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宫山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九宫山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举报
开通vip

九宫山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九宫山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指导书 目录 第一篇  九宫山实习基地自然条件综述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4 第二节.地质概况    4 第三节.地貌概况    5 第四节.气候概况    6 第五节.水系概况    8 第六节.土壤概况    8 第七节.生物概况    9 第二篇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咸宁市地质概况    10 第二节  九宫山区地质    17 第三节  九宫山地区地貌特征    21 第三篇  气象气候与生物土壤    第一节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气候资源    24 第...

九宫山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九宫山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指导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第一篇  九宫山实习基地自然条件综述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4 第二节.地质概况    4 第三节.地貌概况    5 第四节.气候概况    6 第五节.水系概况    8 第六节.土壤概况    8 第七节.生物概况    9 第二篇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咸宁市地质概况    10 第二节  九宫山区地质    17 第三节  九宫山地区地貌特征    21 第三篇  气象气候与生物土壤    第一节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气候资源    24 第二节 九宫山生物    29 第三节.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土壤    34 第四章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 社会经济和旅游资源概况    39 第二节 旅游资源    45 第五篇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第一节  侵入岩的野外研究方法    47 第二节  沉积岩的野外研究方法    50 第三节 构造的野外研究方法    54 第四节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57 第五节 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58 第六节 地貌调查    61 第七节  利用河流地貌特征分析新构造运动    64 第八节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    66 第九节  土壤调查与剖面观察    67 第十节  群落调查与分析(一)    69 第十一节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压制    73 第一篇  九宫山实习基地自然条件综述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部地区,南面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西与崇阳县相交,北与通山县的横石潭镇相连,东与通山县的太平山林场相接,属幕阜山系九宫山脉中断,地理位置为东经114o23'35"一114o43'24",北纬29o19'27"一29o26'52",海拔高度117~1656.7m,鄂南第一峰老鸦尖海拔1656.7m,为保护区的最高点。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最西端位于龙塘山:东经114o23'35",北纬29o20'27"(海拔1002.6m)。最东端为茅屋:东经114o43'24",北纬29o25'22''(海拔237m)。最南端位于东经114o27'20",北纬29o19'27"处(海拔1102.6m)。最北端位于东经114o42'52",北纬29o26'52"处(海拔117m)。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20105hm2,其中,森林总面积18224 hm2,森林覆盖率90.64%。辖厦铺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4810 hm2,森林面积4473 hm2)、闯王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7863 hm2,森林面积6558 hm2)、金家田保护区(总面积2981 hm2,森林面积2974 hm2)、太阳山林场(总面积1651 hm2,森林急面积1552 hm2)、九宫山林场(总面积1027 hm2,森林面积1017 hm2)和九宫镇(总面积1773 hm2,森林面积1650 hm2)。 第二节.地质概况 一.地层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地层分布较全,出露较好。从元古界至志留系均有出露,岩性类型齐全,既有岩浆岩的侵入体,又有变质岩系和沉积岩系。但以元古界板溪群的变质岩系和侏罗世末的花岗岩侵入体出露面积最广。 (1)元古界地层 元古界地层主要为晚期冒地槽阶段的沙泥质复理石建造,变质较深,岩性复杂。本区元古界地层由下部的伊山组和上部的梅坑组构成,主要特征是一套滨海相页岩、砂岩和砾岩,含黑云母、十字石、石榴子石、滑石、绢云母。总厚度为3800m。 (2)震旦系地层 震旦系地层分布不广,出露少。分下统南沱组、中统陡山沱组和上统灯影组,其中下统南沱组含一套冰积层,呈灰绿色、灰黄色含石英砂砾、花岗岩砾,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约6lm。 (3)寒武系地层 寒武系地层出露地点多,分布较广。由下统观音塘组、中统杨柳岗组和上统畈上组构成。主要特征是以浅海相碳酸岩和碎屑沉积为主,地层层理、节理发育,以灰岩、页岩、白云岩为主构成九宫山背斜北翼基底,形成低山地形。总厚度1200m。 (4)奥陶系地层 奥陶系地层出露较广,由下统留咀桥组、中上统砚瓦山组和五峰组构成。主要特征是以浅海相碳酸岩和碎屑岩沉积为主,有硅质页岩、泥质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总厚度735m。 (5)志留系地层 志留系地层分布较广出露齐全,区内有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西坑组出露。主要特征:以浅海相碳酸盐类沉积、碎屑沉积为主,包括粉砂质页岩、页岩、炭质页岩、硅质、炭质页岩夹细砂岩。总厚度1150m。 (6)侏罗系地层 本区侏罗系为岩浆侵人体,该岩浆体侵入元古界板溪群地层中.呈岩基产出并构成九宫山山体核心,面积81Km2。该侵入体内部相以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其外部过渡相以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主,其边缘相以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7)第四系 本区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倒石堆以及冰积物和冰水沉积物。 2.构造 保护区内地质构造为幕阜山复背斜北翼与通山复向斜南翼相交接的构造地段。区内代表性褶皱构造有:幕阜山复背斜、北翼九宫山背斜、莲花巷倒转背斜、大坪里倒转背斜;代表性断裂构造有:富家山逆断层、上程正断层。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平行相间排列,并分布有一系列新华夏系北东向断裂。无论是褶皱展布,还是断裂组合均反映了近南北向挤压东西向引张的力学机制。 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东南部,晚元古代早期、处于冒地槽区,雪峰运动微弱上升转化为地台。早古生代末加里东运动形成幕阜山复背斜的雏形,其后晚古生代末的印支运动以及中侏罗世末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全面褶皱。经过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奠定了本区的现代构造轮廓,并控制了地质地貌的发展。 3.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史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扬子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江南地轴与下扬子台皱带的过渡带内。保护区的地质发展史与下扬子台皱带是基本一致的,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地槽发展阶段 早元古代本区处于优地槽阶段,发育复理石建造及细碧角斑岩建造。中晚元古代的雪峰期,保护区处于冒地槽状态,发育巨厚的砂泥质复理石沉积,后经变质而成为浅灰色、灰绿色厚层硬砂岩、板岩、千枚岩。 (2)地台发展阶段 自震旦系至志留系,本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沉积了第一套盖层。早震旦系早期,沉积了陆相的含石英岩屑、燧石岩屑、白云母、长石的砂岩;晚震旦纪末,由于蓟县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出露水面,出现了沉积间断。寒武纪,地壳下降海水入侵。下寒武统沉积了浅海相炭质、铁质、钙质薄层状页岩。中上寒武统的杨柳岗组和畈上组为含方解石、炭质、铁质、灰岩和白云岩,反映气候转向燥热,海水含盐度增加的一种高能浅水环境。 奥陶纪的海侵是寒武纪的继续,古地理特征与寒武纪近似。奥陶纪早期海水入侵范围最广,海水也较深。中统砚瓦山组为含石英质、炭质灰岩以及龟裂纹和瘤状泥灰岩,反映奥陶纪中期,沉积环嵘有了较显著变迁。地势普遍上隆,气候变干热。 志留纪地壳下降,海水又一次入侵,沉积了很厚的以浅海相为主的碳酸岩类及碎屑岩。早志留系为较深水的砂泥质沉积,以粉砂质页岩、页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夹细砂岩为主。志留纪末,受华南加里东运动影响,地壳上升海水退却,成为陆地后遭受剥蚀,造成地层间断,本区缺失下泥盆系地层。 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统为碳酸岩建造。岩相稳定,厚度不大,出露于保护区外围地带,反映本区所在构造单元在这一时期地壳下沉遭受海侵。晚二叠世开始,本区所在构造单元为承受侵蚀的碎屑物质的淡水湖盆地,形成了龙潭阶煤层堆积。三叠统以大冶灰岩为代表的碳酸岩建造,下三叠统上部及中三叠统为富含膏盐的泻湖相建造,反映保护区所在构造单元处于振荡运动阶段。 (3)地洼发展阶段 晚三叠纪以来扬子地台进人活化阶段——地洼发展阶段。印支运动,在地台西部边缘和东部影响强烈,龙门山地区形成强烈褶皱、逆掩构造,康滇地轴有大量碱性岩及花岗岩浆侵入,皖南、浙西、赣北有大量花岗闪长岩类岩浆侵入。燕山运动是扬子地台自古生代以来经受的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影响全区,形成广泛的地台盖层褶皱带,滇中盆地在内的整个地台西部全面褶皱隆起,与此同时,扬子地台东半部则强烈沉陷。而在保护区内,因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全区褶皱隆升,并伴有大量花岗闪长岩类岩浆侵入。 第三节.地貌概况 山高谷深,坡陡谷狭,岭谷相间,平行排列是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总的地貌特征。 1.地貌发育特征 (l)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显著,地貌的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 (2)岩性对本区地貌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岩性不同,地貌形态、地貌组合亦不同; (3)新构造运动抬升强烈; (4)在新构造强烈抬升下,经受冰川、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的破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山地貌景观; (5)冰川地貌、流水地貌分布普遍。 2.地貌特征 (l)层状地貌,各有特色 本区处于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地质发展历史不尽相同,具有多种多样的岩性。岩性的不同,加上新构造运动掀斜式抬升,地貌类型在空间上呈现自南向北有规律地展布的特征,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整个地势逐级下降,好似阶梯,层状地貌十分显著。 (2)岭谷相间,平行排列 本区属于长江支流富水水系,发源于九宫山北坡的河流,都是富水的支流,基本上呈南北向,垂直于构造线方向,为横谷类型。自东向西具有岭谷相间排列的地貌特征 ― 高高耸起的山岭与深深下凹的山谷相间排列。 (3)谷地重叠,分外明显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北向河谷,在裂点上下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特征,但它们却都有谷中有谷、小谷套大谷的现象,一上一下极为明显。裂点以上是小冰川“U”谷套在大冰川“U”谷之中的冰川套谷。裂点以下是流水作用形成的狭谷(“V”型谷)套在冰川“U”谷之中的谷中谷,即裂点以下的冰川“U”谷被流水作用改造成狭窄的“V”型谷。
本文档为【九宫山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8-12-01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