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_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_杜晓勤

_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_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_杜晓勤

举报
开通vip

_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_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_杜晓勤第30卷第4期2016年8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ihez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30No.4Aug.2016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60821.2009.028.html【古代文学】“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R&DProcessandAcademicV...

_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_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_杜晓勤
第30卷第4期2016年8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ihez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30No.4Aug.2016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60821.2009.028.html【古代文学】“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R&DProcessandAcademicValueof“AnalyticalSystemofAncientChineseClassicalPoetry”DUXiao-qin(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Abstract:“AnalyticalsystemofancientChineseclassicalpoetry”isaprojectsupportedbyNationalSocialScienceFoundation.Forthefirsttime,thissoftwareimplementmassself-labelingoffourtonesandidentifyBabing(Eightills)toancientChineseclassicalpoetryaswellasotherrhymedverses,whichfacilitatesthesoundandBabingstudyofYongming-stylepoetry.AsurveyoftheevolutionofYongming-stylepoetrytomodernrhythmrulescanlabel,analyzeandcountthesoundpatternofmodernstylepoetryoffiveorsevencharacters.Comparingwithsimiliardomesticsoftwares,thisoneoperatesfasterandgivesmoreaccurateanddirectstatistics.Furthermore,itsolvesthepolyphoneproblemoffourtonesaswellaslevelandobliquetones,addsauniquefunctionoftextemendationtothissystem,whichworksouttheproblemofinaccuracycausedbyerroneoustexts.Keywords:“AnalyticalSystemofAncientChineseClassicalPoetry”;electronicdatabase;utilitysoftware;rhymingstudyoffive-characterpoetry[收稿日期]2016-02-15[网络出版时间]2016-08-2120: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歌声律数据库的建立及中近古时期诗歌律化过程研究”(04BZW022)。[作者简介]杜晓勤,男,江苏如皋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摘要]“中国古典诗文声律分析系统”首次实现对中国古典诗歌及其他体式的韵文进行大批量的四声自动标注和八病标识、数据统计功能,有助于研究永明体诗歌声病情况,考察永明诗律向近体诗律演变的环节和过程,可对五七言近体诗的句、联、篇的声律格式进行标注、分析和统计。与国内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工具性软件相比,运行速度更快,标注更准确、直观,导出数据更方便。而且,解决了四声和平仄标注中多音字的难题,还在诗歌声律分析系统中增加了诗歌文本校勘这一独特功能,解决了因文本讹错而导致诗律分析和统计不准确的问题。[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文声律分析系统;电子数据库;工具软件;五言诗律化研究[中图分类号]D207.2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304(2016)04-0094-10中国古代各体诗歌体式、艺术的发展是近来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声律发展史作全面、深细的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力先生从古汉语研究的角度,专注于古代诗歌格律体系的宏观探讨,出版了《汉语诗律学》这样的皇皇巨著,具有极大开拓精神和理论价值,但是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发展“史”的研究则付之阙如。郭绍虞先生则从诗歌声律艺术的角度对南朝“永明体”与律体之关系进行个案研究,先后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永明声病说》《从永明体到律体》DOI:10.13880/j.cnki.cn65-1210/c.20160821.014第4期《声律说考辨》等系列论文,研究深入,精义迭见,但郭先生主要是从五言诗音步的角度,说明“古”“律”之间的声律问题,而对五言诗通篇声律和谐的问题(也即“粘对”法则)及律体形成的具体环节有所忽视。从70年代开始,徐青先生开始对中国古代诗歌声律史进行初步探讨,在80年代初出版了《古典诗律史》这样篇幅不大但富有开创性的著作。由于徐青先生主要讨论的是齐梁诗歌与唐代近体律诗两个格律体系之间的异同关系,故于其间演变过程的具体步骤和诸多因素亦语焉不详。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开始运用较为科学的手段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声律体系的发展和演变,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香港学者邝健行的《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一文通过对初唐五律逐句的格律分析和统计,运用一些数据和表格初步勾画了初唐五言律体的形成过程,邝文的这种研究方法极为可取,不少结论也是前人所未发,但是由于其考察范围只限于初唐五言四韵之五律,将五绝、七绝、七律摒除不论。与此同时,何伟棠先生的专著《永明体到律体》也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永明体各种类型的声律格式及其出现率,对其他各体诗歌声律的发展未有深入的研究。在充分认识到当时学界已有成果的成就和缺憾的基础上,笔者曾于1993年、1994年的两年间,对齐永明以后直至初唐景龙年间的五言新体诗的联间组合形式的演变作了一次全面量化分析,较为清晰地勾画出五言律体的形成过程,于1995年写出了博士学位论文《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8月版),其中上篇《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单行别出,发表于北京大学“唐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唐研究》第二卷(1996年号),在海内外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经过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笔者发现以上这些关于古典诗歌声律的研究(包括本人的有关成果)都存在着不够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问题。这些诗律研究中的数据大多是以手工标韵和人工分析统计为基础的,而且各家所取的作品范围和所用的诗韵标准也不统一,得出的结论也有不少出入。如果我们想要从根本上减少诗律分析和统计中出现的偏差率和随机性,深入、细致地解决中国古诗歌律化过程中的诸问题,首要的工作就是必须先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中国古代诗歌声律数据库》,研制一种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准确标注古典诗歌声韵、自动分析每首古典诗歌句、联、篇的合律性的软件程序——“中国古代诗歌声律分析系统”。只有应用这样一套电子数据库和程序软件,我们才能对现存所有古代诗歌作品进行任意时代、任意地域、任意作家、任意诗体的声律格式和合律程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才会使许多对古代诗韵不太精通的学者,尤其是没有受过专门的声律启蒙的当代青年学者,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古代诗歌的格律、体式作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使中国古代各体诗歌律化过程的研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1997年底,笔者把研制“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设想告诉了兼通古籍电子化和计算机程序开发的尹小林先生,得到了他的肯定和支持。于是,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中国古代音韵数据库”和“上中古诗歌文本数据库”。但是,由于这两大数据库的建设,特别是原始数据的录入和校勘,颇费精力和财力,进展较为缓慢。直到2004年,我将之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声律数据库的建立和中古诗歌律化过程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后,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软件的研制才走上了正轨。一要研制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先要建立一个中国古代音韵数据库。经过多方考察和仔细比较,我们决定以李珍华、周长楫编撰的《汉字古今音表》为中国古代音韵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源。此表(如图1所示)吸收了近几十年来古代汉语音韵学研究成果,把九千个左右汉字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音(包括普通话和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东话、闽南话)列成表格,用国际音标标出读音或拟音,并注明字的纽、韵、调和中古音的开合、等、摄、诗韵韵部。此表设计比较科学,体例比较合理,使字音的古今演变和方言异同一目了然,对人们学习、研究汉语和古代典籍,进行诗词创作,从事汉语规范化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而出版后,获得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好评,曾于199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图书选题二等奖,于1997年获厦门市人民政府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杜晓勤:“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95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著荣誉奖①。魏晋以后诗歌属于中古音系,先秦两汉诗歌则属于上古音系,所以我们只是撷取了《汉字古今音表》的“中古音”部分和“上古音”部分的数据,作为分析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发展的音韵依据。《音表》的“中古音”部分系以《广韵》音系为主,包括韵摄、开合、等、声调、韵部、声纽、反切、诗韵韵部、拟音;“上古音”部分以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的上古音系及拟音为基础,参考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包括韵部、声纽、声调和拟音。根据上中古诗歌声律发展的历史特点和当前诗歌体格律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在“中古音”部分只选取了摄、声、韵、纽、诗韵等五个字段的音韵信息,“上古音”部分只选取了韵、声两个字段的音韵信息。由于《汉字古今音表》所收中古汉字(计9405字)较汉唐诗歌用字要少,我们据《汉语大词典》②补入了《广韵》及《汉字古今音表》未收汉字的音韵信息。经过一年多的电脑录入和数据校勘,我们用微软公司出品的办公软件MicrosoftVisualFoxpro初步建起一个“中国中上古汉字音韵数据库”(计10398个汉字)。图2为电脑界面截图。图1李珍华、周长楫编撰《汉字古今音表》书影①参见《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再版说明》,中华书局1999年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②图2“中国中上古汉字音韵数据库”电脑界面截图96第4期在建成“中国中上古汉字音韵数据库”后,我们于2005年夏又着手建立“中国古典诗歌文本数据库”。由于本课题预设的研究方向是先秦两汉至唐末五代诗歌的声律情况及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主要对现存宋代以前诗歌典籍做了电子化处理和录入数据库的工作。先秦两汉诗歌典籍部分,收录《诗经》(20卷)、《楚辞》(17卷)及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①中的《先秦诗》(7卷)、《汉诗》(12卷)等4种56卷。《诗经》文本依据的是宋朱熹集注《诗集传》②,《楚辞》文本依据的是宋洪兴祖著《楚辞补注》③。魏晋南北朝诗歌典籍部分,收录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魏诗》(12卷)、《晋诗》(21卷)、《宋诗》(12卷)、《齐诗》(7卷)、《梁诗》(30卷)、《北魏诗》(4卷)、《北齐诗》(4卷)、《北周诗》(6卷)、《陈诗》(10卷)、《隋诗》(10卷)及徐陵编《玉台新咏》(10卷)等11种126卷。《玉台新咏》文本依据的是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④。唐代诗歌典籍部分,收录了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900卷),文本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另外,为了考察中近古乐府诗入律情况,还特地收录了宋人郭茂倩编撰的大型乐府诗歌总集《乐府诗集》(100卷),文本依据的是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这些诗歌文本在录入过程中,首先进行三遍文字校对,与原典对照,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五以内。在将诗歌文本导入数据库时,我们又统一作了规范化处理:如异体字型的统一和规范;每部典籍结构的四级处理和调整;将所有佚名作品的作者统一处理成“无名氏”;将数据库软件不支持的生僻汉字,进行拼字、组字,已达到大多能在诗歌文本数据库及后续的诗歌声律分析系统中显示出来的目的。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录入了先秦至唐末诗歌重要典籍共17种1182卷900多万字。到2007年底,中国古典诗歌文本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能够满足课题组及学界同仁对先秦至唐末诗歌作品进行声律分析的需要。2004年秋,课题组开始研制“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软件。当时的设想是,要使这个软件能够实现对“中国古典诗歌文本数据库”中的诗歌作品快速标注四声和平仄,自动标识句式、联式、篇式,并能对句、联、篇、韵的声律格式进行数据统计等功能。最初,软件开发和编程语言用的是VisualBasic6.0。这是MicrosoftVisualstudio6.0可视化工具中的开发系统,是一个可用于快速开发基于Windows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的高效工具。它提供了比当时其他数据接口更加方便、更加全面的数据访问接口ADO(ActiveXDataObject),能够快速访问我们放在标准关系数据库Foxpro中的“中国中上古汉字音韵数据库”和“中国古典诗歌文本数据库”,能够通过使用文档对象模型和动态HTML建立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用户界面。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调试,至2007年夏,“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第1版终于研制出来了。这个版本可通过作者、篇名和正文的关键字,快速查找、定位和浏览“中国古典诗歌文本数据库”中的特定诗歌作品,可快速调用“中国中上古汉字音韵数据库”,对选定的诗歌作品自动标注四声和平仄,并在此基础上标识句式、联式和篇式(见图3所示),标识和统计每首五言诗的病犯情况(见图4所示),生成选定范围(任意时代、任意作家)一定数量诗歌作品声律情况的分析材料和统计数据(见图5所示),还可以从外部导入一定数量的作品进行声律分析和数据统计(见图6所示)。①中华书局1983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华书局,1985年版。②③④杜晓勤:“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97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图3“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第一版的电脑截图图4“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第一版的电脑截图图5“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第一版的电脑截图98第4期图6“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第一版的电脑截图图7“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电脑截图但是,在试用后不久,我们就发现这个版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在对数量较大的作品进行一次性声律分析和数据统计时,程序运行速度较慢;二是程序在对诗句进行四声标注时不能处理多音字,只能标注一个读音。如果程序自动标注的字音不对的话,就需要对自动导出的标注结果进行人工调整;而只要有一处改动,句、联、篇所有的声律数据可能也要重新计算,而这时只能在程序外用手工统计数据。有鉴于此,我们于2008年初开始设计和开发一个全新版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这次我们抛弃了VisualBasic6.0,改用Delphi语言来编程。Delphi集中了第三代语言的优点,使用了Microsoft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Object-OrientedLanguage),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Delphi在编好程序后自动转换成的.EXE文件,运行速度比VisualBasic也要快得多。同时,Delphi的数据库功能也特别强,拥有与VisualBasic差不多的功能,同样能应用API函数。因而成为我们开发新版“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这样的中型数据库软件更理想的编程工具。又经过两年多的编程、开发,至2010年夏,一个速度更快、功能更多和更为智能的诗律分析软件研制出来,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在不断试用、调适的“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见图7所示)。杜晓勤:“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99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图8“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电脑截图①参见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5、102页。此据[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②二我们研制成功的“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以下简称“本软件系统”),可以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诗体进行比较方便的声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进一步考察和研究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和特定作家的诗歌声律情况提供声律分析材料和数据支撑。本软件系统可以用上古音系对先秦两汉诗歌作品标注四声与平仄,标识韵脚,为后续编制《诗经韵谱》《楚辞韵谱》提供原始语料,为研究先秦两汉诗歌用韵特点和韵部变化提供帮助。学界关于上古音系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且意见不一。本软件系统采用的是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的上古音系,认为先秦两汉时期已有平、上、去、入四声①。先秦诗歌典籍都是有韵的,但是用韵方式与后世诗歌大不相同。本软件系统在对《诗经》和《楚辞》作品所用韵字进行标注时,充分考虑到句尾语助词的存在。凡是碰到“兮”“哉”“些”“之”“乎”“也”“矣”“止”“思”“只”“而”等非韵脚语助词,系统会自动提前一字取韵(见图8所示)。两汉诗歌体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骚体。由于此时诗歌创作尚未讲究语言声律,所以本系统对这一时期作品的声律分析仍以用韵方式的分析为主。当然,如果有研究需要,也可用后世的永明诗律和近体诗律分析一下两汉五言诗的合律情况。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齐永明时期出现的四声八病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由前此强调配乐韵律之美向讲究语言本身声律之美的重要标志,也是后世近体诗律的理论源头。所以,本软件系统除了可对这一时期诗歌的用韵方式和韵部分合进行分析和统计,更具有对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八病”的标识和统计等新颖功能。本软件系统对“八病”的标识和分析,均据日僧遍照金刚编撰《文镜秘府论》①所载齐梁至初唐人说法:(1)平头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平头诗曰:“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如此之类,是其病也。)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枝聚还散,吹杨凝且灭。”——《文镜秘府论校注》p.402元兢云: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100第4期杜晓勤:“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病。——《文镜秘府论校注》p.403日本明衡撰《本朝文粹》七载纪齐名《文章博士大朝臣匡衡愁申学生同时栋省试所献诗病累瑕瑾状》引《髓脑》云:平头有二等之病: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者,巨病也,必避之;上句第一字,下句第一字同上去入者,虽立为病之文,不避之。——《文镜秘府论校注》p.403注2引。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联之中出现的以下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平头病:平□□□□,平□□□□。上□□□□,上□□□□。去□□□□,去□□□□。入□□□□,入□□□□。对上四种声律格式,《文镜秘府论》又称之为“水浑病”。□平□□□,□平□□□。□上□□□,□上□□□。□去□□□,□去□□□。□入□□□,□入□□□。对上四种声律格式,《文镜秘府论》又称之为“火灭病”。本软件系统平头病犯率计算公式:平头病犯次数÷联总数=平头犯率(百分比)(2)上尾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诗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如此之类,是其病也。)又曰:“可怜双飞凫,俱来下建章,一个今依是,拂翮独先翔。”又曰:“荡子别倡楼,秋庭夜月华,桂叶侵云长,轻光逐汉斜。”(若以“家”代“楼”,此则无嫌。)释曰:此即犯上尾病。上句第五字是平声,则下句第十字不得复用平声,如此病,比来无有免者。此是诗之疣,急避。或云:如陆机诗曰:“衰草蔓长河,寒木入云烟。”(“河”与“烟”平声。)此上尾,齐、梁已前,时有犯者。齐、梁已来,无有犯者。此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为未涉文途者也。唯连韵者,非病也。如“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也。(下句有云“郁郁园中柳”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05传魏文帝《诗格》云:“(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平声)是韵则不妨;若侧声,是同上去入,即是犯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06注3引。沈氏亦云:“上尾者,文章之尤疾。自开辟迄今,多惧不免,悲夫。”若第五与第十故为同韵者,不拘此限。——《文镜秘府论校注》p.407-408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联之中出现的以下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上尾病:□□□□平,□□□□平。□□□□去,□□□□去。□□□□上,□□□□上。□□□□入,□□□□入。本软件系统上尾病犯率计算公式:上尾病犯次数÷联总数=上尾犯率(百分比)(3)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瞳陇引夕照,晻暧映容质。”又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又曰:“徐步金门出,言寻上苑春。”释曰:凡句五言之中,而论蜂腰,则初腰事须急避之。复是剧病。若安声体,寻常诗中,无有免者。或(元兢)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文镜秘府论校注》p.411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101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分句之末也。其在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文镜秘府论校注》p.412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句之中出现的以下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蜂腰病:□平□□平。□上□□上。□去□□去。□入□□入。本软件系统蜂腰病犯率计算公式:蜂腰病犯次数÷句总数=蜂腰犯率(百分比)(4)鹤膝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诗曰:“拨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阙,浪蹙飞船影,山挂垂轮月。”又云:“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节,绿池始沾裳,弱兰未央结。释云:取其两字间似鹤膝,若上句第五“渚”字是上声,则第三句末“影”字不得复用上声,此即犯鹤膝。故沈东阳著辞曰:“若得其会者,则唇吻流易,失其要者,则喉舌蹇难。事同暗抚失调之琴,夜行坎壈之地。”蜂腰、鹤膝,体有两宗,各互不同。王斌五字制鹤膝,十五字制蜂腰,并随执用。或曰:如班姬诗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素”与“扇”同去声是也。此曰第三句者,举其大法耳。但从首至末,皆须以次避之,若第三句不得与第五句相犯,第五句不得与第七句相犯。犯法准前也。刘氏云:“鹤膝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即古诗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是也。皆次第相避,不得以四句为断。吴人徐陵,东南之秀,所作文笔,未曾犯声。唯《横吹曲》:‘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心交赠宝刀,少妇裁纨袴,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亦是通人之一弊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15《笔札华梁》曰:此曰第三句者,举其大法耳。但从首至末,皆须以次避之,若第三句不得与第五句相犯,第五句不得与第七句相犯。犯法准前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17刘善经云:皆次第相避,不得以四句为断。——《文镜秘府论校注》p.418沈约曰:人或谓鹤膝为蜂腰,蜂腰为鹤膝。疑未辨。——《文镜秘府论校注》p.419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相邻两联四句之中出现以下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鹤膝病:□□□□平,□□□□□。□□□□平,□□□□□。□□□□上,□□□□□。□□□□上,□□□□□。□□□□去,□□□□□。□□□□去,□□□□□。□□□□入,□□□□□。□□□□入,□□□□□。本软件系统鹤膝病犯率计算公式:鹤膝病犯次数÷(联数-篇数)=鹤膝病犯率(百分比)(5)大韵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文镜秘府论校注》p.424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之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文镜秘府论校注》p.425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联之中前九字中出现与韵脚同韵部之字这一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大韵病(见图9所示)。图9“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电脑截图本软件系统大韵病犯率计算公式:大韵病犯次数÷(联数×9)=大韵病犯率(百分比)(6)小韵102第4期杜晓勤:“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小韵诗,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26元氏曰:“此病轻于大韵,近代咸不以为累文。”或云:“凡小韵,居五字内急,九字内小缓。然此病虽非巨害,避为美。”——《文镜秘府论校注》p.427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联之中前九字中出现同韵部之字这一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小韵病(见图10所示)。图10“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电脑截图本软件系统小韵病犯率计算公式:小韵病犯次数÷(联数×8)=小韵病犯率(百分比)(7)傍纽傍纽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有“月”字,更不得安“鱼”“元”“阮”“愿”等之字,此即双声,双声即犯傍纽。亦曰,五字中犯最急,十字中犯稍宽。如此之类,是其病。——《文镜秘府论校注》p.428-429元氏云:“傍纽者,一韵之内,有隔字双声也。”元兢曰:“此病更轻于小韵,文人无以为意者。又不若隔字而双声,非病也。如‘清切’‘从就’之类是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31刘氏曰:“凡安双声,唯不得隔字,若‘踟蹰’、‘踯躅’‘萧瑟’‘流连’之辈,两字一处,于理即通,不在病限。”——《文镜秘府论校注》p.432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联之中出现隔字同声母这一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傍纽病(见图11所示)。图11“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电脑截图本软件系统傍纽病犯率计算公式:傍纽病犯次数÷(联数×8)=傍纽病犯率(百分比)(8)正纽正纽者,五言诗“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入”等字。如此之类,名为犯正纽之病也。——《文镜秘府论校注》p.437元兢曰:“此病轻重,与傍纽相类,近代咸不以为累,但知之而已。”——《文镜秘府论校注》p.437根据上引资料,本软件系统对五言诗一句之中出现同纽字这一声律格式,即标识为犯正纽病(见图12所示)。图12“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2.0版电脑截图本软件系统正纽病犯率计算公式:正纽病犯次数÷(句数×4)=正纽病犯率(百分比)三隋唐五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近体诗律形成与定型的重要阶段。本软件系统可用近体诗律对本时期的五七言诗的格律情况和103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①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合律程度进行标识和统计。本系统对近体诗句式、联式、篇式的分析,主要依据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①。现说明如下:(一)五言近体诗律:1.句式:a式句:仄仄平平仄A式句:仄仄仄平平b式句:平平平仄仄B式句:平平仄仄平2.联式:五言平韵:aB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A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B联: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BA联: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五言仄韵:Ba联: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Ab联: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ba联: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ab联: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3.篇式:仄起式:(1)首句不入韵: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首句入韵者:AB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式:(1)首句不入韵: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首句入韵:BA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七言近体诗律:1.句式:正格:a平平仄仄平平仄A平平仄仄仄平平b仄仄平平平仄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格:a1平平仄仄仄平仄A1平平仄仄平平平(出现较少)B1仄仄平平平仄平B2仄仄仄平仄仄平(犯孤平)b1仄仄平平仄仄仄C2仄仄平平仄平仄(绝句多出现于第三句,律诗多出现于第七句)2.篇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仄起平收式:104第4期杜晓勤:“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编程工作量较大,目前本软件系统对七言近体诗律的标识和分析功能尚未完善,只完成了七言句式、联式的标识和统计功能,七言近体诗篇式及拗救的标识功能正在研发之中,将在下一版本中实现。四本软件系统是课题组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独立开发出来的,当然在完善之后也可提供给学界同仁用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发展情况,辅助研究中国中近古诗歌史乃至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本软件系统的学术和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首次实现对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进行大批量的四声自动标注和八病标识、数据统计功能,有助于研究永明体诗歌声病情况,考察永明诗律向近体诗律演变的环节和过程。二是可对五、七言近体诗的句、联、篇的声律格式进行标注、分析和统计,与国内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软件相比,运行速度更快,标注更准确、直观,导出语料和数据更方便。三是突破技术瓶颈,首次解决了四声和平仄标注中多音字的难题。本系统采用人工提前干预的方式,将四声和平仄标注过程中多音字处理的主动权直接交给使用者。系统使用者音韵水平的高低决定四声和平仄标注的正确性,当然也决定了声律分析数据的准确度。四是突破技术瓶颈,首次在诗歌声律分析系统中增加了诗歌文本校勘这一独特功能,解决了因文本讹错而导致诗律分析和统计不准确的问题。最后,我们建议学界同仁在进行诗律分析前最好先做“文本校勘”和“多音字处理”等关键性工作,再运行程序进行声律分析和数据导出。(责任编辑:任屹立)105
本文档为【_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_的研发过程和学术价值_杜晓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448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2-04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