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

举报
开通vip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1 针刺法 针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痛症疗效尤为显著。 1.1 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1.1.1 评估 1.1.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1.1.2 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1.1.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1.1.4 心理状况。 1.1.2 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1 针刺法 针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痛症疗效尤为显著。 1.1 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1.1.1 评估 1.1.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及既往史。 1.1.1.2 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1.1.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1.1.4 心理状况。 1.1.2 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 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1.3 禁忌证 1.1.3.1 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1.1.3.2 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1.1.3.3 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1.1.3.4 小儿囟门未闭合式的头顶腧穴部位。 1.1.4 告知 1.1.4.1 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 师。 1.1.4.2 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 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1.1.5 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 备毛毯、屏风等。 1.1.6 操作程序 1.1.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1.1.6.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1.1.6.3 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1.1.6.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择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 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1.1.6.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1.1.6.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 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1.1.6.7 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 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1.1.6.8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6042194500_0并签名。 1.1.7 护理及注意事项 1.1.7.1 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1.7.2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部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 暖。 1.1.7.3 遵医嘱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 防折针。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强者宜强刺激,慢性病,体质弱者宜弱 刺激。 1.1.7.4 针刺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医师病配合处理。 1.1.7.5 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1.1.7.6 用过的针具,经灭菌处理后在进行检查和修理,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有条件者 使用一次性针具。 1.1.7.7 对胸胁、腰背部位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1.1.7.8 孕妇禁止针刺。 1.1.8 针刺意外的护理及预防 1.1.8.1 晕针 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胸闷欲呕、晕厥时,称为晕 针。 1.1.8.1.1 护理 报告医师,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嘱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1.1.8.1.2 预防 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选择舒适卧位,手法宜轻。随时注意患者的神色,以便早期发现晕针先兆。 1.1.8.2 血肿 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并引起肿痛,称为血肿。 1.1.8.2.1 护理 微量皮下出血而致小块青紫时,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较大时,冷敷止血。 1.1.8.2.2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起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刺部位。 1.1.8.3 弯针 是指进针后针身在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 1.1.8.3.1 护理 针身轻度弯曲,可将针缓慢退出;若针身弯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由体位改变引起弯针者,应协助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 1.1.8.3.2 预防 手法指力均匀,刺激不宜突然加强;体位舒适,勿随意更改体位;防止外物碰撞、压迫。 1.1.8.4 滞针 针刺后出现针下异常紧涩,不能提插或捻转的现象时,称滞针。 1.1.8.4.1 护理 对惧针者,应先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遵医嘱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轻弹 针柄后再起针。 1.1.8.4.2 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操作时捻针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单向连续捻转。整理针具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者,应剔去。 1.1.8.5 折针 即断针,指针刺过称中,针身折断在患者体内。 1.1.8.5.1 护理 发现折针,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防断针向深处陷入。 1.1.8.5.2 预防 针具需定期严格检查。针刺时,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部分在体表。 1.1.9 气胸 指针刺时误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发生气胸。 1.1.9.1 护理 出现气胸时,立即报告医师,绝对卧床休息,通常采取半坐位,避免咳嗽;重症者应及时配合医师行胸腔穿刺减压术、给氧、抗休克等抢救措施。 1.1.9.2 预防 凡对胸背部及锁骨附近部位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进针角度,深度留针时间不宜过长。 1.1.10 毫针法操作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图 4 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4.1 评估 4.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4.1.2 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状况。 4.1.3 心理状况。 4.2 目标 4.2.1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4.2.2 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4.3 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4.4 告知 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 4.5 物品准备 治疗巾。 4.6 操作程序 4.6.1 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 4.6.2 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 4.6.3 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 4.6.4 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4.6.5 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4.6.6 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做好记录并签字。 4.7 护理及注意事项 4.7.1 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4.7.2 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4.8 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 11 敷药法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末(新鲜中草药则洗净处理后置乳钵内捣烂)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11.1 评估 11.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 药物过敏史。 11.1.2 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11.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1.1.4 心理状况 11.2 目标 11.2.1 遵医嘱协助治疗,缓解因各种疮疡、跌打损伤等病症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红、热、疼痛,以及慢性咳嗽、腹泻等病症。 11.2.2 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 11.3 禁忌证 皮肤过敏者慎用。 11.4 告知 局部可靠出现丘疹、水泡等,油膏类或新鲜中草药捣烂敷至局部者,有污染衣物的可能。 11.5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物、0.9%生理盐水棉球、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或绷带。 11.6 操作程序 11.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11.6.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敷药部位,注意保暖。 11.6.3 0.9%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疮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11.6.4 遵医嘱使用以配制的药物病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薄厚适中, 11.6.5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而污染衣被,加盖辅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 11.6.6 敷料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1.6.7 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11.7 护理及注意事项 11.7.1 敷料摊制的薄厚要均匀,固定松紧适宜。 11.7.2 对处起有脓头或成弄阶段的肿疡,宜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 11.7.3 乳痈敷药时,可再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及衣被。 11.7.4 敷料面积大于患处且保持一定的湿度。如药物较干时,应用所需的药汁、酒、醋、水等进行性湿润。 11.7.5 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料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敏现象时,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1.8 敷料操作流程图 12 贴药法 贴药法是将药物贴附于患者体表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操作方法。其剂型有膏贴、饼贴、叶贴、皮贴、花贴、药膜贴等。 12.1 评估 12.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12.1.2 患者体质及贴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12.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2.1.4 心理状况。 12.2 目标 12.2.1 遵医嘱协助治疗,缓解或消除各种疮疡疔肿、跌打损伤、慢性咳嗽。慢性腹泻等病症的临床症状。 12.2.2 达到活血化瘀、消肿定痛、行气消痞、提脓祛腐、避风护肉的目的。 12.3 禁忌证 皮肤过敏者慎用。 12.4 告知 12.4.1 同涂药法。 12.4.2 对于不同的药物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12.4.3 不同药物的气味也将产生刺激。 12.5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置药物,贴膏药时备酒精灯、火柴、剪刀、棉花、纱布、胶布、绷带、保险刀、滑石粉、汽油、棉签等。 12.6操作程序 12.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12.6.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药部位,注意保暖。 12.6.3 擦洗皮肤上的贴药痕迹,观察疮面情况及贴药效果。暴露患处(揭去原来贴药),清洁皮肤。 12.6.4 遵医嘱使用已经配制的药物并根据病灶范围,选择大小合适的膏药,剪去膏药周边四角,将膏药背面置酒精灯上加温,使之化,贴于患处。 12.6.5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的体位。 12.6.6 整理所用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12.7 护理及注意事项 12.7.1 贴药的时间一般视病情而定。 12.7.2 膏药应逐渐加温,以化为度,过久烘烤易烫伤皮肤或膏药泥外溢。 12.7.3 使用膏药后,如出现皮肤发红,起丘疹、水疱、瘙痒、糜烂时,停止用药,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7.4 膏药不渴去之过早,以防创面不慎受伤,再次引起感染。 12.8 贴药操作流程图 3 拔罐法 拔罐法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3.1 评估 3.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3.1.2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1.3 心理状况。 3.2 目标 3.2.1 缓解风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嗽等症状。 3.2.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3.3 禁忌证 3.3.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3.3.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3.4 告知 3.4.1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3.4.2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4.3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3.5 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3.6 操作程序 3.6.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工作,核对医嘱。 3.6.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6.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3.6.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3.6.5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3.6.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3.6.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3.7 护理及注意事项 3.7.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本文档为【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内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10-28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