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举报
开通vip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 郎》、《心》为例 2005年6月 第5卷第2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J ... o ..... u .... rn ........ a .... 1 ..... o .... f ...... W ... uxiV — o — cationalInstituteofCommercialTechnologyVo1.5No.2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 —— 以《三四郎...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 郎》、《心》为例 2005年6月 第5卷第2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J ... o ..... u .... rn ........ a .... 1 ..... o .... f ...... W ... uxiV — o — cationalInstituteofCommercialTechnologyVo1.5No.2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 —— 以《三四郎》,《心》为例 倪祥妍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在13本近代文学史上,夏目漱石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分别采用 不同的叙事视角,有的选用第三人称的全 聚焦式,有的采用第一人称的限制内聚焦式,而较少使用不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描 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聚焦式.文章拟以《三四 郎》和《心》为侧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夏目漱石;小说研究;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I31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06(2005)02—0090— 03 "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点(叙述者与他所讲 的故事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珀西?卢伯克在其 1921年发表的《小说写作技巧》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的这一经典论断之所 以迄今仍常被人们引用,在于它挑明了小说结构模式的基本 建构机制:随着叙述者与故事的距离由远而近,由全知到不 知,小说的艺术结构相应地发生着变革,最终形成叙事的三 种视角:全聚焦式,内聚焦式,外聚焦式.|11&6-79 申丹通过对弗里德曼(N.Friedman)的《小说中的视角》, 西蒙?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的分析 研究,用三个公式概括了这三种叙事视角的真正含义:"全聚 焦"或"零聚焦"可用"叙事眼光=全知叙述者的眼光"这一公 式来表达;"内聚焦"可用"叙事眼光=(一个或几个)人物的 眼光"这一公式来表达;"外聚焦"可用"叙事眼光=外部观察 者的眼光"这一公式来表达.121ft'~' 由此我们看出徐岱的"聚焦式"的表述和申丹的"叙事眼 光"表述的内涵是一致的. 漱石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精心构思, 选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其中以第三人称的全聚焦式和第一人 称的限制内聚焦式为主. 一 ,无所不知的"全聚焦" 《三四郎》采用第三人称指涉聚焦人物的叙事视角,围绕 着初到东京上大学的乡村青年小川三四郎,刻画了研究物理 学的青年野野宫宗八,他的妹妹良子,文科大学生绀野与次 郎和有"伟大的黑暗"之称的广田先生等几个人物形象.作者 还着重描写了年轻美丽的女学生里见美祢子,她是作者刻意 塑造的新女性——一个"无意识的伪善者". 作者选择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让叙述者处在一个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立场上,他不仅能解析小说中的所有 人物的言与行,还能洞察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无所不知,无 所不晓. 叙述者向读者交代了主人公三四郎的来历与行动的轨 迹.用"觉得","心里在想","心想","感觉到","眼前浮现", "脑海里浮现出"等词语描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三四郎原来 是福冈县京都郡真崎村人,高中毕业后,在去东京的途中,与 一 女子邂逅.当女子在旅馆中对三四郎表示出近似镇定的大 胆与暖昧时,叙述者细致地向读者表现了三四郎的拘谨,进 退不得与有所顾忌."觉得这女子真是一件累赘".当女子若 无其事地睡下时,三四郎"心里在想:索性这么等天亮吧." —— 第二天早上,当女子把三四郎送到剪票口,嫣然一笑平 静地对他说"你是个很没有胆量的人哪"时,"三四郎觉得自 己好像是被抛到月台上去的.进入车厢后,他的两只耳朵更 加热了,有好一会儿低着脑袋没有动弹".后来又觉得有种被 捉弄的感觉,觉得自己"好像太窝囊,过分拘谨了,简直像生 来就是个不成材的人似的."当然三四郎忽然改变了念头,想 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去东京,上大学.对于这个二十三 岁的青年来说,东京有很多事情叫三四郎吃惊,他结识了许 多新的人物,看到了许多新的事物,听到了许多新的情况,读 到许多新的书籍,考虑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都是以前见所 未见,闻所未闻的,甚至连想也未曾想过的:"三四郎简直惊 呆了.总而言之,这种惊异的程度和惊异的性质都与一个普 通的乡下人第一次站在大都会中心时毫无两样.——三四 郎的自信力却随着这一惊异的出现失去了十分之四,他心里 非常不快." 叙述者说:此时的三四郎面对着三个世界. "第一个在远方,就是与次郎所说的,有着明治十五年以 前的风味,一切平平稳稳,然而一切也都朦朦胧胧"的故乡. 第二个世界是学者的世界.三四郎处在略解其中滋味, 可进可退的地步,进去略有难色,退出又有留恋. 第三个是个享乐的世界."宛如光灿的春天在荡漾.有电 灯,有银质匙,有欢声,有笑语,有杯里直冒泡沫的香槟酒,有 【收稿日期】2004—1O一2O 【作者简介】倪祥妍(1963一)女,江苏睢宁人,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出类拔萃的美丽的女子." "把这三个世界搅和成一团,他从中得出一个目标—— 总而言之,最好莫过于:把母亲从乡下接出来;娶一位美貌的 妻子;然后投身到学习中去." 三四郎把这个作为目标去奋斗.开始他被学问的威严征 服了,对学习非常认真,对教授非常崇拜,专心听讲,课后常 去图书馆发奋读书.但是一段时问过后,他渐渐感觉教授们 的课不过如此,上课毫无意思,他时常感到不满足,不快活, 读书的兴趣也降低了.不过他并未完全放弃当大学者的理 想,决定仍然走下去.但劲头小多了.在结交美女方面,美祢 子是三四郎理想中的女性,三四郎感觉她"富有青春魅力", "脸部显得很柔和,简直叫人感到不是肌肉柔和,而是骨头本 身柔和.这是一张叫人引起深深遐想的脸".[31三四郎感觉美 弥子行礼的姿态非常优美,非常喜欢她,迷恋于她的美貌,有 意无意的关注着她.对此他既满足又不满足,既安心又担心, 既高兴又有些许痛苦.但他又没有当她丈夫的明确意识,总 下不了决心去追求它. 然而美祢子是个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中长大的,从小就 接受着新思想的熏陶的女性.她有漂亮的外表,窈窕的身材, 给三四郎带来种种关于爱情的遐想.她也被三四郎身上的某 些东西所吸引,在与三四郎交往时流露出不可掩饰的好感与 亲近.在一次帮广田先生打扫完房问之后,就主动暗示三四 郎避开良子,野野宫君,广田先生,寻找和三四郎独处的机 会——但她不认为三四郎有做她丈夫的资格.所以美祢子对 三四郎时亲时疏,时近时远.反省时则不爱三四郎,不反省时 又不由自主地爱三四郎.对三四郎时而倾心(如把私房钱借 给三四郎且不要求还),时而进行嘲弄.最后不知为何,嫁给 了自己不爱的人.叙述者像一个全能的上帝,将一个出身农 村,憨厚淳朴,情窦初开,怯懦不前,优柔寡断的三四郎和一 个受新思想熏陶,美丽大方,性情善变,难以琢磨的美祢子形 象尽情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叙述者对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形 象刻画都是采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进行刻画的.他知道的 事情比作品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多,他能把所有的人物的一 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万千思绪尽收眼底,尽情诠释. 二,内聚与透视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心》采用了内聚焦的叙事视角,它 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三部分组成.从结 构上来看,这三部分既各自独立成章,又都具有不可分割的 联系.小说都是以"我"为视点来叙述的,但"我"的具体承担 者不一样,上,中部分中的"我"是一名学生,下部分中的"我" 是一位先生.贯穿小说前两部分中的"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 人物.小说一开始就把"我"和先生紧紧地拴在一起."我"之 所以在镰仓接近先生,是因为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总觉 得自己好像在哪儿见到过,似曾相识.为了进一步结交先生, "我"回东京后,便常常到先生家拜访,希冀他会给"我"些许 启示.可先生的言谈举止总是像谜一般,让人捉摸不透.这就 是小说的伏线,亦是夏目漱石匠心独运的小说创作手法.前 两部分小说是通过"我眼中先生的行为素描来设谜,第三部 分通过先生的遗书进行了谜底的揭示.小说的叙述者由"我" 和"先生"两个人担任,所以确切地说,这种由两个以上人物 担任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叫做"不定内聚焦"叙事视角. 先生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无论是开始交往,还是有了 深交之后都没有多少变化,总是给人一种不合群,冷冷的,拒 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他为什么不工作,整日呆在家里?为什 么瞒着夫人每月一次必去杂司谷墓地扫墓?他和夫人看起来 恩恩爱爱,却为何常流露出"爱情是罪恶的"?——这一个个 令人费解的问题使得故事具有一种期待性,为引向小说的高 潮做了重要的铺垫.在小说的前两部分中以"我"为视点叙述 故事,"我"能描写人物的外观.在第三节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任何时候,先生总是单身的".在第六节又写道:"先生始 终很冷静,很沉着.可是有时候,他的脸上会掠过那种奇怪的 阴影".在我第一次提出想和先生一起去杂谷司给那位朋友 上坟时,"先生的眉心又阴暗了一下.眼睛里也流露出异样的 光芒."在第二十七节这样写"先生"的外观:"先生平时穿的 衣服,是比较朴素的."在这一点上,《我是猫》中的"猫"与 《心》中的"我"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也不是上帝,不能对"先 生"的内心世界做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只能从诸如"我自始就 对先生这个人,为什么别人不容易跟他接近,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一方面这样怀疑,一方面又有另外一种感觉在哪儿强有 力地对我发生作用,使我无论如何非和先生接近不可"."所 以我也没有深入追问,就这么放了过去"."我在先生的人生 观的基点上假定了一件强烈的恋爱事件"."我相信,在这里 是有这么,件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存在着的"."关于先生的 '人在发生什么时,谁都会一下子变成坏人'这句话我想知道 得更明白些".——等语言埋下伏笔,"我"只能从先生外在 的言和行试图推测,解读先生的"古怪",但无法真正了解他 的内心.对于"先生"的内心世界,"我"只能做出某种"假定". 因为"我':的立场只能超越读者,而不能超越"先生". 当然,《心》中的"我"也在想办法加强自己的超越性.通 过日后长时间的交往,"我"尽可能地将"我"所了解到信息的 告诉读者. 我的假定果然没错,但是,当时我只不过是依靠想象描 绘出了恋爱的一半.其实,先生美丽的恋爱背后,存在着可怕 的悲剧,而且这个悲剧对先生来说是何等地悲惨,他的夫人 一 点也不知道.即使是现在,夫人也不知道.先生一直到死都 对夫人隐瞒着这件事,先生在破坏夫人的幸福之前,先破坏 了自己的生命. 父亲的一切,我几乎全都知道.如果我离开了父亲,我只 是在人情上有一种父子之间的牵挂.先生的大部分我还没有 了解.约好要把他的过去说给我听,也还没有听的机会.总 之,先生这个人,对我说是暖昧的.我一定要通过那种暧昧, 到达一个豁然开朗的地方,要不然我就不能得到满足.和先 生失去联系,在我是非常痛苦的.我要母亲替我看了个好日 子,决定了上东京的日期.[41 很明显,"我"在用过去与现在相交错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来加强自己 的超越性.但是,"我"毕竟还是"我",因此,没有"遗书""我" 是无论如何没法看透"先生"胸中的"过去"的.由此也为下文 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设下了悬念. 小说的前两部分,起到一个交代,铺垫和制造悬念的作 用,高潮是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以"我(=先生)"为叙述者,让"我(=先 生)"自己以遗书(先生自诩为"长篇自序传")的形式把他的 9l "过去"告诉给了"我(=学生)"和读者,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经 历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先生的父母去世后,他最信赖的叔父 侵吞了他父母留下财产,"先生"于是不相信除了自己之外所 他来到东京借住民宿,深深爱上了房东的女儿. 有世上的人. 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朋友K,先生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谁 知K也爱上了房东小姐,并向她求爱,这使先生十分j良狈,他 决定甩掉K,把小姐夺到手.先生成功了,K却自杀身亡.先生 如愿和小姐结了婚,但是K的幻影一直留在心里折磨着他, 他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比叔父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开始 厌弃这样的自己,这种罪恶的意识使先生日益孤独绝望,最 后,他决定以自杀的方式来摆脱这一痛苦. "在这部小说中,'我'不仅是先生长期受到心灵折 磨——由利己主义的受害者到利己主义的加害者再到利己 主义的受害者的心理演变过程,从忏悔走向自绝之路的见证 人,而且也是日本社会由明治过渡到大正时代的历史见证 人.作者通过塑造'我'这样一个不诸世事,年轻,单纯,正直 求知的人物,目的不仅在于情节上起穿针引线作用,更重要 的是让他从先生那毫不掩饰的心灵独白中获取活生生的教 训,摒弃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封闭,以新生代知识分子的 形象迎接新时代的曙光."阁(同时还说明:一个生于充满自 由,独立和自我的时代里的人,如果不顾下一个新时代的现 实,企图无止境地扩充自我,就不得不伤害别人,紧接着把自 己也毁灭掉.换句话说,夏目漱石当时正认识到,自我觉醒同 时也就是自我毁灭. 小说中,在了解"先生"的内心这方面"我"不比夫人(文 中人物)知道的少,而且"我"是尽可能地将自己了解到信息 的告诉读者(这和外聚焦视角的要求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严格 控制叙事主体的主观介入,绝对排斥介入到故事中人物的内 fl,世界的所谓纯客观化叙述不同),这两个方面都表现了内 聚焦叙事视角的特点.我觉得和先生谈话"比在学校听课受 益.先生的思想比教授的见解要宝贵.总而言之,保持自我, 不善于言谈的先生看上去要比站在讲坛上传授知识的名师 可是,在这个思 了不起.""在我看来,先生确是一个思想家. 想家所总结出来的主张里面,似乎还组入了一种强有力的事 实.似乎还蕴藏着一种不是和自己毫不相关的别人的事实, 而是自己本身所深切体味到的事实;一种足以使热血沸腾, 也足以使脉搏停顿的事实."这事实蕴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先生的伦理,思想和内发性的人生观使"我"和先生有了一种 精神上的亲子关系.先生也把我当作一个具有新知识,新思 想的青年,认为我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是他所发现的一 个真正的希望.他给"我"遗书一开始就写道:"我在几千万日 本人中只对你讲述我的过去.因为你认真,因为你说你要从 人生本身认真地汲取活生生的教训.我把黑暗人世的影子毫 不留情地抛在你的头上.但是,你不要怕,要紧紧盯住黑暗, 要从中找到值得参考的东西——我现在自己剖开自己的心 脏,将血洒向你的面庞.如果在我的?tl,脏停止跳动时,你的LS, 中能够有新的生命的话,那我就满足了.''"我打算把我的过 去,不管是善是恶,一并供人参考."p这正是小说的主旨,作 者曾经说过,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先生的话语 无疑在告诫人们,要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不能为了自己的 幸福,伤害他人. 同"全聚焦"相比,"内聚焦"的最大特点是作品中的叙述 者可以就是某个人物本身,而这个人物在小说里可以是主角 (如日记,书信体小说等),也可以是一般的见证人(《心》的前 两部分中"我"就是一个见证人).他不再让他的叙述者扮演 上帝的角色,而是明确地控制了他的活动范围与权限.使作 品的真实感大大地得到加强,而且也在小说中造成了一些空 白,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的活动余地.用毛姆的话说就 是:"凡是这个观察者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很方便地让读者纳 闷去".Ill(试想,如果在《心》的前两部分,"我"竞像"猫"一 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地一眼看透苦沙弥的内心世界那样, 一 眼看透"先生"胸中的"过去",并把它讲述给读者的话,那 读者会感到多么的不自然,不真实,故事将无任何悬念可言, 小说也将会变得多么的乏味呀! 应该指出的是,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创作都 是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进行的,小说中的人物多部分来自于 生活,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影子.客观,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 起的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外聚焦的叙事视角不利于塑造人物 形象,不具备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优点,所以夏目漱石的小 说都没有采用这样的叙事视角. 当然.夏目漱石用这种形式写出他的每一部小说时,他 并没有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他其实正在采用不同的叙事视 角.但我们不得不指出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如何去叙事, 他是经过精心的构思的. 【参考文献】 [1]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夏目漱石(吴权枚译).三四郎[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夏目漱石(周大勇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5]叶琳.对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心灵的探索——试析夏目漱石的小说《心》[J].外语研究,2003,(4):20. 【编辑:张雪梅】
本文档为【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7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6
浏览量:64