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

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

举报
开通vip

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马林诺斯基:原籍波兰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早年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及心理学、哲学等,1908年获物理学、数学博士。后入德国莱比锡奥斯华理化实验室,从马特学习民族心理学,因病终止,在病中读了弗雷泽的《金枝》,遂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并于1910年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1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1年起开始在该校教书,历任社会学讲师、社会人类学讲师、人类学特别讲座高级讲师,1927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位人类学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曾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奥斯陆等地讲过...

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
马林诺斯基:原籍波兰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早年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及心理学、哲学等,1908年获物理学、数学博士。后入德国莱比锡奥斯华理化实验室,从马特学习民族心理学,因病终止,在病中读了弗雷泽的《金枝》,遂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并于1910年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1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1年起开始在该校教书,历任社会学讲师、社会人类学讲师、人类学特别讲座高级讲师,1927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位人类学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曾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奥斯陆等地讲过学,并4次访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讲过学。1938年访美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留下,1940年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1942年被聘为该校终身教授。他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人口研究委员会通讯委员、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院士,并于1936年被哈佛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马林诺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调查,除1914年-1918年在大洋洲做长期调查外,还先后在美国、墨西哥、肯尼亚等地做过实地调查,创立了参与观察法。他认为文化是个整体,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应从整体上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器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尤其要分析文化对个人生理及社会生活上的需要所起的功能,从而,他也十分强调人类学应该更多的为实际工作服务,甚至认为社会人类学即为一门应用的科学。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地调查方法,对西方人类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去世后,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斯基”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只犯罪与风俗、《野蛮社会的性别与抑制》、《珊瑚礁财院及其巫术》、《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等。 文化:在人类学中,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方式。它包括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内隐和外显的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的产物及观念和态度。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适应环境,遵循客观规律改造环境的工具。人类通过劳动是自己的主体意识客观化为一些对象,也通过劳动使客观的物质符合自己的主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仅创造了文化,而且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社会的文化都具有共同的特征:1,超自然性。文化是人创造的,它只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大自然中的自然物不属于文化范畴;2,超个性性。文化是由人类的群体活动体现的,并为人类各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3,传承性。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并可经由一个个体一代代传承下去;4,整合性。文化不是各种事物简单的租金额,而是由多元的文化元素互相关联而形成的文完整体系;5,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并以此作为一种标志桶动物区别开来‘6,民族性。文化游一个个民族享有,从而也是各民族借以区别的依据;7,可变性。由于内外部的动力,如发明与文化传播,文化会不时地发生量变与质变。 - 1 - 泰勒:(1832-1917)英国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早年就学于英国教友会的园林书院。1856年后,在克里斯蒂的领导下,转向人类学研究。1871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75年获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83年任牛津大学博物馆馆长,84年任人类学讲师, 88年任阿伯丁大学吉福德讲座第一任讲师,教“自然宗教”,91年任英国人类学会长。泰勒积极探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思想,反对当时十分流行的认为落后民族是从上帝创造了人以后不断衰退的民族退化论。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即: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此定义在本世纪50年代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至今还盛传不衰。在方法论方面,他提出了遗俗的理论与方法,认为通过此人类可以逐步追溯并构拟出过去的文化。同时,他也是最早提倡把统计学应用到研究和处理社会文化现象的学者。他特别注重宗教研究,首先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对各名族宗教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该观点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发展和起源的理论基础,开了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先河。主要著作:《阿纳瓦克人,或古代与现代的墨西哥和墨西哥人》、《人类早期史研究》、《原始文化》、《人类学》等。 《古代社会》: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术著作,副标题为“人类从蒙昧时代经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之研究”。全书共分4篇26章。第一篇为“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根据生产资料及其生产的发明、发现,把原始时代分为蒙昧、野蛮时代,有个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由此阐述了人类循环大体一致的途径,从简单发展大复杂文明时代的过程,并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二篇的题目为“政治观念的发展”。钙片讨论了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及政治社会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即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原始时代的氏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文明时代的政治社会,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第三篇题为“家庭观念的发展”,讨论了血婚、伙婚、偶婚、父权制和专偶制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探讨了人类家庭、婚姻的历史、第四篇题为“财产观念的发展”,主要讨论了几种继承法,论证了财产制度是由公有财产制向私有财产制转变的进化过程。本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影响很大,是马克思摘录的四本人类学著作之一。 人种: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种又称种族,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科:灵长目的一种。包括第四纪早期到现代的各阶段人类。最初的猿人骨骸曾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国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和云南元谋、德国海德堡、坦桑尼亚及阿尔及利亚等地发现,经旧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现代的体质类型。从晚期智人出 现以后虽然经历了4万年,但人类体质类型无显著变化,并不形成新种,其原因为人类社会发展与动物进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近年来,由于发现南方古猿的一些进步类型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因此有人认为人科应该包括南方古猿亚科和人亚科,并主张将人的起源时间提前到第三纪。 涵化(acculturation):指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经过久长的时间,两者相互采借、适应,彼此都发生了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英国人喜欢把涵化称为“文化接触”(culture contact)。 涵化:即“文化涵化”。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常在文化接触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使文化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一般有:①接受,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及“对抗涵化”,也包括单方面与双方面的互动。②适应,包括单方适应(文化同化)和双方适应(文化融合)。③文化抗拒,包括单方面的文化抗拒和双方面的文化抗拒,这意味着文化涵化的失败。 濡化:亦称做“文化熏染”。指一个人一生获得的文化教养的过程。创造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他认为濡化贯穿一。个人的始终,是在一种特定文化所认可的限度内运作的复杂过程。它始于一个人的婴儿期,通过学习诸如吃饭、穿衣、睡觉、讲话、嬉戏等的习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并一直保持下去而在少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人士所处的角色和社会地位,接受职业训练等,因为它包括了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在内。进入成年期以后,则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接受或抵制,同时也承担着教化下一代的任务,因为,孩提时代的濡化是一种有利于文化巩固的和稳定的机制,而成年人的濡化则对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或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巫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对客体施加影响或控制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必设计神灵观念,且对超自然力量不加神话,而是力图进行驾驭。宗教产生以后,巫术在有些地区和民族中仍继续存在。巫术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学者弗雷泽强调巫术的虚假性,视之为建立在错误因果联想之上的“伪科学”,功能论学者马林诺斯基则强调巫术的功能,认为无数据有心灵上的解释作用,是一种解除忧虑的方法,弗雷泽在研究中,还将巫术分作“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两类。巫术,指的是人们企图借助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通过一定的仪式对客体实施影响或作用的活动。 文明:1,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是深灰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过程的表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但与文化有别,世界上有没产生文明的民族,但没有无文化的民族。文明主要表现在: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产生的国家、城市的兴起;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分工进一步专门化;社会阶级化日益复杂等。2,专指精神文明,由指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3,文化的同义语。泰勒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或文明从广义的民族志含义上看,就是一个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一份子所习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 文化模式:①指一个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按一定内部关系构成的协调一致的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普遍接受,因而也是一种长期存在比较稳定的文化结构。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把文化模式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她认为,这种模式是人类在可能的范围里,选择那些人们乐于接受的行为,而排斥与此相反行为的结果。克鲁伯曾把文化模式分成四种类型:1,普同模式,即所有的文化共同具有的特点; 2,系统模式,即由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或复合体,因其效用已得到证明而趋于持久稳定;3,基本模式或全文化模式,这是一种文化的根本;4,风俗模式,即一种能使文化目标得以达成的方法或态度。②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学术论著之一。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方法描述了几个不同精神面貌的民族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生,死青春期,婚姻方式)。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模式,很难以这一文化的价值观去评价另一种文化。因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而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在这无穷的可能性中,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这种选择出来的社会价值,行为目标,通过整合贯穿到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就构成了各异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各类文化的多样性。在该书中,作者还着重强调不论是人的本性还是群体行为都是由文化塑模成的观点。因而,该书成了“集体心理学”的开端,并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有着强烈的影响。尽管曾有许多人批评此书有过强的心理学倾向。认为书中概括的文化模式是理想模式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人类学“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开拓视野的入门书”。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论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是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能够选择、驯化和整合外来的文化特质,而整合的形式就是该文化的模式或形貌。把文化模式论用于解释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形成了文化与人格理论。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主要分析了三种文化模式:酒神型、日神型及妄想狂型。酒神型是指狄奥尼斯的性格特征:充满激情、爱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日神型是指阿波罗的性格特征:安稳、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妄想狂型特征:嫉妒心强、彼此猜 疑、不信任、干事无法无天、背信弃义,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为敌,经常互相偷盗、欺骗甚至杀人。她还强调世界各种文化存在着极其多样的模式, 文化丧失:因接受新事物而导致旧事物的丧失,但这种取代并不定是文明的特征。某些文化虽然丧失,但并没有被取代,这也与接受一种新事物一样构成文化的变迁。 文化传播指的是一个文化发明创造出来的文化要素乃至文化的结构、体系向本文化之外的地域扩散或转移,引起其他文化的互动、采借(borrowing)及整合的过程。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内容包括文化的传递、转移、采借、吸纳或拒斥等。 文化变迁(culture change):多数人类学家指的是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变迁指的是或由于族群(或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 文化震撼:为了适应完全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精神压力。 文化整体观: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其次,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都比其他学科广阔。 文化相对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界流行一时的思潮。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它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中的价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去衡量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相对论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其《道德观念的起源于发展》(1906~1908)一书中首先创用的。但将其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博厄斯不仅认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只有一该民族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才有意义,而且还极力主张文化研究者在研究中也要坚持避免受自己价值体系的影响,而对每一文化进行客观的研究。这一思想最终由赫斯科维茨加以完整化和系统化,并极力推崇与宣传。这种文化相对论具有反对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相对论广为流行。但由于这种理论存在者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因为在30年代以后,招到了许多人的非议,遂逐渐地衰微。 文化相对论:历史学派最大的贡献在于明确了文化相对论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基本立场。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 博厄斯主张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价值。因此,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文化相对性:文化相对性也称文化相对论或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要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博厄斯倡导文化相对性。 人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所属的群体文化价值和传统观念来衡量、判断并且解释其他社会文化行为,这就是“民族中心主义”,其极端表现是“文化沙文主义”,即认为自己拥有的习俗、信仰永远优于别人的习俗和信仰,并以自己的文化来规范他人的行为。 文化相对论也是“相对的”,极端的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无法做价值判断,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是不存在的,对所有文化都应抱有宽容态度;相对的文化相对论更强调依据其历史脉络把握文化 文化相对观: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的核心。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群体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对待。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人类学家用文化相对观来反对种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是非不分的虚无主义)文化与人格:文化模式论,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是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能够选择、驯化和整合外来的文化特质,而整合的形式就是该文化的模式和形貌。把文化模式论用于解释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形成了文化与人格理论。人类学家在进行文化与人格研究时,主张人的人格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并主要关注文化的传承。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是“濡化”,即个人接受社会文化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过程。认为文化对个人的个性、认识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代表人物:1、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三种文化模式,日神型,酒神型,妄想狂型;2、米德,《来自南海》三部曲。 跨文化比较: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同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的研究方法。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内婚制:就是必须在自己所属某种群体之内选择婚配的规定,相当于族内婚。通婚范围除了与血缘有关系外,也与民族、宗教、等级、阶级等有关。 外婚制:指的是必须从自己所属某种群体之外选择配偶的规定。狭义的外婚制又称族外婚。世俗化,简单地说就是非圣化,即人们越来越以科学的信仰来取代对宗教的信仰,宗教的势力、影响和作用,越来越让位于世俗社会的势力、影响和作用。 入赘:指男子出嫁到女家的婚俗。赘婿多为贫家之地,入赘后需该从妻姓,所生子女也从母姓。在中国的宗法社会中,赘婿招人歧视,社会地位极低。我国现在社会提倡的男到女家,与旧时的入赘有原则性的区别。 婚姻:是社会认可的一个或多个男人(男性或女性)与一个或多个女人(男性或女性)在性与经济上的结合。并使其产生的后代合法化。同时,丈夫和妻子间赋予一种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婚姻:韦斯特马克:婚姻是“得到习俗或法律承认的一男或数男与一女或数女相结合的关系,并包括他们在婚配期间相互所具有的以及他们对所生子女所具有的一定的权利与义务。”默多克:婚姻“仅仅存在于当经济的功能与性功能结合为一种关系之时”。凯瑟琳·高富将婚姻视为“建立在一个女子与一名或几名其他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用以确立新生婴儿的合法性,并使其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一分子。”婚姻是为一定社会制度所承认的男女两性结合,以此确定夫妻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关系到种的繁衍,以及后代的体质与精神状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妻居:亦称“从母居”或“从妇居”。母系制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婚姻居住形式。可能由望门居住婚演变而来。母系社会通常以母系继承财产,以母系计算世系,且夫妇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因而母系方面的权利甚大。在有的氏族中,只要妻方或妻方成员不满意,就可以命令男子离去,男子无权反抗。到了父系制社会,妻方居住婚逐步过渡到夫方居住婚,但其残余一直保留到阶级社会。在中国,部分拉祜族地区亦实行从妻居,短者1~3年,长者住10余年。这些民族的妻方居住婚。有的具有买卖婚性质,赘婿在妻家居住,实际上是以劳动作为聘礼,偿付妻子的神身价钱。 聘金:聘金又称聘礼,是新郎为获取新娘,由新郎或新郎的亲族支付给新娘亲族作为补偿的一定数量的财物。 嫁妆:嫁妆是结婚时由新娘亲族支付给新婚夫妇的一笔财物。 家庭:建立在婚姻关系和血缘或收继关系基础之上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的最小细胞。 泰勒:(1832-1917)英国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早年就学于英国教友会的园林书院。1856年后,在克里斯蒂的领导下,转向人类学研究。1871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75年获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83年任牛津大学博物馆馆长,84年任人类学讲师, 88年任阿伯丁大学吉福德讲座第一任讲师,教“自然宗教”,91年任英国人类学会长。泰勒积极探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思想,反对当时十分流行的认为落后民族是从上帝创造了人以后不断衰退的民族退化论。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即: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此定义在本世纪50年代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至今还盛传不衰。在方法论方面,他提出了遗俗的理论与方法,认为通过此人类可以逐步追溯并构拟出过去的文化。同时,他也是最早提倡把统计学应用到研究和处理社会文化现象的学者。他特别注重宗教研究,首先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对各名族宗教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该观点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发展和起源的理论基础,开了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先河。主要著作:《阿纳瓦克人,或古代与现代的墨西哥和墨西哥人》、《人类早期史研究》、《原始文化》、《人类学》等。 莫斯:(1872~1905)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主要代表人之一。早年在波多尔大学读哲学,1897~1898年曾在牛津大学同泰勒工作过一段时间。1900~1902年叫宗教史和佛教以前的印度哲学,并成为巴黎大学高级学术研究院宗教史讲座教授,后任法兰西学院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从事民族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莫斯是杜尔克姆的外甥和助手,常帮助杜尔克姆收集资料并协助其编辑《社会学年刊》。1934年曾创办《社会学年鉴》,以取代《社会学年刊》。他还同列维-布留尔和罗维特一起于1925年创办了巴黎大学的民族学研究所,培养了一批民族学家。在学术观点方面,他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因为研究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事实的整体结构出发;他还提出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是一种不含商业性质的互相赠与,且与宗教、巫术等直接相关;他还认为宗教出现于母系社会,这种氏族宗教的主要内容是图腾信仰。他的主要著作有:《关于献祭的本质与功能》(与休伯特合著,1899),《分类的若干原始形态》(与杜尔克姆合著,1903),《关于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变化》(与H.比才合著,1906),《关于原始交换的形式-赠与的研究》(1925),《社会学与人类学》(1950)等。 施密特:(Schmidt,1868-1954):奥地利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德奥文化圈派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一神教自古有之,宣扬原是一神教的理论与文化一次发生说及传播论。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德奥文化圈学派中的“维也纳学派”。著作:《神的观念的起源》、《南美文化圈 和文化层》、《民族与文化》等。 马林诺斯基:原籍波兰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早年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及心理学、哲学等,1908年获物理学、数学博士。后入德国莱比锡奥斯华理化实验室,从马特学习民族心理学,因病终止,在病中读了弗雷泽的《金枝》,遂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并于1910年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1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1年起开始在该校教书,历任社会学讲师、社会人类学讲师、人类学特别讲座高级讲师,1927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位人类学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曾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奥斯陆等地讲过学,并4次访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讲过学。1938年访美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留下,1940年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1942年被聘为该校终身教授。他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人口研究委员会通讯委员、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院士,并于1936年被哈佛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马林诺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调查,除1914年-1918年在大洋洲做长期调查外,还先后在美国、墨西哥、肯尼亚等地做过实地调查,创立了参与观察法。他认为文化是个整体,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应从整体上分析器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尤其要分析文化对个人生理及社会生活上的需要所起的功能,从而,他也十分强调人类学应该更多的为实际工作服务,甚至认为社会人类学即为一门应用的科学。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地调查方法,对西方人类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去世后,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斯基”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只犯罪与风俗、《野蛮社会的性别与抑制》、《珊瑚礁财院及其巫术》、《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等。 “需要”和“功能”:是马林诺斯基文化观的两个核心概念。马林诺斯基认为,人基本上有两类需要:基本需要(生物需要)和衍生需要(文化需要)。他认为,为了满足一些基本需要,人就要用生产食物、缝制衣服、建造房屋等非自然(或人文)的方式,而在满足这个需要的过程中,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衍生的环境,即所谓文化。这个用文化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动,就是所谓的功能。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文化得以产生。文化在满足了需要的同时,又产生了衍生的需要或所谓的“文化驱力”,它直接导致了制度的产生。 维克斯计划:亦称“康奈尔秘鲁计划”有人类学家指导并实施的拉丁美洲农村社会变革计划。秘鲁的维克斯庄园为秘鲁公共福利部所有,其缴纳的税收是给国家救济用的。其经营方式是个人或公司在拍卖会上承租庄园及庄园所属的印第安克丘亚人佃农,承租额作为税收收缴公共福利部。承租人对佃农有类似封建领主对农奴的特权,不仅可以驱使佃农在最好土地上从 事商业化经营为承租者获利,而且佃农的家属也必须为承租者负责劳务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佃农才租到贫瘠的土地以维持生活。1952年,原承租维克斯庄园的公司倒闭,租期还剩半年。此时,曾在维克斯河谷从事田野工作的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家艾伦·霍姆伯格等建议康奈尔大学加以转租,以推行一项大胆的社会变迁计划。在美国政府的干预和秘鲁政府协助下,康奈尔大学战胜了秘鲁地主与权势阶级的反对与干扰,租下了维克斯庄园。在承租期间,人类学家既充当印第安佃农的保护人,又作为社会变迁的指导者,他们取消了无偿劳动,把庄园耕作得来的钱用以改善社区条件,并引导维克斯印第安佃农组成一个由选举长生的委员会,独立自主的处理庄园的内外事务,并引进许多新的社会革新项目,如农业技术援助,教育等,从而逐渐使维克斯印第安佃农获得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学会了自己制定管理社区的政策等。5年后,康奈尔大学鼓励佃农向社会福利部买下庄园。在美国和秘鲁知识分子的政治压力下,经过5年的斗争,1962年,佃农终于摆脱该地区权势阶级的阻挠,买下了庄园,从而以赎买的手段获得了解放。因此,维克斯计划是西方应用人类学家成功的促使一个社区向预期方向发生社会变迁的典型事例。 习惯法:指民间不成文法。是一种以先例为基础而获得合法地位并具有法律效用的社会规范。通常表现在社会风俗习惯中,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两性关系、复仇义务、财产继承方面起着规范作用。它具有裁决争讼的程序及惩戒犯罪的措施,并世代相传。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是当时的和先进的某些部落社会实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进入阶级社会后,尽管有了成文法,它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起作用。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关联性”“语言相对论”。美国人类学家萨皮尔和沃夫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萨皮尔在广泛的研究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认为语言是最根本的东西,现实世界是不知不觉建立在语言习惯之上的;人们的生活受语言的支配,沃夫最初埋头研究北美印第安语言,霍比语。他成功实现了萨皮尔计划,但没做比较研究即对原始语言霍比语跟西方奉为先进的“标准普通欧罗巴语”(SEA)进行长期缜密的研究,得出后来被称作沃夫假设的主要论断:霍比语与SEA语言有天壤之别,不但在语言、词汇、语法、语调、外形不同,而且有从不同的思维出发的质的差异。他以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范畴为例,说明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认识是不同的。结论:语言不是以反映客观现实为内容的,而是用来组织经验的概念体系。它不仅迫使人们接受一定的世界观,而且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霍比人的时空观念不同于欧洲人,而更符合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原因是他们的语言结构不同。他们的观点正确地说明了不同语言语义体系的差别,但过分夸大了这种差别对人的认识的影响,因而招到批评和非议。 整体观:人类学研究中所遵循的把一个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的观点。它强调研究每一文化元素时,都应将其置于整个文化框架中,探讨它与其他文化元素以及各种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原则作为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显著特征。今天,人类学的信息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人类学家逐渐脱离“大而全”的全面研究,更倾向于对某个课题或地区做专门的研究,然而把许多不同的专门研究汇集起来,用整体观考虑文化的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方法仍然保持不变。因而,现代人类学往往要求,即便在做某一专题的研究时,也必须注意到该专题与文化中其他因素的有机联系。 整体性:整体性又称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学科的研究进程中,历代人类学家以不同的理论为出发点,积累关于人类整体性认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哈里斯的整体论研究视角,《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阐述了人类学整体论多层次含义:1、方法论角度。认为整体论是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应当持有的态度和观察方法。2、功能主义角度。即局部和整体的有机结合及功能的充分发挥,考察社会的各个方面分支(如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通过对各个部分之间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理解该社会的整体文化系统。3、综合的角度。即人类学综合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语言的、历史的、当代的各个角度的内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全部内容都抱有兴趣,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还是生物、社会、语言及文化。 文化的整合性:文化的所有方面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趋向称为整合。 文化生存与文化保护:文化生存指一个小民族如何在外部环境的干预状态下,维护自己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认同,保持作为一种文化的独立性的权益。前者是以某一文化本身为主体,强调的是该文化的生存及权益;后者则是外部力量对某一文化进行保护 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族群:一种社会群体,通常可指任何一种群体,既可指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以及心理素质等物质人所构成的文化、民族团体;也指独具某种特点(国别,次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而有共同来源、共同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如在美国,希腊人、意大利人各视为一个族群,一个社区,一条街的人也可以视为一个族群,美国所有的黑人也是一个族群。不论族群的范围,它主要是以文化而不是生物或遗传学上的特征来区分的。 族群:是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此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 亲族: 在一定意义上又称亲属,是由血缘关系发展成的血亲(血族)及其配偶和由姻缘关 系发展成的姻亲(姻族)及其配偶的总和。亲族是由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亲等:亲族关系亲疏远近有一些衡量的标准,这种衡量亲族关系亲疏远近的尺度被称为亲等。 宗族: 通常指聚居一地,身份关系明确且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父系血缘亲属组织。 氏族:相信共有同一祖先,但缺乏明确谱系,无法理清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 氏族:它指的是一群相信他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却又无法明确地厘清血缘关系的亲属群体。氏族又分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两类。 胞族:几个氏族因某种联系可组成更大的亲属集团,但每个集团仍承认原始共同祖先。 半族:一个社会裂变成两个对称组织,称为半族。 民族中心主义:亦称“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我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思想。(文化沙文主义、种族主义) 民族自我中心偏见:亦称“民族中心主义”。指以自己的群体为中心,并根据这个中心的价值观来衡量和判断其他一切事物这样一种偏见。该术语由萨姆纳在《民风》首创。赫斯科维茨认为,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是固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贬斥所有其他生活方式的观点。另有一些人类学家,如比德尼曾指出,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有不怀好意者和敦厚者两种,前者相信有客观的绝对的价值并由此产生对异己群体的行为标准的敌视;敦厚者则偏爱自己的价值体系,此类民族自我中心偏见大多为进步文化的产物。美国《国际百科全书》认为,民族中心主义通常指抬高本社会在一切相关社会中的地位,有时也可用来指代同一社会中一种比其他诸群,(城市,地区,宗教团体,民族集团等)优越的观念,在复杂社会中,民族中心主义往往和各种政治信念、宗教旨意、集团意识、种族意识等结合一起而很难分辨出来。因此,评价民族自我中心偏见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应从具体的情况出发,避免武断下结论。 符号: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例如“=”在数学中是等价的符号,“紫禁城”政治上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符号,“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者的符号。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例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已不是为了给人照明,而是表示一种交通规则。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 我们的意识之中。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 变异(进化):变异是指较长时间里发生的社会文化的缓慢变迁。指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经过长时间微弱变化的逐渐积累,最终成为本质上全新的东西。 残存:泰勒的残存法。残存是仪式、习俗、观点等,它们被习惯势力从它们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到一个新的社会阶段,于是成为这个新文化由之进化而来的较古老文化的证据和实例。这样,通过分析和研究作为文化的历史证据的这些残存,就可以追溯发展的历史,从而重建文化的演进过程。泰勒认为,“现实中残存着无意义的习惯,它们在当时曾经具有实用意义,至少为了礼仪性的目的而曾为人们遵守,但当它被移植到新的社会后,由于完全丧失了其原先的意义,于是就成了无聊的旧习……可是根据这种或那种习惯的原来所拥有的、但在今天已经丧失了的意义,我们能够解释用其它方法所不能洞察其意的、一直被认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诸习惯。” 残存:在早期进化阶段的某些最初的习俗(仪式、习俗、观点等)仍然靠习惯的努力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但这时它又部分或全部地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和功能。 交表:指父或母的异性同胞子女与己身互为交表。 平表:指父或母的同性同胞子女与己身互为平表。 宗教: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的仪式行为。 萨满:是获得魔力的个人,本质上是一种宗教的中介人,受人委托而行事。文化不同,称谓不同。 萨满:源于通古斯语,原指北亚一带会施巫术为人治病且通鬼神的人,人类学界现将它泛称那些或可使神灵附体,或施行巫术为人治病,或可为人占卜解释预兆,或为社区中的人们主持祭祀和禳祓仪式的宗教活动主持人。 祭司(Priest):在宗教场所如神庙专职侍候神灵、全心全意进行宗教仪式活动的神职人员。祭司:主要角色是执行仪式,解释宗教经典和维持宗教传统,同时为神像着装、风险事物,为信众布道和主持各种宗教活动。 政治:是一个团体的成员为实现公共目的而使用权力的行为过程。三要素:权力、决策、公共目的。 对群:占据某一特定区域,有亲缘关系的核心家庭构成的30-150各成员的集团。 部落:超越游群以血缘或村社纽带为媒介而构成的持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占据一小块专门地区的一组对群或社会组织。 国家:伴随都市、文字和大规模水利事业而出现的政治组织。 继嗣:从文化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人为社会承认的,与其祖先之间的联系。 生计:谋取衣食和居所以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的方法和手段,便是生计(subsistence),或称为生存战略(survive strategy) 发现(discovery):在文化人类学上指的是由观察原已存在但先前未被注意到的事实,使这些事实为文化之用,从而使文化有所增益; 发明(invention):指的是人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创造出一种可为社会共享的新做法、新观念、新制度或新事物。 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以及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同文化的联结性关系。人类学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 人类学:人类学是研究人及与人之相近的灵长类的一门学问,或者说是多种相关学问的集合。普同性:所谓普同性或普同论,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进一步说,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同特征就是普同性内涵。人类普同性存在于它的一般性与个别性之中。 文化区:博厄斯学派研究的是一种文化区分析法,其基础分别是文化独立论和文化相对论。文化独立论是指文化决定文化;文化相对论是指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文化区首先是一个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文化区强调文化特征上的相似。博厄斯把文化的最小单元成为文化特质,服务于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相关特质就构成一个文化丛结,关系紧密的丛结又构成一个文化类型,相同的文化丛结和文化类型会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形成文化带,相关的文化带又构成文化区。 文化区:指有着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该术语由美国人类学家梅森创用。最初只是用地理区域的区别来概括一群群被认为是具有意义的文化,但实际上当时这样划分的一个区域中的文化并不一定有联系。1922年,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重新解释了文化区的概念。他从文化特质的相似方面来限定文化区,认为文化区可以根据文化特质加以分类。文化区有“文化中心”和“边缘区”。文化中心是一个文化区所共有的文化特质发明创造和最集中的地方,而并不一定是地理的中心。文化特质创造出来后呈放射性状向边缘区传播。当在边缘区发现某种文化特质时,这种文化特质是过去某时在文化中心里创造出来的,通过了一段时间才传 播至此。由此他认为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特质发展的历史。从而通过区别文化区等,可以构拟文化发展的历史。因为,文化区概念是威斯勒用于构建文化史的一种分类手段。其他著名的美国历史学派的学者如赫斯科维茨、罗维等也赞同此说。所以这一概念和方法也成为了美国历史学派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之一。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文化区不是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一群文化所存在的地理范围,而只是一个文化所存在的地域范围。 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在一定时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1923)一书中首先创用的。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化的内容就是由各种文化特质的总体构成的。然而,文化特质不是单独存在的。由于世界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总是局纪委文化丛而存在。一个文化丛,往往以一个具有内聚力的文化特质为中心,有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愈发发展,文化特质的联结愈复杂。因而,美国学者汉金斯把文化丛分为简文化丛和复文化丛两类。前者指一组在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后者则由几个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丛单位所构成的文化丛。许多复文化丛的集合就构成社会的文化整体。文化丛这一术语有时也被西方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引申为指与时空有关的文化特质的集合,即一种考古学文化,而不考虑其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民族志:记述和介绍世界各民族情况的学科。20世纪40年代以前,西方大多学者用以指对欧洲以外的不发达民族的考察和记述。其一对具体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详实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即以系统地搜集有关民族的资料为主要任务,故亦称为“记述民族学”。一些学者把民族志视为“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甚至“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得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长期的个人接触(通常是由了解被研究社会的风俗和语言的观察者进行参与观察),而对一个社会的研究。早期的民族志学者注重对在被研究的社会范围内观察到的现象提供解释,因而与社会人类学具有共同领域。 民族志:人类学者最终坐下来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这个文化撰写的文本形似就是所谓的民族志,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主要展示手段和形式。人类学家通过田野工作想要做的就是把直接观察到的事项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所理解的某种文化给读者。民族志写作也可以认为是“发现一种文化的意义并将这些意义与另一种文化里的人沟通的整个过程”。民族志文本的撰写种类有“传送带”模式、阐释的模式、多声道的模式等。 功能论:文化人类学流派之一。一强调研究文化现象的功能,或强调用功能的眼光来解释文 化现象而得名。1922年,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和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的出版为标志。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文化是一个整体,是由各种文化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整合为一体的;一切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他们一致认为,功能是满足需要,但对功能满足何种需要有着不同的解释。马林诺斯基认为,功能是满足人类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以及派生的各种社会需要。而布朗则认为,功能满足了社会稳定运作和延续的需要。在研究方法方面,都注重实地调查,强调参与观察,力图从实际中归结出理论和验证理论。他们都强调用功能的观点去分析文化现象,看这些文化现象在整体文化内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以何种方式与周围物质环境联系。二战前,功能学派对世界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促使了美国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形成。具体内容为:1,功能差异比较通过对文化事实间功能差异的比较,界定各个文化事实的价值、意义及特点。2,功能的统一或连续比较分析。通过把文化事实的功能看作是统一的或连续的,从而将各文化事实链构成以网络整体,进而论证文化事实的一体性,一般本质和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随着马布的去世,功能学派影响力逐渐减弱。代表作:马《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性与抑制》、《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布《安达曼岛人》、《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弗思《新西兰毛利人的原始经济》、《人文类型》、《人与文化》、《经济人类学论丛》等。 进化论:进化论人类学的两大思想来源:是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为代表的社会进步观念,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进化论要点:进化论者认为1、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2、社会文化进步的路线和阶段一致;3、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一致。进化论最具代表性人物是泰勒和摩尔根。其他进化论代表:巴斯蒂安,提出“心理一致说”、“民族”概念、“地理区域”概念;巴霍芬,《母权论》提出家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性杂交关系;麦克伦南,《原始婚姻》《古代史研究》《父权制理论》提出外婚制和内婚制概念;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术语,《金枝》提出人类智力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继嗣群:由继嗣关系组成的亲属团体。继嗣追溯方法有从父系和母系同时追溯的双系继嗣或从父系或母系一方追溯的单系继嗣。继嗣群根据继嗣法则构成,例如某个社会以父系单系继嗣为法则,那么这个社会的某一男子及从其某一男祖先来追溯继嗣,并同其他出自共同男祖先的人构成为一个继嗣群。继嗣群不仅是一个有着亲密忠诚感情的亲属群体,而且在一些非工业社会中,还是组织严密的工作单位。他除了在变化不定的生活过程中为该群体中人提供安全和帮助外,还起着支持老年人和体弱者,以及决定该群体中的某个人可与谁或不可与谁结婚等作用。 世系群:世系群也称家系,指的是由一个可以确知的共同祖先的后裔组成的单系继嗣群体。根据实行父系继嗣或母系继嗣,而分为父系世系群和母系继嗣群。 再分配:货物从生产者那里敛集到某个中心或人物处,然后根据某种目的重新分配到全社会。原生论:也称为根基论,该理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 情境论:民族认同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中为了群体利益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二元论( dualism ):概念是晚近才提出的;但二元论的观点自古希腊就存在,其典型代表是柏拉图。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事实上两者都存在着差别。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如17世纪荷兰的B-斯宾诺莎认为,“神”即自然,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它有无限多的属性,其中可以为人类所知的只有广袤(物质性)和思维(意识性)两种,二者绝对独立,不能相互影响。[补充说明]二元论中的“意识”不是人类出现后的“意识”,而是指自然法则。在人类出现以前的物质和意识就是指物质和自然法则,譬如数学就是一种自然法则,数学并不是因为人类出现才有的“意识”。 传播论:传播论是人类学进程中第二个理论范式,它将人类社会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个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认为文化变迁的过程主要是文化采借的结果。传播论者大多信奉进化论,并试图构建文化史,把异族文化看成时间上的“他者”。传播论要点: 1、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3、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越多;4、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传播论源自德国理想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理论先驱是拉策尔。之后发展处两个变体:英国的埃及中心论和德奥的文化圈理论。埃及中心论代表:史密斯、佩里。德奥文化圈代表:弗罗贝纽,最早提出“文化圈”;格雷布纳,有的文化圈有部分重叠形成“文化层”,还提出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即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施密特,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关系程度标准”,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进化论特点,被称为“文化圈进化论”。 报道人:人类学在田野调查中结识的能帮助他们了解当地文化的当地人。 谱系法:是搜集家谱并编辑成系谱表以确定亲属制形式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方 法。谱系分析方法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 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出发点 生活史:是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对偶家庭:亦称“对偶婚”。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在世系从母和族外婚的原则下,一女子为中心,女子定居于本氏族,丈夫来自其他氏族,实行男嫁女、从妇居的婚姻居住制度。这种婚姻由于没有独占和固定的同居生活 人科,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因为离异很容易。我国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阿注婚几位对偶婚的一种。对偶家庭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发展的过渡环节。扩大家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居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的集合组成。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和夫的父母或妻的父母所组成的家庭,为小型扩大家庭。恋母情结:“俄底蒲斯情结”,指儿子亲母反父的情节,由弗洛伊的创立。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4~5岁),儿童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中得到满足。弗洛伊的借用希腊神话王子俄底蒲斯无意中杀死生父娶母为妻的典故来描述性器期出现的儿子依恋母亲害怕父亲的情绪。他认为,恋母情结是儿童性欲发展的高潮,影响着儿童性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恋母情结在通常情况下,因受阉割情节的作用而压抑,如不能完全解决,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变态。阉割情节是性器期出现的,在男孩方面表现为害怕失去自己的生殖器的情绪。人类学家通过泛文化的研究,证实此类现象只存在以核心家庭为主要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或文化中,从而反对恋母情结普遍说。 继嗣制度:或称继嗣法则,是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来的共同祖先,使每个人与特定的亲属发生关系的规则。 母系继嗣:通过女性把子女与两性亲属联系起来的继嗣方法。一般存在于母系氏族中,以这种方法继嗣,每一代的孩子都属于其母亲的亲属群体。 继嗣规则:强调亲属之间的一部分联系而忽视另一部分联系,使每一个人只和一部分划分清楚的亲属发生关系,这种规则即为继嗣规则。 双边继嗣:指个人同时从父母双方追溯其血统,而不问其性别。 双系(两可)继嗣:一个人的血统计算既可依父系,又可依母系。 单系继嗣:人们形成世系群,这是一个成员彼此有亲属关系的集团,大家根据明确的谱系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先。 田野作业:亦称“田野调查”、“现场调查”或“实地调查”。指导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 际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家深入所研究的民族中,对其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其突出特点在于研究人员长期长期居住生活于调查现场中,参与及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研究其文化全貌,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观点,以期达到人类学研究应具有的整体观。人类学田野工作始于美国的摩尔根,完善于英国的马林诺斯基,后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所进行的长约两年半的田野调查工作,在人类学田野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越来越被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社会学科广为采用,但田野工作与文化社会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仍是其他学科远不能比拟的。人类学家从事田野工作之前,必须确定研究范围、题目,拟定计划,选定调查地点,阅读有关文献,进行充分准备。从事田野工作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携眷或组团前往,但都必须与当地人建立友好信赖的关系,成为亲密朋友,与他们共同生活。进入田野之后,应尽快明了当地情况,学习当地语言和各项礼仪和禁忌,寻找主要报告人。当自己被当地社会接受后,便可以进行系统的人类学研究工作,如调查亲属关系、婚姻形式、居住原则、经济结构、政治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参与观察是田野工作的主要方法,同时也可以辅以问卷法,投射法等。记录除笔录外,还可以采用照相、录音、录相、摄像等电化手段。对资料应检验其真实性,并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当代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新趋势是:逐渐重视特定问题及理论的探讨,而渐少进行整体性的调查。在较大较复杂的社会中从事调查,则多用抽样法。此外,跨学科联合组队进行田野工作也常被采用。 田野工作: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首要方法和途径,田野工作强调对地方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经验性调查的特征通常是:1、学会当地的语言;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的居住时间;3、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 田野调查:亦称“田野作业”、“现场调查”或“实地调查”。 田野笔记:在访谈过程中或参与观察过程中当场记述下来或及时补充完善的资 料,偏重当地人的观点 田野日记:记录田野工作期间田野研究者自己的个人经历、想法、恐惧、迷惑、突破,以及在田野工作中的问题等内容。 自然宗教:1,马克思著作中,指原始社会的宗教形式,是“人为宗教”的对应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原始宗教中的最早形式,比如“灵物崇 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之类。2,启示宗教的对称,指出于人的本性的宗教。原为基督教神学术语。基督教自称它的教义来自上帝的启示,为启示宗教,而在基督教产生之前或者为传到的地方所存在的宗教,为自然宗教,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为自然宗教。3,一部分自然神论者论述宗教的学说。认为人类原始时期宗教是自然宗教,是以理性为基础产生的。通过理性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即可领会神的存在和本性。并认为凡不能通过理性而得到证实的信仰,都是迷信,应予摒弃。 表层结构:美国乔姆斯基创用的学术术语。与深层结构相对,指语言中句子的形式,包括语音和语法规则。认为,各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是各不相同的、互相独立的,但通过它们背后深藏着的共同的深层结构,即句子所表达的意义,这些不同的表层结果之间可以互相翻译。表层结构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表层结构相同的句子,其深层结构可能不同。结构主义人类学将此概念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用以指构成事物或现象诸成分之间的外部关系。 祖先崇拜:指建立在鬼魂信仰的基础上,以虚构或实在的血缘祖先为崇拜对象的信仰形态。在中国,它是子孙表现对祖先尽孝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其具体表现为祭祖。祖先崇拜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功用。美籍华人学者许亮光指出,再传统的中国,祖先崇拜具有巩固家庭制度的功能,它为后者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而在西非的达荷美,祖先崇拜也与政治结构有关。 图腾崇拜: 据近现代学者的考察,图腾崇拜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是对血缘关系的一种歪曲反映。图腾信仰崇拜的不是图腾动植物本身,而是与这种动植物共有的“祖先”,一种半人半物的幻想 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是指那些遵循大致相似的政治规范与目标,以及多半遵循相同政治程序的人。 政治精英:指的是那些在一个社群中被赋予权力,或有机会取得权力和领导地位的人。《古代社会》: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术著作,副标题为“人类从蒙昧时代经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之研究”。全书共分4篇26章。第一篇为“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根据生产资料及其生产的发明、发现,把原始时代分为蒙昧、野蛮时代,有个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由此阐述了人类循环大体一致的途径,从简单发展大复杂文明时代的过程,并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二篇的题目为“政治观念的发展”。钙片讨论了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及政治社会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即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原始时代的氏族制度和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文明时代的政治社会,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第三篇 题为“家庭观念的发展”,讨论了血婚、伙婚、偶婚、父权制和专偶制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探讨了人类家庭、婚姻的历史、第四篇题为“财产观念的发展”,主要讨论了几种继承法,论证了财产制度是由公有财产制向私有财产制转变的进化过程。本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影响很大,是马克思摘录的四本人类学著作之一。 社会网络:社会学、人类学的应用术语。指一个人同其他人形成的所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超越制度分析的静态结构,而把握社会的动态结构。因而,社会网络的分析,适于塑模动态的社会关系模式。社会网络的分析重点考察的不是个别人或个别群体,而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从个人活动延伸展开,去追溯其全面的社会互动关系,通过对人际交往方式、行为、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去了解和解释诸如城市这样的实体是如何发挥功能的。 社会结构: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强调功能的同时,重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认为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他进一步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社会集团:简称社团,是指一群人基于共同利益目标,在一定的时期之内,以有连续性的、可以预期的方式发生联系而结成的集体。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是“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它“既指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也指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批评”。 内在控制:个体受到社会文化濡化影响而建立起来的控制。 内部控制,即社会通过各种影响在其成员内心建立起控制机制。前工业化的土著社会及宗教意识浓厚的社会“最有成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性控制。” 外在控制:依靠外在于社会个体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如制裁、赏罚,来促进社会正常和一致。既有正式的(法律),也有非正式的(闲话、习俗、)。 外部控制:通过外在的力量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 乱伦禁忌:是指禁止在某些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婚配行为。禁止亲属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文化准则。 乱伦禁忌:乱伦禁忌:是对社会习俗或文化制度所规定的某些亲属之间的性关系或婚姻关系 的禁忌。主要表现为母子、父女以及亲兄弟姐妹之间发生性关系或发生婚配关系。 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众自己或通过宗教师以高度程式化的方式与超自然力量进行联系、沟通的行为模式。 人生仪礼是指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 生命仪式:是指与个人的生活周期阶段相对应的过渡仪式,主要包括:诞生仪式、青春期仪式(成年、婚姻)和死亡仪式 强化仪式:是指强化共同体既已存在的秩序和价值观等,主要是指群体生命或生活危机时刻举行的仪式。 过渡礼仪:个人在一个社会结构中的设分、地位的转变,如出生,成年,婚姻,死亡等相关的一系列仪式。一个人从生命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随着角色和身份的改变,也获得了新的权利和义务。与此相关的各种过渡礼仪,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如有关死亡的礼仪意义在于超渡死者,或希望死者再生,以新的身份和职责再回到现实世界,或希望死者顺利到达彼岸,进入祖先的社会中去。 社会控制:政治组织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存在的条件。政治组织通过这种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社会动乱;另一方面,集权政治不仅没有达到社会控制的功能,反而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 社会性别:不同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为准则、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等。 自然选择:简单地说就是保持适用环境较好的特征,抛弃不太适用的特征的过程。两个重要的基本点:1.所谓特征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有利特征;2.特征并不是天生的“优越”,自然选择完全依赖环境,环境改变,那些有利的适用特征也随之改变。 主位观点:将焦点放在当地人的解释方式以及重要意义的判断标准。 客位观点:强调研究者的解释方式、概念范畴以及判断重要性的标准。 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 客位研究:即使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主位和客位: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人类学调 查者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 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强调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 种族主义:是一种认为基于遗传的体质特征与人类各种族的个性、智力和道德发展能力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机种族差异决定了人类群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不同的思想。表现:种族隔离、种族灭绝、种族歧视。 复合家庭:以一个共同的配偶,父亲或者是母亲为主线把数个核心家庭连接起来的家庭集合体 核心家庭:由一个男性、一个女性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形式,家庭中以夫妻关系为组织核心。亲属关系:是指人们通过婚姻和家庭而结成的相互关系。 集约农业(精耕):同一土地面积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以提高单位的产量,从而增加产量。 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或集体观念,由杜尔干提出,是指由某一特定的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信仰和感觉,是社会强加于个人的观念,不是人从直接的经验中取得的。 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平权法案究其根源是美国最高法院始于19世纪中叶在有关人种问题的司法判决中,依据宪法的平等保障原则来保护黑色人种公民的权利的行为。评价平权法案的合宪性具有三条标准:合理的基础(为避免立法的恣意违宪);观点中立;审查严格。 功能主义:英国功能主义发展了人类学调查方法和叙述手段,推动人类学进入现实主义时代,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功能学派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鼎盛于30年代至50年代,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与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民》标志着功能学派形成。功能论内部的两个主要阵营是: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 生计方式:指的是各个人类群体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所采取的整套的谋生手段 一般互惠:指不计算交换物品价值,也不指明回报时间的互惠式交换。 平衡互惠:指在预定时期可获回报价值相等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负性互惠:指期望从对方获得价值高于自己付出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互惠交易:也称互酬,意为在亲属和朋友间的互相“赠予”的义务行为。 这种“赠与”是广义上的,并非仅限于财产或服务方面,而指的是一种互助互利 关系。 市场交换:通过公认的交换媒介按照供求关系而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亲属称谓: 是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术语或名称。 泛灵信仰(Animism):也称“万物有灵观”,是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有泛灵的观念,即人们从对影子、水中的映像、回声、呼吸、睡眠,尤其是梦境等现象的感受,觉得在入的物质身体内有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当这种东西离开身体不再复返时,身体便丧失了活动和生长的能力,呼吸也随之停止。这种东西就是“灵魂”。他认为原始人由己及物,推论出一切具有生长或活动现象的东西,如动物、植物、河流、日、月等,以至凡可出现于梦境中的任何东西,都具有“灵魂”,这就是泛灵信仰。 泛生信仰(Animatism):美国人类学家马雷特(Robert Ranuwh Marett)继承了泰勒的宗教进化观,但认为泰勒所说的泛灵信仰并不是人类宗教信仰最早的形式,在此之前应有一个以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为主的阶段。这种非人格化超自然力的信仰就是“泛生信仰”。泛生信仰,也称为“前万物有灵观”或“物活论”。 文化人类学:霍尔姆斯1901年在《美国国立博物馆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一术语,指代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它所关注的人类文化现象,侧重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有进化理论、传播理论、功能理论、文化与人格理论、结构理论、文化唯物论、象征理论、解释理论、实践理论、反思人类学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一般通过田野工作和撰写民族志的方法获得资料与结论。 体质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人类学主主要分支之一。研究人类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形成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体质特征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发展分3阶段:1,17世纪-18世纪中叶,经验论代替唯物论,科学的努力产生了新知识和了解自然界的新方法,人们开始去了解人类体质的奥妙。2,《物种起源》发表-1900年,以介绍一种进化观念为标志,开始有了名副其实的体质人类学。尚处于形成阶段,但为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进化打下了基础。3,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二战,是体质人类学迅速发展时期。传统的体质人类学分为:古人类学,人种学,人类化石学,灵长目学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体质人类学不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增加新内容,并产生边缘学科:营养人类学,优生学,人类生态学等。这些分支都是由于当前社会需要及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并朝着接近真正的人类体质问题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重新综合,去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现今的形态和 行为问题,包括人的体质特征,特别是人类的进化和变异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人的体质(生物性)与文化的关系。现代体质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体质人类学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研究人类进化与演化过程及现代人类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政治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由《非洲的政治制度》开辟其研究领域。至50年代中期,研究重点在各种简单和传统社会中的政治体系进行分类,并对各种政治结构静态分析。50年代后,渗透影响既有的政治理论。现代政治人类学主要内容是:通过回溯性分析和参与观察各种文化政治现象,重新确定政治的性质和范围;2,阐述政治和血缘亲属之间的关系;3,对各种政治系统进行分类,建立政治组织的比较类型;4,研究政治系统的演变过程;5,研究巫术符号,宗教等操作与政治权利的关系; 6,对前工业社会政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性研究;7,研究前工业社会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过程;8,对有关工业化国家中正式的政治机构进行研究;9,研究政治形象和政治象征的演变和作用。目前的挑战:1,把各种形式孤立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更有理论意义;2,是自身的概念和范畴更加完善。 考古人类学: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的人类学分支。其研究方法和内容是:1,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田野工作,建立起遗存的文化位置,并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手段进行遗存的性质和年代分析,建立起系统的田野资料。2,聚落形态考古研究,试图从考古器物志走向人类学,研究一寸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关系、人类行为和生态系统,为考古中的社会人类学研究。3,文化变迁的研究,对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动因进行探讨,建立起变迁模式,是新进化论在考古中的运用,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时间深度对人类学有所贡献、并为社会科学一般规律的研究作出贡献。 考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它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语言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今日语言人类学可以认为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研究,博厄斯《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手册》称为“近乎于一部现代美国语言人类学的奠基作品”;萨皮尔、沃尔夫提出了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又称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决定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感觉。语言人类学研究的两大传统流派是话语分析和话语交际民族志。 应用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人则认为它只是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一般说来,应用人类学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人类社会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 发展的学科。应用人类学由美国人类学家布林顿首次提出。它的研究起始很早,泰勒认为人类学是门决策的科学,应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英国人类学家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尝试是在南非战争之后,当时皇家人类学院建议把不同的南非各部落的法律和习惯记录下来,以便为制定开明的管理政策打下基础。摩尔根在研究易洛魁文化的同时,也曾为该民族做了些贡献。20世纪20年代,随着诺斯基与布朗的提倡和实践,应用人类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发展由为迅速。人类学家或从事殖民地官员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管理中,尊重当地社会,渐少由于无知造成的无益、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或作为官方人类学家,直接从事一些殖民地、托管地的行政管理工作,如制定能接受的法律;或从事土著民族的教育工作,培养殖民地简介统治的人才,使他们适应殖民地造成的现实。二战期间,应用人类学扩展至国民性的研究。不少学者参加对敌国国情的研究,运用人格与文化理论、文化模式理论对日本等研究,为本国政府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过去与殖民主义有密切联系的人类学家不受欢迎,人类传统研究的领地缩小,迫使人类学家回到自己的文化中从事研究。加上战后人类学家增加,使原先纯学术的研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他们投身于应用研究来,应用人类学开始蓬勃发展。此外,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发展遇到的矛盾与阵痛,也逐渐认识到应用人类学的重要性,应用人类学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应用人类学涉及人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的改善等方面都有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的分支,如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医药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等,并还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研究范围。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是由美国学者丹尼尔·布林顿在1896年提出来的。用来指称人类学家运用其对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知识来协助改善或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各种研究。 都市人类学: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是一种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分析都市及都是社区的演变规律,结构,类型,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都是病态及其解决方法等问题的学科。都是人类学始于二战前,有林德夫妇的“中镇研究”和沃纳的杨基城研究。二战后,由于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解放,人类学过去习惯研究的部落社会渐少;由于逐渐认识到以研究人类的普遍性问题为宗旨的人类学不应忽视人类生活的城市生活。于是更多的人类学家投入到都是研究中,都是人类学慢慢形成。在美国,1979成立的都是人类学学会,出版定期刊物《比较都市研究》,促进其研究,反映其成果。都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比较方法。即通过泛文化的比较,以研究城市结构的各种类型、各种都市化进程的异同,或者把普通的东西与一 种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所具有的具体特征加以区别。2,历史的方法。通过统一文化背景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历时性追踪比较,探索各种类型的城市的演变规律。在获得关于城市的系统信息的过程中,都是人类学使用了多种技术:1,参与观察。即进入城市或城市的某一社区,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获取关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2,人口统计学分布。利用有关统计资料来了解城市人口的一般特征、变动情况及都市化情况。3,文献分析。通过对历史材料,事迹或其他与城市有关的文字资料的分析,获得对城市的历史的认识。4,考古发掘与调查。这是对那些没有或很少有文字材料记录的城市进行历时性研究时所采用的专门方法。5,调查分析。即通过问卷,访问谈话,调查会等手段,以把握某种特殊的信念或行为,如政治态度和特定族群的信仰问题。 “交错从表婚”:亦称“姑舅表婚”,简称交表婚,指姑舅表兄弟姊妹之间优先进行婚配的婚姻。 历史特殊论:博厄斯等人形成了“历史特殊论学派”,提出了“文化区”理论。他们主张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并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他们主张的文明史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泛部落因素: 是指那些在部落的纵向组织原则之外起作用的因素,如亲属纽带,又如年龄级制度。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最后一个阶段。该时代文化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学术界一般把新石器时代化为早中晚三期。就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该时代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和父系氏族公社初级阶段。一般说,当时人们使用以磨制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从事以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业,辅以渔猎、采集和制陶、纺织生产或畜牧业的经济活动,过着定居农耕或游牧生活,已从攫取经济生产经济为主的阶段。该时代早期仍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享劳动果实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中期开始出现贫富分化,晚期出现阶级分化的萌芽,但世界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 传播与借用:文化传播,指的是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文化传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有意的文化传播既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文化,也只可能模仿、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文化借用”。 发明与发现: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某个人发现某种新的事物、新的工具和新原理,逐渐为人们接受,而为社会所共享;发现,是是某些已经存在但过去不被人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的行动。 结构功能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认为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个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强调功能的同时,重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认为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他进一步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大传统与小传统:无明确概念,雷德菲尔德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中首次提出, 用以说明在复杂社会种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并认为小传统在文化系 统中处于被动地位。 前万物有灵论:“泛生论”,“物活论”。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对万物有灵论的修正理论。认为原始人在产生万物有灵论之前,现已具备一种观念,觉得整个物质世界是活的,因而其中的每件东西都是活的;没有必要以各种物象都分别具有自己独立的灵魂为前提。马特雷提出这一理论的根据是南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亚人的马纳信仰。然而不少宗教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同万物有灵论一样,没有任何实例证明人类历史进程中存在过泛生论信仰。 生物—文化适应:适应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人类的适应包括生物性适应和文化适应。生物性适应主要指人体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质协调。文化适应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的环境适应的生物性与文化的交互过程又是综合的生物—文化适应。一方面人类身体和大脑的变化让我们适应策略中的文化得以实行;另一方面如属于文化适应的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可以看做是生物性适应的一个表现,因为文化适应的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物性进程。适应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适应,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保持和创造。 复兴运动:利用宗教形式有组织、有意识地试图复兴或更新原有文化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总称。复兴运动是在殖民主义压迫下所产生的剧烈文化冲突中出现的一种运动。其大多数都利用各种宗教形式加以发动和组织,如救世主运动、本土主义运动等。由于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反对外来殖民主义统治,因为往往成为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种方式。 复振运动(revitalization movement):也称“复兴运动”,是指通过向一种文化注入新的目标和新的生命,以拯救该文化的一种努力。 复振运动主要发生在殖民地文化中。 边缘遗存:指在文化边缘区保留的,由文化中心创造而在其他地已小时的文化元素的统称。美国历史学派的文化区理论认为,文化中心是一文化区发明创造文化元素的地方,当文化元素创造出来后,会呈放射性状态向边缘区传播。由于传播需时间,当传到边缘区时,时过境迁,文化中心很可能已抛弃此文化元素而创造其他新的文化元素来。这时就会出现文化中心所创造出的一些旧的文化元素保存于边缘区的现象,这类文化元素即为边缘遗存。通过这种边缘遗存,人类学家可追溯这些文化元素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建立起文化元素发展的历史。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指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也就是说,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文化:英文作culture,最初的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耕耘种植”之意; 人类学大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团复合物,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凡人类因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及习惯。 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和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林耀华:(1910-2000),福建省古田县人,是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致力于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学得教学科研工作,对汉族的宗教组织及凉山彝家的社会组织研究颇受重视。主要著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文化模式》(1934)、《菊花与刀》(1946)。《菊花与刀》: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人类学(林惠祥):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之科学:包含人类的起源,种族的区分,以及物质生活,社会构造,心灵反应等的原始状况之研究。换言之,人类学便是一部‘人类自然史’,包括史前时代与有史时代,以及野蛮民族与文明民族之研究:但其重点系在史前时代与野蛮民族。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于文化差异性和相似 性的研究来理解文化的本质(进而理解人)的学问。) 杜尔干(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代表作:《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自杀论》(1897年)、《原始分类》(与外甥莫斯合著,1903年)、《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912年)。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此刊物是法国社会学家的论坛,影响极大,故法国社会学派又被称为“社会学年鉴派”。 莫斯:莫斯是涂尔干的外甥,犹太人。他学问渊博、能精通多种欧洲语言,研究的范围较广泛,因此在学术上的影响不限于社会学方面,也不限于法国。 1924连他主持回复停刊10年的《社会学年鉴》工作。1926年与列维?布留尔等建立巴黎大学民主研究所。他还用了许多时间整理涂尔干的论著,因此自己发表的成本著作不多。他撰写的学多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由他学生和朋友编成《社会学和人类学》(1950)和《莫斯文集》三卷本。1925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原因——礼物》,第一次对礼物交换这一分布很广的习俗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波兰人,1913年《澳大利亚的土著家族》,1914—1918年在特洛布里恩德岛进行田野调查。1922年《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7年《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36年的《文化论》(1938年交给吴文藻,1944年由费孝通翻译成中文。布朗: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国人,学过医学和道德科学,1904年后师从剑桥的里弗斯(Rivers)学习人类学,曾在悉尼和芝加哥从事教学和研究,后来回英国到牛津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他的著作不多,主要有《安达曼群岛岛民》(1922)、《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的自然科学》(1937)、《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以及与福德(C.D.Forde)合编的《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1950)。虽然布朗的著作不多,却并未影响他在社会人类学史上的声誉,他与马氏分别成为英国本世纪上半叶两个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学术领袖。费孝通与《江村经济》:费孝通,享有世界名誉的著名社会学家,江苏吴江人,早在学生时代即凭一本《江村经济》一举成名。《江村经济》简介:该书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又名《中国农民的生活》或《江村经济》。描述中国农民生活、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此同时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在西方列强压力下中国农村的文化变迁。 林耀华:(1910-2000),福建省古田县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严复研究》 (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金翼》描写的是福建省古田县的一个农村(书中称黄村),主人的房子因风水好而被称为“金翼之家”。书中通过中心人物黄东林及其家族和他的姐夫张芬洲一家命运的变迁,由个人所组成的各个体系的相互联系,展示了人际关系的网络,刻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 吴文藻: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认为社会组织等介于物质因子与精神因子之间,是文化的骨干,在文化变迁时社会制度的惰性更高;社会制度的一切部分共同运行着,使之达到适足程度的内部的一致和谐的状态,而不致产生不能排解或加以制裁的种种持久的冲突。推崇功能学派:1、最先进,提供高度动态的功能观点;2、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适合研究中国国情) 博厄斯:美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又译鲍亚士。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明登市,卒于美国纽约。主要著作:《中部爱斯基摩人》(1888年)、《夸扣特尔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和秘密结社》(1897年)、《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手册》(1911年)、《原始人的心灵》(1911年)、《原始艺术》(1927年)、《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年)、《普通人类学》(1938年)、《种族、语言和文化》(1948年)等。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年12月16日-1978年11月15日),美国女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代表作:1928年--《萨摩亚的成年人》,1931年--《新几内亚人的成长》,1935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文化特质是指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亦称文化元素。文化特质是研究者抽象出来的概念,它舍弃了组成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单位的不同性质,没有显示出文化的功能。由于最小单位的确定是相对的,故文化特质或元素亦有其不确定性。如果将文化特质界定为文化的一个最小的功能单位,把它视为一个较大的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元素,则只有能够发挥一定文化功能的元素才是文化特质,而组成它的更小的元素就不能视为文化特质。 涵化acculturation文化涵化作为文化变迁的一种主要形式,文化涵化是指异质的文化接触引起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当处于支配从属地位关系的不同群体,由于长期直接接触而使各自文化发生规模变迁,便是涵化。 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就是族群的身份确认,是指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和情感依附。关于族群的认同理论,最有影响的就是根基论和工具论。 集体表象埃米尔·涂尔干在和莫斯合作的一项著名研究,分类的四种原始形式;集体表象 研究”(1903)(Primitive Classification, 1963)一文中,他进一步揭示了这类逻辑范畴。这篇文章将澳大利亚和北美土人的空间观念与他们的社会组织联系了起来。作都论证说,人们“之所以给事物分类是因为他们被划分为氏族”。 提到集体表象,就必须提到吕西安·莱维-布吕尔,他在《原始社会的心理作用》一书之中对集体表象作了明确、透彻的解释,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作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集体表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信仰、道德思维方式,它不是产生于个体,而是比个体存在得更长久,并作用于个体。因此,不能试图通过个人心理、生理的研究去说明它。 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家对被研究的民族、部落、区域的人的生活(文化)的描述与解释。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等方式获取该社区具有整体性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进而将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性理论的研究方法,其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它是社会人类学最基本的方法,是现代人类学的真正核心和基石。 文化生态学: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 文化相对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界流行一时的思潮。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它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中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相对论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其《道德观念的起源于发展》(1906~1908)一书中首先创用的。但将其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博厄斯不仅认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只有一该民族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才有意义,而且还极力主张文化研究者在研究中也要坚持避免受自己价值体系的影响,而对每一文化进行客观的研究。这一思想最终由赫斯科维茨加以完整化和系统化,并极力推崇与宣传。这种文化相对论具有反对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相对论广 为流行。但由于这种理论存在者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因为在30年代以后,招到了许多人的非议,遂逐渐地衰微。 文化区:指有着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该术语由美国人类学家梅森创用。最初只是用地理区域的区别来概括一群群被认为是具有意义的文化,但实际上当时这样划分的一个区域中的文化并不一定有联系。1922年,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重新解释了文化区的概念。他从文化特质的相似方面来限定文化区,认为文化区可以根据文化特质加以分类。文化区有“文化中心”和“边缘区”。文化中心是一个文化区所共有的文化特质发明创造和最集中的地方,而并不一定是地理的中心。文化特质创造出来后呈放射性状向边缘区传播。当在边缘区发现某种文化特质时,这种文化特质是过去某时在文化中心里创造出来的,通过了一段时间才传播至此。由此他认为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特质发展的历史。从而通过区别文化区等,可以构拟文化发展的历史。因为,文化区概念是威斯勒用于构建文化史的一种分类手段。其他著名的美国历史学派的学者如赫斯科维茨、罗维等也赞同此说。所以这一概念和方法也成为了美国历史学派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之一。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文化区不是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一群文化所存在的地理范围,而只是一个文化所存在的地域范围。 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在一定时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1923)一书中首先创用的。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化的内容就是由各种文化特质的总体构成的。然而,文化特质不是单独存在的。由于世界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总是局纪委文化丛而存在。一个文化丛,往往以一个具有内聚力的文化特质为中心,有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愈发发展,文化特质的联结愈复杂。因而,美国学者汉金斯把文化丛分为简文化丛和复文化丛两类。前者指一组在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后者则由几个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丛单位所构成的文化丛。许多复文化丛的集合就构成社会的文化整体。文化丛这一术语有时也被西方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引申为指与时空有关的文化特质的集合,即一种考古学文化,而不考虑其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巫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对客体施加影响或控制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必设计神灵观念,且对超自然力量不加神话,而是力图进行驾驭。宗教产生以后,巫术在有些地区和民族中仍继续存在。巫术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学者弗雷泽强调巫术的虚假性,视之为建立在错误因 果联想之上的“伪科学”,功能论学者马林诺斯基则强调巫术的功能,认为无数据有心灵上的解释作用,是一种解除忧虑的方法,弗雷泽在研究中,还将巫术分作“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两类。 涵化:即“文化涵化”。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常在文化接触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使文化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一般有:①接受,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及“对抗涵化”,也包括单方面与双方面的互动。②适应,包括单方适应(文化同化)和双方适应(文化融合)。③文化抗拒,包括单方面的文化抗拒和双方面的文化抗拒,这意味着文化涵化的失败。 对偶家庭:亦称“对偶婚”。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在世系从母和族外婚的原则下,一女子为中心,女子定居于本氏族,丈夫来自其他氏族,实行男嫁女、从妇居的婚姻居住制度。这种婚姻由于没有独占和固定的同居生活 人科,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因为离异很容易。我国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阿注婚几位对偶婚的一种。对偶家庭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发展的过渡环节。民族志:记述和介绍世界各民族情况的学科。20世纪40年代以前,西方大多学者用以指对欧洲以外的不发达民族的考察和记述。其一对具体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详实记录,即以系统地搜集有关民族的资料为主要任务,故亦称为“记述民族学”。一些学者把民族志视为“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甚至“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得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长期的个人接触(通常是由了解被研究社会的风俗和语言的观察者进行参与观察),而对一个社会的研究。早期的民族志学者注重对在被研究的社会范围内观察到的现象提供解释,因而与社会人类学具有共同领域。 田野作业:亦称“田野调查”、“现场调查”或“实地调查”。指导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家深入所研究的民族中,对其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其突出特点在于研究人员长期长期居住生活于调查现场中,参与及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研究其文化全貌,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观点,以期达到人类学研究应具有的整体观。人类学田野工作始于美国的摩尔根,完善于英国的马林诺斯基,后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所进行的长约两年半的田野调查工作,在人类学田野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越来越被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社会学科广为采用,但田野工作与文化社会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仍是其他学科远不能比拟的。人类学家从事田野工作之前,必须 确定研究范围、题目,拟定计划,选定调查地点,阅读有关文献,进行充分准备。从事田野工作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携眷或组团前往,但都必须与当地人建立友好信赖的关系,成为亲密朋友,与他们共同生活。进入田野之后,应尽快明了当地情况,学习当地语言和各项礼仪和禁忌,寻找主要报告人。当自己被当地社会接受后,便可以进行系统的人类学研究工作,如调查亲属关系、婚姻形式、居住原则、经济结构、政治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参与观察是田野工作的主要方法,同时也可以辅以问卷法,投射法等。记录除笔录外,还可以采用照相、录音、录相、摄像等电化手段。对资料应检验其真实性,并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当代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新趋势是:逐渐重视特定问题及理论的探讨,而渐少进行整体性的调查。在较大较复杂的社会中从事调查,则多用抽样法。此外,跨学科联合组队进行田野工作也常被采用。 从妻居:亦称“从母居”或“从妇居”。母系制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婚姻居住形式。可能由望门居住婚演变而来。母系社会通常以母系继承财产,以母系计算世系,且夫妇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因而母系方面的权利甚大。在有的氏族中,只要妻方或妻方成员不满意,就可以命令男子离去,男子无权反抗。到了父系制社会,妻方居住婚逐步过渡到夫方居住婚,但其残余一直保留到阶级社会。在中国,部分拉祜族地区亦实行从妻居,短者1~3年,长者住10余年。这些民族的妻方居住婚。有的具有买卖婚性质,赘婿在妻家居住,实际上是以劳动作为聘礼,偿付妻子的神身价钱。 莫斯:(1872~1905)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主要代表人之一。早年在波多尔大学读哲学,1897~1898年曾在牛津大学同泰勒工作过一段时间。1900~1902年叫宗教史和佛教以前的印度哲学,并成为巴黎大学高级学术研究院宗教史讲座教授,后任法兰西学院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从事民族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莫斯是杜尔克姆的外甥和助手,常帮助杜尔克姆收集资料并协助其编辑《社会学年刊》。1934年曾创办《社会学年鉴》,以取代《社会学年刊》。他还同列维-布留尔和罗维特一起于1925年创办了巴黎大学的民族学研究所,培养了一批民族学家。在学术观点方面,他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因为研究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事实的整体结构出发;他还提出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是一种不含商业性质的互相赠与,且与宗教、巫术等直接相关;他还认为宗教出现于母系社会,这种氏族宗教的主要内容是图腾信仰。他的主要著作有:《关于献祭的本质与功能》(与休伯特合著,1899),《分类的若干原始形态》(与杜尔克姆合著,1903),《关于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变化》(与H.比才合著,1906),《关于原始交换的形式-赠与的研究》(1925),《社会学与人类学》(1950)等。 复兴运动:利用宗教形式有组织、有意识地试图复兴或更新原有文化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总称。复兴运动是在殖民主义压迫下所产生的剧烈文化冲突中出现的一种运动。其大多数都利用各种宗教形式加以发动和组织,如救世主运动、本土主义运动等。由于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反对外来殖民主义统治,因为往往成为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种方式。 濡化:亦称做“文化熏染”。指一个人一生获得的文化教养的过程。创造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他认为濡化贯穿一。个人的始终,是在一种特定文化所认可的限度内运作的复杂过程。它始于一个人的婴儿期,通过学习诸如吃饭、穿衣、睡觉、讲话、嬉戏等的习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并一直保持下去而在少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人士所处的角色和社会地位,接受职业训练等,因为它包括了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在内。进入成年期以后,则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接受或抵制,同时也承担着教化下一代的任务,因为,孩提时代的濡化是一种有利于文化巩固的和稳定的机制,而成年人的濡化则对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或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模式:①指一个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按一定内部关系构成的协调一致的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普遍接受,因而也是一种长期存在比较稳定的文化结构。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把文化模式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她认为,这种模式是人类在可能的范围里,选择那些人们乐于接受的行为,而排斥与此相反行为的结果。克鲁伯曾把文化模式分成四种类型:1,普同模式,即所有的文化共同具有的特点; 2,系统模式,即由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或复合体,因其效用已得到证明而趋于持久稳定;3,基本模式或全文化模式,这是一种文化的根本;4,风俗模式,即一种能使文化目标得以达成的方法或态度。②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学术论著之一。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方法描述了几个不同精神面貌的民族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生,死青春期,婚姻方式)。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模式,很难以这一文化的价值观去评价另一种文化。因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而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在这无穷的可能性中,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这种选择出来的社会价值,行为目标,通过整合贯穿到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就构成了各异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各类文化的多样性。在该书中,作者还着重强调不论是人的本性还是群体行为都是由文化塑模成的观点。因而,该书成了“集体心理学”的开端,并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有着强烈的影响。尽管曾有许多人批评此书有过强的心理学倾向。认为书中概括的文化模式是理想模式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人类学“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开拓视野的入门书”。 应用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人则认为它只是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一般说来,应用人类学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人类社会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应用人类学由美国人类学家布林顿首次提出。它的研究起始很早,泰勒认为人类学是门决策的科学,应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英国人类学家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尝试是在南非战争之后,当时皇家人类学院建议把不同的南非各部落的法律和习惯记录下来,以便为制定开明的管理政策打下基础。摩尔根在研究易洛魁文化的同时,也曾为该民族做了些贡献。20世纪20年代,随着诺斯基与布朗的提倡和实践,应用人类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发展由为迅速。人类学家或从事殖民地官员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管理中,尊重当地社会,渐少由于无知造成的无益、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或作为官方人类学家,直接从事一些殖民地、托管地的行政管理工作,如制定能接受的法律;或从事土著民族的教育工作,培养殖民地简介统治的人才,使他们适应殖民地造成的现实。二战期间,应用人类学扩展至国民性的研究。不少学者参加对敌国国情的研究,运用人格与文化理论、文化模式理论对日本等研究,为本国政府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过去与殖民主义有密切联系的人类学家不受欢迎,人类传统研究的领地缩小,迫使人类学家回到自己的文化中从事研究。加上战后人类学家增加,使原先纯学术的研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他们投身于应用研究来,应用人类学开始蓬勃发展。此外,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发展遇到的矛盾与阵痛,也逐渐认识到应用人类学的重要性,应用人类学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应用人类学涉及人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的改善等方面都有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的分支,如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医药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等,并还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研究范围。 维克斯计划:亦称“康奈尔秘鲁计划”有人类学家指导并实施的拉丁美洲农村社会变革计划。秘鲁的维克斯庄园为秘鲁公共福利部所有,其缴纳的税收是给国家救济用的。其经营方式是个人或公司在拍卖会上承租庄园及庄园所属的印第安克丘亚人佃农,承租额作为税收收缴公共福利部。承租人对佃农有类似封建领主对农奴的特权,不仅可以驱使佃农在最好土地上从事商业化经营为承租者获利,而且佃农的家属也必须为承租者负责劳务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佃农才租到贫瘠的土地以维持生活。1952年,原承租维克斯庄园的公司倒闭,租期还剩半年。此时,曾在维克斯河谷从事田野工作的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家艾伦·霍姆伯格等建议康奈尔大学加以转租,以推行一项大胆的社会变迁计划。在美国政府的干预和秘鲁政府协助 下,康奈尔大学战胜了秘鲁地主与权势阶级的反对与干扰,租下了维克斯庄园。在承租期间,人类学家既充当印第安佃农的保护人,又作为社会变迁的指导者,他们取消了无偿劳动,把庄园耕作得来的钱用以改善社区条件,并引导维克斯印第安佃农组成一个由选举长生的委员会,独立自主的处理庄园的内外事务,并引进许多新的社会革新项目,如农业技术援助,教育等,从而逐渐使维克斯印第安佃农获得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学会了自己制定管理社区的政策等。5年后,康奈尔大学鼓励佃农向社会福利部买下庄园。在美国和秘鲁知识分子的政治压力下,经过5年的斗争,1962年,佃农终于摆脱该地区权势阶级的阻挠,买下了庄园,从而以赎买的手段获得了解放。因此,维克斯计划是西方应用人类学家成功的促使一个社区向预期方向发生社会变迁的典型事例。 入赘:指男子出嫁到女家的婚俗。赘婿多为贫家之地,入赘后需该从妻姓,所生子女也从母姓。在中国的宗法社会中,赘婿招人歧视,社会地位极低。我国现在社会提倡的男到女家,与旧时的入赘有原则性的区别。 民族自我中心偏见:亦称“民族中心主义”。指以自己的群体为中心,并根据这个中心的价值观来衡量和判断其他一切事物这样一种偏见。该术语由萨姆纳在《民风》首创。赫斯科维茨认为,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是固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贬斥所有其他生活方式的观点。另有一些人类学家,如比德尼曾指出,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有不怀好意者和敦厚者两种,前者相信有客观的绝对的价值并由此产生对异己群体的行为标准的敌视;敦厚者则偏爱自己的价值体系,此类民族自我中心偏见大多为进步文化的产物。美国《国际百科全书》认为,民族中心主义通常指抬高本社会在一切相关社会中的地位,有时也可用来指代同一社会中一种比其他诸群,(城市,地区,宗教团体,民族集团等)优越的观念,在复杂社会中,民族中心主义往往和各种政治信念、宗教旨意、集团意识、种族意识等结合一起而很难分辨出来。因此,评价民族自我中心偏见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应从具体的情况出发,避免武断下结论。 祖先崇拜:指建立在鬼魂信仰的基础上,以虚构或实在的血缘祖先为崇拜对象的信仰形态。在中国,它是子孙表现对祖先尽孝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其具体表现为祭祖。祖先崇拜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功用。美籍华人学者许亮光指出,再传统的中国,祖先崇拜具有巩固家庭制度的功能,它为后者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而在西非的达荷美,祖先崇拜也与政治结构有关。 习惯法:指民间不成文法。是一种以先例为基础而获得合法地位并具有法律效用的社会规范。通常表现在社会风俗习惯中,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两性关系、复仇义务、财产继承方面起着规范作用。它具有裁决争讼的程序及惩戒犯罪的措施,并世代相传。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 是当时的和先进的某些部落社会实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进入阶级社会后,尽管有了成文法,它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起作用。 人科:灵长目的一种。包括第四纪早期到现代的各阶段人类。最初的猿人骨骸曾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国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和云南元谋、德国海德堡、坦桑尼亚及阿尔及利亚等地发现,经旧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现代的体质类型。从晚期智人出现以后虽然经历了4万年,但人类体质类型无显著变化,并不形成新种,其原因为人类社会发展与动物进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近年来,由于发现南方古猿的一些进步类型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因此有人认为人科应该包括南方古猿亚科和人亚科,并主张将人的起源时间提前到第三纪。 整体观:人类学研究中所遵循的把一个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的观点。它强调研究每一文化元素时,都应将其置于整个文化框架中,探讨它与其他文化元素以及各种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原则作为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显著特征。今天,人类学的信息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人类学家逐渐脱离“大而全”的全面研究,更倾向于对某个课题或地区做专门的研究,然而把许多不同的专门研究汇集起来,用整体观考虑文化的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方法仍然保持不变。因而,现代人类学往往要求,即便在做某一专题的研究时,也必须注意到该专题与文化中其他因素的有机联系。 都市人类学: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是一种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分析都市及都是社区的演变规律,结构,类型,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都是病态及其解决方法等问题的学科。都是人类学始于二战前,有林德夫妇的“中镇研究”和沃纳的杨基城研究。二战后,由于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解放,人类学过去习惯研究的部落社会渐少;由于逐渐认识到以研究人类的普遍性问题为宗旨的人类学不应忽视人类生活的城市生活。于是更多的人类学家投入到都是研究中,都是人类学慢慢形成。在美国,1979成立的都是人类学学会,出版定期刊物《比较都市研究》,促进其研究,反映其成果。都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比较方法。即通过泛文化的比较,以研究城市结构的各种类型、各种都市化进程的异同,或者把普通的东西与一种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所具有的具体特征加以区别。2,历史的方法。通过统一文化背景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历时性追踪比较,探索各种类型的城市的演变规律。在获得关于城市的系统信息的过程中,都是人类学使用了多种技术:1,参与观察。即进入城市或城市的某一社区,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获取关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2,人口统计学分布。利用有关统计资料来了解城市人口的一般特征、变动情况及都市化情况。3,文献分析。通过对历史材料,事迹或其他与城市有关的文字资料的 分析,获得对城市的历史的认识。4,考古发掘与调查。这是对那些没有或很少有文字材料记录的城市进行历时性研究时所采用的专门方法。5,调查分析。即通过问卷,访问谈话,调查会等手段,以把握某种特殊的信念或行为,如政治态度和特定族群的信仰问题。 考古人类学: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的人类学分支。其研究方法和内容是:1,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田野工作,建立起遗存的文化位置,并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手段进行遗存的性质和年代分析,建立起系统的田野资料。2,聚落形态考古研究,试图从考古器物志走向人类学,研究一寸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关系、人类行为和生态系统,为考古中的社会人类学研究。3,文化变迁的研究,对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动因进行探讨,建立起变迁模式,是新进化论在考古中的运用,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时间深度对人类学有所贡献、并为社会科学一般规律的研究作出贡献。 功能论:文化人类学流派之一。一强调研究文化现象的功能,或强调用功能的眼光来解释文化现象而得名。1922年,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和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的出版为标志。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文化是一个整体,是由各种文化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整合为一体的;一切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他们一致认为,功能是满足需要,但对功能满足何种需要有着不同的解释。马林诺斯基认为,功能是满足人类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以及派生的各种社会需要。而布朗则认为,功能满足了社会稳定运作和延续的需要。在研究方法方面,都注重实地调查,强调参与观察,力图从实际中归结出理论和验证理论。他们都强调用功能的观点去分析文化现象,看这些文化现象在整体文化内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以何种方式与周围物质环境联系。二战前,功能学派对世界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促使了美国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形成。具体内容为:1,功能差异比较通过对文化事实间功能差异的比较,界定各个文化事实的价值、意义及特点。2,功能的统一或连续比较分析。通过把文化事实的功能看作是统一的或连续的,从而将各文化事实链构成以网络整体,进而论证文化事实的一体性,一般本质和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随着马布的去世,功能学派影响力逐渐减弱。代表作:马《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性与抑制》、《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布《安达曼岛人》、《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弗思《新西兰毛利人的原始经济》、《人文类型》、《人与文化》、《经济人类学论丛》等。 体质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人类学主主要分支之一。研究人类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形成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体质特征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发展分3阶段:1,17世纪-18世纪中叶, 经验论代替唯物论,科学的努力产生了新知识和了解自然界的新方法,人们开始去了解人类体质的奥妙。2,《物种起源》发表-1900年,以介绍一种进化观念为标志,开始有了名副其实的体质人类学。尚处于形成阶段,但为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进化打下了基础。3,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二战,是体质人类学迅速发展时期。传统的体质人类学分为:古人类学,人种学,人类化石学,灵长目学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体质人类学不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增加新内容,并产生边缘学科:营养人类学,优生学,人类生态学等。这些分支都是由于当前社会需要及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并朝着接近真正的人类体质问题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重新综合,去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萨满教 BOAS 内在化控制民族学 民族志,文化相对论,生态人类学,利奇,库拉圈 萨皮尔—沃夫假说:“语言关联性”“语言相对论”。美国人类学家萨皮尔和沃夫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萨皮尔在广泛的研究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认为语言是最根本的东西,现实世界是不知不觉建立在语言习惯之上的;人们的生活受语言的支配,沃夫最初埋头研究北美印第安语言,霍比语。他成功实现了萨皮尔计划,但没做比较研究即对原始语言霍比语跟西方奉为先进的“标准普通欧罗巴语”(SEA)进行长期缜密的研究,得出后来被称作沃夫假设的主要论断:霍比语与SEA语言有天壤之别,不但在语言、词汇、语法、语调、外形不同,而且有从不同的思维出发的质的差异。他以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范畴为例,说明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认识是不同的。结论:语言不是以反映客观现实为内容的,而是用来组织经验的概念体系。它不仅迫使人们接受一定的世界观,而且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霍比人的时空观念不同于欧洲人,而更符合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原因是他们的语言结构不同。他们的观点正确地说明了不同语言语义体系的差别,但过分夸大了这种差别对人的认识的影响,因而招到批评和非议。 族群:一种社会群体,通常可指任何一种群体,既可指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以及心理素质等物质人所构成的文化、民族团体;也指独具某种特点(国别,次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而有共同来源、共同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如在美国,希腊人、意大利人各视为一个族群,一个社区,一条街的人也可以视为一个族群,美国所有的黑人也是一个族群。不论族群的范围,它主要是以文化而不是生物或遗传学上的特征来区分的。 社会网络:社会学、人类学的应用术语。指一个人同其他人形成的所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超越制度分析的静态结构,而把握社会的动态结构。因而,社会网络的分析,适于塑模动态的社会关系模式。社会网络的分析重点考察的不 是个别人或个别群体,而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从个人活动延伸展开,去追溯其全面的社会互动关系,通过对人际交往方式、行为、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去了解和解释诸如城市这样的实体是如何发挥功能的。 自然宗教:1,马克思著作中,指原始社会的宗教形式,是“人为宗教”的对应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原始宗教中的最早形式,比如“灵物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之类。2,启示宗教的对称,指出于人的本性的宗教。原为基督教神学术语。基督教自称它的教义来自上帝的启示,为启示宗教,而在基督教产生之前或者为传到的地方所存在的宗教,为自然宗教,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为自然宗教。3,一部分自然神论者论述宗教的学说。认为人类原始时期宗教是自然宗教,是以理性为基础产生的。通过理性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即可领会神的存在和本性。并认为凡不能通过理性而得到证实的信仰,都是迷信,应予摒弃。 表层结构:美国乔姆斯基创用的学术术语。与深层结构相对,指语言中句子的形式,包括语音和语法规则。认为,各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是各不相同的、互相独立的,但通过它们背后深藏着的共同的深层结构,即句子所表达的意义,这些不同的表层结果之间可以互相翻译。表层结构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表层结构相同的句子,其深层结构可能不同。结构主义人类学将此概念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用以指构成事物或现象诸成分之间的外部关系。 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和夫的父母或妻的父母所组成的家庭,为小型扩大家庭。林耀华:致力于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学得教学科研工作。对汉族的宗教组织及凉山彝家的社会组织研究颇受重视。“三上梁山”。著作:《金翼》、《民族学通论》《凉山彝家》、《原始社会史》。 过渡礼仪:个人在一个社会结构中的设分、地位的转变,如出生,成年,婚姻,死亡等相关的一系列仪式。一个人从生命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随着角色和身份的改变,也获得了新的权利和义务。与此相关的各种过渡礼仪,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如有关死亡的礼仪意义在于超渡死者,或希望死者再生,以新的身份和职责再回到现实世界,或希望死者顺利到达彼岸,进入祖先的社会中去。 文明:1,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是深灰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过程的表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但与文化有别,世界上有没产生文明的民族,但没有无文化的民族。文明主要表现在: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产生的国家、城市的兴起;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分工进一步专门化;社会阶级化日益复杂等。2,专指精神文明,由指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3,文化 的同义语。泰勒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或文明从广义的民族志含义上看,就是一个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一份子所习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最后一个阶段。该时代文化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学术界一般把新石器时代化为早中晚三期。就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该时代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和父系氏族公社初级阶段。一般说,当时人们使用以磨制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从事以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业,辅以渔猎、采集和制陶、纺织生产或畜牧业的经济活动,过着定居农耕或游牧生活,已从攫取经济生产经济为主的阶段。该时代早期仍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享劳动果实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中期开始出现贫富分化,晚期出现阶级分化的萌芽,但世界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 继嗣群:由继嗣关系组成的亲属团体。继嗣追溯方法有从父系和母系同时追溯的双系继嗣或从父系或母系一方追溯的单系继嗣。继嗣群根据继嗣法则构成,例如某个社会以父系单系继嗣为法则,那么这个社会的某一男子及从其某一男祖先来追溯继嗣,并同其他出自共同男祖先的人构成为一个继嗣群。继嗣群不仅是一个有着亲密忠诚感情的亲属群体,而且在一些非工业社会中,还是组织严密的工作单位。他除了在变化不定的生活过程中为该群体中人提供安全和帮助外,还起着支持老年人和体弱者,以及决定该群体中的某个人可与谁或不可与谁结婚等作用。 恋母情结:“俄底蒲斯情结”,指儿子亲母反父的情节,由弗洛伊的创立。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4~5岁),儿童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中得到满足。弗洛伊的借用希腊神话王子俄底蒲斯无意中杀死生父娶母为妻的典故来描述性器期出现的儿子依恋母亲害怕父亲的情绪。他认为,恋母情结是儿童性欲发展的高潮,影响着儿童性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恋母情结在通常情况下,因受阉割情节的作用而压抑,如不能完全解决,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变态。阉割情节是性器期出现的,在男孩方面表现为害怕失去自己的生殖器的情绪。人类学家通过泛文化的研究,证实此类现象只存在以核心家庭为主要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或文化中,从而反对恋母情结普遍说。 边缘遗存:指在文化边缘区保留的,由文化中心创造而在其他地已小时的文化元素的统称。美国历史学派的文化区理论认为,文化中心是一文化区发明创造文化元素的地方,当文化元素创造出来后,会呈放射性状态向边缘区传播。由于传播需时间,当传到边缘区时,时过境迁,文化中心很可能已抛弃此文化元素而创造其他新的文化元素来。这时就会出现文化中心所创造出的一些旧的文化元素保存于边缘区的现象,这类文化元素即为边缘遗存。通过这种边缘遗存,人类学家可追溯这些文化元素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建立起文化元素发展的历史。 前万物有灵论:“泛生论”,“物活论”。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对万物有灵论的修正理论。认为原始人在产生万物有灵论之前,现已具备一种观念,觉得整个物质世界是活的,因而其中的每件东西都是活的;没有必要以各种物象都分别具有自己独立的灵魂为前提。马特雷提出这一理论的根据是南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亚人的马纳信仰。然而不少宗教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同万物有灵论一样,没有任何实例证明人类历史进程中存在过泛生论信仰。 施密特(Schmidt,1868-1954):奥地利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德奥文化圈派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一神教自古有之,宣扬原是一神教的理论与文化一次发生说及传播论。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德奥文化圈学派中的“维也纳学派”。著作:《神的观念的起源》、《南美文化圈和文化层》、《民族与文化》等。 母系继嗣:通过女性把子女与两性亲属联系起来的继嗣方法。一般存在于母系氏族中,以这种方法继嗣,每一代的孩子都属于其母亲的亲属群体。 政治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由《非洲的政治制度》开辟其研究领域。至50年代中期,研究重点在各种简单和传统社会中的政治体系进行分类,并对各种政治结构静态分析。50年代后,渗透影响既有的政治理论。现代政治人类学主要内容是:通过回溯性分析和参与观察各种文化政治现象,重新确定政治的性质和范围;2,阐述政治和血缘亲属之间的关系;3,对各种政治系统进行分类,建立政治组织的比较类型;4,研究政治系统的演变过程;5,研究巫术符号,宗教等操作与政治权利的关系; 6,对前工业社会政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性研究;7,研究前工业社会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过程;8,对有关工业化国家中正式的政治机构进行研究;9,研究政治形象和政治象征的演变和作用。目前的挑战:1,把各种形式孤立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更有理论意义;2,是自身的概念和范畴更加完善。
本文档为【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0KB
软件:Word
页数:59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4-21
浏览量: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