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资料(word可编辑)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资料(word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资料(word可编辑)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资料(word可编辑)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 作者:刘海元 文章来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点击数: 52 更新时间:8/23/2010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我国开始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在改革行列,首先是对体育课程的更名,由原来的“体育”更名为现在的小学阶段称“体育”,中学阶段称“体育与健康”;第二是以...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资料(word可编辑)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资料(word可编辑)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 作者:刘海元 文章来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点击数: 52 更新时间:8/23/2010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我国开始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在改革行列,首先是对体育课程的更名,由原来的“体育”更名为现在的小学阶段称“体育”,中学阶段称“体育与健康”;第二是以《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替代原“体育教学大纲”;第三是课程目标、内容、实施、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等方面的实质性变革。在新课标实施的几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步融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但新课程也引发了相当大的理论争议并导致了实践难题。如对新课标科学性、合理眭的质疑;体育教学中对突出运动技能的放松;课标中某些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教师不能适应课标的困惑;教师不会选择教材的现实;五年来课程贯彻“健康第一”,但学生体质一些指标却没有提高的现状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至今仍棘手难解。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因素的,但与对体育课程理论的认知是有一定关系的,特别是对舶来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操作的理解不够有关,也对国外多样性的体育课程模式不了解有关。笔者主要想通过对国外体育课程模式的介绍,来总结提炼一些对我国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改革有用的启示,希望为推进我国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的改革服务。 1美国体育课程模式的介绍 体育课程模式系从体育课程的理论或价值取向所发展出来,具有体育课程理论的基础结构,有目标、内容、活动的结构和程序,及对课程的评价等。体育课程模式以价值为取向、注重于课程的运用、学生的发展、及社会与文化的要求,每一种体育课程模式皆有其主要的价值,有其对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侧重。在美国,历来体育课程的目标反映了当代的主流文化。在20世纪初,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健康与卫生;在20年代,则主要强调社会和娱乐目标;在战争年代,体能则成为惟一的目标;在50年代,体质全面发展是主要目标;在经过70年代人权、个性社会自由、平等、独立等社会思潮后,体育课程中也折射了这些思想,如小学“动作教育”中的目标和初中“生活时间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转变,不在是 治疗疾病而是对疾病的预防,体育课程目标中更强调个人健康和生活方式的体质观。在这些思想和价值取向下,不同学者构建和实践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模式。 1(1动作教育模式(movement education mode1) 动作教育模式的体育课程是以两个问题为基础的:(1)人是怎么样运动的?(2)人为什么运动?基于此,可设计一系列有顺序性的单元介绍与运动相关的基础,特别是对小学水平的学生。该课程强调的是通过指导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各种各样的运动(舞蹈、游戏、体操)技巧,以使学生掌握能创新运用自我身体方法的既定目标。活动体育课程模式可围绕三个问题来构建(Gilliom 1970)。(1)你能在哪儿运动(空间)?(2)你能运动什么(身体知觉)?(3)你怎么运动(力量、平衡、重量、移动)?(4)你怎么能运动得更好(时间、路线)? 1(2多种活动模式(multi—activity—based mode1) 多种活动模式来自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为中小学阶段最常见的课程模式。以身体活动或竞技运动为课程的核心,强调技能的学习,特别是运动技能。单元长度较短,中、小学阶段通常是使用较短的单元,以维持活动的多样化及介绍各种活动的技能,高中或大学阶段则使用较长的单元,强调运动技能的精通。多种活动模式具有多样、有趣等特性,符合学生所需,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索、体验更多的身体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多样的技能,学生一旦进入成年后可以熟练地参加各种活动。多种活动模式因在较短的单元学习各种不同的活动,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多种活动模式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精熟动作技能和知识(ENNNIS,1993)。因此短单元的教学较适用于中、小学,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活动。大学或高中阶段,适合长的单元,以较长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1(3户外冒险活动模式(Outdoor adventure activities mode1) 户外冒险活动模式源于多种活动模式,该课程的观点认为学校缺乏经验学习,特别是在有关自然现象方面。因此,体育应向学生提供团队协作、休闲技巧、人际沟通、风险、特殊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潜能。户外冒险活动许多是在校外举行,主要有:野营、背包、定向运动、远足、浮潜、划船、滑雪、攀岩、使用绳索下山及结绳等。课程的重点是发展参与活动所具有的基本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技能。活动的时间可安排在周末或假日,与活动有关的是安全和责任问题,需要安全和保险方面的规划。 Psrker和Steen(1988)认为体育教师常有下述的错误观念,导致户外冒险活动难成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1)学校必须靠近户外冒险活动的场区;(2)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户外活动技术;(3)安全、法律责任和保险是不易克服的问题;(4)户外活动的装备太贵,学校负担不起。一般该课程的目标有:(1)发展户外体育技能,享受能力满足的体验;(2)在环境和身体活动的限制下学会生存;(3)获取从接受挑战和身体产生压力的风险下带来的快乐;(4)获得自身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感觉;(5)分享和学习在与他人合作中的经验。 1(4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1) 有人认为健康和文化的活力是由体育的功能决定的,体育是一种竞争性的高级形式,应该纳入到体育课程中去。运动教育模式由Siedentop(1994)所倡导,以活动为本位的一种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在各个方面都能象真正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强调技术、规则、战术、会欣赏以及运动员精神。Siedentop(1994)主张运动教育模式有六个特点:(1)以比赛季而不是以单元;(2)学生能迅速成为团队中的一员;(3)有完整的比赛时间表;(4)有主要的运动项目;(5)比赛的记录能保存和出版;(6)视教师为教练。 赛季开始时,上体育课的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分成各种团队,从学生中选出队长。队长指导队员的技术,组织练习的队伍,决定队员的比赛位置及与他队比赛的战术。依据学生的兴趣、场地设备,选出不同的活动。活动计有:篮球、排球、足球、垒球、网球、体操、越野跑和田径等。 学生在各联盟中有数项选择,联盟的长度可从3—4周到9—10周,依学生的兴趣、场地设备、学校的安排而定,学生在一年的体育课中大约有机会可参与5—12联盟。 为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可以修改联盟和竞赛规则。例如,排球和篮球联盟可以选用3对3比赛方式到5对5比赛方式。联盟也可能是男生联盟、女生联盟或男女生混合联盟,希望全部学生都能参加。学生扮演教练、记录员、统计员、器材管理员和裁判员等多种角色。教师的职责是维护和指导,让学生学到公平竞争的价值,运动技术、规则和礼仪。队长在队中成为指导者和教练,由学生决定队服、队名、选手阵容、替补方式,练习时间。比赛记录张贴在众所周知的地方并加以保存,比赛结束颁发奖品给比赛优胜的学生。 (5知识观念模式(Knowledge concepts mode1) 知识观念模式认为学校体育要能存在,唯有变成以学术为本位(Ennis,1993,Hargeone,1993),论点是体育课程要受到更多知识方面的检验。美国国家运动和体育协会(NASPE,1987)曾编写一系列属于知识观念的教材,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人类学、机动学、动作发展、运动学习、体育心理社会学等领域。该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获得有关的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学到身体如何和为何活动。课程有理论和室外课之分,教师应用讲解、投影片教学,就象其它学科的教师,较偏向以学术为主,并从事实验室的实验,帮助学生发现新的知识和观念。每一活动单元偏向于强调运动的规则、战术和历史。 有些教师认为以知识观念为基础的课程,过多注重学术性,会偏离突出身体技能发展的要求,如何取得知识和技能的平衡非常重要。在理论教学多时,技能发展会受到限制,而了解身体活动不等于体验身体活动,所以,要求学生把活动融人生活之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多去发展各种活动能力。 1(6体适能教育模式(Fitness education mode1) 体适能教育模式是由Con]in和Lindsey(1996)所推广,体质健康的追求一直是体育课的目标,近年来,终身体适能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变得非常流行。在这一趋势倡导下,构建了体适能体育课程模式。终身适能法是适能教育模式最常使用的方法,内容多为构成体适能的因素,如力量、耐力、柔韧等。此方法在教学方面强调讲解、实验和拟定合适的运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帮助学生学习有关体适能的活动,让学生变为良好的体适能设计者和问题的解决者。体适能教育模式的重点是传授体适能的知识、观念给学生。研究发现,适能教育的课程能增进知识,提供学生活动的、让未来的生活成为终身活动的型态(Brynteson Adams 1993)。目前与适能教育模式最为类似的称为全人健康(WILLNESS)模式,全人健康模式比适能教育模式较容易了解,全人健康强调持续性,是人一生健康的持续,是健康防护的方法,是适能教育模式的延伸与发展。 全人健康模式和体适能教育模式都重视对适能和全人健康的知识和了解。不足是该课程花费在讲解和分析上的时间较多,学习身体技能的时间较少。 1(7社会发展模式(Social development mode1) 社会发展模式为HELLISON(1985,1995)所提出,主要是强调学生的社会能力,自我控制和负责的行为。把社会能力分成六种层级,让学生逐步往上提升,鼓励学生在每一层算出自己的得分,然后与教师所评的分数相比较。师生间检查观念,并讨论进步的情形。下述为社会能力的六种层级: 层级0:不负责任,不参与,没有动机也没有经验,捣鬼,恐吓同学,对自己的行为有各种的说辞并归咎他人,教师很困难去管理。 层级1:自我控制,能控制自我不需教师直接的监督,不破坏其他学生或教师的权利,能参与班级的活动和增加学习的机会。 层级2:参与、能自我控制和希望参与体适能、技能和运动竞赛等主题。上课时热心参与不需教师持续的提示或监督。 层级3:自我负责,开始依自我的兴趣,能选择课程中各项不同的活动,富有动机和责任感。下课后,生活中具有责任心和探索性。 层级4:关怀,开始走出自我,对其他学生和教师表示关怀。与同学相互合作和乐相处,关怀周边的一切。 层级5:超越,具有领导能力,参与教师在课程上所做的决定,变为教师的工作伙伴。 1(8学习结果模式(Outcomes mode1) 学习结果模式是由美国国家运动和体育协会(NASPE,1992)年推动,于1992年出版《有品质的体育课程手册》。手册的内容主要是帮助教师以学习结果作为课程的导向,强调学生的学习和评价。认为体育受教育者有20个主要学习结果,涵盖运动技能、情意和认知等领域,除学习结果之外,也列出对学生的评价。又于1992年出版《体育证明量过程内容标准》的文件(1995),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所要学习的是什么?能够做的是什么?有品质的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又是什么? 学习结果模式需要课程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不只对课程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能有学生学习结果的记载。教师依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学生所要达到的最基本水准,教师有责任监督学生是否达到最基本的水准。 学习结果模式着重于学生要知道什么?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可以评量的,而不是主观的认定。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精熟活动而达成特殊的学习结果。当课程设计时,体育教师要充分决定有哪些重要的学习结果,所设计的教学经验能有助于学生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结果,成绩要告知家长和学校领导,让他们能继续支持体育课程。 2美国体育课程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 2(1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应旗帜鲜明 我国从1999年开始酝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5年在全国全面推广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7个年头,取得成效较多,但问题也不少。在此次课改中的 体育学科变化比较大,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了新纪元。作为指导此次体育学科改革的重要指导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课改的指挥棒,也是课改理念、思想、价值等无形内容的书面呈现。 众所周知,每一次课程的改革,每一门课标的研制,都有明确的社会、教育、学科价值取向,都有要回答是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下构建课程的?但这个价值取向并不等同于课程目标。可是从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我们无法确定此门课程的明确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课标中陈述的“健康第一”呢?还是课标中的课程价值部分(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还是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呢?这个问题的模糊导致许多学者和体育教师的迷茫,广大体育教师在猜测中付诸实践,则会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偏离的现象。 通过美国体育课程模式的了解,可以从中明确看到各课程的价值取向,其实各种课程模式的名称就包含了其社会、教育、学科的价值取向。比如动作教育模式强调学生掌握运用自身身体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活动技能;比如社会发展模式就是因由社会转变太快而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这一基点,设想通过体育课程来塑造青年一代清晰的自我意识、自我判断、自我理解和人际关系、合作、分享、容忍等情感和品质。通过对国外体育课程模式的了解给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之一就是应该在课标中旗帜鲜明的提出该课程的价值取向,以为进一步推进课改,为深入指导实践做出操作性的指挥。 2(2构筑多样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也就是说,我国实施的虽然是国家课程,但并不意味着全国一个模式,全国一本教材,全国一个教法。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也应该借鉴美国体育课程模式的多样性,构筑适合我国地域广、差异大、发展不均衡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校本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总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的统领下,多样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或许是解决当前存在于体育教学中的难题和怎么样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突破口。 2(3丰富我国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美国多样的体育课程理论及实践,有许多的东西可供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一些课程模式指导下的具体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对我国当前体育与健康课改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了解国外各课程模式的具体实践,各模式的目标是什么?教材如何选?教学侧重要注意什么?又如何去评价是否达到课程的目标。对各课程模式这些内容的了解,会对我们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有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安排理论知识教学单元时可以参考知识课程模式的理论和做法;在发展学生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时可以考虑社会发展模式的思想和细节;在安排一些球类项目教学时,可以运用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做法,把课的单元设计成赛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成立联盟,按运动教育课程的一些要求去搞好教学。只有在探索中才能丰富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出路,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小结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6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体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还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特别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偏差,对体育教学实践怎么满足课程提出的目标还有一些迷茫,对教学设计还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参考的范例。此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参考国外理念和思想较多,所以更应该了解国外一些体育课程的情况,多学习其课程模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做出新的探索,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服务。 试析美国体育教育SE模式 作者:姜熙、谭…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点击数: 51 更新时间:8/14/2010 1 SE模式的发展历程 SE模式中的SE是“SportEducation”的缩写,SE模式的英语表达是“SportEducationModel”,国内学者一般将其翻译成“运动教育模式”或者“竞技运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由美国学者Siedentop创立和发展起来的。SE模式既是一种课程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Siedentop和他的博士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体育课教师作用和管理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对体育课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促进了SE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在198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联邦运动会会议上Siedentop首次论述了SE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框架。1983年在俄亥俄州,ChrisBell以体操和足球为运动季,首次对SE模式进行了运用和实验研究。1990年BevanGrant在新西兰进行了SE模式的应用和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993年在华盛顿AHPERD会议期间举行了SE模式的专题研讨会。同年,AndrewTaggart和KenAlexander等在澳大利亚进行了SE模式的实验研究。1994年澳大利亚开展了涉及到53位教师参与的体育教育SE模式研究工程(SEPEP)。到目前为止,SE模式已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体育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并得到了两国政府大批的基金资助。1994年第一部SE模式的专著《Sport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s》由HumanKinetics出版社发行。1998年,“运动教育”委员会在Loughborough大学成立,主要是促进SE模式在英国体育教育领域的推广。2004年书名为《Complete Guideto Sport Education》的SE模式专著出版。到目前为止,SE模式已经在许多国家体育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然而,我国对SE模式的发展和研究相对滞后,仅在台湾和香港地区有应用和研究,SE模式还尚未在我国大陆各类学校得到应用。 2 SE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2.1SE模式的基本概念 SE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周期中把不同的教学单元扩展为不同的“运动季”,把学习成员划分为若干个实力相当的团队,以竞赛活动为主要载体,充分运用直接教 授、同伴教学、合作学习、团队协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并亲自经历到真实而丰富的各种运动情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运动技能、运动热情和运动文化素养的人的一种教育模式。SE模式既是一种课程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范式,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2.2SE模式的主要理论支撑 2.2.1团队学习理论 Wynne和Walberg在1994年倡导美国教育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固定的小团队原则。这种观点是基于欧洲的研究成果提出来的,有研究认为固定的学习小团队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1994年,Cohen对小团队学习进行了研究,Cohen研究认为,稳定、和谐的学习团队能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其研究还表明:在常规学习中,任务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以及老师引导可能会阻碍学生概念化学习能力的正常发挥。这种问题会在团队解决结构不完善的团队学习任务时时常出现。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设性方法是团队以他们是否可以解决合理的团队任务为条件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说明了稳定的团队成员关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SE模式的中心概念就是团队联合或者团队协作(teamaffiliation),且团队成员关系从运动季开始保持到运动季结束。也就是说,从运动季开始到运动季结束这段时间内各团队内成员关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且,在SE模式中,各团队的目标和成员的角色都很明确,各角色的任务履行情况都影响到团队的任务完成,当然SE模式中的团队任务都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和技能水平的。综上所述,SE模式的团队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 2.2.2情景学习理论 情景学习理论是Lave和Wenger在1991年基于对在一定社会和职业环境中学徒关系的人类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情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Lave和Wenger把情境学习的这种过程称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peripheralparticipation),这是情景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Lave和Wenger还针对情景学习理论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一群追求共同事业,一起从事着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Driscoll认为,“实践共同体”强调要有共同的任务,使用工具、利用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任务,以及各自担负的责任。 SE模式就是以竞赛为工具,把学生置身于真实而丰富的运动情景之中,学生以团队为基础,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共同协作,并且在真实的运动情景中,完成所有知识的实践应用。Kirk和Kinchin在2003年的一项研究中也证明了SE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机会,所以,SE模式兼具有情景学习理论的优势。 2.2.3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与环境和其他人相互影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AlbertBandura认为,我们通常是通过模仿他人、倾听他人、与他人交流来获得知识,这是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其特别强调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允许学生之间以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进行相互的影响。SE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在团队协作的环境中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指导,并相互提高,这就充分运用班级内“学生—学生”的相互影响的作用。此外,团队协作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过程。 3 SE模式的目标 SE模式的基本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运动技能、热爱运动、具有良好运动文化素养的人。2002年Siedentop发表在SSCI收录的国际体育期刊《JournalofTeachinginPhysicalEducation》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SE模式在培养具有良好运动技能、热爱运动、具有良好运动文化素养的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3.1培养具有良好运动能力的人是SE模式的重要目标 Siedentop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运动能力的人要有足够的技术和技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并能理解和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战略、战术行为,在运动中充分自信,能充分体验到参与到运动中的快乐,在运动中了解自己的角色和他人的角色,知道自己在运动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SE模式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比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运动季中战略意识和战略战术水平的提高。这个过程通过由简单战略战术开始,不断增加战略战术的复杂性来实现。比如一个篮球季开始的竞赛可能是一对一的带球过人、投篮、防守等基本技术和战术。之后可能是二对二或者三对三,直到更加复杂。通过这种由简到繁的竞赛过程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战略战术思维。 3.2培养具有运动热情的人 SE模式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非凡运动热情的人。Siedentop认为SE模式可以让各个年龄阶段学生成为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某项运动,让运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提高运动文化水平,使得任何人都感觉运动离他们并不遥远。Siedentop还强调,一个具有运动热情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的动力并不是外在的奖励,而是运动参与提供给他一种内在的价值。 3.3培养具有良好运动文化素养的人 这是SE模式与其他模式重要的不同之处。SE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之外,特别强调使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的价值、规则、惯例、文化和传统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区分哪些是正确的练习,哪些是错误的练习。Siedentop还认为,作为一个具有良好运动文化素养的人,不仅需要了解运动的准则和历史,还应该能够对自己周围的运动进行价值判断。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运动的参与者,还是一个具有良好运动文化素养的人。Siedentop在1994年指出,通过运动季的参与,学生可以达到如下具体目标:1)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和健康水平;2)有能力参与到适合于自己的运动中去;3)在运动中能合理地完成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4)提高与他人共同制定计划和团队管理、赛事管理的能力;5)提高集体责任感;6)获得运动文化、运动传统、惯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获得解决运动和竞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决策能力;7)发展与应用竞赛规则、裁判和训练方面的知识。 4 SE模式的结构框架 4.1团队协作(teamaffiliation) 在SE模式中,一个运动季开始之前会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运动能力、性别比例、运动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划分,划分出的各个团队之间总体实力相当。学生一旦加入到某个团队中,从运动季开始到运动季结束他都属于这个团队。团队成员选举出自己团队的队长、教练和管理人员等各种角色,团队成员还可以统一团队服装并给团队命名。Siedentop强调团队协作是整个SE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他认为在SE模式中,稳定的团队和良好的团队成员关系不仅仅是个人发展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整个团队目标的首要条件,同时还是实现整个SE模式目标的重要保证。Metzler认为团队合作提供给学生完成团队共同目标的机会,能够让团队成员一起经历整个团队的成功和失败,有利于学生形成各自团队的特点。SE模式中的团队 协作不仅适合集体性的运动项目,也适合其他个人项目,例如,舞蹈、网球、体操。团队协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Bennet和Hastie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团队合作可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公平是重要的前提。Grant等研究认为团队协作促进了学生社会化技能的提高和社会化的发展。团队协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是,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对整个运动季过程中各团队中成员具体经历的微观研究还比较缺乏。 4.2“运动季”(seasons) SE模式把传统体育教学单元扩展成为“运动季”,时间跨度一般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units)的2至3倍。Grant研究认为每个运动季的时间跨度一般不应少于20课时。所以说SE模式的教学时间周期较传统教学单元要长。一般运动季可划分为“练习阶段”“比赛阶段”“决赛阶段”等阶段。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4.2.1练习阶段(practiceperiod) 一个运动季的第1阶段是“练习阶段”。在练习阶段教师直接教授学生这个运动季所涉及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理论(包括裁判知识)。之后学生运用合作学习,同伴教授等方法自己组织各自团队进行练习和提高,学生根据整个运动季的竞赛计划制定自己团队的练习计划并组织计划的具体实施。教师教授完后就只是从旁指导学生。 4.2.2竞赛阶段(formalcompetition) 在SE模式中竞赛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线。通过练习阶段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之后进入竞赛阶段。也有的SE模式在正式竞赛阶段开始前安排一个“季前赛阶段”(pre-seasoncompetition),在季前赛阶段,各团队继续通过练习提高各自团 队的同时,还通过组织一些团队内部的比赛或者团队之间的交流赛进行裁判实践、竞赛场地器材的准备、赛事管理、记录等各方面的操作性练习。季前赛阶段后,进入正式比赛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运动季的竞赛计划进行团队间的竞赛,主要是为了提高本团队的整体实力并争取比赛胜利,并且根据竞赛情况和了解到的对手情况,制定决赛阶段的战略战术计划。比赛的组织和管理、裁判、成绩记录工作等都由学生完成。 4.2.3决赛阶段(culminatingevent) 竞赛阶段结束后,所有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正式的决赛比赛,评定各团队名次。决赛一般采用循环赛,尽可能地让所有团队和成员参与。 4.3记录(recordkeeping) 对竞赛中的各种技术参数或者战略战术进行记录和保存,为所有成员和团队提供参考,也可为即将加入到这个运动季的后来者提供借鉴。运动竞赛结束后对所有团队和成员的成绩进行记录和保存,并公布竞赛结果,对个人和团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4.4庆祝(festivity) SE模式把竞赛作为一定节日性的活动,学生和老师都通过各种形式营造一种节日的气氛。例如,竞赛前各个团队会确定自己的团队名字和统一团队服装,有时还选定团队的吉祥物;竞赛时进行各种仪式,例如,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宣誓、竞赛场地的布置等;在竞赛完毕后举行颁奖仪式等。这些活动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 5 SE模式的教育特点 5.1学生全面参与 SE模式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这就要求运动季中的竞赛不是淘汰制的形式,即使在最后的决赛阶段也是所有成员和所有团队都参与,每个成员和每个团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团队各项活动中,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团队目标而努力,实现的是共同提高和进步;所以,SE模式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程中学生的参与率。 5.2竞赛层次的合理性 SE模式中所进行的竞赛是与学生具体运动能力相匹配的,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技能水平、心理特征等各方面的情况对正式标准化的竞赛规则、竞赛器材和场地等进行科学的改进,不完全套用正规化的标准竞赛形式。竞赛也并不是只强调团队的胜负和分数,而是注重让学生形成其他更加重要的意识。例如,公平竞争等,所以,SE模式虽然是以竞赛为主线的,但是SE模式并不是纯粹的模仿标准化竞技体育竞赛。 5.3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及任务 SE模式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在这个模式中,学生充当各种不同的角色,学生既是一个学习者、练习者,而且还要担任团队的管理者、竞赛的组织者、裁判员、记录员等各种角色。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学生亲身经历了运动竞赛的各种情景,更加有利于学习到运动技能知识、竞赛知识,还将广泛地学习到运动的传统、运动文化和运动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知识。SE模式中,教师担当的是一个教练的角色。教师主要的责任是去教授学生某项运动的主体性知识,包括运动技能、战略战术、竞赛规则、这项运动的传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一般教师教授的时间主要是在运动季开始后的练习阶段。教师还要针对运动季竞赛的开展,为学生提供裁判、记录等赛事运作方面的实践培训。 5.4多种教学方法的立体交叉复合 SE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立体交叉复合,其中主要是“直接指导”(directinstruction)、“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同伴教学”(peerteaching)3种方法。“教师直接指导”,就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讲授教学内容和辅导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组成团队后,团队的管理和相关事务(例如,练习计划、练习活动的组织和竞赛战略制定、团队的命名等)都是由团队成员一起通力合作进行民主决定,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同伴教学”,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竞赛水平,团队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团队目标,技能水平高的成员帮助技术水平低的团队成员,从而有利于提高团队和个人的技能水平。研究表明,SE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同伴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喜欢。Siedentop认为,“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同伴教授”这些方法可以为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战略战术的运用、团队管理等涉及到具体运动季各个方面提供一个真实的、多维立体的经历。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5.5管理常规 SE模式注重培养和鼓励学生自己对各自团队和个人学习、竞赛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我管理。日常管理团队练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练习活动的组织和竞赛计划和战略的制定等。日常管理的各项决定都是由团队成员以民主的方式决定。当运动团队产生后,各团队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团队的管理者和团队教练等角色。 5.6义务 各团队之间存在相互义务,例如,一个标准的24~32人的班级一般会分成3个团队,按照竞赛日程的安排,当2个团队之间进行竞赛时,第3个团队就负责竞赛组织工作,例如,裁判、记录等。团队成员之间也存在义务,例如,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中技能水平高的学生也会去教授和辅导技能水平低的团队成员,实现整个团队水平的提高。 5.7冲突解决机制(conflict-resolutionmechanisms) SE模式中,冲突解决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个运动季中,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和竞赛,不可避免就会在各团队内部或者团队之间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或者团队在竞赛过程中与裁判的冲突等。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确、合适的方法对冲突方的行为做出合适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学会和他人进行谈判、处理团队成员分歧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能力。国外运用SE模式时,在各运动季针对冲突产生的不合适反应一般运用“红/黄牌”作为信号进行扣分。对于纠纷的解决也有许多种形式,例如,在澳大利亚一些学校,就会成立一个学生运动委员会来解决争议和纠纷。这些形式都有利于学生社会化技能的提高。 6 SE模式运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6.1竞赛激烈程度的合理把握 SE模式中的竞赛是与学生心理、生理和运动能力相匹配的。竞赛的激烈程度要符合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不当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Carlson通过研究发现,运动季中过度的强调竞赛会给学生运动参与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Browne通过研究也发现,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不愿意参与运动的原因是其竞争性太强;所以,在应用SE模式时一定要认识到竞赛仅仅是刺激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真实运动体验的工具,并不是目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学生群体具体心理、生理和技能水平合理安排竞赛。 6.2运动季各阶段的合理划分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季”各个阶段时间跨度可以根据各项目的特点(例如,项目技术的难易度、文化层次的深度等)进行合理的划定。对于技术动作复杂程度不高的项目来说,练习阶段的时间就可以短一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竞赛阶段,让学生在竞赛的真实情景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经历。而在对于技术难度较大、战略战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其“练习阶段”就应该相对地延长时间。具体的阶段时间划分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确定。 6.3团队划分的合理性 划分团队是SE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公平性是团队划分的主要原则,划分团队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性别比例,运动文化素养水平等方面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愿原则。 7结论 SE模式是基于团队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等诸多学习理论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体育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把不同的教学单元扩展为不同的“运动季”,把学习成员划分为若干个实力相当的团队,以竞赛活动为主要载体,充分运用直接教授、同伴教学、合作学习、团队协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并亲自经历到真实而丰富的各种运动情景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运动技能、运动热情和运动文化素养的人。SE模式既是一种课程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而言,SE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到目前为止,SE模式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SE模式理论值得我国体育教育界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思维方法必然能为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3种学习方式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 作者:蔡士凯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点击数: 44 更新时间:9/2/2010 几年来在新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伴随着体育课程教材不断改革和实验区体育教学实验实施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体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会引发体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教学方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研究目的 1.1国内外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国外近几年的研究主要有摩斯登的体育教学风格研究、麦克雷德的批判性思维研究、直接性和间接性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合作性的教与学研究等。从理论研究上 来看,国外突出表现为缺乏整合;从国内研究方面来看,系统介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理论的文章较少。虽然有国内外实践中取得的许多经验为我们提供借鉴,虽然揭示出了一些基本规律,但研究尚欠深入,在实践中的低效现象比较普遍,致使新的教学方法常常流于形式。即使是持积极态度的教师,也明显表现出理论上的匮乏;因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科学内涵,只注重局部的、形式上的模仿。这样,依靠普通教师培养普通学生的自主性、合作能力、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就成为泡影。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上都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大多数教学方法是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归纳法创造的,而极少数使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演绎法,从而造成方法的理论性不强,理论根基不深,较多地停留在经验层面,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推广。而笔者构建的“自主研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是以演绎法为途经构建的教学法。 1.2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路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肖焕禹等认为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由注重掌握技术、技能,向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的方向转化;由单纯强调运动和达标成绩的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化;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活动;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师生共同活动转化;由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而新课标扬弃了旧的教学模式,提出“教法”必须适应“学法”,“教法”必须为“学法”服务,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重视“学法”与“教法”的整合实施,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教学氛围。钟启泉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就是创造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设施等组成的环境。这些要素彼此相互作用,规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学模式正是创造这种环境的方法,从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教学模式是比教学方法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把教学中若干要 素结合起来(教学方法只是教学的要素之一),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系统的教学的“单元”,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教学模式的思想制约教学方法的选用,又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思想。 1.3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着一道不浅的鸿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而构建新型的动态的体育教学法正是沟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最好桥梁。建构主义理论如果不以某种较为通俗的形式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理论就只能成为教育殿堂“阳春白雪”,只有把建构主义理论加工成能直接在教学中执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理论才能转化成实际效果。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育工作者也往往“摸着石头过河”,凭经验办事,教育思想与观念较为陈旧,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学习和研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以此为基础,构建和研究体育教法,这既是对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3种学习方式有效统一性的探讨,又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完善、发展和付诸实践的尝试。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教学模式要以一定的学习方式为基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改革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须建立在教师改变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而教学模式的改变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获得一定的关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育学习主体性、建构主义理论期刊文献资料,并通过Internet查询相关的最新信息,认真阅读大量的3种学习方式理论及研究方面书籍、文件和资料以及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书籍,多渠道获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体育教学法对体育学习主体性影响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演绎法 通过打破传统论文研究体系—归纳法(实践—理论—实践),以演绎法(理论—实践—理论)为理论体系,这也是论文研究运作的整体构思基础。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构想与原则 3.1.1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统一性的构想 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由以上可见,建构主义的3种教学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尽管上述3种教学方法程序不同,但有其共性,即它们教学环节中都涵盖情景创设、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采用某一种的方法,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灵活加以运用。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把3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进行融会贯通而构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法。 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从静态的角度看,在教学论领域可以把3种学习分成为自主学习教学法、探究学习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教学法;那么从动态的、词义学的和排列组合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论领域可以有以下几种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自主合作教学法、探究合作(或合作探究)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法。而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法体现体育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体系,使自主学习教学法、探究学习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教学法又达到了有效地统一。 3.1.2构建“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构建“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育过程的动态性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进程”,在教育过程中,课程也体现出自身的动态性;2)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原则:教育过程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开放性;3)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原则:教育过程民主化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民主化和师生关系民主化2个方面;4)教育过程的交往性原则: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5)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才能建立起来,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中,发现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的;6)教育过程的适切性原则:教育过程的适切性,体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学习 者的需要相适应。 3.2“自主探究-合作”体育教学法概念和主要特征 “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是在体育教师、学生同为教学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建构、实施差异教育的理念指导下,立足自主,突出探究,间以合作,使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的实践和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健全人格,为日后的体育学习和终身体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特征有5方面:1)“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特征;2)强调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有机结合;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4)知识能力同步到位;5)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3.3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和流程 3.3.1“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根据上述构建的“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其操作程序见表1。 3.3.2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流程图 根据“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其流程如图1所示。 4案例分析 4.1准备阶段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关键在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即在学期和课程刚开始时,教师向学生讲清传统教学习惯的弊端和“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的意义,并讲明开展这种教学的意图、过程、要求和评价方法,使学生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并形成相应的思想准备,并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以争取多数同学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学生发放并讲解“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操作程序(表1),使学生初步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一些技能。 4.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完成;2)既要有自主探究、合作因素多的集体项目,又要有自主探究、合作因素少的个人项目,同时考虑到集体项目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合作因素,为保证实验的价值,实验内容较多的选择个人项目;3)既要有受先天身体素质影响大的项目,又要包含与身体素质影响相关不大的项目;4)要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本文选择集体项目的篮球和个人项目的短跑进行案例分析。 1)短跑时间:4周8学时。 A.分组方法。考虑到短跑受身体素质、性别影响较大,采用男女分别分组的方法。主要以身体素质为标准,将男女生分别分为6个组,每组5人,并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B.实施策略。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该方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三要素:课堂授课、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C.课堂授课。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一般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材料和示范讲解,有时也采用讲授一一讨论的形式,当然也包括以录像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D.小组学习。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究学习和互帮互学是本策略的主要特征,时时提醒学生,不仅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学习好,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小组其他的成员,只有共同进步,小组才能得到认可和成功。 2)篮球(原地肩上投篮、运球上篮和教学比赛)时间:4周8学时。 A.分组方法。采用男女分别分组的方法。主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础、爱好及身高为标准,将男女生分别分为6个组,每组5人,并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B.实施策略。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游戏-竞赛法与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在课的讲授、小组的组建构成、教学形式以及最后小组得到认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组-游戏-竞赛法以学业竞赛代替了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中的测验和个人提高分记分制。C.竞赛。 竞赛是游戏赖以展开的结构。通常安排在教师讲完教学内容,小组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练习之后进行。投篮比赛每轮由各组水平相近的1位同学进行1min定点投篮比赛,以进球多少决定小组得分:运球上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人1次的接力比赛,上篮不进要补进,以小组用时的多少决定小组得分。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5.2建议 在实施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要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1)对创设情景的要求。情景的创设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所创设的情景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动机和需要,学生能在对情景的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创设情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识水平,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去理解它:情景创设要能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大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用“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新知识要具有重要意义,即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提高学科能力,并在科学素养、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修养等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第二,新知识与学生已拥有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学生能通过自己探究,教师诱导获得新知识;第三,就是新知识利于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 3)对教师的要求。首先,“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要从“指挥家”变为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演奏家”;其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的诱导要适时,把握好度,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念、观点。诱导学生构建新知的过程中,除注重探究方法外,还要强化基础知识。 中美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比较 作者:杨华 文章来源:体育世界 点击数: 35 更新时间:8/23/2010 一、引言 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其国家运动与体育协会(NASPE)于1995年正式颁布《国家体育标准》,2005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而此时中国的新课程改革日趋深入,中国体育课程标准与美国体育标准在学习领域目标维度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广大教育者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反思与改进,努力保持理性与清醒的头脑。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新一轮课程的一个很大的改革。就是课程的内容是围绕健康这个目标来考虑的 所以,课程标准的结构和教学大纲的结构是不同的。教学大纲是以运动项目来分类的,而课程标准是以健康为目标,以三维健康观来考虑课程结构的。 二、中美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 2(1中国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内容 中国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领域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这五个学习目标实际上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包含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是:(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对学习领域目标的表述是:(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3水平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按照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在每个学习领域中的各具体目标下,又分别设置了六个水平目标。 2(2美国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内容 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下学习领域目标总体强调三个方面:运动技术和运动知识;自我表象和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并且每个总体目标都有相应的具体目标相对应。 “运动技术和运动知识”总目标下的具体目标是:在许多运动活动中,学生将是有竞争性的;学生将理解如何和为何个人在各种情景中运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动作技能;学生将达到和保持有助于健康的体能水平。“自我表象和个人发展”总目标下具体目标是:展示充满活力的身体活动风格,理解身体活动能为娱乐竞争和自我展现提供机会;显示出运动活动中负责任的个人行为。“社会发展”总目标下具体目标是: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并理解尊重所有人的个人行为;理解历史和文化,比赛、运动、游戏、舞蹈之间的类在联系。 三、中美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不同点 美国是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办教育的权力属于各州,全国没有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各州的教育委员会有权决定本州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方向( 尽管各州在提法上有所不同,实质上大都是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身体、认知、社会以及情感4个方面的发展,美国课程的哲学思想就是“个体化和公平”(它强调学生通过体验个体化的课程,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同时把美国最佳体适能计划,也把体育“态度”养成写入了课程日标,这说明美国在课程目标中都把“态度”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2000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以下4点:(1)发展学生的多种动作技能以及闲暇活动技能有关的能力;(2)逐步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3)逐步获取有关游戏和运动的规则和策略;(4)通过体育和娱乐计划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中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将学习内容划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这5个领域实际上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反映了体育课程目标的本质,因此由上面3项构成的目标体系是目标的实质结构另一是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它集中体现了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必要载体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美国在学习领域目标中注重“个人发展”与“自我发展”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容易导致体育教学自由化和自流化;同时,注重个体的社会化,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完成社会教育方面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从事体育活动的态度以及教育方面的任务;同时注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均衡学生的协调能力; 把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授知、技能的过程,以便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观念和公民责任感,完善生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中始终将“人”具体化,突出以人为主的民主国家注重人权和个人发展的特点。与之相比,中国课程目标的表述则比较泛化,甚至有把体育课程性质泛化和作用夸大之嫌,例如目标三的表述:“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如将这一目标列为其他课程的目标,或许同样可以成立。实际上,这条目标应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目标,而非某一课程的具体目标。 四、美国体育课程标准对中国体育课程及教学的启示 4(1中国体育课程标准在学习领域目标的制定还应该具体化,应更加突出“个人”的发展目标,其次应该更加突出“体育”学科特点的目标,应该删掉一些过于泛化的学习目标。 4(2体育课程标准应该更加突出中国文化,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领域目标的内容设置除了基本技能外,不应该让学生远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果教育者本身都忽略了传承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优秀传统将不复存在。所以,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深入挖掘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 4(3美国的《国家体育标准》始终以运动为主线,贯彻始终,我国在充分考虑体育内在价值的情况下,要将体育文化价值和情感社会价值与运动技能价值双肩挑,千万不能丢掉任何一方,毕竟体育本质的东西还是运动技能价值。
本文档为【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资料(word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1-01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