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泰斯公式强化练习

泰斯公式强化练习

举报
开通vip

泰斯公式强化练习泰斯公式强化练习 一、填空题 1(假定井径的大小对抽水井韵降深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对 而言的,而对井损常数C值来说 。 2(地层阻力系数B,在稳定流抽水时为 ,而在非稳定流抽水时则为 。 3(在承压水井中抽水,当 时,井损可以忽略,而当 时,井损在总降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4。确定井损和有效井半径的方法,主要有 和 。 5(阶梯降深抽水试验之所以比一般的稳定流试验节省时间,主要由于两个阶梯之间没有 ,每一阶段的抽水不一定 。 6(定降深井流公式反映了抽水期间井中 ,井外 ,井流量随时间的增加 的井流规律...

泰斯公式强化练习
泰斯公式强化练习 一、填空题 1(假定井径的大小对抽水井韵降深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对 而言的,而对井损常数C值来说 。 2(地层阻力系数B,在稳定流抽水时为 ,而在非稳定流抽水时则为 。 3(在承压水井中抽水,当 时,井损可以忽略,而当 时,井损在总降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4。确定井损和有效井半径的方法,主要有 和 。 5(阶梯降深抽水试验之所以比一般的稳定流试验节省时间,主要由于两个阶梯之间没有 ,每一阶段的抽水不一定 。 6(定降深井流公式反映了抽水期间井中 ,井外 ,井流量随时间的增加 的井流规律。 二、判断选择题 1(可以利用降深很小时的抽水试验资料所建立的Q~sw关系式来预测大降深时的流量。( ) 2(根据抽水试验建立的Q~sw关系式与抽水井井径的大小无关。( ) 3(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的Q~sw曲线在建立其关系式时,因为没有抽水也就没有降深,所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曲线都必须通过坐标原点。( ) 4(井损常数C随着抽水井井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向水泵吸水口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 5(井损随井抽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 6(在进行习巨稳定流抽水时,无论井流量如何变化,都可将其概化成阶梯形流量后,再使用定流量的泰斯公式计算。( ) 7(使用阶梯流量公式时,要求计算时间基必须是连续的。( ) 8(水位恢复公式实际上是具有两个阶梯的阶梯流量公式。( ) 9(配线法和直线法比较起来,前者比后者更能充分地利用抽水试验资料。( ) 10(配线法求参数的随意性在距抽水井越近的观测孔中表现越大。( ) 11(在泰斯公式中,导水系数和贮水系数是常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对同一含水层同一抽水井进行不同降深的抽水试验时,求得的参数T和μ*值不完全一致,这说明泰斯理论与实际不符合。( ) 12(在抽水试验时,往往主孔中的动水位不易观测到,如果能观测到的话,则求参数时用主孔或观测孔资料都一样。 ( ) 13(定降深井流公式只适用于自流含水层中的井流。( ) 14(在利用配线法求参数时,为保证计算精度,必须在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重合的部位(线上或线外)取匹配点。( ) 15(为求含水层参数,在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时,最好按对数周期的形式来选取观测时间的间隔。( ) 16(在实际抽水试验中,只要井涌水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动,则同样可视为定流量抽水试验。( ) 17(后期的泰斯井流,是在一定范围内水头随时间仍在不断地变化,但水力坡度不随时间变化的一种非稳定流。( ) 18(在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进行抽水试验时,可以利用等降深线所呈现出的椭圆形长短轴长度比的平方,求相应主渗透方向上渗透系数的比。( ) 19(因为恢复水位计算公式的简化式为,式中不含有贮水系数,因此可以说,不能用水位恢复资料使用直线法求含水层的贮水系数。( ) 三、分析问答题 1(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抽水井的总流量会随着井数的增加而增加吗?当井数超过—定限度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2(试推导相距为L、线状排列的三口抽水井,当各井具有相同降深时的流量表达式。 3(在均质、各向同性、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沿地下水流向布置两口干扰完整抽水井(见图5-1),试绘出在流向剖面上,当井内水位降深相同时的降落曲线。 四、分析计算题 1(在某承压含水层中做多降深抽水试验,获得了表3-16的数据。试求sw=6m时的抽水井流量。 表3-16 2(表3-17为某承压含水层不同降深抽水试验资料,试根据这些资料预测水位降深为5.50m时的抽水井流量。 表3-17 3(在北方某承压水井中做多降深抽水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3-18中。试确定当水位降深为8m时的抽水井流量。 表3-18 4(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多降深大流量稳定流抽水时,单位降深表述式为St;w/Q=B+CQn-1。试问为什么根据上式在双对数坐标系中作图时,截距为C,斜率为(n-1)。 5(在某承压含水层中做三次不同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已知含水层厚16.50m,影响半径为1000m,且当以511.50m3/d的流量抽水时,距抽水井50m处观测孔水位降深为、0.67m。试根据表3-20确定抽水井的井损和有效井半径。 表3-20 6(在北方某厚度为30m的承压含水层中做多降深大流量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一定时间后,井附近出现紊流运动。已知影响半径为959m,当Q=4173m3/d时,离井87m处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为0.23m。表3-21记录了这次试验的数据。试确定抽水时的井损及有效井半径。 表3-21 7(在承压含水层的完整抽水井中中阶梯降深抽水试验,试验数据列于表3-22。试确定井损常数C和地层阻力系数B。 表3-22 8(在某承压水井做阶梯降深抽水试验,试根据表3-23的试验数据,确定抽水时的井损常数C和地层阻力系数B。 表3-23 9(在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井,以涌水量Q=0.0058m3/s进行抽水试验,在距抽水井10m处有一观测孔,其观测资料如表4-2。试用配线法求该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2 10(天津第一棉织厂在第二承压含水层中打了三口完整生产井,并在其中一口井中进行了抽水试验,抽水量为60m3/h。在距该抽水井140米处有一观测孔,其观测资料如表4-3。试利用配线法求含水层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3 11(在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井,以60m3/h流量进行抽水试验,在抽水开始后990min时,测得五个观测孔中的水位降深资料如表4-4所示。试根据表中的资料利用配线法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4 12(在无限分布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井以800m3/d的流量进行抽水试验,在距主孔100m处的观测孔,其观测资料如表4-5所示。试用直线法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5 13(某浅层承压水源地进行抽水试验,设立了四个观测孔,在抽水后1092 s时,测得各观测孔中的水位降深如表4-6,已知井抽水量为0.018m3/s。试用直线法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6 14(在江苏北部的冲积平原上浅层承压含水层中进行抽水试验,抽水井的稳定流量为23m3/h,在三个观测孔中进行了水位观测,其观测资料如表4-7所示。试用直线法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15(在某承压含水层中进行抽水试验,稳定流量为200m3/h,在距抽水井110m处有一观测孔,其观测资料如表4-7所示。试用周文德法计算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另在表4-8中选t1=10min,t2=140min所对应的水位降深资料再用降深比值法求上述两参数值T和μ*。 16(已知某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5000m2/d,贮水系数为3×10-5,现有一完整井以250m3/h定流量抽水,抽水7d后停泵。试求停泵后lh和1d后距抽水井100m处观测孔中(豹剩余降深。 17(某均质、各向同性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了T=103m2/d,贮水系数μ*= 1.5×10-6,有一完整井以100m2/h定流量进行抽水试验,在距抽水井20m处有一观测孔自开泵就有水位观测记录。抽水进行一段时间后停泵,已知停泵时记得观测孔中的水位降深为2.38m。试求:(1)停泵时间;(2)在抽水开始后360min时观测孔中的水位降深以及水位回升高度。 表4-7 表4-8 18(某浅层承压含水层由粉细砂组成,在进行抽水试验时由于设备关系,使井抽水量呈阶梯型变化,在距抽水井37.0m处的观测孔中观测的资料如表4-9所示。试按式(4-6)用直线法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r和贮水系数μ*。 表4-9 19(已知某承压含水层通过抽水试验求得的导水系数T为56.4m2/d,导压系数a为9.18×105m2/d。距抽水井1450m处的观测孔在抽水8445min时,测得的水位降深为2.87m。 试利用水位恢复资料验证所求参数的可靠程度。已知井抽水量为71.45m2/h,停泵时间为6210min(误差?5,)。 表4-10 20(某潜水含水层厚度为31m,现有一完整井(井半径为0.2m)以6.48m3/h抽水量量抽水,当抽到191min时停泵,而后进行水位观测,其观测资料如有4-10所示。试用直线法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给水度μ。(对于潜水含水层来说,当水位降深s?0.1H0时,可用泰斯公式计算) 21(在15题的抽水试验中,当抽到71.25h后停泵,恢复水位的观测资料如表4-11所示。试用水位恢复法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11 22(某矿区用一钻孔进行定降深的排水试验。已知定降深为20m,井半径为0.8m,试验 观测资料如表4-12所示。试用配线法和直线法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μ*。 表4-12 23(已知泰斯井流中的并抽水量Q,以及同一径向上的两个观测孔,它们距抽水井的距离分别为r1、r2,且r2=2r1,观测孔1的s~lgt曲线的直线部分的斜率为i1,截距(延长直线于t轴交点),曲线转直线的时间,如图4-3所示。试在理论上分析求:(1)观测孔2的斜率i2,截距以及曲线转直线的时间;(2)画出观测孔2的s~lgt曲线的示意图;(3)比较求出的、值与、值,反映了什么规律, 24(在第65题中,若以定流量Q,=2Q进行第二次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试从理论上分析求:(1)两观测孔的s~lgt曲线的直线段斜率、;(2)两孔的s~lgt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3)两孔s~lgt曲线转直线段的时间、;(4)给出两孔的s~lgt曲线的示意图;(5)分析(2)、(3)的结果在理论上反映了什么规律。 25(由粗砂和极粗砂组成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井,井半径为0.115m,含水层开采厚度为33.5m。在该井中共做了8次定流量抽水试验,每次抽水20min,两次抽水之间使水位充分恢复,其试验数据如表4-13所示,试根据表中资料,计算抽水井的井损系数、导水系数和综合参数。 26(在某均质、各向异性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完整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孔1、孔2),两孔距抽水井的距离分别为620m和395m(孔2)。若取x轴与最大主渗透方向一致,已知孔1和孔2的方向与x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20?和88?。现以23.6l/s定流量进行抽水,其观测资料如表4-14所示。试用配线法求含水层主渗透方向上的导水系数Tx、Ty和孔1、孔2方向上的导水系数T1、T2,以及贮水系数μ*值。 表4-13 表4-14 27(在某潜水含水层中任意布置了五口半径为0.20m的干扰抽水井(如图5-2)。已知含水层厚30m,渗透系数为15m/d,各井的影响半径均为500m,其它资料列于表5-1。试求1号抽水井内由于各井共同抽水而产生的水位降深。 28(在承压含水层中任意布置六口干扰抽水井(见图5-3)示。各井之间的距离由表5-2给出。已知含水层厚20m,渗透系数为10m/d,影响半径为1800m。设计需水量为4250m3/d。试求允许水位降深10m时的总流量。 29(在厚度为8m的承压含水层中,沿边长l=100m的等边三角形顶点布置三口抽水井。已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20m/d,影响半径为742m。试求各井以同一流量Q=1140m3/d抽水时,两井中间处的水位降深。 30(在潜水含水层中,按正方形顶点布井方式布置四口抽水井。设正方形边长为70m,含水层平均厚13m,渗透系数为20m/d,各井半径都为0.10m,影响半径为100m。试求井中水位等于10m时的单井流量。 31(在渗透系数为15m/d,厚度为20m的承压含水层中,沿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顶点布井。已知抽水井半径为0.20m,影响半径为300m。试求各井均以700m3/d的流量抽水而达到稳定时,(1)抽水井内的水位降深;(2)正方形中心的水位降深。 32(在26m厚的潜水含水层中,沿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顶点布置抽水井。设抽水井半径为0.075m,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20m/d,影响半径为755m。试求各井以相同流量1012m3/d抽水达到稳定状态时,(1)抽水井内的水位降深;(2)两井中间处的水位降深。 33(为了降低潜水位,在半径为10m的圆周上均匀布置八口抽水井。设抽水井半径均为0.075m,已知:含水层厚度为13m,渗透系数为4.30m/d,影响半径为175m。试求井内水位降深为11m时井群的总排水量。 34(在半径为50m的圆周上均匀布井,各井半径均为0.075m。已知承压含水层厚8m,渗透系数为20m/d,各井降深都为15m,影响半径为750m。试求分别在圆周上均匀布置二、三、四和六口井时的单井出水量,并分析其流量变化规律。 35(图5-4所示,是为保证两个矿井施工的降水装置。装置由两个围绕矿井井筒沿半径r=10m的圆周均匀布置的完整干扰井群组成。已知潜水含水层初始水位H0=12m,渗透系数K=50m/d,两矿井相距l=150m,影响半径R=575m,抽水井半径rw=0.15m,矿井中心点允许水位降深sw=10m。 答案 一、填空题 1(地层阻力系数B,影响较大; 2(; 3(井流量较小,大流量抽水; 4(多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阶梯降深抽水试验; 5(水位恢复阶段,达到稳定状态; 6(降深不变,任一点降深随时间逐渐降低,逐渐减少; 二、判断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三、分析问答题 略 四、分析计算题 1(图解法:42,h,最小二乘法:42,h; 65,h,76(50,h; 2(75( 3(276(09,h,266(17,h; 5(0(44m,1(32m; 6(0.12m,1(4lm; 7(6(82×,7(20 ×d/; 8(2(50×,1(50×d, 9(107.83,d,0.003; 10(195,d,2.4×; 11(11.4,h,; 12(666,d,2.67×; 13(1581,d,2.5×; 14(86.4,d,0.031; 15(154.3,d,2×; 16(0.39m,0.16m; 17(0.068d,0.06m,2.32m; 18(142.57,d,0.02; 19(2.85m; 20(13,1.3,d,0.04; 21(145.3,d,3×; 22(128.2,d,1.2×; 23(,4min,40min; 24(2,1min,4min,lOmin,40min; 25(8.76×,1306,d,1.31×; 26(1834.12,d,296.88,d,1142.25,d,297.18,d,1.9× 27(3(36m; 28(4492(43,d; 29(8(22m; 30(567(92,d, 31(3(81m,2(15m; 32(10(91m,6(O8m; 33(694(75,d; 34(1342(12,d,1113(97,d,944(95,d,719(08,d; 35(布12口井
本文档为【泰斯公式强化练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1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2
浏览量: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