它既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又是城市地域结构的进化 [ 3 ]。我国城 市郊区化与集中化同时并存,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1.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 在土地级差地租的作用下,发生了土地功能的空间置换,地价成为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经济杠 杆,使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收益率高的产业 ( 如金融、办公、娱乐等) 继续在城 市中心区发展,而用地广、收益低的工业及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至郊区发展。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成了 工业郊迁的催化剂。 2. 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 由于价值规律在商品房交易上的调节作用,房价成为购房行为的重要制约因素,也影响了房地产开 发企业的区位选择。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购买郊区的住房,是城市中心区居民的理性选择。旧城改造和 居住观念的逐渐改变使这种选择成为现实。逐渐松动的户籍制度,为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这 些流动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边缘区,成为新的人口积聚元素的同时,也为新的产业积聚提供了产业工 人。 3. 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旧房改造中有利于居住郊迁的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原居民迁往郊外,推动了人口的郊区化进 程。举例来说,上个世纪 90年代,上海由于旧城改造引起的郊迁占总郊迁人口的 60. 4% [4 ]。基础设施向 郊区延伸,交通、通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缩短了通过城、郊的时间和距离,提高了两端居民的时间价值 和空间价值,保障了人口郊区化发展的稳定性。 ECONOMIST - 61 - 2011. 03…… 4. 园区建设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建设则增加了产业郊迁的吸引力。 两者构成了中心区工业大规模外迁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成了工业郊区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带 动了人口的郊区化。园区一般建在郊区,提供种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和产业迁入,可成为郊区发展的 新的增长极。 5. 社会文化观念的改变 [ 5 ] 城市居民的文化观念 (包括居住观念 )在渐渐变化,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有摆脱拥挤喧嚣的城市 环境,享受安静闲适的郊区环境的愿望。而住房商品化改革,则使这种愿望的实现成为可能。信息化则 通过弱化空间距离对居住地选择的约束,加速了城市人口分散化趋势。 (二)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效应分析 1. 经济效应。产业和人口在城郊的聚集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郊迁企业、涉农企业以及乡 镇企业的共同发展,形成郊区经济新的增长极,有力地推动了郊区的城镇建设。同时,郊区化也拓展了 城市中心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与西方郊区化不同的是,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 不但没有导致中心区的衰落,反而使中心区商业、金融、贸易、房地产业等更加繁荣 [ 6 ]。人口和工业的郊 区化也促进了居住的郊区化和整个城郊的房地产市场开发,进一步拉动了经济发展。 2. 社会效应。目前,郊区居住小区文化、卫生、交通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是我国许多大城市 的现状,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产业和人口向郊区集中,引致了提升郊区社区服务水平的需求, 增大了服务业进入郊区的动力,以满足郊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增加,收入水平的 提高,也为城郊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居民的思想观念在交流中变化,城乡文化趋于融合。 3. 制度效应。郊区化催生了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园区建设、户籍制度、金融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改 革,为郊区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郊区化的实践也进一步为制度创新开辟了道路,增加 了创新的迫切性。我国城市郊区化是政府主导型的郊区化,政府在运作郊区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 创新,改善郊区化实践的制度供给。 总之,城市要素向外扩散,不但促进了产业和劳动力的合理布局,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 功能,带动了郊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缓解“城市病”,对实现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与 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7 ]。 当然,郊区化使人口密度趋于合理、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负效应。由于城 市的外延式平面扩展,郊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生态质量下降,城市生态支持系统遭到 破坏。郊区新的增长极的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也可达到节约环境治理成本的目 的。因此,要正确协调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的统一。 (三)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总趋势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集聚式发展和扩散式发展并行的背景下,我国城市郊区化出现 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生态城市建设。我国是后发国家,可借鉴国外城市化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为我所用。 生态城市建设是避免郊区环境恶化的根本,是创造清洁、舒适、无污染的生存空间的保证。经济活动必 经济学家 - 62 - …… 2011. 03 ①由地理学家蒂芬·格雷厄姆和西蒙·马文提出,描述了在新技术、网络化信息和通信设施的选择性作用下,城市的经济结构、社 会结构和实体结构所发生的碎化 [ 9 ]。 须置于生态的基本规律的作用之下,实现人与自然的接近和融合以及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城乡协调发展。伴随着郊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是城市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的“外向式扩散”,城市中心区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向郊区辐射,这些都 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条件。郊区化通过空间重组,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互补,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 三是都市圈形成。都市圈是城镇群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分散与集聚的有机统一体。在城市郊区 化过程中,在“内向式集聚”和“外向式推延”的综合作用下 [ 8 ],必然在郊区出现区域性次中心,在城市中 心区的周围产生新的城镇群,它是高密度的点与低密度的面的有机统一。而这些城镇群又开始下一层 次的郊区化,郊区化的大众化阶段也就来临。都市圈的形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经济环境条件,以 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构建都市圈,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发展趋势,它可有效地避免美国郊区化过程中出 现的“油炸圈式城市”[ 9 ] (郊区环包着空洞)。 (四)我国郊区化的被动特征 早在上个世纪 80年代,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就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人口、就业岗 位、工业区等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并形成一些新的聚集中心。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 郊区化是主体在政府政策驱动下的被动选择。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市政建设、行政区划和开 发区建设等对郊区化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 从工业郊区化来看,无论是污染扰民工业,还是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工业企业的郊迁,都是在行政命 令和政府政策(土地制度、产业结构调整、各种优惠和限制政策等)的驱动下所进行的被动式迁徙。从人 口郊区化来看,我国中心城区人口的郊迁不同于西方,在时间上晚于工业郊迁。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舒适 宽敞的居住环境,而是由于政府的旧城改造引起,或者伴随着工业外迁所作出的被动选择。同时,由于 郊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设施落后于中心区,这种非同步郊区化使人户分离成为伴随郊区化进程中的 普遍现象。 (五)“农村特色的新城镇”的形成 我国总体上还处于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阶段,但也有些大城市郊区化早已开始,集聚效应与扩散效 应并存。中心区仍保持强大的吸引力而更加繁荣,向心性很强的商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仍聚集在中心 区。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的外迁,以及开发区等方面的建设,我国城郊地区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出现了一 些新的产业带 [ 10 ],形成了产业的双向流动和“碎化城市化”①。 从迁移的人口结构上看,郊迁的人口大多是一般市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但也出现了郊区的富裕阶 层为了方便就业和子女上学迁往中心城区的现象,形成了人口的双向流动。伴随着产业双向流动和人 口双向流动的是资金、信息的双向流动。这一流动的过程既是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过程,也是城乡 一体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它促进了城市的“农村化”,使之具有农村特色。 “新城镇”的农村特色具体表现在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居住方式的园林化、生活方式的闲适化等。郊 区化的直接后果是中心区大规模的工业郊迁和第三产业的进入,为居住生活、居住空间的改善创造了条 件,生活、教育、购物、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有了发展的空间。 郊区化促进了都市农业的成长,整个城市地区及其周边间隙地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农业状态。随 ECONOMIST - 63 - 2011. 03…… 提供市场和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化 产业集聚 城镇的形成 提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 人口聚集 图 1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 着农业发展的观念从“农业经营”到“经营农业”的改变,都市农业利用城市的交通、信息、能源及市场等 特殊优势,在都市经济区域内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体验 农业、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的场所 [ 11 ]。由于都市农业渗透于整个城市的地理空间中,使城市充满了浓郁 的农业气息,体现了新城镇的“农村性”,实现都市与农业的高度统一。 三、农村城市化: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 根据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利用这一平台和契机,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进而达到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其关键。根据我国城镇化现状,互 动的基本途径是: 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促进城镇的发展; 城镇的发 展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和农产品市场。“新农村”的城镇特色具体表现在农业产业 化、居住社区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 农村是农业经济、农民社会以及农村文化的活动空间。农村城市化 (乡村城市化) 是指一个地区由 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自下而上的深化过程,包括人口、产业、文化、环境以及思想观念等各种转 变 [ 12 ]。从现实来看,现有的城市无法吸纳全部的城市化人口。据陈玉和等人的估算,到 2015年末,我国 城市化人口将达到八亿 [ 13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经阶段,它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农 村信息化逐步得到实现。 (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再造和创新,它既是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城镇化的载体和 基本依托,为我国的城镇化提供了全新的动力。一是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副产品的规模化经营以及农 业生产力的提高,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二是农业产业化引起涉农企业和人 口的集聚,这是我国小城镇形成的经济动因;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培养了农民的合作精神和市场意识, 对城镇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可以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农业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促进社会分工,为城镇化扎实有序地 推进开辟道路。农业产业化所造成的经济积聚可吸引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农业产业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结合,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产业化促进了产业 集聚,进而导致人口集聚并逐渐转化为城镇常 住人口,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推动了城镇的形 成。而新的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一方面为农业 产业化提供市场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农 业产业化、产业和人口的进一步集聚提供基础 设施和社会服务保障,如图 1所示。 由于产业和人口集聚形成的城镇散布于整个农村地区,使农村具有了“城镇特色”,也与新农村建 设目标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农业产业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必然选择。这一点 对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市场的合理性才是推动城镇化的持久力量。因此,农村城镇 化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和保障,产业化必然推进促成城镇化。 经济学家 - 64 - …… 2011. 03 (二)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经步骤和当然内容,是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社会结构变化的必然结 果。我国未来 50年内必须年均有 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才有望实现现代化 [ 14 ]。在城 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和居住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民就地市民化显得尤 为重要。与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的市民化不同,农村的农民市民化不但是农民身份的转换,而且伴随着 家庭财产所有形式的变化、居住地域的城镇化以及生活的社区化。 农民失去土地既是城镇化的结果,又是农民市民化的条件。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是实现土地规模 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民家庭财产所有权形式变化的保证。土地和房产是农民的主要财产,伴随着农 民身份转换的是土地和房产所有形式的变换(土地的分散占有变为集中占有、土地换股权等)。因此,农 民市民化所要求的脱离土地的动机的实现以土地制度的创新为条件。 农民变市民,除了有土地等的增殖收益外,还要有稳定的职业作为保障。这必然促进农民向城镇和 农业产业园区集聚,以谋取工作。这不但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而且也为居住地 域的城镇化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社区和个人服务的发展也为市民化的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途径。 农民在地域、产业、户籍等外部特征上都与市民不同,而地域特征则是自然因素和历史社会因素双 重影响下的人居环境的固定化。农民长期分散居住在广大的农村,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要求打破 这种固化的分散居住的状态而相对集中,使农民的生活社区化,即生活空间的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根本上是要培育新型农民。农民市民化过程是农民身份、地位、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 为方式的城市转向过程。农民的内在意识可以通过综合素质、生活意识、权利意识等来表征,外在资格 可以通过职业和身份来表征,农民市民化是内在意识和外在资格市民化的有机统一。 (三)农村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一大特征,也是实现城乡交流和融合的必备条件。通过信息化渠道,改 变落后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之间,农业、农村和农民隔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之外的不良局面。从体制 上、政策上解决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彼此分割、相对封闭运行的双重体系和二元结构问题[15]。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政府推动型信息化模式,来推动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但从长远计,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信息化水平低的状况,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中的 作用,非常重要。企业是农村信息化、农业科技化的微观组织,具有天然的敏感于市场机制的特质。此 外,还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既是信息化的对象,又是信息化的推动者,要改农民被动接受信息为 主动获取信息。 农村信息化能够在资源配置方面改变传统空间关系,突破城市地理界限,缩小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 利用的差别,缩短城乡之间距离,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从而推动城乡经济 社会互动、协调发展 [ 16 ]。不仅如此,由于信息的渗透性特征,信息化融入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之中, 从而加速产业化、市民化乃至农村城镇化进程。 四、城乡一体化:城乡边界由清晰到模糊 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城镇特色的新农村”的过程。 前者要求形成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有着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 ECONOMIST - 65 - 2011. 03…… ①国内有些学者称之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17 ] 城 市 农 村 郊 区 化 城 市 化 边 界 农村特色 的新城镇 城镇特色 的新农村 城 乡 一 体 化      新农村建设 (平台、契机 ) 图 2 城乡一体化图解 境的“新城镇”,后者要求形成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人口积聚、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具有城镇 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新农村”。两者起点不同,但终点相同,“新城镇”和“新农村”在内涵上相互接近, 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分别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空间、人文 的对接方式,最终实现城乡融合,达到城乡一体化。 农村城镇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 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 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达 到城乡一体化,如图 2所示。 城乡统筹发展表现为在城乡整个地域空间内进行资 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城市郊区化和 农村城镇化来达到城乡一体化,城乡两个系统诸要素的 交融和协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 (一)空间一体化。城乡空间结构是由城镇等点状设 施和交通等线状设施构成的拓扑结构。在既有郊区化趋 势,又有农村城镇化趋势的城镇化模式下,城乡空间结构 的整体优化,提高其运作效率,对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 建设尤为重要。 (二) 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优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合理布 局以及资源在三大产业之间优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前提。 (三)人口一体化。合理的人员分布格局既是城镇化的结果,又是城镇化的条件,它是城乡统筹发展 的必然要求。城市人口由于郊区化而扩散,农村人口由于城镇化而集中,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人口分 布格局。 (四)社会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等带来的发展红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落脚点。 制度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城乡社会一体化的保障和条件。实现社会一体化,可以从根本上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真正的城乡共荣、共享。 (五) 生态一体化。生态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城市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系 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是生态一体化的当然要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生态 恶化都会对整个城乡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 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和契机,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城镇特色的新农村”,在城市郊区化、农 村城镇化的过程中达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现实路径。应充分利用新农 村建设平台,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实施政策驱动和市 场运作相结合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生态型和可持续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城 经济学家 - 66 - …… 2011. 03 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具体地说,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开辟新型城镇化道路,抓 好城镇规划,加大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力度,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推进农业 产业化进程,以发展新型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实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的无缝对接; 再次,培育 “城乡互动、区域一体”的组团式城市群,达到优化经济结构、消除二元结构、缓解生态上的城市热岛效 应,融合多元文化的目标。 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达到城乡融合和一体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应做到: 第一,搞活县乡经济,增强财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延伸城市基础设施到农村,实现城乡设 施一体化; 第二,加快农村村落改造和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在实施城镇化的 战略过程中,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以便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 第三,在户籍制度上要大胆创新,割断户 籍与福利待遇、就业、教育机会、社会保障等之间的关联; 第四,在城镇建设上,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为 了避免传统工业化产生的负效应,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要做好引导与规划,将“低碳”和“循环”的理 念引入其中; 第五,树立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在我国城乡不同地域结构之间,进行统一配置资源的思想, 以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周一星 . 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 [ J ] . 城市规划,2006,(增刊) : 32 - 35. [2 ]谭 伟 . 中国收入差距:增长“奇迹”背后的利益分享 [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33. [3 ]江 莹 . 我国城市郊区化及发展对策探析 [ J ] . 中国软科学,2003,( 5) : 22 - 25. [4 ]杨 文,魏海涛 . 城市郊区化研究 [ J ] . 城市问题,2004,( 3) : 12 - 15. [5 ]马彬强 . 城市郊区化问题研究 [ J ] . 安徽农业科学,2007,( 18) : 5629 - 5630,5632. [6 ]张文新,田 辉 .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对城市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J ] . 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6) : 66 - 71. [7 ]李俊莉,宋华明 . 郊区化影响下的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 J ] .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7) : 111 - 114. [8 ]牛文元,刘怡君 .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 2009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47. [9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 . 城市化 [M ] . 顾朝林等,译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182. [10 ]刘秉镰,郑立波 .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及动力机制 [ J ] . 理论学刊,2004,( 10) : 68 - 70. [1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农业经济研究中心 .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 ( 2010) [M]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7. [12 ]张小林 . 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 [M]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2. [13 ]陈玉和,孙作人 . 加速城市化: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抉择 [ J ] . 中国软科学,2010,( 7) : 16 - 22. [14 ]董海军等 . 农民市民化——— 对旧问题的新探讨 [ J ] . 西北人口,2009,( 4) : 6 - 10. [15 ]赵保佑等 .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 [M ]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15. [16 ]段竣铭,牟科俭 . 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J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 ( 3) : 40 - 41. [17 ]冯士超等 . 市区农村城市化:理论·实践·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M] .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 47. (收稿日期: 2010—10—18 责任编辑:肖 磊 ) ECONOMIST
本文档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_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6984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11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