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3,(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

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科学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3,(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7,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8,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9,(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0,(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2,(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13,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1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6,(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8,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9,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0,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3,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8,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9,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10,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1,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3,(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14,(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15,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16,(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1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1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1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0,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21,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6,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7,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9,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1,(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2,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3,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4,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15,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16,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7,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18,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修订版)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4、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8、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0、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作 用 滑轮 动滑轮 省力 定滑轮 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 车轮和车轴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 脚蹬 轮轴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2、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3、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4、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5、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7、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8、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9、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电吹风 风、热、(声) 空调 热、(光、声) 洗衣机 机械能、(光、声) 取暖器 热、(光) 电风扇 机械能、(声) 10、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1、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3、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4、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4.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6.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潜望镜。 7.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8.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9.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0.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5.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7.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8.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9.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3.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复习资料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2、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因为轮船好像一个很大的铁碗,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6、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8、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9、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比相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10、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11、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资料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3、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 4、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冷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把瓶子放到热水中,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以下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空气会热胀冷缩 。 6、金属会热胀冷缩。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7、热是怎样传递的 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8、传热比赛 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 快 );心情焦急、烦燥时,感觉时间过得( 慢)。 2、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3、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 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4: 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5: 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主要观点:1、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3、地球静止不动4、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他的著作是《天体运行论》。主要观点:1、地球是球形,2、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3、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4、在太阳是静止不动的,5、地球围着太阳转。 3、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4、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每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是(自转),夜晚看天空北极星不动的,是因为(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地轴是(倾斜)的(23°),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 6、地球在公转吗: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1年)。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二、恒星的周年视差。三、从卫星、飞船上的观测。四、利用太空望远镜观测。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四季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8、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这种现象就是极昼、极夜,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1、地球是倾斜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运动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对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方式:绕地轴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自转1周24小时(一天)。 特点:地轴是倾斜的 方式:绕太阳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公转1周1年(365天)。 特点:地轴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1、卫星、飞船上的观测。 2、天体的东升西落。 3、傅科摆。 1、卫星、飞船上的观测。 2、恒星的周年视差。 3、星座季节交替。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1、四季的形成。 2、极昼、极夜现象 PAGE 5
本文档为【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4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3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19
浏览量: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