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举报
开通vip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 1.目的 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的一项长效机制,是进行企业风险 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设的基础。为了坚实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特制定本制度。 1.2 通过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将人员状况、设备安全、劳动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影响人身和生产安全的问题充分曝露出来,并不断改进提高,最终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 2.范围 适用于***************所有员工 ...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及治理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1.目的 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的一项长效机制,是进行企业风险 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设的基础。为了坚实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特制定本制度。 1.2 通过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将人员状况、设备安全、劳动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影响人身和生产安全的问题充分曝露出来,并不断改进提高,最终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 2.范围 适用于***************所有员工 3.相关文件 3.1《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3.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4. 隐患排查的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4.1 公司主要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公司隐患排查工作,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组织解决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4.2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主要领导责任,ESH部负责组织完成各自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  ESH部负责对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通报、考核和奖励。 5.隐患排查 5.1隐患排查方式如下: 5.1.1日常隐患排查: 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水厂经理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对安全隐患日常排查情况可记录在日常巡检表中。 5.1.2综合性隐患排查: 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公司总经理或安全分管副总带头,协同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有关专业技术员参与的全面检查。 5.1.3专业性隐患排查: 指对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 5.1.4季节性隐患排: 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1)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2)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 3)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 4)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5.1.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5.1.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5.2 企业进行隐患排查的频次: 5.2.1装置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氯库值班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 5.2.2设备部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 5.2.3水厂经理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总;分管副总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隐患排查。 5.2.4根据季节性特征及公司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必须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5.2.5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5.2.6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5.2.7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5.2.8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公司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隐患排查: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3)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评估; 4)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5.3隐患排查内容 5.3.1根据公司生产特点,隐患排查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基础管理; 2)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 3)工艺; 4)设备(包括特种设备); 5)电气系统; 6)仪表系统; 7) 危险化学品管理; 8)储运系统; 9)公用工程; 10)消防系统。 11)职业危害 5.3.2安全基础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 2 )安全投入保障情况,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的情况。 3) 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主要包括: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②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③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 4)企业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主要包括: ①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情况; ②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生产设施进行风险评价情况; ③风险评价结果的落实、宣传及培训情况; 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5)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及承包商的管理情况。 6)危险作业和检维修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 ①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情况; ②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危险性作业的作业许可管理与过程监督情况。 ③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配置、佩戴与使用情况; 7)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管理情况。 5.3.3 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 1)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重大危险源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重要场所的安全距离。 2)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情况。 3)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 4)企业内部重要设施的平面布置以及安全距离,主要包括: ①控制室、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机柜间以及人员密集区或场所; ②消防泵房; ③空压站;  ④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设施等; ⑤其他重要设施及场所。 5 )其他总图布置情况,主要包括: ①建构筑物的安全通道; ②厂区道路、消防道路、安全疏散通道和应急通道等重要道路(通道)的设计、建设与维护情况; ③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④其他与总图相关的安全隐患。 5.3.4工艺管理 1) 工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①工艺安全信息的管理; ②工艺风险分析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③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下载怎么下载操作规程眼科护理技术滚筒筛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的编制、审查、使用与控制; ④工艺安全培训程序、内容、频次及记录的管理。 2) 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 ①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是否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②针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设计的安全泄压系统以及安全泄压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的完好性; ③其他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方面的隐患。 3)现场工艺安全状况,主要包括: ①工艺卡片的管理,包括工艺卡片的建立和变更,以及工艺指标的现场控制; ②现场联锁的管理,包括联锁管理制度及现场联锁投用、摘除与恢复; ③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情况; ④剧毒品部位的巡检、取样、操作与检维修的现场管理。 5.3.5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主要包括: ①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本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 ②有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人员按要求配备; ③建立健全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及台账。 2)设备现场的安全运行状况,包括: ①大型机组、机泵等关键设备装置的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件的设置、投用与完好状况; ②大型机组关键设备特级维护到位,备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③转动机器的润滑状况,设备润滑的“五定”、 “三级过滤”; ④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情况; ⑤设备的腐蚀防护状况,包括重点装置设备腐蚀的状况、设备腐蚀部位、工艺防腐措施,材料防腐措施等。 3)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 ①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理制度及台账; ②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定期检测检验情况; ③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维护。 5.3.6电气系统 1)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①电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管理; ②电气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规程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2)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及电气安全设施的设置,主要包括: ①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等级与供电系统的匹配性; ②消防泵、关键装置、关键机组等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 ③重要场所事故应急照明; ④电缆、变配电相关设施的防火防爆; ⑤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及安装; ⑥建构筑、工艺装置、作业场所等的防雷防静电。 3)电气设施、供配电线路及临时用电的现场安全状况。 5.3.7 仪表系统 1) 仪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 ①仪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②仪表系统的档案资料、台账管理; ③仪表调试、维护、检测、变更等记录; ④安全仪表系统的投用、摘除及变更管理等。 2)系统配置,主要包括: ①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的设置满足安全稳定生产需要; ②现场检测仪表和执行元件的选型、安装情况; ③仪表供电、供气、接地与防护情况; ④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选型、布点及安装; ⑤安装在爆炸危险环境仪表满足要求等。 3)现场各类仪表完好有效,检验维护及现场标识情况,主要包括:
本文档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11-25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