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举报
开通vip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换热器设计-U型管式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5日 2008年12月15, 摘要 参照GB151-1999及换热器设计手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构设计需要选择适用合理、 经济的结构形式,同时满足制造、检修、装配、运输和维修等要求;而强度计算的 设计 结果满足用户要求,安全性与经济性及环保要求均合格。 关键词:换热器、U型管式、结构设计、强度设计 目 录 摘要 .....................................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U型管换热器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换热器设计-U型管式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5日 2008年12月15, 摘要 参照GB151-1999及换热器设计手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构设计需要选择适用合理、 经济的结构形式,同时满足制造、检修、装配、运输和维修等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而强度计算的 设计 结果满足用户要求,安全性与经济性及环保要求均合格。 关键词:换热器、U型管式、结构设计、强度设计 目 录 摘要 ................................................................. - 0 -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二章 U型管换热器的特点 ................................................ 2 第三章 结构设计 ......................................................... 3 3.1 管箱设 计 ...................................................................................................................................... 3 3.3 封头设 计 ...................................................................................................................................... 4 3.4 管板设 计 ...................................................................................................................................... 5 3.5 拉杆和定距管的确 定 ................................................................................................................... 7 3.7 旁路挡板设 计............................................................................................................................... 8 3.8 容器法兰的设 计 ........................................................................................................................... 8 3.9 选取支 座 ...................................................................................................................................... 8 第四章 强度校核 ........................................................ 10 4.1 管箱筒体计 算............................................................................................................................. 10 4.1.1计算条件: ........................................................................................................................ 10 4.1.2厚度及重量计算 ................................................................................................................ 10 4.1.3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 10 4.1.4压力及应力计算 ................................................................................................................ 10 4.2 壳程圆筒计 算..............................................................................................................................11 4.2.1计算条件.............................................................................................................................11 4.2.2厚度及重量计 算 .................................................................................................................11 4.2.3压力实验时应力校 核 .........................................................................................................11 4.2.4压力及应力计算 ................................................................................................................ 12 4.3 开孔补强计 算............................................................................................................................. 12 4.3.1计算条件............................................................................................................................ 12 4.3.2开孔补强计算 .................................................................................................................... 12 4.3.3设计条件............................................................................................................................ 13 4.3.4开孔补强计算 .................................................................................................................... 13 4.4管板和法兰的强度计 算 ................................................................................................................ 14 4.5仅有壳程压力Ps作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 ........................................................................... 16 4.6仅有管程压力Pt作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Ps 0, ............................................................ 17 第五章 换热器的制造、检验、安装与维修 .................................. 19 5.1 换热器的制造、检验与验 收 ..................................................................................................... 19 5.1.1筒体 ................................................................................................................................... 19 5.1.2 换热管............................................................................................................................... 19 5.1.3管板 ................................................................................................................................... 19 5.1.4 折流板、支持板 ............................................................................................................... 19 5.1.5 管束的组装 ....................................................................................................................... 19 5.1.6换热器的组装 .................................................................................................................... 20 5.1.7 压力试验........................................................................................................................... 20 课程设计(说明书) 5.2 换热器的安装与维 护 ................................................................................................................. 20 5.2.1安装 ................................................................................................................................... 20 5.2.3 维护 .................................................................................................................................. 20 结束语 .................................................................. 21 参考文献 ................................................................ 22 - 1 - 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绪论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 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高,放热;另一种流体温度低,吸热。在工程实践中有时 也会有两种以上流体参加换热的换热器,但其基本原理与前一致。 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能源紧张已成为一个世 界性问题。为缓和能源紧张的状况,世界各国竞相采取节能措施,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已成 为当前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课题。换热器在节能技术改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生产工艺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中使用着大量的换热器,提高这些换热器效率,显然可 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用换热器来回收工业余热,可以显著地提高设备的热效率。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U型管换热器,属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设计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包括热力 设计、流动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设计。其中以结构设计最为重要, U型管式换热器只有 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 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对于列管式换热器,一般要根据换热流体的 腐蚀性及其它特性来选择结构与材料,根据材料的加工性能,流体的压力和温度。换热器管 程与壳程的温度差,换热器的热负荷,检修清洗的要求等因素决定采用哪一类的列管式换热 器。 由于我们水平和能力有限,设计时间仓促,存在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 正。 1 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二章 U型管换热器的特点 U型管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在同一管板上,这一换热器的优点是: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为管壳之间的温差而产生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为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缺点:管内清洗不便,管束中间部分的管子难以更换,又因最内层管子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在管板中心部分部管不紧凑,所以管字数不能太多,且管束中心部分存在间隙,使壳程流体易于短路而影响壳程换热。此外,为了弥补弯管后管壁的减薄,直管部分必须用壁较厚的管子。这就影响了其适用场合,仅宜用于管壳壁温相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而管程介质不易结垢,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场合。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 结构设计 3.1 管箱设计 3.1.1管箱短节 a 材料:由于管程走循环水,对管箱来说,要求不高,腐蚀性极低,所以选其材料为20R板材。 b 加工:采用20R钢板卷制,使用氩弧打底的单向焊焊接。 c 尺寸:根据GB151-1999表8中低合金钢圆筒的最小厚度规定公称直径DN=1000,1500mm时,U型管换热器筒体最小厚度为12mm,即 n=12mm根据GB151-89规定,短节长度L?300mm,取L=500mm所以短节尺寸DN=1300, n=12mm L=500mm。 3.1.2分程隔板 a 材料 :选用Q235-A板材,许用应力 60 C 113Mpa。 b 尺寸:根据GB151-1999表6中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分成隔板最小厚度规定:当DN=600,1200mm时, min 12mm最小厚度为4.5mm,取 n=12mm。分程隔板长度L’同管箱深度。 c 为了使换热器在停车时将水排净,要在分程隔板上开设一个 6的排净孔或三角口。 d 隔板应连续焊在管箱壁上。 3.1.3管箱深度 a 根据图2—1得管箱深度L=866mm。 b 根据钢制U型管换热器结构手册P165得换热器的管箱最小长度 3.14 di2 Ncp 252 75 Lgmin ,h1,Sp ,325,12 365mm 其中 E1300 di——换热管 圆筒的设计 a 材料:由于工作介质为丙烯,苯为易燃,中度危害的介质,以及容器的使用条件,总和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经济性等选材为16MnR. b 加工与尺寸: 设计温度 T=265,设计压力 Pc=1.88Mpa,双面焊对接接头 0.85. 公称直径 DN=800mm,钢板负偏差C1=0,腐蚀裕量C2=3mm. 由设计公式 2 ,PctPcDi 1.88 800 6.19mm 2 144 0.85,1.88 取厚度为12mm。 筒体长度l=5975mm. 由于筒体的公称直径DN=800mm>400mm,所以采用板材卷制而成,查换热器设计手册表1-6-5得 筒体的总重量为 240x5975x0.001=1434kg. 3.3 封头设计 3.2.1 受 材料:16MnR 60 C 170Mpa 2 ,0.5PctKPcDi 1.88 800 6.17mm 2 170 0.85,0.5 1.88 负偏差c1=0.00mm 腐蚀余量c2=3.00mm n ,c1,c2 6.17,0,3 9.17mm 取 n 12mm 封头的总重 71.5kg. 3.2.2受外压封头计算: 选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椭圆形封头,DN=800mm 材料16MnR 有效厚度 e=12-0-3=9mm 当量球壳外半径 Ro K1Di 0.9 800 720mm 60 C 170Mpa 假设名义厚度 n 12mm 负偏差c1=0.00mm 腐蚀余量c2=3mm Ri e 0.1250.125720 0.0010 80 则A Ri809 e 查GB150-1998图6—3 E=2.0×105Mpa 5[P]=0.0833E 0.0833 2 10 2.61Mpa Pc 1.88Mpa 故 n=12mm合适。 22 R0 e 80 椭圆封头简图: (1)椭圆封头 4 课程设计(说明书) 3.4 管板设计 材料:选用16MnR,其许用应力 70 C 170Mpa (1)管板和换热器的连接型式:要求管板和换热器的连接接头严密不漏,管壳程介质不能接触,且有很高的腐蚀危险,同时由于胀接是不连续的,管子和管孔间的间隙会成为腐蚀的起点,则管板和换热器采用焊接形式。 (2)管板最小厚度 a 布管: 管子的材料:选用材料16MnR作为换热器。 本设计选取464根换热管,由GB151-1999中知管子的排列形式分为四种:三角形、转角三角形、正方形、转角正方形排列。设计的U型管换热器的换热管外径为25mm,壳程需用机械清洗时不采用三角形排列,所以选择正方形旋转形排列形式。 由换热器手册表1-6-16得外径为25mm的换热管,当用转置正方形排列时,其换热管分程板槽两侧相邻的管中心距应为32mmx32mm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即Sn=45.255mm. ,0.2 25管孔 25.400b 管孔:由GB151-1999表17得换热管和管孔直径允许偏差为:换热管:。 c 换热器中心距及分程隔板槽两侧相邻管中心距 ?由于分程隔板厚度为14,为此我们取管板上的分程隔板槽深为4,宽为12mm。 管板分程隔板槽示意图: (2)管板分程隔板槽 d 布管限定圆 根据表1-6-17布管限定圆Dl Di,2b3有b3 0.25d且不小于10mm得b3 0.25 25 6.25 10 所以取b3 10mm 即Dl 800,2 10 780mm 其中:d——管板的计算厚度mm b3——U型管换热器管束最外层换热管外表面至壳体内壁的最短距离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Di——换热器筒体 pd——管板设计压力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法规》取两值中较大值 pd pt 0.6Mpa ——管板强度消弱系数 0.4 ——设计温度下管板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t pdt 即 0.454 1300 0.6 55.44mm 0.4 170 ?据(7-556):管板厚度应小于下列三者之和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1)管板的计算厚度 2)壳程腐蚀余量或结构开槽深度取大者 3)管程腐蚀余量或分程隔板开槽深度取大者 由前面知: 1)管板的计算厚度 55.44mm 2)壳程腐蚀余量C2 2mm,开槽深度h1 4mm h2 6mm,所以管板厚度: b 55.44,4,6 65.44mm 取 b 70mm 3.5 拉杆和定距管的确定 a 拉杆 ?拉杆的结构形式:拉杆定距管结构,适用于换热管外径大于或等于19mm的管束。 下图为拉杆定距管结构: (4)拉杆定距管结构 ?拉杆的直径和数量 由GB151-1999表43选取拉杆直径d=16mm,筒体内径为800时,拉杆数目n=6。 尺寸如下图: (5)拉杆尺寸图 ?拉杆的布置 拉杆应尽量均匀的布置在管束的边缘外侧,这样可减少轻流体冲击带来的振动,防止管束损坏。 b 定距管 定距管采用换热器切向间距和折流板间距相同的管段套在拉杆上,一端固定在管板上, 7 课程设计(说明书) 另一端用螺母拧紧国定,用来固定折流板,防止移动。 尺寸:同换热器尺寸相同,长度如组件图ZB0604-2 材料选用20。 3.6 折流板设计 折流板的结构设计主要根据工艺过程和要求来确定,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管间流速,提高传热效果。 折流板主要形式:弓形、圆盘-圆环形、圆缺形等,本设计采用圆缺形单缺边折流板。 材料:为保持物料清洁,选用Q235-A板材制作折流板,许用应力: 折流板尺寸: 折流板缺边位置尺寸:切去部分的高度一般取 60 C 170Mpa。 h0 ,0.25~0.45,Di 0.25 1300 325mm 折流板的间距: ?最小板间距:取壳体旁路挡板设计 a 旁路挡板的数目:由[7]—P600知:当公称直径DN=700,1000mm时,采用两对挡板。 b 材料:选用Q235-A板材 c 尺寸及安装形式: 查文献[7]—P600知:旁路挡板的厚度一般取与折流板相同的厚度, 16mm旁路挡板嵌入折流板槽,并与折流板焊死。 3.8 容器法兰的设计 a 法兰的形式:根据本设计使用的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公称直径确定。法兰的结构形式为对焊法兰,法兰的密封面形式为凹凸面,材料选取16MnR。许用压力 70 C 170Mpa。 b 法兰的选取: 管法兰:HG5001,5028-58 设备法兰:JB1157,1164-82 拉管法兰:HG5001,5028-58 管箱上的设备法兰:本设计选取JB1158-82甲型平焊法兰 3.9 选取支座 卧式换热器采用固定型和滑动型鞍式支座各一个,鞍式支座是固定卧式容器中的支座形式,按照4712,1992鞍式支座标准。我们选取BI1300-S和BI1300-F的支座,材料为Q235-A.F, 垫板材料为16MnR板材,各部分尺寸如下所示: 8 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为B型鞍式支座: (6)鞍式支座 9 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四章 强度校核 4.1 管箱筒体计算 4.1.1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pc 0.60Mpa 设计温度:t=265.00? 内径:Di 800.00mm 材料:16MnR板材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170.00Mpa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144.00Mpa t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345.00Mpa 钢板负偏差C1 0.00mm 腐蚀裕量C2 3.00mm 焊接接头系数 0.85 4.1.2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2 ,PctPcDi 0.60 800 1.70mm 2 170 0.85,0.60 有效厚度: e n,c1,c2 12,0,2 10mm 名义厚度: n 12.00mm 重量为194.13kg 4.1.3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PT 1.25p t 1.25 0.6 170 0.8800Mpa 144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水平 T: T 0.90 s 0.90 345 310.50Mpa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 T PT,Di, e,0.75 ,800,9, 39.66Mpa 2 e 2 9 0.85因为 T T 所以校核结果合格 4.1.4压力及应力计算 2 2 9 144 0.85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Pw e 2.7231Mpa Di, e800,9t 10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t Pc,Di, e,0.60,800,9, 26.96Mpa 2 e2 9 t 144 0.85 122.40Mpa 因为 t 所以结论:筒体名义厚度大于或等于GB151中规定的最小厚度t 11.00mm 合格。 4.2 壳程圆筒计算 4.2.1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Pc 0.80Mpa 设计温度t=265.00? 内径:Di 800.00mm 材料:16MnR板材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170.00Mpa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144.00Mpa t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345.00Mpa 钢板负偏差:C1 0.00mm 腐蚀裕量:C2 3.00mm 焊接接头系数: 0.85 4.2.2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2 ,PctPcDi 0.8 800 2.61mm 2 144 0.85,0.8 有效厚度: e n,C1,C2 12,0,3 9.00mm 名义厚度: n 12.00mm 重量:1434kg 4.2.3压力实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PT 1.25P 170 1.1800Mpa 144 t 1.25 0.8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水平 T: T 0.90 s 0.90 345 310.50Mpa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 T PT,Di, e,1,800,9, 52.87Mpa 2 e 2 9 0.85因为 T T 所以校核结果合格。 11 课程设计(说明书) 4.2.4压力及应力计算 2 2 9 144 0.85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Pw e 2.72611Mpa Di, e800,9t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t Pc,Di, e,0.8,800,9, 35.95Mpa 2 e2 9 t 144 0.85 122.40Mpa t因为 t 所以结论:筒体名义厚度大于或等于GB151中规定的最小厚度 11.00mm 合格。 4.3 开孔补强计算 接管:A 159 8 4.3.1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Pc 0.8Mpa 设计温度:t=70? 壳体形式:圆形筒体 壳体材料名称及类型:16MnR板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1 壳体2 130 1,0.8 12 接管计算厚度: e 2 ,PctPcDi 课程设计(说明书)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fr 开孔直径:d 207.2mm t r 130 0.905mm 144 补强区有效宽度:B 2d 2 207.2 414.5mm 接管有效外伸长度:h1 dnt .2 9 43.19mm 接管有效t 4.3.4开孔补强计算 壳体计算厚度: 2 ,PctPcDi 0.6 800 1.965mm 2 144 0.85,0.6 0.6 2000.465mm 2 130 1,0.6接管计算厚度: e 2 ,PctPcDi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fr t r 130 0.905 144 13 课程设计(说明书) 开孔直径:d 203.2mm 补强区有效宽度:B 2d 2 203.2 406.4mm 接管有效外伸长度:h1 dnt 203.2 9 42.16mm 接管有效52.041 10 6000 7043 即k 9.52 管板和管子连接型式:焊接 管板和管子焊接高度:l 35mm 焊接许用拉脱应力: q 65Mpa 14 课程设计(说明书) 2.壳体法兰: 材料名称:16Mn 壳体法兰厚度: ’ f 37mm 法兰外径:Df 850mm ,D,Di法兰宽度:bf f 比值: 比值: ,850,800 25mm si 0.0125 ’ fi ’ 0.04646 ‘ h,f;查GB151,1999图25得0.00 系数C:按ii’ ;查GB151,1999图26得0.0001463系数 :按h,f ii‘‘ 2E’b1旋转刚度: k’ f ff 12 Di,bf 2 ’f D i3 ’,Es 3 1 2 2.041 105 25 2 37 5 ,2.045 10 0.0001463 12 800,25 800 2.865Mpa 3.系数计算: 法兰外径与内径之比:k Dfi 1.0623 壳体法兰应力系数Y:按k查GB150-1998表9-5得16.73 旋转刚度无量纲参数:kf ~ kf 4kt 3.142.865 0.0004139415.16 管板第一弯矩系数:按k,kf查GB151,1999图27得m1 0.1434 系数: m1 kkf~ 0.1434 46.06 1.123 0.0004139 系数:按kt,kf查GB151-1998图29得G2 5.074 15 课程设计(说明书) Etna1.918 105 464 176.7换热管束与不带膨胀节壳刚度之比:Q 4.939 54EsAs2.051 10 4.115 10 管板第二弯矩系数:按K,Q查GB151-1999图28(a)得m2 2.744 系数:M1 m10.1434 0.0009522kQ,G22 1.1234.939,5.074系数:按K,Q查图30得G3 0.002164 法兰力矩折减系数: kf ~ kf,G3 2Ett~ 0.0004139 0.1605 0.0004139,0.002164管板边缘力矩变化系数: ~st~5 3.2 1.918 10.4 2.861 法兰力矩变化系数: Mf Mk’ f k" f ,0.1434,2.744,2.865 0.5406 15.16 4.5仅有壳程压力Ps作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 1.基本法兰力矩系数: 不计温差应力:Mm ~~4 3.909 107 0.012488 33 DiPa0.5451 3.14 800 5.554Mm4Mm计温差应力:Mm4 3.909 107 ,0.1095 330.5451 3.14 800 ,0.8396 DiPa 2.壳体法兰力矩系数: ~ Mws Mm, Mf M1 不计温差应力: 0.1605 3.909 107,0.5406 0.000952 0.0006874 ~ Mws Mm, Mf M1 计温差应力: 0.1605 3.909 107,0.5406 0.000952 ,0.008461 3.壳体法兰应力: 不计温差应力: ~~ 16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 f 4YMws~ DiPa ’ f 3.14 800 16.73 0.0006874 5.55 0.5451 计算值 4 37 12.74Mpa2 许用值 1.5 r 1.5 150 225Mpa t 计温差应力: ’ f 4YMws~ DiPa ’ f 2 3.14800 , ,,0.8396, 0.5451 16.73 ,,0.008461计算值 4 37 20.82Mpa2 许用值 3 r 3 150 450Mpa t 4.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拉脱应力: 不计温差应力: 计算值 q ta,,2.412, 176.7 1.55Mpa dl 25 6000 3.14 许用值 q 65Mpa 计温差应力: 计算值 q ta7.049 176.7 4.532Mpa dl 25 6000 3.14 许用值 3 q 焊接 3 65 195Mpa 4.6仅有管程压力Pt作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Ps 0, 1.壳体法兰力矩系数: ,,0.000952 ,0.002071不计温差应力:Mws Mp,M1 0.1605 ,,0.006973 ,,0.000952 ,0.001513 计温差应力:Mws Mp,M1 0.1605 ,,0.003492 2.壳体法兰应力: 不计温差应力: ~~~~ 17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f 4 YMws ~ DiPa ’ f 3.14800 , ,,6.409, 0.5451 16.73 ,,0.002071计算值 4 37 47.4Mpa 2 许用值 1.5 r 1.5 150 225Mpa t Di ’ 计温差应力: f YMwsPa ’ 4 f ~ 2 2 3.14 800 16.73 ,,0.001513, ,,12.8, 0.5451 计算值 4 37 64.72Mpa 许用值 3 r 3 150 450Mpa t 3.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拉脱应力: 不计温差应力: 计算值 q ta11.59 176.7 7.453Mpa dl 25 6000 3.14 许用值 q 65Mpa 计温差应力: 计算值 q ta22.37 176.7 14.38Mpa dl 25 6000 3.14 许用值 3 q 焊接 3 65 195Mpa 计算结果:管板名义厚度 n 70mm 管板校核通过。 18 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五章 换热器的制造、检验、安装与维修 5.1 换热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 换热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应遵守GB151-1999和GB150-1998的有关规定。 5.1.1筒体 a 圆筒d 管板与换热管焊接时,管孔表面粗糙度Ra值?25µm。 5.1.4 折流板、支持板 .30a 折流板、支持板的管孔直径及允许误差按GB151-1999中5.9.3的规定为:19.60,但 0 允许超差0.1mm的管孔数不得超过4%。 b 折流板、支持板外圆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25µm,外圆面两侧的尖角应倒钝。还应取出折流板、支持板上的任何毛刺。 5.1.5 管束的组装 a 拉杆上的螺母应拧紧,以免在装入或抽出管束时,因折流板窜动而损伤换热管。 b 穿管时不应强行敲打,换热管表面不应出现凹瘪或划伤。 c 除换热管与管板间以焊接连接外,其他任何零件均不准与换热管相焊。 d 管箱应在补焊后作消除应力的热处理,设备法兰应在热处理后加工。 19 课程设计(说明书) e 换热器的密封面应予以保护,不得因磕碰划伤、电弧损伤、焊瘤、飞溅等二损坏密封面。 5.1.6换热器的组装 a 换热器零、部件在组装前应认真检查和清扫,不应留有焊疤、焊接飞溅物、浮锈及其他杂物等。 b 吊装管束时,应防止管束变形和损伤换热管。 c 螺栓的紧固至少应分三遍进行,每遍的起点应相互错开120?角。 5.1.7 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的方法及要求应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第十章10.9的规定。 U型管换热气的压力试验的顺序:先用试验压环进行壳程试验,同时检查接头,水压试验压力1Mpa(表压)在进行壳程试验,合格后,再以0.105(表压)进行气密性试验。 5.2 换热器的安装与维护 5.2.1安装 1.安装位置:根据该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在换热器的两端留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拆装、维修的需要。 2.基础:必须使换热器不发生下沉。在活动支座的一端应予埋滑板。 3.地脚螺栓和垫铁 (1)活动支座的地脚螺栓应装有两个紧锁的螺母,螺母与底板间应留有1,3mm的间隙。 (2)地脚螺栓两侧均有垫铁。设备找平后,斜垫铁,可与设备支座底板焊牢,但不得与下面的平垫铁或滑板焊死。 (3)垫铁的安装不应妨碍换热器的热膨胀。 5.2.3 维护 换热器不得在超过铭牌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要经常对管壳程介质的温度和压降进行监督,分析换热器的泄漏和结构情况。在压降增大和传热系数降低超过一定数值时,应根据介质和换热器的结构,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清洗。应经常监视管束的振动情况。 20 课程设计(说明书) 结束语 这次设计是在大学完成四年全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习对102、104厂的实地考察,参 观了一系列的换热设备,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两个多星期以来,我们在指导教师的热心指导下,经过个人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大致分四个步骤,首先进行的是工艺部分的计算,确定出换热面积、换热管数、管长、管程及壳程流体的流速、换热器筒体的内径等:然后就开始换热器的结构设计,通过已知条件及工艺计算部分的结果选定U型管换热器,其中涉及到了一系列零部件的设计和选择,这步工作需要参照GB151,GB150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接着进行各零部件的强度校核,用以保证各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这也是设计的难点和重点。这三步工作完成以后,最后就是绘图和论文的编排与打印。 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因素都必须考虑到,因此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够完得成。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把以前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当中,但是,由于时间和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有错误,衷心希望老师指正。 21 课程设计(说明书) 参考文献 [1]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3]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4700,4707-2000.压力容器法兰,2000 [5] 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使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6] 换热器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 化工原理.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8] 过程设备设计.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附件 U型管式换热器装配图图纸一张(A1) 22
本文档为【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22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