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代码号

学校代码号

举报
开通vip

学校代码号学校代码号: 10272 学 号: 2006414013 上海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院 系: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企业管理 论文作者: 李虹 指导教师: 朱小斌 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08年5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学校代码号
学校代码号: 10272 学 号: 2006414013 上海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院 系: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企业管理 论文作者: 李虹 指导教师: 朱小斌 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08年5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财经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 摘要 铜冶炼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国外铜冶炼企业的发展,对中国铜冶炼工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使得铜冶炼行业危机重重。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根据铜冶炼行业发展的情况与目前的现实,结合本人在我国铜冶炼行业代表性企业多年的工作经历而产生的。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的铜冶炼行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剖析。从时代背景、金融环境、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中国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机会分析;从原料进口依存度高、政策瓶颈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保护和增值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从冶炼行业特质、对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及国内冶炼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后发优势等方面分析了行业所具有的优势;从行业集中度低、不公平的竞争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原料瓶颈以及生产能力过低等方面分析了行业发展的劣势。 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机会与威胁同在,优势与劣势并存。据此,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为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铜冶炼行业,机会分析,威胁分析,优势分析,劣势分析,发展策略 I Abstract Abstract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industry of China.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healthy, stead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In the recent years, with the foreign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be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in China, was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Taking into account its developing situations and combined with my experiences in a representative company of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in China, the paper comes into being. Based on the SWOT analyzing metho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in China comprehensively. It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aspects of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financial environment, industry policy and the Chinese copper demand. It also analyzes the threats in the aspects of the high import dependence of the copper material, the policy bottleneck, and ineffective barrier of the dummy economy protection of the substantial economy in some extent. Then, it analyzes the strengths in the aspects of the idiosyncrasy of the Chinese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the linkage effect of the relative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tenet of the Chinese copper metallurgy corpor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Next, it analyzes the weaknesses in the aspects of low industry concentration, reduced resource arrangement efficiency due to unfair competition, the material bottleneck, and the low productivity. Finally, i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companies. By the SWOT analysi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coexis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oexist. It can also be found that if we can adopt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n the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companies, the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in China should develop continuously. Key Words: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opport6unity analysis, threat analysis, strength analysis, weakness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3 第三节 相关理论综述 ................................................. 3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6 第一节 世界铜冶炼行业发展趋向 ....................................... 6 一、世界铜工业发展的新动向 ....................................... 6 二、世界铜工业格局的新变化 ....................................... 6 三、世界铜冶炼行业发展趋势 ....................................... 7 第二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现状概述 ..................................... 8 一、我国铜冶炼行业目前总的基本情况 ............................... 8 二、我国粗炼企业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 ............................... 9 三、我国精炼企业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 .............................. 11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12 第一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机会分析 .................................... 12 一、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下,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 12 二、中国因素:铜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 .............................. 12 三、汇率趋势: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原料成本 .................. 14 第二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威胁分析 .................................... 15 一、自产供应严重不足,需大量依赖进口 ............................ 15 二、宏观政策瓶颈 ................................................ 17 三、相对封闭的期货市场 .......................................... 18 第三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优势分析 .................................. 18 一、 国际化的经营理念 .......................................... 18 二、 后发优势:国外技术消化吸收 ................................ 19 三、 铜冶炼不属于高能耗行业 .................................... 20 四、 铜冶炼生产的联动效益 ...................................... 20 第四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劣势分析 .................................. 21 一、 资源壁垒 .................................................. 21 二、 生产能力分散,技术相对落后 ................................ 21 三、 行业内恶性竞争 ............................................ 22 第五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矩阵 ............................. 22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24 第一节 成长型策略SO:走规模化、高效的集约型发展之路 ................ 24 一、走大型铜企业联合之路 ........................................ 24 二、中小冶炼厂走兼并、转产和关闭的道路 .......................... 25 第二节 挑战型策略ST:走“绿色”工业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26 第三节 扭转型策略WO: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大力开发国内外铜矿资源 .... 27 一、扩大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 .................................. 27 二、大力开发国内外铜矿资源 ...................................... 28 第四节 防御型策略WT:技术创新、强化铜企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 30 一、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 30 二、建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拓展降本空间 .......................... 31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33 一、主要结论 .................................................... 33 二、研究局限 .................................................... 34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个人简历 ...............................................................3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铜在中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铜消费的强劲增长,精铜消费量从1990年的73万吨增长至2007年的450万吨,年均增长达17.6%,超过了同期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率,“中国因素”也成为近年来全球资源类商品“超级牛市”的重要推动因素,2006年铜价最高达到8800美元/吨,再创历史新高,铜价高涨使国内铜生产企业的利润得到大幅提高。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铜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地扩大。特别是铜冶炼和加工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这是工业化大规模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受国外铜冶炼企业规模竞争和国内铜产品消费旺盛的带动,中国铜冶炼工业的发展极为迅猛。国内各种铜产品的净进口递增率均远超过国内生产的递增率,国内市场对铜产品的需求为铜产品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留下了空间。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铜生产企业脱颖而出。铜陵有色、江西铜业等中国几个最主要的铜生产企业的产量,从1999年到2002年已经实现了一个大的飞跃。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铜市场的发展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无论国际金属市场的冷热,中国铜市场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这是政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个人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且这一特征还有望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继续下去。自2000年以后,国内铜消费一直保持15,左右的增长。02年消费量达到256万吨,并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铜第一大消费国。 虽然,我国铜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却很低,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年消费铜15kg 左右,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铜不足2kg。因此,国内需求的拉动是全年国内铜价走势始终强于国际铜价的重要原因。 中国铜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消费增长速度远高于产量增长速度,铜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国外大批耗铜企业搬迁到中国来生产,铜原料 1 第一章 绪论 就近解决,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由于中国矿产铜产量较低且增长缓慢,因此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包括铜精矿、粗铜、废杂铜、精铜、铜材等大量铜资源,以满足国内对铜消费的需求。因此,中国就变成了进口铜的大市场。 矿山是铜工业的基础,而且是我国铜工业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受到铜资源的限制,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矿山铜产量都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大体上维持在年产铜含量60万吨左右水平,加上废杂铜的回收利用,估计国内铜原料约有100万吨。不足部分只有依靠进口解决。中国进口铜精矿的量约占全球铜精矿贸易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多数是现货贸易。今后铜精矿进口量将大幅增加,估计将会造成铜精矿价格继续上扬,现货贸易难予保证。 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中国铜生产企业的主要劣势在于规模小和生产成本高。近年来,国外铜冶炼企业的发展,对中国铜冶炼工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外主要铜冶炼企业借助其与国际主要铜矿山的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国外矿山的合作和联合,控制了大部分原料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正逐步取消,国内外铜市场进一步融通,质优价廉的外国阴极铜正通过各种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挤占市场份额。 中国铜冶炼业的技术改造集中表现在粗铜冶炼方面。通过技术改造谋求生产产能提高,环境保护达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精炼铜生产工艺的改造也很踊跃,先进火法精炼及电解精炼工艺技术正被较广泛地采用,堆浸生产电解铜也得到应用。目前,中国铜冶炼业先进工艺的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72%,预计2005年将达到90%。 21世纪的前20年,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建设过程中,作为基础工业的铜冶炼行业的发展状况显得更加重要。面对这一局面,我们要深入分析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现状,充分掌握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才能有助于政府思考铜冶炼行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如何设定,有助于铜冶炼行业思考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以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冶炼企业制定更为有效的发展战略。本文结合自己在铜冶炼行业骨干企业多年的工作体会,利用有关理论,对我国的铜冶炼行业进行SWOT分析,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2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本文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在于,将常用于企业战略决策的SWOT分析法,应用于铜冶炼行业的发展分析中,这主要基于SWOT分析法的精髓:企业战略决策应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相结合,同样行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也应当整合其外部机会与挑战,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基本框架,对铜冶炼行业的外部机会与挑战,内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以便全面剖析了我国铜冶炼行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从而提出铜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本文基于SWOT对铜冶炼行业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从时代背景、金融环境、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中国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机会分析;从原料进口依存度高、政策瓶颈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保护和增值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从冶炼行业特质、对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及国内冶炼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后发优势等方面分析了行业所具有的优势;从行业集中度低、不公平的竞争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原料瓶颈以及生产能力过低等方面分析了行业发展的劣势。 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机会与威胁同在,优势与劣势并存。据此,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为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第三节 相关理论综述 SWOT分析法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这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而SWOT法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这个 3 第一章 绪论 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制定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SWOT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组织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人口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的、市场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它们是组织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销售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组织的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组织的未来发展。 (2)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组织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3)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组织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这些对策包括: 最小与最小对策(WT对策),即考虑弱点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努力使这些因素都趋于最小。 最小与最大对策(WO对策),即着重考虑弱点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是努力使弱点趋于最小,使机会趋于最大。 最大与最小对策(ST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努力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使威胁因素趋于最小。 最大与最大对策(SO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在于努力使这两种因素都趋于最大。 4 第一章 绪论 WT对策是一种最为悲观的对策,处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对策; WO对策和ST对策是一种苦乐参半的对策,处在一般情况下采取的对策;SO对策是一种最理想的对策,处在最为顺畅的情况下十分乐于采取的对策。 SWOT分析的结果视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称谓。在战略研究中称作战略计划;在发展研究中称作发展对策;在市场研究中称作市场对策;在管理咨询中称作管理对策等。 5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第一节 世界铜冶炼行业发展趋向 一、世界铜工业发展的新动向 近15年来,社会公众对工业(包括铜工业)发展及其影响的态势已经有了显著变化:环境意识逐渐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些变化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各国政府和工业企业管理层对工业发展决策的内容及其过程。这些新变化也必将使世界铜工业面临一系列的独特挑战。 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铜工业企业都在寻求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保持各自的竞争地位;在发展战略、资源开发、经济运行、以及企业资产重组等方面,制定并以实施了许多战略性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他们谋求实现种种共同的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加企业的股票投资价值,把公司运作的成本降到最低,以增强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活力。 二、世界铜工业格局的新变化 驱使世界铜工业格局变化的力量,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绿色环境浪潮的增长,世界政治、经济和商业环境的变化等),也有来自内部的压力(市场地位、供给与需求、研究与发展以及投资环境的变化等)。铜工业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向,使得世界铜工业格局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首先,欧洲和北美洲的世界铜采矿和冶炼生产中心地位发生了全面位移。17-19世纪,欧洲曾是铜的主要供给地。19世纪末叶,美国开始开发巨大的铜矿,从此以后北美洲的炼铜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精铜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0,。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上大多数矿业(含铜矿)开采活动仍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然而,15年后矿业开采活动中心已经逐渐转移到南美,随后发展到亚洲。 其次,20世纪90年代,南美洲的矿山铜和精炼铜产量已先后超过了北美洲。1995年,南美洲的矿山铜产量(包括智利、秘鲁、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西的 6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矿山铜产量)第一次超过了北美洲,成了世界矿山铜产量最多的地区;1999年,南美洲精铜产量也超过了北美洲。第三,1993年亚洲精炼铜产量开始超过北美洲,成为世界上精炼铜产量最多的地区。第四,2002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和生产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了世界精炼铜消费量最大和生产量(仅次于智利)据第二位的国家。 三、世界铜冶炼行业发展趋势 在世界铜工业格局发生转变的背景下,铜工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铜冶炼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原料的国际化。根据1999 年美国地质调查所统计,世界铜矿资源丰富,估计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吨,深海结核中铜资源量为7亿吨。1998 年世界铜储量为3.4亿吨,储量基础为6.5亿吨,分别占陆地铜资源量的21%和40% ,说明全球铜的勘查潜力仍较大。按1997年世界铜矿的产量1145万吨计,现有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为29年,储量基础的保证年限为56年。目前,铜矿的开采明显向资源丰富、条件好、成本低的国家集中。2000年智利十大矿山年产铜精矿含铜量达400万吨,占世界矿铜产量1300万吨的30%。 (2)企业大型化。在今后几年内,全球铜冶炼能力的扩张势头还将延续。而矿山项目,由于受资源的限制,发展依然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铜精矿的供应将越来越紧张,一些规模小、成本高、或消费相对饱和地区的铜冶炼企业,将随时面临着生存危机。上个世纪80年代,10万吨级算大型炼铜厂,90年代是30,40万吨级才具有竞争力。 (3)铜冶炼工业重心东移。由于环境及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国外机构预测投资环境和技术条件都比较好的亚洲地区将是世界未来的铜冶炼中心。仅近几年,印尼、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新建炼铜厂能力近100 万吨。 (4)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西方铜生产成本已降到1400,1500美元/ 吨,低于我国200美元以上。 (5) 环保标准更加严格。上世纪70年代二氧化硫控制率是90% ,80年代是95% ,90年代是99.9%。 7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第二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现状概述 一、我国铜冶炼行业目前总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铜的生产流程以铜精矿-火法冶炼粗铜-电解铜-铜加工材为主导。现状是:加工能力大于冶炼能力,冶炼能力又大大超过铜精矿的保障能力。中国铜矿山的生产能力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40,,而冶炼能力仅能满足电解能力的63,。截至2004年底,粗铜冶炼能力达163万吨,当年粗铜产量132万吨,电解铜产量217万 吨,铜加工材产量416万吨。当年全国铜的消费量为450万吨铜(含精铜320万吨),其中国内铜精矿资源和废杂铜回收提供的数量有限,还需要通过进口(包括铜精矿、粗铜、废杂铜、电解铜和铜材)满足市场需求。 铜冶炼是资金投入高、环境影响大、资源依赖性强的行业。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投资行为,不但使现已探明的资源难以保障、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及淘汰落后难度加大 等问题更加突出,还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铜冶炼企业生产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全面亏损,严重影响到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此轮牛市中,冶炼产能扩张是威胁铜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冶炼扩张显得尤为突出,成为目前全球冶炼产能扩张的主要地区。2005-2007年为国内冶炼产能扩张的高峰期。2005年新增产能80-90万吨,2007年新增产能60-70万吨,预计2007年国内精铜产能将达到386万吨。冶炼投资大幅增加,盲目投资现象显现,有些冶炼项目不符合环保规定,有些项目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压制,发改委表示在2005和2006年间下令关闭的各种生产技术落后的冶炼厂的总产能达100万吨,但2007年部分高耗能低效率的冶炼设施仍在运行中,产能大概为50万吨。因此,节能减排成为当前我国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和经济任务。 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国内铜冶炼投资的管理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如,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第518号公告《关于加强铜冶炼企业行业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第933号公告《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行业再度盲目扩张的紧急通知》。 2007年节能减排对我国铜工业发展的调控效果已初步显现。2007年1-8月铜冶炼新开工项目投资额为59.5亿元,较06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为1.33%。从统计资料来看,2007年国内的新建项目不多,江西铜业、山东阳谷祥光、金 8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川等大型电解项目均于2007年建成。其他均是淘汰落后产能的改扩建项目,预计2008年新增产能40万吨左右。 2008年已确定的新增产能如下: 东营方圆:10万吨冶炼+电解项目,2008年5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28万吨。 赤峰金剑:10万吨冶炼项目,2008年4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 杭州富春江:4万吨冶炼+电解项目,2008年6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 富航电线电缆:3.5万吨电解项目,2008年8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5万吨。 新疆阜康:0.5万吨冶炼项目,2008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2万吨。 尽管2008年国内新增精铜产能较07年大幅回落,但基于2007年386万吨精铜产能的存量基础上,08年国内精铜总产能将达到430万吨。考虑到07年新增的60多万吨产能大多集中在下半年投产,因此08年将成为07年产能充分体现的一年,预计08年国内精铜产量将达到370万吨(设定开工率为86%)。 图2.1 2000-2008年中国精铜产量分布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我国粗炼企业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 我国现有铜冶炼厂30多家,2000年粗铜生产能力达105万吨,粗铜产量 9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101.39万吨,达到实际生产能力的96.56%。 自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1985年引进奥托昆普闪速熔炼法开始,接着大冶冶炼厂引进诺兰达炼池熔炼法,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引进奥托昆普闪速熔炼法,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引进了浸出冶炼法,云南冶炼厂引进艾萨法冶炼厂,通过这些改进,目前国内主要大型铜熔炼厂已达到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据统计,2000年全国先进生产能力已达到75%。目前一些骨干冶炼厂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包括贵溪冶炼厂三期、云南冶炼厂扩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等,预计到2005年我国粗铜熔炼能力将达150万吨,其中先进生产能力占90%左右。 我国铜熔炼企业现状和特点: (1)我国现有骨干铜冶炼厂经技术改造后,基本拥有当前国际先进的熔炼技术和装备,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外基本相当。烟气中硫的实收率由原来的60,70%提高到95%以上,环保达标。由于自热熔炼,燃料率下降到3%以下,每吨粗铜工艺综合能耗由改造前一般为1,1.2吨标煤下降到0.6,0.7吨标煤,节能效果显著。铜的冶炼回收率一般为96,97%;金银实收率97%左右,相当于国际水平。目前粗铜冶炼能力超过10万吨的已发展到4家,到2005年有望增加到6家。 (2)铜精矿的自给率逐年下降。目前除江西铜业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拥有自己的矿山,且具有稳定的海外供矿来源外,部分企业有自己的矿山,但不能满足需要;没有自己矿山的主要靠外购原料。1990年全国粗铜产量35.85万吨,自产铜精矿产量为29.59万吨,自给率为82%,但到2000年自给率下降到只有58%。随着铜冶炼能力的增加,铜精矿的自给率还会不断下降,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 (3)企业规模偏小,但发展后劲足。目前国内冶炼企业能力超过15万吨只有3家,10,15万吨的只有1家,有些地方冶炼能力只有5000吨,沿用鼓风炉工艺,环境污染严重。但在“十五”期间,贵溪冶炼厂、铜陵有色公司、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云南铜业公司均由改、扩建计划,预计到“十五”末期,我国铜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的企业将有2家。 (4)国内铜熔炼企业单位粗铜成本较国外低。我国粗铜加工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 10 第二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三、我国精炼企业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 目前我国铜电解厂近200家,2000年电解能力已达170万吨,生产电解铜137万吨,能力发挥80%。这些铜电解厂中,同时处理矿产粗铜和废杂铜的约占30%,专门处理废杂铜的约占70%。 (1)生产规模偏小,缺乏规模效益。我国电解铜生产能力最大的是贵溪冶炼厂(70万吨/年),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50万吨/年)、葫芦岛东方铜业公司(10万吨/年)、金隆铜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沈阳新兴铜业公司(10万吨/年)。电解铜生产能力在5万吨/年以上的有6家,2万吨/年以上的6家,1万吨/年以上的约20家,其余的均在1万吨以下,平均规模在8500吨/年。 (2)技术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电解作业仍使用铜始极片,国外已开始使用不锈钢永久阴极母板,而且用量不断增加。除贵溪冶炼厂等少数几个厂采用大电解槽,机械化程度较高外,其他普遍水平都不高。目前我国已有4家电解铜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它们是贵溪冶炼厂的“贵冶”牌、云南冶炼厂的“铁峰”牌、铜陵金隆铜业公司的“金豚”牌,另外还有几家产品正在LME注册之中。 (3)我国铜火法精炼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火法精炼设备长期采用反射炉,能耗较高,多用人工操作,劳动繁重。目前国外80%以上的精炼铜都是回转式精炼炉生产,目前我国只有贵溪冶炼厂、大冶冶炼厂、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和中条山冶炼厂等少数企业使用,其余企业仍继续使用反射炉精炼铜,劳动生产率较低。 总之,我国电解铜厂小型多、分散、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但国有骨干的大型电解厂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11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第一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机会分析 一、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下,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的转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基础材料的有色金属生产在中国的快速崛起,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因此,大力发展中国铜工业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迫切需求。 现在世界铜的加工基地已转移到中国来,铜冶炼的春天来临。韩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的汽车、电线电缆和电脑等制造业都到中国来建工厂。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河南、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铜加工制造业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都是引进外国设备和科技含量高的先进流水线,仅现在最大8家生产的板、棒、管、带、箔、线,特别是内螺纹管、饮用铜水管和电子板框架等不仅填补了我国的空白,目前还有1/3的管、箔、内螺纹等出口,去年全国加工新品种约有80万吨。特别是河南金龙、宁波金田、江苏高新张铜和浙江海亮等给国家换回外汇,这种发展趋势是可喜可贺的,是来之不易的。 二、中国因素:铜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 谈到中国的铜消费,无论对于国外还是国内铜企业,这总是一个令人倍受鼓舞的话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速时期,由于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铜的消费也随之保持快速的增长速度。 中国精铜的消费量平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年平均增长率在15%以上。自2002年开始,中国的精铜消费量已经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精铜消费第一大国,并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精铜消费的主要领域是电力、轻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以及邮电行业,并且这几个行业仍有发展空间。同时,我国其他一些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如建筑领域,它包括供水管道、燃气管道以及采暖铜管,另外,汽车和空调制 12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冷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中,中国的精铜消费仍会保持平均8%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预计中国的精铜消费量可达到450万吨以上。 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铜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缺铜,中国更缺铜,是铜的净进口国。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铜需求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供应,因此为避免经济发展受制于人,发展完善的铜冶炼产业,承担铜生产的总体利益远远大于直接进口电解铜所带来的好处。 仅2005年,中国的电解铜进口量就达到127万吨,接近国内消费量的40%~此外,还净进口了65.5万吨铜材,可见我国铜消费依然严重依赖进口。即使我国铜冶炼产能到2007年底达到370万吨,仍然需要进口,并不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2005年中国电解铜消费量为364万吨左右,按照10%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消费量将达到440万吨以上。即使所有产能于2007年底全部投产,而实际产量估计仅为315万吨左右,也还满足不了国内需要,仍然需要进口125万吨电解铜。 随着粗铜冶炼技术的提升和产能的提高,将为电解铜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当前铜冶炼的迅猛增长,是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内在推动,是产业发展的自身带动。 据统计数据,建筑业目前是国际铜需求的首位,而电力、电子行业的电线电缆需求等占据中国铜需求首位,比例高达69,。另外,工业机械设备、汽车、家电等行业也是铜需求的大户。电力行业是基础产业,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制造业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直接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据电力部门测算,每增加10000KW 装机容量大约需要铜材480 吨,03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3000万KW,铜材需求量约为144万吨。04年国内开工的电站项目达6110万KW,实际投产4930万KW,中国总装机容量达到4.4-4.5亿KW,位于全球第二位,为国内铜需求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据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中国城市正进入第二次以汽车、房产等为主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农村也将进入以家电等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近两年来政府更是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上述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也将刺激铜消费增长。 13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图3.1 2006-2007年中国铜表观消费量对比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 三、汇率趋势: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原料成本 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将对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对进出口行业和进出口比重大的公司。对铜冶炼行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原料进出口成本的变化;2、金属价格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3、汇兑损益;4、有汇率变动引发的宏观经济变动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间接影响。其中原料进出口成本的变化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 2005年,中国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68.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出口额164.89亿美元,增长24.4%;进口额303.48亿美元,增长30.8%。出口额增幅低于6.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逆差高达138.59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增速和实际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同比增速。 中国铜精矿资源有限,每年80%的铜精矿需要从国外进口,人民币升值无疑将减少铜上市公司如江铜(600362)、云铜(000878)、铜都(000630)的购买原料成本。比较而言,由于铜都(000630)进口铜精矿最多,因此铜都铜业(000630)在此次汇率变动中的收益也更多。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需要大量进口生产原料的有色金属冶炼型上市公司来说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14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第二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威胁分析 一、自产供应严重不足,需大量依赖进口 虽然国内精铜产量连创佳绩,但冶炼原料的自有供给率呈下降态势,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结果显示,中国铜精矿自给率从2001年的46,下跌到2006年的42,。63%的精铜原料依赖进口,进口原料所占比重如下:进口铜精矿占46%,进口废杂铜占13%,进口粗铜、阳极铜占4%。2007年铜精矿和废铜的进口量较06年有大幅提高,1-10月铜精矿进口量为375.07万吨,同比增加了28.9%。废杂铜的进口量增长也非常快,2000年废杂铜进口量为250万吨(实物量),是1990年的115倍,10年平均递增速度为60%,以成为世界上废杂铜最大的进口国。由于我国进口废杂铜的品级差别较大,评估平均含铜在30,40%之间。 我国铜原料短缺,而铜加工企业却不断上马新项目,致使中方在与外国矿商谈判时处于不利地位。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取消了铜加工贸易,电解铜只能在国内消费,但国内铜冶炼项目依然在不断上马建设。2007年、2008年,国内铜冶炼企业将面临原料短缺的困境,铜冶炼企业很可能要选择减产保价。目前我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18个,总产能约205万吨,2007年形成近370万吨的新冶炼能力,其中2,3的铜精矿依赖进口。 图3.2 2006-2007年中国铜精矿进口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15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图3.3 2006-2007年中国废铜进口量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但是,铜原料市场虽然受铜价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矿山的建设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但国内铜原料依然紧张,自给率不到40%,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经济难免受制于人。2007年,国内主要铜冶炼企业与国外铜原料供应商加工费谈判尘埃落定,铜精矿加工费同比下降33%,原有的价格分享参与条款被取消。这时国际铜价飞涨,由每吨3000美元上涨到最高8800美元,铜矿供应商获得暴利,而中国企业获得的加工费却节节走低,有的甚至只有25美元/吨,远远低于盈亏平衡的90美元/吨形成了巨大反差。从谈判结果看,国外铜原料供应商联手打压中国铜业发展的因素依然长期存在。 图3.4 全球铜精矿长约和现货加工费变化图 数据来源:矿业咨询公司 BROOKHUNT 16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在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使得国内冶炼企业处境尴尬。铜精矿供应紧张导致铜加工费大幅下滑,因此,尽管国内冶炼产能增加,但冶炼厂利润缩减,2007年1-8月国内冶炼厂利润为61.4亿元,下跌了12.4,。面对未来铜加工费难有调高的事实,国有冶炼厂在低加工费下维持利润只能增加产量,因此国内冶炼企业就会进入一个怪圈,加工费越来越低,产量越来越多,利润却越来越少甚至亏损。看来,原料短缺仍将是制约我国铜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宏观政策瓶颈 (一)中国现行的铜贸易政策 中国在2006年1月前,允许铜精矿、粗铜、废杂铜以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也允许阴极铜以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006年1月起,中国政府先取消了以铜精矿、废杂铜生产至阴极铜的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将税号74031100的阴极铜出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对前后两种取消加工贸易方式的区别是,前者以原料来界定哪些允许、哪些禁止加工贸易;后者是不管采用何种原料,而以产品界定哪些列入禁止加工贸易的目录。而中国长期以来对阴极铜的进口,一直是采取不加任何限制的鼓励政策。这就造成了铜在进出口贸易政策上的不平等。 (二)中国现行的铜税收政策 以一般贸易方式,在2003年底前,阴极铜出口增值税征17%退17%,出口关税为零。2004年1月1日起阴极铜出口增值税征17%退5%,出口关税为零。2005年1月1日起阴极铜出口增值税征17%退5%,加征5%的出口关税。2006年4月10日起阴极铜出口关税提升至10%,同年9月15日起取消了出口退税。2006年11月,又进一步将阴极铜的出口关税提升至15%。反观中国对进口阴极铜的税收政策,2001年初进口关税由5%降至2%;从2006年10月起,由于中国与智利政府之间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原产地为智利的阴极铜进口予以免征关税。据统计,中国2007年1-7月从智利进口的阴极铜约占进口量的48.85%左右,对原产地智利的阴极铜进口关税调整至零所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中国 17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现行铜的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客观上造成了铜“许进不许出”的“半导体”格局。 中国现行铜的贸易政策、铜的税收政策,是造成近年来SHFE铜价与LME铜价背离的根本原因。如果铜的“半导体”格局不能打破,不能实现阴极铜国内外两个市场自由的双向流通,那么国内铜价低于国际铜价的局面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长期以来,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不可想象,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贸易企业,能够长期维持一种从一个高价的市场购买原料(产品),而在一个低价的市场销售产品的局面,那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从国外进口的铜资源又如何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呢, 三、相对封闭的期货市场 受人民币在资本项下非自由兑换和当前国家对期货市场的限制,应该承认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是不够的,对参与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和投资行为的开放程度也是不足的,(例如禁止外资进入国内期货交易、对从事境内期货投资者-特别是国有企业仍有一定限制、对从事境外期货投资仍有非常严格的限制等),因此国内期货市场缺乏充分的投机,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两个期货市场的人为隔离,缺乏两个市场之间足够的双向套利交易,使得期货市场“跨市套利”功能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供求关系正常情况下,同一商品在不同期货市场的价格应基本趋于一致的理论,在中国铜这个期货商品的实践中却出现了异常。 第三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优势分析 一、国际化的经营理念 近30年来,铜价大起大落,2002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月铜1335美元/吨,跌到了近100年的最低点,但3年后又冲到100年的最高点,达到4 000多美元/吨,目前铜价已最高上涨至8800美元/吨,这充分表明了铜行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通过十多年的培养,各个铜企业都有了一支懂得国际期货运作的队伍,从原料购入到产品营销及产品深加工都纳入期货运作的统一管理,充 18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分利用期货交易“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功能,确定企业目标利润及价格,规避风险。在这支管理队伍能熟练的驾驭国内外期货和期权的同时,企业又有两整套成熟的监控机制,能够较好地控制期货运作的风险。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企业理念特别是经营者理念的转变。企业高层不再仅仅盯着企业内部,而必须放眼全球,把握好国内外市场的脉搏。 中国金属期货的价格受伦敦和纽约金属期货价格的影响,这两个期货市场又是全球金属供求及世界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关注全球经济的走势,关心各国有色金属生产、消费的变化。不参与期货市场,就像你用一只(现货)手与别人用(现货、期货)两只手去竞争,显然对手赢的概率大。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铜的需求将逐年加大,国内资源又存在缺口,因此要捕捉低价位,在国际期货市场买入,补充国内资源不足。 二、后发优势:国外技术消化吸收 我国在闪速冶金领域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工程科学研究与生产经验,特别是在“冷风”冶炼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世界闪速冶金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工作,当前,总体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领先。表征我国闪速炼铜技术水平的标志是: 以“冷风冶炼—烟气双级动力波净化—计算机在线控制”为特征的综合工艺技术;硫控制率99.5%;工厂作业率高于97%;铜锍品位标准偏差50.000?0.360,铜锍温度标准偏差1210.000?4.270,炉渣Fe/SiO2标准偏差1.500?0.026,计算机控制在线率大于99%;阴极铜质量通过伦敦LME-A级注册。 生物冶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突破了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湿法冶金的限制,从而为我国开发新疆、西藏的铜资源积累了技术基础。西藏玉龙铜矿铜金属贮量650万吨,其中氧化矿274万吨,是仅次于德兴铜矿的特大型矿山。“九五”其间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针对?号矿体氧化矿和硫化矿开展了大量的选、冶试验。针对氧化矿品位高大于5%、含泥高、含水高的特点开发了强化浸出工艺,铜浸出率达到94%以上,并可有效抑制浸出液中的硅。氧化矿所需要的硫酸由硫化矿选出的铜精矿和硫精矿焙烧,烟气制酸供给。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与西部矿业公司正在建设300吨/年的试验厂,为开发玉龙、建设大厂提供可靠的依据。 19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三、铜冶炼不属于高能耗行业 从产业特点来看,铜冶炼不属于高耗能行业。铜矿中含有大量的硫,冶炼过程中自燃产生的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燃料,通过余热发电、余热回收利用,还可以为后续生产提供电和热;近几年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和冶炼设备的改造,使粗铜冶炼的单位电耗和煤耗逐年降低,总硫利用率高达95%以上,熔炼速度提高,粗铜冶炼能力加强,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现在各大铜冶炼厂都在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设备和冶炼新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能达到国内和国际排放标准。从能耗看,在电解铝生产 上,每吨成品铝需要交流电15000度-16000度,而生产每吨粗铜一般只需要750度电,每吨阴极铜只需要258度电,没有什么污水和废气排放,生产阴极铜不属于高能耗和高污染。 四、铜冶炼生产的联动效益 铜精矿中所含的硫在进口中是不计价的,可以综合利用(制硫酸),假如我国每年不进口电铜和粗铜,改为进口800万吨铜精矿,铜的品位按28,,就能产 200万吨粗铜,约180万—200万吨硫的含量,1吨硫可生产3吨酸,那么就能产600万吨硫酸,现在硫酸价格全国平均400元,吨,能增加24亿元的财富,还能制造化肥等,供给农业使用。 在冶炼粗铜的过程中,产生废弃的铜水淬渣,过去都白白的丢掉填坑了,最近20年来,把它充分利用起来了。产生的550万吨铜水淬渣,可以用作水泥铁质固化剂,每吨售价50元 ,400万吨可产 生2亿元,经过加工和筛选也可以给造船业作除锈剂,每吨售价140元,若有150万吨,可以产生2.25亿元的效益。这种综合效益是可观的,不仅变害为利,也是变废为宝,这不仅增加了大量的收入,还能增加大批人员就业,对农业的支持也是不可估量的。 据了解,在山东省有五家化工厂都是用硫磺作原料生产硫酸的,他们从加拿大进口硫磺到中国青岛港,每吨1200元,1吨硫磺生产3吨酸,成本1400元,基本是微利,这样用去大量美元,化工厂没有什么效益。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建立铜冶炼和化工的联合企业的综合效益非常可观。 如果我们把粗铜冶炼发展起来,建立起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既增加了粗铜和硫酸,又增加综合回收的效益,还会增加数以万计的工人就业,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20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第四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劣势分析 一、 资源壁垒 我国铜矿资源的现状为:一是资源贫乏且大矿富矿少。铜资源经过长期开采,目前可利用的铜储地200余处,资源储量5000万吨左右,保有金属储量700~800万吨,开采程度超过50%,新储量增加极为有限:在已探明的铜矿中,储量在500万吨以上的只有两个,50万吨以上的只有22个,其余均为很小的矿体;二是品位低。我国矿山铜品位仅为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矿体深。目前开发的铜矿多是地下开采的铜矿,开采条件差,开采深度较深,老矿山由于多年开采,开采深度加大,新矿山的开采深度也达2000米,开采成本增加;四是位置偏。我国多数矿山位置地处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深山,外部条件较差,造成矿石运输成本高。 以上因素导致我国铜矿山建设投资高、开采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使铜矿山开发和利用受到较大制约。2002年,我国年产铜精矿的含铜量为55.6万吨,而铜冶炼能力约为120万吨,自产铜精矿不能满足国内铜冶炼企业的需求。 按现行经济政策及矿山技术经济条件分析,今后几年,我国将有4~5个铜矿山可以开发利用,每年可新增铜精矿含铜量10~15万吨,但一些老矿山产量将逐渐减少,因此,未来我国自产铜精矿含铜量不会有较大的增长,将继续绘在50~60万吨的水平,尚不能满足50%的铜冶炼厂的铜精矿自产供应严重不足前景不容乐观。 二、 生产能力分散,技术相对落后 2002年我国矿产粗铜为118.7万吨。现有铜冶炼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大于10万吨的只有几家,如江西铜业公司、云南铜业集团公司、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等。其余冶炼企业规模均偏小,平均年生产能力较低。但目前美国、智利、日本等国的铜冶炼厂,平均粗铜生产能力达20万吨左右,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加之采用了先进的冶炼工艺和装备,使得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我国部分较大的骨干铜冶炼厂近期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淘汰了原有的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鼓风炉和诺兰沪,技术装备水平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外铜冶炼企业相比,我国的铜冶炼企业整体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 21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产业分散,集中度低,不仅是国内铜墙铁壁冶炼和加工产业的“软肋”,也是国际矿商对中国铜企业漫天要价主要原因。除了供求关系外,主要就是认准了中国企业的弱点。必和必拓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哪个行业的集中度高,哪个行业就在谈判中有话语权”。偏偏中国铜行业集中度很低,与矿商垄断地位相比,很容易各个击破。 三、 行业内恶性竞争 2005年11月,为有效控制铜冶炼行业投资规模,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但政策调控效果不明显,电解铜行业投资热情不减,不仅电解铜龙头企业纷纷扩产,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铜冶炼的企业也纷纷涉足其间,同时受国际市场铜价高涨刺激一批小规模、低水平电解铜项目上马,部分项目甚至采用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等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大大增加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从供给能力看,目前,我国铜矿山的生产能力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40%,而冶炼能力仅能满足电解能力的63%,三者的比例关系为1:2.5:4,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冶炼和电解环节长期依赖大量的原料进口维持生产。铜冶炼行业的快速扩张,只是将我国对铜资源的进口从电解铜转向铜精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铜资源的进口压力问题,反而使铜冶炼行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在建、拟建项目总投资已超过,,,亿元,其中有大量的银行贷款。铜冶炼行业如果出现亏损局面,形成不良资产,无疑将会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受损,增加金融风险。 第五节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矩阵 综合以上我国铜冶炼行业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分析,可以列出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矩阵图: 22 第三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 表3.1:我国铜冶炼行业的SWOT矩阵 优势S 劣势W 1.铜冶炼企业多采用国际化经营理1.铜矿资源贫乏,开采成本高; 念; 2.生产能力分散,抵御风险能力弱; 2.后发优势:国外技术消化吸收; 3.盲目扩张,导致行业内部无序竞争及3.铜冶炼不属于高能耗行业; 其他相关危害; 4.铜冶炼生产会带来其它联动效益 4.加工成本偏高,行业整体技术落后 机会O 威胁T 1.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下,制造业1.自产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需大量依赖重心向中国转移; 进口; 2.中国因素:铜消费市场在不断扩2.国家相关税收、贸易政策限制了国内大; 与国际铜市场的双向流通; 3.汇率趋势: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3.相对封闭的期货市场,无法使铜冶炼进口原料成本 企业真正做到期现结合,规避风险 23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铜冶炼行业的产业类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铜冶炼行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铜冶炼行业的发展虽然存在着许多外部的威胁与内部的劣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机会与优势。针对我国铜冶炼行业的特点及在规模经济中的地位,结合其外部环境的机会与挑战、行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组合策略如下: 优势、机会组合的成长型策略(SO):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化经营理念的优势,走规模化、高效的集约型发展之路。 优势、威胁组合的挑战型策略(ST): 面对自产原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的威胁,利用铜自身可回收的优势,且铜冶炼不属于高耗能产业的优势,走“绿色”工业、循环经济之路。 劣势、机会组合的扭转型策略(WO): 随着铜价不断上涨,面对中国铜需求日益增长的大好形势,为弥补中国铜矿资源贫乏的不足,应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开发国内外铜矿资源。 劣势、威胁组合的防御型策略(WT): 面对自产原料不足的威胁,结合自身生产能力分散、加工成本偏高的劣势,建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降低加工成本。 第一节 成长型策略SO:走规模化、高效的集约型发展之路 一、走大型铜企业联合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今铜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已经打破国界,形成了跨国生产经营的格局。为了适应这一竞争态势,世界铜企业进行新一轮的重新组合,通过收购、兼并、组建更大规模的联合企业,实现规模化运营,增强资源控制和目标化经营实力。西方著名的矿业公司对全球铜资源的控制程度显 24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著提高,特别对优质资源竞争更加激烈。目前世界上优质铜矿资源几乎都被西方矿业公司所占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把占有或控制优势铜矿资源视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也要十分重视对国外铜资源的勘查、评价和控制,特别是对周边邻近国家的铜资源更应给予关注,打破西方矿业公司的控制和垄断,设法建立自己的铜资源供应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 虽然近年来中国大型铜生产企业整体实力在大幅度上升,但与国际上的大企业相比,无论在资金实力还是在谈判实力上仍有较大差距。建议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组建中国铜业集团,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避免无序竞争,降低行业整体生产成本。必要时要协调动作,采取限产减产等措施,保护行业利益。目前,国内铜陵有色等几个主要的铜生产企业已经确定了以中铜联合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实施进口铜精矿统一动作的对外机制。通过一段时间的动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能够将现有的6~7家最大的生产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中国铜业联合公司,将更容易达到对外协调一致。 二、中小冶炼厂走兼并、转产和关闭的道路 对于我国众多的中小型铜冶炼企业来说,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很难获取社会平均利润,大多会陷入亏损的境地。另外,特别突出的是小型粗炼厂的环保问题,已成为其生存的关键“瓶颈”,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不达标不能生存。中小型铜冶炼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冶炼工艺,如鼓风炉、反射炉等,有仅成本高,生产率低,而且环境污染也极大,特别是硫的回收率较低,废水排放量大,对环境将造成极大的危害。而我国对环保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这也不利于中小型铜冶炼企业的发展。 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落后的产能被淘汰,先进的产能得以扩张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从目前中国的冶炼企业状况来看,只有淘汰后的、弱小的企业,同时,做大、做强几个能够与国际同行相互竞争的大型企业,中国的整体铜冶炼实力才能上一个台阶。因此,对于目前陷入困境中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必须充分依托周边的有限资源,不能盲目发,以免在扩大产量之后而陷入断炊的危机或扩产后陷入亏损的境地。对有其他资源或能力的中小型冶炼企业,可以走转产之路;对技术条件落后、资金实力弱、污染较大的中小型铜冶炼企业,在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的干预下,必然会走向停产和关闭;对有一定生存能力、规 25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模相对较大、地理位置较好的中型铜冶炼企业,可与国内外大型铜冶炼企业实施联合或合并,依托大企业,寻找生存空间。 第二节 挑战型策略ST:走“绿色”工业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1世纪,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推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各种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是正在规划执行的项目。我国有色金属企业要坚决摒弃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的粗放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持之以恒加强行业创新,响应国家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号召,加快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要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消耗,同时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抢占市场制高点,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期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优势。 铜具有很好的再生性能。与钢铁、塑料相比,铜有漫长的使用寿命周期。与其在原生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和耗能比较,其绿色效能是很能突出的,所以国际有关组织将铜称为绿色环保材料。 再生有色金属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与开发原生有色金属资源比,省去了繁杂的采矿、选矿、熔炼、粗炼等工艺工程,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据有关专家计算,与生产原生金属相比,用再生资源生产每吨铜可以分别减少能源消耗80%;生产每吨再生铜可减少基本建设投资60%;还可以明显减少“三废”的生产量和排放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据专家测算,生产1吨再生铜,可以少排放100多吨工业废渣和2吨二氧化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有色金属消费的急剧增加,国内蓄存的废旧有色金属量将越来越大,这为大力利用废旧有色金属奠定了基础。根据有色金属产品的使用寿命,预计到2010年以后国内蓄存的废旧有色金属原料将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到2020年可以回收利用600万吨以上,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有色金属工业的能源消耗。 铜工业生产多工序、多环节、技术工艺高度的集成特点,使其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潜力,必须加快以人为本的观念创新,紧紧依靠技术创新, 26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特别是自主创新,才能有效地变废为宝;促进铜行业走向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第三节 扭转型策略WO: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大力开发国内外铜 矿资源 一、扩大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 (一)银企合作,鼓励银行参与有色企业的开拓发展 在国外开发有色金属资源的企业方面,要克服依赖银行思想。应该指出,目前在国外竞争有色资源开发的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它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其项目判断和组织模式偏重于工程和技术而忽略融资谈判,故而产生一个奇怪现象,这一奇怪现象就是合同谈判和资金脱节,即合同已签署而资金尚未落实。并且国有企业往往风险意识淡薄,为银行方面考虑甚少,结果是钱放出去收不回来,造成怀账,从而使得银行谈国外融资变色。 真正的银企合作应考虑双方的利益,面临国家急需在国外开发紧缺有色资源的新形势,银企间的合作应该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鱼和水的关系。其重要之处在于双方均需有同样的市场需求和承担各自风险的意识。应该看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金融机构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会体现在对市场的争夺上,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客户和市场会被分去一大块,形势将不但逼迫中国企业,同时也要求我国金融机构重视国际市场,其中海外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极具潜力,属必争之地。银行方面要为企业开发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利率的控制、贷款期限的控制,而开发资源的企业也要作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规避建设和经营中的金融风险,维护双方共赢的局面。 (二)有色企业上市以解决扩大生产的资金难题 股市健康发展,支持有色企业上市,解决了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难题。目前国内股市中有32支有色类公司的股票,有色金属板块是我国股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股市近年来健康发展,众多的有色企业不断上市,相当大的程度解决了企业发展自金的难题,逐步打造出一批有相当竞争实力的中外 27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知名品牌。如中国铝业、江西铜业、驰宏锌锗、云南铜业、西部矿业等。 (三)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现行铜的贸易政策、铜的税收政策、相对封闭的期货市场,是造成近年来SHFE铜价与LME铜价背离的根本原因。尽快调整中国现行的铜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恢复阴极铜加工贸易或在公平税负条件下,实现阴极铜的进口和阴极铜以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从根本上实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加强中国期货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特别需要加快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放宽从事境内外期货业务的限制,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跨市套利”等功能,使国际国内期货市场真正实现全方位互动,使国内外市场的关联性变得更加平滑、严实,为中国企业有积极性进口国民经济发展所长期短缺的海外铜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二、大力开发国内外铜矿资源 (一)加强国内铜矿山建设与开发,增加铜精矿产量 中国目前所用的铜矿地质资料大多数是上个世纪60年代勘探的,近30年来国家对国内铜矿资源的勘探投入明显减少,国内自产铜精矿产量难以提高。这个问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几年,国内铜矿勘查和评价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经过近几年的地质大调查,中国铜矿的远景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还相当可观,说明目前铜矿资源勘查还有潜力,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境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铜矿勘查成本比较低,寻找新的铜矿资源不仅经济上有利可图,还可为国家经济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证。近几年,国际市场铜价飚升以后,过去暂难利用的铜矿资源,如新疆阿舍勒铜锌矿、青海赛什塘铜矿和德尔尼铜钴矿、安徽冬瓜山铜矿、内蒙霍各乞等大型铜矿都先后进行了开发,并已陆续建成投产;又如西藏玉龙铜矿、云南羊拉和白秧坪铜矿等大型铜矿也将开展建设,使探明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因此,十分必要继续加强国内铜矿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工作,需要加大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西南三江、新疆天山、昆仑-阿尔金、藏北、藏东等铜矿成矿带的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寻找国内新的铜矿资源基地。在资金筹集上,除了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外,还应调动民营经济参与找矿的积极性,各方面筹集勘查资金。目前国内矿权市场还不健全,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矿权市场的培育、发展并加强管理,为中国铜矿勘查找矿市场化鸣锣开道。 28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二)积极投资开发国外铜矿,树立利用国外铜资源的长远战略方针 要满足中国对铜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国内资源的同时,还需充分利用国外铜资源。在开展和推进开发利用国外铜矿产资源工作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 要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掌握国外铜资源开发利用的动态、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开发前景,对开发利用国外铜资源的战略、方法,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2. 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大集团战略。并支持与其他国家的企业从地质普查找矿、矿产勘探到资源开采,在互利互惠、优势互补下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共同进行海外铜资源开发。 3. 建立和完善政府对海外办矿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激励机制,为企业走出国门办矿提供稳定、协调的发展环境,实施企业海外办矿的扶持政策。对不同国家、地区应采取有区别的调控政策,包括投资、价格、税收、外资、外贸、外汇等政策,这些政策也是重要的调控杠杆。 4. 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和总体布局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对外投资办矿的最佳经济效益。要认真分析和比较国外办矿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及其转换条件。努力吸取其它国家国外办矿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开发利用国外铜矿产资源的各种有效模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参与国际竞争。 5. 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地质普查找矿和勘探,向企业间接提供优惠贷款。鼓励风险投资,政府给与适当的风险补贴,要集中力量对海外资源集中、投资条件较好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减少投资风险。 采用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开发海外铜矿资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已经很少采用政府经济援助的方式,直接在海外建设工业企业。但是由于我国资源开发企业的实力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悬殊,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为了加快我国对海外铜矿资源开发的步伐,适当采用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开发海外铜矿资源是必要的。当前,采用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开发海外铜矿资源,首先是在国家没有设立海外风险探矿基金以前,支持我国资源开发企业在友好国家进行风险探矿,以便获取海外铜矿资源。其次是对我国资源开发企业提供资本金,为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开发友好国家铜矿资源的资金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豁免企业海外开发产品税金的方式,支持企业在友好国家开发铜矿资源。 29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企业采取其他方式开发海外铜矿资源除了企业直接投资建设海外矿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海外铜矿资源、利用政府间经济合作推进海外资源开发之外,我国企业在海外铜矿资源开发中还可以采用租赁或承包经营矿山,购买跨国公司铜精矿生产能力,长期买断国外矿山产品等方式参与海外铜矿资源开发。与上述开发方式相比,这些开发方式投资较小,但风险较大,而且需要一定的机遇才能进行。 第四节 防御型策略WT:技术创新、强化铜企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一、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目前,中国主要大型铜冶炼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在规模成本上还有差距。因此,中国的冶炼企业需要进一步通过技术改造、挖潜、分离人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许多冶炼厂利用现在产能,继续扩大规模,发挥规模效益还有一定的余地。 从1985年江铜贵溪冶炼厂引进奥托昆普闪速熔炼法开始,国外先进熔炼技术的引进逐渐形成高潮。大冶公司冶炼厂引进了诺兰达熔池熔炼法;金隆铜业有限公司也引进了奥托昆普闪速熔炼法;中条山公司冶炼厂、云南铜业冶炼厂和铜陵公司金昌冶炼厂也先后引进了浸没熔炼法。通过这些技术的引进,我国铜熔炼技术普遍达到90年代后期的国际先进水平。铜熔炼能力由2000年的105万吨/年提高到2004年的180万吨/年,年均递增14.4%。2004年贵溪冶炼厂还在继续进行三期技术改造,铜熔炼能力由2000年的20.5万吨/年提高到2004年的45万吨/年,居全国首位。由于我国铜矿山基础薄弱,铜精矿(含铜)产能目前只能达到60万吨/年左右,进口铜精矿也不容易,只能保持70~80万吨/年水平。估计我国铜熔炼企业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短期内不会超过200万吨/年。今后重点应把引进技术消化好,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成本,清洁生产,创建世界一流的铜熔炼工厂。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工艺,是提高我国有色冶金技术和加工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铜矿少、品位低、用铜量大,因此必须将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搬来、拷贝、复制,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搞大型的冶金工业化生产试验,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加工技术装备,提高 30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我国有色冶金技术,中国铜工业的产业升级和国家安全才能获得坚实的支撑。政府应该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帮助企业搞自主创新,给予政策鼓励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发展中国铜工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建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拓展降本空间 我国铜冶炼企业要重视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企业有关人员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提高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能力。 要建立、健全战略成本管理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做好价值链、战略定位和成本动因分析。 首先是价值链分析。从铜行业的价值链看,铜冶炼企业的供应成本、销售成本、服务成本等在铜冶炼成本结构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因而,我国铜冶炼企业首先要做好行业价值链的分析,探索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的可能性。从机制上、管理上加强对铜冶炼“上游”、“下游”的信息收集和研究,寻求与供应方、购买方建立互利互存的合作关系,求得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已达到采购成本的持续降低,销售价格最大化,最大限度地规避铜原料供应和精铜销售给铜冶炼企业带来的风险。其次,要做好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诸多不经济、不必要的价值活动进行控制或削减,积极开展能够长期持续降低企业成本的活动。如: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铜、金、银、硫等元素的回收率;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砷、铅、锌、硒等元素的回收率,实现单元价值链上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再次,加强税竞争对手价值链的了解。通过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竞争对手的年度财务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明确企业自身的强势和弱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便调整或改变竞争策略。 其次是战略定位分析。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深入分析,实施以下三个战略。 1. 成本领先战略。即铜冶炼企业要通过对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和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了解,努力使自己在每一个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都是行业内最低的,进而使自己成为行业内的低成本生产商。 2. 差异领先战略。在成本领先的同时,铜冶炼企业要通过发挥国内市场的地缘优势和服务优势,建立企业的差异优势。比如,我公司通过改善精铜销售环节的服务,使精铜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多,销售价格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从而建立了我公司的竞争优势。 31 第四章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策略选择 3. 整合战略。企业即可以通过横向整合,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也可以按照行业价值链的方向前后延伸,超越企业现有的业务范围,进行纵向整合,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 由于我国铜冶炼企业只有确保长期稳定、价格合理的国际铜精矿供应,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因此,我国铜冶炼企业在整合战略上,应从横向规模扩张转变到纵向价值链整合,沿价值链向前进行整合。同时,还应呼吁国家减轻铜冶炼的流转税负。 再次是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即同企业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有新的成本动因,我国铜冶炼企业要通过对有形成本动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真正了解成本发生的前因与后果,从源头上消除、避免和控制不增值的成本发生。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铜精矿加工费,精铜售价,高铜价引起的巨额财务费用,因高铜价增加的流转税负,铜精矿品质、精铜质量等引起的成本升高,以及企业内部结构、厂房布局规则等无形成本动因。相对于有形的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我国铜冶炼企业要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找出影响企业成本的无形成本动因,通过控制无形成本动因、重组价值链来强化成本管理。比如:在2004年和2005年我公司通过控制铜原料市场和精铜市场的无形成本动因,获得了较高的铜精矿加工费,使采购成本得以降低;同时提高了精铜售价,为我公司铜冶炼提供了较大的较大增值空间;此外,通过调整融资方式,重构融资价值链,控制了财务费用的无形成本动因,进一步降低了我公司的铜冶炼成本。 最后,还要加大战略成本管理的考核力度和提高激励效果,确保全员全过程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和消除不必要发生的成本。 总之,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深入,国际铜市场的竞争在日益加剧。这种格局对我国铜冶炼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国铜冶炼企业应充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球竞争中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 一、主要结论 本文在世界铜冶炼格局发展的最新动向的背景下,通过SWOT分析法对我国铜冶炼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对的机会和威胁。 1.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优势表现在:我国.铜冶炼企业具备国际化经营理念,具备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铜冶炼不属于高能耗行业,铜冶炼生产会带来其它联动效益。 2.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机会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下,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中国铜消费比重在日益提高,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原料成本。 3.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劣势表现在:自产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需大量依赖进口,国家相关税收、贸易政策限制了国内与国际铜市场的双向流通,相对封闭的期货市场,无法使铜冶炼企业真正做到期现结合,规避风险。 4. 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威胁表现在:铜矿资源贫乏,开采成本高;生产能力分散,抵御风险能力弱;盲目扩张,导致行业内部无序竞争及其他相关危害;加工成本偏高,行业整体技术落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虽然存在着许多外部的威胁与内部的劣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机会与优势。因此,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三者的合力,基于SWOT分析,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组合策略如下: 优势、机会组合的成长型策略(SO):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化经营理念的优势,走规模化、高效的集约型发展之路。 优势、威胁组合的挑战型策略(ST): 面对自产原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的威胁,利用铜自身可回收的优势,且铜冶炼不属于高耗能产业的优势,走“绿色”工业、循环经济之路。 劣势、机会组合的扭转型策略(WO): 随着铜价不断上涨,面对中国铜需求日益增长的大好形势,为弥补中国铜矿资源贫乏的不足,应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开发国内外铜矿资源。 劣势、威胁组合的防御型策略(WT): 面对自产原料不足的威胁,结合自 33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 身生产能力分散、加工成本偏高的劣势,建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降低加工成本。 二、研究局限 虽然本文运用SWOT分析,基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者的立场,对于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成长型、挑战型、扭转型和防御型四种组合策略,但是由于笔者理论水平有限,并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基于我国铜冶炼行业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得到相应的四种组合发展策略,是否应该有更好的策略组合呢, 后期笔者将对此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并试图对铜冶炼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策略选择做细分研究。 3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6年。 [2] 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徐康宁,《现代企业竞争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裴长洪, 《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J.施帝格勒[美],《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 [6] 乔治 [7] 翟立功,朱铁臻,《中国工业产业的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 [8]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9] 李春棠,要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铜冶炼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11期。 [10] 潘斌,拨开迷雾看铜业新政,中国有色金属,2006年1期。 [11] 郑飞,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铜冶炼企业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2006年3期。 [12] 潘斌,铜冶炼:新的有色之痛,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9期。 [13] 李宇圣,铜冶炼产能扩张喜耶,忧耶,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9期。 [14] 何昌明,现代铜冶炼厂的发展趋势,铜业工程,2005年3期。 [15] 陈 彤,铜冶炼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有色金属工业,2002年9期。 [16] 龚华东,周振联,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应用,有色金属,2005年1期。 [17] 郭雪民,铜冶炼行业发展的新思索,中国有色金属,2006年4期。 [18] 何昌明,行业呼唤现代铜冶炼厂,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9期。 [19] 杨长华,2006年铜市场回顾及2007年展望,中国有色金属,2007年3期。 [20] 梁少伟,我国铜冶炼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河南冶金,2003年5期。 [21] 韦江宏,中国铜冶炼企业的竞争趋势及对策建议,世界有色金属,2003年4期。 [22] 李宇圣,从铜资源状况谈中国铜工业发展,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7期。 [23] 钟卫民,浅谈国内铜原料短缺与铜冶炼企业发展,铜业工程,2003年4期。 [24] 万永瑞,股价、铜价与铜业上市公司投资机会分析,工程经济,2007年1期。 [25] 潘 斌,铜业组织的尴尬与中国铜业集团猜想,中国有色金属,2006年10期。 [26] 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Inc., Commodity Yearbook, several years. [27] American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 several years 35 致谢 时光匆匆飞逝~现在要写致谢词了~也就意味着我在上海财经大学两年多的研修生活即将划下完美的句号。 感慨万分~尤其是近几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以及完成论文~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 首先要真诚感谢我的导师:朱小斌副教授。朱老师指引我论文的写作方向和架构~并对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其中的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他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会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朱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批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 其次要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老师。两年的学习生活~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知识~扩展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涵养。我还要感谢我的同窗们~虽然相聚时间不多~但却留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是我学习的坚强后盾。 总之~在两年多的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再次表示感谢: 36 个人简历 李虹,女,1978年11月26日生,湖南衡阳人 教育背景: 2006年3月-2008年6月 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1995年9月-1999年7月 经济学学士 安徽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 37
本文档为【学校代码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9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