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举报
开通vip

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90201 学校名称 中州大学 学校代码 11068 学校举办单位 郑州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河南 (省份) 郑州 (地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制 项目负责人:刘爱荣 项目组成员: 王国献 河南省总工会企业安监处处长 高级工程师 苏玉 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 教授 张以民 深圳广电银通有限公司 工程师 郑煤集...

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90201 学校名称 中州大学 学校代码 11068 学校举办单位 郑州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河南 (省份) 郑州 (地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制 项目负责人:刘爱荣 项目组成员: 王国献 河南省总工会企业安监处处长 高级工程师 苏玉 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 教授 张以民 深圳广电银通有限公司 工程师 郑煤集团东风电厂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陈武营 马保柱 郑州四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赵有伟 河南金水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厉志强 河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高级工程师 杨志宏、宋海军、许春香、刘喜峰 中州大学 副教授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姓名 委员会职务 单位名称 职务职称 主任 河南省总工会企业安监处 处长 高级工程师 王国献 苏玉 副主任 中州大学 学院院长 教授 陈武营 委员 郑煤集团东风电厂 高级工程师 杨志宏 委员 中州大学 副教授 李卫民 委员 郑州中谷电子科技公司 高级工程师 刘爱荣 委员 中州大学 教授 王继东 委员 水电部机械设计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张以民 委员 深圳广电银通有限公司 工程师 周铜 委员 中州大学 教授 马保柱 委员 郑州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河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田卫平 委员 高级工程师 检验所 许春香 委员 中州大学 副教授 王增存 委员 河南物理研究所 教授级研究员 河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厉志强 委员 高级工程师 检验所 目 录 一、项目背景 ......................................................................................... 1 二、专业现有基础 ................................................................................. 3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 6 四、建设内容 ......................................................................................... 9 五、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 .................................................................... 21 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指标 ...... 27 七、项目建设预期成果 ........................................................................ 38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一、项目背景 (一)社会背景分析 “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高速、健康的增长态势。201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65142亿人民币,增加值达2142亿人民币,占国家GDP收入的7.5%。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产业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预计未来2-3年产业规模将保持3-4%左右的增速;信息技术应用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断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将继续提升。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的专业产业园,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批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连续六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1亿元,居全国第12位,同比增长38%;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7亿元,居全国第15位,同比增长35%。现已形成了洛阳中硅、中光学集团、凯瑞数码、天空能源等一批骨干企业,许继集团、思达科技、新飞集团、安彩集团等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2009年《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5%,主营业务收入2012年达到1300亿元,2015年达到3500亿元,2020年突破1万亿元。2010年《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郑州市各类电子信息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销售收入156亿元。力争5年的努力,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800亿元,1000亿元。规划提出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力争实现100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二)行业背景分析 1、专业建设背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国的制造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直属郑州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我校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基础上,依据新形势下河南省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大量需求和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于2007年创办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紧紧依靠信息产业,跟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同电子行业的联系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培养了一批高端技能型人才。 1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2、专业建设环境 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投入将以18%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近两年制造业信息化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郑州市一体化城市”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也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对电子信息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通过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将对河南乃至中原地区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人才需求状况 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龙头城市,也是中国主要交通枢纽,在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及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一是聚集了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科研实力;二是河南省政府非常重视电子信息化建设。郑州一体化城市带动了河南的快速发展,郑州交通行业和制造业的电子信息化管理、CAD/CAM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和多媒体系统软件开发、IT服务和维护等行业发展,使电子信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电子信息类岗位人才缺口每年达45万人以上;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人才需求还将增大。据全国部分人才市场需求统计,中原地区2010年第一季度电子信息类职位需求9.6万个,占全部人才供求总数的11.2%,大专学历人才需求占60.8%,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图 1-1 企业岗位分布情况图 5%8%14%电子产品设计 电子产品营销 设备维护 电子产品加工18%55%其他人员 图 1-2 专业岗位需求分析 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据调查,河南省现有中等规模以上的设备制造企业1864家。企业岗位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需求量最大。同时,对我校近2年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电子产品加工岗位占55%,电子产品设计岗位占8%,产品营销占14%,维护岗位占18%,其它岗位占5%。如图1-2所示。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需要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量的变化,更需要质的飞跃。信息产业独有的高成长性、高渗透性及高智力密集性等特性使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然而,河南信息产业发展的滞后与人才培养的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河南从事信息类专业技术人员为5.83万人,与相邻省份差距较大。 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电子产品开发与维修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设备制作与编程、设备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具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可控编程职业综合能力,适合测量控制岗位群,高质量电子产品加工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二、专业现有基础 (一)专业总体发展水平良好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中州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几年来,面向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实训条件日益完善;在郑州及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社会声誉良好,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根据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拓展专业面向,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课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1)实施“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实例贯穿”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产品或生产任务为载体,融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全部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以电子产品制作项目和生产性实训为主,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 3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 专业综合知识 电路功能分析、电子检测、电子高等职业素养、 设计、电路板仿产品智能控制、电子产品设计、 制作 真、制作、简易电子产品工艺、 电子产品制作 电子产品生产管 理 专业基本技能实训 应用与创新实校内生产性实训 校外顶岗实习 训 以真实电子产品在合作企业进行参加电子技在校内实训基地 或生产任务为载顶岗实习,按照能大赛,综合进行“任务驱动、 体,在校内生产企业生产要求,实训 项目导入、教学 性实训基地进行 承担工作任务,做一体化教学” 进行生产线作业 职 业 道 德 与 职 业 素 养 图2-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养融入到各个教学实训环节中。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完成从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达到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1所示。 (2)以拓展专业特色为重点,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为了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中,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时数占较大比例,将社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实行“多证融通”。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开设了电工电子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参加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兴趣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高涨,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如在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将;在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得河南省二等奖并取得全国三等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等。 近三年来,主持和编写了《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EDA技术》、《电子技能与训练》等4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成3门校院级精品课程,其中,“EDA技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在河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软件设计大赛中,《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课件获一等奖,《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获二等奖。 对6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较深入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核心实例贯穿”教学法。即以一个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 4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三)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合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8名,其中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1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80%,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比例为4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7%;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了69%。形成了一支专业基础理论坚实,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为教学骨干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成规模 经过多年投入和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基本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本专业现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个:广电银通培训基地、神州数码培训基地;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EDA实训室和软件技术综合实验室;以及数字电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嵌入式开发实训室、测控技术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电机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等16个校内实训室,设备总值1300万元。现有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洛阳牡丹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广州美的、无锡索尼电子、中达电子等6个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形成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训练体系。 (五)社会服务能力较强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三年,本专业报考率、就业率等指标均保持较高水平,2010届、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和96.43%。 本专业设有中级电工和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技能鉴定站2个,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本专业学生在“双证书”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引导下,专业技能证书通过率90,以上,为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积极向社会承担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维修电工、农电工上岗证等社会培训服务工作,大部分学员经过培训后操作技能均达到合格水平,并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自2008年以来,累计为社会培训技术应用人才2000人次。 (六)专业群建设逐步完善 学校集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优势力量,结合河南省支柱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形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的建设,在实训基地、课程建设、师资等方面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七)专业特色日渐突出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了 “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核心实例贯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出版了相关的职业化项目教材。特别 5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是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780万元设备建立了中州大学广电银通培训基地。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新型显示、信息家电、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等发展,建设郑州、漯河、鹤壁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指导,结合中原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改革创新促进专业建设,增强办学活力,以内涵的全面提升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以落实工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职业培训、科技创新、产学结合、技术服务促进办学功能的发挥,努力办成特色显著、教育教学水平高、社会竞争力强、人民群众满意的专业,为中原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出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发挥高职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要重点做好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以及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个对接。 (二) 人才培养目标 以电子信息领域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分析为前提,以生源分析和办学条件分析为基点,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地满意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检验标准,按照“适应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培养拥护共产党领导,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电子信息岗位需要的、能胜任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达到“强生产、熟维修、会设计”的人才培养定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技术专业学满三年毕业后,其对应的职业岗位是电子元器件质检员、产品维护员、工艺技术员、售后服务技术工程师、车间技术员、装配员、测试技术员、操作技工、编程员、硬件开发、销售工程师等。与此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三级PC、电工、 6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电子信息网络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计算机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印制电路制作工等。 本专业可接收的中职专业是电气技术应用、仪器仪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与器件、计算机应用等。继续学习的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拓宽中职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学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满足学生和社会人员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化,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 (三) 专业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以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维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两年内再建设2门精品课程和4门优质核心课程,并对4门核心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完善“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推动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实施学生三级PC、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计算机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印制电路制作工、无线电调试工、电工等认证工作,建设集校企组合生产、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集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及教师下厂锻炼和产学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拓宽学生就业、深造渠道;依托专业师资和校内外实训中心,积极进行社会培训,努力使本专业成为本地区电子信息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通过资源共享等有效途径带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发展建设,力争本专业在河南同类院校电子工程信息技术专业中起示范与引领作用。 (1)构建课程新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以中原经济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电子信息技术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积极开展工学结合,制定课程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构建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课程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 7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使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率达到95%以上,专升本率达到18%以上。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打造2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大力开展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活动,继续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2)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配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展和完善校内原有实训室,新建校内实训室4个。以郑州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新增校企共建校外综合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2个,强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团队建设 校企双向兼职,形成“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机制,推进教师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经过2年建设再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2人。 (4)专业资源库共享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 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形成完整、高效管理和便捷应用的教育资源集群化系统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包括数字图书馆、优质课程资源、虚拟实训室、虚拟课堂、在线教学平台、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实训共享平台建设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5)社会服务 发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优势,积极引进电子信息行业认证机构,提高层次、扩大规模,大力拓展面向社会的电子信息认证培训;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8项,培训农民工、社会人员、中职教师、企业员工2300人日,完成科研成果转化5项。成为中原地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基地。 8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6)专业群建设 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程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培养模式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借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辐射带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发展。 7)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 建立由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和研究机构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在国家教育督导评估政策指引下,对本专业教学进行第三方督导评估。从“第三只眼”的角度观察和评估学校教师教学,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使教学评估有更客观可信的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的实施、招生、就业等进行全环节的诊断和指导改进,使社会满意度指数达到98%。 四、建设内容 (一)创新校企互嵌“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聘请工作任务分析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对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包含专业核心能力、跨职业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基本素质在内的职业能力开发表,构建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电子信息行业具有技术应用广泛、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因此,我们需借助郑州市政府建立办学的有利条件,加强与本地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立足真实环境组织一体化教学,与企业一起,面向职场需求实施职业鉴定,为“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为培养电子信息行专业人才服务。最终建成由政府指导、企业引领、学校推进的“校政企三方联动”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携手广州美的集团、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洛阳牡丹股份有限公司与我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基地建在企业”的内涵建设,形成校企互嵌“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校内培养与企业顶岗”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学徒?准工人?高端技能型型应用人才”的角色渐变,使学生毕业与就业无缝连接。如图4-1所示。 9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图4-1校企互嵌“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促进行业在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企业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的调研,根据工业电子信息设备系统测试和民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职业能力的需求,构建主动适应岗位需求的动态过程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把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融入具体工作项目之中,建设2门精品课程、4门具有“2+1”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和4本优质教材。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既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有机衔接。推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课程体系建设 (1)依托行业、企业制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标准 依托行业和企业,针对电子信息应用行业企业、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领域的企业的岗位工作技能要求、职业职责等内容,参照现有国家对该领域的岗位要求标准,针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培养电子信息技术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确定可行的教学设计、企业岗位实习、实践领域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场景,着力培养学生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如图4-2所示。由行业主管、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确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 10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标准。 标准具体内容包含: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职业名称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定义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概要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职责和职业要求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职业培训及认证 图4-2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2)针对工作岗位解析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采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行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五步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三阶段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获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案“三项主要成果”。即“三阶段”课程设计方法,如图4-3所示。 11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岗位职责 行业专家 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 学校专家工作任务归并法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归并论证 行动领域 工作过程分析法课程体系开发校企专家形成 论证学习领域 课程教学方案工作任务还原法 形成三阶段分析法五步工作机制三项主要成果学习情境 图 4-3 基于工作过程的“三阶段”课程设计方法 (3)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 由行业主管、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经过提炼、归纳分 解出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典型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确定学习领 域的核心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场景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电子信息工 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发如表4-2所示。 表4-2核心课程及能力要求 主干课程 能力要求 模拟电路 掌握低频电子电路的组成、分析方法及应用 熟练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应用技巧,编程开发并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进行单片机的开发应用 电子技术、EDA、传感器等专业课内容综合应用,掌握电 电子线路设计实训 子系统的各模块原理和机构,能够设计、制作和调试小 型电子系统。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分类,特点、原理及应用 EDA技术与应用 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技术及应用 嵌入式系统开发 掌握ARM9的结构、指令系统及开发技巧 通过以上课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制作 , C语言程序设计 , PCB板设计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 1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 控制系统设计开发 , 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制作 , 微控制器开发应用 ,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4)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标准的制定包含以下环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教学观、能力观,以项目化教学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境;通过对各学习情境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规范课程内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和评价完成对课程的评价考核。 课程标准共有七个部分组成,如表4-3。 表4-3 课程标准包含的内容 课程标准内容 包含内容 前言部分 目的、设计思路、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职业面向、课程能力培养分解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课程内容 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单元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模式、项目参考实例说明 课程评价 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 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 教材编写原则和教材使用建议 附录 国家职业标准、网络资源、精品课程 案例: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说明以无线报警器的产品设计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如图4-4所示。 13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能力要求 项目任务 课程内容 基于传单片机的组成、引脚 感器技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的设 术的采计 信号采集 集信号单片机的中断系统使用方法 控制 单片机I/O的使用方法 单片机存储器分配 单C语言的开关状态监控 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控制 片使用 令 机 技 语音芯术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片的单与定时器/计数器控制方法 片机控应语音录放技术 语音报警 制 用 LCD显示电路设计方法 显示电手机报警 键盘设计方法 路控制 红外检串行通讯的设计方法 人体红外检测 测 红外线发射器的使用 图4-4基于项目导向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开发 对于此门课程的设计分三步: 首先根据公司产品确定设计任务——无线报警器的产品设计;其次,将产品设计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分步骤进行项目模块化,共分信号采集、开关状态监控、语音报警、手机报警、人体红外检测五个模块;最后将模块组合完成产品设计。 课程五个模块的设计思路是: ?由于上一学期开设了《传感器技术》,根据传感器的应用确定了处理数据来源; ?根据公司通用设计语言采用C语言完成设计要求,同时将《C语言》整合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 ?根据单片机控制对象的多元化,选取了语音芯片、红外检测、LCD屏以及手机模块来完成一整套的报警系统,使学生充分的发挥单片机的设计并为后续的维修课程打下基础。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项综合技能实践三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低于50%)。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大力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强化顶 14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岗实习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如图4-5所示。 电校子计顶岗实习专项综合技能实践信企算毕业设计息机校考工应企核程用考技评职技核术业估 工学交替术评专专业技能训练 资及 专估项目教学业格过实、业 认践学实程证教分践考学互教核 体学认系 课内实验基本技能教育 体基本技能专用周系图4-5 实践教学体系 3、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结合本专业岗位技能要求建设8门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发掘课程内涵、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专业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见表4-4。 表4-4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模拟电路 张璐璐 2013年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孙建延 2013年 3 电子线路设计 李立凯 2013年 4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郭晨鲜 2013年 4、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4门校级以上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完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学生提供开放性自主学习平台。具体规划见表4-5。 表4-5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规划 序号 课 程 负责人 建设等级 完成时间 1 EDA技术计及应用 刘爱荣 省级 2013年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孙建延 省级 2013年 5、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建设 依据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联合编写4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积极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见表4-6);完善6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见表4-7)。 15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表4-6 特色教材建设 序号 教材名称 负责人 类型 完成时间 1 模拟电路 何淑霞 任务驱动教材 2013年 2 EDA技术及应用 刘爱荣 任务驱动教材 2013年 3 嵌入式系统开发 李立凯 任务驱动教材 2013年 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孙建延 任务驱动教材 2013年 表4-7 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序号 课件名称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电路分析基础 单国全 2013年 2 C语言程序设计 黄继海 2013年 3 protel电路设计与pcb制作 叶建森 2013年 4 C++程序设计 赵建勋 2013年 5 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 马耀锋 2013年 6 计算机基础教程 王浩川 2013年 6、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学院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总体架构下,积极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开发专业门户网站,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材课件、实训项目、精品案例等资源共享,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融相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7、典型岗位重点培养 (1)典型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先后通过生产线实地参观、一线员工座谈、历届毕业学生、人事主管座谈等方式进行大量调研,完成了行业、企业统计信息,调研15家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确定了典型工作岗位。企业调研主要情况如表4-8所示: 表4-8 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名称 调研主题 调研方法 调研结论 岗位群 调研对象 电子产品一线员工、人观察法 实现单一员工单一产品全程负工艺技术员、焊接广州美的 工艺,电路事主管 咨询法 责制,需要员工具有较高职业素技术、售后服务技集团 版焊接技质及专业综合专业技能 术工程师 术 质量检测 一线员工、线观察法 需要员工有归属感,品质保障意质检员、产品维护富士康集 长 问卷法 识,较高综合专业技能 员、车间技术员 团 郑州中谷电子产品一线员工、总观察法 众多同类企业、合作企业急需高装配员、测试技术电子科技装配 经理 咨询法 职业素质的电子装配技能人才 员、销售工程师 有限公司 生产操作 一线员工、历观察法 历届本专业学生素质高,生产线操作技工、编程广电银通 届专业学生、问卷法 需要较高专业基本技能 员、硬件开发员、金融电子线长 咨询法 销售工程师 科技有限 公司 16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在调研基础上,分析岗位群情况,获取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4-9所示: 表4-9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典型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子线路绘图 电子产品的焊接 操作技工 硬件开发员 印刷电路板设计 电子产品的装配 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电路的分析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过程管理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电子产品组装与布线 编写工艺文件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 现场工艺管理 质检员 产品异常分析 工艺技术员 外来样品工艺分析 电子电路的分析 产品的调试 嵌入式产品的性能调试 测试夹具制作 提出工艺改进 用户需求了解 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嵌入式产品技术指标的检验 商务谈判 产品维护员 电子产品技术指标的测试电销售工程师 客户关系管理 子产品故障分析与检修 客诉处理 跟踪样品信息 售后培训 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售后维护 产品质量监测 售后服务技术工产品测试、安装、调试 车间技术员 工艺过程跟踪 程师 编制售后服务条款 生产记录的整理 编制故障处理流程 指导工人操作 技术支持 (2)典型岗位核心能力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确定相应核心课程。确定在产品设计、仿真、制作、组装、测量等各个环节中,以示波器,万用表和逻辑分析仪为载体,贯穿各教学环节,为核心能力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核心能力实施与目标分析如表4-10所示: 17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表4-10 核心能力的实施与目标 核心 核心能力实施 能力 小型电第一年完成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EDA(CPLD)、 子产品电子CAD等知识学习,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 设计与示波器为典型产品引入虚拟仿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 实践能学。 制造 力 与中达电子合作共同开发教学情境、考核标准及教材,以计电子测算机主板为载体,以智能检测平台为主要测量仪器,实现芯量及实片级故障相关参数检测的能力,并进行电子设备的维修、常施能力 用仪器和智能仪器使用等相关项目实训。 微型智包含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及EDA技术,使学生学会常用集成 能产品传感器的使用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开发调试,能够利用专用 控制能软件输入程序、通过编程器把程序下载到51芯片中,完成 力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项目 电子产与光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及考 品工艺核标准,在企业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实施教学,聘请企业 和生产专家进行电子产品组装、调试和生产管理实践 服务 管理能 力 电子产与中达电子、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索尼公 品服务司等企业合作,提供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 能力 德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敬业精神 (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实训基地教学、培训、实训、技术服务的功能要求,建设及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实训基地的需求、论证、实施、管理、维护都要围绕着“面向岗位、对应课程、训练能力、服务社会”的原则进行建设。实训基地在规划设计时,按照课程需求建立,尽量满足教学需要;能力培养的工厂化环境的实训室,从工位的布局、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充分借鉴工厂、公司的形式,达到实训基地工厂化;在做好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内涵建设,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引入企业文化并形成自己的文化,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既能提高基地使用效率又能充分锻炼学生能力的实训课程、实训手册、能力开发训练包、教学资源平台、考评机制等内容。通过工厂化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和配套的内涵建设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模拟和仿真实训和全程职业训练。 与企业共建职业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办急需专业,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积极营造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促进“技能作品”、“企业产品”和“市场商品”的衔接转换。 在本项目两年建设期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校内实验实训室功能,校企合作新建实训室 18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4个,为技能培训、技术开发、小规模实际生产创造条件。强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通过科学管理,建成融教学、培训、技能认证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学生校外实践过程的管理和成绩考核,计划再建立2个校企共建校外综合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期内完成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实训室、PCB制版实训室、电子线路实训和高频电子实训中心等4个实训基地的建设,每个实训(室)中心一次可容纳60,70人同时进行实训。继续完善嵌入式系统实训室、SOPC实训室等其它实训室,力争达到国内同类型企业的水平。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期内,新增校企共建校外综合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2个,合作程度进一步密切,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宽,合作效果进一步改善,促进基地功能及示范作用大幅度提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详见表6-3。 (四)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期内新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建成一支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行业内有影响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建设2人,行业企业各1人 (1)选派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参加国内外业务进修和专业培训,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工程项目开发和技术改造,从政策层面促进其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工程项目技术改造、技术应用开发和教学研究与改革,并主要负责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教学团队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2)为满足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从行业企业中引进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人作为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培养骨干教师2人,行业企业各1人 (1)选拔素质好、进取心强、专业基础扎实、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和技术革新,通过工程项目锻炼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技能。 (2)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作为专业兼职骨干教师,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项目开发和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3、培养“双师型”教师 (1)采取措施落实轮岗、轮训制度,安排教师下校办工厂、合作企业直接参与工厂管理、产品研发和销售等环节,参与系统开发、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系统安装管理与维护工 19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2)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使他们尽快承担起核心教学重任。 (五)社会服务 依托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组成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技术实力,开发三大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即: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和对口服务,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发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的优势,积极引进电子信息行业认证机构,提高层次、扩大规模,大力拓展面向社会的电子信息认证培训;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成为立足郑州、辐射河南乃至中原地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基地。 利用中州大学作为郑州职业教育集团龙头的优势,积极带动专业的产、学、研发展,推动技术成果转换、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改革。同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改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布局、教育教学过程的实现和课程体系,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积累经验。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1、提升社会培训功能 加大电子信息、软件、网络、信息管理等专业认证推广力度,形成初、中、高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实现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培训,每年培训考证300人左右。秉承服务社会与社区的宗旨,与郑州市就业安置中心合作,每年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200人次。 2、加强师资培训功能 依托专业师资和校内外实训中心,积极进行区域内师资培训,每年举办1,2期中职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班。加强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衔接和交流,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师资,并对课程改革和实训教学做指导。 3、积极进行信息化服务 面向社会推广普及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每年争取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技术服务8项,切实解决企业难题。抓住国家发展中原经济区,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新型显示、信息家电、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等发展,建设郑州、漯河、鹤壁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战略规划,结合中原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每年转化科技成果5项。 (六)专业群建设 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 20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组成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借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辐射带动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发展。 (七)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一整套第三方评价体系。聘请由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督导组,在国家教育督导评估政策指引下,对本专业教学进行第三方督导评估。从“第三只眼”的角度观察和评估教学,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使教学评估有更客观可信的依据。利用社会力量,一是有利于实现由“重督向重导”转型,“督”是手段,“导”是目的,强调指导性、服务性,逐渐做到“只导不督、以导来督”;二是有利于实现由检查、监督、评比向评价、指导、服务、解释、理解、帮助转型,积极引导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引导教师实现教学专业化,引导学生明确“能力本位”,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转变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 完善毕业生信息跟踪制度,定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网络平台等,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测量评估”活动,了解毕业生的月收入、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离职率、就业流向等就业状态。 完善有效的企业满意度指数测评管理机制,定期进行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网络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听取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反馈,分析本专业培养质量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情况,最终将培养结果的反馈回溯到培养过程,对教学培养、课程、招生、就业等进行全环节的诊断和指导改进。 五、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 学校高度重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有政策倾斜、有制度保障、有经费支持、有条件保障。本项目持续时间为2年,分2个阶段,预计总资金投入约620万元,项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方法如下: 1、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政策支持、统筹管理、课程体系改革及提高教师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深度合作。 2、采取的主要办法 为了切实做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保证专业建设取得实效,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细化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密切专业与社会的联系,为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认真组织制定检查验收方案,确保专业建设圆满完成。 为了保证项目的圆满完成,采取的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如下: 21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一)改革举措 1、实施“2+1”工学结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把企业引进学校,实现“校中厂”。引入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ATM机生产线等,把企业引进学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直接聘请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通过引入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上生产线实践、达到校内生产性实训的目的,同时也为企业完成部分任务量。 把基地建在企业,实现“厂中校”。把基地建在企业,将“2+1”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环节嵌入企业,使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无缝连接。广州美的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国际著名企业,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可以直接选拔优秀的毕业生成为自己的员工,富士康科技集团也成为了学院的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院和企业的校企互嵌“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下七个方面嵌入人才培养建设: (1)嵌入人才培养环节。由学院与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确定“2+1”工学结合的培养环节,第一、二学期为学习;第三学期为工作;第四、五学期为学习;第六学期为工作。 (2)嵌入课程体系。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学院和企业共同来确定课程的设置,做到课程面向企业实际,达到所学即所用的目的。 (3)嵌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由学院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业务和管理,达到共享,共赢的目的。 (4)嵌入课程教学。在第三和第六学期由企业负责生产线上实践教学,学院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第五学期中技能课程企业直接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必需的理论知识课程由学院教师教学。另外聘请企业的部分人员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 (5)嵌入优质核心课程。由企业生产一线的骨干和学院教学一线的骨干共同合作,将生产技术和职教经验有机地结合,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利用该课程,企业可以培训员工,学院可以用来培养学生。 (6)嵌入技能鉴定。面向职场需求,实施能力鉴定,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普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鉴定工作,如电子线路装接工职业资格证等,由企业组织如版图设计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FPGA助理工程师等企业专项认证证书。 (7)嵌入学生的就业。学生只要按此培养模式合格毕业后,大部分可以进入该企业工作,使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其他同学由学院和企业共同推荐到与专业相关的其他企业就业。 2、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积极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严格保证培养质量。通过信息反馈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特色发展和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1)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用人需求的特点,采用多方向模块的形式,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用灵活的课程结构满 2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宗旨,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以职业岗位群的核心技能和就业能力为本位,实行“核心实例贯穿”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考核方法的改革 通过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把关,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既强调结果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着重职业能力的评价。逐步减少部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技能、重竞争轻合作等本末倒置的不良现象。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标准和制度。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室与设计室统一,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开发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建立课程网站,通过网络提供教学资源、技术资料和教学辅导(作业批阅、答疑),实现远程互动教学。 具体措施如下: ?以专业团队为主,按照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生产一线员工、毕业学生参与指导课程开发,确保教材的适用性和前瞻性。 ?完成配套教材(讲义)、教学课件、工程案例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建设,将教学资源通过课程网站向外发布,供社会各界参考和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整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材,与企业共建先进的生产工艺,编写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级别职业技能的实用教材。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采用融教、学、做、考核为一体的任务驱动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现场教学手段。 3、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奖惩制度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建立 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双师资质专业教师达到100%;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健全和完善奖惩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推进校企对接、强化实践育人 以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 23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5、探索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在“2+1”工学结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同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和服务于河南省区域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开展信息工程学院电子设计大赛和计算机组装大赛,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操作技能大赛。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6、严格质量控制,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 建立质量反馈体系,及时收集社会评价、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企业评价、行业评价与校内教学督导的评价、各部门的检查与考核、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教学质量监控信息,落实对问题的跟踪、反馈、纠正与预防,把质量管理体系贯穿于整个专业建设过程中,实现对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管理,确保专业建设质量。 (1)建立一整套第三方评价体系 聘请由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督导组,在国家教育督导评估政策指引下,对本专业教学进行第三方督导评估。从“第三只眼”的角度观察和评估学校教师教学,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使教学评估有更客观可信的依据。形成同行评价、领导专家评价、督导组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多位一体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和实施办法。 (2)建立和完善毕业生信息跟踪制度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信息跟踪制度,定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测量评估”活动,了解毕业生的月收入、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离职率、就业流向等就业状态; 24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满意度指数测评管理机制 定期进行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网络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听取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反馈,分析本专业培养质量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情况,最终将培养结果的反馈回溯到培养过程,对教学培养、课程、招生、就业等进行全环节的诊断和指导改进。 (二)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如教学质量督导制度,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建立校企合作沟通机制等,不断完善教学各项 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下载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关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本关于公司规章制度 ,推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制度,实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教学管理、财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建设,做到依法立章、照章办事、违章必究,为专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经费保障措施 (1)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保障专业建设顺利进行 除了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经费外,通过企业行业捐赠,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及合作教学,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企业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深化产学研等方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2)开展预算管理,使资金发挥最大功能 建立严格的专业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制定详细的分项目,分年度项目使用细则,开展预算管理,保证资金完全应用于专业建设,并产生最大效应。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合理使用每一项资金投入。 3、过程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监控机制,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将通过每月自查、中期检查、专家委员会定期论证、上级部门年度验收等措施,对项目进行检测和考核,实现对项目的动态考核。 4、师资保障 按照专家人才、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建设规划,根据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内在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规定和建设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及激励政策,使师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发。 5、实训基地管理保障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建立教学质量定期考核制度和学生评议制度,对实训指导教师实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意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一套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和程序,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定期维护和检查,切实保障设备有效使用和科学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校企共同制定合作管理办法,形成校企双方共同遵循的长效运 25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行机制。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双赢合作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保障顶岗实习顺利实施。积极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寻求企业参与和支持,确保专业建设任务的完成。 6、项目管理制度保障 制定《项目建设计划书》、《项目任务分解表》、《项目阶段进度表》、《项目责任人考核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和运行。按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运行信息监控体系具体监控信息要求,明确项目各阶段建设目标和监测指标,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如期实施完成。 实施项目管理机制,把专业建设任务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制定各子项目进度计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子项目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按时完成;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26 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指标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经费预算 表6-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表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投入 其他投入: 学校自筹 建设内容 合计 2011 2012 2011 2012 2011 2012 2011 2012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总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50.00 50.00 200.00 200.00 100.00 56.00 64.00 120.00 620.0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00 2.00 3.00 1.00 2.00 2300 10 15.00 5.00 3.00 职业岗位能力标准 5.00 1.00 11.00 2.00 1.00 30.00 10 15.00 12.00 3.00 5.00 1.00 11.00 5.00 5.00 37.00 课程体系 10 15.00 12.00 10.00 6.00 1.00 11.00 1.00 1.00 29.00 课程标准 9 15.00 12.00 2.00 优质核心课程 4.00 6.00 6.00 4.00 4.00 24.00 4.00 12.00 8.00 课程 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 5.00 2.00 3.00 4.00 5.00 6.00 25.00 7.00 7.00 11.00 教材建设及多媒体课件 3.00 3.00 9.00 3.00 2.00 2.00 22.00 6.00 12.00 4.00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子库 2.00 3.00 2.00 2.00 9.00 5.00 4.00 小计 33.00 44.00 25.00 52.00 199.00 77.00 77.00 22.00 23.00 45.00 专业培养专业带头2人 3.00 3.00 2.00 2.00 5.00 4.00 19.00 6.00 4.00 9.00 建设 培养“双师素质”教师7人 4.00 3.00 8.00 7.00 22.00 7.00 15.00 师资 队伍 培训骨干教师2人 3.00 3.00 1.00 7.00 3.00 3.00 20.00 6.00 8.00 6.00 建设 聘请兼职教师6人 3.00 3.00 2.00 3.00 11.00 6.00 5.00 小计 6.00 6.00 10.00 15.00 12.00 25.00 18.00 17.00 35.00 72.00 7.00 15.00 15.00 1.00 2.00 40.00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7.00 30.00 3.00 7.00 15.00 15.00 1.00 2.00 40.00 PCB制版实训室 7.00 30.00 3.00 实训 9.00 4.00 3.00 1.00 1.00 2.00 20.00 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校园建设 13.00 4.00 3.00 条件 建设 电子线路实训室 5 10.00 5 1.00 2.00 23.00 5.00 15.00 3.00 高频电子实训室 5 10.00 5 1.00 2.00 23.00 5.00 15.00 3.00 27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投入 其他投入: 学校自筹 建设内容 合计 2011 2012 2011 2012 2011 2012 2011 2012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20 5 13.00 4 1.00 2.00 85.00 25.00 17.00 20.00 20.00 40.00 3.00 电子创新实训室 小计 19.00 36.00 15.00 231.00 43.00 62.00 51.00 50.00 50.00 100.00 6.00 12.00 18.00 合计 82.00 69.00 71.00 82.00 151.00 153.00 50.00 50.00 100.00 46.00 52.00 98.00 502.00 课程建设 4.00 3.00 2.00 1.00 2.00 12.00 4.00 5.00 3.00 共享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课程 1.00 2.00 5.00 4.00 12.00 1.00 2.00 9.00 子库 建设 小计 5.00 3.00 4.00 24.00 5.00 7.00 6.00 6.00 12.00 3.00 3.00 2.00 2.00 10.00 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 6.00 4.00 3.00 3.00 10.00 6.00 1.00 3.00 26.00 培养骨干教师2名 6.00 16.00 4.00 师资 专业培养“双师素质”教师8名 5.00 3.00 3.00 3.00 14.00 8.00 6.00 队伍 群建建设 设 1.00 3.00 4.00 聘请兼职教师4人 4.00 小计 6.00 6.00 18.00 14.00 12.00 32.00 4.00 6.00 10.00 54.00 SOPC、嵌入式系统实训室 10.00 10.00 10.00 实训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2.00 20.00 8.00 30.00 22.00 8.00 条件 建设 小计 12.00 20.00 8.00 40.00 32.00 8.00 合计 18.00 31.00 29.00 18.00 118.00 49.00 47.00 10.00 12.00 22.00 28 表6-2 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建设资金 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 备注 2011 2012 合计 年度 年度 80 119 199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34 38 72 专业建设 实训条件建设 135 96 231 小 计 249 253 502 课程建设 9 15 24 28 26 54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群建设 实训条件建设 20 20 40 57 61 118 小 计 306 314 620 合 计 29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群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 表6-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进度表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 建设负责人 刘爱荣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检测要点: 1(建设4门工作过程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 2(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 3(编写出版4部教材,其中与企业合作编写出版1部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4(进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5(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新增4个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目标: 形成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监测要点:1(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和1( 素质结构体系; 监测要点: 课程2(完善专业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体系1.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不断进行总结、完善; 3(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各阶段的教学工作,并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完善及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 2.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 课程4(制订产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体系 标准 3(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为100%。 5(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标准; 与 责任人 刘爱荣 厉志强 教学 责任人:刘爱荣 厉志强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确定4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并实施建设。 建设目标:完成4门工学紧密结合的精品课程的建设。 改革 检测要点: 1(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调研,制定建设规划; 监测要点: 2( 2(通过市场和企业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本专业的核心技能1(制定工学结合特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 精品 和核心课程; 课程 3(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提出创新型培训包的设计方案;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EDA技术》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 4(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充实教学资源。 《电子产品设计》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责任人:刘爱荣 李立凯 孙建延 何淑霞 单国全 李卫民 田卫平 责任人: 单国全 孙建延 预期目标:完成项目化教材的编写。 预期目标:正式出版教材。 3.教监测要点:1(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要求,确定《单片机原理及 材建应用》、《EDA》《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项目化教材内容; 监测要点:1(修改校内讲义,在此基础上正式出版,争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设 2(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出版校内讲义; 2(从企业引进30个产品项目充实到课程中 3(从企业引进30个产品项目充实到课程中。 30 续表6-3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将《微机与接口技术》、《EDA技术计及应用》、《模拟电路》《单片将将《EDA技术计及应用》、《模拟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与接口技 机原理及应用》建成优质核心课程。 术》建成优质核心课程。 4(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优质 1(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具体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 1(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具体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教材和课程网站; 核心 2(开展与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和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材编写工作 2(开展与课程配套的项目导向教材,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课程 责任人:马耀锋、单国全、刘爱荣、何淑霞、郭晨鲜、李立凯、张璐璐 工作,完成《EDA技术计及应用》、《模拟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与接口 技术》4部教材的编写出版。 (4门) 责任人:马耀锋、单国全、刘爱荣、何淑霞、郭晨鲜、李立凯、张璐璐 课程 体系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整合、完善和充实现有教学资源库。 继续完成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充实。 与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5( 教学 1(初步建成能支持各种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资源共享平台,实建成构架科学、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利用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全方位支持各种专业 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 内容 教学 2(部分完成多媒体课件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 1(完成专业多媒体课件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 改革 资源 3(完成40个电子制作实训项目设计。 2(完成在线测试题库和网络答疑平台; 责任人:赵建勋、郭晨鲜、马保柱 3(完成80个电子制作实训项目设计。 责任人:赵建勋、郭晨鲜、马保柱 建设目标: 6( 建设目标: 新建2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改革校外实习教学模式,新建2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校外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实习 1(与2个电子信息技术公司鉴定实习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书; 1(与企业合作改革校外实习教学模式,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 2(与企业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 管理制度和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 责任人:马耀锋、郭晨鲜、张以民 模式 2(与2家公司鉴定实习协议书; 责任人:马耀锋、郭晨鲜、张以民 改革 31 续表6-3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1(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 2(继续培养骨干教师2人; 3(安排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4人次出国学习交流,安排6人次取得通信企业工程师认证证书,6人次取得现代电子工程师认证证书, 12人次到企业研修实践,11人次教师参加国内培训与交流;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建设的领军人物,在专业建设与课程为满足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从行业企业中引进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具有高级1(培养、 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技术职称1人作为专业带头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发挥主导作用。 专业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带 1(提出本专业长期发展建设思路和方案,取得教授资格; 1(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并积极开头 2(到电子或通信公司培训,取得嵌入式工程师和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 展纵、横向技术合作; 人 3(主持1项省级科研项目; 2(指导青年教师1-2人,并开展新技术讲座(教学)30学时; 4(安排到电子科大或清华大学进修; 3(到电子或通信公司培训,取得嵌入式工程师和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 5(安排到企业研修。 4(主持1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担任相关专业教学任务。 师资责任人:刘爱荣、王国献 责任人:刘爱荣、王国献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队伍 培养骨干教师1名,为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奠定基础。 培养骨干教师1名,建成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 建设 2(培养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骨干 1(安排5人次到电通信公司培训,取得专业技术认证; 1(安排5人次到通信公司培训,取得专业技术认证; 2(安排3人次取得电子技术工程师认证; 2(安排4人次取得电子技术工程师认证; 教师 3(安排3人次到电子科技大学进修通信新技术; 3(安排6人次到电子科技大学进修通信新技术; (2人) 4(参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 4(参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 责任人:赵建勋、何淑霞 责任人:赵建勋、何淑霞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安排6人次到企业实践,熟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增强专业实践能安排6人次到企业实践,熟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增强专业实践能力。 力。 检测要点: 3(教师 检测要点: 1(安排3人次到无线基站维护的通信公司实习; 到企业 1(安排1人次到无线基站维护的通信公司实习; 2(安排1人次到交换设备、光传输设备与数据网络设备维护的通信公司实习; 实践 2(安排2人次到交换设备、光传输设备与数据网络设备维护的通信公3(安排2人次到电子设计公司实习。 (12人次) 司实习; 责任人:单国全、赵建勋 3(安排3人次到电子设计公司实习。 责任人:单国全、赵建勋 32 续表6-3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 建设期内建设PCB制版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建设、电子线路实训中心和高频电子实训中心,每个实训(室)中心一次可容纳60,70人同时进行实训。继续完善其他实训室的建设,力争达到国内同类型企业的水平。 现有基础: 1(目前专业现有EDA、嵌入式实训室、电路基础实训室、信号系统实训室、电子综合实训室、测控实训室和微机原理与应用三合一实训室等10个专业实训室; 2(已与郑州中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意向书。 检测要点: 1(新建电子线路实训室、PCB制版实训室、电子创新、高频电子校内生产性实验实训室4个;专业群建设完善SOPC和嵌入式 系统实训室; 2(编制4本实验实训指导手册及1本实验控制软件操作指导手册; 3(开设12个专业实验项目和15个实训项目。 建设目标: 1( 建设目标: 完善电子电路板制作平台建设。 PCB完善和建成电子电路实训平台建设。该平台是由实际商用的PCB制作设备搭建的实训检测要点: 平台。 制板 1(PCB制作实训指导手册; 实训 检测要点:PCB制作设备10台 2(实施PCB制作课程教学,训练人数达70人。 实训 责任人:刘爱荣、何淑霞 责任人:刘爱荣、何淑霞 条件 室 建设目标:完善和建设一个电子设计、电子维修、电子大赛等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教学的建设目标:完善电子创新实训室建设。 建设 2( 一体化实训室。 检测要点:(1)硬件设备齐全和完好; 电子检测要点:(1)实训室面积100平方米;(2)服务器1台,交换机3台,台式电脑10台,(2)实施电子维修活动3次上,组织比赛2次以上; 拆装工具10套;(3)数字示波器3台、信号发生器3台、数字表10台、直流电源5台、(3)训练人数达100人。 创新责任人:叶建森、张璐璐 恒温焊台5个;(4)设备完好率100%。 实训责任人:叶建森、张璐璐 室 建设目标:建设成完善的一个电子设计、电子实习、电子维修、电子大赛等项目的耗材管建设目标:建设成完善的一个电子设计、电子实习、电子维修、电子大赛3.实理和补贴制度。 等项目的耗材管理和补贴制度。 检测要点:(1)制定耗材补贴制度;(2)构建耗材管理系统,配备两台PC专用于耗材管检测要点:(1)制定耗材补贴制度;(2)构建耗材管理系统,配备两台PC训实理,采用完善的耗材管理系统;(3)建立简单、完善和易操作、可执行和高效率的耗材申专用于耗材管理,采用完善的耗材管理系统;(3)建立简单、完善和易操习耗请和报账体制;(4)完善个实现管理中心和财务处和耗材相配套的报账体质,并以学校文作、可执行和高效率的耗材申请和报账体制;(4)完善个实现管理中心和 件的形式对全校发布。(5)成立电子元件库,分类化管理。 财务处和耗材相配套的报账体质,并以学校文件的形式对全校发布。 材补责任人:叶建森、张璐璐 (5)成立电子元件库,分类化管理。 贴 责任人:叶建森、张璐璐 33 续表6-3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新建一个不仅面向本专业同时面向电子信息工程设设备维修、机电设备维修等完善电子线路实训室建设。 检测要点: 专业,能实施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教学的一体化电 1(修订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手册; 子线路实训室。 2(实施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和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教学,实验开出率检测要点: 4(电1(设备采购相关资料; 90%以上,训练学生人数达100人。 子线责任人:何淑霞 叶建森 2(50套开放型实验台(模拟电路实验箱、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高频电路实路实验箱、数字存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毫伏表、数字万用表、双路稳压源、 标准实验台、工作椅等); 训室 3(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指导手册,数字电路实验指导手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指导手册; 4(面积100平方米,训练学生人数达100人。 责任人:何淑霞 叶建森 建设目标: 实训 建设目标: 建设高频电子线路实训平台。 5(高完成高频电子实训平台建设。本实训平台是电子和通信综合实训室的实训平检测要点: 条件 台之一。 频电1(高频电子线路实训平台建设方案; 检测要点: 建设 子 2(高频电子线路实训平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1)高频电子线路实训设备1(高频电子线路实训指导手册; 实训 20套,电脑20台;(2)高频信号发生器20台、数字示波器20台、万用表20台、2(设备完好率100%; 3(实训室面积50平方米;训练人数达60人。 室 4个文件柜。 责任人:李立凯、张璐璐 责任人:张璐璐、李立凯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6.现建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 建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 代信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息技1(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术与2(建成基于校内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校园随时沟通; 2(建成基于校内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校园随时沟通; 数字3.建立校园数字化校园的数字终端平台,是学生在校园内使用; 3.建立校园数字化校园的数字终端平台,是学生在校园内使用; 化校4.构建共享、立体化教课平台。 4.构建共享、立体化教课平台。 责任人:张璐璐、郭晨鲜 责任人:张璐璐、郭晨鲜 园 34 表6-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根据河南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建设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建设。 1( 原计算机应用测控技术方向、应用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检测要点:(1)修订专业课程标准,并汇编《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手册》、《电子信课程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工程技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手册》;(2)对已实施课程改革的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责任人:黄继海 体系术专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研制课程标准。 检测要点:(1)确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硬件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软及 件应用与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2)完成课程体课程课程 系及7门课程标准的研制;(3)制订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责任人: 黄继海 标准 体系 建设目标:将《单片机开发》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2( 建设目标:将《单片机开发》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与 检测要点:完成课程的教学课件、试题库、教材、讲义、PPT和课程网站精品 检测要点:完成课程的教学课件、试题库、教材、讲义、PPT和课程网站建设。 建设。 教学 责任人:刘爱荣、李立凯、张璐璐 课程 责任人: 刘爱荣、李立凯、张璐璐 内容 建设目标:将《电子信息技术—项目训练》、《模拟电子—项目训练》、《传3( 建设目标:将《将《电子信息技术—项目训练》、《模拟电子—项目训练》、《传感器原理—感器原理—项目训练》建成优质核心课程。 改革 优质 项目训练》建成优质核心课程。 检测要点:(1)完成3门课程建设,具体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教材和检测要点:(1)完成等4门课程建设,具体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教材和课程网站;(2)核心 课程网站;(2)编写出版《传感器原理》教材。 编写出版《电子信息技术—项目训练》教材。 责任人:郭晨鲜 课程 责任人:许绘香 建设目标:建立2个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4( 检测要点:(1)与郑州地区的1个电子信息类公司鉴定实习协议书;(2) 校外建设目标:建立1个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与企业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实习检测要点:(1)与苏州地区的1个电子公司鉴定顶岗实习协议书;(2)与企业共同制订学 (3)安排11级学生顶岗实习。 教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3)安排11级学生顶岗实习。 责任人:马耀锋 责任人:刘爱荣 模式 改革 35 续表6-4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建设目标: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检测要点:(1)到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进修互认学分课程,学习圣力嘉 学院检测要点:(1)到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进修互认学分课程,学习圣力嘉 学院专业建设1培养专业专业建设和教学的先进经验;(2)电子信息新技术培训;(3)参加国际、和教学的先进经验;(2)电子信息新技术培训;(3)参加国际、国内专业研讨会;带头人 国内专业研讨会;(4)安排到企业研修实践。 (4)安排到企业研修实践。 责任人:李志超、赵建勋 责任人:李志超、赵建勋 建设目标:培养骨干教师,为建立一支扎实的专业教学团队奠定基础。 建设目标:继续培养骨干教师。 2(培养 检测要点:(1)安排1人到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进修互认学分课程; 检测要点:(1)安排1人到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进修互认学分课程; 骨干 (2)安排6人次进行单片机开发技术、EDA应用开发、嵌入式(2)安排4人次次进行单片机开发技术、EDA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程 教师 应用程序开发、andriod系统开发等新技术培训。 序开发、andriod系统开发等新技术培训。 师资 责任人:李志超 责任人:李志超 队伍建设目标:安排8人到企业实习,熟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增强专业实建设目标:安排4人到企业实习,熟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增强专业实践能力。 3(教师 建设 践能力。 检测要点:安排4人到电子信息技术相关公司实习。 到企业 实践 责任人:李志超 检测要点:(1)安排4人到电子信息软件公司实习; (2)安排4人到电子信息硬件公司实习。责任人:李志超 建设目标: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从企业增聘4名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建设目标: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从企业增聘4名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4(增聘 教师,承担相应的专业教学任务。 担相应的专业教学任务。 兼职 检测要点:(1)聘任1名电子电路专家、1名软件开发、2名嵌入式系统开检测要点:(1)增聘2名Linux/Unix操作系统技术专家、2名嵌入式系统开发专家 发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3)与企业担任兼职教师;(2)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3)与企业共同制订兼职教 教师 共同制订兼职教师的管理机制。 师的管理机制。 责任人:李志超、赵建勋 责任人:李志超、赵建勋 建设目标: ARM9 2440实训开发平台30套和嵌入式linux、winCE和andriod操作系统开建设目标: 发环境。 实训 1(嵌入式建设成主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和实训实训室,建成ARM92440实检测要点: 训开发平台30套和嵌入式linux、winCE和andriod操作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实训条件 1(制作实训指导手册; 检测要点:ARM 2440实训平台30套 室 2(制作课程教学,训练人数达70人。 建设 责任人:刘爱荣、郭晨鲜 3(ARM11开发平台20套和ARM92440实训平台30套; 责任人:刘爱荣、郭晨鲜 36 续表6-4 2012年7月 2013年7月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 依据FPGA实训平台、做好FPGA的SOPC系统建设,初步建成嵌入100%完成基础实训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嵌入式ARM和FPGA主流高端实训室。 式ARM和SOPC综合实训室。完成此实训室的基础实训,初步建成主流高努力建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实训室之一。 端实训室。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1(AlteraSOPC 大学计划DE-115系列开发板 40套; 2(SOPC1(嵌入式ARM和FPGA的SOPC实训平台建设方案; 2(ARM11和SOPC实训指导手册(2个验证性实验、2个设计实训室、3个实实训室 2(嵌入式实训平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平台,PC配置、4个文训室); 件柜。 3(设备完好率100%; 责任人:李立凯、张璐璐 4(实训室面积120平方米; 实训 5(训练人数达80人。 责任人:李立凯、张璐璐 条件 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学生实习实训意外伤害管理规定和实施方法,以学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学生实习实训意外伤害管理规定和实施方法,以学校制度的 建设 校制度的形式固定。 形式固定。 检测要点:1.在学生的实习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意外伤害保险和处理办检测要点:1.在学生的实习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意外伤害保险和处理办法; 3(实习意法; 2.制定实习实训安全教育手册 外伤害 2.制定实习实训安全教育手册 3.制定意外伤害处理方法,并以学校制度的形式固定 3.制定意外伤害处理方法,并以学校制度的形式固定 4.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5.成立意外伤害和紧急事故处理小组 责任人:李志超 5.成立意外伤害和紧急事故处理小组 责任人:李志超 37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七、项目建设预期成果 本专业有较好的基础和很好的产业背景,通过本项目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电子信息专业的整体建设,大大促进专业发展。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同类专业建设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为河南省乃至全国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既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又善于学习和创新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开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形成“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带动专业群相关专业的建设。使本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起示范与引领作用,提高学生培养的素质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完善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制度,改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体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强化 课程体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系统梳理培养目标,调整能力培养模块,重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相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衔接,专业课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衔接;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和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将更加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建设4门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精品课程,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开发4部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特色教材和实训教材,开发主干核心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 同时完善对中职业学生的培养方法,积极探索适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高层次职业教育途径,建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学生职业教育的终身学习机制。 (三)实践实训条件显著改善 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型、具有仿真工作环境能够进行虚实结合的实训基地,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提供实习和实训条件。 通过大力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成一批满足8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需要的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保障条件。 深化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教师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积 38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极营造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促进“技能作品”、“企业产品”和“市场商品”的衔接转换。 (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更加合理 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2人。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从企业聘任(聘用)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使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建成数量充足、相对稳定、专业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完善的兼职教师选拔、聘用、调整、优化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 注重教师培养培训,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健全和完善奖惩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资源库实现共享和数字化校园初步建成 建成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助教助学、课程管理、社会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为教师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为社会提供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生活等为一体数字网络空间,产生显著的社会效应。 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和生产过程实时结合,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学生学习的定制和多样化,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发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具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 (六)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 一是成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师资培训中心,为国内职业院校培训电子信息专业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同类专业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提供标准。二是成为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承担社会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三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600人次,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社会服务地位。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数量达到200人次以上;三是承担企业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成为中原地区电子企业技术支持中心。 (七)形成第三方评价体系 组成由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督导组,在国家教育督导评估政策指引下,对本专业教学进行第三方督导评估,从“第三只眼”的角度观察和评估教学,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使教学评估有更客观可信的依据;完善毕业生信息跟踪制度;完善有效的企业满意度指数测评管理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定 39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网络平台等,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测量评估”活动,了解毕业生的月收入、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离职率、就业流向等就业状态。 40
本文档为【中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16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9KB
软件:Word
页数:6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